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581464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8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80785.1

申请日:

20160428

公开号:

CN105859638A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239/88,A61K31/517,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D239/88,A61K31/517,A61P35/00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发明人:

张杰,卢闻,王金凤,潘晓艳,张琳,贺浪冲,王嗣岑,张涛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优先权:

CN201610280785A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岳培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R2为氢、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该化合物对VEGFR‑2激酶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能够通过抑制VEGFR‑2激酶的活性,阻断其诱导的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和迁移,从而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且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操作简单,所用试剂便宜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其中,R、R为氢、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素基团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三氟甲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烃基团为甲基或乙基。 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2-氨基-4-溴苯甲酸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2)在四(三苯基膦)钯的催化作用下,7-溴喹唑啉-4(3H)-酮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通过Suzuki反应得到联苯化合物;3)1,1环丁基二甲酸与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单酰化的丁甲酸;4)联苯化合物与单酰化的丁甲酸在HATU缩合剂的缩合作用下生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2-氨基-4-溴苯甲酸溶于甲酰胺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加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到红棕色残留物,用层析柱分离红棕色残留物,得到红棕色固体7-溴喹唑啉-4(3H)-酮。 6.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将7-溴喹唑啉-4(3H)-酮、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无水碳酸钾和四(三苯基膦)钯溶于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联苯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在氮气保护下,将无水三乙胺滴加到1,1环丁基二甲酸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中,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然后向其中滴加氯化亚砜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搅拌反应,再向其中滴加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单酰化的丁甲酸。 8.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在冰浴条件下,将联苯化合物和单酰化的丁甲酸加入到无水四氢呋喃中,再加入HATU,搅拌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无水三乙胺的四氢呋喃溶液,撤去冰浴,室温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9.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抑制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以VEGFR-2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并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恶性肿瘤已不再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严重疾病,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疾病负担。化学药物治疗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近三十年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得到了一大批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临床抗肿瘤药物。但是抗肿瘤药也存在许多不良反应,比如脱发,呕吐,产生骨髓抑制,快速产生耐药性等等,这些都导致化学药物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是目前药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在体外体现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R1、R2为氢、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

所述的卤素基团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三氟甲基。

所述的烷烃基团为甲基或乙基。

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氨基-4-溴苯甲酸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

2)在四(三苯基膦)钯的催化作用下,7-溴喹唑啉-4(3H)-酮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通过Suzuki反应得到联苯化合物;

3)1,1环丁基二甲酸与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单酰化的丁甲酸;

4)联苯化合物与单酰化的丁甲酸在HATU缩合剂的缩合作用下生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2-氨基-4-溴苯甲酸溶于甲酰胺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加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到红棕色残留物,用层析柱分离红棕色残留物,得到红棕色固体7-溴喹唑啉-4(3H)-酮。

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将7-溴喹唑啉-4(3H)-酮、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无水碳酸钾和四(三苯基膦)钯溶于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联苯化合物。

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在氮气保护下,将无水三乙胺滴加到1,1环丁基二甲酸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中,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然后向其中滴加氯化亚砜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搅 拌反应,再向其中滴加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单酰化的丁甲酸。

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在冰浴条件下,将联苯化合物和单酰化的丁甲酸加入到无水四氢呋喃中,再加入HATU,搅拌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无水三乙胺的四氢呋喃溶液,撤去冰浴,室温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抑制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以VEGFR-2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其对VEGFR-2激酶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能够抑制VEGFR-2激酶的活性。而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迁移都有密切关系,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迁移,许多生长因子调控新生血管生成,其中VEGFR-2是已知的最强的正调控因子。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通过抑制VEGFR-2激酶的活性,阻断其诱导的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和迁移,从而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尤其是以VEGFR-2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以及抑制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2-氨基-4-溴苯甲酸与甲酰胺反应得到7-溴喹唑啉-4(3H)-酮,再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反应得到联苯化合物,并通过1,1环丁基二甲酸与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反应得到单酰化的丁甲酸,将苯胺中的取代基 引入到单酰化的丁甲酸上,然后联苯化合物再与单酰化的丁甲酸进行缩合反应,即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操作简单,所用试剂便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图;

