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580703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20778.7

申请日:

20160614

公开号:

CN105950683A

公开日:

2016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19/14,C12P19/04,C12P19/00

主分类号:

C12P19/14,C12P19/04,C12P19/00

申请人:

王斐芬

发明人:

王斐芬

地址:

200092 上海市虹口区天宝西路248弄3号302室

优先权:

CN20161042077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8‑12重量份的菊芋粉碎,加入到18‑22重量份酶液中,调节pH至5‑10,在48‑62℃水浴下酶解50‑160分钟,灭酶活,得到酶解液;(2)将酶解液加入到8‑12重量份酸液中,在70‑120℃下酸解50‑100分钟,得到酸解液;(3)将酸解液用活性炭进行脱色,过滤,得到脱色液,将脱色液经超滤、除盐、干燥,即得。本发明提供的低聚果糖制备方法,制备的低聚果糖溶液中低聚果糖含量高,工艺简单,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8-12重量份的菊芋粉碎,加入到18-22重量份酶液中,调节pH至5-10,在48-62℃水浴下酶解50-160分钟,灭酶活,得到酶解液;(2)将酶解液加入到8-12重量份酸液中,在70-120℃下酸解50-100分钟,得到酸解液;(3)将酸解液用活性炭进行脱色,过滤,得到脱色液,将脱色液经超滤、除盐、干燥,即得;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菊粉酶1-5%、α-淀粉酶1-5%、纤维素酶1-5%、水87-97%。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磷酸0.2-2%、琥珀酸0.2-2%、酒石酸0.2-2%、水94-9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活性炭与酸解液的固液比0.01-0.1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过滤为板框过滤机过滤,采用160-190目的滤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聚果糖(fructooligsacchride,FOS),又称寡聚果糖或蔗果三糖族低聚糖,是指在蔗糖分子的果糖残基上通过β(2-1)糖苷键连接1-3个分子果糖基而成的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及其混合物。天然的或用酶法生产的低聚果糖,其结构式表示为GFn(G为葡萄糖基,F为果糖基,n=2-6),属于果糖与葡萄糖构成的直链低聚糖,低聚果糖具有着优越的生理功效和加工性能而受到极大的重视,在日本、欧洲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批准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使用。低聚果糖可以排毒养颜、防止便秘,促进机体对矿物元素的吸收,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比葡萄糖、蔗糖明显优越的营养保健功效,因此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罐头、饮料及烘烤食品加工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降解时间短、降解完全、收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8-12重量份的菊芋粉碎至10-50目,再加入到18-22重量份酶液中,调节pH至5-10,先在48-62℃浴下酶解50-160分钟,然后在92-98℃水浴下灭酶活8-12分钟,得到酶解液;

(2)将酶解液加入到8-12重量份酸液中,在70-120℃酸解50-100分钟,得到酸解液;

(3)将酸解液用活性炭进行脱色,过滤,得到脱色液,将脱色液经超滤、除盐、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调节pH值可以采用NaOH溶液、HCl溶液等。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菊粉酶1-5%、α-淀粉酶1-5%、纤维素酶1-5%、水87-97%。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磷酸0.2-2%、琥珀酸0.2-2%、酒石酸0.2-2%、水94-99%。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活性炭与酸解液的固液比0.01-0.1g/ml。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过滤为板框过滤机过滤,采用160-190目的滤布。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超滤为将浓缩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的超滤膜室温过滤,得到透过液;除盐为将透过液依次经强阳离子交换柱和强阴离子交换柱洗脱除盐,洗脱流速均为0.5-2.5ml/min,流动相为水,得到洗脱液;干燥为将洗脱液用喷雾干燥机干燥,进风温度为100-150℃。

本发明提供的低聚果糖制备方法,制备的低聚果糖溶液中低聚果糖含量高,工艺简单,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各原料介绍:

菊芋,采用徐州绿姿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提供的菊芋。

菊粉酶,郑州宇征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提供,酶活力为10000U/g。

α-淀粉酶,CAS:9000-90-2,采用山东信得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酶活力为10000U/g的α-淀粉酶。

纤维素酶,CAS号:9012-54-8,采用深圳一诺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提供的酶活为10000U/g的纤维素酶。

磷酸,CAS号:7664-38-2。

琥珀酸,CAS号:110-15-6。

酒石酸,CAS号:526-83-0。

活性炭,CAS号:64365-11-3,采用青岛嘉德滤料有限公司生产的50目 活性炭。

实施例1

低聚果糖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重量份的菊芋粉碎至20目,再加入到20重量份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用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6.5,先在55℃浴下酶解60分钟,然后在95℃浴下灭酶活10分钟,得到酶解液;

