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47633.2 (22)申请日 2015.01.29 C07C 31/27(2006.01) C07C 29/147(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彩迩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C 幢 1-767 (72)发明人 王方道 周杰 蔡茂军 王东 王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薛琦 余化鹏 (54) 发明名称 一种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该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C1C3的醇类溶剂中, 在酸或 二。
2、氯亚砜的作用下, 将式 (III) 或 (IIIc) 化合物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制得式(IIIa)或(IIIb)化合 物后, 不经后处理, 直接与 C1 C3的醇类溶剂进 行酯化反应 ; 当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用醚类 溶剂萃取, 除去 95 99以上的醚类溶剂, 得 如式 (II) 或 (IIb) 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溶液 ; 然后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进行还原反应, 即可 ; 式 (II) 或 (IIb) 化合物中, R1和 R 2为 C 1 C3的烷基。本 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成本低、 后处理简单、 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和 ee 值高, 更适用于工业化生 产。 (51)Int.Cl.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CN 105985222 A 2016.10.05 CN 105985222 A 1/3 页 2 1.一种如式 (I) 或 (V)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1)C1 C3的醇类溶剂中, 在酸或二氯亚砜的作用下, 将如式 (III) 所示化合物进行酸 碱中和反应, 制得如式 (IIIa) 所示的化合物后, 不经后处理, 直接与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 溶剂进行酯化反应 ; 所述的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用醚类溶剂萃取, 除去 95。
4、 99以 上的醚类溶剂后, 得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 所述 的是指醚类溶剂与式 (II) 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 ; (2)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将步骤(1)得到的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II)所 示的化合物的溶液进行还原反应, 制得如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 式 (II) 化合物中, R1和 R 2相同或不同, 各自独立地为 C 1 C3的烷基 ; 所述的如式 (V)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a)C1 C 3的醇类溶剂中, 在酸或二氯亚砜的作用下, 将如式 (IIIc) 所示化合物进行 酸碱中和反应, 制得如式 。
5、(IIIb) 所示的化合物后, 不经后处理, 直接与所述的 C1 C 3的醇 类溶剂进行酯化反应 ; 所述的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用醚类溶剂萃取, 除去 95 99 以上的醚类溶剂后, 得如式(IIb)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IIb)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 所 述的是指醚类溶剂与式 (IIb) 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 ; (b)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将步骤 (a) 得到的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进行还原反应, 制得如式 (V) 所示的化合物 ; 式 (IIb) 化合物中, R1和 R 2相同或不同, 各自独立地为 C 1 C3的烷基。 2.如权利要求。
6、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式 (II) 或 (IIb) 化合物中, 所述的 R1和 R 2中, 所述的 C 1 C3的烷基为甲基、 乙基、 正 丙基或异丙基 ; 和 / 或, 步骤 (1) 或步骤 (a) 中, 所述的酸碱中和反应包括下列步骤 : 在 0 40的温 度下, 向 C1 C3的醇类溶剂与如式 (III) 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溶液, 或 C1 C3的醇类溶 剂与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或二氯亚砜, 即可 ; 和/或, 步骤(2)中, 所述的还原反应包括下列步骤 : 030的温度下, 向还原剂中加 入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
7、I)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进行所述的还原反应 ; 和/或, 步骤(b)中, 所述的还原反应包括下列步骤 : 030的温度下, 向还原剂中加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985222 A 2 2/3 页 3 入如式(IIb)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IIb)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进行所述的还原反应。 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或步骤 (a) 中, 所述的加入的方式为滴加 ; 和 / 或, 所述的 C1 C3的醇类溶剂 为甲醇、 乙醇、 正丙醇或异丙醇 ; 和 / 或, 所述的酸为质量百分比为 95 98的浓硫酸水 溶液, 所述的百分比是指硫酸的质量占浓。
