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586837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170360.X

申请日:

20180131

公开号:

CN208136140U

公开日:

2018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10,C09J7/40

主分类号:

C09J7/10,C09J7/40

申请人: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慧琴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龙腾路1号4幢

优先权:

CN201820170360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萍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包括轻离型膜、重离型膜和位于该轻离型膜与该重离型膜之间的光学胶胶体,该轻离型膜和该重离型膜分别粘贴在该光学胶胶体的两个相对表面,该光学胶胶体设有第一切边,其中定义该重离型膜上离该第一切边最近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该第一切边的其中一切角点和该撕离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角的角平分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至10°。本实用新型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便于重离型膜的撕离,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包括轻离型膜(10)、重离型膜(30)和位于该轻离型膜(10)与该重离型膜(30)之间的光学胶胶体(20),该轻离型膜(10)和该重离型膜(30)分别粘贴在该光学胶胶体(20)的两个相对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胶胶体(20)设有第一切边(201),其中,该重离型膜(30)上离该第一切边(201)最近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301),该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该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该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胶胶体(20)为圆形或带有弧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其特征在于,该切角点(202)和该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该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胶胶体(20)还设有与该第一切边(201)相交的第二切边(203),该第一切边(201)与该第二切边(203)相交处形成该切角点(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其特征在于,该轻离型膜(10)和该重离型膜(30)为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其特征在于,该轻离型膜(10)和该重离型膜(30)的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该轻离型膜(10)的各个边角分别与该重离型膜(30)的各个边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其特征在于,该多边形为四边形或五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胶胶体(20)的形状为该多边形的内切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背景技术

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膜是由OCA光学胶制成的无基料双面贴合胶带,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高、胶粘强度高等特点。OCA光学胶膜按照厚度不同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其主要应用于电子纸、投影屏、显示器、镜头、触摸屏中透明光学元件的胶结。

光学胶广泛的运用在贴合领域。随着近几年电子产品行业的高速发展,OCA光学胶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OCA光学胶的基础结构一般包含轻离型膜、OCA光学胶、重离型膜,其中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分别黏贴在OCA光学胶的两面,用于对中间的OCA光学胶进行保护。在利用OCA光学胶与待贴合的元件进行贴合时,首先需要将保护OCA光学胶的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撕离,其中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是根据与OCA光学胶的离型力来区分,重离型膜往往难以与OCA光学胶撕离,在撕离重离型膜时容易导致OCA光学胶拉胶不良的现象出现。

在现有技术中,根据OCA光学胶应用的领域不同,OCA光学胶的形状也会不同,其中圆形或弧形的OCA光学胶,在撕离重离型膜时导致出现OCA光学胶拉胶不良的现象更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解决光学胶在撕离离型膜时,难以撕离和出现拉胶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包括轻离型膜、重离型膜和位于该轻离型膜与该重离型膜之间的光学胶胶体,该轻离型膜和该重离型膜分别粘贴在该光学胶胶体的两个相对表面,该光学胶胶体设有第一切边,其中,该重离型膜上离该第一切边最近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该第一切边的其中一切角点和该撕离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角的角平分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至10°。

进一步地,该光学胶胶体为圆形或带有弧形的形状。

进一步地,该切角点和该撕离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角的角平分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

进一步地,该光学胶胶体还设有与该第一切边相交的第二切边,该第一切边与该第二切边相交处形成该切角点。

进一步地,该轻离型膜和该重离型膜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该轻离型膜和该重离型膜的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该轻离型膜的各个边角分别与该重离型膜的各个边角对应。

进一步地,该多边形为四边形或五边形。

进一步地,该光学胶胶体的形状为该多边形的内切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在光学胶胶体上设有第一切边,该第一切边形成的其中一切角点和重离型膜的撕离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角的角平分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至10°,当沿着撕离角从光学胶胶体上撕离重离型膜时,重离型膜从光学胶胶体上撕离的起始点为该切角点,便于重离型膜从光学胶胶体上撕离,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粘合有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的光学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光学胶撕离点的受力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在角度θ为0°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撕离点的受力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分别粘贴在光学胶胶体20的相对两个表面上,在使用光学胶胶体20时,先将轻离型膜10撕离,然后将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轻离型膜10的那个露出表面贴在待贴合的两个物件的其中一个上,再将重离型膜30从其中一边角处撕离,把另一待贴合物件贴合在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重离型膜30的另一个露出表面上。从其中一边角撕离重离型膜30时,重离型膜30的受力方向为该边角的角平分线40的方向上,撕离的起始点为一个圆弧,其受力如图3所示,F1为撕离重离型膜30的力。