其中,化合物1为2-氨基-4-溴苯甲酸,化合物2为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3为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化合物4为联苯化合物;化合物为5为1,1环丁基二甲酸,化合物6为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化合物7为单酰化的丁甲酸,化合物8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图中标注的具体为:

a.HCONH2,MW,150℃;b.Pd(PPh3)4,K2CO3,H2O,dioxane,100℃;c.SOCl2,Et3N,DCM,0℃;d.HATU,Et3N,THF,rt.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该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体外具有抗肿瘤活性,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含有喹唑啉酮基团,其化学结构式具体如下:

其中,R1、R2为氢、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所述的卤素基团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三氟甲基。

下面结合图1中所示的合成路线和具体的合成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候选药物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和活性筛选方法。

实施例1

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1为氢,R2为F,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参见图1):

1)2-氨基-4-溴苯甲酸(化合物1)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

将5.0g(23.14mmol)2-氨基-4-溴苯甲酸溶于80ml(2.01mmol)甲酰胺中,氮气保护下在150℃、功率为300W的微波条件下反应1.4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加入冰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3-4次,萃取的有机相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旋干,得到红棕色残留物,用层析柱分离红棕色残留物,得到红棕色固体7-溴喹唑啉-4(3H)-酮1.89g,产率36.3%。

2)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反应下将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化合物3)通过Suzuki反应得到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

将0.87g(3.87mmol)7-溴喹唑啉-4(3H)-酮、0.61g(3.52mmol)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1.46g(10.56mmol)无水碳酸钾和0.4g(0.35mmol)四(三苯基膦)钯溶于90mL 1,4-二氧六环和30mL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于100℃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 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黄色固体4((3H)-7-喹唑啉-4-酮)苯胺0.72g,产率85.7%。

3)1,1环丁基二甲酸(化合物5)与间氟苯胺(化合物6)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1-((3-氟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

在氮气保护下,将1ml(6.94mmol)无水三乙胺缓慢滴加到1g(6.94mmol)1,1环丁基二甲酸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20ml中,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30min,然后向其中继续滴加缓慢0.5ml(6.94mmol)氯化亚砜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5ml,搅拌反应2小时,再向其中缓慢滴加0.77g(6.94mmol)间氟苯胺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20ml,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白色固体1-((3-氟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0.51g,产率30.9%。

4)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与1-((3-氟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在HATU缩合剂缩合下生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8)。

在冰浴条件下,将0.13g(0.53mmol)4((3H)-7-喹唑啉-4-酮)苯胺和0.19g(0.80mmol)1-((3-氟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加入到15ml无水四氢呋喃中,再加入0.36g(0.95mmol)HATU,搅拌反应30min后缓慢加入0.07ml(0.53mmol)无水三乙胺的四氢呋喃溶液3ml,撤去冰浴,室温下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目标化合物0.18g,产率75.0%。

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理化性质:mp:>300℃。

氢谱核磁共振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9.87(s,1H),9.83(s,1H),8.16(d,J=8.3Hz,1H),8.14(s,1H),7.91(d,J=1.3Hz,1H),7.87(s,1H),7.84(s,2H),7.80(d,J=8.8Hz,2H),7.73–7.66(m,1H),7.48(d,J=8.4Hz,1H),7.34(m,J=15.2,8.1Hz,1H),6.90(td,J=8.5,2.4Hz,1H),2.69(t,J=7.9Hz,4H),1.92–1.81(m,2H).

碳谱核磁共振数据为:13C NMR(101MHz,DMSO)δ170.69,170.42,161.26,161.03,149.67,146.35,145.78,141.31,140.01,133.97,130.60,127.87,127.03,125.44,124.43,121.59,120.90,116.17,110.56,110.35,107.32,107.05,56.99,29.77,15.83.