8、硫酸水溶液的质量的百分比 ; 和 / 或, 所述的 C1 C3的醇类溶剂, 与如式(III)或(IIIc)所示的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115mL/g ; 和/或, 所述的酯化反应的温度为 60 100 ; 和 / 或, 所述的酯化反应的时间为 3 12 小时 ; 和 / 或, 步骤 (2) 或步骤 (b) 中, 当在醚类溶剂中进行所述的还原反应时, 所述的醚类 溶剂可为四氢呋喃、 乙醚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 和 / 或, 所述的加入的方式为滴 加 ; 和 / 或, 所述的还原剂为硼烷、 红铝、 硼氢化钾、 硼氢化钠和二异丁基氢化铝中的一种或 多种 ; 和 / 或, 所述的如式 (II)。
9、 或 (IIb) 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的还原剂的摩尔比为 1:1 1:10 ; 和 / 或, 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时间为 20min 1h。 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或步骤 (b) 中, 当所述的还原 剂为红铝时, 所述的红铝以红铝溶液的形式参与到反应中 ; 所述的红铝溶液是指红铝与甲 苯组成的溶液 ; 所述的红铝溶液是指质量百分比为 60 70的红铝溶液, 所述的百分比 是指红铝质量占红铝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的用醚类溶剂萃取和除去醚类溶剂的操作包括下列步骤 : 所述的 酯化反应结。
10、束后的反应液, 除去 C1 C 3的醇类溶剂后, 用醚类溶剂萃取, 洗涤, 干燥, 除去 95 99以上的醚类溶剂后, 得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 的溶液 ; 步骤 (a) 中, 所述的用醚类溶剂萃取和除去醚类溶剂的操作包括下列步骤 : 所述的 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 除去 C1 C 3的醇类溶剂后, 用醚类溶剂萃取, 洗涤, 干燥, 除去 95 99以上的醚类溶剂后, 得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 物的溶液。 6.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或步骤 (a) 中, 所述的醚类 溶剂为。
11、四氢呋喃、 乙醚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 和 / 或, 所述的除去醚类溶剂的操 作为 : 通过 GC 检测, 当醚类溶剂的含量小于 1 5时, 作为除去醚类溶剂的终点 ; 所述 的是指醚类溶剂, 与式 (II) 或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 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还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 C1 C 3的醇类 溶剂中, 将如式 (IV)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 (R)-(+)- 苯乙胺进行成盐反应, 制得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的成盐反应的温度为 60 100; 所述的如式 。
12、(IV) 所 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中,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质量比为 1:99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985222 A 3 3/3 页 4 所述的如式 (V)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还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 C1 C 3的醇类 溶剂中, 将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 (S)-(-)- 苯乙胺进行成盐反应, 制得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的成盐反应的温度为 60 100 ; 所述的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中,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质量比为 1:99 ; 如式 (IV)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或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
13、的消旋体混合物 中, 所述的顺式异构体是指顺式 -1,2- 环己烷二甲酸 ; 所述的反式异构体是指 (1R,2R)- 环 己烷二甲酸和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组成的外消旋体 ; 所述的反式异构体中 (1R,2R)- 环 己烷二甲酸和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的质量比为 1:1。 8.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为甲醇、 乙 醇、 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 和/或, 所述的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 物与 (R)-(+)- 苯乙胺的摩尔比为 1:1 ; 和 / 或。
14、, 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与如式 (IV) 所述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 5 15mL/g ; 或者, 所述的如式(IIIc)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C1C3的醇类溶剂为甲醇、 乙 醇、 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 和/或, 所述的如式(VI)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 物与 (S)-(-)- 苯乙胺的摩尔比为 1:1 ; 和 / 或, 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与如式 (VI) 所述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 5 15mL/g。 9.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如式 (III) 或 (IIIc) 所示的化 合物的制备方。
