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8581849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60022.4

申请日:

20140421

公开号:

CN103898030A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20,C12R1/01

主分类号:

C12N1/20,C12R1/01

申请人:

中南民族大学

发明人:

阎春兰,邓中洋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708号

优先权:

CN201410160022A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周宗贵;刘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农田选择、整理以及藻种制备,做好准备工作,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将培育田中水的pH值进行调节,播种时将藻种散播在培养田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在培养期间,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2-16厘米,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每15-30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钾;培养完成后,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本发明中提供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农田,成本低,生产的葛仙米产品质量好,可广泛适用于葛仙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也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农田选择、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其中,农田选择、整理具体为: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培养田,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然后在培养田中灌水,水深2-16厘米,并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以备用;藻种制备具体为:选择葛仙米群体,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菌、匀浆以及接种培养,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0.2-1mm时即转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2)、播种:做好准备工作,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将培育田中水的pH值调节至6.5-8.8,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20-60g藻种的播种量,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田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3)、田间管理:在培养期间,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2-16厘米,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每15-30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100-1000g、氯化钙50-500g、磷酸氢二钾50-2000g;(4)采收:培养完成后,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并采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对葛仙米群体进行筛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清理走;或者对培养田进行耕地,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中使其成为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冬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冰层所冻结,若发生冻结情况,应增加培养田中水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入培养田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收的时节为4月中旬至4月底,或者为培养田中的水温连续5天超过25oC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农田中进行培养的方法,属 于生物技术和应用藻类学领域。

背景技术

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s拟球状念珠藻),俗称田木耳、天仙菜、珍珠菜,学名拟 球状念珠藻,是主要生长于湖北省鹤峰县水稻田中的一种珍稀淡水经济蓝藻,春季收获; 主要为球形。据传1600年前,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因采用葛仙米 治愈当朝皇太子之顽疾,皇感葛洪之功,遂赐名“葛仙米”,一直为专供皇宫和王府享用 的珍馔。葛仙米为湖北鹤峰县的著名特产,是传统食品,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作用, 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拾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均有记载。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 确认葛仙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 和药用功效,包括抗肿瘤、免疫、降血脂、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 前景。用热水提取的葛仙米天然样品、人工培养物及去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胞外聚 合物,均具有很强的抗补体活性。其脂类抽提物能够降低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 的表达,降低炎症的风险。基于葛仙米蛋白质含量高,同时它富含藻多糖的胶被具有增 强人体补体激活能力、抗氧化能力、抗辐射能力,科学家试图将葛仙米开发为构建长期 载人航天活动所需要的可再生食品,并在神州二号飞船的微重力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生长 研究。葛仙米与地木耳(N.commune)、发菜(N.flagelliforme)同属蓝藻门(Cyanophyta),蓝 藻纲(Cyanophyceae),段殖藻目(Hormogonales),念珠藻科(Nostocaceae),念珠藻属 (Nostoc),是一种多细胞群体,群体外面有一共同的胶质衣鞘,易形成层状结构,呈墨 绿色;野生群体直径可以达到2厘米,人工培养的葛仙米直径可以达到5厘米。葛仙米的 最高年产量曾达25吨,售价每公斤约为$70-120;现在由于耕作方式、农药化肥的使用, 使葛仙米的产量大大降低,其年产量锐减至0.5吨,存在绝迹的可能;同时,农药化肥也 使其野生资源的品质逐年下降。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开发葛仙米的经济价值为人类服务方面的应用非常少,这与野 生葛仙米资源已经枯竭,从而限制了对葛仙米的开发利用有关;因此开展葛仙米人工培 养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黎尚豪院士开始了葛仙米的研 究,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可供利用的稻田固氮蓝藻进行了研究,并在人工条件下进行了 初步的培养。目前在BG-110培养基的基础上实现了葛仙米室内和室外的大规模培养,在 国内和美国已经出现几家专业从事葛仙米生产的生物技术公司。在实际生产中葛仙米群 体破裂严重,从而导致人工培养的葛仙米产量低下,生产无法维持稳定,难以保证葛仙 米产品的持续供应,影响和制约了正常销售活动的进行;更加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每公斤鲜藻的生产成本约为60-80元,严重制约了对葛仙米的商业化利用和普通老 百姓对产品的接受。因此寻找一种廉价、高效的葛仙米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培养葛仙米的方法,申请号:99120005.5,该发明是一种培养 葛仙米的方法,公开的方法包括培养液制备、藻种制备、生物反应器培养、制备接种物、 培养、实时监控、筛选收获、提高机械强度及干燥,该培养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人工、 能源耗费高,同时产生大量污水,生产成本高。中国专利文献: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培养 葛仙米的方法,申请号:200310111215.2,该发明是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培养葛仙米的方 法,公开的方法包括培养液配制、藻种制备、生物反应器培养、制备接种物、培养、监 控、收获、提高葛仙米球形体的机械强度、干燥,该培养也是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建 造成本高,生产成本也高。专利申请号99120005.5和200310111215.2都存在生产成本高, 葛仙米群体容易破裂,每公斤葛仙米鲜藻的生产成本价格约为¥60-100元。中国专利文 献: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殖方法,申请号:200710052690.5,该发明是葛仙米野外资源 的增殖方法,公开的方法要求在水稻生长季节稻田禁止喷洒除草剂,审慎使用化肥;冬 季灌溉保水,春季水温升到15℃以上接种藻种,保证农田2:10的干湿交替节律。该发明 是针对葛仙米原产地鹤峰县的水稻田提出的恢复野生资源生长的方法,适用的水稻田范 围小,葛仙米生长季节短,产量低,管理也繁琐。综上可见,人工培养葛仙米现有技术 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的品质有待提高等缺陷;而野外增殖技术应用范围小,生长季节 短,难以满足大规模培养葛仙米的需要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 申请中通过利用湖北、湖南等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3~9℃省份的水利灌溉便利的农田, 提供一种全新的葛仙米生产模式。该方法利用冬天闲置的农田,通过农田平整、秋季藻 种接种、田间管理和采收葛仙米,以期为葛仙米商品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促进葛仙米 产业的规模化、持续化发展,也能提高农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同时,葛仙米为一种 固氮蓝藻,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源,也能增加农田的肥力,为农田 第二年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农 田,成本低,生产的葛仙米产品质量好,可广泛适用于葛仙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也能 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包括农田选择、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其中,

