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8568725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557700.X

申请日:

20170518

公开号:

CN207614191U

公开日:

2018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5/10

主分类号:

A61N5/10

申请人:

胡漫

发明人:

胡漫

地址: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兖路440号

优先权:

CN201720557700U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口含器无统一的标准、无法满足精准放疗的需要的问题,外部结构与患者口腔内部构造十分吻合,提高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固定口腔和舌的精确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剂量;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口含器外壳和挡板,所述的挡板设于口含器外壳的一端,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层,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含器外壳和挡板,所述的挡板设于口含器外壳的一端,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层,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形状与人体口腔内部轮廓相同;所述的挡板与空心结构的接触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的接触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结构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的高度大于空心结构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含器外壳、挡板和接触层由3D打印成一体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技术手段。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接近100%,也是最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毒副反应之一,并且降低其对治疗的耐受性,严重时会导致治疗延迟甚至中断,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由于口腔和舌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在分次放疗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变化大、固定困难、重复性差,并且患者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特点不仅加重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性损伤,而且制约着头颈部肿瘤放疗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因此,口腔和舌的固定是头颈部肿瘤个体化精准放疗的要求。

目前国内临床应用的口含器有张口含瓶、软木塞、压舌板、口腔支架和注射器等常见装置。多种现有的口含器结构迥异,无统一的标准,无法满足精准放疗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效果不确切:口含器的形状与口腔的形状不相同,无法准确固定口腔和舌的位置;

(2)精确性差:制作材料质硬,不能根据口腔和舌的形状和位置调整;

(3)个体化差:形状单一,不能根据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

(4)重复性差:分次放疗之间口含器的放置无配准标准,具有随意性和随机性;

(5)对放射线的影响不确定:材料的选择不统一,无法准确测量口含器对放射线的散射作用;

(6)顺应性差:实心结构,放疗过程中患者只能通过鼻腔呼吸,依从性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制作满足头颈部肿瘤患者精准放疗要求且通用性强的口含器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其内部为空心结构,外部结构与患者口腔内部构造十分吻合,提高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固定口腔和舌的精确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剂量,减少损失,同时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提高放疗疗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包括口含器外壳和挡板,所述的挡板设于口含器外壳的一端,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层,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形状与人体口腔内部轮廓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与空心结构的接触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触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心结构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的高度大于空心结构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口含器外壳、挡板和接触层由3D打印成一体结构。

上述口含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检查患者口腔;

步骤2:截取与患者口腔长度相同的杆件,使之成为口腔支撑压舌模型;

步骤3:大孔径CT定位与扫描;

步骤4: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口含器模型,去除口腔支撑压舌模型空间;

步骤5:用3D打印机打印口含器模型。

所述的杆件为一次性注射器的外套;所述的口腔支撑压舌模型具体形成方法为:首先根据患者口腔的形状,选择20ml或30ml的一次性注射器;然后令患者张口、舌尖顶住下齿,将注射器芯杆上的胶塞部放在患者舌根部,将舌充分下压并以舒适为度,牙齿适度咬芯杆并出现咬痕;最后按照胶塞顶端边缘至齿痕的长度截取注射器的外套。

所述的步骤3中,大孔径CT定位过程为:患者仰卧位,选择合适的头枕,下颌上仰,听眦线与定位床垂直,张口、保持舌尖顶住下齿的状态,将制作好的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口中,将挡板置于牙齿之外,注射器外套充分下压舌体;

头颈肩热塑膜固定,将头颈肩热塑膜沿着上下唇的外围轮廓减掉,使口唇充分暴露;三维激光灯在头颈肩热塑膜上标记左、中、右三个“十”字线。

所述的步骤3中,大孔径CT扫描的扫描范围为颅底至胸锁入口,层厚3mm,将扫描图像传输至放疗计划系统。

所述的步骤4中,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患者口唇、牙齿、舌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勾画牙齿、舌表面口腔之间的间隙,重建3D打印口含器模型时需去除口腔支撑压舌模型空间,使之成为空心结构。

