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耐高温-淀粉酶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性耐高温-淀粉酶的生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94431.7 (22)申请日 2016.06.30 (71)申请人 温文伟 地址 27730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经济开 发区跃进西路 (72)发明人 温文伟温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7251 代理人 俞波 (51)Int.Cl. C12N 9/26(2006.01) C12R 1/125(2006.01) (54)发明名称 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 生产方法, 。
2、选用基因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 平皿培养、 摇瓶培养、 种子罐发酵、 发酵罐发酵、 酶的提取制得, 该生产方法采用的经过基因工程 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不会产生芽孢、 适应能力 强、 不容易染菌、 活力高、 周期短。 生产过程中通 过调整风量控制, 培养基的配比以及有效控制 pH, 最终制得的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最佳反应条 件在90-110、 pH在4 .0-5 .5, 酶活力达到 40000U/mL, 发酵周期仅为120小时, 是目前国内 在最短的发酵周期内酶活力最高的耐酸性淀粉 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861467 A 2016.08.17 CN 105861467 。
3、A 1.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选用基因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平皿培养、 摇瓶培养、 种子罐发酵、 发酵罐发酵、 酶的提取制得,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如下: (1) 平皿培养: 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0.5-1.5%, 酵母粉: 0.1-0.3%, 牛肉粉: 0.1-0.5%, 氯 化钠: 0.1-0.3%, 葡萄糖: 3-7%, 玉米淀粉: 0.5-1.5%, 琼脂粉: 1.5-2%,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 量百分计, 控制pH为6.5-7.0,然后在温度121、 压力0.1Mpa条件下灭菌30min, 接种后36 恒温培养36-48h; (2) 摇瓶培养: 培养基配方:。
4、 酵母粉1-2%, 葡萄糖0.3-0.7%, 磷酸二氢钾0.1-0.5%, 硫酸 镁0.05-0.15%,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调pH至7.5后灭菌, 接种, 37摇瓶培养8- 12h, 当pH下降至6.5-6.7时进入种子罐; (3) 种子罐发酵: 配料A: 硫酸铵: 3.5kg, 脱脂大豆粉: 17kg, 磷酸二氢钠: 13kg, 磷酸二氢 钾: 4.2kg, 玉米浆: 60kg, 硫酸镁: 1.39kg, 硫酸亚铁: 3.06g, 硫酸锰: 18.2g, 硫酸锌: 4.8g, 消 泡剂: 1.5kg, 在种子罐中121-123条件下灭菌50min; 配料B: 结晶葡萄糖35。
5、kg在另外一罐 中121-123灭菌35min, 冷却后并入灭菌冷却后的种子罐中, 然后将种子罐调整到温度32- 34, pH为6.6-6.8,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 溶氧100%, 定容1m3, 然后接种后在温度 32-34, pH为6.6-6.8,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的条件下发酵20-30h, 当溶氧68-72%, 镜检菌体正常时转入发酵罐; (4) 发酵罐发酵: 配料A: 脱脂大豆粉: 180kg, 玉米浆: 500kg, 磷酸氢二钾: 175kg, 磷酸二 氢钾: 57kg, 硫酸铵: 33kg, 硫酸镁: 0.77kg, 硫酸亚铁17g, 。
6、硫酸锰6.67g, 硫酸锌5g, 消泡剂: 12kg, 在发酵罐中121-123灭菌50min; 配料B: 氯化钙33kg在另一罐中121-123灭菌 40min, 冷却并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配料C: 结晶葡萄糖70kg在另一罐中121-123灭 菌35min, 冷却并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将发酵罐调整到pH为6.6-6.8, 罐压0.4Mpa, 空 气流量650m3/h, 溶氧100%, 定容10m3, 接种后在温度38, pH为6.6-6.8, 风量650m3/h, 罐 压0.4Mpa条件下发酵100-120h; (5) 酶的提取: 取发酵醪液, 调pH至9.0, 然后依次加入醪。
