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品.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85844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5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2512.7

申请日:

2009.07.31

公开号:

CN101608022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8J 5/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东莞市美塑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广东美塑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泉塘曲岭二路11号变更后: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泉塘曲岭二路1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J 5/08申请日:20090731|||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J 5/0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东莞市博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东莞市美塑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坑口亭子边变更后权利人: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泉塘曲岭二路11号登记生效日:20111206|||公开

IPC分类号:

C08J5/08; C08L67/02; C08K13/06; C08K5/5317; C08K5/3492; C08L83/04

主分类号:

C08J5/08

申请人:

东莞市博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立国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坑口亭子边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永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原料,(2)处理PBT树脂和复合无卤阻燃剂原料;(3)分两步混合,先高速混合,再低速混合;(4)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5)出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的制品,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0~70%;复合无卤阻燃剂15~25%;无碱玻璃短纤维10~40%;增韧剂0.5~5%;主抗氧剂0.1~0.3%;辅助抗氧剂0.1~0.5%;润滑剂0.1~1%。本发明产品高阻燃、高强度、高流动性、低收缩率、回收方便,无卤素,绿色环保,适用作电脑连接器及散热器的材料,可以工业化生产和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2)原料前期处理:处理PBT树脂和复合无卤阻燃剂原料;
(3)分两步混合:将包括干燥后的PBT树脂、处理后复合无卤阻燃剂、增韧剂、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和润滑剂放入高速混合机混合3-5分钟,加入无碱玻璃短纤维,低速混合0.5-1分钟;
(4)挤出造粒,出产品: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在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挤出造粒,得到制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
(21)将PBT树脂进行热风循环预干燥,料层厚度低于30毫米,120℃下干燥4小时,将水分含量控制在0.02%以下;
(22)处理复合无卤阻燃剂:按照配方称取A膦酸盐,按照膦酸盐∶3%双氧水=1∶1-3的比例浸泡2-8小时后,研磨1-2小时,烘干;按照配方将烘干后的A和B加入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1-3分钟,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A和B重量0.2-0.6%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加入后再高速搅拌1-3分钟,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C,低速搅拌1-2分钟,得到处理后的复合无卤阻燃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单螺杆挤出机加热温度为:一区205-215℃,二区215-225℃,三区220-230℃,四区225-235℃,五区230-240℃,六区225-235℃,模头220-230℃;螺杆转速:40-150转/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单螺杆挤出机的规格为Ф120。

5.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30~70%;复合无卤阻燃剂15~25%;无碱玻璃短纤维10~40%;增韧剂0.5~5%;主抗氧剂0.1~0.3%;辅助抗氧剂0.1~0.5%;润滑剂0.1~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特性粘度[η]=0.9~1.20dl/g。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复合无卤阻燃剂由:A、B、C三种组分组成,三者的重量份比例为:A60~98%,B0~30%,C0~10%,其中A组分为经过处理一种或多种膦酸盐,B为一种或多种三聚氰胺盐,C为含硅氧烷基团的高聚物硅酮粉。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无碱玻璃纤维为长度8-20毫米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短纤。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增韧剂是马来酸酐接枝的SEBS,接枝率为0.2~1%。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抗氧剂168;润滑剂为部分皂化的蒙旦酯蜡。

