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pdf

上传人:南*** 文档编号:8569015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75573.5

申请日:

20180606

公开号:

CN108939328A

公开日:

2018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7/02,A61M1/06

主分类号:

A61N7/02,A61M1/06

申请人: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发明人:

黄诚,吕洪臻,邵帅,储菁逸,杨慧,张晓艳,茅兰,彭琪琪

地址:

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南路283号

优先权:

CN20181057557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周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包括一体主机、半球支架和吸乳管路单元,所述一体主机内设有主控制器、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所述一体主机具有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和吸乳负压接口;本发明通过变频超声波冲击技术,针对乳汁淤积部位进行通乳,减少了手法按摩的不稳定性,使受力部位更准确、更均匀,且可调控超声波频率和强度,大大提高了疏通乳腺管效率;超声波震动产生的热效应对刺激乳汁淤积部位也有很好的帮助;超声波无无噪音、无烟雾,安全、卫生;以为哺乳期产妇接受,配合变频负压吸引技术促进乳汁分泌和排空。提供一种简便完成通乳吸乳工作方法,部分代替催乳师人工工作,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主机、半球支架和吸乳管路单元,所述一体主机内设有主控制器、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所述一体主机具有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和吸乳负压接口;所述半球支架包括环形底座、拱形片、转轴、弧形转动片、柔性吸乳护罩和超声波发射头,所述拱形片的两侧底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环形底座的两侧,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拱形片的中部且其底端伸出到所述拱形片的下方,所述弧形转动片的一端连接固定到所述转轴且另一端自由,所述超声波发射头的背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转动片上且能够沿所述弧形转动片上下自由往复滑动;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用于罩扣到患者的乳头处且其护罩内壁与患者乳头周围皮肤形成密封接触,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内部具有吸乳通道,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吸乳通道连通的乳汁管路接口;所述吸乳管路单元包括负压抽吸管、奶瓶和乳汁管,所述负压抽吸管的一端连接到奶瓶,其另一端连接到一体主机的吸乳负压接口;所述乳汁管一端也连接到奶瓶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乳汁管路接口,所述负压抽吸管和乳汁管通过奶瓶形成连通,所述吸乳泵单元用于间隔产生抽吸负压;超声发生单元用于通过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向超声波发射头输出超声波激励电压,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吸乳护罩为锥状,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与所述环形底座的圆心位置相对;所述乳汁管路接口设于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的顶部且所述乳汁管路接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柔性过渡段,所述柔性过渡段连接到所述弧形转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C形夹紧臂,所述C形夹紧臂位于环形底座内,所述C形夹紧臂的背面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从所述环形底座中穿出后在其端部连接有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在其位于C形夹紧臂背面与环形底座内侧面之间的柱体外部套有顶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顶端高于所述拱形片的顶面且在其顶端端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轴位于拱形片与弧形转动片之间的轴体外部套有顶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射头内部包括激励电压接收模块和电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头的背部开设有供所述弧形转动片穿过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表面与弧形转动片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阻尼摩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机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模块和操作键盘,所述主控制器的显示信息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信息输入端,所述操作键盘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制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乳、吸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明白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性,但常常因产后妇女精神压抑紧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哺乳方法不当等因素致病,给患者生活带来较大痛苦,且容易影响患乳泌乳和哺乳功能,直接影响母亲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急性乳腺炎,多在乳汁淤积的基础上,细菌侵入乳腺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初产妇多见,研究表明,哺乳期妇女发病率达33%,绝大多数发生在产后3-4周。早期的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症状有乳房红肿疼痛、乳房肿块、伴发热、乳汁淤积等,严重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脓肿。