农田选择、整理具体为: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 培养田,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然后在培养田中灌 水,水深2-16厘米,并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以备用;

藻种制备具体为:选择葛仙米群体,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菌、匀浆以及接种培 养,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0.2-1mm时即转 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2)、播种:

做好准备工作,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将培育田中水 的pH值调节至6.5-8.8,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20-60g藻种的播种量,将藻种均匀的散 播在培养田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3)、田间管理:

在培养期间,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2-16厘米,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 下,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每15-30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100-1000g、 氯化钙50-500g、磷酸氢二钾50-2000g;

(4)采收:

培养完成后,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并采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对葛仙米群体进行筛 分。

步骤(1)中所述的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清理走; 或者对培养田进行耕地,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中使其成为有机肥。

在步骤(3)中,冬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冰层所冻结,若 发生冻结情况,应增加培养田中水的深度。

在步骤(3)中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入培养田中。

步骤(4)中采收的时节为4月中旬至4月底,或者为培养田中的水温连续5天超 过25oC时。

目前葛仙米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其原产地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的水稻田 中采集野生资源,每年的11月份开始生长,到次年的4月底收获,能够生长葛仙米的 水稻田不足万亩,天然生长,自生自灭;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冲击及农药化肥的广泛使 用,生产葛仙米的水稻田的面积逐年萎缩,葛仙米的野生资源从最高的年产25吨剧降 到目前的不足0.5吨,不足以形成产业。二是利用生物反应器在室内或室外培养,葛仙 米的生长需要建造生物反应器,提供额外的光源、通气搅拌,夏季需要降温处理,消耗 大量的能源;每7-15天更换一次培养液,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水资源,产生大量 废水,且葛仙米群体破裂严重,生产成本高,难以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

本发明与现有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99120005.5和专利申请号:200310111215.2)相 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利用冬季闲置的农田,不需要建造特别的生产场地和设备, 以及提供动力能源消耗,也不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且无葛仙米群体破裂严重的现象, 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可以降低90%-95%;操作简便,无污染,营养好,安全性高。本 发明与现有专利技术(申请号:200710052690.5)相比,区别如下:1、专利申请号 200710052690.5的实施地仅限于葛仙米原产地湖北省鹤峰县的水稻田中,而本发明适用 于湖北、湖南、江苏、河南、安徽、江西等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3~9℃省份的水利灌溉 便利的农田,可适用的农田面积极大的增加;2、专利申请号200710052690.5需要定期 (45天或10天)排水和灌水,维持农田的干湿交替节律,而本发明不需要定期排灌水, 也无农田的干湿交替节律,仅需在农田平整时灌水一次,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维持在合适 的深度即可;3、专利申请号200710052690.5是在春季水温升高到10-18℃时用干燥的 葛仙米群体接种,本发明采用新鲜的直径为0.2-1mm葛仙米群体作为接种物,播种季节 从秋季后直至第二年的春天,也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接种时间;4、为了 获得更高的产量,本发明要求定期施加无机离子肥料,而专利申请号200710052690.5 以杂草腐乱后成为有机肥料;综上可见,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农田操作管理更加简 单,适用农田面积更广,葛仙米的生长季节更长,相应的产量也会更高。因此,本发明 提供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农田,生产成本 低,葛仙米产品质量好,广泛适用于葛仙米规模化培养,也有利于农田的增产和农民的 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包括农田选择、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其中,

