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制备-氨基丁酸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法制备-氨基丁酸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9677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0 CN 102796779 B *CN102796779B* (21)申请号 201210304596.5 (22)申请日 2012.08.24 C12P 13/00(2006.01) C07C 229/08(2006.01) C07C 227/40(2006.01) C12R 1/225(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通励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新兴东路 333 号 (72)发明人 沈宇峰 帅玉英 顾钦青 吴晓花 李佶松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
2、所 32100 代理人 葛雷 (54) 发明名称 生物法制备 - 氨基丁酸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法制备 - 氨基丁酸 的方法, 包括菌体制备、 生产 - 氨基丁酸、 脱色、 电渗析、 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或 - 氨基 丁酸晶体产品等步骤。本发明利用游离乳酸菌细 胞催化合成 - 氨基丁酸, 并改进生产工艺, 使 - 氨基丁酸产量提高, 成本降低, 而且还建立了 制备高纯度 - 氨基丁酸的方法。本工艺中反应 体系里不含有碳源、 氮源等培养成分, 相对于发酵 液而言反应液成分简单, 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纯度, 同时具有后处理简单、 生产周期短及环境污染小、 成本低等优点。 (。
3、51)Int.Cl. 审查员 刘铮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96779 B CN 102796779 B *CN102796779B* 1/1 页 2 1. 一种生物法制备 - 氨基丁酸的方法, 其特征是 : 包括下列步骤 : (1) 菌体制备 : 在培养基中添加 1-30g/L 的谷氨酸钠作为诱导剂, 进行诱导产酶, 接入产胞内谷氨酸 脱羧酶的菌株进行培养 ; 培养条件为 : 培养温度 25 35, 发酵过程中通过补加碱液进行 pH控制, 。
4、使发酵液pH维持在4.5-7.0范围内, 培养时间824小时 ; 培养结束后得到菌液 ; 所使用的培养基的组成及以 g/L 计的含量为 : 葡萄糖 10-30, 酵母膏 5-30, 蛋白胨 5-30, 乙酸钠 0.5-5, 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 0.05-10, 硫酸镁 0.05-10, 硫酸锰 0.05-1, PPE 聚醚消泡剂 0.1-3 ; (2) 陶瓷膜过滤收集菌体 : 将步骤 (1) 得到的菌液经过陶瓷膜过滤收集菌体, 膜孔径为 0.05-1m, 得到菌体 ; (3) 生产 - 氨基丁酸 : 配制 0.01-0.5mol/L pH3-7 的缓冲液, 加入 10-100g/L 菌体细。
5、胞, 分批加入底物谷氨 酸钠, 添加浓度为25g/L, 在反应温度为28-40的条件下, 通过再次发酵来生产-氨基丁 酸, 发酵时间为 10-50h ; 发酵结束后, 通过离心收集清液 ;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清液经金属微米膜过滤器进一步除去菌体细胞, 得到清液 ; (5) 脱色 : 先将步骤 (4) 得到的清液 pH 调至 7.0-8.0, 然后通过颗粒活性炭柱进行脱色 处理, 收集清液 ; (6)电渗析 : 采用电渗析去除杂质, 控制料液 pH 为 7.0-8.0, 在电导率下降至 1000s/cm 时, 停止循环, 收集 - 氨基丁酸清液 ; (7) 将步骤 (6) 得到的 -。
6、 氨基丁酸清液, 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或 - 氨基丁酸 晶体产品 ;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的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 (a)真空浓缩 : 采用三效板式蒸发器进行浓缩, 待料液浓缩至 - 氨基丁酸含量为 80g/L 时, 停止浓缩, 收集浓缩液 ; (b) 喷雾干燥 : 在浓缩液中添加麦芽糊精或淀粉, 调节固形物质量含量为 5-50%, 进行 喷雾干燥, 制得质量含量为 20-50% 的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 ;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晶体产品的方法是 : 将步骤 (6) 得到的 - 氨基丁酸清液, 经过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 然后将料液 pH 调至 - 氨基丁酸等电点, 通过降。
