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8584621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63608.2

申请日:

20160423

公开号:

CN105884773A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471/20,A61K31/439,A61P25/22,A61K31/245

主分类号:

C07D471/20,A61K31/439,A61P25/22,A61K31/245

申请人:

何淑琼

发明人:

何淑琼

地址:

311899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山下湖镇油竹蓬村209号

优先权:

CN20161026360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本发明提供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苯佐卡因和一种从款冬花的干燥花蕾中分离得到的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苯佐卡因、化合物(Ⅰ)单独应用时,均具有抗焦虑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以提高抗焦虑作用,可以开发成抗焦虑的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2.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苯佐卡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款冬花的干燥花蕾粉碎,用70~9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2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再用8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8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8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40:1、20:1和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3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5:1、20:1和1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3~17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苯佐卡因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苯佐卡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遇光色渐变黄。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

焦虑通常是由预先知道但又不可避免的、即将发生的恶性事件引起的一种预期反应,以恐惧、忧虑、紧张不安等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心悸、多汗、呼吸窘迫、手脚发凉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随着现代社会工作、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等诸多因素作用的加剧,本病已成为现代疾病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的一线抗焦虑药物虽能缓解部分症状,但副作用较多,因此研究开发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抗焦虑新药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

迄今为止,尚未见苯佐卡因及其药物组合物与抗焦虑的相关性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苯佐卡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苯佐卡因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抗焦虑。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苯佐卡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进一步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

上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款冬花的干燥花蕾粉碎,用70~9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2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再用8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8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8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40:1、20:1和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3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5:1、20:1和1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3~17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上述化合物(Ⅰ)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苯佐卡因和一种从款冬花的干燥花蕾中分离得到的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苯佐卡因和该天然产物单独作用时,具有抗焦虑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时,抗焦虑作用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抗焦虑的药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分离方法:(a)将款冬花的干燥花蕾(2kg)粉碎,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15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3次)、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3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 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D101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2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再用8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收集8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8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10个柱体积)、40:1(8个柱体积)、20:1(8个柱体积)和10:1(9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3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5:1(7个柱体积)、20:1(8个柱体积)和15:1(7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13~17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332mg,HPLC归一化纯度大于98%)。