农田选择、整理具体为: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 培养田,其中水稻土农田为最佳,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水稻土农田,单块农田的面积可大 可小。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一般为10-11月,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以 免农田灌水后,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漂浮于水面,遮蔽阳光,影响葛仙米的生长。所述的 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对培养田进行耕地,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 中使其成为有机肥。

完成上述步骤后,在培养田中灌水,水深4.5厘米,并用泥耙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 以备用。

藻种制备具体为:选择弹性、硬度良好的葛仙米群体,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菌、 匀浆以及接种培养,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0.3 mm时即转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2)、播种:

做好准备工作,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节为每年的秋季 至次年的冬末(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也可根据农田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来确定, 每年的10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均适合播种。

播种前,将培育田中水的pH值调节至7并维持此pH值,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30g 藻种的播种量,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田中,由于葛仙米群体的密度比水稍大,因此 葛仙米群体会沉于水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3)、田间管理:

在培养期间,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4.5厘米,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冬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 冰层所冻结,若发生冻结情况,应增加培养田中水的深度。同时还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 入培养田中。

每30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800g、氯化钙400g、磷酸氢二钾1700g。

(4)采收:

培养完成后,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通常在4月中旬至4月底采收,也可以根据农 田农作物的栽种情况提前收获;或当农田中水温连续5天超过25oC时开始采收,这是因 为在春天,农田中的水温回升到25oC时,水体中容易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有些浮游动 物会以葛仙米群体为食,从而降低葛仙米的产量,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太阳光强也逐 步增加,葛仙米群体的颜色也由墨绿色、黑色变为褐色、黄色,群体也会出现破裂的现 象,此时必须收获。收获后每平方米的培养田中可以获得300-2500g葛仙米鲜藻,收获 后可以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将不同直径的葛仙米新鲜群体进行分筛,将不同大小的葛仙米 群体分装成不同规格的葛仙米商品进行销售或晒干后包装成商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包括农田选择、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其中,

农田选择、整理具体为: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 培养田,其中水稻土农田为最佳,在本实施例中选用褐土农田,单块农田的面积可大可 小。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一般为10-11月,清理走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以 免农田灌水后,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漂浮于水面,遮蔽阳光,影响葛仙米的生长。完成上 述步骤后,在培养田中灌水,水深10厘米,并用泥耙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以备用。

藻种制备具体为:选择弹性、硬度良好的葛仙米群体,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菌、 匀浆以及接种培养,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 0.6mm时即转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2)、播种:

做好准备工作,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节为每年的秋季 至次年的冬末(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也可根据农田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来确定, 每年的10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均适合播种。

播种前,将培育田中水的pH值调节至7.5左右,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40g藻种的 播种量,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田中,由于葛仙米群体的密度比水稍大,因此葛仙米 群体会沉于水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3)、田间管理:

在培养期间,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10厘米,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冬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 冰层所冻结,若发生冻结情况,应增加培养田中水的深度。同时还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 入培养田中。

每23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500g、氯化钙300g、磷酸氢二钾1000g。

(4)采收:

培养完成后,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通常在4月中旬至4月底采收,也可以根据农 田农作物的栽种情况提前收获;或当农田中水温连续5天超过25oC时开始采收,这是因 为在春天,农田中的水温回升到25oC时,水体中容易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有些浮游动 物会以葛仙米群体为食,从而降低葛仙米的产量,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太阳光强也逐 步增加,葛仙米群体的颜色也由墨绿色、黑色变为褐色、黄色,群体也会出现破裂的现 象,此时必须收获。收获后每平方米的培养田中可以获得300-2500g葛仙米鲜藻,收获 后可以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将不同直径的葛仙米新鲜群体进行分筛,将不同大小的葛仙米 群体分装成不同规格的葛仙米商品进行销售或晒干后包装成商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包括农田选择、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其中,

