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8581217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1019744.9

申请日:

20151229

公开号:

CN105462463A

公开日:

2016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67/08,C09D191/00,C09D163/00,C09D5/22,C09D7/12

主分类号:

C09D167/08,C09D191/00,C09D163/00,C09D5/22,C09D7/12

申请人:

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

发明人:

王秀珍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北路6号3号楼103户

优先权:

CN20151101974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红福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月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尤其是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组分为:硫化钡、硫化镁、硫化铝、硝酸钾、改性醇酸树脂、桐油、环氧树脂组合物、对苯二甲酸、棕榈仁酯、甲基丙烯酸乙脂、丙烯颜料、聚乙烯醇缩丁醛、消泡剂,其余为稀料,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料:高级脂肪醇、聚醚改性硅氧烷、乳化剂、司盘系列乳化剂、二氧化硅、去离子水配制。它可吸光黑暗环境下发出黄色荧光,漆膜干燥后形成高度网状结构,不易老化,漆膜柔韧坚牢,耐摩擦,耐水性好,防湿热、防霉菌,抗矿物油、抗醇类溶剂性良好,二氧化硅作为载体和乳化助剂,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为:5~5.5%的硫化钡、3~4%的硫化镁、1.5~2.2%的硫化铝、2~3%的硝酸钾、35~43%的改性醇酸树脂、16~27%的桐油、10~18%的环氧树脂组合物、3~5%的对苯二甲酸、10~15%的棕榈仁酯、5~8%的甲基丙烯酸乙脂、1~3%的丙烯颜料、5~1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3~5%的消泡剂,其余为稀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脂肪酸11-30份,多元醇11-40份,顺丁烯二酸酐0.5-2份,二元酸12-30份,催化剂0-0.03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搅拌下逐步升温至180-240℃,反应过程中脱出小分子水,控制柱温98-105℃,反应至酸值小于10mgKOH/g;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加入溶剂7-10份搅拌均匀,并将温度保持在110-150℃;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2-6份及(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单体5-30份与引发剂0.3-1份的混合物,滴加完后将剩余引发剂0-2份成3份,每小时加一份,最后继续在110-150℃反应3hr;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加入剩余的10-20份溶剂,搅拌均匀,得到水性改性醇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乙脂由以下步骤制备:采用酯化法工艺,以甲基丙烯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阻聚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水,其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为2:1~5:1,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2%~4%,阻聚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0.005%~0.1%,反应温度控制在90~1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料按重量份数:高级脂肪醇40~85份、聚醚改性硅氧烷5~15份、乳化剂5~10份、司盘系列乳化剂6~10份、二氧化硅8~22份、去离子水100~500份配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尤其是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背景技术

涂膜因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变化、风吹雨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会出现褪色、变色、龟裂,粉化和强度下降等一系列老化的现象。目 前很多涂料的抗腐蚀性不强,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要。涂料是 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 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 又称漆膜或涂层。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 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 产品。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 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 漆,它可吸光黑暗环境下发出黄色荧光,漆膜干燥后形成高度网状结 构,不易老化,漆膜柔韧坚牢,耐摩擦,耐水性好,耐碱,防湿热、 防霉菌,盐雾性能优异,抗矿物油、抗醇类溶剂性良好,二氧化硅作 为载体和乳化助剂,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二氧化硅的双重 作用,使得消泡剂稳定性和抑制泡沫的效果更佳;烘烤后的漆膜耐水 性、绝缘性、耐油性都大大提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5~5.5%的硫化钡、3~4%的硫化镁、1.5~2.2%的硫化铝、2~3%的硝酸 钾、35~43%的改性醇酸树脂、16~27%的桐油、10~18%的环氧树脂组 合物、3~5%的对苯二甲酸、10~15%的棕榈仁酯、5~8%的甲基丙烯酸 乙脂、1~3%的丙烯颜料、5~1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3~5%的消泡剂, 其余为稀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a)将脂肪酸11-30份,多元醇11-40份,顺丁烯二酸酐0.5-2份, 二元酸12-30份,催化剂0-0.03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搅拌下逐步 升温至180-240℃,反应过程中脱出小分子水,控制柱温98-105℃, 反应至酸值小于10mgKOH/g;

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加入溶剂7-10份搅拌均匀,并将温度 保持在110-150℃;

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2-6份及(甲基)丙烯酸酯 类单体、苯乙烯单体5-30份与引发剂0.3-1份的混合物,滴加完后将 剩余引发剂0-2份成3份,每小时加一份,最后继续在110-150℃反 应3hr;

