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杀菌工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5860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0786.3

申请日:

2009.07.23

公开号:

CN101608157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12H 1/18申请公布日:2009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12H1/18

主分类号:

C12H1/18

申请人:

绍兴市抱龙山酒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永海

地址:

312008浙江省绍兴市城南街道九里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蒋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酒杀菌工艺,属于黄酒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蒸汽由一号冷热交换器的一号热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内;(2)待杀菌的黄酒,由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冷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一号冷管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的热传递,增温至96-98℃后输出,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热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二号热管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冷却至59-61℃后输出;(3)成品罐装。本发明黄酒杀菌工艺,不仅生产速度快,而且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黄酒杀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蒸汽由一号冷热交换器的一号热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内;
(2)待杀菌的黄酒,由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冷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一号冷管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的热传递,增温至96-98℃后输出,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热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二号热管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冷却至59-61℃后输出;
(3)成品罐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酒杀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冷热交换器的一号冷管温度上升到60-70℃时,再将待杀菌的黄酒由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冷管放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酒杀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冷热交换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二号冷热交换器为固定板式换热器。

说明书

黄酒杀菌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酒杀菌工艺,属于黄酒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酒生产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黄酒是三大古酒之一。近年来黄酒生产发展迅速,2008年全国黄酒年产量达200多万吨。黄酒口味醇厚,酒精度低,酸度适中且营养丰实,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黄酒生产的扩大与发展,生产工艺不断完善,生产设备日益更新。黄酒杀菌是黄酒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工艺设备由原先烧锅改为蒸壶,再由蒸壶改为水溶盘肠,如今很多企业又逐步向蒸汽式冷热交换器发展。如图1所示,采用蒸汽式冷热交换器进行杀菌的步骤如下:
1.蒸汽9由冷热交换器10的热管11进入冷热交换器10;
2.待杀菌黄酒12由冷热交换器10的冷管13进入冷热交换器10;
3.位于冷管13内的黄酒经热管11的热传递,增温至88-90℃后输出进行成品罐装。
采用蒸汽式冷热交换器进行杀菌,虽然生产速度大大加快,然而因其杀菌原理不变,杀菌过程能源消耗偏大。黄酒杀菌用煤(包括酿造杀菌和灌装杀菌)占黄酒生产用煤的75%,每吨黄酒杀菌一次需用煤110-125kg。另外,由于杀菌温度超过酒精沸点80℃,因而每杀菌一次酒精损耗达4-5%。黄酒生产至成品出厂一般需经过酿造、压榨后灌装杀菌和勾兑、过滤后灌装杀菌各一次。
减少企业用粮、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是目前黄酒企业乃至整个世界研讨的重大科题。为降低杀菌所用的能源消耗,减少产品杀菌过程中的产品损耗,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联合研试了如:超滤杀菌、微波杀菌、低温杀菌等手段,但均存在投资大、操作复杂、持续性差、产量小等缺点,实际推广应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降低黄酒杀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产品损耗已是黄酒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探讨、研发的科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生产速度快,而且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黄酒杀菌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黄酒杀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蒸汽由一号冷热交换器的一号热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内;
(2)待杀菌的黄酒,由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冷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一号冷管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的热传递,增温至96-98℃后输出,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热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二号热管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冷却至59-61℃后输出;
(3)成品罐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一号冷热交换器的一号冷管温度上升到60-70℃时,再将待杀菌的黄酒由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冷管放入。
所述一号冷热交换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二号冷热交换器为固定板式换热器。由于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设备,因此,在此就不对U型管式换热器、固定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作赘述。
黄酒杀菌一般采用巴氏灭菌法,以加热、升温、保温达到杀菌目的,其杀菌原理特点是杀菌温度与杀菌时间成反比。本发明黄酒杀菌工艺利用这一特性,使用冷热交换器提高一定时间内的杀菌温度,短时间内杀灭细菌后,通过另一冷热交换器用应杀菌的冷黄酒进行强制冷却,把冷却时散发的热量通过冷、热互吸转移到冷黄酒之中,达到连续循环、重复利用热能的节能效果目的,同时强制冷却降低了最终成品黄酒的温度,减少了灌装时酒精的挥发,降低了产品在杀菌灌装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粮食利用率,起到节能、降耗、环保的重要作用。
本发明在确保黄酒品质的前提下,使黄酒生产杀菌用煤每吨减少30-40%。每次杀菌灌装过程中的产品酒精损耗比原先减少50%以上。每吨黄酒每次杀菌成本下降45-50元,每年为企业增款90-100万元/组(按每组黄酒生产量2000吨计算)。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蒸汽式冷热交换器进行杀菌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一
本发明黄酒杀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蒸汽阀门P4,蒸汽1由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热管21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内。当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冷管22的温度上升到60℃时(温度可从安装在一号冷管22输出端上的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且一号温度计表5位于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外部),开启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使待杀菌的黄酒3,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冷管41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22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位于一号冷管22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21的热传递,增温至96℃后输出(该温度可从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蒸汽阀门P4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热管42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位于二号热管42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41冷却至59℃后输出(该温度可从安装在二号热管42输出端上的二号温度计表6上获得,且二号温度计表6位于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外部;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最后成品黄酒7罐装。一号热管21内冷却后的蒸汽1,转变成冷却水8后输出。