说明书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电脑连接器及散热器用的高强度、高流动性、低收缩率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简称PBT),属于聚酯系列,是由1.4-丁二醇(1.4-Butylene glycol)与对苯二甲酸(PTA)或者对苯二甲酸酯(DMT)聚缩合而成,并经由混炼程序制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树脂。具有加工性能好、结晶速度快成型性好、耐热性高、耐候性好、在潮湿环境下电气绝缘性保持性好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复杂、薄壁电子电器元件的制造。但纯PBT存在易燃、成型收缩率大等问题,必须进行改性解决。
目前,对PBT改进的方法主要通过添加玻纤增强和溴化物/三氧化锑的方法达到阻燃增强改性的目的。专利申请号为CN101469106A提供了一种阻燃增强型的PBT组合物,在一定程度降低卤素的使用,并可用作一些电器件材料。随人们对安全和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溴化物和三氧化锑阻燃体系毒性大,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刺激性气体,对人员逃生和救援不利,生产、使用和废弃物处理时有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释放,危害环境和健康。随着欧盟的ROHS和WEEE两项指令2003年公布后,各国也推行和实施了相应的绿色环保法规。各大电子产品制造商,如苹果、SONY、戴尔、惠普等均分别出台了自己的无卤化计划。在此情况下,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电脑连接器及散热器等电脑元件小型化、薄壁化和精密化的发展趋势,对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提出了高强度、高流动性、低收缩率的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加工困难,强度低,产品在注塑过程中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工业化生产和使用,并可方便回收的满足电脑连接器及散热器材料的高强度、高流动性的要求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2)原料前期处理:处理PBT树脂和复合无卤阻燃剂原料;
(3)分两步混合:将包括干燥后的PBT树脂、处理后复合无卤阻燃剂、增韧剂、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和润滑剂放入高速混合机混合3-5分钟,加入无碱玻璃短纤维,低速混合0.5-1分钟;
(4)挤出造粒,出产品: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在Φ120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挤出造粒,得到最终产品。
前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还包括:
(a)将PBT树脂进行热风循环预干燥,料层厚度低于30毫米,120℃下干燥4小时,将水分含量控制在0.02%以下;
(b)处理复合无卤阻燃剂:按照配方称取A膦酸盐,按照膦酸盐∶3%双氧水=1∶1-3的比例浸泡2-8小时后,研磨1-2小时,烘干;按照配方将烘干后的A和B加入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1-3分钟,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A和B重量0.2-0.6%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加入后再高速搅拌1-3分钟,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C,低速搅拌1-2分钟,得到处理后的复合无卤阻燃剂。
前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还包括,单螺杆挤出机的加热温度为:一区205-215℃,二区215-225℃,三区220-230℃,四区225-235℃,五区230-240℃,六区225-235℃,模头220-230℃;螺杆转速:40-150转/分钟。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30~70%;复合无卤阻燃剂15~25%;无碱玻璃短纤维10~40%;增韧剂0.5~5%;主抗氧剂0.1~0.3%;辅助抗氧剂0.1~0.5%;润滑剂0.1~1%。
前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还包括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特性粘度[η]=0.9~1.20dl/g。
前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还包括所述的复合无卤阻燃剂由:A、B、C三种组分组成,三者的重量份比例为:A60~98%,B0~30%,C0~10%,其中A组分为经过处理一种或多种膦酸盐,B为一种或多种三聚氰胺盐,C为含硅氧烷基团的高聚物硅酮粉。复合无卤阻燃剂其优选比例为:A70~96%,B2~20%,C1~6%。
前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还包括所述的无碱玻璃纤维为长度8-20毫米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短纤。
前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还包括所述的增韧剂是马来酸酐接枝的SEBS,接枝率为0.2~1%。
前述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还包括所述的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抗氧剂168;润滑剂为部分皂化的蒙旦酯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由于具有高阻燃性、高强度、高流动性、低收缩率,所以可作为电脑连接器及散热器的材料尤其是小型化、薄壁化和精密化的电器仪器,而且其回收方便,无卤素,绿色环保,符合国家提倡发展绿色环保材料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实例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2)原料前期处理
(a)PBT树脂的处理:PBT树脂的特性粘度[η]=1.10±0.01dl/g,PBT树脂先进行热风循环预干燥,料层厚度低于30毫米,120℃下干燥4小时,将水分含量控制在0.02%以下。
(b)复合无卤阻燃剂原料的处理
复合无卤阻燃剂三者重量比例为A∶B∶C=93∶5∶2。
①按照配方称取A膦酸盐,按照膦酸盐∶3%双氧水=1∶1-3的比例浸泡2-8小时后,研磨1-2小时,烘干;
②按照配方将烘干后的A和B加入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1-3分钟,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A和B重量0.2-0.6%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加入后再高速搅拌1-3分钟,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C,低速搅拌1-2分钟,得到处理后的复合无卤阻燃剂。
(3)分两步混合:首先将包括干燥后的PBT树脂、处理后复合无卤阻燃剂、增韧剂、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和润滑剂放入高速混合机混合4分钟,然后加入无碱玻璃短纤维,低速混合45秒,得到混合料;
(4)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在Φ120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挤出造粒,单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设定为:一区205-215℃,二区215-225℃,三区220-230℃,四区225-235℃,五区230-240℃,六区225-235℃,模头220-230℃。螺杆转速:80-120转/分钟。
(5)出产品。
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7.2%;复合无卤阻燃剂19%;无碱玻璃短纤维30%;增韧剂3%;主抗氧剂0.2%;辅助抗氧剂0.3%;润滑剂0.3%。
其中,所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特性粘度为[η]=0.9~1.20dl/g。
所用的无碱玻璃纤维为长度8-20毫米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短纤。
所用的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SEBS,接枝率为0.2~1%。
所用的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
所用的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抗氧剂168。
所以的润滑剂为部分皂化的蒙旦酯蜡。
实施例2: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基本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2.2%;复合无卤阻燃剂19%;无碱玻璃短纤维25%;增韧剂3%;主抗氧剂0.2%;辅助抗氧剂0.3%;润滑剂0.3%。
实施例3:本实施实例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基本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2.2%;复合无卤阻燃剂19%;无碱玻璃短纤维35%;增韧剂3%;主抗氧剂0.2%;辅助抗氧剂0.3%;润滑剂0.3%。
实施例4:本实施实例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基本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1.2%;复合无卤阻燃剂15%;无碱玻璃短纤维30%;增韧剂3%;主抗氧剂0.2%;辅助抗氧剂0.3%;润滑剂0.3%。
实施例5:本实施实例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基本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1.2%;复合无卤阻燃剂25%;无碱玻璃短纤维30%;增韧剂3%;主抗氧剂0.2%;辅助抗氧剂0.3%;润滑剂0.3%。
实施例6:本实施实例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基本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5.2%;复合无卤阻燃剂19%;无碱玻璃短纤维30%;增韧剂5%;主抗氧剂0.2%;辅助抗氧剂0.3%;润滑剂0.3%。
对比实施例1:本实施实例本实施实例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的组分和制备的基本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制备方法步骤(4)加工采用Φ75的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220℃,二区220-230℃,三区230-240℃,四区230-240℃,五区235-245℃,六区230-240℃,模头225-235℃。螺杆转速:250-350转/分钟。
对比实施例2:本实施实例提供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的组分和制备的基本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PBT树脂的特性粘度[η]=0.9dl/g。
主要性能测试:生产出的粒子按照标准制成标准测试样条,进行各项测试。性能测试采用的标准及各实施例的材料性能见表1。