农田选择、整理具体为: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 培养田,其中水稻土农田为最佳,在本实施例中选用黄棕壤农田,单块农田的面积可大 可小。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一般为10-11月,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以 免农田灌水后,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漂浮于水面,遮蔽阳光,影响葛仙米的生长。所述的 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清理走;或者对培养田进行耕地, 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中使其成为有机肥。

完成上述步骤后,在培养田中灌水,水深16厘米,并用泥耙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 以备用。

藻种制备具体为:选择弹性、硬度良好的葛仙米群体,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菌、 匀浆以及接种培养,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1 mm时即转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2)、播种:

做好准备工作,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节为每年的秋季 至次年的冬末(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也可根据农田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来确定, 每年的10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均适合播种。

播种前,将培育田中水的pH值调节至8.5并维持此pH值,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 60g藻种的播种量,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田中,由于葛仙米群体的密度比水稍大, 因此葛仙米群体会沉于水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3)、田间管理:

在培养期间,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16厘米,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入培养田中。

每15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200g、氯化钙200g、磷酸氢二钾200g。

(4)采收:

培养完成后,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通常在4月中旬至4月底采收,也可以根据农 田农作物的栽种情况提前收获;或当农田中水温连续5天超过25oC时开始采收,这是因 为在春天,农田中的水温回升到25oC时,水体中容易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有些浮游动 物会以葛仙米群体为食,从而降低葛仙米的产量,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太阳光强也逐 步增加,葛仙米群体的颜色也由墨绿色、黑色变为褐色、黄色,群体也会出现破裂的现 象,此时必须收获。收获后每平方米的培养田中可以获得300-2500g葛仙米鲜藻,收获 后可以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将不同直径的葛仙米新鲜群体进行分筛,将不同大小的葛仙米 群体分装成不同规格的葛仙米商品进行销售或晒干后包装成商品。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980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2 CN 103898030 A (21)申请号 201410160022.4 (22)申请日 2014.04.21 C12N 1/20(2006.01) C12R 1/01(2006.01) (71)申请人 中南民族大学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 708 号 (72)发明人 阎春兰 邓中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代理人 周宗贵 刘荣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 方法, 包括。

2、以下步骤 : 农田选择、 整理以及藻种制 备, 做好准备工作, 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 可进行播种, 播种前, 将培育田中水的 pH 值进行 调节, 播种时将藻种散播在培养田中, 并裸露在 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 在培养期间, 保持培养田 中的水深为 2-16 厘米, 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 水面以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 ; 每 15-30 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 氯化钙和磷 酸氢二钾 ; 培养完成后, 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 本发明中提供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操作 简单易行, 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农田, 成本低, 生产 的葛仙米产品质量好, 可广泛适用于葛仙米大规 模生。

3、产的需要, 也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98030 A CN 103898030 A 1/1 页 2 1.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 准备工作 : 包括农田选择、 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 其中, 农田选择、 整理具体为 : 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 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培养 田, 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 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 然后在培养田中灌水, 水深 。

4、2-16 厘米, 并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以备用 ; 藻种制备具体为 : 选择葛仙米群体, 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菌、 匀浆以及接种培养, 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 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 0.2-1mm 时即转移到培养 田中进行播种 ; (2) 、 播种 : 做好准备工作, 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前, 将培育田中水的 pH 值调节至 6.5-8.8, 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 20-60g 藻种的播种量, 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 田中, 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 (3) 、 田间管理 : 在培养期间, 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 2-16 厘米, 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

5、水面以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 ; 每 15-30 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 100-1000g、 氯化 钙 50-500g、 磷酸氢二钾 50-2000g ; (4) 采收 : 培养完成后, 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 并采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对葛仙米群体进行筛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中所述的 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 : 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清理走 ; 或者对培养田进行耕地, 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中使其成为有机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3) 中, 冬。

6、 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 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冰层所冻结, 若发生冻结情况, 应增加培养田 中水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3) 中应避 免水禽类动物进入培养田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4) 中采收的 时节为 4 月中旬至 4 月底, 或者为培养田中的水温连续 5 天超过 25oC 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98030 A 2 1/6 页 3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在农田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属。