实施例2

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1、R2均为三氟甲基。

步骤1)~步骤3)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1)~步骤3)相同,即由起始化合物2-氨基-4-溴苯甲酸(化合物1)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化合物3)通过Suzuki反应得到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1,1环丁基二甲酸(化合物5)与3,5-二三氟甲基苯胺(化合物6)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1-((3,5-二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

4)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与1-((3,5-二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在HATU缩合剂缩合下生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8),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在冰浴条件下,将0.45g(1.88mmol)4((3H)-7-喹唑啉-4-酮)苯胺和1.00g(2.81mmol)1-((3,5-二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加入到30ml无水四氢呋喃中,再加入2.14g(5.64mmol)HATU,搅拌反应30min后缓慢加入0.78ml(5.64mmol)无水三乙胺的四氢呋喃溶液20ml,撤去冰浴,室温下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目标化合物0.23g,产率21.3%。

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理化性质:mp:>300℃。

氢谱核磁共振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12.30(s,1H),11.03(s,1H),10.38(s,1H),8.57(s,2H),8.16(d,J=8.3Hz,1H),8.13(s,1H),7.95(s,1H),7.92(d,J=12.1Hz,2H),7.82(d,J=12.8Hz,2H),7.77(d,J=9.4Hz,2H),2.74(t,J=7.5Hz,4H),1.94–1.78(m,2H).

碳谱核磁共振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12.30(s,1H),11.03(s,1H),10.38(s,1H),8.57(s,2H),8.16(d,J=8.3Hz,1H),8.13(s,1H),7.95(s,1H),7.92(d,J=12.1Hz,2H),7.82(d,J=12.8Hz,2H),7.77(d,J=9.4Hz,2H),2.74(t,J=7.5Hz,4H),1.94–1.78(m,2H).

实施例3

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1为氯,R2为CH3。

步骤1)~步骤3)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1)~步骤3)相同,即由起始化合物2-氨基-4-溴苯甲酸(化合物1)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化合物3)通过Suzuki反应得到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1,1环丁基二甲酸(化合物5)与3-氯-4-甲基苯胺(化合物6)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1-((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

4)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与1-((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在HATU缩合剂缩合下生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8),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在冰浴条件下,将0.59g(2.49mmol)4((3H)-7-喹唑啉-4-酮)苯胺和1.00g(3.74mmol)1-((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加入到30ml无水四氢呋喃中,再加入2.84g(7.47mmol)HATU,搅拌反应30min后缓慢加入01.00ml(7.47mmol)无水三乙胺的四氢呋喃溶液20ml,撤去冰浴, 室温下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粗品,得到目标化合物0.25g,产率20.7%。

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理化性质:mp:>300℃。

氢谱核磁共振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12.26(s,1H),9.83(s,1H),9.80(s,1H),8.16(d,J=8.3Hz,1H),8.13(s,1H),7.89(d,J=9.6Hz,2H),7.86(d,J=8.9Hz,2H),7.81(s,2H),7.79(s,1H),7.52(d,J=7.9Hz,1H),7.27(d,J=8.2Hz,1H),2.68(t,J=7.3Hz,4H),2.27(s,3H),1.94–1.74(m,2H).

碳谱核磁共振数据为:13C NMR(101MHz,DMSO)δ170.54,170.46,161.02,149.80,146.29,145.77,140.03,138.62,133.95,133.27,131.45,130.62,127.86,127.01,125.41,124.53,121.61,120.88,120.50,119.12,56.90,29.78,19.40,15.82.

下面对本发明制得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进行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筛选。

用HTRF KinEASE试剂盒测定本发明制得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的抑制活性:采用Lance实验检测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的抑制活性,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将2μL激酶和2μL的底物加入384孔板中,VEGFR-2浓度为0.09ng/μL,底物浓度为180nM。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多肽和4μL待测化合物,加入2μL ATP启动反应,在37℃下反应30min后,加入EDTA终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分别加入Eu3+-穴状化合物标记的抗体和抗生蛋白链菌素-XL665,在室温下孵育1h,采用 Perkin-Elmer Victor 5在665nm和615nm波长下分别测定吸光度,激酶活性用A665/A615×104表征,计算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的抑制率和IC50。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VEGFR-2抑制活性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激酶具有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以及制备以VEGFR-2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上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中对VEGFR-2激酶抑制效果较好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如表2所示。

表2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80785.1 (22)申请日 2016.04.28 (71)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 路28号 (72)发明人 张杰卢闻王金凤潘晓艳 张琳贺浪冲王嗣岑张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岳培华 (51)Int.Cl. C07D 239/88(2006.01) A61K 31/517(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