(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液加入到10重量份酸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在85℃酸解60分钟,得到酸解液;

(3)将活性炭与酸解液按固液比为0.02g/ml混合(即每100ml酸解液加入2克活性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300转/分搅拌20分钟进行脱色,然后采用板框过滤机过滤,滤布为180目,得到脱色液,将脱色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的超滤膜室温过滤,得到透过液;除盐为将透过液依次经强阳离子交换柱和强阴离子交换柱洗脱除盐,洗脱流速均为1.5ml/min,流动相为水,得到洗脱液;干燥为将洗脱液用喷雾干燥机干燥,进风温度为120℃。得到实施例1的低聚果糖。

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菊粉酶2%、α-淀粉酶2%、纤维素酶2%、蒸馏水94%。将菊粉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酶液。

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磷酸0.8%、琥珀酸0.8%、酒石酸0.8%、蒸馏水97.6%。将磷酸、琥珀酸、酒石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酸液。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α-淀粉酶3%、纤维素酶3%、蒸馏水94%。将α-淀粉酶、纤维素酶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酶液。得到实施例2的低聚果糖。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菊粉酶3%、纤维素酶3%、蒸馏水94%。将菊粉酶、纤维素酶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酶液。得到实施例3的低聚果糖。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菊粉酶3%、α-淀粉酶3%、蒸馏水94%。将菊粉酶、α-淀粉酶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酶液。得到实施例4的低聚果糖。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琥珀酸1.2%、酒石酸1.2%、蒸馏水97.6%。将琥珀酸、酒石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酸液。得到实施例5的低聚果糖。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磷酸1.2%、酒石酸1.2%、蒸馏水97.6%。将磷酸、酒石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酸液。得到实施例6的低聚果糖。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磷酸1.2%、琥珀酸1.2%、蒸馏水97.6%。将磷酸、琥珀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酸液。得到实施例7的低聚果糖。

测试例1

对实施例1-7制备的低聚果糖的产率进行统计,低聚果糖产率(%)=低聚果糖质量/菊芋粉质量×100%。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低聚果糖产率结果表单位:%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菊粉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复配)低聚果糖产率明显高于实施例2-4(菊粉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磷酸、琥珀酸、酒石酸复配)低聚果糖产率明显高于实施例5-7(磷酸、琥珀酸、酒石酸中任意二者复配)。

测试例2

将实施例1-7制备的低聚果糖,置于25℃,相对湿度85%环境下保藏半年,采用《GB/T 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进行菌落总数测试。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表2:菌落总数测试表cfu/g

菌落总数 实施例1 4.2×103 实施例2 9.3×103 实施例3 8.6×103 实施例4 10.2×103 实施例5 9,8×103 实施例6 10.7×103 实施例7 9.3×103

发明人意外的发现,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菊粉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菊粉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磷酸、琥珀酸、酒石酸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磷酸、琥珀酸、酒石酸中任意二者复配)。

测试例3

将实施例1-7制备的低聚果糖中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含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

表3:聚合度2-10的低聚果糖含量测试结果表单位:%

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含量 实施例1 99.5 实施例2 90.6 实施例3 93.2 实施例4 92.3 实施例5 93.6 实施例6 91.5 实施例7 94.8

由表3可知,本发明低聚果糖聚合度集中分布在3-7之间。在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菊粉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复配)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明显高于实施例2-4(菊粉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磷酸、琥珀酸、酒石酸复配)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明显高于实施例5-7(磷酸、琥珀酸、酒石酸中任意二者复配)。

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20778.7 (22)申请日 2016.06.14 (71)申请人 王斐芬 地址 200092 上海市虹口区天宝西路248弄 3号302室 (72)发明人 王斐芬 (51)Int.Cl. C12P 19/14(2006.01) C12P 19/04(2006.01) C12P 1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包括 以下步骤: (1)将8-12重量份的菊芋粉碎, 加入到 18-22。

2、重量份酶液中, 调节pH至5-10, 在48-62 水浴下酶解50-160分钟, 灭酶活, 得到酶解液; (2)将酶解液加入到8-12重量份酸液中, 在70- 120下酸解50-100分钟, 得到酸解液; (3)将酸 解液用活性炭进行脱色, 过滤, 得到脱色液, 将脱 色液经超滤、 除盐、 干燥, 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低 聚果糖制备方法, 制备的低聚果糖溶液中低聚果 糖含量高, 工艺简单, 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950683 A 2016.09.21 CN 105950683 A 1.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8。