7、于生物技术和应用藻类学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葛仙米 (Nostoc sphaeroids 拟球状念珠藻 ), 俗称田木耳、 天仙菜、 珍珠菜, 学名 拟球状念珠藻, 是主要生长于湖北省鹤峰县水稻田中的一种珍稀淡水经济蓝藻, 春季收获 ; 主要为球形。据传 1600 年前, 东晋道教理论家、 医药学家、 炼丹术家葛洪因采用葛仙米治 愈当朝皇太子之顽疾, 皇感葛洪之功, 遂赐名 “葛仙米” , 一直为专供皇宫和王府享用的珍 馔。葛仙米为湖北鹤峰县的著名特产, 是传统食品, 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作用, 其药用价 值在 本草纲目拾遗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均有记载。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确认葛仙米含 。

8、有丰富的蛋白质、 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和多糖类物质, 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药用功效, 包括 抗肿瘤、 免疫、 降血脂、 抗病毒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用热水提取的葛仙 米天然样品、 人工培养物及去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胞外聚合物, 均具有很强的抗补体 活性。其脂类抽提物能够降低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降低炎症的风险。基 于葛仙米蛋白质含量高, 同时它富含藻多糖的胶被具有增强人体补体激活能力、 抗氧化能 力、 抗辐射能力, 科学家试图将葛仙米开发为构建长期载人航天活动所需要的可再生食品, 并在神州二号飞船的微重力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生长研究。葛仙米与地木耳 (N.comm。

9、une)、 发菜 (N.flagelliforme) 同属蓝藻门 (Cyanophyta), 蓝藻纲 (Cyanophyceae), 段殖藻目 (Hormogonales), 念珠藻科 (Nostocaceae), 念珠藻属 (Nostoc), 是一种多细胞群体, 群体 外面有一共同的胶质衣鞘, 易形成层状结构, 呈墨绿色 ; 野生群体直径可以达到 2 厘米, 人 工培养的葛仙米直径可以达到 5 厘米。葛仙米的最高年产量曾达 25 吨, 售价每公斤约为 $70-120 ; 现在由于耕作方式、 农药化肥的使用, 使葛仙米的产量大大降低, 其年产量锐减至 0.5 吨, 存在绝迹的可能 ; 同时, 。

10、农药化肥也使其野生资源的品质逐年下降。 0003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开发葛仙米的经济价值为人类服务方面的应用非常少, 这与野 生葛仙米资源已经枯竭, 从而限制了对葛仙米的开发利用有关 ; 因此开展葛仙米人工培养 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黎尚豪院士开始了葛仙米的研究, 将 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可供利用的稻田固氮蓝藻进行了研究, 并在人工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的培 养。目前在 BG-110培养基的基础上实现了葛仙米室内和室外的大规模培养, 在国内和美国 已经出现几家专业从事葛仙米生产的生物技术公司。在实际生产中葛仙米群体破裂严重, 从而导致人工培养的葛仙米产量低下, 生产无法维持稳。

11、定, 难以保证葛仙米产品的持续供 应, 影响和制约了正常销售活动的进行 ; 更加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每公斤鲜藻的生 产成本约为 60-80 元, 严重制约了对葛仙米的商业化利用和普通老百姓对产品的接受。因 此寻找一种廉价、 高效的葛仙米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0004 中国专利文献 : 一种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申请号 : 99120005.5, 该发明是一种培养 葛仙米的方法, 公开的方法包括培养液制备、 藻种制备、 生物反应器培养、 制备接种物、 培 说 明 书 CN 103898030 A 3 2/6 页 4 养、 实时监控、 筛选收获、 提高机械强度及干燥, 该培养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

12、, 人工、 能源耗 费高, 同时产生大量污水, 生产成本高。中国专利文献 : 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培养葛仙米的方 法, 申请号 : 200310111215.2, 该发明是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公开的方法 包括培养液配制、 藻种制备、 生物反应器培养、 制备接种物、 培养、 监控、 收获、 提高葛仙米球 形体的机械强度、 干燥, 该培养也是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 建造成本高, 生产成本也高。 专利 申请号99120005.5和200310111215.2都存在生产成本高, 葛仙米群体容易破裂, 每公斤葛 仙米鲜藻的生产成本价格约为¥60-100 元。中国专利文献 : 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

13、殖方法, 申请号 : 200710052690.5, 该发明是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殖方法, 公开的方法要求在水稻生 长季节稻田禁止喷洒除草剂, 审慎使用化肥 ; 冬季灌溉保水, 春季水温升到 15以上接种 藻种, 保证农田 2:10 的干湿交替节律。该发明是针对葛仙米原产地鹤峰县的水稻田提出的 恢复野生资源生长的方法, 适用的水稻田范围小, 葛仙米生长季节短, 产量低, 管理也繁琐。 综上可见, 人工培养葛仙米现有技术存在生产成本高, 产品的品质有待提高等缺陷 ; 而野外 增殖技术应用范围小, 生长季节短, 难以满足大规模培养葛仙米的需要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农田培养。

