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相树脂的量子点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多相树脂的量子点膜.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80054002.7 (22)申请日 2014.08.13 61/865,692 2013.08.14 US C09K 11/02(2006.01) C09K 11/70(2006.01) H01L 33/50(2006.01) B82Y 20/00(2006.01) (71)申请人 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英国曼彻斯特 (72)发明人 武贡笋 伊马德纳萨尼 阿米尔卡皮拉伊纳雷能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吴胜周 (54) 发明名称 利用多相树脂的量子点膜 (57) 摘要 本文描述了。
2、含有量子点 (QD) 的多相聚合物 膜。所述膜具有主要为疏水性聚合物的域和主要 为亲水性聚合物的域。在疏水基质内通常更稳定 的QD主要分散在所述膜的疏水域内。 亲水域在排 除氧方面趋于是有效的。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6.03.30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GB2014/052471 2014.08.13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5/022526 EN 2015.02.19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056370。
3、60 A 2016.06.01 CN 105637060 A 1.一种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包含: 第一相, 所述第一相包含第一聚合物和分散在所述第一聚合物中的大量量子点(QD), 和 第二相, 所述第二相包含第二聚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相是至少部分地相分离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比所述第二聚合物树脂是更加 疏水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是丙烯酸酯。 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是环氧化物。 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膜设置在两个气体阻挡层之间。 6.根据任一前述。
4、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QD纳米粒子是核心-外壳QD纳米粒 子。 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QD纳米粒子是无镉的QD纳米粒子。 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QD纳米粒子包含基于InP的核心。 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聚 合物的折射率相差小于约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 折射率相差小于约1。 11.一种制备膜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包含第一相和第二相的乳液, 和沉积所述乳液以形成膜; 其中 所述第一相包含第一聚合物和QD, 并且所。
5、述第二相包含第二聚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第一相中比在所述第二相中存在显著更 多的QD。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中形成乳液包括: 形成包含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QD的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溶液组合以形成第二混合物; 和 搅拌所述第二混合物以形成所述乳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比所述第二聚合 物树脂是更加疏水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是丙烯酸酯。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是环氧化。