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但因患者处于哺乳的特殊时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可能会使乳汁积于局部,迁延难愈,形成僵块,影响正常哺乳,导致乳汁减少甚至被迫停止哺乳。抗生素大都能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转运到乳汁中,且细菌耐药问题明显,频繁的使用抗生素可能影响哺乳期婴幼儿的健康。另外,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乳汁多未及时排空,或因产妇乳头凹陷而排泄不通畅,或断乳不当等原因,此时还未形成感染性疾病,对此类炎症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目前传统的通乳方式有以下几种:机械负压吸引、电动负压吸引、手法通乳、红外理疗、药物通乳、穴位针灸等。文献和研究表明手法按摩结合负压吸引在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上均有着明显的疗效。但手法按摩方法较多,且从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和稳定性不一,造成临床疗效不稳定,治疗后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有效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在社会上从事催乳服务人员已近十万人,而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未经过比较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正规手法按摩对于早期急性乳腺炎主要观察指标的疗效优于电动吸奶器。乳汁淤积时运用吸奶器排空乳汁,吸奶器一般可以吸出大、中乳管中的淤积的乳汁;但在乳头远端较小的分支小乳管没有通畅的情况下使用吸奶器,反而会使乳管越吸越堵,且反复抽吸,极易致导致乳管充血水肿,反而不利于排乳。如果操作不当,吸奶器可能会损伤乳头,使患者急性乳腺炎病情加重。

超声治疗目前用于治疗神经痛,骨、关节、肌肉及其他软组织的创伤、劳损和炎症,疤痕病,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某些疾病,还可以用于体外冲击尿路结石、进行白内障手术等。在进行超声治疗时,只需在将要治疗的部位和治疗头上分别均匀涂抹超声耦合剂,然后将治疗头作用于治疗部位,治疗头启动后便可以开始治疗。另外,在乳汁淤积时运用手动或电动吸奶器排空乳汁较为常见,一般购物网站均可购买到相关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解决乳汁淤积,防治急性乳腺炎以及减少人工催乳操作不当带来的副损伤的变频超声波通乳负压吸乳设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包括一体主机、半球支架和吸乳管路单元,所述一体主机内设有主控制器、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所述一体主机具有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和吸乳负压接口;

所述半球支架包括环形底座、拱形片、转轴、弧形转动片、柔性吸乳护罩和超声波发射头,所述拱形片的两侧底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环形底座的两侧,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拱形片的中部且其底端伸出到所述拱形片的下方,所述弧形转动片的一端连接固定到所述转轴且另一端自由,所述超声波发射头的背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转动片上且能够沿所述弧形转动片上下自由往复滑动;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用于罩扣到患者的乳头处且其护罩内壁与患者乳头周围皮肤形成密封接触,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内部具有吸乳通道,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吸乳通道连通的乳汁管路接口;

所述吸乳管路单元包括负压抽吸管、奶瓶和乳汁管,所述负压抽吸管的一端连接到奶瓶,其另一端连接到一体主机的吸乳负压接口;所述乳汁管一端也连接到奶瓶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乳汁管路接口,所述负压抽吸管和乳汁管通过奶瓶形成连通,所述吸乳泵单元用于间隔产生抽吸负压;

超声发生单元用于通过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向超声波发射头输出超声波激励电压,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吸乳护罩为锥状,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与所述环形底座的圆心位置相对;

所述乳汁管路接口设于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的顶部且所述乳汁管路接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柔性过渡段,所述柔性过渡段连接到所述弧形转动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C形夹紧臂,所述C形夹紧臂位于环形底座内,所述C形夹紧臂的背面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从所述环形底座中穿出后在其端部连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在其位于C形夹紧臂背面与环形底座内侧面之间的柱体外部套有顶簧。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顶端高于所述拱形片的顶面且在其顶端端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轴位于拱形片与弧形转动片之间的轴体外部套有顶簧。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射头内部包括激励电压接收模块和电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头的背部开设有供所述弧形转动片穿过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表面与弧形转动片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阻尼摩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机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模块和操作键盘,所述主控制器的显示信息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信息输入端,所述操作键盘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变频超声波冲击技术,针对乳汁淤积部位进行通乳,减少了手法按摩的不稳定性,使受力部位更准确、更均匀,且可调控超声波频率和强度,大大提高了疏通乳腺管效率;超声波震动产生的热效应对刺激乳汁淤积部位也有很好的帮助;超声波无无噪音、无烟雾,安全、卫生;以为哺乳期产妇接受,配合变频负压吸引技术促进乳汁分泌和排空。提供一种简便完成通乳吸乳工作方法,部分代替催乳师人工工作,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半球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半球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包括一体主机1、半球支架2和吸乳管路单元3。

