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藻池.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5834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7022.6

申请日:

2009.06.08

公开号:

CN101580303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日:20090608授权公告日:20110216终止日期:201106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2

主分类号:

C02F3/32

申请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李淑琴; 张纪林; 宋建法; 钱洪涛; 祁力言; 徐永辉

地址:

211155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林基藻池即蓝藻的一种处理方法:2月上旬~3月中旬,选择在水体北面或西北面的低洼地挖深变成水池,做成南北方向的藻池。挖出的泥堆放在水池的四周为地基,抬高台田,降低地下水位。基和池的比例为6比4,6分为基,4分为池。基上种树,池蓄蓝藻。3月中下旬,选择胸径3~5cm的柳树、池杉、落羽杉、枫杨、榉树、乌桕、蓝果树等耐水湿树种,带土球挖好,按2.5米×2.5米的株行距、树穴大小0.4米×0.4米×0.4米~0.6米×0.6米×0.6米挖穴栽植,树木栽好后往水池内引入富含蓝藻的水流或人工辅助引蓄蓝藻,使漂浮水面的蓝藻顺着风向流入水池。第一次蓄水,要人工辅助蓄满藻池,使栽植的树木吸足定根水,以确保成活。本发明的方法,使富含营养物质的蓝藻作为高效免费的有机肥供应树木的生长,是一种将有害生物变废为宝的生态治理方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林基藻池,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1)2月上旬~3月中旬,选择在水体北面或西北面的低洼地挖深变成水池,做成南北方向的藻池。挖出的泥堆放在水池的四周为地基,抬高台田,降低地下水位。基和池的比例为6比4,6分为基,4分为池。基上种树,池蓄蓝藻。
(2)3月中下旬,选择胸径3~5cm的柳树、池杉、落羽杉、枫杨、榉树、乌桕、蓝果树等耐水湿树种,带土球挖好,按2.5米×2.5米的株行距、树穴大小0.4米×0.4米×0.4米~0.6米×0.6米×0.6米挖穴栽植,树木栽好后往水池内引入富含蓝藻的水流或人工辅助引蓄蓝藻,使漂浮水面的蓝藻顺着风向流入水池。第一次蓄水,要人工辅助蓄满藻池,使栽植的树木吸足定根水,以确保成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基藻池,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水池深为0.6米,宽为2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基藻池,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地基(台田)高为1米,宽(台田)为3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基藻池,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树木的土球大小为0.3~0.5米。

说明书

林基藻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蓝藻的一种生态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各地蓝藻频繁暴发,造成水生动植物死亡、生态环境破坏,饮用水安全和人体健康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周边城市的社会经济(如投资业、水产业、旅游业)发展。目前,蓝藻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在治理的水域放养食草动物,如:鲢鱼等鱼类,由于水质的污染,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鱼类无法正常生长,形不成大量种群,难以控制大规模爆发的蓝藻;二是在蓝藻爆发的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吸附水体中藻类和营养物质,抑制藻类过量繁殖,如水葫芦、水花生、水草等。但水生植物繁殖快,必须经常打捞,在量上加以控制,否则又会产生另一种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三是机械打捞法,用人力将蓝藻捞出。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而且打捞出的蓝藻处理不好的话还会污染到其他的水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林基藻池,以克服传统的处理模式造成的费工、费时、投入成本高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林基藻池,包括如下步骤:
(1)在2月上旬~3月中旬,根据蓝藻爆发季节容易刮南或东南风的特点,选择在水体北面或西北面的低洼地挖深变成水池,做成南北方向的藻池。挖出的泥堆放在水池的四周为地基,抬高台田,降低地下水位。基和池的比例为6比4,6分为基,4分为池。基上种树,池蓄蓝藻。
(2)3月中下旬,选择胸径3~5cm的柳树、池杉、落羽杉、枫杨、榉树、乌桕、蓝果树等耐水湿树种,带土球挖好,按2.5米×2.5米的株行距、树穴大小0.4米×0.4米×0.4~0.6米×0.6米×0.6米挖穴栽植,树木栽好后往水池内引入富含蓝藻的水流或人工辅助引蓄蓝藻,使漂浮水面的蓝藻顺着风向流入水池。第一次蓄水,要人工辅助蓄满藻池,使栽植的树木吸足定根水,以确保成活。
步骤(1)中,所述的水池深为0.6米,宽为2米,长度视地块而定。
步骤(1)中,所述的地基(台田)高为1米,地基(台田)宽为3米。
步骤(2)中,所述的树木的土球大小为0.3~0.5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爆发的蓝藻引入了湿地森林,不仅利用森林自净能力,生态治理蓝藻,而且利用蓝藻富含营养的优点(蓝藻含氮量高达10%左右、含磷量也近1%;1立方米蓝藻可生产4公斤氮,相当于8公斤尿素),在蓝藻自然死亡后作为肥料,促进树木生长,化害为利,省掉造林地施肥费用,减少植物施肥造成的养分流失,改善水体内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是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生态环保、一劳永逸的蓝藻治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2007年2月上旬~3月中旬,在江苏省宜兴市,选择水体北面至西北面的低洼地挖深变成水池,水池挖深为0.6米,宽为2米,长180米,做成南北方向的藻池249个。挖出的泥堆放在水池的四周为地基,抬高台田,台田抬高为1米,宽为3米,以降低地下水位。3月中下旬,选择胸径为3~5cm的柳树、池杉、落羽杉、枫杨、榉树、乌桕、蓝果树等耐水湿树种,带土球挖好,按2.5米×2.5米的株行距、树穴大小0.4米×0.4米×0.4米~0.6米×0.6米×0.6米挖穴栽植,共栽植树木21514株,树木栽好后往水池内引入富含蓝藻的水流或人工辅助引蓄蓝藻,使漂浮水面的蓝藻顺着风向流入水池,第一次蓄水,藻池要蓄满,使栽植的树木吸足定根水,确保树木的成活。

林基藻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基藻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林基藻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基藻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基藻池.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林基藻池即蓝藻的一种处理方法:2月上旬3月中旬,选择在水体北面或西北面的低洼地挖深变成水池,做成南北方向的藻池。挖出的泥堆放在水池的四周为地基,抬高台田,降低地下水位。基和池的比例为6比4,6分为基,4分为池。基上种树,池蓄蓝藻。3月中下旬,选择胸径35cm的柳树、池杉、落羽杉、枫杨、榉树、乌桕、蓝果树等耐水湿树种,带土球挖好,按2.5米2.5米的株行距、树穴大小0.4米0.4米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