6、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折射率和所述 第二聚合物的折射率相差小于约1。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沉积所述乳液以形成膜包括: 将所 述乳液沉积在气体阻挡片之间和固化所述第一和第二聚合物树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637060 A 2 利用多相树脂的量子点膜 发明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含发光半导体量子点(QD)的材料,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结合QD的多 相聚合物膜。 0002 发明背景 0003 发光二极管(LED)正变得对现代生活更加重要并且设想了其将成为多种照明形式 (例如汽车灯、 交通。
7、信号、 一般照明、 液晶显示器(LCD)背光和显示屏)的主要应用中的一种。 目前, LED装置典型地由无机固态半导体材料制成。 用于制造LED的材料决定了由该LED产生 的光的颜色。 每种材料发射具有特定波长谱的光, 即具有特定颜色组合的光。 常见材料包括 AlGaAs(红色)、 AlGaInP(橙色-黄色-绿色)和AlGaInN(绿色-蓝色)。 0004 对于许多应用, 需要产生白色光(其是基色(例如红色、 绿色和蓝色)的混合物)或 产生使用通常LED半导体材料不可获得的光的LED。 目前用于产生所需颜色如白色的颜色混 合的最常见方法是使用磷光材料的组合, 所述磷光材料被放置在固态LED的顶。
8、部, 从而来自 该LED的光( “一次光” )被该磷光材料吸收, 然后以不同频率将再发射( “二次光” )。 磷光材料 “降频变换” 一次光的一部分。 0005 在降频转换应用中使用的当前磷光材料典型地吸收UV或蓝色光并将其变换为具 有更长波长的光, 例如红色或绿色光。 可以使用具有与发射红色和绿色光的二次磷光体组 合的蓝色一次光源(例如发射蓝色的LED)的照明装置来产生白色光。 0006 最常见的磷光体材料是固态半导体材料, 例如三价稀土掺杂的氧化物或卤代磷酸 盐。 可以通过将发蓝色光的LED与绿色磷光体(例如SrGa2S4: Eu22+)和红色磷光体(例如 SrSi5Ni8: Eu22+)。
9、或发UV光的LED加黄色磷光体(例如Sr2P2O7: Eu2+; Mu2+)和蓝色-绿色磷光体 掺混而获得白色发射。 0007 若干问题与固态降频变换磷光体相关。 颜色控制和显色性(colorrendering)可 能是差的(即, 显色指数(CRI)75), 导致产生在许多情形下不合意的光。 此外, 也难以调整 所发射的光的色调; 因为由任何特定磷光体发射的特有颜色是制成磷光体的材料的函数。 如果不存在合适的材料, 那么某些色调就根本不可获得。 因此, 本领域对于具有比目前可获 得的更大灵活性和更好显色性的降频变换磷光体存在需要。 0008 发明概述 0009 本文描述了含有QD的膜。 所述膜。
10、可以用作用于LED发光装置的组件, 特别地, 用作 用于降频变换从固态LED半导体材料发射的光的磷光体膜。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包含: 第一相和第二相, 所述第一相包含第一聚合物和分散在所述第一聚合物中的大量(apopulationof)量子点 (QD), 所述第二相包含第二聚合物, 其中所述第一相和第二相是至少部分地相分离的。 0011 优选地, 所述第一聚合物是比第二聚合物树脂更疏水的。 0012 优选地, 所述第一聚合物可以是丙烯酸酯。 0013 优选地, 所述第二聚合物可以是环氧化物。 0014 优选地, 所述膜可以设置在两个气体阻挡层之间。。
11、 说明书 1/7 页 3 CN 105637060 A 3 0015 优选地, 所述QD纳米粒子可以是核心-外壳(核壳, core-shell)QD纳米粒子。 0016 优选地, 所述QD纳米粒子可以是无镉QD纳米粒子。 0017 优选地, 所述QD纳米粒子可以包含基于InP的核心。 0018 优选地, 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折射率(reactiveindex)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折射率 (refractiveindex)可以相差小于约5。 0019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折射率可以相差小 于约1。 0020 可以将任何前述的优选特征单独地或以与任何其他优选特征的任意。