[第一实施例]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便于重离型膜的撕离,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该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包括:

轻离型膜10、重离型膜30和位于轻离型膜10与重离型膜30之间的光学胶胶体20,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通过离型力分别粘贴在光学胶胶体20的两个相对表面,光学胶胶体20设有第一切边201,第一切边201与光学胶胶体20的圆弧形成两个切角点202,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各有多个边角,其中定义重离型膜30上离第一切边201最近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301,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至10°。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第一边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越小,重离型膜30越容易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

如图1和图6所示,优选地,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连线210与角平分线40重合,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位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上,使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时,撕离的起始点为光学胶胶体20上的切角点202。

在使用光学胶胶体20时,先将轻离型膜10撕离,然后将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轻离型膜10的那个露出表面贴在待贴合的两个物件的其中一个上,再将重离型膜30从撕离角301处撕离,把另一待贴合物件贴合在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重离型膜30的另一个露出表面上。由于重离型膜30的离型力较大,会出现拉胶不良的现象,如图3和图7所示,光学胶胶体20的撕离起始点处的形状不同(图3为圆弧,图7为一个角),其受力也不同如F1和F2;通过受力分析,现有设计方案撕离起始点受力F1明显大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撕离起始点受力F2,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在撕离重离型膜30时用的力较小,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胶结构便于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

本实施例中,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轻离型膜10的各个边角分别与重离型膜30的各个边角对应,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其多边形的每条边相等,例如可以都为四边形,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各自均具有四个边角,轻离型膜10的四个边角分别重离型膜30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使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形状大小相同,可以方便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

本实施例中,光学胶胶体20为圆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带有弧形的形状。

[第二实施例]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便于重离型膜的撕离,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该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光学胶胶体20还设有第二切边203并与第一切边201相交,第一切边201与第二切边203相交处形成切角点202,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至10°,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第一边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越小,重离型膜30越容易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优选地,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连线210与角平分线40重合,切角点202位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上,使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时,撕离的起始点为光学胶胶体20上的切角点202。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第二切边203使得切角点202的角度更小,即更加尖锐,更容易使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

[第三实施例]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设计的原理和撕离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为正五边形,光学胶胶体20为圆形,其中圆形为正五边形的内切圆,在不影响重离型膜30能轻松撕离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面积,即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成本。

具体的,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具有五个边角,定义重离型膜30上离第一切边201最近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301,其中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至10°,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第一边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越小,重离型膜30越容易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优选地,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0°,连线210与角平分线40重合,切角点202位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170360.X (22)申请日 2018.01.31 (73)专利权人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 龙腾路1号4幢 (72)发明人 李慧琴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64 代理人 刘萍萍 (51)Int.Cl. C09J 7/10(2018.01) C09J 7/40(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 学胶, 包括。

2、轻离型膜、 重离型膜和位于该轻离型 膜与该重离型膜之间的光学胶胶体, 该轻离型膜 和该重离型膜分别粘贴在该光学胶胶体的两个 相对表面, 该光学胶胶体设有第一切边, 其中定 义该重离型膜上离该第一切边最近的一个边角 为撕离角, 该第一切边的其中一切角点和该撕离 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角的角平分线之 间形成的角度为0 至10 。 本实用新型的离型 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便于重离型膜的撕离, 减小 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8136140 U 2018.11.23 CN 208136140 U 1.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包括轻离型膜(10)、 重。

3、离型膜(30)和位于该轻离型膜 (10)与该重离型膜(30)之间的光学胶胶体(20), 该轻离型膜(10)和该重离型膜(30)分别粘 贴在该光学胶胶体(20)的两个相对表面, 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胶胶体(20)设有第一切边 (201), 其中, 该重离型膜(30)上离该第一切边(201)最近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301), 该第 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该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该撕离角 (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0 至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胶胶体(20)为圆 形或带有弧形的形状。 。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其特征在于, 该切角点(202)和该撕 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该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 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胶胶体(20)还设 有与该第一切边(201)相交的第二切边(203), 该第一切边(201)与该第二切边(203)相交处 形成该切角点(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其特征在于, 该轻离型膜(10)和该重 离型膜(30)为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其特征在于, 该轻离型膜(1。

