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58355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32425.7

申请日:

20110130

公开号:

CN102618606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21/04,C12R1/045,C12R1/465

主分类号:

C12P21/04,C12R1/045,C12R1/465

申请人: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滕云,陈正杰,朱进伟,陈晓静,胡海潮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外沙路46号

优先权:

CN20111003242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放线菌全细胞或发酵液作为催化剂的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或其他助溶剂的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能有效提高疏水性的棘白菌素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底物的利用率和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转化率。本发明所涉及游动放线菌及其突变株在含有可同化的碳和氮源的营养培养基里并在通气条件下产生全细胞脱酰基酶,该酶可用于棘白菌素的生物转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棘白菌素(Echinocandins)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微生物细胞培养与全细胞脱酰基酶的制备;2)棘白菌素生物转化:将棘白菌素类化合物、缓冲溶液以及助溶剂充分混合,再加入步骤1)得到的细胞进行转化,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助溶剂为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和/或其他有机溶剂或其混合物,步骤1)所述微生物为放线菌或链霉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为游动放线菌,链霉菌为环圈链霉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中添加有环糊精或其衍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糊精或其衍生物选自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β-环糊精衍生物为二甲基-β-环糊精或羟丙基-β-环糊精。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环糊精或其衍生物与棘白菌素质量比为1∶0.17-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所述缓冲溶液中添加有其他有机助溶剂,其中所述助溶剂不是DMSO。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有机助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丙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甲醇或乙醇或丙酮的添加量为使最终转化体系中甲醇、乙醇或丙酮的浓度为10-50mL/L。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化体系的pH为5-9。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棘白菌素为Echinocandin B、aculeacin A或FR901379。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全细胞脱酰基酶的添加量为使最终转化体系中干细胞的浓度为0.5-5g干细胞/L,棘白菌素类化合物的添加量为使最终转化体系中棘白菌素的浓度为0.5-5g/L。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其中转化温度为25-50℃,转化体系pH为5-9,转化缓冲体系中缓冲盐浓度为0.02-0.2M,缓冲盐可以是磷酸盐、柠檬酸盐、醋酸盐和Tris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转化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或其他助溶剂提高棘 白菌素(Echinocandins)生物转化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棘白菌素类抗生素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类具有抑制β-1,3-葡聚糖合成酶酶 活性的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其基本结构式见式1。由于天然棘白菌素 类化合物具有R2的脂肪酸侧链,在人体具有一定的溶血毒性,因此已经上市的米卡 芬净、阿尼芬净和还在临床研究的aminocandin等抗真菌药物都需要对脂肪酸侧链重 新修饰。而这一修饰的前提是需要将原有脂肪酸侧链脱去,这一过程采用化学法很难 完成,因此一般采用生物转化脱侧链。

式1:棘白菌素化合物基本结构式(R1:-CH3或-H;R2:C16-C18链;R3:-CH3或-H;R4:-OH或-OSO3H;R5:-OSO3H或-H;R6:-OH或-H;R7:CH3或CH2CONH2)

已经报道的脂肽类脱酰基酶(deacylase)均来源于犹他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utahensis)或者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这些脱酰基酶在aculeacin A, daptomycin(LY 146032),A40926等抗生素脱脂肪酸侧链的反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作用于aculeacinA的脱酰基酶(US4293482)是最早关于棘白菌素化合物脱酰基 的文献,其使用的微生物为Actinoplanes sp.NRRL 12052,此后多数有关棘白菌素化 合物脱酰基研究都涉及到该微生物。文献报道的转化方法中,早期的研究是直接将底 物添加到发酵体系中转化,这一转化体系的缺点在于稳定性差。此后有研究者将该酶 在链霉菌中表达,制备成游离酶或者固定化酶,然后再建立稳定的转化体系,使得转 化过程更稳定,效率更高。但游离酶的制备和固定化都需要酶的纯化过程,而如果全 细胞能作为有效的催化剂则可以避免这些步骤,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文献报道的一些脱酰基方法中,某些棘白菌素的溶解度问题也是多数研究者不可 避免的,以ECB(Echinocandin B)为例,纯度较高的ECB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就很 低,更不用说低纯度的底物,而在工业生产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面对这些低纯度底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考虑到添加助溶剂,如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添加乙醇作 为助溶剂到发酵体系中,且浓度必须超过10%才有较好的效果,而溶剂浓度达到一定 程度后会对酶活力产生抑制,降低转化效果。还有研究者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 为溶剂,当DMSO的添加量大于15%时才能达到0.5g/L的底物浓度,全细胞而言, DMSO的存在对细胞的破坏作用非常显著,严重影响转化效果。也有研究者将ECB 固定于树脂上,然后用游离脱酰基酶进行转化,然而对于主要位于细胞内的脱酰基酶 而言显然不实际。

环糊精是从淀粉得到以D-吡喃葡萄糖为单元,以α-1,4-糖苷建连接的具有环状疏 水圆锥型结构的化合物系列,按D-吡喃葡萄糖单元个数不同分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 和γ-环糊精。由于环糊精的外部亲水而内腔疏水,因而它能够将疏水性化合物结合到 疏水腔,形成包合物而溶解于水溶液中。在α、β、γ-环糊精基础上,对其进行修饰如 酯化、醚化、烷基化、羟基化可以得到多种衍生物。这些基团的引入,可以改变环糊 精某些理化性质和包和能力,在药物包合以及疏水化合物生物转化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