3、-12重量份的菊芋粉碎, 加入到18-22重量份酶液中, 调节pH至5-10, 在48-62 水浴下酶解50-160分钟, 灭酶活, 得到酶解液; (2)将酶解液加入到8-12重量份酸液中, 在70-120下酸解50-100分钟, 得到酸解液; (3)将酸解液用活性炭进行脱色, 过滤, 得到脱色液, 将脱色液经超滤、 除盐、 干燥, 即 得; 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菊粉酶1-5、 -淀粉酶1-5、 纤维素酶1-5、 水87-97。 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磷酸0.2-2、 琥珀酸0.2-2、 酒石酸0.2-2、 水94-99。 2.如权。

4、利要求1所述的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的活性炭与 酸解液的固液比0.01-0.1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的过滤为板 框过滤机过滤, 采用160-190目的滤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950683 A 2 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营养食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低聚果糖(fructooligsacchride, FOS),又称寡聚果糖或蔗果三糖族低聚糖,是指 在蔗糖分子的果糖残基上通过 (2-1)糖苷键连接1-3个分子果糖基。

5、而成的蔗果三糖, 蔗果 四糖, 和蔗果五糖及其混合物。 天然的或用酶法生产的低聚果糖,其结构式表示为GFn(G为 葡萄糖基, F为果糖基, n2-6), 属于果糖与葡萄糖构成的直链低聚糖, 低聚果糖具有着优 越的生理功效和加工性能而受到极大的重视, 在日本、 欧洲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批准作为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使用。 低聚果糖可以排毒养颜、 防止便秘, 促进机体对矿物元素的吸收, 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增强人体免疫力, 具有比葡萄糖、 蔗糖明显优越的营养保健功效, 因此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罐头、 饮料及烘烤食品加工中。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降解时间短、 降解完全、 收率高。

6、。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聚果 糖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低聚果糖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将8-12重量份的菊芋粉碎至10-50目, 再加入到18-22重量份酶液中, 调节pH至 5-10, 先在48-62浴下酶解50-160分钟, 然后在92-98水浴下灭酶活8-12分钟, 得到酶解 液; 0008 (2)将酶解液加入到8-12重量份酸液中, 在70-120酸解50-100分钟, 得到酸解 液; 0009 (3)将酸解液用活性炭进行脱色, 过滤, 得到脱。

7、色液, 将脱色液经超滤、 除盐、 干燥, 即得。 0010 优选地, 所述的步骤(1)中调节pH值可以采用NaOH溶液、 HCl溶液等。 0011 优选地, 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菊粉酶1-5、 -淀 粉酶1-5、 纤维素酶1-5、 水87-97。 0012 优选地, 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磷酸0.2-2、 琥珀 酸0.2-2、 酒石酸0.2-2、 水94-99。 0013 优选地, 所述步骤(3)中的活性炭与酸解液的固液比0.01-0.1g/ml。 0014 优选地, 所述步骤(3)中的过滤为板框过滤机过滤, 采用160-190目的。

8、滤布。 0015 优选地, 所述步骤(3)中的超滤为将浓缩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的超滤膜室温过 滤, 得到透过液; 除盐为将透过液依次经强阳离子交换柱和强阴离子交换柱洗脱除盐, 洗脱 流速均为0.5-2.5ml/min, 流动相为水, 得到洗脱液; 干燥为将洗脱液用喷雾干燥机干燥, 进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5950683 A 3 风温度为100-150。 0016 本发明提供的低聚果糖制备方法, 制备的低聚果糖溶液中低聚果糖含量高, 工艺 简单, 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中各原料介绍: 0018 菊芋, 采用徐州绿姿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提供的菊芋。 。

9、0019 菊粉酶, 郑州宇征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提供, 酶活力为10000U/g。 0020 -淀粉酶, CAS: 9000-90-2, 采用山东信得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酶活力为 10000U/g的 -淀粉酶。 0021 纤维素酶, CAS号: 9012-54-8, 采用深圳一诺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提供的酶活为 10000U/g的纤维素酶。 0022 磷酸, CAS号: 7664-38-2。 0023 琥珀酸, CAS号: 110-15-6。 0024 酒石酸, CAS号: 526-83-0。 0025 活性炭, CAS号: 64365-11-3, 采用青岛嘉德滤料有限公司生产的50目活性炭。 。

10、0026 实施例1 0027 低聚果糖的具体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8 (1)将10重量份的菊芋粉碎至20目, 再加入到20重量份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用 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6.5, 先在55浴下酶解60分钟, 然后在95浴下灭酶活10分 钟, 得到酶解液; 0029 (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液加入到10重量份酸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在85酸解60 分钟, 得到酸解液; 0030 (3)将活性炭与酸解液按固液比为0.02g/ml混合(即每100ml酸解液加入2克活性 炭),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300转/分搅拌20分钟进行脱色, 然后采用板框过滤机过滤, 滤布 为1。