15、法中, 所述的成盐反应结束后, 还进一步包括后处理的操作 ; 所述的后处理的 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将成盐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 过滤, 得固体, 用 C1 C 3的醇类溶剂重结 晶, 即可。 10.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后处理操作中, 所述的 C 1 C3的醇类溶剂为甲醇、 乙醇、 正丙醇或异丙醇 ; 和 / 或, 所述的 C 1 C3的醇类溶剂, 与如式 (III) 或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 5mL/g 10mL/g ; 和 / 或, 所述的重结晶的 温度为 60 100 ; 和 / 或, 所述的重结晶的次数为 2 4 次。 权 利 要 求。
16、 书 CN 105985222 A 4 1/9 页 5 一种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手性化合物 (1R,2R)- 环己基二甲醇 (I) 是一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 酮 (lurasidone) 的关键中间体, 并且该药于 2010 年 10 月 28 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 (FDA) 批准其上市, 商品名为 Latuda,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而 (1S,2S)- 环己 烷二甲醇 (V) 则是一种合成手性催化剂 DuanPhos 的关键起始原料 (Angew.Chem.Int. Ed.2010,49,6421-6。
17、424)。因此, 对于上述手性化合物, 十分有必要开发一种适合工业化生 产方法。 0003 0004 现有技术中, (1R,2R)- 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 0005 (1) 日本专利 JP2004-224764 报道了 (1R,2R)- 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法, 其以消 旋体(1R,2R)-环己烷二甲酸为原料, 经成盐反应(拆分剂拆分)、 酸碱中和反应、 酯化反应、 还原反应制得目化合物, 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 0006 0007 上述方法中, 由消旋体化合物 (1) 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 (1R,2R)- 环己烷二甲 醇的总收率 26.76 31.16之间, 收率很低,。
18、 而由化合物 (2) 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 (1R,2R)- 环己烷二甲醇的总收率在 65.27 76之间, 收率也较低, 不适用工业化生产。 并且, 上述方法制得中间体化合物 (4) 后, 需要经过后处理 ( 纯化 ), 操作复杂, 成本高。 0008 (2) 中国专利 CN102952001A 报道了 (1R,2R)- 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法, 其也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5 2/9 页 6 是以 (1R,2R)- 环己烷二甲酸为原料, 利用硼氢化试剂与三氟化硼乙醚的还原方法, 但是 (1R,2R)- 环己烷二甲酸价格昂贵, 成本高, 也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09 (1。
19、S,2S)- 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可参照 (1R,2R)- 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 法, 仅仅改变相应地原料即可, 其同样存在上述技术难题。 0010 因此, 本领域亟需一种新的手性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法, 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手性环己烷二甲醇的制备方法中 存在的收率低、 操作复杂、 成本高、 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等缺陷, 而提供了 一种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成本低、 后处理简单、 目标化合物 的收率和 ee 值高, 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00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 (I) 或如式 (V。
20、)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 : 0013 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0014 (1)C1 C 3的醇类溶剂中, 在酸或二氯亚砜的作用下, 将如式 (III) 所示化合物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制得如式 (IIIa) 所示的化合物后, 不经后处理, 直接与所述的 C1 C 3 的醇类溶剂进行酯化反应 ; 所述的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用醚类溶剂萃取, 除去 95 99以上的醚类溶剂后, 得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 所述的是指醚类溶剂与式 (II) 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 ; 0015 (2)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将步骤 (1)。
21、 得到的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进行还原反应, 制得如式 (I) 所示的化合物 ; 0016 0017 式(II)化合物中, R1和R 2相同或不同, 各自独立地为C 1C3的烷基(所述的C1 C3的烷基较佳地为甲基、 乙基、 正丙基或异丙基 )。 0018 所述的如式 (V)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0019 (a)C1 C 3的醇类溶剂中, 在酸或二氯亚砜的作用下, 将如式 (IIIc) 所示化合物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制得如式 (IIIb) 所示的化合物后, 不经后处理, 直接与所述的 C1 C 3 的醇类溶剂进行酯化反应 ;。