7、温结晶, 得到 - 氨 基丁酸晶体产品 ; 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先选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以去除残留的底物谷氨酸钠, 再经过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对 - 氨基丁酸进行吸附、 洗脱处理 ; 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为 D301、 D296 或 201 型强碱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 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是 001 或 D113 型 强酸或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结晶采用等电点降温结晶法, 将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得 到的料液进行结晶或添加乙醇进行结晶, 添加比例为乙醇 : 料液 =1 10 : 1(V/V) ; 结晶时 调节溶液 pH 值至 - 氨基丁酸的等电点 7.2, 温度降温范围为 90 5, 晶种的。
8、添加量为 0. 2-10g/L, 搅拌速率为 30-100r/min, 降温速率为 1-10 /h。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96779 B 2 1/5 页 3 生物法制备 - 氨基丁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 - 氨基丁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氨基丁酸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 又称氨酪酸, 是一种天然存在的 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 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 -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 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 具有镇静神经、 促进睡眠、 降低血压、 健脑益智、 延缓衰老、 健肝利肾 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0。
9、003 至今为止, - 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法两种。常见的化 学合成方法是如以吡咯烷酮作为原料, 经氢氧化钙、 碳酸氢铵水解制得 - 氨基丁酸。化 学合成法成本较高, 得率较低, 并且在生产工艺中使用危险溶剂, 甚至是强腐蚀、 有毒溶 剂。因此, 化学合成法制备的 - 氨基丁酸很难在食品工厂实现, 制品也不能被认为是 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生物法相比较来说是一种既安全、 成本又低的方法。根据最新专 利报道, 生物法生产 - 氨基丁酸的菌种有 (1) 天然原始菌株, 包括短乳杆菌 (专利号 ZL 200510049187.5) 、 曲霉 (公开号 CN 101302480 B)。
10、 、 植物乳杆菌 (公开号 CN 101928679 A) 、 乳酸菌 (公开号 CN 1243101 C) 或天然食材富集 (公开号 CN 1840672 A) ;(2) 重组菌 : 大 肠杆菌 (公开号 CN 1298860 C) 、 谷氨酸棒杆菌 (公开号 CN 101945997 A) (3) 诱变菌株 : 短乳杆菌 (公开号 CN 102174449 A) 。现有方法中, - 氨基丁酸多产生于发酵液中, 由于 发酵液成分复杂, 下游分离纯化过程繁琐, 目标产物的浓度也较低, 这些因素限制了国内工 业化生产, 而关于制备高纯度 - 氨基丁酸更是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
11、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便、 易操作, 效果好的生物法制备 - 氨基丁 酸的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0006 一种生物法制备 - 氨基丁酸的方法, 其特征是 : 包括下列步骤 : 0007 (1) 菌体制备 : 0008 在培养基中添加 1-30g/L 的谷氨酸钠作为诱导剂, 进行诱导产酶, 接入产胞内谷 氨酸脱羧酶的菌株进行培养 ; 培养条件为 : 培养温度 25 35, 发酵过程中通过补加碱液 进行 pH 控制, 使发酵液 pH 维持在 4.5-7.0 范围内, 培养时间 8 24 小时 ; 培养结束后得到 菌液 ; 0009 (2) 陶瓷膜过滤收集菌体 : 将步骤 (1。
