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及防滑地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及防滑地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90133.X (22)申请日 2018.05.21 (71)申请人 昆山玉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千灯镇淞南西 路原创型基地11号房 (72)发明人 伍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娟 (51)Int.Cl. C09J 7/29(2018.01) A47G 27/02(2006.01) C08F 212/08(2006.01) C08F 236/08(2006.01) (54)。
2、发明名称 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及防滑地毯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 在于: 包括无纺布基材层、 双面粘接层和热塑性 弹性体层; 所述无纺布基材层粘接在双面粘接层 上,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通过浸润粘接在无纺布 基材层的另一面上,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上热压 成型有防滑纹。 本发明的防滑热塑性材料, 具有 优异的断裂韧性和防滑性能, 以及较低的粘度, 用于地毯或者地垫与地板之间的粘接媒介, 方便 更换或者清洗地毯, 同时不会给地板带来污染和 损伤; 能够达到以下的性能指标: 断裂韧性为 0.88MPa; 断裂能为285J/m2; 85下的粘度为 670cps。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841336 A 2018.11.20 CN 108841336 A 1.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无纺布基材层、 双面粘接层和热塑性弹性体 层; 所述无纺布基材层粘接在双面粘接层上,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通过浸润粘接在无纺布 基材层的另一面上,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上热压成型有防滑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面粘接层包括玻璃纤 维基底层和分别涂覆在玻璃纤维基底层相对两侧的第一胶水粘接面层和第二胶水粘接面 层, 所述无纺布基材层粘接在第一胶水粘接面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
4、征在于: 涂覆形成所述第一胶水粘接 面层和所述第二胶水粘接面层每平方米所使用的胶水重量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在于: 涂覆形成所述第一胶水粘接 面层每平方米所示用的胶水重量为100120g; 涂覆形成所述第二胶水粘接面层每平方米 所示用的胶水重量为130150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为丁二 烯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嵌段型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在于: 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熔融热塑性复合材料, 将流态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按照一定配比涂覆在无纺布 基材层上形成热塑。
5、性弹性体层; (2)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冷却至8588时, 在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上辊压产生防滑 纹; (3)加热熔融胶水, 将流态的胶水涂覆在玻璃纤维基底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 分别在玻 璃纤维基底层的两个表面上成型为第一胶水粘接面层和第二胶水粘接面层; (4)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无纺布基材层复合在第一胶水粘接面层上, 制备获得所述 防滑热塑性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以 下重量份数的各组份, 苯乙烯 515份; 异戊二烯 310份; 对乙基苯酚 15份; 在反应釜中加入以上重量份数的苯乙烯和异戊二烯, 搅拌均匀后, 在700800。
6、转/分钟 的搅拌条件下, 加入以上重量份数的对乙基苯酚, 搅拌分散6080分钟, 获得交叉连续相形 态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热塑性复合材料 以820:110的重量份配制比配制均匀后涂覆在无纺布基材层上。 9.一种防滑地毯, 包括地毯本体, 其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 防滑热塑性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滑地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毯本体的底面粘接在第二 胶水粘接面层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841336 A 2 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及防滑地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
7、明涉及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还涉及一种使用该防滑热塑性材料的防滑地毯 或者地垫。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地毯后者地垫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也是地毯或者地垫的第一代 产品, 地毯或者地垫的背面粘胶, 然后将粘胶后的地毯或者地垫直接胶粘在地板上, 地毯或 者地垫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时, 胶水会残留在地板上, 残留的胶水需要专用溶剂清洗, 溶剂具 有腐蚀性, 会对地板造成损伤。 第二种也是地毯或者地垫的第二代产品, 地毯或者地垫的生 产过程中, 通过在原材料中增加弹性体、 热塑性颗粒等方法来增韧, 具体操作时, 热熔弹性 体或者热塑性颗粒为流体, 并滴落在地毯或者地垫的与地板接触的贴覆面上,。
