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点刺激器.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568718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200292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号:

CN85200292U

公开日:

1985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18

主分类号:

A61N1/18

申请人:

华光海外公司

发明人:

亚历山大V·凯力斯

地址:

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310室

优先权:

CN85200292U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先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生命点刺激器,其特征为:该刺激器中有检测第1与第2电极间的皮肤电阻变化的装置,和当检测出电阻变化后,在第1与第2电极之间的对于皮肤产生刺激的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用于探测皮肤中某处电阻低于周围皮肤电阻位置并给予适当生命点剌激器,其特征为含有:一外壳,一对相距很近地置于所说外壳外的单元电极,与所说单元电极对相耦合的装置,它用于探测所说电极对之间皮肤的电阻差,以及与所说单元电极对相耦合的另一装置,其作用为当和仅当所说单元电极对之间皮肤的电阻差基本等于或低于预定值时,对皮肤上相对低电阻点提供剌激,剌激的范围仅限于所说单元电极对的两电极间。 2、权项1中所述的刺激器,其进一步特征为:所说单元电极对包括一由一绝缘材料包围的第一电极和包围绝缘材料的第二电极。 3、权项2中所述的刺激器,其进一步特征为:所说的单元电极对中的所说第一电极和所说第二电极之间的构成可为同心圆环、偏心圆环,其所说两电极的形状可为圆、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所说第二电极还可为具有等间隔切缺部的形状。 4、权项3中所述的刺激器,其进一步特征为:所说探测电阻差值的探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装置,它提供使用者一相对低电阻位置已确定的指示。 5、权项4中所述的刺激器,其进一步特征为所说指示是由一发光二极管提供的。 6、权项5中所述的刺激器,其进一步特征为所说刺激为一电压。 7、权项6中所述的刺激器,其进一步特征为所说刺激电压是由一含有变压器的脉冲发生器提供的。 8、权项6中所述的刺激器,其一进特征为所说刺激还可为激光,红外线或超声波。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命点(acupuncture    point)探测及刺激装置,具体地说是关于检测人体的生命点,并可对生命点给予适当刺激的生命点刺激器。

长期以来,检测人体的生命点对平常人是一困难的事情,需要专业性知识,否则只能依靠直觉触摸。另一方面,当摸出生命点时,如对生命点给予适当刺激,则对消除疲劳、缓和紧张,增进健康有益,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对生命点给予适当电压、电流而进行刺激的装置已在名称为电子针灸入门(Electro-acupuncture    Primer)一书中已有叙述,该书中佛内兹魏纳等于1979年所著(Fritz    Wcrner,Medizinisch    Literarisohe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Veiten,1979)。上述材料中所公开的装置相对说来价格昂贵,结构复杂,设备笨重等缺点,并且还需要受过训练的人来操作。另外人体的生命点对未受过训练的人来说,确定其位置是非常困难的,故需一个受过训练的人,至少要使一个未受训练的人能大致找出生命点才行。

该先有技术装置的另一缺陷为它们需要两分离电极,其中之一必须由接受治疗的人握持,另一个电极由操作该装置的操作者握持并操作。当治疗者自己亲自操作机器时,便会带来一个非常令人难堪局面,尤其是在必须治疗他自己一只手时。此时,治疗者本人需手持二个电 极,这样根本无法进行治疗,因而,该先有装置是难以使用的。

据此,有必要制造一种简单手提式的生命点刺激器,它可非常容易地、可靠地探测人体生命点而无需使用者在治疗他自己时两手同时手持电极。

本发明的装置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的手提式生命点刺激器,该装置可使使用者自我进行治疗。该生命点刺激器包括一手握式外壳,其一端上有一对同轴电极,该对电极置于可与皮肤接触的位置,并有电路与之相耦合,该电路可探测出皮肤上电阻的下降,从而分辨出生命点。该电路还包括一脉冲发生器,它经同轴电极给分辨出的生命点施加一个电压,达到刺激该生命点的目的。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表示本发明生命点刺激器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正视图;

图2为实施探测及刺激的电路构成图;

图3为电极构成的剖面图;

图4为产生脉冲的电路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6及图7分别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斜视及底视图;

图8及图9分别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10至图14分别为用于不同实施例的电极剖面图;

图15为表示可变化两电极距离的实施例的电极的剖面图;