2、丁二酰胺化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 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化合物的 结构式为其中 R1、 R2为氢、 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 该化合物对 VEGFR-2激酶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能够通过抑制 VEGFR-2激酶的活性, 阻断其诱导的信号通路, 抑 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和迁移, 从而可应用于抗肿瘤 药物的制备。 且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易 得, 反应条件温和, 反应过程操作简单, 所用试剂 便宜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05859638 A 2016.08.17 CN 105859638 A 1.一种具有。

3、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 R1、 R2为氢、 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卤素 基团为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或三氟甲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烷烃 基团为甲基或乙基。 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2-氨基-4-溴苯甲酸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 2)在四(三苯基膦)钯的催化作用下, 7-溴喹唑啉-4(3。

4、H)-酮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通 过Suzuki反应得到联苯化合物; 3)1,1环丁基二甲酸与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单 酰化的丁甲酸; 4)联苯化合物与单酰化的丁甲酸在HATU缩合剂的缩合作用下生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 将2-氨基-4-溴苯甲酸溶于甲酰胺中, 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加入冰水中, 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 去溶剂, 得到红棕色残留物, 用层析柱分离红棕色残留物, 得到红棕色固体。

5、7-溴喹唑啉-4 (3H)-酮。 6.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 将7-溴喹唑啉-4(3H)-酮、 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 无水碳酸钾和 四(三苯基膦)钯溶于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 在氮气保护下反应, 反应结束后冷 却至室温, 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 分离粗品, 得到联苯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 在氮气保护下, 将无水三乙胺滴加到1,1环丁基二甲酸的无水四 。

6、氢呋喃溶液中, 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 然后向其中滴加氯化亚砜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 搅拌 反应, 再向其中滴加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 搅拌反应,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单酰化的丁甲酸。 8.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 在冰浴条件下, 将联苯化合物和单酰化的丁甲酸加入到无水四 氢呋喃中, 再加入HATU, 搅拌反应, 然后向其中加入无水三乙胺的四氢呋喃溶液, 撤去冰浴,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5859638 A 2 室温下反。

7、应, 反应结束后, 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 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9.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抑制 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以 VEGFR-2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5859638 A 3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 特别涉。

8、及一种具有抗 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并将成为 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恶性肿瘤已不再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严重疾病, 发展中国家面临 着更大的疾病负担。 化学药物治疗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近三十年已经有了巨 大的发展和进步, 得到了一大批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临床抗肿瘤药物。 但是抗肿瘤药也存 在许多不良反应, 比如脱发, 呕吐, 产生骨髓抑制, 快速产生耐药性等等, 这些都导致化学药 物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因此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是目前药学领域的热点和 难点问题之一。。

9、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该化合物在体外体现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 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6 0007 其中, R1、 R2为氢、 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 0008 所述的卤素基团为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或三氟甲基。 0009 所述的烷烃基团为甲基或乙基。 0010 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1 1)2-氨基-4-溴苯甲酸与甲酰胺通过环。

10、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 0012 2)在四(三苯基膦)钯的催化作用下, 7-溴喹唑啉-4(3H)-酮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 盐通过Suzuki反应得到联苯化合物; 0013 3)1,1环丁基二甲酸与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 到单酰化的丁甲酸; 0014 4)联苯化合物与单酰化的丁甲酸在HATU缩合剂的缩合作用下生成具有抗肿瘤活 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0015 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 将2-氨基-4-溴苯甲酸溶于甲酰胺中, 在氮气保护下进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5859638 A 4 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加入冰水中, 用乙酸乙。

11、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 减压蒸去溶剂, 得到红棕色残留物, 用层析柱分离红棕色残留物, 得到红棕色固体7-溴喹唑 啉-4(3H)-酮。 0016 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 将7-溴喹唑啉-4(3H)-酮、 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 无水 碳酸钾和四(三苯基膦)钯溶于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 在氮气保护下反应, 反应 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联苯化合物。 0017 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 在氮气保护下, 将无水三乙胺滴加到1,1环丁基二甲酸 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中, 冰浴条件下搅。