8、 流体固化后 形成与地板接触的贴覆层, 贴覆层具有一定的粘度和韧性。 但是, 纤维织物的地毯或者地 垫, 具有一定的编织间隙, 这一编织间隙形成热熔流体的过滤器, 当流体流入纤维织物中时 大部分被过滤掉, 不能很好的与纤维织物浸润。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业界尝试加入树 脂, 树脂与热塑性颗粒一起热熔为流态滴落在地毯后者地垫的与地板接触的贴覆面上, 这 一改进确实能够解决与纤维织物的浸润问题, 但是, 树脂的加入也带来另一技术问题, 那就 是贴覆层固化后质脆、 防滑性差、 耐冲击性能差、 容易开裂等, 严重制约着地毯或者地垫在 高韧性场合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9、是提供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具有优异的断裂韧性和防 滑性能, 以及较低的粘度, 用于地毯或者地垫与地板之间的粘接媒介, 方便更换或者清洗地 毯, 同时不会给地板带来污染和损伤。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包括无纺布基材层、 双面粘接层和热塑性弹性体层; 所述无纺布基材层粘接在双面粘接层上, 所述热塑性弹性 体层通过浸润粘接在无纺布基材层的另一面上,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上热压成型有防滑 纹。 000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双面粘接层包括玻璃纤维基底层和分 别涂覆在玻璃纤维基底层相对两侧的第一胶水粘接面层和第二胶水粘接面层, 所述无纺布。
10、 基材层粘接在第一胶水粘接面层上。 0006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涂覆形成所述第一胶水粘接面层和所述第 二胶水粘接面层每平方米所使用的胶水重量不同。 0007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涂覆形成所述第一胶水粘接面层每平方米 所示用的胶水重量为100120g; 涂覆形成所述第二胶水粘接面层每平方米所示用的胶水 重量为130150g。 0008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为丁二烯或异戊二烯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841336 A 3 与苯乙烯嵌段型共聚物。 000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防滑热塑性材料的制备过程包括。
11、以下步 骤, 0010 (1)加热熔融热塑性复合材料, 将流态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按照一定配比涂覆在无 纺布基材层上形成热塑性弹性体层; 0011 (2)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冷却至8588时, 在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上辊压产生 防滑纹; 0012 (3)加热熔融胶水, 将流态的胶水涂覆在玻璃纤维基底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 分别 在玻璃纤维基底层的两个表面上成型为第一胶水粘接面层和第二胶水粘接面层; 0013 (4)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无纺布基材层复合在第一胶水粘接面层上, 制备获得 所述防滑热塑性材料。 0014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 各组份, 0。
12、015 苯乙烯 515份; 0016 异戊二烯 310份; 0017 对乙基苯酚 15份; 0018 在反应釜中加入以上重量份数的苯乙烯和异戊二烯, 搅拌均匀后, 在700800转/ 分钟的搅拌条件下, 加入以上重量份数的对乙基苯酚, 搅拌分散6080分钟, 获得交叉连续 相形态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0019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步骤(1)中, 热塑性复合材料以820:110的 重量份配制比配制均匀后涂覆在无纺布基材层上。 002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滑地毯, 包括地毯本体, 和所述的 防滑热塑性材料。 0021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
13、地毯本体的底面粘接在第二胶水粘接 面层上。 0022 其一、 本发明的防滑热塑性材料, 具有优异的断裂韧性和防滑性能, 以及较低的粘 度, 用于地毯或者地垫与地板之间的粘接媒介, 方便更换或者清洗地毯, 同时不会给地板带 来污染和损伤; 能够达到以下的性能指标: 0023 断裂韧性为0.88MPa; 0024 断裂能为285J/m2; 0025 85下的粘度为670cps; 0026 其二、 本发明的防滑地毯, 铺在地板上具有优异的防滑性能和断裂韧性, 方便更换 或者清洗地毯本体, 同时不会给地板带来污染和损伤。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防滑热塑性材料的层结构示意图; 00。
14、28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防滑地毯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9 其中: 1-防滑热塑性材料, 2-无纺布基材层, 4-双面粘接层, 6-热塑性弹性体层, 7- 玻璃纤维基底层, 8-第一胶水粘接面层, 10-第二胶水粘接面层, 12-地毯本体。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841336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 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 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1 实施例一 0032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滑热塑性材料, 包括无纺布基材层2、 双面粘接 层4和热塑性弹性。
