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润滑型预 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也称为干膜微胶囊螺纹锁固密封胶,目前已 在各种机械行业得到广泛使用和认可,作为新的反应型螺纹锁固密封 胶已开始部分取代传统液态厌氧胶。
目前,常规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润滑性较差,存在着使紧固 件摩擦系数增大的问题,涂胶后紧固件扭矩系数会大幅上升。扭矩系 数K是螺栓上紧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它主要由紧固件的摩擦系数决 定。根据T=KDF(T为上紧扭矩,D为公称直径,F为夹紧力)可知, 为获得规定的夹紧力,需要大幅提升上紧扭矩,这会给很多客户的装 配工艺带来较大的麻烦。
因此,提升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润滑性,从而控制干燥后胶膜 的摩擦系数在合理的范围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好是使其摩擦系数和扭 矩系数K基本不变,这样就能够使装配工艺不受影响,可以按照正 常装配工艺装配螺栓。
国内外也有一些关于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专利,例如汉高乐泰 公司申请的公开号为US5635546的专利,日本三键公司申请的公开 号为CN1233638、US006025074的专利,广州化学研究所申请的公 开号为CN93118855.5的专利,烟台德邦公司申请的公开号为 CN101665674的专利,但这些专利都未曾提及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 润滑性。美国专利US8198345B2虽然提到厌氧胶的润滑性,具体是 通过添加聚乙烯粉和石墨粉来实现,但是未曾提及预涂螺纹锁固密封 胶的润滑性。众所周知,往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中添加聚乙烯粉和石 墨粉,会严重影响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胶膜附着力和扭矩强度。因 此,即使采用美国专利US8198345B2公开的技术方案,仍然无法提 升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润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润滑 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分子链上含 硼的丙烯酸酯自润滑型单体,能够提升干燥后胶膜的润滑性,降低摩 擦系数,减小紧固件的扭矩系数K值的变化,大幅降低K值离散度, 有利于装配工艺,而且该单体不影响最终的固化性能,与外加填充式 润滑剂的螺纹锁固密封胶相比,使用更方便。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任意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甲组 分包括30%~60%的水、3%~10%的增稠乳化剂、0.01%~3%的聚合反 应促进剂、3%~10%的填料、10%~50%的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 润滑型单体、0~40%的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0~2%的颜料;所 述增稠乳化剂为聚氨酯型增稠乳液、高分子量纤维素、缔合型丙烯酸 酯型增稠乳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合反应促进剂为有机茂金属盐; 乙组分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的微胶囊引发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 滑型单体的结构式如(I)所示,其中R1、R2、R3中至少有一个的 结构为(II),
R4为至少有一个碳链的烷基或取代烷基,R5为氢、烷基或者取 代烷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 滑型单体的结构式为
或者
所述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滑型单体由以下4种结构的 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 滑型单体的结构式为
或者
所述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滑型单体由以下3种结构的 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聚合反应促进剂为二茂铁和/或 丙基二茂铁。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硅微粉、云母粉、蒙脱土、沉淀白 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颜料为油溶红、溶剂黄、油溶蓝、炭黑、钛 白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单丙烯酸酯单 体、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二丙烯酸酯单体、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制备甲组分、乙组分,制备甲组分、乙组分的先后顺序不限;
甲组分的制备过程如下:
先制备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滑型单体,该自润滑型单体 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入30%~60%的水、 3%~10%的增稠乳化剂,在5℃~35℃下以200~600r/min的速率搅拌 30~7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01%~1%的聚合反应促 进剂、0%~2%的颜料、3%~15%的填料,在5℃~35℃下以1000~1500 r/min的速率搅拌30~40min,混合均匀;所述增稠乳化剂为聚氨酯型 增稠乳液、高分子量纤维素、缔合型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中的至少一 种;所述聚合反应促进剂为有机茂金属盐;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 10%~50%的自润滑型单体、0~40%的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在 35℃~50℃下以200~600r/min的速率搅拌20~30min,混合均匀,得 到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10~5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 控制在-0.09MPa,得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 中,避光贮存,待用;
乙组分的制备过程如下:制备微胶囊壁材预聚物:取浓度为 37%~40%的甲醛溶液72g、脲27.7g、三乙醇胺0.3g置于三口烧瓶中, 加上冷凝装置,在65℃~85℃下搅拌反应60~120min,得到微胶囊壁 材预聚物,取出备用;制备微胶囊引发剂:取过氧化苯甲酰20g、去 离子水300g,混合后用高剪切乳化机,调速至3000r/min,剪切破碎 10~30min,将过氧化苯甲酰细化到合适的粒径;取出后再加入 15gNaCl、700g去离子水,置于反应容器中,并以盐酸调节PH值至 2~3,控制温度在30℃~40℃之间,将之前制备的微胶囊壁材预聚物 分批加入,在45min内加完,每次加入前后都要以盐酸调节PH值, 将PH值保持在2~3;维持反应温度在30℃~40℃之间,继续反应4~6h 后,停止搅拌,取出,用水反复洗涤,离心过滤,烘干,过100目筛, 得到微胶囊引发剂;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将甲组分、乙组 分按任意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 滑型单体的结构式如(I)所示,其中R1、R2、R3中至少有一个的 结构为(II),
R4为至少有一个碳链的烷基或取代烷基,R5为氢、烷基或者取 代烷基;
该自润滑型单体的制备过程如下:
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系统;准备基本原料: 硼酸、羟基丙烯酸酯,其中,硼酸与羟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3; 投入硼酸和羟基丙烯酸酯,再添加总量0.05%~0.5%Wt的阻聚剂,搅 拌升温并保温在80℃~13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 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质量达到 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滑型单 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自润滑型单体的结构式为