11、80目, 得到脱色液, 将脱色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的超滤膜室温过滤, 得到透过液; 除盐 为将透过液依次经强阳离子交换柱和强阴离子交换柱洗脱除盐, 洗脱流速均为1.5ml/min, 流动相为水, 得到洗脱液; 干燥为将洗脱液用喷雾干燥机干燥, 进风温度为120。 得到实施 例1的低聚果糖。 0031 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菊粉酶2、 -淀粉酶2、 纤维素酶2、 蒸馏水94。 将菊粉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 得酶液。 0032 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磷酸0.8、 琥珀酸0.8、 酒石酸0.8、 蒸馏水9。

12、7.6。 将磷酸、 琥珀酸、 酒石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酸 液。 0033 实施例2 003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 原料组成: -淀粉酶3、 纤维素酶3、 蒸馏水94。 将 -淀粉酶、 纤维素酶加入到蒸馏水中 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酶液。 得到实施例2的低聚果糖。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5950683 A 4 0035 实施例3 003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 原料组成: 菊粉酶3、 纤维素酶3、 蒸馏水94。 将菊粉酶、 纤维素酶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 混合均匀即。

13、得酶液。 得到实施例3的低聚果糖。 0037 实施例4 0038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酶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 原料组成: 菊粉酶3、 -淀粉酶3、 蒸馏水94。 将菊粉酶、 -淀粉酶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 混合均匀即得酶液。 得到实施例4的低聚果糖。 0039 实施例5 0040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 原料组成: 琥珀酸1.2、 酒石酸1.2、 蒸馏水97.6。 将琥珀酸、 酒石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 拌混合均匀即得酸液。 得到实施例5的低聚果糖。 0041 实施例6 004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

14、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 原料组成: 磷酸1.2、 酒石酸1.2、 蒸馏水97.6。 将磷酸、 酒石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 合均匀即得酸液。 得到实施例6的低聚果糖。 0043 实施例7 004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酸液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 原料组成: 磷酸1.2、 琥珀酸1.2、 蒸馏水97.6。 将磷酸、 琥珀酸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混 合均匀即得酸液。 得到实施例7的低聚果糖。 0045 测试例1 0046 对实施例1-7制备的低聚果糖的产率进行统计, 低聚果糖产率()低聚果糖质 量/菊芋粉质量100。 具体结果见表1。 0047 。

15、表1: 低聚果糖产率结果表单位: 0048 0049 0050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 实施例1(菊粉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复配)低聚果糖 产率明显高于实施例2-4(菊粉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中任意二者复配); 比较实施例1与实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5950683 A 5 施例5-7, 实施例1(磷酸、 琥珀酸、 酒石酸复配)低聚果糖产率明显高于实施例5-7(磷酸、 琥 珀酸、 酒石酸中任意二者复配)。 0051 测试例2 0052 将实施例1-7制备的低聚果糖, 置于25, 相对湿度85环境下保藏半年, 采用 GB/T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

16、总数测定 进行菌落总数测试。 具体测试结 果见表2。 0053 表2: 菌落总数测试表cfu/g 0054 菌落总数 实施例1 4.2103 实施例2 9.3103 实施例3 8.6103 实施例4 10.2103 实施例5 9,8103 实施例6 10.7103 实施例7 9.3103 0055 发明人意外的发现,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 实施例1(菊粉酶、 -淀粉酶、 纤维 素酶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菊粉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中任意二者复配); 比 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 实施例1(磷酸、 琥珀酸、 酒石酸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 (磷酸、 琥珀酸、 。

17、酒石酸中任意二者复配)。 0056 测试例3 0057 将实施例1-7制备的低聚果糖中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含量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见 表3。 0058 表3: 聚合度2-10的低聚果糖含量测试结果表单位: 0059 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含量 实施例1 99.5 实施例2 90.6 实施例3 93.2 实施例4 92.3 实施例5 93.6 实施例6 91.5 实施例7 94.8 0060 由表3可知, 本发明低聚果糖聚合度集中分布在3-7之间。 在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 2-4, 实施例1(菊粉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复配)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明显高于实施例2-4 (菊粉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中任意二者复配);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 实施例1(磷酸、 琥珀酸、 酒石酸复配)聚合度3-7的低聚果糖明显高于实施例5-7(磷酸、 琥珀酸、 酒石酸中任 意二者复配)。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595068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