12、) 得到的菌液经过陶瓷膜过滤收集菌体, 膜孔 径为 0.05-1m, 得到菌体 ; 0010 (3) 生产 - 氨基丁酸 : 0011 配制0.01-0.5mol/L pH3-7的缓冲液, 加入10-100g/L菌体细胞, 分批加入底物谷 氨酸钠, 添加浓度为0-30g/L, 在反应温度为28-40的条件下, 通过再次发酵来生产-氨 说 明 书 CN 102796779 B 3 2/5 页 4 基丁酸, 发酵时间为 10-50h ; 发酵结束后, 通过离心收集清液 ; 0012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清液经金属微米膜过滤器进一步除去菌体细胞, 得到清液 ; 0013 (5) 脱色 : 。
13、先将步骤 (4) 得到的清液 pH 调至 7.0-8.0, 然后通过颗粒活性炭柱进行 脱色处理, 收集清液 ; 0014 (6)电渗析 : 采用电渗析去除杂质, 控制料液 pH 为 7.0-8.0, 在电导率下降至 1000s/cm 时, 停止循环, 收集 - 氨基丁酸清液 ; 0015 (7) 将步骤 (6) 得到的 - 氨基丁酸清液, 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或 - 氨基 丁酸晶体产品。 0016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的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 0017 (a) 真空浓缩 : 采用三效板式蒸发器进行浓缩, 待料液浓缩至 - 氨基丁酸含量为 80g/L 时, 停止浓缩, 收集浓缩。
14、液 ; 0018 (b) 喷雾干燥 : 在浓缩液中添加麦芽糊精或淀粉, 调节固形物质量含量为 5-50%, 进行喷雾干燥, 制得质量含量为 20-50% 的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 0019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晶体产品的方法是 : 将步骤 (6)得到的 - 氨基丁酸清 液, 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 然后将料液 pH 调至 - 氨基丁酸等电点, 通过降温结晶, 得到 - 氨基丁酸晶体产品。 0020 步骤 (1) 所述产胞内谷氨酸脱羧酶的菌株为乳酸菌或希氏乳杆菌。 0021 步骤 (1) 所使用的培养基的组成及以 g/L 计的含量为 : 0022 葡萄糖 10-30, 酵母膏 5-30, 。
15、蛋白胨 .5-30, 乙酸钠 0.5-5, 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 钾 0.05-10, 硫酸镁 0.05-10, 硫酸锰 0.05-1, PPE 聚醚消泡剂 0.1-3。 0023 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先选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以去除残留的底物谷氨酸钠, 再经过 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对 - 氨基丁酸进行吸附、 洗脱处理。 0024 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为 D301、 D296 或 201 型强碱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 所述 阳离子交换树脂是 001 或 D113 型强酸或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0025 结晶采用等电点降温结晶法, 将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得到的料液进行结晶或添 加乙醇进行结晶, 。
16、添加比例为乙醇 : 料液 =0 10 : 1V/V ; 结晶时调节溶液 pH 值至 - 氨基 丁酸的等电点 7.2, 温度降温范围为 90 5, 晶种的添加量为 0. 2-10g/L, 搅拌速率为 30-100r/min, 降温速率为 1-10 /h。 0026 本发明利用游离乳酸菌细胞催化合成-氨基丁酸, 并改进生产工艺, 使-氨基 丁酸产量提高, 成本降低, 而且还建立了制备高纯度 - 氨基丁酸的方法。本工艺中反应体 系里不含有碳源、 氮源等培养成分, 相对于发酵液而言反应液成分简单, 可大幅度提高产品 纯度, 同时具有后处理简单、 生产周期短及环境污染小、 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
17、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8 图 1 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工业化制备过程中 - 氨基丁酸生成曲线。 0029 图 2 是用乳酸菌细胞转化生成 - 氨基丁酸的转化液的氨基酸检测结果。Glu : 谷 氨酸 ; GABA : - 氨基丁酸。 说 明 书 CN 102796779 B 4 3/5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本发明的 - 氨基丁酸是指 4- 氨基丁酸, 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 作为新资源食品, 可添加到饮料、 可可制品、 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 糖果、 焙烤食品、 膨化食 品中, 开发新型产品。 0031 实施例 1 : 0032 一、 菌体培。