12、拌反应, 然后向其中滴加氯化亚砜的无水四氢呋喃 溶液, 搅拌反应, 再向其中滴加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 搅拌反应, 反 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单酰化的 丁甲酸。 0018 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 在冰浴条件下, 将联苯化合物和单酰化的丁甲酸加入 到无水四氢呋喃中, 再加入HATU, 搅拌反应, 然后向其中加入无水三乙胺的四氢呋喃溶液, 撤去冰浴, 室温下反应, 反应结束后, 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 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00。

13、19 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抑制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 中的应用。 0020 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制备以VEGFR-2激酶为靶点的抗肿 瘤药物中的应用。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肿瘤活 性的化合物, 其对VEGFR-2激酶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具体的, 本发 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能够抑制VEGFR-2激酶的活性。 而血管生成 与肿瘤的发生、 发展和迁移都有密切关系, 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以有效的。

14、抑制肿瘤的生 长和迁移, 许多生长因子调控新生血管生成, 其中VEGFR-2是已知的最强的正调控因子。 因 此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通过抑制VEGFR-2激酶的活性, 阻断 其诱导的信号通路,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和迁移, 从而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尤其是 以VEGFR-2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以及抑制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 0023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通过2-氨基-4- 溴苯甲酸与甲酰胺反应得到7-溴喹唑啉-4(3H)-酮, 再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反应得到联 苯化合物, 并通过1,1环丁基二甲酸与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胺反。

15、应得到单酰化的丁甲酸, 将 苯胺中的取代基引入到单酰化的丁甲酸上, 然后联苯化合物再与单酰化的丁甲酸进行缩合 反应, 即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 反应条件温和, 反应过程操作简单, 所用试剂便宜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图; 0025 其中, 化合物1为2-氨基-4-溴苯甲酸, 化合物2为7-溴喹唑啉-4(3H)-酮, 化合物3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5859638 A 5 为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 化合物4为联苯化合物; 化合物为5为1,1环丁基二甲酸, 化合物6为 单取代或双取代的。

16、苯胺, 化合物7为单酰化的丁甲酸, 化合物8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 酰胺化合物。 0026 图中标注的具体为: 0027 a.HCONH2,MW,150; b.Pd(PPh3)4,K2CO3,H2O,dioxane,100; c.SOCl2,Et3N,DCM,0 ; d.HATU,Et3N,THF,rt.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所述是对本发明的 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该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在 体外具有抗肿瘤活性, 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0030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

17、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含有喹唑啉酮基 团, 其化学结构式具体如下: 0031 0032 其中, R1、 R2为氢、 烷烃基团或卤素基团。 所述的卤素基团为氟原子、 氯原子、 溴原子 或三氟甲基。 0033 下面结合图1中所示的合成路线和具体的合成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具 有抗肿瘤活性的候选药物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制备和活性筛选方法。 0034 实施例1 0035 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 R1为氢, R2为F, 通过以下步骤 制备(参见图1): 0036 1)2-氨基-4-溴苯甲酸(化合物1)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 酮(化合物2) 003。

18、7 将5.0g(23.14mmol)2-氨基-4-溴苯甲酸溶于80ml(2.01mmol)甲酰胺中, 氮气保护 下在150、 功率为300W的微波条件下反应1.45h,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加入冰水中, 用乙 酸乙酯萃取3-4次, 萃取的有机相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 再用无水硫 酸钠干燥, 然后旋干, 得到红棕色残留物, 用层析柱分离红棕色残留物, 得到红棕色固体7- 溴喹唑啉-4(3H)-酮1.89g, 产率36.3。 0038 2)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反应下将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与对氨基苯 硼酸盐酸盐(化合物3)通过Suzuki反应得到4(3H)-。

19、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 0039 将0.87g(3.87mmol)7-溴喹唑啉-4(3H)-酮、 0.61g(3.52mmol)对氨基苯硼酸盐酸 盐、 1.46g(10.56mmol)无水碳酸钾和0.4g(0.35mmol)四(三苯基膦)钯溶于90mL1,4-二氧 六环和30mL水的混合溶液中, 在氮气保护下于100反应过夜,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用 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5859638 A 6 到黄色固体4(3H)-7-喹唑啉-4-酮)苯胺0.72g, 产率85.7。。