一体主机1内设有主控制器、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一体主机1具有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101和吸乳负压接口102,主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

如图3和图4所示,半球支架2包括环形底座201、拱形片202、转轴203、弧形转动片204、柔性吸乳护罩205和超声波发射头206。

其中,拱形片202的两侧底端分别连接到环形底座201的两侧。转轴203穿过拱形片202的中部且其底端伸出到拱形片202的下方。弧形转动片204的一端连接固定到转轴203且另一端自由,超声波发射头206的背部滑动连接在弧形转动片204上且能够沿弧形转动片204上下自由往复滑动。可以作为优选的是:超声波发射头206内部包括激励电压接收模块和电声换能器,超声波发射头206的背部开设有供弧形转动片204穿过的通槽,通槽的内表面与弧形转动片204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阻尼摩擦配合。超声波发射头206通过在弧形转动片204的上下移动以及配合弧形转动片204的转动,可以对乳房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和疏通。超声发生单元和超声波发射头206具体的使用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均与现有技术相同,超声波发射头206与超声发生单元间配合工作的过程也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

其中,柔性吸乳护罩205用于罩扣到患者的乳头处且其护罩205内壁与患者乳头周围皮肤形成密封接触,柔性吸乳护罩205的内部具有吸乳通道,柔性吸乳护罩205的外部设有与吸乳通道连通的乳汁管路接口。可以作为优选的是:柔性吸乳护罩205为锥状,锥状柔性吸乳护罩205与环形底座201的圆心位置相对。乳汁管路接口设于锥状柔性吸乳护罩205的顶部且乳汁管路接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柔性过渡段207,柔性过渡段207连接到弧形转动片204。

其中,吸乳管路单元3包括负压抽吸管301、奶瓶302和乳汁管303,负压抽吸管301的一端连接到奶瓶302,其另一端连接到一体主机1的吸乳负压接口102。

乳汁管303一端也连接到奶瓶302其另一端连接到乳汁管303路接口,负压抽吸管301和乳汁管303通过奶瓶302形成连通,吸乳泵单元用于间隔产生抽吸负压。

超声发生单元用于通过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101和导线4向超声波发射头206输出超声波激励电压。

为了增进半球支架2与乳房本体的连接稳定性,可以作为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C形夹紧臂208,C形夹紧臂208位于环形底座201内,C形夹紧臂208的背面设有连接柱209,连接柱209的另一端从环形底座201中穿出后在其端部连接有限位块21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是:连接柱209在其位于C形夹紧臂208背面与环形底座201内侧面之间的柱体外部209a套有顶簧(图中未示出)。

同样可以作为优选的是:转轴203的顶端高于拱形片202的顶面且在其顶端端部连接有限位块210,转轴203位于拱形片202与弧形转动片204之间的轴体203a外部套有顶簧。

为了直观操作和掌握治疗时长,可以作为优选的是:一体机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模块和操作键盘,主控制器的显示信息输出端连接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信息输入端,操作键盘的信号输出给主控制器。