  组分名称  测试项目  实施  例1  实施  例2  实施  例3  实施  例4  实施  例5  实施  例6  对比实  施例1  对比实  施例1  模收缩率%  0.3  0.5  0.3  0.3  0.3  0.3  0.4  0.2  热变形温度  ℃  210.5  205.3  210.7  208.6  210.4  206.  2  207.3  205.6  拉伸强度  kg/mm2  890  867  921  876  887  849  720  780  伸长率%  3.2  3.5  0.9  3.3  0.5  4.3  4.5  1.5  弯曲强度  kg/cm2  1300  1250  1410  1370  1210  1240  990  1080  缺口冲击强度  Kgf·cm/cm  8.5  8.3  8.0  8.9  7.9  8.7  7.4  6.9  阻燃性  V0  V0  V0  V2  V0  V1  V0  V0  氧指数%  31.7  32  31  27  33  29  31  31  介电强度  Kv/mm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表1各实施例的材料性能
性能测试采用的标准:模收缩率按ASTMD-955测试;热变形温度按ASTMD-648测试;拉伸强度按ASTMD-638测试;伸长率按ASTMD-638测试;弯曲强度按ASTMD-790测试;缺口冲击强度按ASTMD-256测试;阻燃性按UL94测试;氧指数按GB/T2406测试;介电强度按GB/T1408测试。
实施例1-6和对比实施例1-2表明,在体系中加入增韧剂对阻燃性能影响很大,PBT的特性粘度对机械强度的影响较大。同时加工方法对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主要是双螺杆剪切强度较大,不利于玻璃纤维长度的保持。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分,或以相同或相似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品.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PBT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原料,(2)处理PBT树脂和复合无卤阻燃剂原料;(3)分两步混合,先高速混合,再低速混合;(4)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5)出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的制品,其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070;复合无卤阻燃剂1525;无碱玻璃短纤维1040;增韧剂0.55;主抗氧剂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