结构确证:淡黄色粉末,HR-ESI-MS显示[M+H]+为m/z 357.1776,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20H24N2O4,不饱和度为10。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CDCl3,500MHz):H-3(3.21,m),H-5(3.98,m),H-6a(2.38,dd,J=14.2,8.1Hz),H-6b(2.07,d,J=14.2Hz),H-9(7.77,d,J=9.3Hz),H-10(6.72,dd,J=9.3,2.2Hz),H-12(6.47,d,J=2.2Hz),H-14a(1.87,dd,J=13.1,5.3Hz),H-14b(1.68,m),H-15(3.11,m),H-16(2.42,m),H-17(9.84,br,s),H-18(2.23,s),H-20a(2.68,dd,J=17.8,5.4Hz),H-20b(2.82,dd,J=17.8,8.3Hz),N1-Me(3.18,s),11-OMe(3.85,s);核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CDCl3,125MHz):183.4(C,2-C),62.7(CH,3-C),44.8(CH,5-C),40.2(CH2,6-C),56.6(C,7-C),120.7(C,8-C),125.3(CH,9-C),106.7(CH,10-C),160.3(C,11-C),96.8(CH,12-C),145.3(C,13-C),32.8(CH2,14-C),20.6(CH,15-C),56.2(CH,16-C),204.8(CH,17-C),31.1(CH3,18-C),208.5(C,19-C),46.8(CH2,20-C),26.7(CH3,N1-Me),55.8(CH3,11-OMe)。红外波谱中在3290cm-1、1694cm-1、1645cm-1吸收峰分别由该化合物中的NH、羰基产生,在13C-NMR谱中,δC183.4,208.5,204.8信号确认了内酰胺与羰基片段;且UV谱图表明在215nm、265与290nm有紫外吸收,显示该化合物含有羟吲哚发色基团。13C-NMR、DEPT和HSQC谱中显示有20个碳信号,包括三个甲基(一个甲氧基)δC26.7,55.8,31.1;三个亚甲基δC40.2,32.8,46.8;八个次甲基(一个醛基)δC62.7,44.8,125.3,106.7,96.8,20.6,56.2,204.8;以及六个季碳(两个羰基)δC183.4,56.6,120.7,160.3,145.3,208.5;以上功能结构再结合不饱和数表明该化合物为四环结构。1H-NMR谱显示一组ABX系统质子信号δH-97.77(1H,d,J=9.3Hz)、δH-106.72(1H,dd,J=9.3,2.2Hz)与δH-126.47(1H,d,J=2.2Hz);一个醛基质子信号δH-179.84(1H,br,s);一个甲氧基质子信号δ11-OMe3.85(3H,s,OMe);一个甲基质子信号δH-182.23(3H,s,Me);一个N-CH3质子信号δH3.18(3H,s,N1-Me);三组亚甲基质子信号δH-6a2.38(1H, dd,J=14.2,8.1Hz)与δH-6b2.07(1H,d,J=14.2Hz)、δH-14a1.87(1H,dd,J=13.1,5.3Hz),δH-14b1.68(1H,m)以及δH-20a2.68(1H,dd,J=17.8,5.4Hz)与δH-20b2.82(1H,dd,J=17.8,8.3Hz)。13C-NMR谱、DEPT谱显示该化合物中存在羟吲哚结构片段δC-2183.4(C)、δC-756.6(C)、δC-8120.7(C)、δC-9125.3(CH)、δC-10106.7(CH)、δC-11160.3(C)、δC-1296.8(CH)与δC-13145.3(C),一个甲氧基信号δ11-OMe55.8(OCH3),一个N-甲基信号δC26.7(CH3,N1-Me),一个醛基信号δC-17204.8(CH),一个甲基酮信号δC-19208.5(C)。核磁数据表明该化合物为macroline类型羟吲哚生物碱类。通过H-9,H-10,H-12之间的偶合常数JH-9=9.3Hz,JH-10=9.3,2.2Hz与JH-12=2.2Hz可知苯环上C-11的H被取代,而在选择性NOE试验中,观察到OMe与H-10和H-12之间存在相关信号,从而确证苯环C-11位的H被OMe所取代。HMBC谱中,H3-18与C-19和C-20的相关信号证明了甲基酮连接在C-20位;H-17与C-15和C-16的相关信号,结合13C-NMR谱中C-17的化学位移δC-17204.8(CH),表明C-16位连有一个醛基基团。另外通过观察选择性NOE谱中H-9与H-15的相关信号,可以判断螺环C-7的相对构型为S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N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式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

实施例2:药理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SPF级SD大鼠,初始体质量150~170g,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大鼠饲养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SPF级动物房。光照节律12L:12D(7:00~19:00),室温(22±2)℃,湿度50%左右,动物可以自行摄取标准饲料和清洁饮用水。

1.2药物与试剂

苯佐卡因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合物(Ⅰ)自制,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空白组用生理盐水和吐温80作为对照。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地西泮(DZP),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用生理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给药容量1ml/100g,新鲜配制。

1.3仪器

大鼠高架十字迷宫,BeckmanAllegra 64R高速冷冻离心机。

1.4动物分组及给药

SD大鼠随机分为苯佐卡因组、化合物(Ⅰ)组、苯佐卡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DZP组和空白组共5组。其中苯佐卡因组、化合物(Ⅰ)组按40mg·kg-1d-1灌胃给药,苯佐卡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按20mg·kg-1d-1苯佐卡因+20mg·kg-1d-1化合物(Ⅰ)灌胃给药,DZP按10mg·kg-1d-1给药,空白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1ml/100g,每天1次,连续10d,于d10各给药组和盐水对照组末次给药1h后,地西泮组给药0.5h后,于8:00~14:00pm进行行为测试。