多数棘白菌素类化合物不溶于水,且分子量较大,如何有效利用环糊精及其衍生 物的特性提高棘白菌素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效率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本发明将介绍一种利用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催化棘白菌素类化合物脱酰基的新的 转化体系,该体系利用环糊精包结技术,提高底物溶解性,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产率, 同时该体系也对其它有机溶剂添加过程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棘白菌素的生物转化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生物细胞培养与酶的制备;

(2)棘白菌素生物转化:将棘白菌素类化合物、缓冲溶液以及助溶剂充分混合, 再加入步骤1)得到的细胞进行转化。

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助溶剂为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和/或其他有机溶剂或其混合 物,步骤1)所述微生物为放线菌或链霉菌。

上述步骤1中的微生物为放线菌或链霉菌,优选为Actinoplanes utahensis或 Streptomyces anulatus,培养基为蔗糖1-5%,棉籽饼粉2-4%,酵母粉1-4%,K2HPO40.05-0.2%,CaCO3 0.1-0.5%,KCl 0.1-0.4%,MgSO4·7H2O 0.05-0.2%,培养条件 为温度27-32℃、转速200-250r/min,培养时间72-120h。培养结束后,离心收集细胞, 用pH6,0.025M磷酸缓冲充分洗涤2次。

上述步骤2中,可以将棘白菌素类化合物溶解在添加有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或其他 助溶剂缓冲溶液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细胞,培养24-48h,加入乙酸终止转化。

上述步骤2中的棘白菌素可以为Echinocandin B,aculeacin A,FR901379等具有 相似结构的脂肽类物。

上述步骤2中的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 糊精,其添加量与棘白菌素质量比为1∶0.17-1。

上述步骤2中的其他助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或丙酮,优选不为DMSO,其最终 添加浓度为1-5%。

上述步骤2中全细胞脱酰基酶的添加量为0.5-5g干细胞/L,棘白菌素浓度为 0.5-5g/L,转化温度为25-50℃,转化体系pH为5-9,转化缓冲体系中缓冲盐浓度为 0.02-0.2M,缓冲盐可以是磷酸盐、柠檬酸盐、醋酸盐和Tris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种全细胞催化剂

全细胞催化剂的培养与制备

菌种转接于新鲜查氏-蛋白胨斜面上,27-32℃培养7-10d,接种铲挑取0.5×1cm 大小菌落接种于25mL/250mL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麦芽糊 精1-3%,棉籽饼粉0.5-2%,酵母粉0.5-2%,蛋白胨0.5-2%,CaCO3 0.1-0.5%, 于27-32℃、200-250r/min条件下培养48-60h,作为发酵种子。

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5%,棉籽饼粉2-4%,酵母粉1-4%,K2HPO4 0.05 -0.2%,CaCO3 0.1-0.5%,KCl 0.1-0.4%,MgSO49·7H2O 0.05-0.2%,将上述种子 按2-10%接种量(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于27-32℃、200-250r/min条件下培养 72-120h。将发酵得到的发酵液离心,收集细胞,然后用pH 6的磷酸缓冲或其他缓冲 液洗涤数次,以除去细胞表面杂质,收集洗涤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该细胞可冷冻 备用,在某些转化条件下可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转化体系为添加有环糊精或其衍生物的缓冲体 系,缓冲体系可以是磷酸盐、柠檬酸盐、醋酸盐和Tris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缓 冲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以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通 过改变棘白菌素与添加物质量比,测定溶液中的棘白菌素含量,最终确定环糊精及其 衍生物添加量与棘白菌素质量比为1∶0.17-1。

该体系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环糊精或者其衍生物溶解于冷的或热的缓冲溶液 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将棘白菌素直接或者用少量乙醇、甲醇或丙酮溶解后加入到溶 液中,继续搅拌至棘白菌素完全溶解。

本发明另一种转化体系为添加有助溶剂的磷酸缓冲体系,助溶剂为甲醇,乙醇或 丙酮,其最终添加浓度为1-5%。HPLC测定发现,在这些条件下,棘白菌素溶解度仍 然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以进行转化,并能将底物完全转化。

该体系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棘白菌素溶解于一定体积的甲醇、乙醇或丙酮溶液 中,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到磷酸缓冲溶液中,转速1000r/min,搅拌10min。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全细胞生物催化剂用于棘白菌 素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避免了酶的分离纯化等步骤,该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重复 使用,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在生物转化的体系中添加有环糊精或其衍生物和/或助溶剂后,底物浓度大 幅提高,范围在0.5-5g/L,转化周期缩短,由对照的48h缩短至24h,转化率均可以 达到90%以上,为棘白菌素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2g/L ECB在含有不同浓度二甲基-β-环糊精的缓冲液中的溶解度

图2:2g/L ECB在含有不同浓度DMSO的缓冲液中的溶解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全细胞催化剂的培养与制备

微生物为Actinoplanes utahensis AS 4.1543。

斜面培养基:查氏-蛋白胨琼脂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麦芽糊精1,棉籽饼粉0.5,酵母粉1,蛋白胨0.5, CaCO3 0.1。

