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氨基-2-羟基-4-苯基-缬氨酰-异亮氨酸衍生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氨基-2-羟基-4-苯基-缬氨酰-异亮氨酸衍生物及其应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76300.2 (22)申请日 2015.02.13 (71)申请人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 限责任公司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 园区牛顿路200号8号楼5B (72)发明人 戈梅王涛铙敏罗敏玉夏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1104 代理人 缪利明 (51)Int.Cl. C07K 5/023(2006.01) C12N 9/48(2006.01) (54)发明名称 3-氨基-2-羟基-4-苯基-缬氨酰。
2、-异亮氨酸 衍生物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化合物, 具有以下结 构通式:其中, R 选自: H、 直链或支链C1-C4烷基、 直链或支链的 C1-C4羟烷基、 直链或支链的C1-C4巯基烷基、 直 链或支链的C1-C4烷基羧基、 以及C1-C4烷基酰胺 基。 本发明的化合物对于氨肽酶N具有较好的抑 制活性, 可用于制备氨肽酶N抑制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 CN 105985405 A 2016.10.05 CN 105985405 A 1/1 页 2 1.一种新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 其中, R 选自 : H、 直链或支链 C1-C。
3、4 烷基、 直链或支链的 C1-C4 羟烷基、 直链或支链的 C1-C4 巯基烷基、 直链或支链的 C1-C4 烷基羧基、 以及 C1-C4 烷基酰胺基。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化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用于制备氨肽酶 N 抑制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985405 A 2 1/11 页 3 3- 氨基 -2- 羟基 -4- 苯基 - 缬氨酰 - 异亮氨酸衍生物及其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3- 氨基 -2- 羟基 -4- 苯基 - 缬氨酰 - 异 亮氨酸衍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4、的 ZL 201110076554.6 号中国发 明专利公开了从 CGMCC No.4027 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以下结构式 (1) 的化合物, 命名 为 : 3- 氨基 -2- 羟基 -4- 苯基 - 缬氨酰 - 异亮氨酸 (3-amino-2-hydroxy-4-phenylbutano yl-valyl-isoleucine) : 0003 0004 ZL 201110076555.0 号中国发明专利中, 进一步公开了该化合物具有氨肽酶 N 抑 制活性, 可用于制备氨肽酶 N 抑制剂。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进一步的研发中, 在 3- 氨基 -2- 羟基 -4- 苯基 -。
5、 缬氨酰 - 异亮 氨酸, 即结构式 (1) 的母体化合物, 的基础上, 合成了一系列衍生化合物, 经过对这些衍生 物的氨肽酶 N 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后发现, 这些衍生物的氨肽酶 N 抑制活性相比结构式 (1) 的母体化合物均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0006 因此,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式 (1) 的化合物的衍生物, 所述衍 生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 0007 0008 其中, R 选自 : H、 直链或支链 C1-C4 烷基、 直链或支链的 C1-C4 羟烷基、 直链或支链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3 2/11 页 4 的 C1-C4 巯基烷基、 直链或支链的 。
6、C1-C4 烷基羧基、 以及 C1-C4 烷基酰胺基。 000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 在于提供上述通式化合物的应用, 用于制备氨肽酶 N 抑制 剂。 0010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式 (1) 的衍生物, 对于氨肽酶 N 的抑制活性相比结构式 (1) 的 化合物均有显著的提升, IC50普遍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对于开发氨肽酶 N 抑制剂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 3- 氨基 -2- 羟基 -4- 苯基 - 缬氨酰 - 异亮氨酸 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氨肽酶 N 抑制活性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
