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具 体涉及一种LED用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LED因其具有节能、环保、高效、易维护、寿命长等特点,已被广泛 应用于显示和照明领域。目前,高质量的白光LED实现白光发射有两种主要方 式:其一,是利用蓝光芯片激发黄光荧光粉,用剩余的蓝光和黄光复合实现白 光发射;其二,是利用紫外-近紫外芯片激发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通过三基色 光复合实现白光发射。但前者由于缺少红光成分,使得显色指数低,色彩还原 性差,后者受限于目前缺少能被紫外-近紫外光激发下产生高效红光发射的荧光 粉。因此,研制紫外-近紫外激发下能产生高效稳定红光发射的荧光粉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荧光粉基质化合物范围很宽,包括硅酸盐、磷酸盐、硼酸盐、钒酸盐、铝 酸盐、铌酸盐等。其中,铌酸盐具有吸收能力强、转换效率高、在可见光区域 有较好的荧光发射效率等优点。因此,铌酸盐是一种发光性能优异的基质材料。
铌酸盐常见合成工艺有固相反应法、化学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等。采用固 相法制备的荧光粉,烧结温度较高,粒度较大,粒径分布不均匀,难以获得球 形颗粒,不易于涂覆;化学沉淀法对原料的纯度要求较高,制备过程中化学反 应复杂,易引入杂质,从而影响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水热法由于只适用于氧化 物或少数对水不敏感的硫化物的制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大多受荧光粉纯度、粒度和粒径均匀性的影响,所以高纯度、均匀晶相的荧光 粉基质更有利于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用 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制得 的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纯度高、粒度均匀、结晶性能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用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按2:(2.75~3.25):(0.0025~0.025)的摩尔比,分别取Sr(NO3)2、Nb2O5和Eu2O3,混合后,研磨均匀,制得原料粉体;
2)按(0.5~1.5):(0.25~0.75):1的摩尔比,分别称取NaCl、Na2CO3和 KNO3,混合后,研磨均匀,制得熔盐粉体;
3)按(0.5~4):1的质量比,将原料粉体与熔盐粉体混合后,研磨均匀, 制得混合粉体;
4)将混合粉体置于坩埚中,自室温起,以2℃/min速率升温至150~200℃, 再以3℃/min速率升温至200~600℃,然后以5℃/min速率升温至900~1300℃, 保温2~24h后,以5℃/min速率冷却至500℃,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将步骤4)处理后的产物清洗直至除去熔盐,将产物烘干、研磨,制得 LED用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其中,x=0.005~0.05。
步骤1)、2)、3)均采用玛瑙研钵对原料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0~40min。
步骤5)是采用去离子水对步骤4)处理后的产物反复浸泡、洗涤处理。
步骤5)采用硝酸银检验洗涤清液,直至洗涤清液中无沉淀。
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LED用红色荧光粉,该红色荧光粉的 化学组成为:NaSr2Nb5O15:xEu3+,其中,x=0.005~0.05。
所述红色荧光粉的粉体纯度达100%,平均粒径为10~16μm,红光色纯度达 90%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LED用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以 Sr(NO3)2、Nb2O5、Eu2O3为原料,采用熔盐NaCl、Na2CO3、KNO3作为反应介 质,研磨混匀后,在较低温度下(与固相法相比)实现荧光粉NaSr2Nb5O15:xEu3+(其中x=0.005~0.05)粉体的熔盐法制备。经本发明制得的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能够实现在紫外-近紫外激发下产生稳定高效的红光。
经过XRD、SEM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与分析,本发明制得的 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粉粉体纯度高达100%、结晶性能好、粒径均匀且分 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0~16μm,红光色纯度高达90%以上,最优CIE色坐标 位于(0.628,0.371)处,与标准红光点接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NaSr2Nb5O15:xEu3+荧光粉的XRD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NaSr2Nb5O15:xEu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NaSr2Nb5O15:xEu3+荧光粉的CIE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按照2:2.875:0.0025的摩尔比,分别称取Sr(NO3)2、Nb2O5、Eu2O3原 料置于玛瑙研钵1中,将原料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原料混合均匀;
2)按照1.5:0.75:1的摩尔比,分别称取NaCl、Na2CO3、KNO3作为熔盐置 于玛瑙研钵2中,将熔盐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两种盐料均匀混合;
3)按照2.5:1的质量比,分别称取步骤一所得原料粉体和步骤二所得熔盐 置于玛瑙研钵3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研磨30min中,使原料与熔盐均匀混合;
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坩埚中,自室温起,以2℃/min速率升温至180℃, 再以3℃/min速率升温至400℃,然后以5℃/min速率升温至1000℃,于1000℃ 下保温12h,以3℃/min速率冷却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将步骤4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泡、洗涤,用硝酸银检验洗涤清液, 直至完全去除熔盐后,将产物烘干、研磨,即得到NaSr2Nb5O15:xEu3+荧光粉, 其中x=0.005。
参见图1,为本实施例制得的NaSr2Nb5O15:xEu3+荧光粉的XRD图,从图 中可以看出,所制备的样品的XRD衍射峰与标准卡片(No.34-0429)基本吻合, Eu3+的掺杂并未引入杂相,表明所获样品为高纯度的单一相,且Eu3+成功掺入了 基质晶格内。