5、0)和该重 离型膜(30)的形状大小相同, 并且该轻离型膜(10)的各个边角分别与该重离型膜(30)的各 个边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其特征在于, 该多边形为四边形或五 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胶胶体(20)的形 状为该多边形的内切圆。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136140 U 2 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胶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背景技术 0002 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膜是由OCA光学胶制成。

6、的无基料双面贴合 胶带, 具有无色透明、 光透过率高、 胶粘强度高等特点。 OCA光学胶膜按照厚度不同可应用于 不同的领域, 其主要应用于电子纸、 投影屏、 显示器、 镜头、 触摸屏中透明光学元件的胶结。 0003 光学胶广泛的运用在贴合领域。 随着近几年电子产品行业的高速发展, OCA光学胶 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OCA光学胶的基础结构一般包含轻离型膜、 OCA光学胶、 重离型膜, 其中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分别黏贴在OCA光学胶的两面, 用于对中间 的OCA光学胶进行保护。 在利用OCA光学胶与待贴合的元件进行贴合时, 首先需要将保护OCA 光学胶的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撕。

7、离, 其中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是根据与OCA光学胶的离型 力来区分, 重离型膜往往难以与OCA光学胶撕离, 在撕离重离型膜时容易导致OCA光学胶拉 胶不良的现象出现。 0004 在现有技术中, 根据OCA光学胶应用的领域不同, OCA光学胶的形状也会不同, 其中 圆形或弧形的OCA光学胶, 在撕离重离型膜时导致出现OCA光学胶拉胶不良的现象更为突 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膜 易撕离的光学胶, 解决光学胶在撕离离型膜时, 难以撕离和出现拉胶不良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本实用新型。

8、提供一种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包括轻离型膜、 重离型膜和位于该 轻离型膜与该重离型膜之间的光学胶胶体, 该轻离型膜和该重离型膜分别粘贴在该光学胶 胶体的两个相对表面, 该光学胶胶体设有第一切边, 其中, 该重离型膜上离该第一切边最近 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 该第一切边的其中一切角点和该撕离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 角的角平分线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0 至10 。 0008 进一步地, 该光学胶胶体为圆形或带有弧形的形状。 0009 进一步地, 该切角点和该撕离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角的角平分线之间形 成的角度 为0 。 0010 进一步地, 该光学胶胶体还设有与该第一切边相交的第二切边, 该。

9、第一切边与该 第二切边相交处形成该切角点。 0011 进一步地, 该轻离型膜和该重离型膜为多边形。 0012 进一步地, 该轻离型膜和该重离型膜的形状大小相同, 并且该轻离型膜的各个边 角分别与该重离型膜的各个边角对应。 0013 进一步地, 该多边形为四边形或五边形。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8136140 U 3 0014 进一步地, 该光学胶胶体的形状为该多边形的内切圆。 001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在光学胶胶体上设有第一切边, 该第一切边形成的其 中一切角点和重离型膜的撕离角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与该撕离角的角平分线之间形成的角 度 为0 至10 , 当沿着撕离角从光学胶胶。

10、体上撕离重离型膜时, 重离型膜从光学胶胶体上 撕离的起始点为该切角点, 便于重离型膜从光学胶胶体上撕离, 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 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粘合有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的光学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现有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现有光学胶撕离点的受力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4中沿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图4中在角度 为0 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撕离点的受力示意图; 0023 图8。

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光学胶在撕离轻离型膜之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的具体实施 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下: 0026 如图1至图3所示, 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分别粘贴在光学胶胶体20的相对两个 表面上, 在使用光学胶胶体20时, 先将轻离型膜10撕离, 然后将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轻 离型膜10的那个露出表面贴在待贴合的两。