发酵培养基(%):蔗糖4,棉籽饼粉3,酵母粉1,K2HPO4 0.1,CaCO3 0.2, KCl 0.2,MgSO4·7H2O 0.1。

培养方式:斜面于28℃培养7-10d,接种铲挑取0.5×1cm大小菌落接种于 25mL/250mL种子培养基中,于28℃、200-250r/min条件下培养48-60h,作为发酵种 子。将上述种子按2-10%接种量(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于27-32℃、200-250r/min 条件下培养72-120h。

全细胞催化剂的制备:将发酵得到的发酵液离心,收集细胞,然后用pH 6的磷 酸缓冲或其他缓冲液洗涤数次,以除去细胞表面杂质,收集洗涤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 剂,细胞可冷冻备用。

实施列2:基本方法同例1

微生物为Streptomyces anulatus CMCC 4.1421。

斜面培养基:查氏-蛋白胨琼脂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麦芽糊精1,棉籽饼粉1,酵母粉1,蛋白胨0.5, CaCO3 0.2。

发酵培养基(%):蔗糖3,棉籽饼粉2,酵母粉2,K2HPO4 0.1,CaCO3 0.2, KCl 0.2,MgSO4·7H2O 0.1。

培养方式:斜面于28℃培养7-10d,接种铲挑取0.5×1cm大小菌落接种于 25mL/250mL种子培养基中,于28℃、200-250r/min条件下培养48-60h,作为发酵种 子。将上述种子按2-10%接种量(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于27-32℃、200-250r/min 条件下培养72-120h。

全细胞催化剂的制备:将发酵得到的发酵液离心,收集细胞,然后用pH 6的磷 酸缓冲或其他缓冲液洗涤数次,以除去细胞表面杂质,收集洗涤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 剂,细胞可冷冻备用。

实施列3:二甲基-β-环糊精体系提高Echinocandin B(ECB)的溶解度

将二甲基-β-环糊精溶解于pH 7浓度0.02M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 澄清透明,环糊精浓度分别为,0.5g/L,1g/L,2g/L,3g/L,6g/L,9g/L,13.5g/L,18g/L。 将一定2g/L磨成粉末的的ECB分别分散于上述不同浓度的环糊精体系中,磁力搅拌 器1000r/min下搅拌60min使ECB充分溶解。取分散充分的液体,12000r/min,离心 5min,取上清HPLC分析。结果见图1,环糊精与ECB的浓度比在6∶1左右时能将 ECB溶解,也就是说6个环糊精分子可以将1个ECB分子包裹起来以达到溶解的目 的,因此只要提高环糊精的浓度,ECB的浓度也会相应提高。2g/L ECB在不同浓度 DMSO缓冲体系中的溶解度曲线见图2,ECB在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仅仅5mg/L,当 加入适量DMSO后,溶解度会适当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大,当DMSO含量达到20% 时,ECB的溶解度突然增加。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分子量的疏水化合物ECB,二甲基-β-环糊精也能与其形 成包和物,实现ECB的溶解。利用二甲基-β-环糊精作为助溶剂,一方面可以减小溶 剂对全细胞酶的失活作用,另一方面底物浓度可以随着环糊精浓度成比例增加,可有 效增加时空产率。

实施例4:二甲基-β-环糊精体系中Echinocandin B(ECB)的转化方法

将二甲基-β-环糊精溶解于50L pH 6浓度0.2M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 液澄清透明,环糊精浓度分别为12g/L,将一定100g磨成粉末的的ECB分别分散于 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器1000r/min下搅拌60min使ECB充分溶解。加入相当于5g 干细胞/L浓度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于25℃下转化48h后,加入乙酸 调节pH 3终止转化。

取转化液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HPLC分析,用ODS C18(8×100mm), 流动相A:3%乙腈/0.5%NH4H2PO4,流动相B:50%乙腈/0.5%NH4H2PO4,洗脱条件: 5%B+95%A 3min,12min内线性增加B的含量至100%,100%B继续洗脱7min,流 速:1mL/min,检测波长220nm。按ECB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94.3%。

实施例5:β-环糊精体系中aculeacin A的转化方法

将β-环糊精溶解于50L pH 5浓度0.1M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 透明,β-环糊精浓度分别为12g/L,将一定100g磨成粉末的的aculeacin A分别分散于 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器1000r/min下搅拌60min使aculeacin A充分溶解。加入相 当于4g干细胞/L浓度的实施例2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于40℃下转化48h后, 加入乙酸调节pH 3终止转化。

取转化液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HPLC分析,(分析方法同实施例4), 按aculeacin A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90%。

实施例6:乙醇为助溶剂体系中Echinocandin B的转化方法

将100g ECB溶解于1L无水乙醇中,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将该溶液缓慢 倒入49L pH 8浓度0.05M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3g干细胞 /L浓度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于50℃下转化48h后,加入乙酸调节pH 3终止转化。

取转化液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HPLC分析(分析方法同实施例4), 按ECB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90%。