实施例2
1)按照2:2.75:0.0075的摩尔比,分别称取Sr(NO3)2、Nb2O5、Eu2O3原 料置于玛瑙研钵1中,将原料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原料混合均匀;
2)按照1:0.5:1的摩尔比,分别称取NaCl、Na2CO3、KNO3作为熔盐置于 玛瑙研钵2中,将熔盐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两种盐料均匀混合;
3)按照3.5:1的质量比,分别称取步骤一所得原料粉体和步骤二所得熔盐 置于玛瑙研钵3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研磨30min中,使原料与熔盐均匀混合;
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坩埚中,自室温起,以2℃/min速率升温至150℃, 再以3℃/min速率升温至200℃,然后以5℃/min速率升温至1300℃,于1300℃ 下保温18h,以2℃/min速率冷却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将步骤4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泡、洗涤,用硝酸银检验洗涤清液, 直至完全去除熔盐后,将产物烘干、研磨,即得到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 粉,其中x=0.015。
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制得的NaSr2Nb5O15:xEu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从图 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所制备的NaSr2Nb5O15:xEu3+荧光粉在波长为399nm的近 紫外光激发下,其主要的两个发射峰分别位于616nm处和595nm处,分别对应 于Eu3+的5D0→7F2及5D0→7F1特征跃迁,其它位置发射峰较少且峰强度较弱, 表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荧光粉在波长为399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射出强 烈的红光,且无其它颜色的光发射。
实施例3
1)按照2:3:0.025的摩尔比,分别称取Sr(NO3)2、Nb2O5、Eu2O3原料置 于玛瑙研钵1中,将原料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原料混合均匀;
2)按照1.5:0.5:1的摩尔比,分别称取NaCl、Na2CO3、KNO3作为熔盐置 于玛瑙研钵2中,将熔盐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两种盐料均匀混合;
3)按照0.5:1的质量比,分别称取步骤一所得原料粉体和步骤二所得熔盐 置于玛瑙研钵3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研磨30min中,使原料与熔盐均匀混合;
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坩埚中,自室温起,以2℃/min速率升温至150℃, 再以3℃/min速率升温至200℃,然后以5℃/min速率升温至1100℃,于1100℃ 下保温2h,以3℃/min速率冷却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将步骤4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泡、洗涤,用硝酸银检验洗涤清液, 直至完全去除熔盐后,将产物烘干、研磨,即得到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 粉,其中x=0.05。
实施例4
1)按照2:3.25:0.0125的摩尔比,分别称取Sr(NO3)2、Nb2O5、Eu2O3原 料置于玛瑙研钵1中,将原料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原料混合均匀;
2)按照0.5:0.25:1的摩尔比,分别称取NaCl、Na2CO3、KNO3作为熔盐置 于玛瑙研钵2中,将熔盐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两种盐料均匀混合;
3)按照1.5:1的质量比,分别称取步骤一所得原料粉体和步骤二所得熔盐 置于玛瑙研钵3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研磨30min中,使原料与熔盐均匀混合;
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坩埚中,自室温起,以2℃/min速率升温至200℃, 再以3℃/min速率升温至600℃,然后以5℃/min速率升温至1200℃,于1200℃ 下保温6h,以5℃/min速率冷却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将步骤4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泡、洗涤,用硝酸银检验洗涤清液, 直至完全去除熔盐后,将产物烘干、研磨,即得到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 粉,其中x=0.025。
参见图3,为本实施例制得的NaSr2Nb5O15:xEu3+荧光粉的CIE图,从图中 可以看出,实施例4所制备的样品在波长为399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所发射的 红光的色坐标位于(0.6149,0.3462),接近标准红光点,色温达1150k,表明实施例 4所制备的样品在波长为399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出纯度较高的暖红光, 可以用于白光LED,以提高色温。
实施例5
1)按照2:3.125:0.02的摩尔比,分别称取Sr(NO3)2、Nb2O5、Eu2O3原料 置于玛瑙研钵1中,将原料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原料混合均匀;
2)按照1:0.25:1的摩尔比,分别称取NaCl、Na2CO3、KNO3作为熔 盐置于玛瑙研钵2中,将熔盐在室温下研磨30min,使两种盐料均匀混合;
3)按照4:1的质量比,分别称取步骤一所得原料粉体和步骤二所得熔盐置 于玛瑙研钵3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研磨30min中,使原料与熔盐均匀混合;
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坩埚中,自室温起,以2℃/min速率升温至160℃, 再以3℃/min速率升温至500℃,然后以5℃/min速率升温至900℃,于900℃ 下保温24h,以4℃/min速率冷却至500℃,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将步骤4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泡、洗涤,用硝酸银检验洗涤清液, 直至完全去除熔盐后,将产物烘干、研磨,即得到NaSr2Nb5O15:xEu3+红色荧光 粉,其中x=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