14、葛仙米的方法, 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本申请中通过利用湖北、 湖南等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39省份的水利灌溉便利的农田, 提供一种全新的葛仙米生产模式。 该方法利用冬天闲置的农田, 通过农田平整、 秋季藻种接 种、 田间管理和采收葛仙米, 以期为葛仙米商品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促进葛仙米产业的规 模化、 持续化发展, 也能提高农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 同时, 葛仙米为一种固氮蓝藻, 将空 气中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源, 也能增加农田的肥力, 为农田第二年农作物的增 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 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农田, 成本低, 生产的葛 仙米产品质量好, 可广泛适用。

15、于葛仙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也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0006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07 一种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8 (1) 、 准备工作 : 0009 包括农田选择、 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 其中, 0010 农田选择、 整理具体为 : 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 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 培养田, 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 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 然后在培养田中灌水, 水深 2-16 厘米, 并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以备用 ; 0011 藻种制备具体为 : 选择葛仙米群体, 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菌、 匀浆以及接种培 养, 在室。

16、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 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 0.2-1mm 时即转移到 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 0012 (2) 、 播种 : 0013 做好准备工作, 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前, 将培育田中水 的 pH 值调节至 6.5-8.8, 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 20-60g 藻种的播种量, 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 培养田中, 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 0014 (3) 、 田间管理 : 0015 在培养期间, 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 2-16 厘米, 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 说 明 书 CN 103898030 A 4 3/6 页 5 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

17、水层的稳定 ; 每 15-30 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 100-1000g、 氯化钙 50-500g、 磷酸氢二钾 50-2000g ; 0016 (4) 采收 : 0017 培养完成后, 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 并采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对葛仙米群体进行 筛分。 0018 步骤 (1) 中所述的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 : 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清理 走 ; 或者对培养田进行耕地, 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中使其成为有机肥。 0019 在步骤 (3) 中, 冬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 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冰层所冻结, 若发 生冻结情况, 应增加培养田中水的深度。 0020 在步骤 (3) 中应避免。

18、水禽类动物进入培养田中。 0021 步骤 (4) 中采收的时节为 4 月中旬至 4 月底, 或者为培养田中的水温连续 5 天超 过 25oC 时。 0022 目前葛仙米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从其原产地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的水稻 田中采集野生资源, 每年的11月份开始生长, 到次年的4月底收获, 能够生长葛仙米的水稻 田不足万亩, 天然生长, 自生自灭 ;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冲击及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 生产 葛仙米的水稻田的面积逐年萎缩, 葛仙米的野生资源从最高的年产 25 吨剧降到目前的不 足 0.5 吨, 不足以形成产业。二是利用生物反应器在室内或室外培养, 葛仙米的生长需要建 造生物反。

19、应器, 提供额外的光源、 通气搅拌, 夏季需要降温处理, 消耗大量的能源 ; 每 7-15 天更换一次培养液, 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水资源, 产生大量废水, 且葛仙米群体破裂严 重, 生产成本高, 难以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 0023 本 发 明 与 现 有 专 利 技 术 ( 专 利 申 请 号 :99120005.5 和 专 利 申 请 号 :200310111215.2) 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 利用冬季闲置的农田, 不需要建造特别 的生产场地和设备, 以及提供动力能源消耗, 也不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且无葛仙米群体破 裂严重的现象, 生产成本低, 生产成本可以降低 90%-95。

20、% ; 操作简便, 无污染, 营养好, 安全 性高。本发明与现有专利技术 ( 申请号 : 200710052690.5) 相比, 区别如下 : 1、 专利申请号 200710052690.5 的实施地仅限于葛仙米原产地湖北省鹤峰县的水稻田中, 而本发明适用于 湖北、 湖南、 江苏、 河南、 安徽、 江西等 1 月份月平均气温在 -3 9省份的水利灌溉便利 的农田, 可适用的农田面积极大的增加 ; 2、 专利申请号 200710052690.5 需要定期 (45 天或 10 天 ) 排水和灌水, 维持农田的干湿交替节律, 而本发明不需要定期排灌水, 也无农田的干 湿交替节律, 仅需在农田平整时灌。