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加入剩余的10-20份溶剂,搅拌均 匀,得到水性改性醇酸树脂。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甲基丙烯酸乙脂由以下步骤制备: 采用酯化法工艺,以甲基丙烯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阻聚 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水,其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 的用量摩尔比为2:1~5:1,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 醇的质量总和的2%~4%,阻聚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 的质量总和的0.005%~0.1%,反应温度控制在90~102℃。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料按重量份 数:高级脂肪醇40~85份、聚醚改性硅氧烷5~15份、乳化剂5~10 份、司盘系列乳化剂6~10份、二氧化硅8~22份、去离子水100~500 份配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可吸光黑暗环境下发出黄色荧光,漆膜干 燥后形成高度网状结构,不易老化,漆膜柔韧坚牢,耐摩擦,耐水性 好,耐碱,防湿热、防霉菌,盐雾性能优异,抗矿物油、抗醇类溶剂 性良好,二氧化硅作为载体和乳化助剂,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补强 性,二氧化硅的双重作用,使得消泡剂稳定性和抑制泡沫的效果更佳; 烘烤后的漆膜耐水性、绝缘性、耐油性都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5.5%的硫化钡、4%的硫化镁、2.2%的硫化铝、2%的硝酸钾、43%的改 性醇酸树脂、27%的桐油、18%的环氧树脂组合物、5%的对苯二甲酸、 15%的棕榈仁酯、8%的甲基丙烯酸乙脂、3%的丙烯颜料、10%的聚乙 烯醇缩丁醛、5%的消泡剂,其余为稀料,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 料按重量份数:高级脂肪醇85份、聚醚改性硅氧烷15份、乳化剂 10份、司盘系列乳化剂10份、二氧化硅22份、去离子水500份配 制。

优选的,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脂肪 酸11份,多元醇40份,顺丁烯二酸酐0.5份,二元酸30份,催化 剂0-0.03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搅拌下逐步升温至180-240℃,反 应过程中脱出小分子水,控制柱温98-105℃,反应至酸值小于 10mgKOH/g;

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加入溶剂7份搅拌均匀,并将温度保 持在110-150℃;

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6份及(甲基)丙烯酸酯类 单体、苯乙烯单体15份与引发剂1份的混合物,滴加完后将剩余引 发剂2份成3份,每小时加一份,最后继续在110-150℃反应3hr;

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加入剩余的20份溶剂,搅拌均匀, 得到水性改性醇酸树脂。

优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乙脂由以下步骤制备:采用酯化法工 艺,以甲基丙烯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阻聚剂的作用下反 应生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水,其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 为2:1,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2%, 阻聚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0.005%%, 反应温度控制在90℃。

实施例2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5%的硫化钡、4%的硫化镁、2%的硫化铝、2%的硝酸钾、35%的改性 醇酸树脂、16%的桐油、10%的环氧树脂组合物、3%的对苯二甲酸、 10%的棕榈仁酯、5%的甲基丙烯酸乙脂、1%的丙烯颜料、5%的聚乙 烯醇缩丁醛、3%的消泡剂,其余为稀料,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 料按重量份数:高级脂肪醇40份、聚醚改性硅氧烷5份、乳化剂5 份、司盘系列乳化剂6份、二氧化硅8份、去离子水100份配制。

优选的,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脂肪 酸11份,多元醇30份,顺丁烯二酸酐2份,二元酸30份,催化剂 0-0.03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搅拌下逐步升温至180-240℃,反应过 程中脱出小分子水,控制柱温98-105℃,反应至酸值小于 10mgKOH/g;

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加入溶剂7-10份搅拌均匀,并将温度 保持在110-150℃;

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5份及(甲基)丙烯酸酯类 单体、苯乙烯单体20份与引发剂0.8份的混合物,滴加完后将剩余 引发剂1份成3份,每小时加一份,最后继续在110-150℃反应3hr;

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加入剩余的15份溶剂,搅拌均匀, 得到水性改性醇酸树脂。

优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乙脂由以下步骤制备:采用酯化法工艺, 以甲基丙烯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阻聚剂的作用下反应生 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水,其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为 2:1,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4%, 阻聚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0.1%,反 应温度控制在102℃。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 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 的范围。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1019744.9 (22)申请日 2015.12.29 C09D 167/08(2006.01) C09D 191/00(2006.01) C09D 163/00(2006.01) C09D 5/22(2006.01) C09D 7/12(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 公司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北路 6 号 3 号楼 103 户 (72)发明人 王秀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红福盈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525 代理人 陈月福 (54) 发明名称。

