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8581620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03474.X

申请日:

20160607

公开号:

CN105949263A

公开日:

2016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J11/00,A61K31/575,A61K31/4178,A61P35/00,A61P11/00

主分类号:

C07J11/00,A61K31/575,A61K31/4178,A61P35/00,A61P11/00

申请人:

黄芳

发明人:

黄芳

地址:

325309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长塘村

优先权:

CN20161040347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甘氨双唑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甘氨双唑钠、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肺癌具有抑制作用;甘氨双唑钠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肺癌的抑制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肺癌的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2.一种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甘氨双唑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泽兰粉碎,用65~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6%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50:1、25:1、15: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1、5:1和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4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用7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甘氨双唑钠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甘氨双唑钠为肿瘤放疗的增敏剂,属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可将射线对肿瘤乏氧细胞DNA的损伤固定,抑制其DNA损伤的修复,从而提高肿瘤乏氧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甘氨双唑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甘氨双唑钠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治疗肺癌。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一种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甘氨双唑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进一步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喷雾剂、滴剂或贴剂。

上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泽兰粉碎,用65~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6%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50:1、25:1、15: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1、5:1和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4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用7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上述化合物(Ⅰ)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甘氨双唑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甘氨双唑钠和该天然产物单独作用时,对肺癌具有治疗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时,对肺癌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肺癌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分离方法:(a)将泽兰(3kg)粉碎,用75%乙醇热回流提取(20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4L),依次用石油醚(4L×3次)、乙酸乙酯(4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4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6%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收集70%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50:1(8个柱体积)、25:1(8个柱体积)、15:1(8个柱体积)和5:1(10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0:1(8个柱体积)、5:1(10个柱体积)和2:1(5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4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Ⅰ)(纯度大于98%)。

结构确证:HR-ESI-MS显示[M+Na]+为m/z 419.3312,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C28H44O,不饱和度为7。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H(ppm,DMSO-d6,500MHz):H-1(1.68,m),H-1(1.95,m),H-2(5.62,m),H-3(5.63,m),H-4(2.04,m),H-4(2.31,m),H-5(2.03,m),H-7(2.04,m),H-7(2.31,m),H-8(1.41,m),H-9(0.97,m),H-11(1.26,m),H-11(1.51,m),H-12(1.11,m),H-12(1.92,m),H-14(1.10,m),H-15(1.03,m),H-15(1.57,m),H-16(1.25,m),H-16(1.83,m),H-17(1.04,m),H-18(0.63,s),H-19(0.81,s),H-20(1.36,m),H-21(0.92,d,J=6.5),H-22(1.12,m),H-22(1.51,m),H-23(2.09,m),H-23(2.11,m),H-25(2.18,m),H-26(1.01,d,J=7.0),H-27(0.98,d,J=7.0),H-28(4.62,d,J=1.5),H-28(4.69,s);核磁共振碳谱数据δC(ppm,DMSO-d6,125MHz):37.1(CH2,1-C),123.3(CH,2-C),125.5(CH,3-C),37.4(CH2,4-C),52.6(CH,5-C),211.2(C,6-C),46.5(CH2,7-C),35.3(CH,8-C),52.2(CH,9-C),36.8(C,10-C),20.8(CH2,11-C),39.3(CH2,12-C),42.3(C,13-C),55.5(CH,14-C),23.9(CH2,15-C),27.8(CH2,16-C),55.7(CH,17-C),11.9(CH3,18-C),13.2(CH3,19-C),35.3(CH,20-C),18.4(CH3,21-C),34.2(CH2,22-C),31.1(CH2,23-C),156.3(C,24-C),33.4(CH,25-C),21.8(CH3,26-C),21.6(CH3,27-C),105.7(CH2,28-C)。1H-NMR谱显示五个甲基信号[δH0.63(s,H3-18),0.81(s,H3-19),0.92(d,J=6.5Hz,H3-21),0.98(d,J=7.0Hz,H3-27)和1.01(d,J=7.0Hz,H3-26)],一个烯属亚甲基[δH4.62(d,J=1.5Hz,H-28)和4.69(s,H-28)],两个烯属次甲基质子信号[δH5.62(m,H-2)和5.63(m,H-3)]。13C-NMR谱显示了28个碳信号,包括五个甲基,十个亚甲基(一个烯属亚甲基),九个次甲基(两个烯属次甲基),以及四个季碳(一个烯烃季碳,一个羰基碳)。核磁数据表明该化合物为甾体类化合物。HMBC谱中Me-21(δH0.92)与C-17(δC55.7),C-20(δC35.3)和C-22(δC34.2);H2-28(δH4.62和4.69)与C-23(δC31.1),C-24(δC156.3)和C-25(δC33.4);以及H-25(δH2.18)与C-23(δC31.1),C-24(δC156.3),C-26(δC21.8),C-27(δC21.6)和C-28(δC105.7)的相关性表明了该化合物的侧链结构。HMBC谱中Me-18(δH0.63)与C-12(δC39.3),C-13(δC42.3),C-14(δC55.5)和C-17(δC55.7);以及Me-19(δH0.81)与C-1(δC37.1),C-5(δC52.6),C-9(δC52.2)和C-10(δC36.8)的相关性表明该化合物为四环结构。此外,H2-7(δH2.04和2.31)与C-5(δC52.6),C-6(δC211.2),C-9(δC52.2)和C-14(δC55.5)的相关性表明C-6位为酮羰基。两个低场碳信号[δC123.3(C-2)和125.5(C-3)]和质子共振信号[δH5.62(m,H-2)和5.63(m,H-3)],表明该化合物含有一个两取代双键。NOESY谱中,H-12α与H-17的相关性表明H-17为α构型。综合氢谱、碳谱、HMBC谱和NOESY谱,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立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