1.5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包括两个开臂(长50.8cm,宽10.2cm)与两个闭臂(长50.8cm,宽10.2cm,高40.6cm),距地面72.4cm。迷宫测试前将每只大鼠放入1个45cm×30cm×15cm塑料盒中,任其自由探究5min后迅速置于EPM的中央平台处,使其头部正对其中1个开放臂,采用红外线技术记录5min内动物进入开臂次数(open arm entry,OE)、闭臂次数(close armentry,CE)及迷宫中央区内的次数及在开臂与闭臂内的运动时间。以进入开臂次数与总入臂次数的百分率(the percentage ofentries to the open arms,OE%)及在开臂内运动时间与开臂闭臂内的总时间的百分率(the percentage oftime spent in the open arms,OT%)代表抗焦虑指标。

1.6开场实验

圆形开场半径90cm,高60cm,开场测试前将每只大鼠放入1个45cm×30cm×15cm塑料盒中,任其自由探究5min后迅速放入开场的边缘区,采用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自动记录大鼠10min的活动情况。观察指标如下:进入开场中央(半径52cm圆形区域)的次数及停留时间。

1.7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均以x±s表示,实验结果两组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多组间比较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时再用Dunnetts t-test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软件SAS8.2(One-WayANOVA)进行处理。

2、实验结果

2.1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苯佐卡因、化合物(Ⅰ)单独使用时可以明显增加OT%和 OE%值(P<0.05);与空白组比较,苯佐卡因和化合物(Ⅰ)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加OT%和OE%值(P<0.01);说明苯佐卡因、化合物(Ⅰ)及其组合物具有抗焦虑作用。见表1。

表1 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组别 OT% OE% 空白组 14.07±3.10 12.98±2.18 DZP组 38.09±3.22 30.10±2.23 苯佐卡因组 26.72±2.89 20.57±2.13 化合物(Ⅰ)组 27.42±2.98 21.19±2.43 苯佐卡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 31.21±3.06 29.55±3.13

2.2大鼠开场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苯佐卡因、化合物(Ⅰ)单独使用时可以明显增加进入中央区的次数和在中央区的停留时间(P<0.05);与空白组比较,苯佐卡因和化合物(Ⅰ)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加进入中央区的次数和在中央区的停留时间(P<0.01);说明苯佐卡因、化合物(Ⅰ)及其组合物具有抗焦虑作用。见表2。

表2 大鼠开场实验结果

组别 进入次数 停留时间/s 空白组 2.12±0.87 12.33±2.19 DZP组 5.73±0.52 28.00±2.58 苯佐卡因组 3.45±0.21 19.22±2.78 化合物(Ⅰ)组 3.36±0.62 20.83±2.65 苯佐卡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 5.60±0.89 28.78±2.50

以上结果表明,苯佐卡因、化合物(Ⅰ)单独应用时,均具有抗焦虑的作用,并且两者合用可以提高抗焦虑作用,可以开发成抗焦虑的药物。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63608.2 (22)申请日 2016.04.23 (71)申请人 何淑琼 地址 311899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山下湖 镇油竹蓬村209号 (72)发明人 何淑琼 (51)Int.Cl. C07D 471/20(2006.01) A61K 31/439(2006.01) A61P 25/22(2006.01) A61K 31/2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 及其。

2、医药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 合物中含有苯佐卡因和一种从款冬花的干燥花 蕾中分离得到的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化合物 (), 苯佐卡因、 化合物()单独应用时, 均具有抗 焦虑的作用, 两者合用可以提高抗焦虑作用, 可 以开发成抗焦虑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 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884773 A 2016.08.24 CN 105884773 A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 2.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苯佐卡因、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 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3.根据权利。

3、要求2所述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包括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 或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剂型包括片剂、 胶 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喷雾剂、 滴剂或贴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将款 冬花的干燥花蕾粉碎, 用7090乙醇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醇味, 依次用石 。

4、油醚、 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 萃取物; (b)步骤(a)中正丁醇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2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 再用 8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 收集80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 中8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80:1、 40:1、 20:1和10:1的二氯甲 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 (d)步骤(c)中组分3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 为25:1、 20:1和1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