2、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 尤其是一种可发出黄 色荧光的油漆。其组分为 : 硫化钡、 硫化镁、 硫化 铝、 硝酸钾、 改性醇酸树脂、 桐油、 环氧树脂组合 物、 对苯二甲酸、 棕榈仁酯、 甲基丙烯酸乙脂、 丙烯 颜料、 聚乙烯醇缩丁醛、 消泡剂, 其余为稀料 , 所 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料 : 高级脂肪醇、 聚醚 改性硅氧烷、 乳化剂、 司盘系列乳化剂、 二氧化硅、 去离子水配制。它可吸光黑暗环境下发出黄色荧 光, 漆膜干燥后形成高度网状结构, 不易老化, 漆 膜柔韧坚牢, 耐摩擦 , 耐水性好, 防湿热、 防霉菌, 抗矿物油、 抗醇类溶剂性良好, 二氧。

3、化硅作为载体 和乳化助剂, 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 补强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462463 A 2016.04.06 CN 105462463 A 1.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其特征在于: 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55.5的硫化钡、 3 4的硫化镁、 1.52.2的硫化铝、 23的硝酸钾、 3543的改性醇酸树脂、 16 27的桐油、 1018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35的对苯二甲酸、 1015的棕榈仁酯、 5 8的甲基丙烯酸乙脂、 13的丙烯颜料、 51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35的消泡剂, 。

4、其余为稀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醇酸树脂 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脂肪酸11-30份, 多元醇11-40份, 顺丁烯二酸酐0.5-2份, 二 元酸12-30份, 催化剂0-0.03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 在搅拌下逐步升温至180-240, 反应过 程中脱出小分子水, 控制柱温98-105, 反应至酸值小于10mgKOH/g; 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溶剂7-10份搅拌均匀, 并将温度保持在110-150; 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2-6份及(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苯乙烯单体5-30 份与引发剂0.3-1份的。

5、混合物, 滴加完后将剩余引发剂0-2份成3份, 每小时加一份, 最后继 续在110-150反应3hr; 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剩余的10-20份溶剂, 搅拌均匀, 得到水性改性醇酸 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丙烯酸乙 脂由以下步骤制备:采用酯化法工艺, 以甲基丙烯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 在催化剂和阻聚剂 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水, 其中, 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为2:15: 1, 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24,阻聚剂的质量为反 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0.0050.1, 反应温。

6、度控制在901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泡剂由以下 各组成原料按重量份数: 高级脂肪醇4085份、 聚醚改性硅氧烷515份、 乳化剂510份、 司盘系列乳化剂610份、 二氧化硅822份、 去离子水100500份配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462463 A 2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 尤其是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背景技术 0002 涂膜因受到阳光照射、 温度变化、 风吹雨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会出现褪色、 变色、 龟裂, 粉化和强度下降等一系列老化的现象。 目前很多涂料的。

7、抗腐蚀性不强, 无法满足人们 日益提高的需要。 涂料是一种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 形成 粘附牢固、 具有一定强度、 连续的固态薄膜。 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 又称漆膜或涂层。 属于 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 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 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 分类, 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 是化学 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它可吸光黑 暗环境下发出黄色荧光, 漆膜干燥后形成高度网状结构, 不易老化, 漆膜柔韧坚牢, 耐摩擦, 耐水。

8、性好, 耐碱, 防湿热、 防霉菌, 盐雾性能优异, 抗矿物油、 抗醇类溶剂性良好, 二氧化硅作 为载体和乳化助剂, 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 补强性, 二氧化硅的双重作用, 使得消泡剂稳定 性和抑制泡沫的效果更佳; 烘烤后的漆膜耐水性、 绝缘性、 耐油性都大大提高, 其采用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其特征在于: 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55.5的硫化 钡、 34的硫化镁、 1.52.2的硫化铝、 23的硝酸钾、 3543的改性醇酸树脂、 16 27的桐油、 1018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35的对苯二甲酸、 1015的棕榈仁酯、 5 8的甲基丙烯酸乙脂、 13的丙烯颜料、 。

9、51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35的消泡 剂, 其余为稀料。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 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脂肪 酸11-30份, 多元醇11-40份, 顺丁烯二酸酐0.5-2份, 二元酸12-30份, 催化剂0-0.033份加入 反应容器中, 在搅拌下逐步升温至180-240, 反应过程中脱出小分子水, 控制柱温98-105 , 反应至酸值小于10mgKOH/g; 0006 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溶剂7-10份搅拌均匀, 并将温度保持在110-150; 0007 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2-6份及(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苯乙烯单体 。

10、5-30份与引发剂0.3-1份的混合物, 滴加完后将剩余引发剂0-2份成3份, 每小时加一份, 最 后继续在110-150反应3hr; 0008 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剩余的10-20份溶剂, 搅拌均匀, 得到水性改性 醇酸树脂。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 所述甲基丙烯酸乙脂由以下步骤制备:采用酯化法工艺, 以甲基丙烯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 在催化剂和阻聚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5462463 A 3 水, 其中, 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为2:15:1, 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 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24,阻聚剂的质量。