时,
该自润滑型单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 凝器、真空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按摩尔 比1:3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添加总量0.05%Wt的阻聚 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8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 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质量达到 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滑型单 体;
所述自润滑型单体由以下4种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时,
该自润滑型单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 凝器、真空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其中, 硼酸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的摩尔比为1:3;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 羟丙酯,再添加总量0.5%Wt的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130℃进 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 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质量达到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 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滑型单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 滑型单体的结构式如(I)所示,其中R1、R2、R3中至少有一个的 结构为(II),
R4为至少有一个碳链的烷基或取代烷基,R5为氢、烷基或者取 代烷基;
该自润滑型单体的制备过程如下:
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系统;准备基本原料: 硼酸、醇、羟基丙烯酸酯,根据待制备单体的具体结构式来确定投料 量:硼酸与理论上参与反应的总羟基的摩尔比为1:3;投入硼酸和 羟基丙烯酸酯,再添加总量0.05%~0.5%Wt的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 温在80℃~13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 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 应水生成量时,泄压,再投入醇,继续抽真空,反应条件不变,继续 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 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滑型单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自润滑型单体的结构式为
时,
该自润滑型单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 凝器、真空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根据待制备单体的具体结构式来确定投料量:硼酸与理论上参与反应 的总羟基的摩尔比为1:3,确定硼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的摩尔比为1:1:2;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添加总量 0.05%Wt的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8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 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 分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泄压,投入乙二醇,继续 抽真空,反应条件不变,继续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量达 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 滑型单体;
所述自润滑型单体由以下3种结构的同分异构体的混合而成时:
该自润滑型单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 凝器、真空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丙 酯,根据待制备单体的具体结构式来确定投料量:硼酸与理论上参与 反应的总羟基的摩尔比为1:3,确定硼酸、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羟丙酯的摩尔比为1:1:2;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再添加 总量0.25%Wt的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110℃进行酯化反应,抽 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 当馏分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泄压,投入二乙二醇, 继续抽真空,反应条件不变,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量达 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 滑型单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1,4-萘醌、 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聚合 反应促进剂为二茂铁和/或丙基二茂铁。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硅微粉、 云母粉、蒙脱土、沉淀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颜料为油溶红、溶 剂黄、油溶蓝、炭黑、钛白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含硼的丙烯酸酯 类单体为单丙烯酸酯单体、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二丙烯酸酯单体、 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在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分子链上 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滑型单体。含硼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本 发明将硼引入反应单体主链,使反应单体具备自润滑性能,自润滑单 体的引入使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具备了润滑性能,因此,本发明能够 提升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
(2)本发明制备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为触变性流体, 胶液涂覆到紧固件上经过干燥后,初固时间1~10min,全固时间24h, 扭矩系数K值的增幅在10%以内,破坏扭矩为12.2~21.1N·m,牵出 扭矩为10.5~25.4N·m;而使用现有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紧固件 扭矩系数K值的增幅一般在20%以上。因此,和现有的预涂螺纹锁 固密封胶相比,本发明能够减小紧固件的扭矩系数K值的变化,大 幅降低K值离散度,有利于装配工艺。
(3)将本发明制备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涂覆到紧固件 上,经过上紧后,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滑型单体还能参与固 化反应,不影响最终的固化性能。