18、养 0033 乳酸菌菌种经活化后, 进行一级种子培养, 二级种子培养, 最后进入发酵罐培养, 接种量 3%(V/V, 种子液 / 发酵液) , 30静置培养 16 h, 发酵过程中通过补加碱液进行 pH 控制, 使发酵液 pH 维持在 4.5-7.0 范围内, 通过 0.6m 陶瓷膜过滤收集菌体。 0034 种子培养基原料以 g/L 计 : 葡萄糖 10, 酵母膏 5, 蛋白胨 5, 乙酸钠 0.5, 磷酸氢二 钠 (或磷酸氢二钾) 1, 硫酸镁 1, 硫酸锰 1, PPE 聚醚消泡剂 0.1(但不仅限于此消泡剂, 可选 用任何可用于发酵工业的消泡剂) 。 0035 发酵培养基配方以 g/L 。
19、计 : 葡萄糖 10, 酵母膏 5, 蛋白胨 5, 乙酸钠 0.5, 谷氨酸钠 1, 磷酸氢二钠 (或磷酸氢二钾) 1, 硫酸镁 1, 硫酸锰 1, PPE 聚醚消泡剂 0.1(但不仅限于此消 泡剂, 可选用任何可用于发酵工业的消泡剂) 。 0036 二、 生产 - 氨基丁酸 0037 采用乳酸菌细胞转化法生产-氨基丁酸, 反应条件为 : 配制0.01mol/L pH7的醋 酸 - 醋酸钠缓冲液, 加入 20g/L 菌体细胞, 分批加入底物谷氨酸钠, 初始底物浓度 10g/L, 每 4h 添加一次底物, 添加浓度为 5g/L, 总反应底物浓度为 25g/L, 反应温度为 28, 发酵时间 为 。
20、17h。结束后, 通过离心收集清液, 得到含量达 12g/L 的 - 氨基丁酸转化液, 见图 1。 0038 三、 - 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 0039 将上述转化液离心后加入等体积 100g/L 的三氯乙酸, 振荡均匀, 再离心 (10,000g, 5 min) , 清液稀释 2-10 倍, 再经 0.45 m 膜过滤, 进行高效液相分析。采用 ODS C18(4.6250nm) , 40oC 分析, - 氨基丁酸用外标法定量。 0040 四、 产品制备 : 0041 过滤除菌 : 将得到的 - 氨基丁酸转化液经金属微米膜过滤器进一步除去菌体细 胞, 得到清液 ; 0042 脱色 : 将过滤除菌。
21、后得到的清液 pH 调至 7.0-8.0, 然后通过颗粒活性炭柱进行脱 色处理, 收集清液 ; 0043 电渗析 : 采用电渗析去除杂质, 控制料液 pH 为 7.0-8.0, 在电导率下降至 1000s/cm 时, 停止循环, 收集 - 氨基丁酸清液 ; 0044 将步骤 (4) 得到的 - 氨基丁酸清液, 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或 - 氨基丁 酸晶体产品。 0045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的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 0046 (a) 真空浓缩 : 采用三效板式蒸发器进行浓缩, 待料液浓缩至 - 氨基丁酸含量为 50g/L 时, 停止浓缩 ; 0047 (b) 喷雾干燥 : 浓缩。
22、液中添加麦芽糊精或淀粉, 调节固形物质量含量为 5-50%, 进 行喷雾干燥, 制得质量含量为 20-50% 的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 ; 0048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的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2796779 B 5 4/5 页 6 0049 (a) 真空浓缩 : 采用三效板式蒸发器进行浓缩, 待料液浓缩至 - 氨基丁酸含量为 80g/L 时, 停止浓缩, 收集浓缩液 ; 0050 (b) 喷雾干燥 : 在浓缩液中添加麦芽糊精或淀粉, 调节固形物质量含量为 5-50%, 进行喷雾干燥, 制得质量含量为 20-50% 的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 0051 所述。
23、制成 - 氨基丁酸晶体产品的方法是 : 将步骤 (6) 得到的 - 氨基丁酸清液, 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 然后将料液pH调至-氨基丁酸等电点, 通过降温结晶, 得到纯度 达到 98% 的 - 氨基丁酸晶体产品。 0052 实施例 2 : 0053 一种生物法制备 - 氨基丁酸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0054 (1) 菌体制备 : 0055 在培养基中添加谷氨酸钠, 添加量为 1-30g/L(例 1 g/L、 15 g/L、 30 g/L) 的作为 诱导剂, 进行诱导产酶, 接入产胞内谷氨酸脱羧酶的菌株进行培养 ; 培养条件为 : 培养温度 25 35 (例 25、 30、 35) , 。