7、液体积量2.5-4%的CaCl2, 2.5- 4%的Na2HPO4, 稀释2倍后加醪液体积量2%的硅藻土进行絮凝处理, 加热至65-70后, 经板框 压滤、 超滤泵超滤后获得滤液, 然后向滤液中依次加入干糊精2%、 醋酸钠8-10%、 氯化钠18- 22%进行调配, 之后用醋酸调节pH至6.0-6.5, 迅速加热至65-70, 保持5-10min, 立即冷却, 取样测酶活, 最终发酵酶可达20000-40000U/mL, 之后用硅藻土进行成品精过滤, 装入成品 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摇瓶培养中 每150mL种母液接1-2个培养好的单菌。
8、落, 每毫升种母液加氯霉素2.5单位后接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发酵罐发酵 过程中控制溶氧20%, 在溶氧低于20%时可通过提高风量、 提高罐压、 降低补糖速度来提高 溶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超滤泵超滤 时维持系统压力在正常范围之内, 初始压力0.3MPa, 后期0.5MPa。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861467 A 2 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 方法。 背景技术。
9、 0002 -淀粉酶 ( -1, 4-D-葡萄糖-葡萄糖苷水解酶) 普遍分布在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中, 是一种重要的淀粉水解酶。 其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的内部随机切开 -1, 4糖苷键, 生成 糊精和还原糖。 由于产物的末端残基碳原子构型为 构型, 故称 -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 十分重要的酶制剂, 大量应用于粮食加工、 食品工业、 酿造、 发酵、 纺织品工业和医药行业 等, 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 0003 酸性高温 -淀粉酶一般最佳反应条件在80-100、 pH在3.0-6.0之间, 能在适应工 业生产中的高温偏酸性环境,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目前我国自主研究生产的耐酸性高温 -。
10、 淀粉酶还不是很多, 常见的OGO耐高温酸性 -淀粉酶是采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经液体深层发酵、 超滤等工序精制而成, 然而其酶活一般只能达到20000 U/mL, 并且发酵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在更短的发酵周期内酶活更高的 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0005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选用基因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平皿培养、 摇瓶 培养、 种子罐发酵、 发酵罐发酵、 酶提取制得,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如下: (1) 平皿培养: 培。
11、养基配方: 蛋白胨: 0.5-1.5%, 酵母粉: 0.1-0.3%, 牛肉粉: 0.1-0.5%, 氯 化钠: 0.1-0.3%, 葡萄糖: 3-7%, 玉米淀粉: 0.5-1.5%, 琼脂粉: 1.5-2%,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 量百分计, 控制pH为6.5-7.0, 然后在温度121、 压力0.1Mpa条件下灭菌30min, 接种后36 恒温培养36-48h; (2) 摇瓶培养: 培养基配方: 酵母粉1-2%, 葡萄糖0.3-0.7%, 磷酸二氢钾0.1-0.5%, 硫酸 镁0.05-0.15%,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调pH至7.5后灭菌, 接种, 37摇瓶培养8- 1。
12、2h, 当pH下降至6.5-6.7时进入种子罐; (3) 种子罐发酵: 配料A: 硫酸铵: 3.5kg, 脱脂大豆粉: 17kg, 磷酸二氢钠: 13kg, 磷酸二氢 钾: 4.2kg, 玉米浆: 60kg, 硫酸镁: 1.39kg, 硫酸亚铁: 3.06g, 硫酸锰: 18.2g, 硫酸锌: 4.8g, 消 泡剂: 1.5kg, 在种子罐中121-123条件下灭菌50min; 配料B: 结晶葡萄糖35kg在另外一罐 中121-123灭菌35min, 冷却后并入灭菌冷却后的种子罐中, 然后将种子罐调整到温度32- 34, pH为6.6-6.8,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 溶氧。