实施例7:乙醇为助溶剂体系中FR 901379的转化方法

将200g FR 901379溶解于1L无水乙醇中,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将该溶液 缓慢倒入49L pH 7浓度0.02M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2g干细胞 /L浓度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于30℃下转化24h后,加入乙酸调节pH 3终止转化。

取转化液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HPLC分析(分析方法同实施例4), 按FR 901379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97%。

实施例8:甲醇为助溶剂体系中aculeacin A的转化方法

将100g aculeacin A溶解于2L无水甲醇中,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将该溶液 缓慢倒入48L pH 5浓度0.05M的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1g干细 胞/L浓度的实施例2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于40℃下转化48h后,加入乙酸调节 pH 3终止转化。

取转化液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HPLC分析(分析方法同实施例4), 按aculeacin A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85%。

实施例9:丙酮为助溶剂体系中Echinocandin B的转化方法

将100g ECB溶解于1.5L无水丙酮中,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将该溶液缓慢 倒入48.5L pH 9浓度0.2M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1g干细 胞/L浓度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于35℃下转化48h后,加入乙酸调节 pH 3终止转化。

取转化液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HPLC分析(分析方法同实施例4), 按ECB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87%。

实施例10:环糊精与甲醇混合体系中Echinocandin B的转化方法

将环糊精溶解于50L pH 6浓度0.2M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 明,环糊精浓度分别为12g/L。将100g ECB溶解于0.5L无水乙醇中,充分溶解至溶 液澄清透明,将该溶液倒入上述环糊精溶液中,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0.5g干细胞/L 浓度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于35℃下转化48h后,加入乙酸调节pH 3 终止转化。

取转化液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HPLC分析(分析方法同实施例4), 按ECB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80%。

实施例11:环糊精体系与DMSO体系中全细胞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对比

将实施4中转化结束的转化液离心,收集体系中的细胞,然后用pH 6的磷酸缓 冲或其他缓冲液洗涤数次,以除去细胞表面杂质。将上述洗涤后的细胞重新添加到实 例4中所述的环糊精体系中,继续转化48h,取上清检测转化率。细胞重新收集,洗 涤并用于下一批次的转化。DMSO体系操作方法与环糊精体系相同,DMSO浓度为 20%,结果见表1,环糊精体系下细胞重复使用5次仍然保持60%的转化率,而以 20%DMSO助溶剂的对照体系细胞在重复使用第二次时转化率就降低至45%。

本实验结果表明,以环糊精为助溶剂的转化体系,对全细胞酶的失活作用小,能 有效增加细胞使用批次,减少生产成本。

表1:环糊精与DMSO体系中细胞水解ECB的重复使用批次

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86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N 102618606 A *CN102618606A* (21)申请号 201110032425.7 (22)申请日 2011.01.30 C12P 21/04(2006.01) C12R 1/045(2006.01) C12R 1/465(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外沙路 46 号 (72)发明人 滕云 陈正杰 朱进伟 陈晓静 胡海潮 (54) 发明名称 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放线菌全细。

2、胞或发酵 液作为催化剂的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本发明 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或其他助溶 剂的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转 化体系, 其特征在于能有效提高疏水性的棘白菌 素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提高底物的利 用率和反应速率, 提高产物的转化率。 本发明所涉 及游动放线菌及其突变株在含有可同化的碳和氮 源的营养培养基里并在通气条件下产生全细胞脱 酰基酶, 该酶可用于棘白菌素的生物转化。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 页 1。

3、/1 页 2 1. 一种棘白菌素 (Echinocandins) 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微生物细胞培养与全细胞脱酰基酶的制备 ; 2) 棘白菌素生物转化 : 将棘白菌素类化合物、 缓冲溶液以及助溶剂充分混合, 再加入 步骤 1) 得到的细胞进行转化,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的助溶剂为 - 环糊精或其衍生物和 / 或其他有机溶剂或其混 合物, 步骤 1) 所述微生物为放线菌或链霉菌。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为游动放线菌, 链霉 菌为环圈链霉菌。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中。

4、添加有环糊 精或其衍生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环糊精或其衍生物选自 - 环糊 精或其衍生物。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环糊精衍生物为二甲 基 - 环糊精或羟丙基 - 环糊精。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环糊精或其衍生物与棘白菌素 质量比为 1 0.17-1。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所述缓冲溶液中添加有其他有机 助溶剂, 其中所述助溶剂不是 DMSO。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他有机助溶剂为甲醇、 乙醇或 丙酮。 。

5、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甲醇或乙醇或丙酮的添加量为使 最终转化体系中甲醇、 乙醇或丙酮的浓度为 10-50mL/L。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转化体系的 pH 为 5-9。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棘白菌素为 Echinocandin B、 aculeacin A 或 FR901379。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全 细胞脱酰基酶的添加量为使最终转化体系中干细胞的浓度为 0.5-5g 干细胞 /L, 棘白菌素 类化合物的添加量为使。

6、最终转化体系中棘白菌素的浓度为 0.5-5g/L。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 其中转化温度为 25-50, 转化体系pH为5-9, 转化缓冲体系中缓冲盐浓度为0.02-0.2M, 缓冲盐可以是磷酸 盐、 柠檬酸盐、 醋酸盐和 Tris 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18606 A 2 1/6 页 3 一种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转化领域, 具体涉及利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或其他助溶剂提高棘 白菌素 (Echinocandins) 生物转化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棘白菌素类抗生素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