所述的步骤4中,重建口含器模型时,在口含器的口咽面和门牙方向分别留置通孔,保持口含器空气通畅。

所述的步骤1中,患者口腔中如有活动的义齿,需取下义齿。

所述的步骤5中,3D打印口含器模型的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在放疗计划系统中按照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口腔时的状态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评价口腔黏膜的受量及肿瘤的受量。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准确性,以确保分次放疗之间的重复性。第一步,将口含器模型按照大孔径CT定位时放置于患者口腔内;第二步,确保口含器模型与牙齿的位置与大孔径CT定位时相同,并充分下压舌;第三步,放疗前CBCT验证口含器、口腔、肿瘤之间空间位置的准确性;第四步,放疗过程中,在线校正肿瘤靶区与放疗靶区的误差在±3mm之内;第五步,放疗过程中,每周评价口腔黏膜反应并记录;第六步,放疗结束后,评价口腔黏膜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口含器形状与口腔舌高度吻合,固定效果确切;

(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与口腔、牙齿、舌及其他周围组织高度适形,准确度高;

(3)本实用新型根据患者大孔径定位CT的扫描图像制定,真正实现个体化、通用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空间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固定,保证了分次放疗之间口腔、舌和肿瘤空间位置的重复性;

(5)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口含器采用空心结构,不影响患者通过口腔呼吸,依从性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挡板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挡板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其中,1-挡板,2-通孔,3-口含器外壳,4-空心结构,5-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解释部分:放疗计划系统,系统采用一个或多个算法对患者体内吸收剂量分布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供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者使用;CBCT为Cone beam CT的简称,即锥形束CT;是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口含器无统一的标准、无法满足精准放疗的需要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包括口含器外壳3和挡板1,所述的挡板1设于口含器外壳3的一端,所述的口含器外壳3的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层5,所述的口含器外壳3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4。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3的形状与人体口腔内部轮廓相同。

所述的挡板1与空心结构4的接触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2。

所述的接触层5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所述的空心结构4为圆柱形。

所述的挡板1的高度大于空心结构4的直径。

所述的挡板1的截面形状包括上下及左右的圆弧段,所述的上下的圆弧段与左右的圆弧段连接形成类似于注射器外壳端部形状。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3、挡板1和接触层5由3D打印成一体结构。

本申请的口含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患者口腔,如有活动的义齿,需取下义齿;

步骤2、制作口腔支撑压舌模型:首先根据患者口腔的形状,选择20ml或30ml的一次性注射器;然后令患者张口、舌尖顶住下齿,将注射器芯杆上的胶塞部放在患者舌根部,将舌充分下压并以舒适为度(舌处于自然放松状态),牙齿适度咬芯杆并出现咬痕;最后按照胶塞顶端边缘至齿痕的长度截取注射器外套;

步骤3、大孔径CT定位:患者仰卧位,选择合适的头枕,下颌上仰,听眦线与定位床垂直,张口、保持舌尖顶住下齿的状态,将制作好的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口中,将挡板置于牙齿之外,注射器外套充分下压舌体;头颈肩热塑膜固定,将头颈肩热塑膜沿着上下唇的外围轮廓减掉,使口唇充分暴露;三维激光灯在头颈肩热塑膜上标记左、中、右三个“十”字线;

步骤4、大孔径CT扫描:高压注射器注射强化造影剂,大孔径CT扫描,扫描范围颅底至胸锁入口,层厚3mm,将图像传输至放疗计划系统;

步骤5、重新虚拟模型: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患者口唇、牙齿、舌等周围软组织结构,勾画牙齿、舌表面口腔之间的间隙(包括口腔支撑压舌模型),重建3D打印口含器模型时去除口腔支撑压舌模型空间,使之成为空心结构4;在口含器的口咽面和门牙方向分别留置通孔2,保持口含器空气通畅;

步骤6、将重建的3D打印口含器模型的信息传到3D打印机上,打印3D口含器模型。

3D打印口含器模型的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在放疗计划系统中按照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口腔时的状态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评价口腔黏膜的受量及肿瘤的受量。

本实用新型中,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准确性,以确保分次放疗之间的重复性。

第一步,将口含器模型按照大孔径CT定位时放置于患者口腔内;

第二步,确保口含器模型与牙齿的位置与大孔径CT定位时相同,并充分下压舌;

第三步,放疗前CBCT验证口含器、口腔、肿瘤之间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第四步,放疗过程中,在线校正肿瘤靶区与放疗靶区的误差在±3mm之内;