5、胶分离,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1317 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用80乙醇热回 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 大孔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 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884773 A 2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涉及苯佐卡因的新用途, 具体涉及一种苯佐卡因的药 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苯佐卡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 味微苦, 随后有麻痹感; 遇光色渐变黄。 用于创 面、 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 0003 焦虑通常是由预先知道但又不可避免的、 即将发生的恶性事件引起的一种预期反 应, 以恐惧、 忧虑、 紧张不安等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 并伴有心悸、 多汗、 呼吸窘迫、 手脚发凉 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 人际关系、。

7、 经济压力等诸多因素作用的加 剧, 本病已成为现代疾病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目前的一线抗焦虑药物虽能缓解部分症状, 但副作用较多, 因此研究开发疗效好、 副作用少的抗焦虑新药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 0004 迄今为止, 尚未见苯佐卡因及其药物组合物与抗焦虑的相关性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 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苯佐卡 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 苯佐卡因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抗焦虑。 0006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 0008 0009 一种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苯佐卡因。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和药 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0010 进一步地, 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剂型包括片剂、 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剂、 栓剂、 喷雾剂、 滴剂或贴剂。 0012 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将款冬花的干燥花蕾粉碎, 用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5884773 A 3 7090乙醇热回流提取。

9、,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醇味, 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和水饱和 的正丁醇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步骤(a)中正 丁醇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2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 再用8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 收集80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中8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 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80:1、 40:1、 20:1和10: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 组分; (d)步骤(c)中组分3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25:1、 20:1和15:1的二 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

10、(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 分离,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1317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 0013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 液。 0014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0015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 取, 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0016 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7 上述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焦虑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8 本发明的。

11、优点: 0019 本发明提供的苯佐卡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苯佐卡因和一种从款冬花的干燥花 蕾中分离得到的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 苯佐卡因和该天然产物单独作用时, 具有抗焦虑作 用; 二者联合作用时, 抗焦虑作用进一步提高, 可以开发成抗焦虑的药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 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 围。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0021 实施例1: 化合物()。

12、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0022 分离方法: (a)将款冬花的干燥花蕾(2kg)粉碎, 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15L3 次),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醇味(3L), 依次用石油醚(3L3次)、 乙酸乙酯(3L3次)和水饱 和的正丁醇(3L3次)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 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D101型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20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 再用 80乙醇洗脱15个柱体积, 收集80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80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 中8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80:1(10个柱体积)、 40:1(8个柱 体。

13、积)、 20:1(8个柱体积)和10:1(9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 (d) 步骤(c)中组分3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25:1(7个柱体积)、 20:1(8个柱体 积)和15:1(7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d)中组分2用十 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6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13 17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332mg, HPLC归一化纯度大于98)。 0023 结构确证: 淡黄色粉末, HR-ESI-MS显示M+H+为m/z357.1776, 结合核磁特征可 说明。

14、书 2/6 页 4 CN 105884773 A 4 得分子式为C20H24N2O4, 不饱和度为10。 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H(ppm, CDCl3, 500MHz): H-3(3.21, m), H-5(3.98, m), H-6a(2.38, dd, J14.2, 8.1Hz), H-6b(2.07, d, J14.2Hz), H-9(7.77, d, J9.3Hz), H-10(6.72, dd, J9.3, 2.2Hz), H-12(6.47, d, J2.2Hz), H-14a(1.87, dd, J 13.1, 5.3Hz), H-14b(1.68, m), H-15(3.11, 。

15、m), H-16(2.42, m), H-17(9.84, br, s), H-18 (2.23, s), H-20a(2.68, dd, J17.8, 5.4Hz), H-20b(2.82, dd, J17.8, 8.3Hz), N1-Me (3.18, s), 11-OMe(3.85, s); 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C(ppm, CDCl3, 125MHz): 183.4(C, 2-C), 62.7 (CH, 3-C), 44.8(CH, 5-C), 40.2(CH2, 6-C), 56.6(C, 7-C), 120.7(C, 8-C), 125.3(CH, 9-C), 106.7(CH, 1。