15、体层6; 上述双面粘接层4包括玻璃纤维基底层7和分别涂覆在玻璃纤维基 底层7相对两侧的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和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 上述无纺布基材层2粘接在 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上,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6层通过浸润粘接在无纺布基材层2的另一面上,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层6上热压成型有防滑纹。 0033 具体的, 以上层结构的防滑热塑性材料, 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34 (1)加热熔融热塑性复合材料, 将流态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涂覆在无纺布基材层2上 形成热塑性弹性体层6, 其中热塑性复合材料和无纺布基材层的重量份配比为820:110; 0035 (2)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层6冷却至8588时, 在上述热。
16、塑性弹性体层上辊压产生 防滑纹; 0036 (3)加热熔融胶水, 将流态的胶水涂覆在玻璃纤维基底层7的相对的两个表面, 分 别在玻璃纤维基底层7的两个表面上成型为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和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 0037 (4)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无纺布基材层2复合在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上, 制备获 得上述防滑热塑性材料。 0038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层为丁二烯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嵌段型共聚物, 相比较于传统 的PVC、 EVA塑料海绵更富于橡胶触感, 且比硫化橡胶更轻, 颜色鲜艳、 花纹清晰。 0039 上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份, 0040 苯乙烯515份; 0041 异戊二烯31。
17、0份; 0042 对乙基苯酚15份; 0043 在反应釜中加入以上重量份数的苯乙烯和异戊二烯, 搅拌均匀后, 在700800转/ 分钟的搅拌条件下, 加入以上重量份数的对乙基苯酚, 搅拌分散6080分钟, 获得交叉连续 相形态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0044 其中, 步骤(3)中, 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和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分两步获得: 先将流 态的胶水涂覆在玻璃纤维基底层7的第一个表面上, 胶水冷却固化形成第二胶水粘接面层 10, 随后将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上贴覆黄格拉辛纸, 双面粘接层的成卷或者转移材料, 使用 时将黄格拉辛纸撕掉, 露出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 随后再将流态的胶水涂覆在玻璃纤维基。
18、 底层7的第二个表面上, 胶水冷却固化形成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 0045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 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用于粘接无纺布基材层2, 第二胶水粘 接面层10用于后续使用过程中粘接地毯或者地垫, 为了满足粘接地毯或者地垫后的撕拉强 度, 涂覆形成上述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和上述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每平方米所使用的胶水 重量不同, 具体为: 涂覆形成上述第一胶水粘接面层8每平方米所示用的胶水重量为100 120g; 涂覆形成上述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每平方米所示用的胶水重量为130150g。 0046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 选用无纺布作为基材层, 编织间隙小、 成本低、 浸润表面平 说明书 3/4。
19、 页 5 CN 108841336 A 5 整, 相较于传统的纤维织物, 无纺布基材层能够与热塑性弹性体层很好的浸润, 解决因为过 滤效应带来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对纤维织物的浸润效果差的问题, 使得热塑性弹性体层6的 断裂韧性达到0.88MPa, 同时85下的粘度为670cps, 具有优异的断裂韧性和附着力。 0047 另一方面, 在热塑性弹性体层上辊压防滑纹, 使得热塑性弹性体层6具有优异的防 滑性能。 0048 实施例二 0049 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滑地毯, 包括地毯本体12和实施例一中的防滑 热塑性材料, 上述地毯本体12的底面粘接在第二胶水粘接面层10上。 0050 具体的。
20、, 实施例一种的防滑热塑性材料形成地毯本体12粘接在地板上的媒介, 地 毯本体12直接粘附在无纺布基材层2上, 热塑性弹性体层6浸润在无纺布基材层2上, 热塑性 弹性体层6附着在地板上, 以此实现地毯本体12在地板上的铺设。 由于热塑性弹性体层6具 有优异的断裂韧性和防滑性能, 使得地毯本体12铺设后具有很好的防滑性、 优异断裂韧性, 较低的粘度, 使用后方便更换或者清洗地毯本体, 同时不会给地板带来污染和损伤, 能被广 泛应用于家庭、 宾馆、 酒店等高韧性需求场合中。 005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不限于此。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 均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841336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8841336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