(4)现有的润滑型螺纹锁固密封胶需要额外填充润滑剂,本发 明制备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本身就具备了润滑性能,不需额 外填充润滑剂,因此,与外加填充式润滑剂的螺纹锁固密封胶相比, 本发明制备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使用更方便,能够广泛应用 于各种机械工业螺纹紧固件的锁固和密封,以及螺纹管的防松动和密 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 例中各成分的含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以质量百分比Wt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 和乙组分,甲组分、乙组分按任意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30%~60%的水、3%~10%的增稠乳化剂、0.01%~3%的聚 合反应促进剂、3%~10%的填料、10%~50%的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 酯自润滑型单体、0~40%的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0~2%的颜料; 乙组分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的微胶囊引发剂。
为了表述方便,下文将分子链上含硼的丙烯酸酯自润滑型单体简 称为自润滑型单体。
自润滑型单体的结构式如(I)所示,其中R1、R2、R3中至少 有一个的结构为(II),
R4为至少有一个碳链的烷基或取代烷基,R5为氢、烷基或者取 代烷基,该单体由硼酸和羟基丙烯酸酯通过酯化反应获得,或由硼酸、 醇、羟基丙烯酸酯通过酯化反应获得。
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为单丙烯酸酯单体、单甲基丙烯酸 酯单体、二丙烯酸酯单体、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三甲基丙烯酸酯单 体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3,5-三甲基 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 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甲组分、乙组分,制备甲组分、乙组分的先后顺序不限,可 以先制备甲组分,也可以先制备乙组分,或同时制备甲组分、乙组分;
甲组分的制备过程如下: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 系统;根据待制备自润滑型单体的不同结构式,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 制备自润滑型单体:
方式一:准备基本原料:硼酸、羟基丙烯酸酯,其中,硼酸与羟 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3;投入硼酸和羟基丙烯酸酯,再添加总 量0.05%~0.5%Wt的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80℃~130℃进行酯 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 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质量达到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 压,降温,得到自润滑型单体;
方式二:准备基本原料:硼酸、醇、羟基丙烯酸酯,根据待制备 单体的具体结构式来确定投料量:硼酸与理论上参与反应的总羟基的 摩尔比为1:3;投入硼酸和羟基丙烯酸酯,再添加总量0.05%~0.5%Wt 的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80℃~13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 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 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泄压,再投入醇,继续抽真 空,反应条件不变,继续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量达到此 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自润滑型单体。
制备自润滑型单体的过程中用到的阻聚剂可以为对苯二酚、1, 4-萘醌、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任意一种。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30%~60%的水、3%~10%的增稠乳化剂,在5℃~35℃下以200~600 r/min的速率搅拌30~7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 0.01%~1%的聚合反应促进剂、0%~2%的颜料、3%~15%的填料,在5℃ ~35℃下以1000~1500r/min的速率搅拌30~40min,混合均匀;继续 向反应釜中加入10%~50%的自润滑型单体、0~40%的不含硼的丙烯 酸酯类单体,在35℃~50℃下以200~600r/min的速率搅拌20~30min, 混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10~50min除去气 泡,真空压力控制在-0.09MPa,得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 聚乙烯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用。
乙组分的制备过程如下:制备微胶囊壁材预聚物:取浓度为 37%~40%的甲醛溶液72g、脲27.7g、三乙醇胺0.3g置于三口烧瓶中, 加上冷凝装置,在65℃~85℃下搅拌反应60~120min,得到微胶囊壁 材预聚物,取出备用;制备微胶囊引发剂:取过氧化苯甲酰20g、去 离子水300g,混合后用高剪切乳化机,调速至3000r/min,剪切破碎 10~30min,将过氧化苯甲酰细化到合适的粒径;取出后再加入 15gNaCl、700g去离子水,置于反应容器中,并以盐酸调节PH值至 2~3,控制温度在30℃~40℃之间,将之前制备的微胶囊壁材预聚物 分批加入,在45min内加完,每次加入前后都要以盐酸调节PH值, 将PH值保持在2~3;维持反应温度在30℃~40℃之间,继续反应4~6h 后,停止搅拌,取出,用水反复洗涤,离心过滤,烘干,过100目筛, 得到微胶囊引发剂。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任意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在实际应用中,甲组分可以包括38%~46.2%的水、6%的增稠 乳化剂、0.3%~0.5%的聚合反应促进剂、5%的填料、15%~30%的 自润滑型单体、11%~31%的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0.5%~1.5% 的颜料。
实际使用时,可以将甲组分、乙组分按23:1~33:1的质量比 混合,还可以按25:1~30:1的质量比混合,推荐按28:1的质量 比混合。
甲组分中的水可以为无菌水或去离子水。增稠乳化剂为聚氨酯型 增稠乳液、高分子量纤维素、缔合型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中的至少一 种。聚合反应促进剂为有机茂金属盐,例如:可以为二茂铁和/或丙 基二茂铁。填料可以为粉末状无机粉料,例如:为碳酸钙、硅微粉、 云母粉、蒙脱土、沉淀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颜料可以为油溶红、溶 剂黄、油溶蓝、炭黑、钛白粉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通过20个具体实施例和2个比较例对本发明中的润滑型预 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46%的去离子水、6%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 0.5%的丙基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5%的碳酸钙(填料)、10% 的自润滑型单体、31%的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0.5%的颜料, 其中,自润滑型单体的结构式为:
乙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甲组分: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 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按摩尔比1:3投 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添加总量0.05%Wt的对苯二酚(阻 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8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气 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质量达 到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滑型 单体;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46%的去离子水、6%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在30℃ 下以20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 0.5%的丙基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1.5%的油溶红(颜料)、5% 的碳酸钙(填料),在25℃下以100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 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10%的自润滑型单体、31%的聚乙二醇 200二甲基丙烯酸酯,在35℃下以20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 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10min除去气泡,真 空压力控制在-0.09MPa,得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 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用;
制备乙组分:制备微胶囊壁材预聚物:取浓度为37%~40%的甲 醛溶液72g、脲27.7g、三乙醇胺0.3g置于三口烧瓶中,加上冷凝装 置,在65℃~85℃下搅拌反应60~120min,得到微胶囊壁材预聚物, 取出备用;制备微胶囊引发剂:取过氧化苯甲酰20g、去离子水300g, 混合后用高剪切乳化机,调速至3000r/min,剪切破碎10~30min,将 过氧化苯甲酰细化到合适的粒径;取出后再加入15gNaCl、700g去离 子水,置于反应容器中,并以盐酸调节PH值至2~3,控制温度在30℃ ~40℃之间,将之前制备的微胶囊壁材预聚物分批加入,在45min内 加完,每次加入前后都要以盐酸调节PH值,将PH值保持在2~3; 维持反应温度在30℃~40℃之间,继续反应4~6h后,停止搅拌,取 出,以无菌水或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离心过滤,烘干,过100目筛, 得到微胶囊引发剂。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23: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46%的去离子水、6%的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乳化剂)、 0.5%的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5%的硅微粉(填料)、30%的自 润滑型单体、11%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1.5%的溶剂黄(颜 料),其中,该自润滑型单体结构式与实施例1中的自润滑型单体结 构式相同;乙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乙组分: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制备甲组分: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 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按摩尔比1:3投 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添加总量0.25%Wt的对苯二酚(阻 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11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 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质量 达到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滑 型单体;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46%的去离子水、6%的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乳化剂),在5℃下 以250r/min的速率搅拌7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 的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1.5%的溶剂黄(颜料)、5%的硅微粉 (填料),在5℃下以108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 向反应釜中加入30%的自润滑型单体、11%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 烯酸酯,在35℃下以25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 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5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控制在 -0.09MPa,得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中,避 光贮存,待用;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23: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33: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38%的去离子水、3%的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乳化剂)、 3%的缔合型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0.5%的丙基二茂铁 (聚合反应促进剂)、2%的碳酸钙(填料)、3%的云母粉(填料)、 50%的自润滑型单体、0.5%的油溶蓝(颜料),其中,该自润滑型单 体的结构式为:
乙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同时制备甲组分、乙组分:
甲组分的制备过程如下: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 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根据待制 备单体的具体结构式来确定投料量:硼酸与理论上参与反应的总羟基 的摩尔比为1:3,确定硼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 为1:1:2;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添加总量0.05%Wt 的对羟基苯甲醚(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80℃进行酯化反应, 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 当馏分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泄压,投入乙二醇, 继续抽真空,反应条件不变,继续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 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 自润滑型单体;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38%的水、3%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3%的缔合型 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在35℃下以300r/min的速率 搅拌3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的丙基二茂铁(聚 合反应促进剂)、0.5%的油溶蓝(颜料)、2%的碳酸钙(填料)和3% 的云母粉(填料),在35℃下以116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合 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50%的自润滑型单体,在50℃下以300 r/min的速率搅拌20min,混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 品抽真空3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控制在-0.09MPa,得到甲组分; 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用;