16、0-C), 160.3(C, 11-C), 96.8(CH, 12-C), 145.3(C, 13-C), 32.8(CH2, 14-C), 20.6 (CH, 15-C), 56.2(CH, 16-C), 204.8(CH, 17-C), 31.1(CH3, 18-C), 208.5(C, 19-C), 46.8(CH2, 20-C), 26.7(CH3, N1-Me), 55.8(CH3, 11-OMe)。 红外波谱中在3290cm-1、 1694cm-1、 1645cm-1吸 收峰分别由该化合物中的NH、 羰基产生, 在13C-NMR谱中, C183.4, 208.5, 204.8信号确。

17、认了 内酰胺与羰基片段; 且UV谱图表明在215nm、 265与290nm有紫外吸收, 显示该化合物含有羟 吲哚发色基团。 13C-NMR、 DEPT和HSQC谱中显示有20个碳信号, 包括三个甲基(一个甲氧基) C26.7, 55.8, 31.1; 三个亚甲基 C40.2, 32.8, 46.8; 八个次甲基(一个醛基) C62.7, 44.8, 125.3, 106.7, 96.8, 20.6, 56.2, 204.8; 以及六个季碳(两个羰基) C183.4, 56.6, 120.7, 160.3, 145.3, 208.5; 以上功能结构再结合不饱和数表明该化合物为四环结构。 1H-N。

18、MR谱显 示一组ABX系统质子信号 H-97.77(1H, d, J9.3Hz)、 H-106.72(1H, dd, J9.3, 2.2Hz)与 H- 126.47(1H, d, J2.2Hz); 一个醛基质子信号 H-179.84(1H, br, s); 一个甲氧基质子信号 11-OMe3.85(3H, s, OMe); 一个甲基质子信号 H-182.23(3H, s, Me); 一个N-CH3质子信号 H3.18 (3H, s, N1-Me); 三组亚甲基质子信号 H-6a2.38(1H, dd, J14.2, 8.1Hz)与 H-6b2.07(1H, d, J 14.2Hz)、 H-14。

19、a1.87(1H, dd, J13.1, 5.3Hz),H-14b1.68(1H, m)以及 H-20a2.68(1H, dd, J 17.8, 5.4Hz)与 H-20b2.82(1H, dd, J17.8, 8.3Hz)。 13C-NMR谱、 DEPT谱显示该化合物中存在 羟吲哚结构片段 C-2183.4(C)、 C-756.6(C)、 C-8120.7(C)、 C-9125.3(CH)、 C-10106.7(CH)、 C-11160.3(C)、 C-1296.8(CH)与 C-13145.3(C), 一个甲氧基信号 11-OMe55.8(OCH3), 一个N-甲 基信号 C26.7(CH。

20、3, N1-Me), 一个醛基信号 C-17204.8(CH), 一个甲基酮信号 C-19208.5(C)。 核 磁数据表明该化合物为macroline类型羟吲哚生物碱类。 通过H-9, H-10, H-12之间的偶合常 数JH-99.3Hz, JH-109.3, 2.2Hz与JH-122.2Hz可知苯环上C-11的H被取代, 而在选择性NOE 试验中, 观察到OMe与H-10和H-12之间存在相关信号, 从而确证苯环C-11位的H被OMe所取 代。 HMBC谱中, H3-18与C-19和C-20的相关信号证明了甲基酮连接在C-20位; H-17与C-15和 C-16的相关信号, 结合13C-。

21、NMR谱中C-17的化学位移 C-17204.8(CH), 表明C-16位连有一个醛 基基团。 另外通过观察选择性NOE谱中H-9与H-15的相关信号, 可以判断螺环C-7的相对构型 为S型。 综合氢谱、 碳谱、 HMBC谱和NOESY谱, 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 可基本确定该 化合物如下式所示, 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 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该化合 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5884773 A 5 0024 0025 实施例2: 药理作用 0026 1、 材料与方法 0027 1.1动物 0028SPF级SD 大鼠, 初始体质量15。

22、0170g, 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大鼠 饲养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SPF级动物房。 光照节律12L: 12D(7: 0019: 00), 室温(22 2), 湿度50左右, 动物可以自行摄取标准饲料和清洁饮用水。 0029 1.2药物与试剂 0030 苯佐卡因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化合物()自制, 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空 白组用生理盐水和吐温80作为对照。 氯化钠注射液, 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 地西泮(DZP), 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 用生理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给药容量1ml/100g, 新鲜配制。 0031 1.3仪器 0032 大鼠高架十字迷宫, Beck。

