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周** 文档编号:8577022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1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9279.5

申请日:

20090403

公开号:

CN101519635A

公开日:

2009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00,C12N1/21,C12N15/09,C12N15/74,C12P7/42,C12R1/00,C12R1/22

主分类号:

C12N1/00,C12N1/21,C12N15/09,C12N15/74,C12P7/42,C12R1/00,C12R1/22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黄和,朱建国,纪晓俊,李霜,杜军,丁月月

地址:

210009江苏省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

优先权:

CN200910029279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建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其中该重组载体含有基因编码SEQ IDNO.1所示核苷酸序列表达的蛋白质。一种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将基因编码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导入到宿主。所述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在生产3-羟基丙酸中的应用。质粒在宿主菌株中稳定性高,而且生产菌株较合适,产物终浓度有竞争力,另外还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微量四环素,达到抑制部分杂细菌的目的,大大减少了在工业化过程中较易发生的染杂菌现象,发酵时间也有所缩短,为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3-羟基丙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其中该重组载体含有基因编码SEQ IDNO.1所示核苷酸序列表达的蛋白质。 2.一种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将基因编码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导入到宿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转化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利用PCR技术从醋酸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如SEQ ID NO.2所示含2328个碱基对的醛脱氢酶基因aldH,从质粒载体pHY300PLK中扩增出如SEQ ID NO.3所示含1560个碱基对的四环素抗性基因Tet,将其串联到表达载体pUC18中,得到重组质粒pUC18-aldH--Tet,重组质粒转化筛选获得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得到重组肺炎克雷伯氏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1)基因aldH的克隆:根据Genebank公布的醋酸杆菌中aldH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PCR所需的引物:P1:5-GAATTCATGGGTAAGCTGGAACGCATTGC-3P2:5-TCTAGATCAGGCGTTCCCTTTTTCTTTTA-3引物两端分别引入EcoR I,Xba I酶切位点,以醋酸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完成PCR反应:PCR反应条件:95℃变性5min,经94℃ 30sec,52℃ 30sec,72℃ 1min40sec 30个循环,再经过72℃延伸3min,获得的PCR产物经电泳分析确认,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与pMD18-simple-T载体连接,进行序列测定,EcoR I,Xba I酶切重组pMD 18-simple-T载体,回收其中1.56kb片段,连接至pUC18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UC18-aldH;(2)基因Tet的克隆:根据质粒载体中pHY300PLK四环素抗性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所需的引物:P3:5-CTGCAG ATGAAATACTGAATTTAAAA-3P4:5-AAGCTT CTTAACGATTTAGAAATCCC-3引物两端分别引入PstI,Hind III,以质粒pHY300PLK为模板完成PCR反应:PCR反应条件:95℃变性5min,经94℃ 30sec,52℃ 30sec,72℃ 1min20 sec30个循环,再经过72℃延伸3min,获得的PCR产物经电泳分析确认,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与pMD18-simple-T载体连接,经SmaI,Hind III酶切回收其中1.56kb片段,连接至pUC18-aldH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UC18-aldH-Tet;(3)转化微生物的获得:将重组质粒pUC18-aldH-Tet通过电击转化的方式转化肺炎克雷伯氏菌,涂布含40μg/mL的四环素平板,挑取阳性转化子,得到重组肺炎克雷伯氏菌。 6.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在生产3-羟基丙酸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化微生物在生产3-羟基丙酸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为:(1)种子液的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液在31-37℃,摇床转速12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12-24h;所述培养液组成为:酵母膏4-5g/L,麦芽3.0-4.0g/L,蛋白胨4-5g/L,NaCl 10g/L,四环素浓度20-40μg/L;(2)发酵培养:培养条件为接种种子液的量为占培养基体积5-10%,发酵温度31-37℃,接种6-8小时好氧发酵,加入IPTG,IPTG的最终浓度1.0mmol/L,此后,控制氧气的通入量,维持微氧环境,发酵时间30h左右;其中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4-5g/L,KHPO·3HO 8-10g/L,KHPO 1.5-2.5g/L,NHCl 0.8-1g/L,NaCl 0.5g/L,MgSO·7HO 0.08-0.12g/L,FeCl·6HO 25-35mg/L,CoCl·6HO 4-6mg/L,VitaminB 5mg/L,glycerol 30g/L。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 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3-羟基丙酸(3-hydroxypropanoate,3-HP)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有机 酸。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可以通过化学工业中一系列成熟的催化技术转化 为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化学品,如通过脱水生成丙烯酸,氧化生成丙二酸,与醇 酯化反应生成酯,以及经还原反应生成3-羟基丙酸等;3-HP还具有潜在的生物应 用:例如在营养工业中,可使用3-HP作为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或防腐剂,在一些植 物体内的内生真菌中存在微量的3-HP,发现其具有杀灭寄生线虫的能力;另外, 还可作为单体原料用以合成聚3-羟基丙酸[P-(3HP)],聚3-羟基丙酸是一种新型生 物可降解高分子,它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高分子量的 [P-(3HP)]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拉伸强度(>400MPa)以及较大的断裂伸长率等优 异性能。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3-羟基丙酸的应用潜力有待开发。