22、 所述的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用醚类溶剂萃取, 除去 95 99以上的醚类溶剂后, 得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 液 ; 所述的是指醚类溶剂与式 (IIb) 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 ; 0020 (b)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将步骤 (a) 得到的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进行还原反应, 制得如式 (V) 所示的化合物 ; 0021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6 3/9 页 7 0022 其中, 式 (IIb) 化合物中, R1和 R 2相同或不同, 各自独立地为 C 1 C3的烷基 ( 所 述。
23、的 C1 C 3的烷基较佳地为甲基、 乙基、 正丙基或异丙基 )。 0023 步骤 (1) 或步骤 (a) 中, 所述的酸碱中和反应的方法和条件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 常规的方法和条件, 较佳地包括下列步骤 : 在 0 40温度下, 向 C1 C 3的醇类溶剂与如 式 (III) 所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溶液, 或 C1 C 3的醇类溶剂与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或二氯亚砜, 即可。其中, 所述的加入的方式较佳地为滴加。所 述的滴加较佳地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超过 40。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较佳地为甲 醇、 乙醇、 正丙醇或异丙醇。所述的酸较佳地为质量百分比为 。
24、95 98的浓硫酸水溶液, 所述的百分比 ( ) 是指硫酸的质量占浓硫酸水溶液的质量的百分比。所述的酸或二氯亚 砜的用量不作具体限定, 只要能保证反应体系的 pH 值小于 1, 即可。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 溶剂的用量不作具体限定, 只要不影响反应的进行即可, 所述的C1C3的醇类溶剂, 与如式 (III) 或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较佳地为 1 15mL/g, 更佳地为 1 10mL/g。 所述的酸碱中和反应的进程可以酸或二氯亚砜滴加完毕作为反应的终点。 所述的酯化反应 的方法和条件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方法和条件。 所述的酯化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常 压下溶剂回流温度 (。
25、60 100 )。所述的酯化反应的进程可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测试方 法 ( 如 TLC、 HPLC 或 NMR) 进行监控, 优选 TLC 进行监控, 一般以如式 (IIIa) 或 (IIIb) 所示 的化合物消失时作为反应的终点, 所述的酯化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 3 12 小时, 优选 6 10 小时。 0024 步骤 (1) 中, 所述的用醚类溶剂萃取和除去醚类溶剂的操作后不经纯化, 较佳地 包括下列步骤 : 所述的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 除去C1C3的醇类溶剂后, 用醚类溶剂萃 取, 洗涤, 干燥, 除去 95 99以上的醚类溶剂后, 不经纯化, 得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 或者含如式。
26、 (II)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0025 步骤 (a) 中, 所述的用醚类溶剂萃取和除去醚类溶剂的操作后不经纯化, 较佳地 包括下列步骤 : 所述的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 除去C1C3的醇类溶剂后, 用醚类溶剂萃 取, 洗涤, 干燥, 除去9599以上的醚类溶剂后, 不经纯化, 得如式(IIb)所示的化合物 或者含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0026 步骤 (1) 或步骤 (a) 中, 所述的含如式 II 或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是指醚类 溶剂与如式 II 或 (IIb) 所示的化合物形成的溶液。所述的醚类溶剂可为本领域常规的醚 类溶剂, 较佳地为四氢呋喃 (THF)。
27、、 乙醚 (Et2O) 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除 去 C1 C 3的醇类溶剂或所述的除去醚类溶剂的方法一般为减压浓缩。所述的除去醚类溶 剂的操作较佳地为通过GC检测, 当醚类溶剂的含量小于15时, 作为除去醚类溶剂的 终点 ; 所述的是指醚类溶剂, 与式 (II) 或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所述的洗 涤较佳地为用饱和的碳酸氢盐水溶液 ( 所述的饱和的碳酸氢盐水溶液较佳地为饱和的碳 酸氢钠水溶液 ) 和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分别洗涤有机相。所述的干燥一般为用无水硫酸钠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7 4/9 页 8 和 / 或无水硫酸镁干燥。 0027 步。
28、骤 (2) 中, 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方法和条件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方法和条 件, 较佳地包括下列步骤 : 0 30 ( 较佳地为 0 15 ) 的温度下, 向还原剂中加入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进行所述的还原反应。 0028 步骤 (b) 中, 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方法和条件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方法和条 件, 较佳地包括下列步骤 : 0 30 ( 较佳地为 0 15 ) 的温度下, 向还原剂中加入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或者含如式 (IIb) 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进行所述的还原反应。 0029 步骤 (2) 或步骤 (b) 中, 所述的。