12、组合结合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 0021 膜由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材料(例如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树脂)形成。 膜至少部分地相 分离, 使得在膜内的一些域(domain)主要是所述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并且所述膜内的其他 域主要是所述聚合物材料。 所述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经选择为与QD高度相容。 所述聚合物 材料中的另一种在排除(excluding)氧方面是高度有效的。 作为结果, 多域膜包含分散在QD 相容聚合物中的QD的富QD域(QD-richdomain), 那些域被氧排除聚合物(oxygen- excludingpolymer)的贫QD域(QD-poordomain)包围。 因此, QD悬浮在与其高。
13、度相容的介 质中, 并且通过氧排除域保护免于氧。 0022 本文还描述了制备这样的膜的方法。 0023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制备膜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包含第一 相和第二相的乳液, 和沉积所述乳液以形成膜; 其中所述第一相包含第一聚合物和QD, 并且 所述第二相包含第二聚合物。 0024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相中比在所述第二相中可以存在显著(实质性或基本上, substantially)更多的QD。 0025 优选地, 形成乳液可以包括: 形成包含所述第一聚合物和QD的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 混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溶液组合以形成第二混合物; 和搅拌所述第二混合物以形成乳 。
14、液。 0026 优选地, 所述第一聚合物可以是比所述第二聚合物树脂更疏水的。 0027 优选地, 所述第一聚合物可以是丙烯酸酯。 0028 优选地, 所述第二聚合物可以是环氧化物。 0029 优选地, 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折射率可以相差小于约 1。 0030 优选地, 沉积所述乳液以形成膜可以包括: 将所述乳液沉积在气体阻挡片之间并 固化所述第一和第二聚合物树脂。 0031 任何前述的优选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与任何其他优选特征的任意组合结合到本 发明的第二方面中。 0032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 QD悬浮在第一聚合物树脂(即QD相容性树脂)的溶液中。 然后, 将QD悬浮液加入到。
15、第二聚合物树脂(氧排除树脂)的溶液, 得到乳液。 膜由所述乳液形成, 其 随后可以被固化以形成固体膜。 0033 附图简述 0034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 将更好地理解前述概述以及以下详述。 仅出于举例说明的目 说明书 2/7 页 4 CN 105637060 A 4 的, 在附图中示出了某些实施方案。 然而, 将理解的是, 本文公开的发明构思不限于附图中 所示出的精确安排和手段。 0035 图1是使用含有QD的膜来降频变换由LED发射的光的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0036 图2是夹在透明片材之间的含QD的聚合物的示意图。 0037 图3是具有QD相容性相和氧排除相的两相膜的示意图。 0038 图4。
16、是示出了制备两相膜的步骤的流程图。 0039 图5是在多种膜中的QD量子产率的曲线图。 0040 图6示出了两相LMA/环氧树脂膜的稳定性研究。 0041 描述 0042 对利用具有大约2-50nm的尺寸的化合物半导体粒子(通常称作量子点(QD)或纳米 晶体)的性质已经有相当大的关注。 这些材料由于它们的可以在许多商业应用中利用的尺 寸可调的电子性质而在商业上受到关注。 0043 已被研究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是硫族化物II-VI材料, 即ZnS、 ZnSe、 CdS、 CdSe、 CdTe; 特别是CdSe(由于其在光谱的可见区域上的可调节性所致)。 已经由 “自底向上(bottom up)” 技。
17、术开发了用于大规模制造这些材料的可再现方法, 由此使用 “湿法” 化学程序, 逐个 原子地(即从分子到团簇到粒子)制备粒子。 0044 两个基本因素(两者都与个体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大小有关)决定它们的独特性质。 第一个因素是大的表面与体积比(比表面积, surfacetovolumeratio)。 随着粒子变得更 小, 表面原子与在内部的原子的数目的比率增大。 这导致在材料的总体性质中起重要作用 的表面性质。 第二个因素是当材料的尺寸非常小时, 该材料的电子性质的变化。 在极其小的 尺寸, 量子限制(quantumconfinement)引起材料的带隙随粒子的尺寸减小而逐渐增大。 这 种效应是 。