第五步,放疗过程中,每周评价口腔黏膜反应并记录;第六步,放疗结束后,评价口腔黏膜反应。

本申请提高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固定口腔和舌的精确性,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3D打印口含器,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剂量,减少损失,同时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提高放疗疗效;并且在放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动态变化情况适时调整;3D打印口含器能保障头颈部肿瘤精准放疗的实施,能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并发症,保障治疗方案的实施,有望提高局控率和总生存。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如图3所示,所述的挡板1为矩形结构,四角为圆弧状。

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包括挡板1及口含器外壳3,挡板1与口含器外壳3之间为蜂窝状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57700.X (22)申请日 2017.05.18 (73)专利权人 胡漫 地址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兖路 440号 (72)发明人 胡漫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张勇 (51)Int.Cl. A61N 5/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 放疗的口含器, 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口含器无统 一的标准、 无法满。

2、足精准放疗的需要的问题, 外 部结构与患者口腔内部构造十分吻合, 提高了头 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固定口腔和舌的精确性, 有利 于进一步降低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剂量; 其技术 方案为: 包括口含器外壳和挡板, 所述的挡板设 于口含器外壳的一端,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另一 端设有与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层, 所述的口含 器外壳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7614191 U 2018.07.17 CN 207614191 U 1.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口含器外壳和挡板, 所述的 挡板设于口含器外壳的一端,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

3、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 层,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形状与人体口腔内部轮廓相同; 所述的挡板与空心结构的接触部 分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所述的接触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 心结构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挡 板的高度大于空心结构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口 含器外壳、 挡板和接触层由3D打印成一体结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6141。

4、91 U 2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相关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 器。 背景技术 0002 放射治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技术手段。 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性损伤的发生 率接近100, 也是最严重、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毒副反应之一, 并且降低其对治疗 的耐受性, 严重时会导致治疗延迟甚至中断,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0003 由于口腔和舌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在分次放疗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变化大、 固定 困难、 重复性差, 并且患者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种特点不仅加重口腔黏膜和舌的放 射性损伤, 而且制约着头颈部肿瘤。

5、放疗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因此, 口腔和舌的固定是头颈部 肿瘤个体化精准放疗的要求。 0004 目前国内临床应用的口含器有张口含瓶、 软木塞、 压舌板、 口腔支架和注射器等常 见装置。 多种现有的口含器结构迥异, 无统一的标准, 无法满足精准放疗的需要, 具体表现 在以下方面: 0005 (1)效果不确切: 口含器的形状与口腔的形状不相同, 无法准确固定口腔和舌的位 置; 0006 (2)精确性差: 制作材料质硬, 不能根据口腔和舌的形状和位置调整; 0007 (3)个体化差: 形状单一, 不能根据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 0008 (4)重复性差: 分次放疗之间口含器的放置无配准标准, 具。

6、有随意性和随机性; 0009 (5)对放射线的影响不确定: 材料的选择不统一, 无法准确测量口含器对放射线的 散射作用; 0010 (6)顺应性差: 实心结构, 放疗过程中患者只能通过鼻腔呼吸, 依从性差。 0011 综上所述, 现有技术中对于制作满足头颈部肿瘤患者精准放疗要求且通用性强的 口含器问题, 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12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 器, 其内部为空心结构, 外部结构与患者口腔内部构造十分吻合, 提高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治 疗固定口腔和舌的精确性, 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剂量, 减少损失, 同时。

7、提 高肿瘤的放射剂量, 提高放疗疗效。 0013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14 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包括口含器外壳和挡板, 所述的挡板设于 口含器外壳的一端,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层, 所述的 口含器外壳的内部设有空心结构。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的形状与人体口腔内部轮廓相同。 说明书 1/5 页 3 CN 207614191 U 3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的挡板与空心结构的接触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的接触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的空心结构为圆柱形。 0019 。

8、进一步的, 所述的挡板的高度大于空心结构的直径。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 挡板和接触层由3D打印成一体结构。 0021 上述口含器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2 步骤1: 检查患者口腔; 0023 步骤2: 截取与患者口腔长度相同的杆件, 使之成为口腔支撑压舌模型; 0024 步骤3: 大孔径CT定位与扫描; 0025 步骤4: 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口含器模型, 去除口腔支撑压舌模型空间; 0026 步骤5: 用3D打印机打印口含器模型。 0027 所述的杆件为一次性注射器的外套; 所述的口腔支撑压舌模型具体形成方法为: 首先根据患者口腔的形状, 选择20ml或30ml。