29、加入的方式较佳地为滴加。所述的滴加的速度较 佳地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超过 30。所述的还原剂较佳地为硼烷、 红铝、 硼氢化钾、 硼氢 化钠和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如式(II)或(IIb)所示的化合 物与所述的还原剂的摩尔比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量, 较佳地为 1:1 1:10。当所述的还原 剂为红铝时, 所述的红铝较佳地以红铝溶液的形式参与到反应中。所述的红铝溶液是指红 铝与甲苯组成的溶液。本发明中, 所述的红铝溶液较佳地是指质量百分比为 60 70的 红铝溶液, 所述的百分比是指红铝质量占红铝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当所述的还原剂为硼 烷、 硼氢化钾、 硼氢化钠和二。
30、异丁基氢化铝 (DIBAL-H) 中的一种或多种时, 所述的还原反应 中还可加入醚类溶剂。所述的醚类溶剂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醚类溶剂, 较佳地为四 氢呋喃 (THF)、 乙醚 (Et2O) 和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醚类溶剂的用量不作 具体限定, 只要不影响反应的进行, 即可。另外, 为了节约成本, 当步骤 (2) 或步骤 (b) 的还 原反应需要加入醚类溶剂时, 步骤 (1) 或步骤 (a) 中所述的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用醚 类溶剂萃取后, 无需除去醚类溶剂, 直接得含如式(II)或(IIb)所示的化合物的溶液, 进行 所述的还原反应。所述的还原反应的进程可以采用本领域中的常。
31、规测试方法 ( 如 GC、 TLC、 HPLC 或 NMR) 进行监控, 优选 GC 进行监控, 一般以如式 (II) 或 (IIb) 所示的化合物消失时 作为反应终点, 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时间一般为 20min 1h, 优选 30min 1h。 0030 所述的还原反应结束后, 其还可进一步包括后处理的操作。所述的后处理的方法 和条件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方法和条件, 较佳地包括下列步骤 : 将还原反应结束后 的反应液, 与水混合后, 调节 pH 值至 2 3 后, 有机溶剂萃取 ( 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为本领域 萃取用常规的有机溶剂, 较佳地为酯类溶剂, 例如乙酸乙酯 ), 合并有机相后, 干。
32、燥, 浓缩, 即 得式(I)或式(V)化合物。 所述的后处理操作结束后, 还可进一步包括精制的步骤。 所述的 精制的方法和条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和条件, 较佳地包括下列步骤 : 将后处理后得到 的式 (I) 或 (V) 化合物进行重结晶, 即得式 (I) 或 (V) 化合物的产品。所述的重结晶的溶 剂为乙酸乙酯 / 石油醚 (EA/PE 1:10)。所述的重结晶的温度较佳地为 0 5。所述的 重结晶的溶剂, 与式 (I) 或 (V) 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较佳地为 5 15mL/g, 更佳地为 10mL/ g。 0031 所述的如式 (I)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还可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
33、 C1 C3的醇类溶剂中, 将如式 (IV)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 (R)-(+)- 苯乙胺进 行成盐反应, 制得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的成盐反应的温度为 60 100 ; 所 述的如式 (IV)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中,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质量比为 1:99 ; 其中, 顺式异构体是指顺式 -1,2- 环己烷二甲酸 ; 反式异构体是指 (1R,2R)- 环己烷二甲 酸和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组成的外消旋体 ; 反式异构体中 (1R,2R)- 环己烷二甲酸和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8 5/9 页 9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的。
34、质量比为 1:1 ; 0032 0033 所述的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成盐反应中, 所述的 C1 C3的醇类溶剂较佳地为甲醇、 乙醇、 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如式 (IV) 所 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 (R)-(+)- 苯乙胺的摩尔比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 摩尔比, 较佳地为 1:1。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的用量不作具体限定, 只要不影响反应 的进行即可, 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与如式 (IV) 所述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的体积 质量比较佳地为 5 15mL/g, 更佳地为 5 10mL/g。所述的成盐反应的进程一般以加入如 式。
35、(IV)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R)-(+)-苯乙胺原料后, 原料完全溶解时作为 反应终点, 然后冷却至室温, 析出固体, 即可。 0034 所述的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成盐反应结束后, 还可进 一步包括后处理的操作。 所述的后处理的方法较佳地为将成盐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 过滤, 得固体, 用 C1 C 3的醇类溶剂重结晶, 即可。其中, 所述的 C1 C3的醇类溶剂较佳地为甲 醇、 乙醇、 正丙醇或异丙醇。所述的 C1 C3的醇类溶剂, 与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的体积 质量比较佳地为 5mL/g 10mL/g, 更佳地为 6mL/g 8mL/g。所。