18、“盒中电子” 的限制的结果, 其造成类似于在原子和分子中所观察到的离散能级, 而不是如在相应的块体半导体材料中所观察到的连续带。 因此, 通过吸收电磁辐射产生的 “电子与空穴” 与其在相应粗晶材料中的情况相比, 更加靠近地在一起。 这导致取决于纳米 粒子材料的粒度和组成的窄带宽发射。 因此, QD具有比相应的粗晶材料更高的动能, 并且因 此第一激子跃迁(带隙)的能量随粒子直径减小而增加。 0045 单一半导体材料的QD纳米粒子趋于(往往, tendto)具有相对低的量子效率, 这是 由于在位于纳米粒子表面上的缺陷和悬空键处发生的电子-空穴重新组合所致, 其可以导 致非辐射电子-空穴重新组合。 。
19、一种消除这样的在QD的无机表面上的缺陷和悬空键的方法 是, 在核心粒子的表面上外延地生长相对于该核心材料具有更宽带隙和小的晶格失配的第 二无机材料, 制造 “核心-外壳” 粒子。 核心-外壳粒子将限制在核心中的任何载流子与否则 将充当非辐射重新组合中心的表面状态分离开。 一个实例是具有在CdSe核心的表面上生长 的ZnS外壳的QD。 0046 已经通过如下方式制备了初级的基于QD的发光装置: 将胶体状地产生的QD嵌入在 光学透明的LED封装介质(通常是硅树脂或丙烯酸酯)中, 然后将其放置在固态LED的顶部 上。 使用QD潜在地比使用更常用的磷光体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例如调节发射波长的能力、 。
20、强的吸收性质、 提高的显色性以及低的散射。 0047 对于QD在下一代发光装置中的商业化应用, 优选将QD结合到LED封装材料中同时 尽可能保持完全单分散的并且没有量子效率的显著损失。 迄今所开发的方法是有问题的, 说明书 3/7 页 5 CN 105637060 A 5 特别是因为当前LED封装剂的性质。 当配制成当前LED封装剂时, QD可能发生聚集, 从而降低 QD的光学性能。 此外, 一旦将QD结合到LED封装剂中, 氧可以通过封装剂迁移至QD的表面, 其 可以导致光氧化并且作为结果量子产率(QY)降低。 0048 一种解决氧迁移至QD的问题的方式是将QD结合到具有低氧渗透性介质中以形。
21、成 “珠” , 这样的含有QD的材料分散在所述株内。 然后可以将含有QD的珠分散在LED封装剂内。 这样的系统的实例描述于2010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2/888,982(公开号: 2011/0068322)和2009年11月19日提交的12/622,012(公开号: 2010/0123155), 将它们的整 个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0049 本文描述了含有QD的膜。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实施方案100, 其中含有QD的膜101设 置在透明基底102上。 这样的膜可以例如可用于通过吸收一次光103和发射二次光105而降 频变换来自一次光源104的一次光103。 一次光的一部分106。
22、也可以传播穿过膜和基底, 使得 从该膜和基底发出的总的光是所述一次光和二次光的混合物。 0050 含有QD的膜, 例如图1中的膜101可以使用通常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制备聚合物膜的 任何方法, 通过将QD分散在聚合物树脂中并形成材料的膜而形成。 已经发现, 与更大亲水性 树脂(例如环氧树脂)相比, QD通常与疏水性树脂(例如丙烯酸酯)更相容。 因此, 由分散在丙 烯酸酯中的QD制成的聚合物膜趋于比使用亲水性树脂例如环氧树脂的QD膜具有更高的初 始量子产率(QY)。 然而, 丙烯酸酯往往对氧是渗透性的, 而环氧树脂聚合物和类似的亲水性 聚合物在排除氧方面往往是更好的。 0051 用于实现与含有QD的。
23、疏水性薄膜相关联的高QY同时还随时间维持该QY的稳定性 的一个替代方式是通过将膜夹在气体阻挡片之间而使膜与氧隔离, 如图2中所示。 图2示出 了具有容纳在气体阻挡片202和203之间的聚合物膜201的面板200。 聚合物膜201含有分散 在整个之中的QD。 气体阻挡片202和203用于防止氧与所分散的QD接触。 然而, 即使在如图2 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 氧可以在边缘204处渗透进入膜, 导致膜的QY的劣化。 0052 此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利用氧阻挡层来密封边缘204。 然而, 这样做增加了生产 面板200的成本。 另一种选择是使用对氧是较低渗透性的聚合物201。 但如上文所阐释的, QD 。