实施例2:药理作用

本实施例使用右腋皮下接种肺癌瘤株细胞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测定各组的抑瘤率和Bcl-2及Bax表达水平,观察药物上调Bax、下调Bcl-2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生长的抗肿瘤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C57BL/6纯系小鼠,雄性6~8周,(20±2)g,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动物实验中心。

1.2试剂与样品

甘氨双唑钠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合物(Ⅰ)自制,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兔抗鼠Bax单克隆抗体、兔抗鼠Bcl-2单克隆抗体(SANTACRUZ公司)、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DAB显示剂(北京中杉金桥公司)。瘤株Lewis肺癌,Lewis肺癌荷瘤鼠由中科院肿瘤研究所提供并传代保种;Lewis肺癌维持在C57BL/6小鼠体内,每2周传代1次。

1.3小鼠分组及模型制备

C57BL/6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NS组)、甘氨双唑钠组、化合物(Ⅰ)组、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肺癌瘤株细胞,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从接种肿瘤次日开始,分别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NS)组:0.9%生理盐水0.2mL,连续10d;甘氨双唑钠组:40mg/(kg·d),连续给药10d;化合物(Ⅰ)组:40mg/(kg·d),连续给药10d;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40mg/(kg·d)甘氨双唑钠+40mg/(kg·d)化合物(Ⅰ),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后24h,小鼠称重,处死。

1.5瘤重测定实验

末次给药后24h将小鼠称重,断颈处死,剥取瘤块称重。

抑瘤率(%)=(模型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模型组平均瘤重×100%。

1.6Lewis肺癌Bcl-2、Bax表达变化的测定实验

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表达。瘤块以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的切片,脱蜡、水化后,3%H2O2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高压抗原修复,后续步骤按照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阴性对照以0.01mol/LPBS(pH=7.4)代替一抗。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盐水对照组和各给药实验组样本的免疫组化切片。

结果判定:每张切片在5~10个高倍视野下进行细胞计数,每个视野计数100~200个细胞,共1000个细胞,计算每张切片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Bcl-2在胞浆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染色。Bax在胞浆和(或)胞膜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染色。

1.7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单因素方差分析。

2、实验结果

2.1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实体瘤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瘤重明显减小(P<0.01),抑瘤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氨双唑钠组、化合物(Ⅰ)组瘤重减小(P<0.05),抑瘤率增加(P<0.05)。结果见表1。

2.2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Ⅰ)组合物组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氨双唑钠组、化合物(Ⅰ)组Bcl-2表达降低(P<0.05),Bax表达升高(P<0.05)。结果见表1。

表1对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及Bcl-2、Bax表达水平的影响(x±s,n=10)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造成的。细胞凋亡是细胞自身的一种主动的、生理性死亡机制,细胞调亡过程受促调亡因子和调亡抑制因子的共同调节。其中Bcl-2和Bax属于Bcl-2同一家族,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基因。Bcl-2是从人类滤泡型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克隆到的原癌基因,其通过稳定线粒体膜的功能,阻止线粒体释放Caspase、凋亡诱导因子和细胞色素C等作用抑制细胞凋亡。Bcl-2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参与肿瘤的发生。Bax基因具有拮抗Bcl-2的作用,是促凋亡基因。当Bax蛋白大量表达,并与Bcl-2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时加速细胞死亡,Bcl-2和Bax的表达程度对决定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存活与否起关键作用。目前,多数研究表明,Bcl-2与Bax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Bcl-2过量表达,细胞存活;Bax蛋白过量表达,细胞死亡。