使用变频超声波冲击技术,针对乳汁淤积部位进行通乳,根据个体体质差异及乳汁淤积情况调整超声波频率范围,能够快速无痛解决产妇乳汁淤积等问题,配合变频负压吸乳模式,采用变频超声波、负压通乳吸乳一体机对哺乳期女性进行通乳吸乳,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在乳汁淤积部位的皮肤表面涂抹医用超声消毒耦合凝胶;

b.合理调节半球支架2使其稳定地固定患者乳房上,将超声波发射头206放罝在涂有凝胶的皮肤上;

c.将吸乳护罩205放置在乳头区域,以手或固定束带固定吸乳护罩,保持乳头位于吸乳护罩管道中央;

d.按下开关,开启变频超声波冲击模式,疏通乳腺管的阻塞部位,智能控制负压吸引压力及节律模式,进一步疏通乳腺管的阻塞部位,促进乳汁排空;

e. 如开启变频超声波保健按摩模式,智能控制负压吸引压力及节律模式,可刺激乳汁分泌,可合理安排母乳喂养。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频超声通乳、吸乳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75573.5 (22)申请日 2018.06.06 (71)申请人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地址 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南路283号 (72)发明人 黄诚吕洪臻邵帅储菁逸 杨慧张晓艳茅兰彭琪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周倜 (51)Int.Cl. A61N 7/02(2006.01) A61M 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超。

2、声通乳、 吸乳系统, 包括一体主机、 半球支架和吸乳管路单元, 所述 一体主机内设有主控制器、 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 泵单元, 所述一体主机具有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 口和吸乳负压接口; 本发明通过变频超声波冲击 技术, 针对乳汁淤积部位进行通乳, 减少了手法 按摩的不稳定性, 使受力部位更准确、 更均匀, 且 可调控超声波频率和强度, 大大提高了疏通乳腺 管效率; 超声波震动产生的热效应对刺激乳汁淤 积部位也有很好的帮助; 超声波无无噪音、 无烟 雾, 安全、 卫生; 以为哺乳期产妇接受, 配合变频 负压吸引技术促进乳汁分泌和排空。 提供一种简 便完成通乳吸乳工作方法, 部分代替催乳师人工 工作,。

3、 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 具有良好的市场应 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8939328 A 2018.12.07 CN 108939328 A 1.一种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体主机、 半球支架和吸乳管路单 元, 所述一体主机内设有主控制器、 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 所述一体主机具有超声激 励电压输出接口和吸乳负压接口; 所述半球支架包括环形底座、 拱形片、 转轴、 弧形转动片、 柔性吸乳护罩和超声波发射 头, 所述拱形片的两侧底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环形底座的两侧,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拱形片的 中部且其底端伸出到所述拱形片的下方, 所述弧形转动。

4、片的一端连接固定到所述转轴且另 一端自由, 所述超声波发射头的背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转动片上且能够沿所述弧形转动 片上下自由往复滑动;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用于罩扣到患者的乳头处且其护罩内壁与患者乳 头周围皮肤形成密封接触,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内部具有吸乳通道,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 外部设有与所述吸乳通道连通的乳汁管路接口; 所述吸乳管路单元包括负压抽吸管、 奶瓶和乳汁管, 所述负压抽吸管的一端连接到奶 瓶, 其另一端连接到一体主机的吸乳负压接口; 所述乳汁管一端也连接到奶瓶其另一端连 接到所述乳汁管路接口, 所述负压抽吸管和乳汁管通过奶瓶形成连通, 所述吸乳泵单元用 于间隔产生抽吸负压; 超声发。

5、生单元用于通过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向超声波发射头输出超声波激励电压,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为锥 状, 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与所述环形底座的圆心位置相对; 所述乳汁管路接口设于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的顶部且所述乳汁管路接口处向上延 伸形成有一柔性过渡段, 所述柔性过渡段连接到所述弧形转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对C形夹紧臂, 所述C形夹紧臂位于环形底座内, 所述C形夹紧臂的背面设有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 从所述环形底座中穿出。