24、通常与这样的聚合物树脂是较低相容性的, 并且因此利用这样的聚合物的装置的光学性质 较不理想。 0053 本文描述了多相膜, 所述多相膜利用至少与QD材料相容的第一相(相1)树脂和至 少在排斥O2方面是有效的第二相(相2)树脂。 图3示出了这样的膜300的平面图, 其中QD301 分散在第一聚合物相302中, 该第一聚合物相典型地是疏水性材料例如丙烯酸酯树脂。 第一 聚合物相的区域分散在整个第二聚合物相303中, 该第二聚合物相典型地是氧不可渗透材 料例如环氧树脂。 0054 本文描述的多相膜克服了以上描述的问题中的许多。 所述相1树脂与QD相容并且 因此允许高的初始QY。 所述相2树脂对氧是不。
25、渗透的, 并且因此保护QD免于氧化, 同时不需 要密封面板的边缘。 如本文所使用的, 术语 “膜” 不仅包括如图1-3中所示的2-维(即平坦)片 材, 而且还可以包括3-维形状。 0055 图4是示出了制备如本文描述的多相膜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将QD分散在相1树 脂(或树脂单体)的溶液中401。 如上描述的, 相1树脂通常是疏水性树脂, 例如丙烯酸酯树 脂。 合适的相1树脂的实例包括,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聚(甲 说明书 4/7 页 6 CN 105637060 A 6 基)丙烯酸正丙酯)、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正戊酯)、 聚(甲基)丙。
26、烯酸 正己酯)、 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聚(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聚(甲基)丙烯酸辛 酯)、 聚(甲基)丙烯酸异辛酯)、 聚(甲基)丙烯酸正癸酯)、 聚(甲基)丙烯酸异癸酯)、 聚 (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 聚(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 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 聚(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聚(异丁烯)、 聚苯乙烯、 聚(二乙烯基苯)、 聚乙酸乙烯酯、 聚异 戊二烯、 聚碳酸酯、 聚丙烯腈、 基于疏水性纤维的聚合物如乙基纤维素、 有机硅树脂、 聚(二 甲基硅氧烷)、 聚(乙烯基醚)、 聚酯或任何疏水性基质材料例如蜡、 石蜡、 植物油、 脂肪酸和 脂肪酸脂。 0056 。
27、通常, 相1树脂可以是与QD相容的任何树脂。 相1树脂可以是或可以不是交联或可 交联的。 相1树脂可以是可固化树脂, 例如使用UV光可固化的。 除了QD和相1树脂(或树脂单 体)之外, 401的溶液还可以包含以下各项中的一种或多种: 光引发剂、 交联剂、 聚合催化剂、 折射率调节剂(无机折射率调节剂例如ZnS纳米粒子或者有机折射率调节剂例如高折射率 单体或聚(硫化丙烯)、 填料例如发烟二氧化硅、 散射剂例如硫酸钡、 粘度调节剂、 表面活性 剂或乳化剂等。 0057 然后可以将QD-相1树脂分散液与相2树脂(或树脂单体)的溶液混合402。 如以上阐 释的, 相2树脂是比相1树脂更好的氧阻挡层。 。
28、相2树脂通常是亲水性树脂。 相2树脂可以是或 可以不是可交联的。 相2树脂可以是可固化树脂, 例如使用UV光可固化的。 相2树脂的实例包 括基于环氧树脂的树脂、 基于聚氨酯的树脂、 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聚乙烯醇、 聚 (乙烯-共-乙烯醇)、 聚二氯乙烯、 有机硅树脂、 聚酰亚胺、 聚酯、 聚乙烯、 聚酰胺、 酚醛树脂 (enphenolics)、 氰基丙烯酸酯、 明胶、 水玻璃(硅酸钠)、 PVP(Kollidon)。 相2树脂的溶液还 可以包含光引发剂、 交联剂、 聚合催化剂、 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8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 相1-相2混合物形成乳液403, 。
29、并且典型地相1树脂悬浮在相2 树脂中的乳液。 可以通过调节相1和相2树脂的相对浓度、 混合物的搅拌速率、 树脂的相对疏 水性等来调节乳液组成。 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或可用于支持稳定乳液 的其他混合物。 0059 根据某些实施方案, 例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 树脂混合物层压在气体阻挡膜之间 404。 气体阻挡膜的实例包括FTB3-50(可得自3M, St.Paul, MN)和GX50W或GX25W(可得自 ToppanPrintingCo., LT, Japan)。 经过固化405, 层压的树脂膜产生具有分散在整个相2聚 合物中的相1聚合物(含有QD)的区域的聚合物膜, 如图3。