36、述的重结晶的温度较佳地 为常压下溶剂回流温度 (60 100 )。所述的重结晶的次数较佳地为 2 4 次, 更佳地 为 2 次。 0035 所述的如式 (V)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还可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 C1 C3的醇类溶剂中, 将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 (S)-(-)- 苯乙胺进 行成盐反应, 制得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的成盐反应的温度为 60 100 ; 所 述的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中,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质量比为 1:99 ; 其中, 顺式异构体是指顺式 -1,2- 环己烷二甲酸 ; 反式异构体是指 (1R,2R。
37、)- 环己烷二甲 酸和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组成的外消旋体 ; 反式异构体中 (1R,2R)- 环己烷二甲酸和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的质量比为 1:1 ; 0036 0037 所述的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成盐反应中, 所述的 C1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9 6/9 页 10 C3的醇类溶剂较佳地为甲醇、 乙醇、 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如式 (VI) 所 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 (S)-(-)- 苯乙胺的摩尔比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常规的 摩尔比, 较佳地为 1:1。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的用量不作具体。
38、限定, 只要不影响反应 的进行即可, 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与如式 (VI) 所述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的体积 质量比较佳地为 5 15mL/g, 更佳地为 5 10mL/g。所述的成盐反应的进程一般以加入如 式(VI)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S)-(-)-苯乙胺原料后, 原料完全溶解时作为 反应终点, 然后冷却至室温, 析出固体, 即可。 0038 所述的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成盐反应结束后, 还可进 一步包括后处理的操作。 所述的后处理的方法较佳地为将成盐反应结束后的反应液, 过滤, 得固体, 用 C1 C 3的醇类溶剂重结晶, 即可。其中, 。
39、所述的 C1 C3的醇类溶剂较佳地为甲 醇、 乙醇、 正丙醇或异丙醇。所述的 C1 C 3的醇类溶剂, 与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的体 积质量比较佳地为 5mL/g 10mL/g, 更佳地为 6mL/g 8mL/g。所述的重结晶的温度较佳 地为常压下溶剂回流温度 (60 100 )。所述的重结晶的次数较佳地为 2 4 次, 更佳 地为 2 次。 003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式 (III) 或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0040 所述的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下列步骤 : C1 C 3的醇类溶 剂中, 将如式 (IV)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
40、物与 (R)-(+)- 苯乙胺进行成盐反应, 制 得如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的成盐反应的温度为 75 80 ; 所述的如式 (IV) 所示 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中,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比例为 1:99 ; 0041 0042 所述的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下列步骤 : C1 C 3的醇类溶 剂中, 将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与 (S)-(-)- 苯乙胺进行成盐反应, 制 得如式 (IIIc) 所示的化合物 ; 所述的成盐反应的温度为 75 80; 所述的如式 (VI) 所示 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中,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质量比为 。
41、1:99 ; 0043 0044 如式 (IV)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或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10 7/9 页 11 合物中, 顺式异构体是指顺式 -1,2- 环己烷二甲酸 ; 反式异构体是指 (1R,2R)- 环己烷二甲 酸和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组成的外消旋体 ; 反式异构体中 (1R,2R)- 环己烷二甲酸和 (1S,2S)- 环己烷二甲酸的质量比为 1:1。 0045 如式(III)或(IIIc)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成盐反应的方法的条件 同前所述。 0046 如式 (I)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