6、后在其端部连接有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在其位于C形 夹紧臂背面与环形底座内侧面之间的柱体外部套有顶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的顶端高于所 述拱形片的顶面且在其顶端端部连接有限位块, 所述转轴位于拱形片与弧形转动片之间的 轴体外部套有顶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发射头内部 包括激励电压接收模块和电声换能器, 所述超声波发射头的背部开设有供所述弧形转动片 穿过的通槽, 所述通槽的内表面与弧形转动片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阻尼摩擦配合。 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机上设置有液 晶显示模块和操作键盘, 所述主控制器的显示信息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 信息输入端, 所述操作键盘的信号输出给所述主控制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939328 A 2 一种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乳、 吸乳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明白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性, 但常 常因产后妇女精神压抑紧张、 情志不畅、 饮食不节、 哺乳方法不当等因素致病, 给患者生活 带来较大痛。

8、苦, 且容易影响患乳泌乳和哺乳功能, 直接影响母亲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成 长。 0003 急性乳腺炎, 多在乳汁淤积的基础上, 细菌侵入乳腺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发 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 初产妇多见, 研究表明, 哺乳期妇女发病率达33%, 绝大多数发生在 产后3-4周。 早期的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症状有乳房红肿疼痛、 乳房肿块、 伴发热、 乳汁淤积 等, 严重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脓肿。 0004 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 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 以抗生素为主, 但因患者处于哺乳的特殊时期, 过多地使用抗生素可能会使乳汁积于局部, 迁延难愈, 形成僵块, 影响正常哺乳,。

9、 导致乳汁减少甚至被迫停止哺乳。 抗生素大都能通过 血浆-乳汁屏障转运到乳汁中, 且细菌耐药问题明显, 频繁的使用抗生素可能影响哺乳期婴 幼儿的健康。 另外,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乳汁多未及时排空, 或因产妇乳头凹陷而排泄不 通畅, 或断乳不当等原因, 此时还未形成感染性疾病, 对此类炎症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目前传统的通乳方式有以下几种: 机械负压吸引、 电动负压吸引、 手法通乳、 红外理疗、 药物通乳、 穴位针灸等。 文献和研究表明手法按摩结合负压吸引在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上 均有着明显的疗效。 但手法按摩方法较多, 且从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和稳定性不一, 造成临 床疗效不稳定, 治疗后疾病反。

10、复发作, 难以有效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当前在社会上从 事催乳服务人员已近十万人, 而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未经过比较正规、 系统的专业培训。 正规手法按摩对于早期急性乳腺炎主要观察指标的疗效优于电动吸奶器。 乳汁淤积时运用 吸奶器排空乳汁, 吸奶器一般可以吸出大、 中乳管中的淤积的乳汁; 但在乳头远端较小的分 支小乳管没有通畅的情况下使用吸奶器, 反而会使乳管越吸越堵, 且反复抽吸, 极易致导致 乳管充血水肿, 反而不利于排乳。 如果操作不当, 吸奶器可能会损伤乳头, 使患者急性乳腺 炎病情加重。 0005 超声治疗目前用于治疗神经痛, 骨、 关节、 肌肉及其他软组织的创伤、 劳损和炎症。

11、, 疤痕病, 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某些疾病, 还可以用于体外冲击尿路结石、 进行白内障手术等。 在进行超声治疗时, 只需在将要治疗的部位和治疗头上分别均匀涂抹超声耦合剂, 然后将 治疗头作用于治疗部位, 治疗头启动后便可以开始治疗。 另外, 在乳汁淤积时运用手动或电 动吸奶器排空乳汁较为常见, 一般购物网站均可购买到相关产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出一种解决乳汁淤积, 防治急性乳腺炎以及减少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939328 A 3 人工催乳操作不当带来的副损伤的变频超声波通乳负压吸乳设备。 0007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