其中,一号冷热交换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二号冷热交换器为固定板式换热器。
实施例二
本发明黄酒杀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蒸汽阀门P4,蒸汽1由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热管21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内。当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冷管22的温度上升到62℃时(温度可从安装在一号冷管22输出端上的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且一号温度计表5位于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外部),开启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使待杀菌的黄酒3,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冷管41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22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位于一号冷管22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21的热传递,增温至96.5℃后输出(该温度可从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蒸汽阀门P4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热管42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位于二号热管42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41冷却至59℃后输出(该温度可从安装在二号热管42输出端上的二号温度计表6上获得,且二号温度计表6位于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外部;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最后成品黄酒7罐装。一号热管21内冷却后的蒸汽1,转变成冷却水8后输出。
其中,一号冷热交换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二号冷热交换器为固定板式换热器。
实施例三
本发明黄酒杀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蒸汽阀门P4,蒸汽1由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热管21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内。当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冷管22的温度上升到65℃时(温度可从安装在一号冷管22输出端上的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且一号温度计表5位于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外部),开启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使待杀菌的黄酒3,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冷管41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22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位于一号冷管22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21的热传递,增温至97℃后输出(该温度可从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蒸汽阀门P4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热管42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位于二号热管42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41冷却至60℃后输出(该温度可从安装在二号热管42输出端上的二号温度计表6上获得,且二号温度计表6位于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外部;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最后成品黄酒7罐装。一号热管21内冷却后的蒸汽1,转变成冷却水8后输出。
其中,一号冷热交换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二号冷热交换器为固定板式换热器。
实施例四
本发明黄酒杀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蒸汽阀门P4,蒸汽1由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热管21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内。当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冷管22的温度上升到67℃时(温度可从安装在一号冷管22输出端上的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且一号温度计表5位于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外部),开启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使待杀菌的黄酒3,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冷管41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22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位于一号冷管22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21的热传递,增温至98℃后输出(该温度可从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蒸汽阀门P4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热管42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位于二号热管42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41冷却至61℃后输出(该温度可从安装在二号热管42输出端上的二号温度计表6上获得,且二号温度计表6位于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外部;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最后成品黄酒7罐装。一号热管21内冷却后的蒸汽1,转变成冷却水8后输出。
其中,一号冷热交换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二号冷热交换器为固定板式换热器。
实施例五
本发明黄酒杀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蒸汽阀门P4,蒸汽1由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热管21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内。当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一号冷管22的温度上升到70℃时(温度可从安装在一号冷管22输出端上的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且一号温度计表5位于一号冷热交换器2的外部),开启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使待杀菌的黄酒3,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冷管41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4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22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2,位于一号冷管22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21的热传递,增温至98℃后输出(该温度可从一号温度计表5上获得,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酒阀门P3、蒸汽阀门P4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二号热管42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4,位于二号热管42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管41冷却至61℃后输出(该温度可从安装在二号热管42输出端上的二号温度计表6上获得,且二号温度计表6位于二号冷热交换器4的外部;如有需要,还可通过平衡调节酒阀门P1、酒阀门P2来保持所要的温度),最后成品黄酒7罐装。一号热管21内冷却后的蒸汽1,转变成冷却水8后输出。
其中,一号冷热交换器为U型管式换热器,二号冷热交换器为固定板式换热器。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黄酒杀菌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酒杀菌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酒杀菌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酒杀菌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酒杀菌工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酒杀菌工艺,属于黄酒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蒸汽由一号冷热交换器的一号热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内;(2)待杀菌的黄酒,由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冷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然后由二号冷热交换器输出,再通过一号冷管进入一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一号冷管内的黄酒经一号热管的热传递,增温至96-98后输出,接着再通过二号冷热交换器的二号热管进入二号冷热交换器,位于二号热管内的高温黄酒经二号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