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从山白松提取白杨素的装置。
背景技术
白杨素又称白杨黄素,淡黄色棱柱形结晶(由甲醇中结晶),存在于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种子、茎皮,松科植物山白松的心木,芒松的心木等。白杨素具有抗癌、降血脂、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等作用,因此其在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从蜂胶中提取白杨素,其提取工艺较复杂,蜂胶成本较高,使得白杨素的制造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工艺较简单,且生产成本较低的从山白松提取白杨素的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山白松提取白杨素的装置,包括真空水提取装置,离心分离装置,浓缩装置,大孔树脂层析装置,柱色谱层析装置和结晶罐,所述真空水提取装置与离心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离心分离装置与浓缩装置连通,通过浓缩装置对分离获得的溶液进行浓缩,所述浓缩装置与大孔树脂层析装置连通,大孔树脂层析装置与柱色谱层析装置连通,所述柱色谱层析装置与结晶罐连通。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浓缩装置包括冷凝管,容纳室和加热部,所述冷凝管位于浓缩装置顶部,冷凝管包括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分别位于冷凝管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管与容纳室连通,加热部与容纳室分别通过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连通,所述第一、第二导流管分别位于容纳室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导流管中设有阀门,阀门可控制第二导流管打开或关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热部下方设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从山白松提取白杨素的装置能够高效得从山白松中提取高纯度的白杨素,且工艺流程简单,极大得降低了白杨素的制造成本;此外,通过对浓缩装置的改进,提高了溶液的浓缩效果,从而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白杨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山白松提取白杨素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浓缩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浓缩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从山白松提取白杨素的装置包括真空水提取装置1,离心分离装置2,浓缩装置3,大孔树脂层析装置4,柱色谱层析装置5和结晶罐6,山白松茎皮经过粉碎后输入真空水提取装置1,真空水提取装置1与离心分离装置2连通,经过真空水提取后的山白松由离心分离装置2分离。所述离心分离装置2与浓缩装置3连通,通过浓缩装置3对分离获得的溶液进行浓缩。所述浓缩装置3与大孔树脂层析装置4连通,大孔树脂层析装置4与柱色谱层析装置5连通,通过大孔树脂层析处理和柱色谱层析分离得到白杨素。所述柱色谱层析装置5与结晶罐6连通,通过结晶罐6重结晶得到98%以上高纯度的白杨素。上述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简单,且能够从山白松中提取高纯度的白杨素,有利于降低白杨素的制造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浓缩装置3包括冷凝管31,容纳室32和加热部33,所述冷凝管31位于浓缩装置3顶部,冷凝管31包括冷凝水入口311和冷凝水出口312,冷凝水入口311和冷凝水出口312分别位于冷凝管31两侧。所述冷凝管31与容纳室32连通,加热部33与容纳室32分别通过第一导流管341和第二导流管342连通。所述第一、第二导流管341、342分别位于容纳室32两侧,第二导流管342中设有阀门35,从而可控制第二导流管342打开或关闭。所述加热部33下方设有加热装置36,通过加热装置36可对加热部33内的溶液进行加热。待浓缩的溶液在加热部33中被加热后,气体通过第一导流管341进入容纳室32(如图中箭头所示),然后被冷凝管31冷凝后储存在容纳室32中。若需要再次加热,则打开阀门35,使得容纳室32中的液体再次进入加热部33内加热,从而可多次循环浓缩,提高浓缩度。
本实施例的从山白松提取白杨素的装置能够高效得从山白松中提取高纯度的白杨素,且工艺流程简单,极大得降低了白杨素的制造成本;此外,通过对浓缩装置的改进,提高了溶液的浓缩效果,从而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白杨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