20、 0040 3)1,1环丁基二甲酸(化合物5)与间氟苯胺(化合物6)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 反应得到1-(3-氟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 0041 在氮气保护下, 将1ml(6.94mmol)无水三乙胺缓慢滴加到1g(6.94mmol)1,1环丁基 二甲酸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20ml中, 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30min, 然后向其中继续滴加缓慢 0.5ml(6.94mmol)氯化亚砜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5ml, 搅拌反应2小时, 再向其中缓慢滴加 0.77g(6.94mmol)间氟苯胺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20ml, 搅拌反应2小时,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 液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21、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白色固体1-(3-氟苯基)氨 基甲酰)环丁甲酸0.51g, 产率30.9。 0042 4)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与1-(3-氟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 (化合物7)在HATU缩合剂缩合下生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8)。 0043 在冰浴条件下, 将0 .13g(0 .53mmol)4(3H)-7-喹唑啉-4-酮)苯胺和0 .19g (0.80mmol)1-(3-氟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加入到15ml无水四氢呋喃中, 再加入0.36g (0.95mmol)HATU, 搅拌反应30min后缓慢加入0.07ml(0.53mmol)无水三乙胺。

22、的四氢呋喃溶 液3ml, 撤去冰浴, 室温下反应过夜,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的有机相 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目标化合物0.18g, 产率 75.0。 0044 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0045 0046 理化性质: mp:300。 0047 氢谱核磁共振数据为: 1HNMR(400MHz,DMSO) 9.87(s,1H),9.83(s,1H),8.16(d,J 8.3Hz,1H),8.14(s,1H),7.91(d,J1.3Hz,1H),7.87(s,1H),7.84(s,2H),7.80(d,J 8.8Hz,2H),7.。

23、737.66(m,1H),7.48(d,J8.4Hz,1H),7.34(m,J15.2,8.1Hz,1H),6.90 (td,J8.5,2.4Hz,1H),2.69(t,J7.9Hz,4H),1.921.81(m,2H). 0048 碳谱核磁共振数据为: 13CNMR(101MHz,DMSO) 170.69,170.42,161.26,161.03, 149.67,146.35,145.78,141.31,140.01,133.97,130.60,127.87,127.03,125.44,124.43, 121.59,120.90,116.17,110.56,110.35,107.32,107。

24、.05,56.99,29.77,15.83. 0049 实施例2 0050 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 R1、 R2均为三氟甲基。 0051 步骤1)步骤3)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1)步骤3)相同, 即由起始化合物2-氨基-4- 溴苯甲酸(化合物1)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 7-溴喹 唑啉-4(3H)-酮(化合物2)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化合物3)通过Suzuki反应得到4(3H)- 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 1,1环丁基二甲酸(化合物5)与3,5-二三氟甲基苯胺(化合 物6)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1-(3,5-。

25、二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 (化合物7)。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5859638 A 7 0052 4)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与1-(3,5-二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 酰)环丁甲酸(化合物7)在HATU缩合剂缩合下生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8), 具体的操作步骤 为: 0053 在冰浴条件下, 将0 .45g(1 .88mmol)4(3H)-7-喹唑啉-4-酮)苯胺和1 .00g (2.81mmol)1-(3,5-二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加入到30ml无水四氢呋喃中, 再 加入2.14g(5.64mmol)HATU, 搅拌反应30min后缓慢加。

26、入0.78ml(5.64mmol)无水三乙胺的四 氢呋喃溶液20ml, 撤去冰浴, 室温下反应过夜,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 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目标化合物 0.23g, 产率21.3。 0054 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0055 0056 理化性质: mp:300。 0057 氢谱核磁共振数据为: 1HNMR(400MHz,DMSO) 12.30(s,1H),11.03(s,1H),10.38 (s,1H),8.57(s,2H),8.16(d,J8.3Hz,1H),8.13(s,1H),7.95(s,1H),7.。

27、92(d,J12.1Hz, 2H),7.82(d,J12.8Hz,2H),7.77(d,J9.4Hz,2H),2.74(t,J7.5Hz,4H),1.941.78(m, 2H). 0058 碳谱核磁共振数据为: 1HNMR(400MHz,DMSO) 12.30(s,1H),11.03(s,1H),10.38 (s,1H),8.57(s,2H),8.16(d,J8.3Hz,1H),8.13(s,1H),7.95(s,1H),7.92(d,J12.1Hz, 2H),7.82(d,J12.8Hz,2H),7.77(d,J9.4Hz,2H),2.74(t,J7.5Hz,4H),1.941.78(m, 。