目前微生物生产3-羟基丙酸主要有三种途径

1、微生物转化非糖基原料生产3-羟基丙酸,

2、微生物利用3-羟基丙酸循环途径微量积累3-羟基丙酸

3、以Cargill公司和威斯康星大学等研究机构为代表的构建基因工程菌生产3- 羟基丙酸,主要有两种方案:

(1)以葡萄糖为底物,在大肠杆菌中构建经乙酰-CoA的5种代谢途径

(2)以甘油为底物,在大肠杆菌中导入甘油脱水酶基因,

3-羟基丙酸是少数耐热微生物(Chloroflexus aurantiacus)胞内羟基丙酸循环 途径固定CO2过程的代谢中间物,其作为中间代谢物,通常情况难以高效率大量 积累,这是由于中间产物的积累都必将破坏微生物中CO2固定循环途径的持续进 行。迄今,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能直接利用糖质原料或甘油高效转化生产3-HPA 的微生物,但3-羟基丙酸循环途径所涉及到的关键酶对于今后构建模式基因工程 菌生产3-羟基丙酸将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空白,提供一种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 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一种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其中该重组载体含有基因编码 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表达的蛋白质。

一种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将基因编码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 导入到宿主。

制备转化体方法中所述宿主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为:利用PCR技术从醋酸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如 SEQ ID NO.2所示含2328个碱基对的醛脱氢酶基因aldH,从质粒载体 pHY300PLK中扩增出如SEQ ID NO.3所示含1560个碱基对的四环素抗性基因 TetR,将其串联到表达载体pUC18中,得到重组质粒pUC18-aldH--TetR,重组质 粒转化筛选获得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得到重组肺炎克雷伯氏菌。

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制备步骤为:

(1)基因aldH的克隆:根据Genebank公布的醋酸杆菌中aldH基因的序列设 计合成PCR所需的引物:

P1:51-GAATTCATGGGTAAGCTGGAACGCATTGC-31

P2:51-TCTAGATCAGGCGTTCCCTTTTTCTTTTA-31

引物两端分别引入EcoR I,Xba I酶切位点,以醋酸杆菌基因组DNA为模 板完成PCR反应:PCR反应条件:95℃变性5min,经94℃ 30sec,52℃ 30sec, 72℃1min40sec 30个循环,再经过72℃延伸3min,获得的PCR产物经电泳分析 确认,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与pMD18-simple-T载体连接,进行序列 测定,EcoR I,Xba I酶切重组pMD18-simple-T载体,回收其中1.56kb片段,连 接至pUC18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UC18-aldH;

(2)基因TetR的克隆:根据质粒载体中pHY300PLK四环素抗性基因序列设计 合成PCR所需的引物:

P3:51-CTGCAG ATGAAATACTGAATTTAAAA-31

P4:51-AAGCTT CTTAACGATTTAGAAATCCC-31

引物两端分别引入PstI,Hind III,以质粒pHY300PLK为模板完成PCR反 应:PCR反应条件:95℃变性5min,经94℃30sec,52℃30sec,72℃1min20 sec 30个循环,再经过72℃延伸3min,获得的PCR产物经电泳分析确认,经 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与pMD18-simple-T载体连接,经SmaI,HindIII酶 切回收其中1.56kb片段,连接至pUC18-aldH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UC18-aldH- TetR;