13、100%, 定容1m3, 然后接种后在温度 32-34, pH为6.6-6.8,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的条件下发酵20-30h, 当溶氧68-72%, 镜检菌体正常时转入发酵罐;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5861467 A 3 (4) 发酵罐发酵: 配料A: 脱脂大豆粉: 180kg, 玉米浆: 500kg, 磷酸氢二钾: 175kg, 磷酸二 氢钾: 57kg, 硫酸铵: 33kg, 硫酸镁: 0.77kg, 硫酸亚铁17g, 硫酸锰6.67g, 硫酸锌5g, 消泡剂: 12kg, 在发酵罐中121-123灭菌50min; 配料B: 氯化钙33kg在另一罐中12。
14、1-123灭菌 40min, 冷却并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配料C: 结晶葡萄糖70kg在另一罐中121-123灭 菌35min, 冷却并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将发酵罐调整到pH为6.6-6.8, 罐压0.4Mpa, 空 气流量650m3/h, 溶氧100%, 定容10m3, 接种后在温度38, pH为6.6-6.8, 风量650m3/h, 罐 压0.4Mpa条件下发酵100-120h; (5) 酶的提取: 取发酵醪液, 调pH至9.0, 然后依次加入醪液体积量2.5-4%的CaCl2, 2.5- 4%的Na2HPO4, 稀释2倍后加醪液体积量2%的硅藻土进行絮凝处理, 加热至65-70。
15、后, 经板框 压滤、 超滤泵超滤后获得滤液, 然后向滤液中依次加入干糊精2%、 醋酸钠8-10%、 氯化钠18- 22%进行调配, 之后用醋酸调节pH至6.0-6.5, 迅速加热至65-70, 保持5-10min, 立即冷却, 取样测酶活, 酶活力可达20000-40000U/mL, 之后用硅藻土进行成品精过滤, 装入成品储罐。 0006 所述摇瓶培养中每150mL种母液接1-2个培养好的单菌落, 每毫升种母液加氯霉素 2.5单位后接种。 0007 所述发酵罐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20%, 在溶氧低于20%时可通过提高风量、 提高 罐压、 降低补糖速度来提高溶氧。 0008 所述超滤泵超滤时维持系。
16、统压力在正常范围之内, 初始压力0.3MPa, 后期0.5MPa。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发明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采用的经过基因工程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不会产生芽孢、 适应能力强、 不容易染菌、 活力高、 周期短。 0010 2、 通过调整风量控制, 培养基的配比以及有效控制pH, 最终制得的酸性耐高温 - 淀粉酶最佳反应条件在90-110、 pH在4.0-5.5, 酶活力达到40000U/mL,发酵周期仅为120 小时, 是目前国内在最短的发酵周期内酶活力最高的耐酸性淀粉酶。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 除非特别说。
17、明, 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 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 另外, 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本发明的 范围, 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背离本 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 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2 实施例1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选用基因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平 皿培养、 摇瓶培养、 种子罐发酵、 发酵罐发酵、 酶的提取制得,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如下: (1) 平皿培养: 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1%, 酵母粉: 0.2%, 牛肉粉: 0.3%, 氯化钠:。
18、 0.2%, 葡萄 糖: 5%, 玉米淀粉: 1%, 琼脂粉: 1.7%,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控制pH为6.7,然后 在温度121、 压力0.1Mpa条件下灭菌30min, 接种后36恒温培养40h; (2) 摇瓶培养: 培养基配方: 酵母粉1.5%, 葡萄糖0.5%, 磷酸二氢钾0.3%, 硫酸镁0.1%, 余 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调pH至7.5后灭菌, 接种, 37摇瓶培养10h, 当pH下降至6.6 时进入种子罐; (3) 种子罐发酵: 配料A: 硫酸铵: 3.5kg, 脱脂大豆粉: 17kg, 磷酸二氢钠: 13kg, 磷酸二氢 说明书 2/6 页 4 CN。