结果表明,甘氨双唑钠、化合物(Ⅰ)单独作用时,对肺癌具有抑制作用;甘氨双唑钠和化合物(Ⅰ)联合作用时,对肺癌的抑制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开发成治疗肺癌的药物。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03474.X (22)申请日 2016.06.07 (71)申请人 黄芳 地址 325309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 镇长塘村 (72)发明人 黄芳 (51)Int.Cl. C07J 11/00(2006.01) A61K 31/575(2006.01) A61K 31/4178(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1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 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甘氨双唑 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甘氨双唑钠和一种结构 新颖的天然产物化合物(), 甘氨双唑钠、 化合物 ()单独作用时, 对肺癌具有抑制作用; 甘氨双唑 钠和化合物()联合作用时, 对肺癌的抑制效果 进一步提高, 可以开发成治疗肺癌的药物, 与现 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 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5949263 A 2016.09.21 CN 105949263 A 1.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 2.一种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甘氨双唑钠、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化合。

3、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 体包括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 体或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剂型包括片剂、 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注射 剂、 栓剂、 喷雾剂、 滴剂或贴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将泽 兰粉碎, 用6585乙。

4、醇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醇味, 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 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步 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6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 再用70乙醇洗脱8 个柱体积, 收集70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 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50:1、 25:1、 15: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 得到4个组分; (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10:1、 5:1和2:1 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

5、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 硅胶分离,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814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 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用75乙醇热回 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 大孔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用二氯甲烷代 替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

6、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 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949263 A 2 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涉及甘氨双唑钠的新用途, 具体涉及甘氨双唑钠的药 物组合物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甘氨双唑钠为肿瘤放疗的增敏剂, 属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 可将射线对肿瘤乏氧 细胞DNA的损伤固定, 抑制其DNA损伤的修复, 从而提高肿瘤乏氧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 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甘氨 双唑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然产。

7、物, 甘氨双唑钠和该天然产物可以协同治疗肺癌。 0004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 0006 0007 一种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甘氨双唑钠、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制备成需要的剂型。 0008 进一步地, 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 赋形剂、 填充剂、 粘合剂、 湿润剂、 崩解剂、 吸收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吸附载体或润滑剂。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剂型包括片剂、 胶囊剂、 口服液、 口含剂、 颗粒剂、 冲剂、 丸剂、 散剂、 膏剂、 丹剂、 混悬剂、 粉剂、 溶液剂、 。

8、注射剂、 栓剂、 喷雾剂、 滴剂或贴剂。 0010 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将泽兰粉碎, 用6585乙醇 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液, 浓缩至无醇味, 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步骤(a)中正丁醇萃取物用 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6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 再用70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 收集70洗脱 液, 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50:1、 25:1、 15: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 (d)步。

9、骤 (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10:1、 5:1和2: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5949263 A 3 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 用体积百分 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814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 物()。 0011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用75乙醇热回流提取, 合并提取 液。 0012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0013 进一步地,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中用二。

10、氯甲烷代替乙酸乙酯进行萃 取, 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 0014 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5 上述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6 本发明的优点: 0017 本发明提供的甘氨双唑钠的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甘氨双唑钠和一种结构新颖的天 然产物, 甘氨双唑钠和该天然产物单独作用时, 对肺癌具有治疗作用; 二者联合作用时, 对 肺癌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可以开发成治疗肺癌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 围。 0019 实施例1: 化合物()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0020 分离。

11、方法: (a)将泽兰(3kg)粉碎, 用75乙醇热回流提取(20L3次), 合并提取 液, 浓缩至无醇味(4L), 依次用石油醚(4L3次)、 乙酸乙酯(4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 (4L3次)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b)步骤(a)中 正丁醇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 先用6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 再用70乙醇洗脱8个 柱体积, 收集70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70乙醇洗脱浓缩物; (c)步骤(b)中70乙醇洗脱浓 缩物用正相硅胶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50:1(8个柱体积)、 25:1(8个柱体积)、 15:1(8个柱体 积)和5:1(10个柱体积)的。

12、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 (d)步骤(c)中组分4用正 相硅胶进一步分离, 依次用体积比为10:1(8个柱体积)、 5:1(10个柱体积)和2:1(5个柱体 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 (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 相硅胶分离,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 收集814个柱体积洗脱液,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纯度大于98)。 0021 结构确证: HR-ESI-MS显示M+Na+为m/z419.3312, 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为 C28H44O, 不饱和度为7。 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H(ppm, DMSO-d6, 500MHz。