24、发酵过程中通过补加碱液进行 pH 控制, 使发酵液 pH 维持 在 4.5-7.0 范围内, 培养时间 8 24 小时 (例 8h、 16h、 24h) ; 培养结束后得到菌液 ; 0056 (2) 陶瓷膜过滤收集菌体 : 将步骤 (1) 得到的菌液经过陶瓷膜过滤收集菌体, 膜孔 径为 0.05-1m(例 0.05m、 0.5m、 1m) , 得到菌体 ; 0057 (3) 生产 - 氨基丁酸 : 0058 配制 0.01-0.5mol/L(例 0.01 mol/L、 0.2 mol/L、 0.5 mol/L) pH3-7(例 3、 5、 7) 的缓冲液, 加入菌体细胞, 菌体细胞加入量为10。
25、-100g/L (例10 g/L、 50 g/L、 100 g/L) , 分批 加入底物谷氨酸钠, 添加浓度为 1-30g/L (例 1g/L、 15 g/L、 30 g/L) , 在反应温度为 28-40 (例 28、 32、 40) 的条件下, 通过再次发酵来生产 - 氨基丁酸, 发酵时间为 10-50h (例 10h、 25h、 50h) ; 发酵结束后, 通过离心收集清液 ; 0059 (4) 将步骤 (3) 得到的清液经金属微米膜过滤器进一步除去菌体细胞, 得到清液 ; 0060 (5) 脱色 : 先将步骤 (4) 得到的清液 pH 调至 7.0-8.0, 然后通过颗粒活性炭柱进行 。
26、脱色处理, 收集清液 ; 0061 (6)电渗析 : 采用电渗析去除杂质, 控制料液 pH 为 7.0-8.0, 在电导率下降至 1000s/cm 时, 停止循环, 收集 - 氨基丁酸清液 ; 0062 (7) 将步骤 (6) 得到的 - 氨基丁酸清液, 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或 - 氨基 丁酸晶体产品。 0063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的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 0064 (a) 真空浓缩 : 采用三效板式蒸发器进行浓缩, 待料液浓缩至 - 氨基丁酸含量为 80g/L 时, 停止浓缩, 收集浓缩液 ; 0065 (b) 喷雾干燥 : 在浓缩液中添加麦芽糊精或淀粉, 调节固形物质量。
27、含量为 5-50% (例 5%、 30%、 50%) , 进行喷雾干燥, 制得质量含量为 20-50% 的 - 氨基丁酸粉剂产品。 0066 所述制成 - 氨基丁酸晶体产品的方法是 : 将步骤 (6)得到的 - 氨基丁酸清 液, 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 然后将料液 pH 调至 - 氨基丁酸等电点, 通过降温结晶, 得到 - 氨基丁酸晶体产品。 0067 步骤 (1) 所述产胞内谷氨酸脱羧酶的菌株为乳酸菌或希氏乳杆菌。 0068 步骤 (1) 所使用的培养基的组成及以 g/L 计的含量为 : 说 明 书 CN 102796779 B 6 5/5 页 7 0069 葡萄糖 10-30 (例 10。
28、、 20、 30) , 酵母膏 5-30 (例 5、 20、 30) , 蛋白胨 .5-30 (例 5、 20、 30) , 乙酸钠 0.5-5(例 0.5、 3、 5) , 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 0.05-10(例 0.05、 5、 10) , 硫酸 镁 0.05-10(例 0.05、 5、 10) , 硫酸锰 0.05-1(例 0.05、 0.5、 1) , PPE 聚醚消泡剂 0.1-3(例 0.1、 1、 3) 。 0070 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先选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以去除残留的底物谷氨酸钠, 再经过 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对 - 氨基丁酸进行吸附、 洗脱处理。 0071 所述阴离子交。
29、换树脂为 D301、 D296 或 201 型强碱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 所述 阳离子交换树脂是 001 或 D113 型强酸或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0072 结晶采用等电点降温结晶法, 将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得到的料液进行结晶或添 加乙醇进行结晶, 添加比例为乙醇 : 料液 =0 10 : 1V/V(例 1:1、 5:1、 10:1) ; 结晶时调节溶 液 pH 值至 - 氨基丁酸的等电点 7.2, 温度降温范围为 90 5(例 90、 40、 5) , 晶 种的添加量为 0. 2-10g/L(例 0.2 g/L、 5 g/L、 10 g/L) , 搅拌速率为 30-100r/min, 降温速 率为 1-10 /h(例 1 /h、 5 /h、 10 /h) 。 说 明 书 CN 102796779 B 7 1/1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96779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