42、, 其合成路线较佳地如下所示 : 0047 0048 如式 (V) 所示的手性二醇的制备方法, 其合成路线较佳地如下所示 : 0049 0050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 上述各优选条件, 可任意组合, 即得本发明各较佳 实例。 0051 本发明中, 如式 (IV) 和如式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为上海彩迩文 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质量比为 1:99 ; 或者参照文献 H.Koch,J. Kotlan,Monatsh.Chem.1966,97,1648-1659 中第 1655 页化合物 (4) 的制备方法制备。 0052 本发明中, 常压是指 0.8at。
43、m 1.2atm ; 室温是指 10 30。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11 8/9 页 12 0053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0054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 005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成本低、 后处理简单、 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和 ee 值高, 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由于制备得到如式 (II) 或 (IIb) 所示的化 合物, 经简单后处理后, 可以不经纯化处理直接进行后续的还原反应,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 本, 更加绿色环保, 因此,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业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44、, 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 施例范围之中。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 或按照商 品说明书选择。下述各实施例中, 所述的室温为 10 30, 常压为 0.8atm 1.2atm。下 述实施例中如未特别说明, 均为常压反应。 0057 下述实施例中, 如式 (IV) 和 (VI)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为上海彩迩文 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质量比为 1:99 ; 或者参照文献 H.Koch,J. Kotlan,Monatsh.Chem.1966,97,1648-1659 中第 1655 页化合物 (4) 的制备方法制备。 0058。
45、 实施例 1 0059 称取 172.0g 如式 (IV) 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到 2 升的三颈瓶中, 加入 1 升无水乙醇, 加热至7580, 使原料溶解, 然后加入121g的(R)-(+)-苯乙胺, 伴有大 量固体析出, 然后继续加热至 75 80, 使固体完全溶解, 冷却到室温, 过滤, 得到 150.1g 白色固体 ; 手性 HPLC 检测, ee 值大于 95; 再用该 150g 的湿品用 1 升的乙醇加热至 75 80, 使固体完全溶解, 冷却, 析出固体, 125.2g ; 再次将 125g 的固体用 1 升的乙醇加热至 75 80, 使固体完全溶解, 冷却, 得到 110。
46、.5g 的白色固体。烘干, 得到 105.1g 化合物 (III), 收率 35.87。手性 HPLC 检测, ee 值大于 99, 产品合格。 0060 实施例 2 0061 称取172.0g如式(VI)所示的化合物的消旋体混合物到2升的三颈瓶中, 加入1升 无水乙醇, 加热至7580, 使原料溶解, 然后加入121g的(S)-(+)-苯乙胺, 伴有大量 固体析出, 然后继续加热至 75 80, 使固体完全溶解, 冷却到室温, 过滤, 得到 150.5g 白 色固体 ; 手性 HPLC 检测, ee 值大于 94.5; 再用该 150g 的湿品用 1 升的乙醇加热至 75 80, 使固体完全。
47、溶解, 冷却, 析出固体, 125.1g ; 再次将 125g 的固体用 1 升的乙醇加热至 75 80, 使固体溶解, 冷却, 得到 110.5g 的白色固体。烘干, 得到 110.3g 化合物 (IIIc), 收率 37.65。手性 HPLC 检测, ee 值大于 99, 产品合格。 0062 实施例 3 0063 将式 (III) 化合物 (100g, 0.34mol) 加入 1L 三口瓶中, 加入 100mL 无水乙醇, 然后 滴加质量分数为 95的浓硫酸 30mL, 滴加速度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低于 40, 加毕, 升 温至回流状态 (80 ), 并且在该状态下继续回流 6h, TL。
48、C 检测式 (III) 和式 (IIIa) 化合物 消失, 停止反应。减压浓缩除去过量的乙醇, 得浓缩液, 冷却至室温, 将浓缩液加到冰水中, 用甲基叔丁基醚(MBTE)100mL萃取2次, 合并有机相, 依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NaCl 水溶液洗涤一次, 无水Na2SO4干燥, 浓缩, 得到含式(II)化合物的甲基叔丁基醚溶液80.1g, 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GC检测含式(II)化合物的甲基叔丁基醚溶液中, 甲基叔丁基醚的含 说 明 书 CN 105985222 A 12 9/9 页 13 量为 1.5, 所述的是指甲基叔丁基醚与式 (II) 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 0064 实施。
49、例 4 0065 将式 (IIIc) 化合物 (100g, 0.34mol) 加入 1L 三口瓶中, 加入 100mL 无水甲醇, 然 后滴加质量分数为 95的浓硫酸 30mL, 滴加速度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低于 40, 加毕, 升温至回流状态 (60 ), 并且在该状态下继续回流 6h, TLC 检测式 (IIIc) 和式 (IIIb) 化 合物消失, 停止反应。 减压浓缩除去过量的甲醇, 得浓缩液, 冷却至室温, 将浓缩液加到冰水 中, 用甲基叔丁基醚 (MBTE)100mL 萃取 2 次, 合并有机相, 依次用饱和 NaHCO3水溶液和饱和 NaCl 水溶液洗涤一次, 无水 Na2SO4干燥, 浓缩, 得到含式 (IIb) 化合物的甲基叔丁基醚溶液 80.0g, 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GC检测, 含式(IIb)化合物的甲基叔丁基醚溶液中, 甲基叔丁 基醚的含量为 1.5, 所述的是指甲基叔丁基醚与式 (IIb) 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比。 0066 实施例 5 0067 称取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