9、的一次性注射器; 然后令患者张口、 舌尖顶住下 齿, 将注射器芯杆上的胶塞部放在患者舌根部, 将舌充分下压并以舒适为度, 牙齿适度咬芯 杆并出现咬痕; 最后按照胶塞顶端边缘至齿痕的长度截取注射器的外套。 0028 所述的步骤3中, 大孔径CT定位过程为: 患者仰卧位, 选择合适的头枕, 下颌上仰, 听眦线与定位床垂直, 张口、 保持舌尖顶住下齿的状态, 将制作好的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 口中, 将挡板置于牙齿之外, 注射器外套充分下压舌体; 0029 头颈肩热塑膜固定, 将头颈肩热塑膜沿着上下唇的外围轮廓减掉, 使口唇充分暴 露; 三维激光灯在头颈肩热塑膜上标记左、 中、 右三个 “十” 字线。。

10、 0030 所述的步骤3中, 大孔径CT扫描的扫描范围为颅底至胸锁入口, 层厚3mm, 将扫描图 像传输至放疗计划系统。 0031 所述的步骤4中, 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患者口唇、 牙齿、 舌及周围软组织结构, 勾画 牙齿、 舌表面口腔之间的间隙, 重建3D打印口含器模型时需去除口腔支撑压舌模型空间, 使 之成为空心结构。 0032 所述的步骤4中, 重建口含器模型时, 在口含器的口咽面和门牙方向分别留置通 孔, 保持口含器空气通畅。 0033 所述的步骤1中, 患者口腔中如有活动的义齿, 需取下义齿。 0034 所述的步骤5中, 3D打印口含器模型的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0035 在放疗。

11、计划系统中按照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口腔时的状态制定放射治疗计划, 评价口腔黏膜的受量及肿瘤的受量。 0036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 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准确性, 以确保分次放疗之间的重复性。 第一步, 将口含器模型按照大孔径CT定位时放置于患者口腔内; 第二步, 确保口含器模型与 牙齿的位置与大孔径CT定位时相同, 并充分下压舌; 第三步, 放疗前CBCT验证口含器、 口腔、 肿瘤之间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第四步, 放疗过程中, 在线校正肿瘤靶区与放疗靶区的误差在 3mm之内; 第五步, 放疗过程中, 每周评价口腔黏膜反应并记录; 第六步, 放疗结束后, 评价 口腔黏膜反应。 0037 与现有技术相。

12、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8 (1)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口含器形状与口腔舌高度吻合, 固定效果确切; 说明书 2/5 页 4 CN 207614191 U 4 0039 (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与口腔、 牙齿、 舌及其他周围组织高度适形, 准确度高; 0040 (3)本实用新型根据患者大孔径定位CT的扫描图像制定, 真正实现个体化、 通用性 强; 0041 (4)本实用新型的空间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固定, 保证了分次放疗之间口腔、 舌 和肿瘤空间位置的重复性; 0042 (5)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口含器采用空心结构, 不影响患者通过口腔呼吸, 依从性 好。 附图说明 0043 构成本申请。

13、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 本申请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 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4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4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挡板结构主视图; 004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挡板结构主视图; 004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48 其中, 1-挡板, 2-通孔, 3-口含器外壳, 4-空心结构, 5-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应该指出, 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 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非另 有指明, 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

14、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0050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在这里所使用的,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此外, 还应当理解的是,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 “包含” 和/或 “包 括” 时, 其指明存在特征、 步骤、 操作、 器件、 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51 术语解释部分: 放疗计划系统, 系统采用一个或多个算法对患者体内吸收剂量分 布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供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者使用; CBCT为Cone beam CT的简称, 即锥形束 CT; 是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

15、备。 0052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 现有技术中存在口含器无统一的标准、 无法满足精准放 疗的需要的不足, 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 口含器。 0053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 如图1、 图2和图4所示, 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 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包括口含器外壳3和挡板1, 所述的挡板1设于口含器外壳3的一端, 所 述的口含器外壳3的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舌根部接触的接触层5,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3的内部 设有空心结构4。 0054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3的形状与人体口腔内部轮廓相同。 0055 所述的挡板1与空心结构4的接触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2。 。