12、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包 括一体主机、 半球支架和吸乳管路单元, 所述一体主机内设有主控制器、 超声发生单元和吸 乳泵单元, 所述一体主机具有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和吸乳负压接口; 所述半球支架包括环形底座、 拱形片、 转轴、 弧形转动片、 柔性吸乳护罩和超声波发射 头, 所述拱形片的两侧底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环形底座的两侧,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拱形片的 中部且其底端伸出到所述拱形片的下方, 所述弧形转动片的一端连接固定到所述转轴且另 一端自由, 所述超声波发射头的背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弧形转动片上且能够沿所述弧形转动 片上下自由往复滑动;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用于罩扣到患者的乳头处且其护罩内壁与患者乳 。

13、头周围皮肤形成密封接触,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内部具有吸乳通道,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的 外部设有与所述吸乳通道连通的乳汁管路接口; 所述吸乳管路单元包括负压抽吸管、 奶瓶和乳汁管, 所述负压抽吸管的一端连接到奶 瓶, 其另一端连接到一体主机的吸乳负压接口; 所述乳汁管一端也连接到奶瓶其另一端连 接到所述乳汁管路接口, 所述负压抽吸管和乳汁管通过奶瓶形成连通, 所述吸乳泵单元用 于间隔产生抽吸负压; 超声发生单元用于通过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向超声波发射头输出超声波激励电压,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柔性吸乳护罩为锥状, 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与。

14、所述环形底座的 圆心位置相对; 所述乳汁管路接口设于所述锥状柔性吸乳护罩的顶部且所述乳汁管路接口处向上延 伸形成有一柔性过渡段, 所述柔性过渡段连接到所述弧形转动片。 0009 进一步的, 还包括一对C形夹紧臂, 所述C形夹紧臂位于环形底座内, 所述C形夹紧 臂的背面设有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从所述环形底座中穿出后在其端部连接有限位 块。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柱在其位于C形夹紧臂背面与环形底座内侧面之间的柱体外 部套有顶簧。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转轴的顶端高于所述拱形片的顶面且在其顶端端部连接有限位 块, 所述转轴位于拱形片与弧形转动片之间的轴体外部套有顶簧。 0012 。

15、进一步的, 所述超声波发射头内部包括激励电压接收模块和电声换能器, 所述超 声波发射头的背部开设有供所述弧形转动片穿过的通槽, 所述通槽的内表面与弧形转动片 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阻尼摩擦配合。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一体机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模块和操作键盘, 所述主控制器的显示 信息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信息输入端, 所述操作键盘的信号输出给所述 主控制器。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变频超声波冲击技术, 针对乳汁淤积部位进行通乳, 减少了手法按摩的不 稳定性, 使受力部位更准确、 更均匀, 且可调控超声波频率和强度, 大大提高了疏通乳腺管 效率; 超声波震动产生的热效。

16、应对刺激乳汁淤积部位也有很好的帮助; 超声波无无噪音、 无 烟雾, 安全、 卫生; 以为哺乳期产妇接受, 配合变频负压吸引技术促进乳汁分泌和排空。 提供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939328 A 4 一种简便完成通乳吸乳工作方法, 部分代替催乳师人工工作, 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 具有良 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中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半球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半球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

17、施方式 实施例 0017 根据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中的变频超声通乳、 吸乳系统, 包括一体主机1、 半球支 架2和吸乳管路单元3。 0018 一体主机1内设有主控制器、 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元, 一体主机1具有超声激 励电压输出接口101和吸乳负压接口102, 主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超声发生单元和吸乳泵单 元。 0019 如图3和图4所示, 半球支架2包括环形底座201、 拱形片202、 转轴203、 弧形转动片 204、 柔性吸乳护罩205和超声波发射头206。 0020 其中, 拱形片202的两侧底端分别连接到环形底座201的两侧。 转轴203穿过拱形片 202的中部且其底端伸出到拱形。

