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568653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44683.1

申请日:

20170401

公开号:

CN207640808U

公开日:

2018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6

主分类号:

A61N1/36

申请人:

唐银香

发明人:

邓光豪,唐银香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瑞立中央花城3幢3单元1201室

优先权:

CN201720344683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秦晓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通过检测输出电流的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这样在使用该治疗设备进行治疗是,能够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实时监控,从而防止出现灼伤皮肤的情况。

权利要求书

1.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通道中设有接收主控单元输出信号的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恒流源电路,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隔离输出电路和阻抗检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通道中设有由模拟开关S1、S2构成的正反向的脉冲控制电路,设有由放大器A1构成的电流设置电路,以及有放大器A2构成的阻抗检测电路,还设有由NMOS管Q1、Q2、放大器A1和电流取样电阻R构成的恒流源电路,以及由变压器T构成的隔离输出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通道中,模拟开关S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模拟开关S2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电流设置电压Iset,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监测电压Ites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通道中,在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连经电流采样电阻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通道中,在变压器T的输入端连接有VCC输入端,VCC输入端经电容接地,在变压器T的输出端并联有电阻R。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电刺激治疗设备适用于各类疼痛、脑和肢体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等的治疗。

作为电刺激治疗设备的负载,人体皮肤和组织的阻抗(包括接触阻抗)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有可能在几百欧姆到无穷大之间。为了保证针对不同的人体负载阻抗有固定可控的电流输出,现有的专业电刺激治疗设备多是恒流输出型。

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电极片与患者皮肤脱落造成电路开路,因为电刺激治疗设备是恒流输出,所以在两个电极片之间会就会出现高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再次粘贴电极片和皮肤时,该高电压会对人体造成非预期的瞬间大电流,刺痛皮肤。

实际使用中还经常出现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造成阻抗过大,在两个电极片之间会就会出现较高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压紧电极片和皮肤时,该较高电压会对人体造成非预期的瞬间较大电流,如果频繁出现就会灼伤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通过检测输出电流的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通道中设有接收主控单元输出信号的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恒流源电路,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隔离输出电路和阻抗检测电路。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通道中设有由模拟开关S1、S2构成的正反向的脉冲控制电路,设有由放大器A1构成的电流设置电路,以及有放大器A2构成的阻抗检测电路,还设由由NMOS管Q1、Q2、放大器A1和电流取样电阻RS构成的恒流源电路,以及由变压器T构成的隔离输出电路。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通道中,模拟开关S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模拟开关S2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电流设置电压Iset,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监测电压Itest。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通道中,在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连经电流采样电阻接地。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通道中,在变压器T的输入端连接有VCC输入端,VCC输入端经电容接地,在变压器T的输出端并联有电阻RL。

可选的,在所述治疗设备中:

步骤一,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均将控制信号输出至恒流源电路;

步骤二,恒流源电路输出电流,阻抗检测电路根据恒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确定负载阻抗;

步骤三,如果负载阻抗高于预设值,判定治疗设备的电极片发生脱落,则停止电流输出,当电极片重新贴合后,继续电流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检测输出电流的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这样在使用该治疗设备进行治疗是,能够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实时监控,从而防止出现灼伤皮肤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通道的硬件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控制方法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治疗设备,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

在实施中,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包括主控单元、显示单元、报警单元、操控单元和多个控制通道组成。其中每个控制通道包括脉冲控制电路、电流设置电路、阻抗检测电路、恒流源电路、和隔离输出电路组成。

主控单元与显示单元相连,将显示信号输出给显示单元。操控单元与主控单元相连,将操控信号输出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与报警单元相连,将报警信号输出给报警单元。主控单元与每个控制通道相连。脉冲控制电路接收来自主控单元的信号并输出给恒流源电路。电流设置电路接收来自主控单元的信号并输出给恒流源电路。阻抗检测电路从恒流源电路检测到负载的阻抗并输出给主控单元。恒流源电路与隔离输出电路相连,将电流输出给隔离输出电路。

这里的主控单元内的主要部件为AT89C51,它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内置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C51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AT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报警单元为蜂鸣器,具体可以采用7525贴片蜂鸣器,起到减少空间占用的效果。显示单元为LCD液晶屏,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仅需要显示单元对关键参数和设备当前状态进行显示,因此可以使用单色LCD液晶屏,从而起到降低功耗和发热的目的。操控单元为薄膜键盘开关,薄膜开关又称轻触式键盘,采用平面多层组合而成的整体密封结构,是将按键开关、面板、标记、符号显示及衬板密封在一起的集光、机、电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外观结构根本性的变革,它可取代常规分立元件的按键,更可靠地执行操作系统的任务。薄膜开关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防油、防有害气体侵蚀、性能稳定可靠、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装联方便,面板可洗涤而字符不受损伤,色彩丰富美观大方等优点。使用薄膜开关令您的产品更具时代特色。薄膜开关主要类型薄膜开关面板是一种由刚性或柔性印制电路板为基体,安装上有手感或无手感按键,再覆以印刷有彩色装饰性图案的塑料薄膜面板构成、集开关功能和装饰性功能为一体的电子部件,是一种新型的人机对话界面。其开关电路与整机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插接的方式来完成。