7、现的一类具有抑制 -1, 3- 葡聚糖合成酶 酶活性的天然产物, 具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 其基本结构式见式 1。由于天然棘白菌素类化 合物具有 R2的脂肪酸侧链, 在人体具有一定的溶血毒性, 因此已经上市的米卡芬净、 阿尼芬 净和还在临床研究的 aminocandin 等抗真菌药物都需要对脂肪酸侧链重新修饰。而这一修 饰的前提是需要将原有脂肪酸侧链脱去, 这一过程采用化学法很难完成, 因此一般采用生 物转化脱侧链。 0003 0004 式 1 : 棘白菌素化合物基本结构式 (R1: -CH3或 -H ; R2: C16-C18链 ; R3: -CH3或 -H ; R4: -OH 或 -OSO3。

8、H ; R5: -OSO3H 或 -H ; R6: -OH 或 -H ; R7: CH3或 CH2CONH2) 0005 已 经 报 道 的 脂 肽 类 脱 酰 基 酶 (deacylase) 均 来 源 于 犹 他 游 动 放 线 菌 (Actinoplanesutahensis) 或者环圈链霉菌 (Streptomyces anulatus), 这些脱酰基酶在 aculeacin A, daptomycin(LY 146032), A40926 等抗生素脱脂肪酸侧链的反应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其中作用于 aculeacinA 的脱酰基酶 (US4293482) 是最早关于棘白菌素化合物脱 酰。

9、基的文献, 其使用的微生物为 Actinoplanes sp.NRRL 12052, 此后多数有关棘白菌素化 合物脱酰基研究都涉及到该微生物。文献报道的转化方法中, 早期的研究是直接将底物添 加到发酵体系中转化, 这一转化体系的缺点在于稳定性差。此后有研究者将该酶在链霉菌 中表达, 制备成游离酶或者固定化酶, 然后再建立稳定的转化体系, 使得转化过程更稳定, 效率更高。但游离酶的制备和固定化都需要酶的纯化过程, 而如果全细胞能作为有效的催 化剂则可以避免这些步骤, 简化工艺, 降低成本。 0006 文献报道的一些脱酰基方法中, 某些棘白菌素的溶解度问题也是多数研究者不可 避免的, 以 ECB(。

10、Echinocandin B) 为例, 纯度较高的 ECB 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就很低, 更不 用说低纯度的底物, 而在工业生产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面对这些低纯度底物。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 研究者考虑到添加助溶剂, 如早期的研究中, 研究者添加乙醇作为助溶剂到发酵体 说 明 书 CN 102618606 A 3 2/6 页 4 系中, 且浓度必须超过 10才有较好的效果, 而溶剂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酶活力产生 抑制, 降低转化效果。还有研究者用二甲基亚砜 (DMSO) 作为溶剂, 当 DMSO 的添加量大于 15时才能达到 0.5g/L 的底物浓度, 全细胞而言, DMSO 的存在对细胞的破坏作。

11、用非常显 著, 严重影响转化效果。也有研究者将 ECB 固定于树脂上, 然后用游离脱酰基酶进行转化, 然而对于主要位于细胞内的脱酰基酶而言显然不实际。 0007 环糊精是从淀粉得到以D-吡喃葡萄糖为单元, 以-1, 4-糖苷建连接的具有环状 疏水圆锥型结构的化合物系列, 按D-吡喃葡萄糖单元个数不同分为-环糊精、 -环糊精 和 - 环糊精。由于环糊精的外部亲水而内腔疏水, 因而它能够将疏水性化合物结合到疏 水腔, 形成包合物而溶解于水溶液中。在 、 、 - 环糊精基础上, 对其进行修饰如酯化、 醚化、 烷基化、 羟基化可以得到多种衍生物。这些基团的引入, 可以改变环糊精某些理化性 质和包和能力。

12、, 在药物包合以及疏水化合物生物转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8 多数棘白菌素类化合物不溶于水, 且分子量较大, 如何有效利用环糊精及其衍生 物的特性提高棘白菌素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效率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0009 本发明将介绍一种利用全细胞作为催化剂, 催化棘白菌素类化合物脱酰基的新的 转化体系, 该体系利用环糊精包结技术, 提高底物溶解性, 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产率, 同时 该体系也对其它有机溶剂添加过程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棘白菌素的生物转化方法。 0011 本发明所述的棘白菌素生物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0012 (1) 微生物细胞培养与。

13、酶的制备 ; 0013 (2) 棘白菌素生物转化 : 将棘白菌素类化合物、 缓冲溶液以及助溶剂充分混合, 再 加入步骤 1) 得到的细胞进行转化。 0014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的助溶剂为 - 环糊精或其衍生物和 / 或其他有机溶剂或 其混合物, 步骤 1) 所述微生物为放线菌或链霉菌。 0015 上述步骤 1 中的微生物为放线菌或链霉菌, 优选为 Actinoplanes utahensis 或 Streptomyces anulatus, 培 养 基 为 蔗 糖 1-5 , 棉 籽 饼 粉 2-4 , 酵 母 粉 1-4 , K2HPO40.05-0.2, CaCO3 0.1-0.5,。