21、水一次, 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维持在合适的深度即可 ; 3、 专 利申请号 200710052690.5 是在春季水温升高到 10-18时用干燥的葛仙米群体接种, 本发 明采用新鲜的直径为 0.2-1mm 葛仙米群体作为接种物, 播种季节从秋季后直至第二年的春 天, 也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接种时间 ; 4、 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 本发明要求定 期施加无机离子肥料, 而专利申请号 200710052690.5 以杂草腐乱后成为有机肥料 ; 综上可 见,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 : 农田操作管理更加简单, 适用农田面积更广, 葛仙米的生长季 节更长, 相应的产量也会更高。因此, 本发明提供的利。

22、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操作简单 易行, 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农田, 生产成本低, 葛仙米产品质量好, 广泛适用于葛仙米规模化 培养, 也有利于农田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 说 明 书 CN 103898030 A 5 4/6 页 6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具体的说明, 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5 实施例 1 0026 本实施例中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0027 (1) 、 准备工作 : 0028 包括农田选择、 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 其中, 0029 农田选择、 整理具体为 : 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 黄。

23、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 为培养田, 其中水稻土农田为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水稻土农田, 单块农田的面积可大可 小。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 一般为 10-11 月, 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 以免农田 灌水后, 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漂浮于水面, 遮蔽阳光, 影响葛仙米的生长。所述的除去地表的 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 : 对培养田进行耕地, 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中使其成为有 机肥。 0030 完成上述步骤后, 在培养田中灌水, 水深 4.5 厘米, 并用泥耙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 以备用。 0031 藻种制备具体为 : 选择弹性、 硬度良好的葛仙米群体, 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 菌、 匀浆以及。

24、接种培养, 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 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 0.3mm 时即转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 0032 (2) 、 播种 : 0033 做好准备工作, 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时节为每年的秋 季至次年的冬末(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 也可根据农田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来确定, 每年的 10 月中旬到第二年的 3 月均适合播种。 0034 播种前, 将培育田中水的 pH 值调节至 7 并维持此 pH 值, 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 30g 藻种的播种量, 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田中, 由于葛仙米群体的密度比水稍大, 因此葛仙 米群体会沉于水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

25、层土壤上。 0035 (3) 、 田间管理 : 0036 在培养期间, 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 4.5 厘米, 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 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 ; 冬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 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 冰层所冻结, 若发生冻结情况, 应增加培养田中水的深度。 同时还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入培 养田中。 0037 每 30 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 800g、 氯化钙 400g、 磷酸氢二钾 1700g。 0038 (4) 采收 : 0039 培养完成后, 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 通常在 4 月中旬至 4 月底采收, 也可以根据 农田农作物的栽种情况提前收获 ; 或当农田中。

26、水温连续 5 天超过 25oC 时开始采收, 这是 因为在春天, 农田中的水温回升到 25oC 时, 水体中容易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 有些浮游动 物会以葛仙米群体为食, 从而降低葛仙米的产量, 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 太阳光强也逐步增 加, 葛仙米群体的颜色也由墨绿色、 黑色变为褐色、 黄色, 群体也会出现破裂的现象, 此时必 须收获。收获后每平方米的培养田中可以获得 300-2500g 葛仙米鲜藻, 收获后可以用不同 孔径的筛网将不同直径的葛仙米新鲜群体进行分筛, 将不同大小的葛仙米群体分装成不同 说 明 书 CN 103898030 A 6 5/6 页 7 规格的葛仙米商品进行销售或晒干后包。

27、装成商品。 0040 实施例 2 0041 本实施例中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0042 (1) 、 准备工作 : 0043 包括农田选择、 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 其中, 0044 农田选择、 整理具体为 : 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 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为 培养田, 其中水稻土农田为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褐土农田, 单块农田的面积可大可小。 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 一般为 10-11 月, 清理走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 以免农田灌 水后, 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漂浮于水面, 遮蔽阳光, 影响葛仙米的生长。 完成上述步骤后, 在培 养田中灌水, 水深 10 厘米。

28、, 并用泥耙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以备用。 0045 藻种制备具体为 : 选择弹性、 硬度良好的葛仙米群体, 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 菌、 匀浆以及接种培养, 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 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 0.6mm 时即转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 0046 (2) 、 播种 : 0047 做好准备工作, 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时节为每年的秋 季至次年的冬末(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 也可根据农田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来确定, 每年的 10 月中旬到第二年的 3 月均适合播种。 0048 播种前, 将培育田中水的 pH 值调节至 7.5 左右, 播种时按照每平方。