乙组分的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33: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25: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30%的去离子水、3%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 0.01%的丙基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2%的硅微粉(填料)、2% 的碳酸钙(填料)、3%的蒙脱土(填料)、3%的沉淀白炭黑(填料)、 14.99%的自润滑型单体、10%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10% 的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10%的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 酯、10%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2%的钛白粉(颜料),其中, 该自润滑型单体结构式与实施例1中的自润滑型单体结构式相同;乙 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甲组分: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其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30%的去离子水、3%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在30℃ 下以35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 0.01%的丙基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1.5%的钛白粉(颜料)、2% 的硅微粉(填料)、2%的碳酸钙(填料)、3%的蒙脱土(填料)、3% 的沉淀白炭黑(填料),在25℃下以124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 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14.99%的自润滑型单体、10%的聚 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10%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10%的二缩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0%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在35℃ 下以35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品;将 甲组分粗品抽真空1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控制在-0.09MPa,得到 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用;
制备乙组分: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25: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30: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60%的无菌水、5%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 5%的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乳化剂)、1.5%的丙基二茂铁(聚合反应 促进剂)、1.5%的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3%的硅微粉(填料)、 10%的自润滑型单体、14%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其中, 该自润滑型单体结构式与实施例3中的自润滑型单体结构式相同;乙 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甲组分: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 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根据待制 备单体的具体结构式来确定投料量:硼酸与理论上参与反应的总羟基 的摩尔比为1:3,确定硼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 为1:1:2;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添加总量0.5%Wt的 对羟基苯甲醚(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130℃进行酯化反应, 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 当馏分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泄压,投入乙二醇, 继续抽真空,反应条件不变,继续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 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 自润滑型单体;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60%的无菌水、5%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5%的高 分子量纤维素(增稠乳化剂),在30℃下以400r/min的速率搅拌 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1.5%的丙基二茂铁(聚合反 应促进剂)、1.5%的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3%的硅微粉(填料), 在25℃下以132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 中加入10%的自润滑型单体、14%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在35℃下以40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 品;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1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控制在-0.09MPa, 得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 用;
制备乙组分: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30: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46.2%的无菌水、4%的缔合型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增 稠乳化剂)、2%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0.3%的丙基二 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4.5%的云母粉(填料)、0.5%的蒙脱土(填 料)、30%的自润滑型单体、4%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7%的3,3, 5-三甲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1%的油溶红(颜料)、0.5%的油溶蓝 (颜料),其中,自润滑型单体的结构式为:
乙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甲组分: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 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根据待 制备单体的具体结构式来确定投料量:硼酸与理论上参与反应的总羟 基的摩尔比为1:3,确定硼酸、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的摩 尔比为1:1:2;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再添加总量0.25%Wt 的1,4-萘醌(阻聚剂),搅拌升温并保温在110℃进行酯化反应,抽 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 当馏分水的重量达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泄压,投入二乙二醇, 继续抽真空,反应条件不变,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重量达 到此步理论反应水生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 滑型单体。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46.2%的无菌水、4%的缔合型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 和2%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在30℃下以450r/min的 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3%的丙基二茂铁 (聚合反应促进剂)、1%的油溶红(颜料)和0.5%的油溶蓝(颜料)、 4.5%的云母粉(填料)、0.5%的蒙脱土(填料),在25℃下以1400r/min 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30%的自润滑型 单体、4%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7%的3,3,5-三甲基环己基甲基丙 烯酸酯,在35℃下以45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 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1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控制在 -0.09MPa,得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中,避 光贮存,待用;
制备乙组分: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 分,甲组分、乙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 甲组分包括46.2%的无菌水、5%的缔合型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增 稠乳化剂)、1%的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乳化剂)、0.3%的丙基二茂 铁(聚合反应促进剂)、5%的沉淀白炭黑(填料)、30%的自润滑型 单体、5%的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 基丙烯酸酯、3%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1%的溶剂黄(颜料)、 0.5%的溶剂黄(颜料),其中,自润滑型单体的结构式为:
乙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甲组分:
先制备自润滑型单体:反应容器串联有水分离器、冷凝器、真空 系统,准备基本原料:硼酸、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其中,硼酸与甲基 丙烯酸羟丙酯的摩尔比为1:3;投入硼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再 添加总量0.5%Wt的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阻聚剂),搅拌升温 并保温在130℃进行酯化反应,抽真空除水,水蒸气经冷凝器后回流 至水分离器,收集馏分水并称重,当馏分水的质量达到理论反应水生 成量时,停止加热并泄压,降温,得到上述自润滑型单体;
自润滑型单体制备完成后,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 入46.2%的无菌水、5%的缔合型丙烯酸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 1%的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乳化剂),在30℃下以600r/min的速率 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3%的丙基二茂铁(聚 合反应促进剂)、1%的溶剂黄(颜料)、0.5%的油溶蓝(颜料)、5% 的沉淀白炭黑(填料),在25℃下以150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 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30%的自润滑型单体、5%的二缩三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3%的 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在40℃下以60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 混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30min除去气泡, 真空压力控制在-0.09MPa,得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 烯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用;
制备乙组分: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然后分别对甲组分、乙组分进行包装,使用时,再将甲组分、乙 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 羟丙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3,3,5- 三甲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二缩三乙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4%的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7%的乙氧化双酚A二 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4%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和7%的3,3,5-三甲 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13: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4%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7%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 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14: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5%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 3%的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15: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5%的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3%的三羟甲基丙烷三 甲基丙烯酸酯、3%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 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16: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10%的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10%的乙氧化双酚A 二甲基丙烯酸酯、10%的3,3,5-三甲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10% 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17: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10%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10%的甲基丙烯酸羟 丙酯、10%的3,3,5-三甲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10%的三羟甲基 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18: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8%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8%的甲基丙烯酸羟丙 酯、8%的3,3,5-三甲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8%的三羟甲基丙烷 三甲基丙烯酸酯、8%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 施例4相同。