28、2H). 0059 实施例3 0060 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中, R1为氯, R2为CH3。 0061 步骤1)步骤3)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1)步骤3)相同, 即由起始化合物2-氨基-4- 溴苯甲酸(化合物1)与甲酰胺通过环合反应制备7-溴喹唑啉-4(3H)-酮(化合物2), 7-溴喹 唑啉-4(3H)-酮(化合物2)与对氨基苯硼酸盐酸盐(化合物3)通过Suzuki反应得到4(3H)- 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 1,1环丁基二甲酸(化合物5)与3-氯-4-甲基苯胺(化合物 6)在氯化亚砜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1-(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化合。

29、 物7)。 0062 4)4(3H)-7-喹唑啉-4-酮)苯胺(化合物4)与1-(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 丁甲酸(化合物7)在HATU缩合剂缩合下生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8),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0063 在冰浴条件下, 将0 .59g(2 .49mmol)4(3H)-7-喹唑啉-4-酮)苯胺和1 .00g (3.74mmol)1-(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酰)环丁甲酸加入到30ml无水四氢呋喃中, 再加 入2.84g(7.47mmol)HATU, 搅拌反应30min后缓慢加入01.00ml(7.47mmol)无水三乙胺的四 氢呋喃溶液20ml, 撤去冰浴, 室温下反应过夜, 。

30、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 的有机相经洗涤、 干燥后减压蒸去溶剂, 得粗品, 用层析柱分离粗品, 得到目标化合物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5859638 A 8 0.25g, 产率20.7。 0064 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0065 0066 理化性质: mp:300。 0067 氢谱核磁共振数据为: 1HNMR(400MHz,DMSO) 12.26(s,1H),9.83(s,1H),9.80(s, 1H),8.16(d,J8.3Hz,1H),8.13(s,1H),7.89(d,J9.6Hz,2H),7.86(d,J8.9Hz,2H), 7.81(s,2H),。

31、7.79(s,1H),7.52(d,J7.9Hz,1H),7.27(d,J8.2Hz,1H),2.68(t,J 7.3Hz,4H),2.27(s,3H),1.941.74(m,2H). 0068 碳谱核磁共振数据为: 13CNMR(101MHz,DMSO) 170.54,170.46,161.02,149.80, 146.29,145.77,140.03,138.62,133.95,133.27,131.45,130.62,127.86,127.01,125.41, 124.53,121.61,120.88,120.50,119.12,56.90,29.78,19.40,15.82. 0069。

32、 下面对本发明制得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进行VEGFR-2激酶的抑 制活性筛选。 0070 用HTRFKinEASE试剂盒测定本发明制得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 对VEGFR-2的抑制活性: 采用Lance实验检测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的抑制活性, 操作 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将2 L激酶和2 L的底物加入384孔板中, VEGFR-2浓度为0.09ng/ L, 底物浓度为180nM。 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多肽和4 L待测化合物, 加入2 LATP启动 反应, 在37下反应30min后, 加入EDTA终止反应。 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分别加入Eu3+-穴 状。

33、化合物标记的抗体和抗生蛋白链菌素-XL665, 在室温下孵育1h, 采用Perkin-Elmer Victor5在665nm和615nm波长下分别测定吸光度, 激酶活性用A665/A615104表征, 计算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的抑制率和IC50。 0071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结 果如表1所示: 0072 表1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VEGFR-2抑制活性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5859638 A 9 0073 0074 由表1可以看出, 本发明制备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对VEGFR-2激 酶具有抑制活性, 可用于制备抑制VEGFR-2激酶活性的药物以及制备以VEGFR-2激酶为靶点 的抗肿瘤药物。 0075 上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丁二酰胺化合物中对VEGFR-2激酶抑制效果较好的环丁 二酰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如表2所示。 0076 表2环丁二酰胺化合物的结构式 0077 0078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5859638 A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1 CN 105859638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