可选的,在控制通道中设有接收主控单元输出信号的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恒流源电路,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隔离输出电路和阻抗检测电路。在图2中,示例性的举出了1至n共n条控制通道。

在每条控制通道中设有由模拟开关S1、S2构成的正反向的脉冲控制电路,设有由放大器A1构成的电流设置电路,以及有由放大器A2构成的阻抗检测电路,还设有由NMOS管Q1、Q2、放大器A1和电流取样电阻RS构成的恒流源电路,以及由变压器T构成的隔离输出电路。

具体的,在控制通道中,模拟开关S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模拟开关S2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电流设置电压Iset,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监测电压Itest。在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连经电流采样电阻接地。在变压器T的输入端连接有VCC输入端,VCC输入端经电容接地,在变压器T的输出端并联有电阻RL。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主控单元向控制通道中的模拟开关S1输出脉冲控制信号T+,向控制通道中的模拟开关S2输出脉冲控制信号T‐,模拟开关S1、S2会执行根据脉冲控制信号对应的动作,进而分别使得NMOS管Q1、Q2选择性的将通断,从而使得由VCC输入端生成的电信号经过Q1、Q2的处理传输至放大器A2。同时由于主控单元还向放大器A1传输电流设置电压Iset,使得放大器A1也会对模拟开关S1、S2的动作进行控制。

基于上述治疗设备的结构,该治疗设备的具体使用步骤为:

步骤一,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均将控制信号输出至恒流源电路;

步骤二,恒流源电路输出电流,阻抗检测电路根据恒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确定负载阻抗;

步骤三,如果负载阻抗高于预设值,判定治疗设备的电极片发生脱落,则停止电流输出,当电极片重新贴合后,继续电流输出。

该使用步骤的流程如图3所示。每次开始输出时,电流总是先逐步增大到设定电流,然后才是按照设定电流固定输出。阻抗检测电路实时监测负载阻抗。根据负载阻抗的变化,使用智能算法分析出正常、接触不良和电极脱落三种状态。当检测到接触不良或电极脱落时,关闭电流输出。等电极再次接通后,再重新开始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通过检测输出电流的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这样在使用该治疗设备进行治疗是,能够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实时监控,从而防止出现灼伤皮肤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44683.1 (22)申请日 2017.04.01 (73)专利权人 唐银香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瑞立中 央花城3幢3单元1201室 (72)发明人 邓光豪唐银香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59 代理人 秦晓刚 (51)Int.Cl. A61N 1/3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避免刺痛灼伤。

2、皮肤的电 刺激治疗设备, 所述治疗设备, 包括主控单元, 主 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 在主控单元的 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 在治疗设备 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 通过检测输 出电流的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 从而对 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 这样在使用该治疗设 备进行治疗是, 能够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实时 监控, 从而防止出现灼伤皮肤的情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7640808 U 2018.07.24 CN 207640808 U 1.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

3、疗设备, 包括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 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 在 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 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 制通道中设有接收主控单元输出信号的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 脉冲控制电路和电 流设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恒流源电路, 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隔离输出电路和阻抗 检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 制通道中设有由模拟开关S1、 S2构成的正反向的脉冲控制电。

4、路, 设有由放大器A1构成的电 流设置电路, 以及有放大器A2构成的阻抗检测电路, 还设有由NMOS管Q1、 Q2、 放大器A1和电 流取样电阻RS构成的恒流源电路, 以及由变压器T构成的隔离输出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 制通道中, 模拟开关S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 模拟开关S2用于接收主 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 , 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电流设置 电压Iset, 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监测电压Ites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

5、于, 在所述控 制通道中, 在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连经电流采样电阻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 制通道中, 在变压器T的输入端连接有VCC输入端, VCC输入端经电容接地, 在变压器T的输出 端并联有电阻RL。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640808 U 2 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特别涉及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电刺激治疗设备适用于各类疼痛、 脑和肢体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 吞咽障碍、 构音 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等的治疗。 000。

