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568717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55279.2

申请日:

20170116

公开号:

CN206867511U

公开日:

2018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5/06

主分类号:

A61N5/06

申请人:

栗文雁

发明人:

栗文雁,王威立,李春杰,李达,刘学申,蒋志强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郑航家属院26号楼3单元48号

优先权:

CN20172005527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距离、温度的检测智能调节红外线探头的距离和输出功率。系统由红外线输出系统、信息测量系统、智能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红外线输出系统输出热量对身材部位进行治疗,信息测量系统实时检测红外探头到身体的距离及身体的温度,智能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根据距离和温度信息对探头的距离和输出功率实时调节,避免身体局部烧伤。

权利要求书

1.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输出系统、信息测量系统和智能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功率放大模块对红外线辐射源提供电能且调节红外线辐射源输出的功率;所述信息测量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两个传感器都安装保护罩上,且两个传感器的方向都指向测量治疗部位;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接收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信息,并对此温度信息进行判断来调节功率放大模块的输出功率;智能控制模块接收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信息,并对此距离信息进行判断并调节保护罩到治疗部位的距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治疗仪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距离、温度的检测智能调节红外线探头的距离和输出功率。

背景技术

护理是医院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红外线治疗仪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但是在红外线治过程中,红外线探头温度较高,要求红外线探头和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治疗时间较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调整身体姿态,造成红外线探头和身体的距离发生变化,距离变长则影响治疗效果,距离变短则温度升高,进而造成身体局部烧伤,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在中国专利文件1240667中,公布了采用单片机和电子元器件获取红外线的一种电路。

在中国专利文件2227965中,公布了通过移动透镜进行焦距调节来调整输出功率,红外线探头的温度无法进行自动调节。

在中国专利文件CN 10277285B中,公布了通过调节调光孔孔径的大小,进行调整红外光的强度以需要获得的温度,该专利采用的方法无法对人体治疗部位与治疗仪的距离和红外线探头的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在中国专利文件CN 105727451A中,公布了通过贴附于人体治疗部位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人体温度,然后通过系统控制模块对贴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进行判断来控制系统输出功率,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人体治疗部位与治疗仪的距离,当距离超过适度范围时,通过警报提醒进行距离调节。该专利采用的方法检测人体温度时,需要增加额外的电线和传感器和人体接触,人体的舒适度较差,安全性较低。而当红外线探头超过适度范围后,无法进行智能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了基于距离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旋转电机,智能控制单元实现红外线治疗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思想和实施方法。

一套完整的红外线治疗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红外线输出系统:由红外线辐射源及其功率放大模块,红外线辐射源保护罩组成。

2.信息测量系统:距离传感器检测红外线辐射源保护罩和身体治疗部位的距离,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检测身体治疗部位的温度。

3.智能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智能控制模块的处理器对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和温度信息进行判断,并通过电机等执行机构对红外线辐射源和身体治疗部位的距离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所述红外线输出系统包括功率放大模块1、红外线辐射源9 和保护罩8,其中功率放大模块1对红外线辐射源9提供电能且调节红外线辐射源9输出的功率,保护罩8对红外线辐射源9起固定作用,并能够聚集红外线辐射源9的能量以使之射向治疗部位;所述信息测量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10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两个传感器都安装保护罩8上,且两个传感器的方向都指向测量治疗部位;智能控制模块2接收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测量的温度信息,并对此温度信息进行判断来调节功率放大模块1的输出功率;智能控制模块2接收距离传感器10测量的距离信息,并对此距离信息进行判断来通过电机4、丝杠3和滑块7调节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支撑杆6中有空心槽12,支撑架15有空心槽14,手动螺栓13穿过空心槽12和空心槽14把支撑杆6和支撑架15固定在一起;支撑架15和底座16固定在一起。

结合图1和图2对系统工作时做进一步说明。

手动旋转松开手动螺栓13,通过上下左右移动支撑杆6使保护罩8对准要治疗的身体部位A,开启红外线治疗器的电源开关使系统开始工作;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实时检测治疗部位A的温度并把检测到的温度信息送到智能控制单元2,智能控制单元2对判断温度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如果低于或高于合适的温度,则智能控制单元2根据判断结果对功率放大模块1进行调节;调节后使距离传感器10检测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如果智能控制单元2对判断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则智能控制单元2对功率放大模块1不再进行调节,而直接去使距离传感器10检测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智能控制单元2 对判断距离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如果低于或高于合适的距离,则智能控制单元2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机4调节,电机4带动丝杠3一起转动,丝杠3的转动转换为滑块7做直线运动,滑块7和保护罩8固定在一起,以此调节保护罩8 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调节后去使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实时检测治疗部位A 的温度;如果智能控制单元2对判断距离处于合适的范围,则智能控制单元2 对电机4不再进行调节,而直接去使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实时检测治疗部位 A的温度。上述过程循环执行,智能控制实时循环检测治疗部位A的温度和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并对此进行判断和调节,直至治疗过程线束。

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55279.2 (22)申请日 2017.01.16 (73)专利权人 栗文雁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 郑航家属院26号楼3单元48号 (72)发明人 栗文雁王威立李春杰李达 刘学申蒋志强 (51)Int.Cl. A61N 5/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 系统, 通过对距离、 温度的检测智能调节红外线 探头。