14、 KCl 0.1-0.4, MgSO4 7H2O 0.05-0.2, 培养条件为 温度 27-32、 转速 200-250r/min, 培养时间 72-120h。培养结束后, 离心收集细胞, 用 pH6, 0.025M 磷酸缓冲充分洗涤 2 次。 0016 上述步骤 2 中, 可以将棘白菌素类化合物溶解在添加有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或其他 助溶剂缓冲溶液中, 加入步骤 1 得到的细胞, 培养 24-48h, 加入乙酸终止转化。 0017 上述步骤2中的棘白菌素可以为Echinocandin B, aculeacin A, FR901379等具有 相似结构的脂肽类物。 0018 上述步骤 2 中的环糊。

15、精及其衍生物为 - 环糊精, 二甲基 - 环糊精, 羟丙 基 - 环糊精, 其添加量与棘白菌素质量比为 1 0.17-1。 0019 上述步骤 2 中的其他助溶剂可以为甲醇, 乙醇或丙酮, 优选不为 DMSO, 其最终添加 浓度为 1-5。 0020 上述步骤 2 中全细胞脱酰基酶的添加量为 0.5-5g 干细胞 /L, 棘白菌素浓度 说 明 书 CN 102618606 A 4 3/6 页 5 为 0.5-5g/L, 转化温度为 25-50, 转化体系 pH 为 5-9, 转化缓冲体系中缓冲盐浓度为 0.02-0.2M, 缓冲盐可以是磷酸盐、 柠檬酸盐、 醋酸盐和Tris盐(三(羟甲基)氨基。

16、甲烷盐)。 0021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种全细胞催化剂 0022 全细胞催化剂的培养与制备 0023 菌种转接于新鲜查氏 - 蛋白胨斜面上, 27-32培养 7-10d, 接种铲挑取 0.51cm 大小菌落接种于25mL/250mL液体培养基中, 培养基组成为 : 葡萄糖1-5, 麦芽糊精1-3, 棉籽饼粉 0.5-2, 酵母粉 0.5-2, 蛋白胨 0.5-2, CaCO3 0.1-0.5, 于 27-32、 200-250r/min 条件下培养 48-60h, 作为发酵种子。 0024 发 酵 培 养 基 组 成 为 : 蔗 糖 1-5 , 棉 籽 饼 粉 2-4 , 酵 母 粉 。

17、1-4 , K2HPO4 0.05-0.2, CaCO3 0.1-0.5, KCl 0.1-0.4, MgSO497H2O 0.05-0.2, 将上述种子按 2-10接种量(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 于27-32、 200-250r/min条件下培养72-120h。 将发酵得到的发酵液离心, 收集细胞, 然后用 pH 6 的磷酸缓冲或其他缓冲液洗涤数次, 以 除去细胞表面杂质, 收集洗涤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剂, 该细胞可冷冻备用, 在某些转化条件 下可重复使用。 002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转化体系为添加有环糊精或其衍生物的缓冲体 系, 缓冲体系可以是磷酸盐、 柠檬酸盐、 醋酸盐和。

18、 Tris 盐 ( 三 ( 羟甲基 ) 氨基甲烷盐 ) 缓冲 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以为 - 环糊精, 二甲基 - 环糊精, 羟丙基 - 环糊精, 通过 改变棘白菌素与添加物质量比, 测定溶液中的棘白菌素含量, 最终确定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添加量与棘白菌素质量比为 1 0.17-1。 0026 该体系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 将环糊精或者其衍生物溶解于冷的或热的缓冲溶液 中, 搅拌至充分溶解, 将棘白菌素直接或者用少量乙醇、 甲醇或丙酮溶解后加入到溶液中, 继续搅拌至棘白菌素完全溶解。 0027 本发明另一种转化体系为添加有助溶剂的磷酸缓冲体系, 助溶剂为甲醇, 乙醇或 丙酮, 其最终添加浓度为 1。

19、-5。HPLC 测定发现, 在这些条件下, 棘白菌素溶解度仍然很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以进行转化, 并能将底物完全转化。 0028 该体系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 将棘白菌素溶解于一定体积的甲醇、 乙醇或丙酮溶液 中, 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到磷酸缓冲溶液中, 转速 1000r/min, 搅拌 10min。 0029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本发明采用全细胞生物催化剂用于棘白菌 素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避免了酶的分离纯化等步骤, 该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重复使用, 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30 同时在生物转化的体系中添加有环糊精或其衍生物和 / 或助溶剂后, 底物浓度大 幅提高, 范。

20、围在0.5-5g/L, 转化周期缩短, 由对照的48h缩短至24h, 转化率均可以达到90 以上, 为棘白菌素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0031 图 1 : 2g/L ECB 在含有不同浓度二甲基 - 环糊精的缓冲液中的溶解度 0032 图 2 : 2g/L ECB 在含有不同浓度 DMSO 的缓冲液中的溶解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2618606 A 5 4/6 页 6 0033 实施例 1 : 全细胞催化剂的培养与制备 0034 微生物为 Actinoplanes utahensis AS 4.1543。 0035 斜面培养基 : 查氏 - 蛋白胨琼脂 0。