23、manAllegra64R高速冷冻离心机。 0033 1.4动物分组及给药 0034SD 大鼠随机分为苯佐卡因组、 化合物()组、 苯佐卡因与化合物()组合物组、 DZP 组和空白组共5组。 其中苯佐卡因组、 化合物()组按40mgkg-1d-1灌胃给药, 苯佐卡因与化 合物()组合物组按20mgkg-1d-1苯佐卡因+20mgkg-1d-1化合物()灌胃给药, DZP按 10mgkg-1d-1给药, 空白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1ml/100g, 每天1次, 连续10d, 于d10各 给药组和盐水对照组末次给药1h后, 地西泮组给药0.5h后, 于8:0014:00pm进行行为测 试。 0。

24、035 1.5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0036 高架十字迷宫包括两个开臂(长50.8cm, 宽10.2cm)与两个闭臂(长50.8cm, 宽 10.2cm, 高40.6cm), 距地面72.4cm。 迷宫测试前将每只大鼠放入1个45cm30cm15cm塑料 盒中, 任其自由探究5min后迅速置于EPM的中央平台处, 使其头部正对其中1个开放臂, 采用 红外线技术记录5min内动物进入开臂次数(openarmentry, OE)、 闭臂次数(close armentry, CE)及迷宫中央区内的次数及在开臂与闭臂内的运动时间。 以进入开臂次数与总 入臂次数的百分率(thepercentageofe。

25、ntriestotheopenarms, OE)及在开臂内运 动时间与开臂闭臂内的总时间的百分率(thepercentageoftimespentintheopen arms, OT)代表抗焦虑指标。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5884773 A 6 0037 1.6开场实验 0038 圆形开场半径90cm, 高60cm, 开场测试前将每只大鼠放入1个45cm30cm15cm塑 料盒中, 任其自由探究5min后迅速放入开场的边缘区, 采用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自动记录大 鼠10min的活动情况。 观察指标如下: 进入开场中央(半径52cm圆形区域)的次数及停留时 间。 0039 1.7统计学。

26、分析 0040 各组数据均以xs表示, 实验结果两组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 多组间比较先用单因 素方差分析, 差异有显著性时再用Dunnettst-test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软件SAS8.2(One- WayANOVA)进行处理。 0041 2、 实验结果 0042 2.1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0043 结果表明: 与空白组比较, 苯佐卡因、 化合物()单独使用时可以明显增加OT和 OE值(P0.05); 与空白组比较, 苯佐卡因和化合物()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加OT和 OE值(P0.01); 说明苯佐卡因、 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具有抗焦虑作用。 见表1。 0044 表1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

27、验结果 0045 组别OTOE 空白组14.073.1012.982.18 DZP组38.093.2230.102.23 苯佐卡因组26.722.8920.572.13 化合物()组27.422.9821.192.43 苯佐卡因与化合物()组合物组31.213.0629.553.13 0046 2.2大鼠开场实验结果 0047 结果表明: 与空白组比较, 苯佐卡因、 化合物()单独使用时可以明显增加进入中 央区的次数和在中央区的停留时间(P0.05); 与空白组比较, 苯佐卡因和化合物()联合 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加进入中央区的次数和在中央区的停留时间(P0.01); 说明苯佐卡因、 化合物()及。

28、其组合物具有抗焦虑作用。 见表2。 0048 表2大鼠开场实验结果 0049 组别进入次数停留时间/s 空白组2.120.8712.332.19 DZP组5.730.5228.002.58 苯佐卡因组3.450.2119.222.78 化合物()组3.360.6220.832.65 苯佐卡因与化合物()组合物组5.600.8928.782.50 0050 以上结果表明, 苯佐卡因、 化合物()单独应用时, 均具有抗焦虑的作用, 并且两者 合用可以提高抗焦虑作用, 可以开发成抗焦虑的药物。 0051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5884773 A 7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5884773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