11、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 的0.0050.1, 反应温度控制在90102。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 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料按重量份数: 高级脂肪醇 4085份、 聚醚改性硅氧烷515份、 乳化剂510份、 司盘系列乳化剂610份、 二氧化硅8 22份、 去离子水100500份配制。 0011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可吸光黑暗环境下发出黄色荧光, 漆膜干燥后形成高度网 状结构, 不易老化, 漆膜柔韧坚牢, 耐摩擦,耐水性好, 耐碱, 防湿热、 防霉菌, 盐雾性能优异, 抗矿物油、 抗醇类溶剂性良好, 二氧化硅作为载体和乳化助剂, 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 补强 性, 二氧化。

12、硅的双重作用, 使得消泡剂稳定性和抑制泡沫的效果更佳; 烘烤后的漆膜耐水 性、 绝缘性、 耐油性都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0013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其特征在于: 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5.5的硫化钡、 4的硫化镁、 2.2的硫化铝、 2的硝酸钾、 43的改性醇酸树脂、 27的桐油、 18的环 氧树脂组合物、 5的对苯二甲酸、 15的棕榈仁酯、 8的甲基丙烯酸乙脂、 3的丙烯颜 料、 1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5的消泡剂, 其余为稀料,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料按重 量份数: 高级脂肪醇85份、 聚醚改性硅氧烷15份、 乳化剂10份、 司盘系列乳化剂10份、 二氧化。

13、 硅22份、 去离子水500份配制。 0014 优选的, 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脂肪酸11份, 多元醇40 份, 顺丁烯二酸酐0.5份, 二元酸30份, 催化剂0-0.03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 在搅拌下逐步升 温至180-240, 反应过程中脱出小分子水, 控制柱温98-105, 反应至酸值小于10mgKOH/ g; 0015 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溶剂7份搅拌均匀, 并将温度保持在110-150; 0016 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6份及(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苯乙烯单体15 份与引发剂1份的混合物, 滴加完后将剩余引发剂2份成3份, 每。

14、小时加一份, 最后继续在 110-150反应3hr; 0017 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剩余的20份溶剂, 搅拌均匀, 得到水性改性醇酸 树脂。 0018 优选的, 所述甲基丙烯酸乙脂由以下步骤制备:采用酯化法工艺, 以甲基丙烯酸和 无水乙醇为原料, 在催化剂和阻聚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水, 其中, 甲基丙 烯酸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为2:1, 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 的2,阻聚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0.005, 反应温度控 制在90。 0019 实施例2 0020 一种可发出黄色荧光的油漆, 其特征在于: 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15、 5的硫化钡、 4 的硫化镁、 2的硫化铝、 2的硝酸钾、 35的改性醇酸树脂、 16的桐油、 10的环氧树脂 组合物、 3的对苯二甲酸、 10的棕榈仁酯、 5的甲基丙烯酸乙脂、 1的丙烯颜料、 5的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5462463 A 4 聚乙烯醇缩丁醛、 3的消泡剂, 其余为稀料,所述消泡剂由以下各组成原料按重量份数: 高 级脂肪醇40份、 聚醚改性硅氧烷5份、 乳化剂5份、 司盘系列乳化剂6份、 二氧化硅8份、 去离子 水100份配制。 0021 优选的, 所述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脂肪酸11份, 多元醇30 份, 顺丁烯二酸酐2份, 二元酸30份。

16、, 催化剂0-0.03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 在搅拌下逐步升温 至180-240, 反应过程中脱出小分子水, 控制柱温98-105, 反应至酸值小于10mgKOH/g; 0022 b)降温至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溶剂7-10份搅拌均匀, 并将温度保持在110-150; 0023 c)用2.5-3hr匀速滴加(甲基)丙烯酸5份及(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苯乙烯单体20 份与引发剂0.8份的混合物, 滴加完后将剩余引发剂1份成3份, 每小时加一份, 最后继续在 110-150反应3hr; 0024 d)降温至所加溶剂沸点以下, 加入剩余的15份溶剂, 搅拌均匀, 得到水性改性醇酸 树脂。 0025 优选的, 所述甲基丙烯酸乙脂由以下步骤制备:采用酯化法工艺, 以甲基丙烯酸和 无水乙醇为原料, 在催化剂和阻聚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水, 其中, 甲基丙 烯酸和乙醇的用量摩尔比为2:1, 催化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 的4,阻聚剂的质量为反应釜中甲基丙烯酸和乙醇的质量总和的0.1, 反应温度控制在 102。 0026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 凡基于 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546246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