21、036 种子培养基 ( ) : 葡萄糖 2, 麦芽糊精 1, 棉籽饼粉 0.5, 酵母粉 1, 蛋白胨 0.5, CaCO3 0.1。 0037 发酵培养基 ( ) : 蔗糖 4, 棉籽饼粉 3, 酵母粉 1, K2HPO4 0.1, CaCO3 0.2, KCl 0.2, MgSO47H2O 0.1。 0038 培养方式 : 斜面于 28培养 7-10d, 接种铲挑取 0.51cm 大小菌落接种于 25mL/250mL 种子培养基中, 于 28、 200-250r/min 条件下培养 48-60h, 作为发酵种子。将 上述种子按2-10接种量(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 于27-32、 2。

22、00-250r/min条件下培 养 72-120h。 0039 全细胞催化剂的制备 : 将发酵得到的发酵液离心, 收集细胞, 然后用 pH 6 的磷酸 缓冲或其他缓冲液洗涤数次, 以除去细胞表面杂质, 收集洗涤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剂, 细胞 可冷冻备用。 0040 实施列 2 : 基本方法同例 1 0041 微生物为 Streptomyces anulatus CMCC 4.1421。 0042 斜面培养基 : 查氏 - 蛋白胨琼脂 0043 种子培养基 ( ) : 葡萄糖 1, 麦芽糊精 1, 棉籽饼粉 1, 酵母粉 1, 蛋白胨 0.5, CaCO3 0.2。 0044 发酵培养基 ( ) 。

23、: 蔗糖 3, 棉籽饼粉 2, 酵母粉 2, K2HPO4 0.1, CaCO3 0.2, KCl 0.2, MgSO47H2O 0.1。 0045 培养方式 : 斜面于 28培养 7-10d, 接种铲挑取 0.51cm 大小菌落接种于 25mL/250mL 种子培养基中, 于 28、 200-250r/min 条件下培养 48-60h, 作为发酵种子。将 上述种子按2-10接种量(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 于27-32、 200-250r/min条件下培 养 72-120h。 0046 全细胞催化剂的制备 : 将发酵得到的发酵液离心, 收集细胞, 然后用 pH 6 的磷酸 缓冲或其他缓冲。

24、液洗涤数次, 以除去细胞表面杂质, 收集洗涤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剂, 细胞 可冷冻备用。 0047 实施列 3 : 二甲基 - 环糊精体系提高 Echinocandin B(ECB) 的溶解度 0048 将二甲基 - 环糊精溶解于 pH 7 浓度 0.02M 的磷酸缓冲溶液中, 充分溶解至溶 液澄清透明, 环糊精浓度分别为, 0.5g/L, 1g/L, 2g/L, 3g/L, 6g/L, 9g/L, 13.5g/L, 18g/L。将 一定2g/L磨成粉末的的ECB分别分散于上述不同浓度的环糊精体系中, 磁力搅拌器1000r/ min下搅拌60min使ECB充分溶解。 取分散充分的液体, 1200。

25、0r/min, 离心5min, 取上清HPLC 分析。 结果见图1, 环糊精与ECB的浓度比在61左右时能将ECB溶解, 也就是说6个环糊 精分子可以将 1 个 ECB 分子包裹起来以达到溶解的目的, 因此只要提高环糊精的浓度, ECB 的浓度也会相应提高。2g/L ECB 在不同浓度 DMSO 缓冲体系中的溶解度曲线见图 2, ECB 在 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仅仅 5mg/L, 当加入适量 DMSO 后, 溶解度会适当增加, 但增加幅度并不 大, 当 DMSO 含量达到 20时, ECB 的溶解度突然增加。 0049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大分子量的疏水化合物 ECB, 二甲基 - 环糊精也能与。

26、其形 说 明 书 CN 102618606 A 6 5/6 页 7 成包和物, 实现 ECB 的溶解。利用二甲基 - 环糊精作为助溶剂, 一方面可以减小溶剂对 全细胞酶的失活作用, 另一方面底物浓度可以随着环糊精浓度成比例增加, 可有效增加时 空产率。 0050 实施例 4 : 二甲基 - 环糊精体系中 Echinocandin B(ECB) 的转化方法 0051 将二甲基 - 环糊精溶解于 50L pH 6 浓度 0.2M 的醋酸缓冲溶液中, 充分溶解至 溶液澄清透明, 环糊精浓度分别为12g/L, 将一定100g磨成粉末的的ECB分别分散于上述溶 液中, 磁力搅拌器 1000r/min 下。

27、搅拌 60min 使 ECB 充分溶解。加入相当于 5g 干细胞 /L 浓 度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 于25下转化48h后, 加入乙酸调节pH 3终止转化。 0052 取转化液于 12000r/min, 离心 5min, 取上清 HPLC 分析, 用 ODS C18(8100mm), 流 动相A : 3乙腈/0.5NH4H2PO4, 流动相B : 50乙腈/0.5NH4H2PO4, 洗脱条件 : 5B+95 A 3min, 12min 内线性增加 B 的含量至 100, 100 B 继续洗脱 7min, 流速 : 1mL/min, 检测 波长 220nm。按 ECB 的消耗量计算转化。