30、中所示。 实施例 0060 实施例1A: 绿色InP/ZnSQD(120光密度(OD)如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 请号13/624,632所述制备, 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将该QD加入到脱气小瓶, 蒸发 甲苯, 并将所得到的固体QD再分散在含有IRG819/IRG651光引发剂(9/18mg)的 脱气的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LMA, 2.64mL)中。 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 交联剂(0.32mL)。 混合物在氮气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 得到相1树脂。 将相1树脂中的QD的膜 层压在通过19mmx14mmx0.051mm塑料隔片限制的区域上的3M气体阻。
31、挡层之间。 该膜利 用汞灯固化1分钟。 相1树脂中的QD的QY的稳定性测试通过在图5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正方 形数据点表示。 说明书 5/7 页 7 CN 105637060 A 7 0061 实施例1B: 通过以下方式制备两相树脂: 将148微升的相1树脂与0.5mL脱气的环氧 树脂(Epotek, OG142)混合, 并将混合物在氮气下以100rpm机械搅拌3分钟。 然后将60微升的 两相树脂层压在通过19mmx14mmx0.051mm塑料隔片限制的区域上的3M气体阻挡层之 间。 所述膜利用汞灯固化1分钟。 在包含丙烯酸酯(相1)和环氧树脂(EpotekOG142, 相2)的 两相树脂中的Q。
32、D的QY的稳定性测试通过图5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菱形数据点表示。 0062 实施例2: 绿色InP/ZnSQD(120光学密度(OD)如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 申请号13/624,632中所述制备。 将QD加入到脱气小瓶中并分散在含有IRG819/IRG651光引 发剂(9/18mg)的脱气的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LMA, 2.64mL)中。 加入TMPTM交联剂(0.32mL)。 混合物在氮气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 得到相1树脂。 通过以下方式制备两相树脂: 将148微升 的相1树脂与0.5mL脱气的聚氨酯丙烯酸酯(DymaxOP4-4-26032)混合, 并将混合物在氮气 下以10。
33、0rpm机械搅拌3分钟。 然后将60微升的两相树脂层压在通过19mmx14mmx0.051mm 塑料隔片限制的区域上的3M气体阻挡层之间。 所述膜用汞灯固化1-5分钟。 在包含丙烯酸酯 (相1)和聚氨酯丙烯酸酯(DymaxOP4-4-26032, 相2)的两相树脂中的QD的QY的稳定性测试 通过图5中所示的曲线图中的三角形数据点表示。 0063 实施例3: 绿色InP/ZnSQD(120光学密度(OD)如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 申请号13/624,632中所述制备。 通过在氮气下搅拌过夜将QD重新分散在经脱气的甲基丙烯 酸月桂基酯(LMA, 1.2mL)中。 将IRG819光引发剂。
34、(3mg)溶解在0.6mL的在LMA中的QD分散液。 然后加入TMPTM交联剂(0.073mL)。 混合物在氮气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 得到具有在89.2OD/ mL的QD浓度的相1树脂。 两相树脂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将67微升的相1树脂与0.43mL经脱气 的环氧树脂(Epotek, OG142)混合, 之后将混合物在氮气下以100rpm机械搅拌3分钟。 然后将 60微升的该两相树脂层压在通过19mmx14mmx0.051mm塑料隔片限制的区域上的3M气体 阻挡层之间。 所述膜用汞灯固化1分钟。 0064 实施例4: 绿色InP/ZnSQD(120光学密度(OD)如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
35、美国专利 申请号13/624,632中所述制备。 通过在氮气下搅拌过夜, 将QD分散在含有IRG819/IRG651光 引发剂(9/18mg)的脱气的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LMA, 2 .64mL)中。 加入TMPTM交联剂 (0.32mL)。 混合物在氮气下进一步搅拌30分钟, 得到相1树脂。 通过将10.1mgIRG819溶解在 经脱氧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1mL)中来制备不可交联的、 非粘性的丙烯酸酯相2树 脂。 通过将聚偏二氯乙烯(PVDC, SaranF310, 1.5g)溶解在经脱氧的GMA/IRG819/IRG651 (8.5mL/57.5mg/115.3mg)溶液中来。