7、围。 0012 一、 合成实施例 0013 以结构式 (1) 为母体化合物, 合成一系列的衍生物, 具体如下 : 0014 实施例 1 0015 反应式如下 : 0016 0017 合成步骤如下 : 0018 1、 100ml 三口烧瓶中, 投入 4.07g(0.01mol) 化合物 (1), 22ml 四氢呋喃, 冰水浴下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4 3/11 页 5 滴加 22ml 的氢氧化钠溶液 (1mol/l), 搅拌 20min, 滴加 0.011mol 苄氧羰基氯, 自然升温反 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 倒入冰水中, 乙酸乙酯提取, 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涤。
8、, 干燥, 抽滤, 滤液浓缩, 得到化合物 (2)4g, 摩尔收率为 73.9。 0019 2、 100ml 三口烧瓶中, N2 置换保护下, 投入化合物 (2)4g 和 2.9g L- 异亮氨酸苄酯 对甲苯磺酸盐, 2.4gTBTU, 60ml二氯甲烷, 冰水浴下降温至0, 缓缓滴入3.4ml二异丙基乙 胺, 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 分层, 有机层用饱和盐水 洗涤, 干燥, 抽滤, 滤液浓缩得到化合物 (3)4.8g, 摩尔收率为 87。 0020 3、 100ml 单口烧瓶中, 投入 4.8g 化合物 (3), 50ml 甲醇, 0.24g 钯碳,。
9、 氢气球置换三 次, 在氢气保护条件下常温搅拌反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 抽滤滤掉钯碳, 甲醇洗涤两次, 滤液浓缩, 二氯甲烷打浆得到 2.6g 化合物 (4), 摩尔收率为 77.5。1H NMR(500MHz, DMSO) : 0.8(m,18H), 1.4(m,2H), 1.7(m,2H), 2.0(m,2H), 2.5(m,3H), 2.8(m,1H), 3.2(m,1H), 3.8(s,1H), 4.0(m,1H), 4.3(m,2H), 7.3(m,5H), 7.8(s,2H), 8.0(m,1H) ; ESI-MS m/z : 521M+H+。 0021 实施例 2 0。
10、022 反应式如下 : 0023 0024 合成步骤如下 : 0025 1、 100ml 三口烧瓶中, 投入 4.07g(0.01mol) 化合物 (1), 22ml 四氢呋喃, 冰水浴下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5 4/11 页 6 滴加 22ml 的氢氧化钠溶液 (1mol/l), 搅拌 20min, 滴加 0.011mol 苄氧羰基氯, 自然升温反 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 倒入冰水中, 乙酸乙酯提取, 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涤, 干燥, 抽滤, 滤液浓缩, 得到化合物 (2)4g, 摩尔收率为 73.9。 0026 2、 100ml 三口烧瓶中, N2置换保护下。
11、, 投入化合物 (2)4g 和 2.9g L- 亮氨酸苄酯对 甲苯磺酸盐, 2.4gTBTU, 60ml 二氯甲烷, 冰水浴下降温至 0, 缓缓滴入 3.4ml 二异丙基乙 胺, 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 分层, 有机层用饱和盐水 洗涤, 干燥, 抽滤, 滤液浓缩得到化合物 (5)5g, 摩尔收率为 90。 0027 3、 100ml 单口烧瓶中, 投入 5g 化合物 (5), 50ml 甲醇, 0.25g 钯碳, 氢气球置换三 次, 在氢气保护条件下常温搅拌反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 抽滤滤掉钯碳, 甲醇洗涤两次, 滤液浓缩, 二氯甲烷打浆得。
12、到 2.7g 化合物 (6), 摩尔收率为 77。1H NMR(500MHz, DMSO) : 0.8(m,18H), 1.5(m,2H), 1.7(m,2H), 2.0(m,2H), 2.5(m,3H), 2.8(m,1H), 3.2(m,1H), 4.0(m,1H), 4.1(m,1H), 4.2(m,2H), 7.3(m,5H), 7.8(s,2H), 8.0(m,1H) ; ESI-MS m/z : 521M+H+。 0028 实施例 3 0029 反应式如下 : 0030 0031 合成步骤如下 : 0032 1、 100ml 三口烧瓶中, 投入 4.07g(0.01mol) 化合物。