19、 105861467 A 4 钾: 4.2kg, 玉米浆: 60kg, 硫酸镁: 1.39kg, 硫酸亚铁: 3.06g, 硫酸锰: 18.2g, 硫酸锌: 4.8g, 消 泡剂: 1.5kg, 在种子罐中122条件下灭菌50min; 配料B: 结晶葡萄糖35kg在另外一罐中122 灭菌35min, 冷却后并入灭菌冷却后的种子罐中, 然后将种子罐调整到温度33, pH为 6.7,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 溶氧100%, 定容1m3, 然后接种后在温度33, pH为6.7, 罐 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的条件下发酵20h, 当溶氧70%, 镜检菌体正常时转入发酵。
20、罐; (4) 发酵罐发酵: 配料A: 脱脂大豆粉: 180kg, 玉米浆: 500kg, 磷酸氢二钾: 175kg, 磷酸二 氢钾: 57kg, 硫酸铵: 33kg, 硫酸镁: 0.77kg, 硫酸亚铁17g, 硫酸锰6.67g, 硫酸锌5g, 消泡剂: 12kg, 在发酵罐中122灭菌50min; 配料B: 氯化钙33kg在另一罐中122灭菌40min, 冷却并 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配料C: 结晶葡萄糖70kg在另一罐中122灭菌35min, 冷却并入 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将发酵罐调整到pH为6.7, 罐压0.4Mpa, 空气流量650m3/h, 溶氧 100%, 定容10m3, 。
21、接种后在温度38, pH为6.7, 风量650m3/h, 罐压0.4Mpa条件下发酵100h; (5) 酶的提取: 取发酵醪液, 调pH至9.0, 然后依次加入醪液体积量3%的CaCl2, 3%的 Na2HPO4, 稀释2倍后加醪液体积量2%的硅藻土进行絮凝处理, 加热至68后, 经板框压滤、 超 滤泵超滤后获得滤液, 然后向滤液中依次加入干糊精2%、 醋酸钠9%、 氯化钠20%进行调配, 之 后用醋酸调节pH至6.3, 迅速加热至68, 保持8min, 立即冷却, 取样测酶活, 酶活力为 40000U/mL, 之后用硅藻土进行成品精过滤, 装入成品储罐。 0013 所述摇瓶培养中每150mL。
22、种母液接2个培养好的单菌落, 每毫升种母液加氯霉素 2.5单位后接种。 0014 所述发酵罐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20%, 在溶氧低于20%时可通过提高风量、 提高 罐压、 降低补糖速度来提高溶氧。 0015 所述超滤泵超滤时维持系统压力在正常范围之内, 初始压力0.3MPa, 后期0.5MPa。 0016 实施例2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选用基因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平 皿培养、 摇瓶培养、 种子罐发酵、 发酵罐发酵、 酶的提取制得,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如下: (1) 平皿培养: 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0.5%, 酵母粉: 0.1%, 牛肉粉: 0.1%, 氯化钠: 0.1%,。
23、 葡 萄糖: 3%, 玉米淀粉: 0.5%, 琼脂粉: 1.5%,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控制pH为6.5,然 后在温度121、 压力0.1Mpa条件下灭菌30min, 接种后36恒温培养36h; (2) 摇瓶培养: 培养基配方: 酵母粉1%, 葡萄糖0.3%, 磷酸二氢钾0.1%, 硫酸镁0.05%, 余 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调pH至7.5后灭菌, 接种, 37摇瓶培养8h, 当pH下降至6.5时 进入种子罐; (3) 种子罐发酵: 配料A: 硫酸铵: 3.5kg, 脱脂大豆粉: 17kg, 磷酸二氢钠: 13kg, 磷酸二氢 钾: 4.2kg, 玉米浆: 60kg,。
24、 硫酸镁: 1.39kg, 硫酸亚铁: 3.06g, 硫酸锰: 18.2g, 硫酸锌: 4.8g, 消 泡剂: 1.5kg, 在种子罐中121-123条件下灭菌50min; 配料B: 结晶葡萄糖35kg在另外一罐 中121-123灭菌35min, 冷却后并入灭菌冷却后的种子罐中, 然后将种子罐调整到温度32 , pH为6.6,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 溶氧100%, 定容1m3, 然后接种后在温度32-34, pH为6.6,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的条件下发酵25h, 当溶氧68%, 镜检菌体正常时转入 发酵罐; (4) 发酵罐发酵: 配料A: 脱脂大豆粉。