18、片202的下方。 弧形转动片204的一端连接固定到转轴203且 另一端自由, 超声波发射头206的背部滑动连接在弧形转动片204上且能够沿弧形转动片 204上下自由往复滑动。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 超声波发射头206内部包括激励电压接收模块 和电声换能器, 超声波发射头206的背部开设有供弧形转动片204穿过的通槽, 通槽的内表 面与弧形转动片204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阻尼摩擦配合。 超声波发射头206通过在弧形转动片 204的上下移动以及配合弧形转动片204的转动, 可以对乳房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和疏通。 超 声发生单元和超声波发射头206具体的使用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均与现有技术相同, 超声波 发射头2。

19、06与超声发生单元间配合工作的过程也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 0021 其中, 柔性吸乳护罩205用于罩扣到患者的乳头处且其护罩205内壁与患者乳头周 围皮肤形成密封接触, 柔性吸乳护罩205的内部具有吸乳通道, 柔性吸乳护罩205的外部设 有与吸乳通道连通的乳汁管路接口。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 柔性吸乳护罩205为锥状, 锥状柔 性吸乳护罩205与环形底座201的圆心位置相对。 乳汁管路接口设于锥状柔性吸乳护罩205 的顶部且乳汁管路接口处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柔性过渡段207, 柔性过渡段207连接到弧形转 动片204。 0022 其中, 吸乳管路单元3包括负压抽吸管301、 奶瓶302和乳汁管3。

20、03, 负压抽吸管301 的一端连接到奶瓶302, 其另一端连接到一体主机1的吸乳负压接口102。 0023 乳汁管303一端也连接到奶瓶302其另一端连接到乳汁管303路接口, 负压抽吸管 301和乳汁管303通过奶瓶302形成连通, 吸乳泵单元用于间隔产生抽吸负压。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939328 A 5 0024 超声发生单元用于通过超声激励电压输出接口101和导线4向超声波发射头206输 出超声波激励电压。 0025 为了增进半球支架2与乳房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 还包括一对C 形夹紧臂208, C形夹紧臂208位于环形底座201内, C形夹紧臂208。

21、的背面设有连接柱209, 连 接柱209的另一端从环形底座201中穿出后在其端部连接有限位块21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 是: 连接柱209在其位于C形夹紧臂208背面与环形底座201内侧面之间的柱体外部209a套有 顶簧 (图中未示出) 。 0026 同样可以作为优选的是: 转轴203的顶端高于拱形片202的顶面且在其顶端端部连 接有限位块210, 转轴203位于拱形片202与弧形转动片204之间的轴体203a外部套有顶簧。 0027 为了直观操作和掌握治疗时长,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 一体机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模 块和操作键盘, 主控制器的显示信息输出端连接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信息输入端, 操作 。

22、键盘的信号输出给主控制器。 0028 使用变频超声波冲击技术, 针对乳汁淤积部位进行通乳, 根据个体体质差异及乳 汁淤积情况调整超声波频率范围, 能够快速无痛解决产妇乳汁淤积等问题, 配合变频负压 吸乳模式, 采用变频超声波、 负压通乳吸乳一体机对哺乳期女性进行通乳吸乳, 具体包括以 下步骤: a.在乳汁淤积部位的皮肤表面涂抹医用超声消毒耦合凝胶; b.合理调节半球支架2使其稳定地固定患者乳房上, 将超声波发射头206放罝在涂有凝 胶的皮肤上; c.将吸乳护罩205放置在乳头区域, 以手或固定束带固定吸乳护罩, 保持乳头位于吸乳 护罩管道中央; d.按下开关, 开启变频超声波冲击模式, 疏通乳。

23、腺管的阻塞部位, 智能控制负压吸引压 力及节律模式, 进一步疏通乳腺管的阻塞部位, 促进乳汁排空; e. 如开启变频超声波保健按摩模式, 智能控制负压吸引压力及节律模式, 可刺激乳汁 分泌, 可合理安排母乳喂养。 0029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 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 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939328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08939328 A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08939328 A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0893932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