(3)转化微生物的获得:将重组质粒pUC18-aldH-TetR通过电击转化的方式转 化肺炎克雷伯氏菌,涂布含40μg/m L的四环素平板,挑取阳性转化子,得到重 组肺炎克雷伯氏菌。

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在生产3-羟基丙酸中的应用。

转化微生物在生产3-羟基丙酸中的应用,生产工艺为:种子液的培养:将接 种后的培养液在31-37℃,摇床转速12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12-24h;所述培 养液组成为:酵母膏4-5g/L,麦芽3.0-4.0g/L,蛋白胨4-5g/L,NaCl 10 g/L,四环素浓度20-40μg/L;发酵培养:培养条件为接种种子液的量为5-10% (v/v),发酵温度31-37℃,接种6-8小时好氧发酵,加入IPTG,IPTG的最终浓 度1.0mmol/L,此后,控制氧气的通入量,维持微氧环境,发酵时间30h左右; 其中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4-5g/L,K2HPO4·3H2O 8-10g/L,KH2PO4 1.5-2.5 g/L,NH4Cl 0.8-1g/L,NaCl 0.5g/L,MgSO4·7H2O 0.08-0.12g/L,FeCl3·6H2O 25- 35mg/L,CoCl2·6H2O 4-6mg/L,VitaminB12 5mg/L,glycerol 30g/L。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转化微生物,用于发酵产3-羟基丙酸,该菌 在有氧或微氧条件下利用甘油高效发酵产3-羟基丙酸。摇瓶发酵完毕,最终3-羟 基丙酸浓度达2.6~3.3g/L,摩尔转化率在40-68%之间,经5L罐发酵实验,最终 3-羟基丙酸浓度高达8.2g/L,实现了在特定宿主细胞中生产3-羟基丙酸的过程, 为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3-羟基丙酸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原始克雷伯氏 菌相比,产生了一种新代谢产物3-羟基丙酸。与目前文献所报道利用基因手段构 建重组微生物生产3-羟基丙酸方法相比,不仅质粒在宿主菌株中稳定性高,而且 生产菌株较合适,产物终浓度有竞争力(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 造大肠杆菌生产3-羟基丙酸的产量在5g/L以下),另外还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微 量四环素,达到抑制部分杂细菌的目的,大大减少了在工业化过程中较易发生的 染杂菌现象,发酵时间也有所缩短,为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3-羟基丙酸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四、附图说明

图1为载体图谱示意图;

图2为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Klebsiella pneumoniae中成功表达的SDS-PAGE图 谱;图中Lane 1:蛋白质Marker;Lane 2:经诱导的重组菌;Lane 3:未经诱导 的重组菌;Lane 4:加入诱导剂的原始菌;Lane:未加入诱导剂的原始菌; 图3为色谱图,其中(a)标准混合液;(b)发酵液;图中1.甘油Glycerol,2.3- 羟基丙酸,3.乳酸Lactic acid,4.甲酸Formic acid,5.乙酸Acetic acid。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 常按照常规条件如Joe Sambrook、David Russell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3rd ed(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中所述的条 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3-pUC18-aldH-TetR的构建

(1)基因aldA的克隆:根据Gene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E.coli K12中aldA基因 的序列(SEQ ID No.2)设计合成PCR所需的引物:

P1(SEQ ID No.4):51-GAATTCATGGGTAAGCTGGAACGCATTGC-31

P2(SEQ ID No.5):51-TCTAGATCAGGCGTTCCCTTTTTCTTTTA-31

引物两端分别引入EcoR I,Xba I酶切位点,以醋酸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完 成PCR反应:PCR反应条件:95℃变性5min,经94℃30sec,52℃30sec, 72℃1min40sec 30个循环,再经过72℃延伸3min,获得的PCR产物经电泳分析 确认,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与pMD18-simple-T载体连接,进行序列 测定,EcoR I,Xba I酶切重组pMD18-simple-T载体,回收其中1.56kb片段,连 接至pUC18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UC18-aldH;