16、0056 所述的接触层5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0057 所述的空心结构4为圆柱形。 说明书 3/5 页 5 CN 207614191 U 5 0058 所述的挡板1的高度大于空心结构4的直径。 0059 所述的挡板1的截面形状包括上下及左右的圆弧段, 所述的上下的圆弧段与左右 的圆弧段连接形成类似于注射器外壳端部形状。 0060 所述的口含器外壳3、 挡板1和接触层5由3D打印成一体结构。 0061 本申请的口含器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62 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患者口腔, 如有活动的义齿, 需取下义齿; 0063 步骤2、 制作口腔支撑压舌模型: 首先根据患者口腔的形状, 。

17、选择20ml或30ml的一 次性注射器; 然后令患者张口、 舌尖顶住下齿, 将注射器芯杆上的胶塞部放在患者舌根部, 将舌充分下压并以舒适为度(舌处于自然放松状态), 牙齿适度咬芯杆并出现咬痕; 最后按 照胶塞顶端边缘至齿痕的长度截取注射器外套; 0064 步骤3、 大孔径CT定位: 患者仰卧位, 选择合适的头枕, 下颌上仰, 听眦线与定位床 垂直, 张口、 保持舌尖顶住下齿的状态, 将制作好的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口中, 将挡板置 于牙齿之外, 注射器外套充分下压舌体; 头颈肩热塑膜固定, 将头颈肩热塑膜沿着上下唇的 外围轮廓减掉, 使口唇充分暴露; 三维激光灯在头颈肩热塑膜上标记左、 中、 右。

18、三个 “十” 字 线; 0065 步骤4、 大孔径CT扫描: 高压注射器注射强化造影剂, 大孔径CT扫描, 扫描范围颅底 至胸锁入口, 层厚3mm, 将图像传输至放疗计划系统; 0066 步骤5、 重新虚拟模型: 在计算机上三维重建患者口唇、 牙齿、 舌等周围软组织结 构, 勾画牙齿、 舌表面口腔之间的间隙(包括口腔支撑压舌模型), 重建3D打印口含器模型时 去除口腔支撑压舌模型空间, 使之成为空心结构4; 在口含器的口咽面和门牙方向分别留置 通孔2, 保持口含器空气通畅; 0067 步骤6、 将重建的3D打印口含器模型的信息传到3D打印机上, 打印3D口含器模型。 0068 3D打印口含器模。

19、型的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0069 在放疗计划系统中按照口腔支撑压舌模型放置口腔时的状态制定放射治疗计划, 评价口腔黏膜的受量及肿瘤的受量。 0070 本实用新型中,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 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准确性, 以确保分次放疗 之间的重复性。 0071 第一步, 将口含器模型按照大孔径CT定位时放置于患者口腔内; 0072 第二步, 确保口含器模型与牙齿的位置与大孔径CT定位时相同, 并充分下压舌; 0073 第三步, 放疗前CBCT验证口含器、 口腔、 肿瘤之间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0074 第四步, 放疗过程中, 在线校正肿瘤靶区与放疗靶区的误差在3mm之内; 0075 第五步, 。

20、放疗过程中, 每周评价口腔黏膜反应并记录; 第六步, 放疗结束后, 评价口 腔黏膜反应。 0076 本申请提高了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固定口腔和舌的精确性, 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 化3D打印口含器, 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口腔黏膜和舌的放射剂量, 减少损失, 同时提高肿瘤的 放射剂量, 提高放疗疗效; 并且在放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动态变化情 况适时调整; 3D打印口含器能保障头颈部肿瘤精准放疗的实施, 能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 疗的并发症, 保障治疗方案的实施, 有望提高局控率和总生存。 0077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 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如图3 说明书 4/5 。

21、页 6 CN 207614191 U 6 所示, 所述的挡板1为矩形结构, 四角为圆弧状。 0078 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 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口含器, 包括 挡板1及口含器外壳3, 挡板1与口含器外壳3之间为蜂窝状结构。 0079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07614191 U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207614191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207614191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