25、: 180kg, 玉米浆: 500kg, 磷酸氢二钾: 175kg, 磷酸二 氢钾: 57kg, 硫酸铵: 33kg, 硫酸镁: 0.77kg, 硫酸亚铁17g, 硫酸锰6.67g, 硫酸锌5g, 消泡剂: 12kg, 在发酵罐中121灭菌50min; 配料B: 氯化钙33kg在另一罐中121灭菌40min, 冷却并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5861467 A 5 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配料C: 结晶葡萄糖70kg在另一罐中121灭菌35min, 冷却并入 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将发酵罐调整到pH为6.6, 罐压0.4Mpa, 空气流量650m3/h, 溶氧 100%, 定容1。
26、0m3, 接种后在温度38, pH为6.6, 风量650m3/h, 罐压0.4Mpa条件下发酵110h; (5) 酶的提取: 取发酵醪液, 调pH至9.0, 然后依次加入醪液体积量2.5%的CaCl2, 2.5%的 Na2HPO4, 稀释2倍后加醪液体积量2%的硅藻土进行絮凝处理, 加热至65后, 经板框压滤、 超 滤泵超滤后获得滤液, 然后向滤液中依次加入干糊精2%、 醋酸钠8%、 氯化钠18%进行调配, 之 后用醋酸调节pH至6.0, 迅速加热至65, 保持5min, 立即冷却, 取样测酶活, 酶活力为 30000U/mL, 之后用硅藻土进行成品精过滤, 装入成品储罐。 0017 所述摇瓶。
27、培养中每150mL种母液接1个培养好的单菌落, 每毫升种母液加氯霉素 2.5单位后接种。 0018 所述发酵罐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20%, 在溶氧低于20%时可通过提高风量、 提高 罐压、 降低补糖速度来提高溶氧。 0019 所述超滤泵超滤时维持系统压力在正常范围之内, 初始压力0.3MPa, 后期0.5MPa。 0020 实施例3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选用基因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平 皿培养、 摇瓶培养、 种子罐发酵、 发酵罐发酵、 酶的提取制得,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如下: (1) 平皿培养: 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1.5%, 酵母粉: 0.3%, 牛肉粉: 0.5%, 氯。
28、化钠: 0.3%, 葡 萄糖: 7%, 玉米淀粉: 1.5%, 琼脂粉: 2%,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控制pH为7.0,然后 在温度121、 压力0.1Mpa条件下灭菌30min, 接种后36恒温培养48h; (2) 摇瓶培养: 培养基配方: 酵母粉2%, 葡萄糖0.7%, 磷酸二氢钾0.5%, 硫酸镁0.15%, 余 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调pH至7.5后灭菌, 接种, 37摇瓶培养12h, 当pH下降至6.7 时进入种子罐; (3) 种子罐发酵: 配料A: 硫酸铵: 3.5kg, 脱脂大豆粉: 17kg, 磷酸二氢钠: 13kg, 磷酸二氢 钾: 4.2kg, 玉米。
29、浆: 60kg, 硫酸镁: 1.39kg, 硫酸亚铁: 3.06g, 硫酸锰: 18.2g, 硫酸锌: 4.8g, 消 泡剂: 1.5kg, 在种子罐中123条件下灭菌50min; 配料B: 结晶葡萄糖35kg在另外一罐中123 灭菌35min, 冷却后并入灭菌冷却后的种子罐中, 然后将种子罐调整到温度34, pH为 6.8,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 溶氧100%, 定容1m3, 然后接种后在温度34, pH为6.8, 罐 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的条件下发酵30h, 当溶氧72%, 镜检菌体正常时转入发酵罐; (4) 发酵罐发酵: 配料A: 脱脂大豆粉: 1。
30、80kg, 玉米浆: 500kg, 磷酸氢二钾: 175kg, 磷酸二 氢钾: 57kg, 硫酸铵: 33kg, 硫酸镁: 0.77kg, 硫酸亚铁17g, 硫酸锰6.67g, 硫酸锌5g, 消泡剂: 12kg, 在发酵罐中123灭菌50min; 配料B: 氯化钙33kg在另一罐中123灭菌40min, 冷却并 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配料C: 结晶葡萄糖70kg在另一罐中123灭菌35min, 冷却并入 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将发酵罐调整到pH为6.8, 罐压0.4Mpa, 空气流量650m3/h, 溶氧 100%, 定容10m3, 接种后在温度38, pH为6.8, 风量650m3/h。
31、, 罐压0.4Mpa条件下发酵120h; (5) 酶的提取: 取发酵醪液, 调pH至9.0, 然后依次加入醪液体积量4%的CaCl2, 4%的 Na2HPO4, 稀释2倍后加醪液体积量2%的硅藻土进行絮凝处理, 加热至70后, 经板框压滤、 超 滤泵超滤后获得滤液, 然后向滤液中依次加入干糊精2%、 醋酸钠10%、 氯化钠22%进行调配, 之后用醋酸调节pH至6.5, 迅速加热至70, 保持10min, 立即冷却, 取样测酶活, 酶活力为 35000U/mL, 之后用硅藻土进行成品精过滤, 装入成品储罐。 0021 所述摇瓶培养中每150mL种母液接2个培养好的单菌落, 每毫升种母液加氯霉素 。