36、制备不可交联的、 粘性的丙烯酸酯相2树脂。 两相树脂通 过以下方式获得: 通过将148微升的相1树脂与0.5mL经脱气的相2树脂混合并将混合物在氮 气下以100rpm机械搅拌3分钟。 然后将60微升的该两相树脂加入至19mmx14mm玻璃板的孔 或层压在通过19mmx14mmx0.051mm塑料隔片限制的区域上的3M气体阻挡层之间。 最后 所述膜用汞灯固化5分钟。 0065 树脂膜的稳定性 0066 图5是示出了在暴露于蓝色背光单元(BLU)达一定时间量(以天计的时间, 在x轴上 表示)之后的QD的树脂膜的量子产率的曲线图。 在如以上实施例1a中制备的单一相LMA树脂 中的绿色QD的QY通过正。
37、方形数据点501表示。 该单一相树脂膜具有约60的初始QY, 但QY在 第一周暴露期间显著降低。 0067 菱形数据点502表示如以上实施例1b中所述制备的含有QD的LMA/环氧树脂树脂的 说明书 6/7 页 8 CN 105637060 A 8 两相膜的QY。 LMA/环氧树脂两相膜的初始QY也为约60, 但与单一相膜不同, 两相膜的QY在 实验的时间期内保持恒定。 QY的稳定性表明两相膜有效地防止QD的氧化。 0068 三角形数据点503表示在如以上实施例2中所述制备的LMA/聚氨酯丙烯酸酯中QD 的两相膜的QY。 LMA/聚酯丙烯酸酯膜的初始QY为约45并在超过三个月上保持稳定。 图6示。
38、 出了在实施例1b中制备的两相LMA/环氧树脂膜的稳定性研究。 LED强度601、 效率602、 光致 发光强度603、 QD/LED比604以及EQE605保持稳定且高于T70606达至少2000小时。 0069 相2树脂的折射率的效果 0070 以上实施例中使用的相1LMA树脂具有1.47的折射率(RI)。 表1示出了相2树脂的RI 效应影响两相膜的光学性质的效果。 0071 0072 如表1中示出的, 当第一相的RI和第二相的RI匹配时, 膜的初始QY和EQE被最大化。 当第一相和第二相树脂的RI之间存在失配时, 膜的初始QY和EQE减小。 因此, 在可能的情况 下, 使用具有密切匹配的。
39、RI的第一相和第二相树脂是有益的。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 两种树脂 的RI相差小于约5。 根据一些施方案, 两种树脂的RI相差小于约1。 0073 因此, 可以使用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 粘度调节剂、 单体、 光散射剂和其他无机 表面张力调节剂来调节一个或两个相的RI, 以使RI匹配。 这样的添加剂也可以用来最小化 相之间的化学相互作用。 此外, 化学抗氧化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十八烷基硫醚、 十八烷 硫醇、 棕榈酸胆甾醇酯、 Zinvisible、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生育酚、 BHA、 BHT、 辛硫醇、 硫辛 酸、 谷胱甘肽、 焦亚硫酸钠、 三辛基膦(TOP)、 十四烷基膦酸、 多酚)。
40、可以添加至一个或两个相 以使在两相/气体阻挡层封装的QD膜的边缘周围的QD的降解最小化。 0074 本文中所提出的发明构思在其应用方面并不局限于在以上描述提出或附图中所 示的构造细节或组件安排。 应当理解的是, 本文采用的措辞和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 认为是限制性的。 应进一步理解的是, 所描述的特征中的任一个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 组合地使用。 在剖析本文中的附图和详述之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其他的发明系 统、 方法、 特征和优点将是明显的或将变得明显。 意图的是, 所有这样的系统、 方法、 特征和 优点受所附权利要求保护。 说明书 7/7 页 9 CN 105637060 A 9 图1(现有技术)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105637060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105637060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105637060 A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105637060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