12、个物件的其中一个上, 再将重离型膜30从其中一 边角处撕离, 把另一待贴合物件贴合在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重离型膜30的另一个露出 表面上。 从其中一边角撕离重离型膜30时, 重离型膜30的受力方向为该边角的角平分线40 的方向上, 撕离的起始点为一个圆弧, 其受力如图3所示, F1为撕离重离型膜30的力。 0027 第一实施例 0028 如图4至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便于重 离型膜的撕离, 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 该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包括: 0029 轻离型膜10、 重离型膜30和位于轻离型膜10与重离型膜30之间的光学胶胶体20, 轻离型膜1。

13、0和重离型膜30通过离型力分别粘贴在光学胶胶体20的两个相对表面, 光学胶胶 体20设有第一切边201, 第一切边201与光学胶胶体20的圆弧形成两个切角点202, 轻离型膜 10和重离型膜30各有多个边角, 其中定义重离型膜30上离第一切边201最近的一个边角为 撕离角301, 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 210与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0 至10 。 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 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第一边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越小, 重离型 膜30越容易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 说明书 。

14、2/4 页 4 CN 208136140 U 4 0030 如图1和图6所示, 优选地, 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 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 0 , 连线210与角平分线40重合, 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位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 301的角平分线40上, 使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时, 撕离的起始点为光学胶胶体 20上的切角点202。 0031 在使用光学胶胶体20时, 先将轻离型膜10撕离, 然后将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 轻离型膜10的那个露出表面贴在待贴合的两个物件的其中。

15、一个上, 再将重离型膜30从撕离 角301处撕离, 把另一待贴合物件贴合在光学胶胶体20已经撕离了重离型膜30的另一个露 出表面上。 由于重离型膜30的离型力较大, 会出现拉胶不良的现象, 如图3和图7所示, 光学 胶胶体20的撕离起始点处的形状不同(图3为圆弧, 图7为一个角), 其受力也不同如F1和F2; 通过受力分析, 现有设计方案撕离起始点受力F1明显大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撕离起始 点受力F2, 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在撕离重离型膜30时用的力较小,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 光学胶结构便于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 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 0032 本实施例中, 轻离型膜10。

16、和重离型膜30的形状大小相同, 并且轻离型膜10的各个 边角分别与重离型膜30的各个边角对应, 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 其多边形的每条边相等, 例如可以都为四边形, 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各自均具有四个 边角, 轻离型膜10的四个边角分别重离型膜30的四个边角一一对应, 使轻离型膜10和重离 型膜30的形状大小相同, 可以方便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 0033 本实施例中, 光学胶胶体20为圆形, 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是带有弧形的形状。 0034 第二实施例 0035 如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 便于重离型膜 的撕离, 。

17、减小了光学胶的拉胶不良率, 该离型膜易撕离的光学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 之处主要在于, 本实施例中, 光学胶胶体20还设有第二切边203并与第一切边201相交, 第一 切边201与第二切边203相交处形成切角点202, 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 点之间的连线210与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0 至10 , 切角点202和重 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第一边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越小, 重离型膜30越容易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 优选地, 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 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重离型膜30的。

18、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 0 , 连线210与角平分线40重合, 切角点202位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上, 使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时, 撕离的起始点为光学胶胶体20上的切角点202。 0036 本实施例中, 通过增加第二切边203使得切角点202的角度更小, 即更加尖锐, 更容 易使重离型膜30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 0037 第三实施例 0038 如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设计的原理和 撕离方式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为正五边形, 光学胶胶体20为 圆形, 其中圆形为正五边。

19、形的内切圆, 在不影响重离型膜30能轻松撕离的情况下, 可以减少 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的面积, 即可以节约材料, 减少成本。 0039 具体的, 轻离型膜10和重离型膜30具有五个边角, 定义重离型膜30上离第一切边 201最近的一个边角为撕离角301, 其中第一切边201的其中一切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8136140 U 5 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成的角度 为0 至10 , 切 角点202和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第一边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 间形成的角度越小, 重离型膜3。

20、0越容易从光学胶胶体20上撕离。 优选地, 切角点202和重离 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顶点之间的连线210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平分线40之间形 成的角度 为0 , 连线210与角平分线40重合, 切角点202位于重离型膜30的撕离角301的角 平分线40上。 0040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 的限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 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8136140 U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08136140 U 7 图4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08136140 U 8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08136140 U 9 图9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08136140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