13、): H-1(1.68, m), H-1 (1.95, m), H-2(5.62, m), H-3(5.63, m), H-4(2.04, m), H-4(2.31, m), H-5(2.03, m), H-7 (2.04, m), H-7(2.31, m), H-8(1.41, m), H-9(0.97, m), H-11(1.26, m), H-11(1.51, m), H-12 (1.11, m), H-12(1.92, m), H-14(1.10, m), H-15(1.03, m), H-15(1.57, m), H-16(1.25, m), H- 16(1.83, m), H-17。

14、(1.04, m), H-18(0.63, s), H-19(0.81, s), H-20(1.36, m), H-21(0.92, d, J 6.5), H-22(1.12, m), H-22(1.51, m), H-23(2.09, m), H-23(2.11, m), H-25(2.18, m), H-26 (1.01, d, J7.0), H-27(0.98, d, J7.0), H-28(4.62, d, J1.5), H-28(4.69, s); 核磁共振 碳谱数据 C(ppm, DMSO-d6, 125MHz): 37.1(CH2, 1-C), 123.3(CH, 2-C), 1。

15、25.5(CH, 3-C), 37.4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5949263 A 4 (CH2, 4-C), 52.6(CH, 5-C), 211.2(C, 6-C), 46.5(CH2, 7-C), 35.3(CH, 8-C), 52.2(CH, 9-C), 36.8(C, 10-C), 20.8(CH2, 11-C), 39.3(CH2, 12-C), 42.3(C, 13-C), 55.5(CH, 14-C), 23.9 (CH2, 15-C), 27.8(CH2, 16-C), 55.7(CH, 17-C), 11.9(CH3, 18-C), 13.2(CH3, 19-C)。

16、, 35.3(CH, 20-C), 18.4(CH3, 21-C), 34.2(CH2, 22-C), 31.1(CH2, 23-C), 156.3(C, 24-C), 33.4(CH, 25- C), 21.8(CH3, 26-C), 21.6(CH3, 27-C), 105.7(CH2, 28-C)。 1H-NMR谱显示五个甲基信号 H0.63(s, H3-18), 0.81(s, H3-19), 0.92(d, J6.5Hz, H3-21), 0.98(d, J7.0Hz, H3-27)和 1.01(d, J7.0Hz, H3-26), 一个烯属亚甲基 H4.62(d, J1.5Hz, 。

17、H-28)和4.69(s, H- 28), 两个烯属次甲基质子信号 H5.62(m, H-2)和5.63(m, H-3)。 13C-NMR谱显示了28个碳 信号, 包括五个甲基, 十个亚甲基(一个烯属亚甲基), 九个次甲基(两个烯属次甲基), 以及 四个季碳(一个烯烃季碳, 一个羰基碳)。 核磁数据表明该化合物为甾体类化合物。 HMBC谱中 Me-21( H0.92)与C-17( C55.7), C-20( C35.3)和C-22( C34.2); H2-28( H4.62和4.69)与 C-23( C31.1), C-24( C156.3)和C-25( C33.4); 以及H-25( H2.。

18、18)与C-23( C31.1), C-24 ( C156.3), C-26( C21.8), C-27( C21.6)和C-28( C105.7)的相关性表明了该化合物的侧 链结构。 HMBC谱中Me-18( H0.63)与C-12( C39.3), C-13( C42.3), C-14( C55.5)和C-17( C55.7); 以及Me-19( H0.81)与C-1( C37.1), C-5( C52.6), C-9( C52.2)和C-10( C36.8)的 相关性表明该化合物为四环结构。 此外, H2-7(H2.04和2.31)与C-5(C52.6), C-6( C211.2), C。

19、-9( C52.2)和C-14( C55.5)的相关性表明C-6位为酮羰基。 两个低场碳信号 C123.3(C-2)和125.5(C-3)和质子共振信号 H5.62(m, H-2)和5.63(m, H-3), 表明该化合 物含有一个两取代双键。 NOESY谱中, H-12 与H-17的相关性表明H-17为 构型。 综合氢谱、 碳 谱、 HMBC谱和NOESY谱, 以及文献关于相关类型核磁数据, 可基本确定该化合物如下所示, 立 体构型进一步通过ECD试验确定, 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0022 该化合物化学式及碳原子编号如下: 0023 0024 实施例2: 药理作用 0025 本实施例使用。