32、说明书 4/6 页 6 CN 105861467 A 6 2.5单位后接种。 0022 所述发酵罐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20%, 在溶氧低于20%时可通过提高风量、 提高 罐压、 降低补糖速度来提高溶氧。 0023 所述超滤泵超滤时维持系统压力在正常范围之内, 初始压力0.3MPa, 后期0.5MPa。 0024 1、 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选用基因改良的枯草芽孢杆菌, 通过平皿 培养、 摇瓶培养、 种子罐发酵、 发酵罐发酵、 酶的提取制得, 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如下: (1) 平皿培养: 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 0.5-1.5%, 酵母粉: 0.1-0.3%, 牛肉粉: 0.1-0。
33、.5%, 氯 化钠: 0.1-0.3%, 葡萄糖: 3-7%, 玉米淀粉: 0.5-1.5%, 琼脂粉: 1.5-2%,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 量百分计, 控制pH为6.5-7.0,然后在温度121、 压力0.1Mpa条件下灭菌30min, 接种后36 恒温培养36-48h; (2) 摇瓶培养: 培养基配方: 酵母粉1-2%, 葡萄糖0.3-0.7%, 磷酸二氢钾0.1-0.5%, 硫酸 镁0.05-0.15%, 余量为水,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计; 调pH至7.5后灭菌, 接种, 37摇瓶培养8- 12h, 当pH下降至6.5-6.7时进入种子罐; (3) 种子罐发酵: 配料A: 硫酸铵: 3。
34、.5kg, 脱脂大豆粉: 17kg, 磷酸二氢钠: 13kg, 磷酸二氢 钾: 4.2kg, 玉米浆: 60kg, 硫酸镁: 1.39kg, 硫酸亚铁: 3.06g, 硫酸锰: 18.2g, 硫酸锌: 4.8g, 消 泡剂: 1.5kg, 在种子罐中121-123条件下灭菌50min; 配料B: 结晶葡萄糖35kg在另外一罐 中121-123灭菌35min, 冷却后并入灭菌冷却后的种子罐中, 然后将种子罐调整到温度32- 34, pH为6.6-6.8, 罐压0.5Mpa, 空气流量40m3/h, 溶氧100%, 定容1m3, 然后接种后在温度 32-34, pH为6.6-6.8, 罐压0.5M。
35、pa, 空气流量40m3/h的条件下发酵20-30h, 当溶氧68-72%, 镜检菌体正常时转入发酵罐; (4) 发酵罐发酵: 配料A: 脱脂大豆粉: 180kg, 玉米浆: 500kg, 磷酸氢二钾: 175kg, 磷酸二 氢钾: 57kg, 硫酸铵: 33kg, 硫酸镁: 0.77kg, 硫酸亚铁17g, 硫酸锰6.67g, 硫酸锌5g, 消泡剂: 12kg, 在发酵罐中121-123灭菌50min; 配料B: 氯化钙33kg在另一罐中121-123灭菌 40min, 冷却并入灭菌冷却后的发酵罐中; 配料C: 结晶葡萄糖70kg在另一罐中121-123灭 菌35min, 冷却并入灭菌冷却后。
36、的发酵罐中; 将发酵罐调整到pH为6.6-6.8, 罐压0.4Mpa, 空 气流量650m3/h, 溶氧100%, 定容10m3, 接种后在温度38, pH为6.6-6.8, 风量650m3/h, 罐 压0.4Mpa条件下发酵100-120h; (5) 酶的提取: 取发酵醪液, 调pH至9.0, 然后依次加入醪液体积量2.5-4%的CaCl2, 2.5- 4%的Na2HPO4, 稀释2倍后加醪液体积量2%的硅藻土进行絮凝处理, 加热至65-70后, 经板框 压滤、 超滤泵超滤后获得滤液, 然后向滤液中依次加入干糊精2%、 醋酸钠8-10%、 氯化钠18- 22%进行调配, 之后用醋酸调节pH至。
37、6.0-6.5, 迅速加热至65-70, 保持5-10min, 立即冷却, 取样测酶活, 最终发酵酶可达20000-40000U/mL, 之后用硅藻土进行成品精过滤, 装入成品 储罐。 0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摇瓶培 养中每150mL种母液接1-2个培养好的单菌落, 每毫升种母液加氯霉素2.5单位后接种。 00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发酵罐 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20%, 在溶氧低于20%时可通过提高风量、 提高罐压、 降低补糖速度来 提高溶氧。 00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酸性耐高温 -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超滤泵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5861467 A 7 超滤时维持系统压力在正常范围之内, 初始压力0.3MPa, 后期0.5MPa。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5861467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