(2)基因TetR的克隆:根据质粒载体中pHY300PLK四环素抗性基因序列(SEQ ID No.3)设计合成PCR所需的引物:

P3(SEQ ID No.6):51-CTGCAG ATGAAATACTGAATTTAAAA-31

P4(SEQ ID No.7):51-AAGCTT CTTAACGATTTAGAAATCCC-31

引物两端分别引入PstI,Hind III,以质粒pHY300PLK为模板完成PCR反 应:PCR反应条件:95℃变性5min,经94℃30sec,52℃30sec,72℃1min20 sec 30个循环,再经过72℃延伸3min,获得的PCR产物经电泳分析确认,经 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与pMD18-simple-T载体连接,经SmaI,Hind III酶 切回收其中1.56kb片段,连接至pUC18-aldH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UC18-aldH- TetR。

实施例2:重组质粒pUC18-aldH-TetR转化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25955(从ATCC获得,菌种号: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

利用电击穿孔仪将重组质粒pUC18-aldH-TetR转化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25955,电转化条件参数为:电压2.5kV,阻值200Ω,脉冲时间4.5 msec。电击转化完毕,将经过电击处理过的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涂 布于含有40μg/mL四环素的LB培养基上,得到阳性克隆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3-pUC18-aldH-TetR。

实施例3:工程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25955-3-pUC18-aldH-TetR的质粒稳定性 考察

考察方法:从新鲜转化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种至3mL不含四环素的LB培养 基中,37℃培养种子12h作种子,转种培养24h,即为传种20代,转种培养5 次,即为100代,将上述菌液涂布于不含抗生素的LB板上,从中挑选100个单 菌落分别点在添加和不添加四环素的平板上,37℃培养12-16h,比较在添加和 不添加四环素的平板上的菌落数即得其稳定性。

考察结果:传种100代之后其质粒稳定性为99%。

实施例4:工程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3-pUC18-aldH-TetR利用甘 油在摇瓶中发酵产3-羟基丙酸

(1)出发菌株: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3-pUC18-aldH-TetR;

(2)种子培养基:酵母膏4-5g/L,麦芽3.0-4.0g/L,蛋白胨4-5g/L, NaCl 10g/L,四环素浓度20-40μg/L;

种子培养:250mL三角瓶,装液量35mL,培养温度31-37℃,摇床转 速120-180r/min,培养12-24h。

(3)发酵培养:

培养基组成:酵母膏4-5g/L,K2HPO4·3H2O 8-10g/L,KH2PO4 1.5-2.5 g/L,NH4Cl 0.8-1g/L,NaCl 0.5g/L,MgSO4·7H2O 0.08-0.12g/L,FeCl3·6H2O 25-35mg/L,CoCl2·6H2O 4-6mg/L,VitaminB12 5mg/L,glycerol 30g/L。

培养条件:接种量为占培养基体积的10%,发酵温度31-37℃,接种6小时 好氧发酵,加入IPTG,IPTG的最终浓度1.0mmol/l,此后,控制氧气的通入 量,维持微氧环境(停止通入氧气即可),发酵时间30h左右。

发酵结果:30g底物甘油经转化得到2.6g/L 3-羟基丙酸。

对比例1:原始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利用甘油在摇瓶中发酵产3- 羟基丙酸

(1)出发菌株: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

(2)种子培养基:酵母膏4-5g/L,麦芽3.0-4.0g/L,蛋白胨4-5g/L, NaCl 10g/L,四环素浓度20-40μg/L;

种子培养:250mL三角瓶,装液量35mL,培养温度31-37℃,摇床转 速120-180r/min,培养12-24h。

(3)发酵培养:

培养基组成:酵母膏4-5g/L,K2HPO4·3H2O 8-10g/L,KH2PO4 1.5-2.5 g/L,NH4Cl 0.8-1g/L,NaCl 0.5g/L,MgSO4·7H2O 0.08-0.12g/L,FeCl3·6H2O 25-35mg/L,CoCl2·6H2O 4-6mg/L,VitaminB12 5mg/L,glycerol 30g/L。