实施例19: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8%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8%的甲基丙烯酸羟丙 酯、8%的3,3,5-三甲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8%的二缩三乙二醇 二甲基丙烯酸酯、4%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4%的季戊四 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均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20:本实施例中除不含硼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其质量百 分比为:8%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8%的3,3,5-三甲基环己基甲基 丙烯酸酯、8%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8%的二缩三乙二醇 二甲基丙烯酸酯、4%的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2%的三羟甲 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外,其余的 均与实施例4相同。
比较例1:
现有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甲组分、乙 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甲组分包括46% 去离子水、6%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0.5%的丙基二茂 铁(聚合反应促进剂)、5%的碳酸钙(填料)、41%的乙氧化双酚A 二甲基丙烯酸酯、1.5%的油溶红(颜料)。乙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现有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甲组分: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入46%的去离 子水、6%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在30℃下以200~600 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的丙 基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1.5%的油溶红(颜料)、5%的碳酸钙 (填料),在25℃下以1000~150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 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41%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在35℃ 下以200~60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品; 将甲组分粗品抽真空1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控制在-0.09MPa,得 到甲组分;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用; 乙组分的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甲、乙组分分别单独包装,使用时混合,混合比例为质量比28: 1,得到上述现有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比较例2:
另一种现有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甲组 分、乙组分按28:1的质量比混合;以质量百分比Wt计,甲组分包 括40.5%去离子水、6%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0.5%的 丙基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5%的石墨粉、7%的聚乙烯粉、41% 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组分为微胶囊引发剂。
上述另一种现有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的制备过程如下:
制备甲组分;以质量百分比Wt计,向反应釜中加入40.5%的去 离子水、6%的聚氨酯型增稠乳液(增稠乳化剂),在30℃下以200~600 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的丙 基二茂铁(聚合反应促进剂)、5%的石墨粉、7%的聚乙烯粉,在25℃ 下以1000~1500r/min的速率搅拌40min,混合均匀;继续向反应釜 中加入41%的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在35℃下以200~600 r/min的速率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甲组分粗品;将甲组分粗 品抽真空10min除去气泡,真空压力控制在-0.09MPa,得到甲组分; 将甲组分灌装到低密度聚乙烯瓶包装中,避光贮存,待用;乙组分的 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甲、乙组分分别单独包装,使用时混合,混合比例为质量比28:1, 得到上述另一种现有的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
对实施例1~20及比较例1~2制备的锁固密封胶进行性能测试:
1、外观:目测。
2、初固时间:在室温条件下,将甲组分、乙组分按各实施例中 记载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均匀地涂覆在8.8级M10镀彩锌螺栓上, 放入70℃~80℃烘箱30min烘干,取出冷却至室温之后装配螺母, 测试手拧不动时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初固时间。
3、破坏扭矩:按GB/T18747.1-2002测试。
4、牵出扭矩:按GB/T18747.1-2002测试。
5、附着力:将螺栓螺母装配,观察拧过的螺纹齿上是否有连续 的胶膜残存,有则表示附着力好;有胶膜但不连续,则表示附着力一 般;完全没有胶膜,则表示附着力差。
6、涂胶后紧固件扭矩系数K值增幅:本测试所用的紧固件为8.8 级M16×70镀彩锌螺栓,在室温条件下,将甲组分、乙组分按质量 比28:1混合均匀后,均匀地涂覆在紧固件上,放入70℃~80℃烘 箱30min烘干,取出冷却至室温待用;之后将紧固件放入多功能扭矩 分析仪,按照国标GB/T3098.9-2002进行测试并记录轴向规定预紧 力为97.5KN时预紧扭矩T,根据公式K=T/(Fd)计算出紧固件扭矩系 数K1,式中F=97.5KN,d=16mm(螺栓公称直径)。另外同样的方法 测试空白组(不涂胶)紧固件的扭矩系数K2,涂胶后紧固件K值增 幅=(K1-K2)/K2×100%。
实施例1~20及比较例1~2的具体性能测试结果参见表1所示, 分析表1可知:随着自润滑型单体的添加量增大,本发明实施例制备 的润滑型预涂螺纹锁固密封胶,在涂于紧固件之后,紧固件的扭矩系 数K值增幅减小,有利于装配工艺,但是胶膜厚度会增大,对装配 工艺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涂胶后的紧固件K值增幅、胶膜厚度这两 个考虑因素,最佳实施例为实施例7,涂胶后紧固件K值增幅6%。
表1、实施例1~20及比较例1~2的性能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