图16至图19分别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正视图、侧视图、顶视图及底视图;

图20为图17沿V-V线的剖面图;

图21为电器部分的电路图。

在图1及图2中,2a为中心电极,2b为圆环电极,3为开关,4为绝缘体,5为集成电路,6为扬声器,7为电源,12为脉冲发生器,13为显示器。

第1实施例

图1、图2为本发明的生命点刺激器的构造图,在图中,数字1表示生命点刺激器的外壳,它呈细长的钢铁状,在其一端的中心电极2a与绝缘体4之间,安装有围绕中心电极2a的圆环电极2b,从而构成的生命点感知器2。各电极分别以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其直径各为2~6毫米。又电极2a、2b构成一对单元电极,它们相互相距很近。

中心电极2a通过弹簧接点8、导线10接到含有直流放大器(DC    amPlifier)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5上。而圆环电极2b也通过导线11同样接到集成电路5上。该集成电路由电源7供电,它的输出端与扬声器或光源相接,在集成电路5中,设有由多个发光二极管(dicde)13a~13c而组成的显示器13。显示器13是表示电极2a、2b之间的电阻,当电阻大时发光二极管之点亮数不多,随电阻变得愈小,则左端发光二极管13a便逐渐点亮。也可于最初全部点亮,而随刺激生命点顺次熄灯。

电极2a、2b接至脉冲(pulse)发生器12,该脉冲发生器12通过配置于外部的开关3使脉冲在电极2a、2b内产生。假设脉冲发生器12如图4所示由两个变压器T1、T2,晶体管Q1,电容器C1和两个二极管D1、D2等构成。

集成电路5,电源7,扬声器6,脉冲发生器12等被置于图1中的外壳的内部,而扬声器的声音则由集成电路传于外部。

在这样的构成中,可手握外壳1,使感知器2接触人体的皮肤,探测生命点。通过电极2a、2b,将0.2微安左右的电流施加于人体的皮肤。当电极2a、2b探测至人体的生命点时,由于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小(例如由100兆欧左右减少至100千欧左右),所以电阻变化则使得集成电路5起作用,并通过扬声器6以音响表现出来,同时也在 显示器13上以数位显示出来。操作者则根据显示结果,使安装于外壳1侧部的开关3动作。

当操作开关3时,晶体管Q1通电且电流至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被升压的电流则流至次级线圈,即二极管D1、D2及电容器C1。根据电容器C1的充电量,二极管或为“开”或为“闭”,从而使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产生具有预定负载比(duty ratio)的脉冲。由于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分别接续于电极2a、2b,通过电极2a、2b将脉冲传入人体的生命点并刺激之。又由于电阻R2是可变电阻,调整该电阻便可使脉冲频率发生变化,即能量变化,从而调整对生命点的刺激量。

这样,在检测到生命点时,通过操作开关3而产生电脉冲(1微安左右的压电电流(pieZo    current),并由电极2a、2b流至人体的生命点,并给生命点一适当的刺激。

第2实施例

在检测生命点时可自动驱动开关而在电极间施加电压。

图5为表示该生命点检测时自动产生脉冲的实施例。即以电极2a、2b检测出生命点时,通过集成电路5将脉冲增幅,以显示器13显示出来,同时,比较器(comparatcr)14动作而开关3成为“开”并通过图4的电路产生脉冲而自动刺激生命点。

第3实施例

图6、图7为本发明生命点刺激器的另一构造图6中数字21表示外壳,呈指套(finger    sack)状,其构成特征是由前部开口部21b插进手指且容易检测生命点。在外壳一端,介乎中心电极22a与绝缘体24之间安装有由围绕圆环电极22b而成的生命点感知器22。各电极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分别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其直径约为2~6毫 米。并且与第1实施例同样由一单元构成,并相互接近,例如在3厘米以下的接近程度而配置。

参照图8,中心电极22a通过弹簧接点28,以及导线30连接于包含直流放大器之集成电路25,而圆环电极22b则通过导线31同样连接于集成电路25。该集成电路是由电源供电,其输出端与扬声器26或光源相联。在各电极间并联地连接有压电元件23,又在导线30与压电元件23之间续有LED(发光二极管)等的灯泡29。集成电路25、电源27、扬声器26等均置于图6外壳21、21a面的下部,而扬声器的声音则于21C发出。