13、 (1), 22ml 四氢呋喃, 冰水浴下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6 5/11 页 7 滴加 22ml 的氢氧化钠溶液 (1mol/l), 搅拌 20min, 滴加 0.011mol 苄氧羰基氯, 自然升温反 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 倒入冰水中, 乙酸乙酯提取, 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涤, 干燥, 抽滤, 滤液浓缩, 得到化合物 (2)4g, 摩尔收率为 73.9。 0033 2、 100ml 三口烧瓶中, N2置换保护下, 投入化合物 (2)4g 和 2.8g L- 缬氨酸苄酯对 甲苯磺酸盐, 2.4gTBTU, 60ml 二氯甲烷, 冰水浴下降温至 0, 缓缓滴。
14、入 3.4ml 二异丙基乙 胺, 滴加完毕后自然升温反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 分层, 有机层用饱和盐水 洗涤, 干燥, 抽滤, 滤液浓缩得到化合物 (7)4.8g, 摩尔收率为 89。 0034 3、 100ml 单口烧瓶中, 投入 4.8g 化合物 (7), 50ml 甲醇, 0.25g 钯碳, 氢气球置换三 次, 在氢气保护条件下常温搅拌反应, TLC 跟踪, 反应完毕后, 抽滤滤掉钯碳, 甲醇洗涤两次, 滤液浓缩, 二氯甲烷打浆得到 2.6g 化合物 (8), 摩尔收率为 78。1H NMR(500MHz, DMSO) : 0.8(m,18H), 1.4(m,1H)。
15、, 1.7(m,1H), 2.0(m,2H), 2.5(m,3H), 2.8(m,1H), 3.2(m,1H), 3.9(s,1H), 4.0(m,1H), 4.3(m,2H), 7.3(m,5H), 7.8(s,2H), 8.1(m,1H) ; ESI-MS m/z : 507.3M+H+。 0035 参照以上方法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 具体如表 1 所示。 0036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参照以上实施例 1-3 的方法很容易获得表 1 中所列 结构式 (9) (24) 的化合物, 因此这里不再逐一描述。另外, 虽然以上实施例在第二步反 应中均使用了L-型氨基酸基团, 但D-型氨基酸基团。
16、同样适用, 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同样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0037 二、 氨肽酶 N 抑制活性实施例 0038 实施例 4 0039 本实施例以上述合成的结构式 (4)、 (6)、 (8) (24) 的化合物 ( 表 1 所列 ) 为例, 验证这些化合物对氨肽酶 N 的抑制活性, 同时以母体化合物 ( 结构式 (1) 的化合物 ) 为对 照, 具体如下 : 0040 测定方法 ( 参照 ZL201110076555.0 号中国发明专利 ) 0041 在 96 孔板中加入底物 (L- 亮氨酰对硝基苯胺 )100l(1mg/ml, 溶于 0.1M Tris-HCl,p。
17、H 7.0), 不同浓度梯度的待测化合物 20l(0.1M Tris-HCl, pH 7.0), 37, 3min反应, 再加入氨肽酶N(L5006-25UN, Sigma)溶液20l(2mU, 0.1M Tris-HCl, pH 7.0), 37, 反应 30min, 后于 405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值。 0042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抑制率 : 0043 抑制率 (A-B)/A*100 0044 其中 A 为不含抑制剂的反应体系测得的吸收度, B 为含有不同浓度待测化合物的 反应体系测得的吸收度, 用 0.1M Tris-HCl, pH 7.0 的缓冲液调零。在所得数据系列中找出 抑制率在 5。
18、0左右所对应的各化合物浓度, 即为其半数抑制浓度 IC50。 0045 按上述方法试验获得的一系列衍生物的氨肽酶 N 抑制活性结果如表 2 所示 : 0046 表 2、 氨肽酶 N 抑制活性 0047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7 6/11 页 8 0048 0049 * 平均值, 取自 3 组重复实验结果 0050 由以上表 1 的结果可见, 本发明合成的结构式 (1) 的一系列衍生物, 其氨肽酶 N 抑 制活性相比母体化合物(结构式(1)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IC50普遍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对于开发新的氨肽酶 N 抑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051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8 7/11 页 9 0052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9 8/11 页 10 0053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10 9/11 页 11 0054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11 10/11 页 12 0055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12 11/11 页 13 说 明 书 CN 105985405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