发酵培养条件:250mL摇瓶,装液量100mL,接种量10%(占培养基体 积),发酵温度31-37℃,接种6小时好氧发酵,加入IPTG,IPTG的最终浓度 1.0mmol/l,此后,控制氧气的通入量,维持微氧环境(停止通入氧气即可),发 酵时间30h左右。

发酵结果:30g底物甘油消耗完毕,未检测到3-羟基丙酸生成。

实施例5:工程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3-pUC18-aldH-TetR利用甘 油在3L发酵罐中产3-羟基丙酸

(1)出发菌株: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3-pUC18-aldH-TetR;

(2)种子培养基:酵母膏4-5g/L,麦芽3.0-4.0g/L,蛋白胨4-5g/L, NaCl 10g/L,四环素浓度20-40μg/L;

种子培养:250mL三角瓶,装液量35mL,培养温度31-37℃,摇床转 速120-180r/min,培养12-24h。

(3)发酵培养:

培养基组成:酵母膏4-5g/L,K2HPO4·3H2O 8-10g/L,KH2PO4 1.5-2.5 g/L,NH4Cl 0.8-1g/L,NaCl 0.5g/L,MgSO4·7H2O 0.08-0.12g/L,FeCl3·6H2O 25-35mg/L,CoCl2·6H2O 4-6mg/L,VitaminB12 5mg/L,glycerol 30g/L。

培养条件:3L发酵罐(New Brunswick Scientific,NJ)接种量10%(v/v), 发酵温度31-37℃,接种6小时好氧发酵,加入IPTG,IPTG的最终浓度1.0 mmol/l,此后,控制氧气的通入量,维持微氧环境(停止通入氧气即可),发酵 时间30h左右。

发酵结果:80g底物甘油经转化得到8.2g/L 3-羟基丙酸。

对比例2:原始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利用甘油在3L发酵罐中产 3-羟基丙酸

(1)出发菌株: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25955;

(2)种子培养基:酵母膏4-5g/L,麦芽3.0-4.0g/L,蛋白胨4-5g/L,NaCl 10g/L,四环素浓度20-40μg/L;

种子培养:250mL三角瓶,装液量35mL,培养温度31-37℃,摇床转速 120-180r/min,培养12-24h。

(3)发酵培养:

培养基组成:酵母膏4-5g/L,K2HPO4·3H2O 8-10g/L,KH2PO4 1.5-2.5g/L, NH4Cl 0.8-1g/L,NaCl 0.5g/L,MgSO4·7H2O 0.08-0.12g/L,FeCl3·6H2O 25-35 mg/L,CoCl2·6H2O 4-6mg/L,VitaminB12 5mg/L,glycerol 30g/L。

培养条件:3L发酵罐(New Brunswick Scientific,NJ)接种量10%(v/v), 发酵温度31-37℃,接种6小时好氧发酵,加入IPTG,IPTG的最终浓度1.0 mmol/l,此后,控制氧气的通入量,维持微氧环境(停止通入氧气即可),发酵 时间30h左右。

发酵结果:80g底物甘油消耗完毕,未检测到3-羟基丙酸生成。

序列表

<110>南京工业大学

<120>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160>7

<210>1

<211>271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1>CDS

<222>(1)...(2714)

<400>1

<210>2

<211>2328

<212>DNA

<213>aldH

<400>2

<210>3

<211>386

<212>DNA

<213>Zeocin

<400>3

<210>4

<211>29

<212>DNA

<213>合成引物

<400>4

<210>5

<211>29

<212>DNA

<213>合成引物

<400>5

<210>6

<211>26

<212>DNA

<213>合成引物

<400>6

<210>7

<211>26

<212>DNA

<213>合成引物

<400>7

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其中该重组载体含有基因编码SEQ IDNO.1所示核苷酸序列表达的蛋白质。一种制备转化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将基因编码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导入到宿主。所述含有重组载体的转化微生物在生产3-羟基丙酸中的应用。质粒在宿主菌株中稳定性高,而且生产菌株较合适,产物终浓度有竞争力,另外还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微量四环素,达到抑制部分杂细菌的目的,大大减少了在工业化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