在这样的构成中,将指头插进外壳21的开口处21b,使感知器22接触人体的皮肤,探测生命点。电极22a、22b之间,约有0.2微安的电流流通。当电极2a、2b探到人体的生命点时,由于电极间的电阻变小(例如由100兆欧左右减少至100千欧),该电阻变化使集成电路25起作用并由扬声器26以音响表示出来。操作者则据此使安装于外壳侧部的压电元件23动作。当驱动压电元件时,产生电脉冲(1微安左右的压电电流),通过电极22a、22b流至人体的生命点,并给生命点以舒适的刺激。这时LED29将会点亮。

在上述实施中,可使用LED等代替扬声器26,实施光学性表示。也可在检测时自动驱动压电元件使电极之间增加电压。更可在生命点检测时由其他电源供电压给电极之间,以代替压电元件。

第4实施例

如图9所示,可使用激光器作为刺激源。即用激光电源30与半导体激光发生器31构成的设备作为刺激源。当生命点感知器22检测出生命点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接通开关33,发射激光。由激光发生器31发出的激光通过光纤32被导至构成一单元的电极22a、22b之 间,刺激生命点。由于该激光的输出功率较低,不致伤害人体的表皮。另外,作为刺激源,也可考虑采用红外线或超声波等。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通过较低直流(约0.2微安)检测生命点,而人体不会感觉刺疼或不快。更由于可通过同一电极部来检测生命点及刺激生命点,所以可获得小型而效率良好的生命点刺激器。此外,由于对生命点刺激是使用压电元件或激光发生器,因而可给予生命点适当的电刺激。

以上所说明的各实施例中,电极都以同心圆环电极表示,但电极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它可有多种形状。

例如,如图10所示,可将外部电极40改为为等间隔设有复数个切缺部40a的电极。或如图11~图13所示的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任意的形状,又可如图14所示,作成平行细片。

再者,不一定要使电极40、41成同心,偏心亦可。只要外部电极40及内部电极41即阳极及阴极被靠近配置就可以了,相互间隔3厘米~1厘米以下的配置为理想。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也可调整各电极间相对距离,即如图15所示,使调整螺钉50穿通外部电极2b而达到内部电极2a,并可通过调整螺钉50来调整两电极2a、2b间的距离。

第5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参照图16至图20加以说明。本实施例设有以塑胶制成的细长筐体100并制成使用者容易把持的形状。夹子111被安装于筐体100的侧上方,由此可将生命点刺激器收纳于口袋,便于携带。将一对发光二极管116、117及开关112、113、118装配于筐体100。再将一对同轴电极114、115装配于筐体100的底部。

图20为表示同轴电极114、115的剖面图。各电极被绝缘材料(包含空气等)分离,并装配成可接触于人体的皮肤。中心电极的直径约为1毫米,而外部电极114的直径约为4毫米。

图21表示接续于电极114、115的电路图。其中有约3V的直流电源120,电源120可通过开关112而控制接通或断开。

约0.2微安的电流通于电极114、115。当电极114、115被置于生命点上时,由于两电极之间的电阻减少,使增幅器123a启动。来自增幅器123a、123b的信号被转加于发光二极管117,使发光二极管点亮,同时,具有增幅器123d的蜂音电路动作而驱动蜂音器126。这样,当检测出生命点时,开关118被按下,驱动具有变压器T4的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的脉冲振幅可通过开关113调整。

刺激生命点后电阻会变化。该变化则被增幅器123C检测出,而发光二极管点亮,表示生命点刺激已完成。如此操作同样也可反复地对其他的生命点进行。

在此实施例中可应用由图10至图15所示同样电极的形状及配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生命点刺激器由于探测用及刺激用电极是共用的,因此装置可简化。成为小型,便于携带。此外,探测电流及刺激电流均小且不会流至不必要部分,对人体健康可产生良好效果。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外部电极与内部电极不分离而构成为一整体,生命点探测及刺激所需操作很是简单。

生命点刺激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命点刺激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命点刺激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点刺激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点刺激器.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生命点刺激器,其特征为:该刺激器中有检测第1与第2电极间的皮肤电阻变化的装置,和当检测出电阻变化后,在第1与第2电极之间的对于皮肤产生刺激的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