20、右腋皮下接种肺癌瘤株细胞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 测定各组的 抑瘤率和Bcl-2及Bax表达水平, 观察药物上调Bax、 下调Bcl-2的表达、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 抑制肿瘤生长的抗肿瘤作用。 0026 1、 材料与方法 0027 1.1动物 0028 C57BL/6纯系小鼠, 雄性68周, (202)g, 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动物实验中心。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5949263 A 5 0029 1.2试剂与样品 0030 甘氨双唑钠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化合物()自制, 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兔抗鼠Bax单克隆抗体、 兔抗鼠Bcl-2单克隆抗体(SANTACRUZ公司)。

21、、 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 剂盒, DAB显示剂(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瘤株Lewis肺癌, Lewis肺癌荷瘤鼠由中科院肿瘤研 究所提供并传代保种; Lewis肺癌维持在C57BL/6小鼠体内, 每2周传代1次。 0031 1.3小鼠分组及模型制备 0032 C57BL/6小鼠随机分组, 每组12只, 分别为模型对照组(NS组)、 甘氨双唑钠组、 化合 物()组、 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组合物组。 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肺癌瘤株细胞, 建立 lewis肺癌小鼠模型, 从接种肿瘤次日开始, 分别腹腔注射给药。 生理盐水(NS)组: 0.9生 理盐水0.2mL, 连续10d; 甘氨双唑钠组: 40m。

22、g/(kgd), 连续给药10d; 化合物()组: 40mg/ (kgd), 连续给药10d; 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组合物组: 40mg/(kgd)甘氨双唑钠+ 40mg/(kgd)化合物(), 连续给药10d。 末次给药后24h, 小鼠称重, 处死。 0033 1.5瘤重测定实验 0034 末次给药后24h将小鼠称重, 断颈处死, 剥取瘤块称重。 0035 抑瘤率()(模型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模型组平均瘤重100。 0036 1.6Lewis肺癌Bcl-2、 Bax表达变化的测定实验 0037 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 Bax表达。 瘤块以石蜡包埋制成4 m厚的切片, 脱蜡、 。

23、水化 后, 3H2O2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高压抗原修复, 后续步骤按照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 剂盒说明书操作。 阴性对照以0.01mol/LPBS(pH7.4)代替一抗。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盐水 对照组和各给药实验组样本的免疫组化切片。 0038 结果判定: 每张切片在510个高倍视野下进行细胞计数, 每个视野计数100200 个细胞, 共1000个细胞, 计算每张切片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 Bcl-2在胞浆出现棕黄色染色 为阳性染色。 Bax在胞浆和(或)胞膜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染色。 0039 1.7统计学方法 0040 数据均以xs表示,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单因素方。

24、差分析。 0041 2、 实验结果 0042 2.1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实体瘤的影响 0043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组合物组瘤重明显减小(P0.01), 抑瘤率明显增加(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甘氨双唑钠组、 化合物()组瘤重减小(P 0.05), 抑瘤率增加(P0.05)。 结果见表1。 0044 2.2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0045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甘氨双唑钠与化合物()组合物组Bcl-2表达明显降低(P 0.01), 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甘氨双唑钠组、 化合物()组Bcl-2 表。

25、达降低(P0.05), Bax表达升高(P0.05)。 结果见表1。 0046 表1对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及Bcl-2、 Bax表达水平的影响(xs, n10)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5949263 A 6 0047 0048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 近年来研究表明, 肺癌的发生 可能是由于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造成的。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身的一种主动的、 生理性死亡 机制, 细胞调亡过程受促调亡因子和调亡抑制因子的共同调节。 其中Bcl-2和Bax属于Bcl-2 同一家族, 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基因。 Bcl-2是从人类滤泡型非霍奇金B细 胞淋巴。

26、瘤克隆到的原癌基因, 其通过稳定线粒体膜的功能, 阻止线粒体释放Caspase、 凋亡 诱导因子和细胞色素C等作用抑制细胞凋亡。 Bcl-2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参与肿瘤的发生。 Bax基因具有拮抗Bcl-2的作用, 是促凋亡基因。 当Bax蛋白大量表达, 并与Bcl-2蛋白形成异 源二聚体时加速细胞死亡, Bcl-2和Bax的表达程度对决定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存活与否起 关键作用。 目前, 多数研究表明, Bcl-2与Bax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 Bcl-2过量表达, 细胞存 活; Bax蛋白过量表达, 细胞死亡。 0049 结果表明, 甘氨双唑钠、 化合物()单独作用时, 对肺癌具有抑制作用; 甘氨双唑钠 和化合物()联合作用时, 对肺癌的抑制效果进一步提高, 可以开发成治疗肺癌的药物。 0050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594926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