29、米 40g 藻种的 播种量, 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田中, 由于葛仙米群体的密度比水稍大, 因此葛仙米群体 会沉于水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0049 (3) 、 田间管理 : 0050 在培养期间, 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 10 厘米, 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 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层的稳定 ; 冬季培养田的水面结冰时, 应避免葛仙米群体被 冰层所冻结, 若发生冻结情况, 应增加培养田中水的深度。 同时还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入培 养田中。 0051 每 23 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 500g、 氯化钙 300g、 磷酸氢二钾 1000g。 0052 (4) 采收 : 0053。

30、 培养完成后, 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 通常在 4 月中旬至 4 月底采收, 也可以根据 农田农作物的栽种情况提前收获 ; 或当农田中水温连续 5 天超过 25oC 时开始采收, 这是 因为在春天, 农田中的水温回升到 25oC 时, 水体中容易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 有些浮游动 物会以葛仙米群体为食, 从而降低葛仙米的产量, 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 太阳光强也逐步增 加, 葛仙米群体的颜色也由墨绿色、 黑色变为褐色、 黄色, 群体也会出现破裂的现象, 此时必 须收获。收获后每平方米的培养田中可以获得 300-2500g 葛仙米鲜藻, 收获后可以用不同 孔径的筛网将不同直径的葛仙米新鲜群体进行分筛。

31、, 将不同大小的葛仙米群体分装成不同 规格的葛仙米商品进行销售或晒干后包装成商品。 0054 实施例 3 0055 本实施例中利用农田培养葛仙米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0056 (1) 、 准备工作 : 0057 包括农田选择、 整理以及藻种制备两部分, 其中, 说 明 书 CN 103898030 A 7 6/6 页 8 0058 农田选择、 整理具体为 : 选择排灌便利的褐土农田、 黄棕壤农田或水稻土农田作 为培养田, 其中水稻土农田为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黄棕壤农田, 单块农田的面积可大可 小。在秋冬季节农作物收获后, 一般为 10-11 月, 除去地表的农作物秸秆及杂草, 以。

32、免农田 灌水后, 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漂浮于水面, 遮蔽阳光, 影响葛仙米的生长。所述的除去地表的 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为 : 将农作物秸秆及杂草清理走 ; 或者对培养田进行耕地, 将农作物秸 秆及杂草覆盖在土壤中使其成为有机肥。 0059 完成上述步骤后, 在培养田中灌水, 水深 16 厘米, 并用泥耙将培养田进行平整后 以备用。 0060 藻种制备具体为 : 选择弹性、 硬度良好的葛仙米群体, 将葛仙米群体进行清洗杀 菌、 匀浆以及接种培养, 在室内将葛仙米群体进一步培育成藻种, 当葛仙米群体直径达到 1mm 时即转移到培养田中进行播种 ; 0061 (2) 、 播种 : 0062 做好准备工作,。

33、 在培养田中灌水平整一周后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时节为每年的秋 季至次年的冬末(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 也可根据农田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来确定, 每年的 10 月中旬到第二年的 3 月均适合播种。 0063 播种前, 将培育田中水的 pH 值调节至 8.5 并维持此 pH 值, 播种时按照每平方米 60g 藻种的播种量, 将藻种均匀的散播在培养田中, 由于葛仙米群体的密度比水稍大, 因此 葛仙米群体会沉于水中并裸露在培养田的表层土壤上。 0064 (3) 、 田间管理 : 0065 在培养期间, 保持培养田中的水深为 16 厘米, 使葛仙米群体完全淹没在水面以 下, 并保持培养田中土壤层和水。

34、层的稳定 ; 应避免水禽类动物进入培养田中。 0066 每 15 天在培养田中加入氯化镁 200g、 氯化钙 200g、 磷酸氢二钾 200g。 0067 (4) 采收 : 0068 培养完成后, 对葛仙米群体进行采收, 通常在 4 月中旬至 4 月底采收, 也可以根据 农田农作物的栽种情况提前收获 ; 或当农田中水温连续 5 天超过 25oC 时开始采收, 这是 因为在春天, 农田中的水温回升到 25oC 时, 水体中容易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 有些浮游动 物会以葛仙米群体为食, 从而降低葛仙米的产量, 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 太阳光强也逐步增 加, 葛仙米群体的颜色也由墨绿色、 黑色变为褐色、 黄色, 群体也会出现破裂的现象, 此时必 须收获。收获后每平方米的培养田中可以获得 300-2500g 葛仙米鲜藻, 收获后可以用不同 孔径的筛网将不同直径的葛仙米新鲜群体进行分筛, 将不同大小的葛仙米群体分装成不同 规格的葛仙米商品进行销售或晒干后包装成商品。 说 明 书 CN 10389803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