2、的距离和输出功率。 系统由红外线输出系 统、 信息测量系统、 智能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三 个部分组成, 其中红外线输出系统输出热量对身 材部位进行治疗, 信息测量系统实时检测红外探 头到身体的距离及身体的温度, 智能控制模块及 执行机构根据距离和温度信息对探头的距离和 输出功率实时调节, 避免身体局部烧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867511 U 2018.01.12 CN 206867511 U 1.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红外线输出系统、 信息测量系统和智 能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 其特征在于: 功率放大模块对红外线辐射源提供电能且调节红外 线。

3、辐射源输出的功率; 所述信息测量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两个传 感器都安装保护罩上, 且两个传感器的方向都指向测量治疗部位;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接收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信息, 并对此温度信息进行判断来调节功率放大模块的输 出功率; 智能控制模块接收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信息, 并对此距离信息进行判断并调节 保护罩到治疗部位的距离。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867511 U 2 红外线治疗仪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治疗仪的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对距离、 温度的检测 智能调节红外线探头的距离和输出功率。 背景技术 0002 。

4、护理是医院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红外线治疗仪是护理工 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 可穿过皮肤, 直接使肌 肉、 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 加速血液物质循环, 增加新陈代谢、 减少疼痛、 增加肌肉松弛、 产生按摩效果等。 但是在红外线治过程中, 红外线探头温度较高, 要求红外线探头和身体保 持一定的距离。 由于治疗时间较长,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调整身体姿态, 造成红外线探 头和身体的距离发生变化, 距离变长则影响治疗效果, 距离变短则温度升高, 进而造成身体 局部烧伤, 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0003 在中国专利文件1240667中, 。

5、公布了采用单片机和电子元器件获取红外线的一种 电路。 0004 在中国专利文件2227965中, 公布了通过移动透镜进行焦距调节来调整输出功率, 红外线探头的温度无法进行自动调节。 0005 在中国专利文件CN 10277285B中, 公布了通过调节调光孔孔径的大小, 进行调整 红外光的强度以需要获得的温度, 该专利采用的方法无法对人体治疗部位与治疗仪的距离 和红外线探头的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0006 在中国专利文件CN 105727451A中, 公布了通过贴附于人体治疗部位表面的温度 传感器来检测人体温度, 然后通过系统控制模块对贴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进行判断来 控制系统输出功率, 通过距。

6、离传感器检测人体治疗部位与治疗仪的距离, 当距离超过适度 范围时, 通过警报提醒进行距离调节。 该专利采用的方法检测人体温度时, 需要增加额外的 电线和传感器和人体接触, 人体的舒适度较差, 安全性较低。 而当红外线探头超过适度范围 后, 无法进行智能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了基于距离传感器、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旋转电机, 智能控 制单元实现红外线治疗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思想和实施方法。 0008 一套完整的红外线治疗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0009 1.红外线输出系统: 由红外线辐射源及其功率放大模块, 红外线辐射源保护罩组 成。 0010 2.。

7、信息测量系统: 距离传感器检测红外线辐射源保护罩和身体治疗部位的距离,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检测身体治疗部位的温度。 0011 3.智能控制模块及执行机构: 智能控制模块的处理器对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和温 度信息进行判断, 并通过电机等执行机构对红外线辐射源和身体治疗部位的距离进行调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6867511 U 3 节。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0013 图2为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8、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 如图1所示, 所述红外线输出系统包括功率放大模块1、 红外线辐射源9 和保护罩 8, 其中功率放大模块1对红外线辐射源9提供电能且调节红外线辐射源9输出的功率, 保护 罩8对红外线辐射源9起固定作用, 并能够聚集红外线辐射源9的能量以使之射向治疗部位; 所述信息测量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10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 两个传感器都安装保护罩 8上, 且两个传感器的方向都指向测量治疗部位; 智能控制模块2接收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11测量的温度信息, 并对此温度信息进行判断来调节功率放大模块1的输出功率; 智能控制 模块2接收距离传感器10。

9、测量的距离信息, 并对此距离信息进行判断来通过电机4、 丝杠3和 滑块7调节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 支撑杆6中有空心槽12, 支撑架15有空心槽14, 手动 螺栓13穿过空心槽12和空心槽14把支撑杆6和支撑架15固定在一起; 支撑架15和底座16固 定在一起。 0016 结合图1和图2对系统工作时做进一步说明。 0017 手动旋转松开手动螺栓13, 通过上下左右移动支撑杆6使保护罩8对准要治疗的身 体部位A, 开启红外线治疗器的电源开关使系统开始工作;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实时检测 治疗部位A的温度并把检测到的温度信息送到智能控制单元2, 智能控制单元2对判断温度 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

10、, 如果低于或高于合适的温度, 则智能控制单元2根据判断结果对功率 放大模块1进行调节; 调节后使距离传感器10检测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 如果智能控 制单元2对判断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 则智能控制单元2对功率放大模块1不再进行调节, 而 直接去使距离传感器10检测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 智能控制单元2 对判断距离是否 处于合适的范围, 如果低于或高于合适的距离, 则智能控制单元2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机4调 节, 电机4带动丝杠3一起转动, 丝杠3的转动转换为滑块7做直线运动, 滑块7和保护罩8固定 在一起, 以此调节保护罩8 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 调节后去使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实时检 测治疗部位A 的温度; 如果智能控制单元2对判断距离处于合适的范围, 则智能控制单元2 对电机4不再进行调节, 而直接去使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实时检测治疗部位 A的温度。 上 述过程循环执行, 智能控制实时循环检测治疗部位A的温度和保护罩8到治疗部位A的距离, 并对此进行判断和调节, 直至治疗过程线束。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6867511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6867511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