28、率为 94.3。 0053 实施例 5 : - 环糊精体系中 aculeacin A 的转化方法 0054 将 - 环糊精溶解于 50L pH 5 浓度 0.1M 的磷酸缓冲溶液中, 充分溶解至溶液澄 清透明, - 环糊精浓度分别为 12g/L, 将一定 100g 磨成粉末的的 aculeacin A 分别分散于 上述溶液中, 磁力搅拌器 1000r/min 下搅拌 60min 使 aculeacin A 充分溶解。加入相当于 4g 干细胞 /L 浓度的实施例 2 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 于 40下转化 48h 后, 加入乙酸调节 pH 3 终止转化。 0055 取转化液于 12000r/mi。

29、n, 离心 5min, 取上清 HPLC 分析, ( 分析方法同实施例 4), 按 aculeacin A 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 90。 0056 实施例 6 : 乙醇为助溶剂体系中 Echinocandin B 的转化方法 0057 将100g ECB溶解于1L无水乙醇中, 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 将该溶液缓慢倒入 49L pH 8 浓度 0.05M 的 Tris-HCl 缓冲溶液中, 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 3g 干细胞 /L 浓度的 实施例 1 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 于 50下转化 48h 后, 加入乙酸调节 pH3 终止转化。 0058 取转化液于 12000r/min, 离心 5m。

30、in, 取上清 HPLC 分析 ( 分析方法同实施例 4), 按 ECB 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 90。 0059 实施例 7 : 乙醇为助溶剂体系中 FR 901379 的转化方法 0060 将200g FR 901379溶解于1L无水乙醇中, 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 将该溶液缓 慢倒入 49L pH 7 浓度 0.02M 的磷酸缓冲溶液中, 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 2g 干细胞 /L 浓度 的实施例 1 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 于 30下转化 24h 后, 加入乙酸调节 pH3 终止转化。 0061 取转化液于 12000r/min, 离心 5min, 取上清 HPLC 分析 ( 分析方法同。

31、实施例 4), 按 FR 901379 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 97。 0062 实施例 8 : 甲醇为助溶剂体系中 aculeacin A 的转化方法 0063 将100g aculeacin A溶解于2L无水甲醇中, 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 将该溶液 缓慢倒入 48L pH 5 浓度 0.05M 的柠檬酸缓冲溶液中, 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 1g 干细胞 /L 浓度的实施例 2 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 于 40下转化 48h 后, 加入乙酸调节 pH 3 终止转 化。 0064 取转化液于 12000r/min, 离心 5min, 取上清 HPLC 分析 ( 分析方法同实施例 4), 按 a。

32、culeacin A 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 85。 说 明 书 CN 102618606 A 7 6/6 页 8 0065 实施例 9 : 丙酮为助溶剂体系中 Echinocandin B 的转化方法 0066 将100g ECB溶解于1.5L无水丙酮中, 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明, 将该溶液缓慢倒 入 48.5L pH 9 浓度 0.2M 的 Tris-HCl 缓冲溶液中, 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 1g 干细胞 /L 浓 度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 于35下转化48h后, 加入乙酸调节pH 3终止转化。 0067 取转化液于 12000r/min, 离心 5min, 取上清 HPLC 分。

33、析 ( 分析方法同实施例 4), 按 ECB 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 87。 0068 实施例 10 : 环糊精与甲醇混合体系中 Echinocandin B 的转化方法 0069 将环糊精溶解于 50L pH 6 浓度 0.2M 的醋酸缓冲溶液中, 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透 明, 环糊精浓度分别为 12g/L。将 100g ECB 溶解于 0.5L 无水乙醇中, 充分溶解至溶液澄清 透明, 将该溶液倒入上述环糊精溶液中, 充分搅拌。加入相当于 0.5g 干细胞 /L 浓度的实施 例 1 中所述的全细胞催化剂, 于 35下转化 48h 后, 加入乙酸调节 pH 3 终止转化。 0070 取转化液于 。

34、12000r/min, 离心 5min, 取上清 HPLC 分析 ( 分析方法同实施例 4), 按 ECB 的消耗量计算转化率为 80。 0071 实施例 11 : 环糊精体系与 DMSO 体系中全细胞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对比 0072 将实施 4 中转化结束的转化液离心, 收集体系中的细胞, 然后用 pH 6 的磷酸缓冲 或其他缓冲液洗涤数次, 以除去细胞表面杂质。将上述洗涤后的细胞重新添加到实例 4 中 所述的环糊精体系中, 继续转化48h, 取上清检测转化率。 细胞重新收集, 洗涤并用于下一批 次的转化。DMSO 体系操作方法与环糊精体系相同, DMSO 浓度为 20, 结果见表 1, 环糊精体 系下细胞重复使用 5 次仍然保持 60的转化率, 而以 20 DMSO 助溶剂的对照体系细胞在 重复使用第二次时转化率就降低至 45。 0073 本实验结果表明, 以环糊精为助溶剂的转化体系, 对全细胞酶的失活作用小, 能有 效增加细胞使用批次, 减少生产成本。 0074 表 1 : 环糊精与 DMSO 体系中细胞水解 ECB 的重复使用批次 0075 说 明 书 CN 102618606 A 8 1/1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8606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