6、3 作为电刺激治疗设备的负载, 人体皮肤和组织的阻抗(包括接触阻抗)在很大范围 内变化, 有可能在几百欧姆到无穷大之间。 为了保证针对不同的人体负载阻抗有固定可控 的电流输出, 现有的专业电刺激治疗设备多是恒流输出型。 0004 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电极片与患者皮肤脱落造成电路开路, 因为电刺激治疗设备 是恒流输出, 所以在两个电极片之间会就会出现高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再次粘贴电极片和 皮肤时, 该高电压会对人体造成非预期的瞬间大电流, 刺痛皮肤。 0005 实际使用中还经常出现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造成阻抗过大, 在两个电极片之间 会就会出现较高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压紧电极片和皮肤时, 该较。

7、高电压会对人体造成 非预期的瞬间较大电流, 如果频繁出现就会灼伤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通过检测输出电流的 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 从而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0007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 备, 所述治疗设备, 包括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 在主控单元的输出 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 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 道, 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 0008 可选的, 在所述控制通道中设有接收主控单元输出信号。

8、的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 置电路, 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恒流源电路, 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 连接有隔离输出电路和阻抗检测电路。 0009 可选的, 在所述控制通道中设有由模拟开关S1、 S2构成的正反向的脉冲控制电路, 设有由放大器A1构成的电流设置电路, 以及有放大器A2构成的阻抗检测电路, 还设由由 NMOS管Q1、 Q2、 放大器A1和电流取样电阻RS构成的恒流源电路, 以及由变压器T构成的隔离 输出电路。 0010 可选的, 在所述控制通道中, 模拟开关S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 +, 模拟开关S2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 , 放大器A1的正向。

9、输入端用于接收 主控单元输出的电流设置电压Iset, 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监测电压Itest。 0011 可选的, 在所述控制通道中, 在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连经电流采样电阻接地。 0012 可选的, 在所述控制通道中, 在变压器T的输入端连接有VCC输入端, VCC输入端经 电容接地, 在变压器T的输出端并联有电阻RL。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7640808 U 3 0013 可选的, 在所述治疗设备中: 0014 步骤一, 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 并均将控 制信号输出至恒流源电路; 0015 步骤二, 恒流源电路输出电流, 阻抗检测电。

10、路根据恒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确定负 载阻抗; 0016 步骤三, 如果负载阻抗高于预设值, 判定治疗设备的电极片发生脱落, 则停止电流 输出, 当电极片重新贴合后, 继续电流输出。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 通过检测输出电流的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 从而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 控制, 这样在使用该治疗设备进行治疗是, 能够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实时监控, 从而防止 出现灼伤皮肤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11、, 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通道的硬件电路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控制方法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 进一步地描述。 0024 实施例一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如图1所示, 所述治疗设 备, 包括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 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 元。

12、和显示单元; 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与主 控单元进行双向通讯。 0026 在实施中, 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包括主控单元、 显示单元、 报警单 元、 操控单元和多个控制通道组成。 其中每个控制通道包括脉冲控制电路、 电流设置电路、 阻抗检测电路、 恒流源电路、 和隔离输出电路组成。 0027 主控单元与显示单元相连, 将显示信号输出给显示单元。 操控单元与主控单元相 连, 将操控信号输出给主控单元。 主控单元与报警单元相连, 将报警信号输出给报警单元。 主控单元与每个控制通道相连。 脉冲控制电路接收来自主控单元的信号并输出给恒流源电 路。 电流。

13、设置电路接收来自主控单元的信号并输出给恒流源电路。 阻抗检测电路从恒流源 电路检测到负载的阻抗并输出给主控单元。 恒流源电路与隔离输出电路相连, 将电流输出 给隔离输出电路。 0028 这里的主控单元内的主要部件为AT89C51, 它是一个低电压, 高性能CMOS8位单片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7640808 U 4 机, 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 存储器(RAM), 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 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 兼容标准MCS 51指令 系统, 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 内置。

14、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C51 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 40个引脚, 32个外部双 向输入/输出(I/O)端口, 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 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 行通信口, AT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 也可以在线编程。 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 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 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0029 报警单元为蜂鸣器, 具体可以采用7525贴片蜂鸣器, 起到减少空间占用的效果。 显 示单元为LCD液晶屏,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仅需要显示单元对关键参数和设备当前状态进行 显示, 。

15、因此可以使用单色LCD液晶屏, 从而起到降低功耗和发热的目的。 操控单元为薄膜键 盘开关, 薄膜开关又称轻触式键盘, 采用平面多层组合而成的整体密封结构, 是将按键开 关、 面板、 标记、 符号显示及衬板密封在一起的集光、 机、 电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 是电子产品外观结构根本性的变革, 它可取代常规分立元件的按键, 更可靠地执行操作系 统的任务。 薄膜开关具有良好的防水、 防尘、 防油、 防有害气体侵蚀、 性能稳定可靠、 重量轻、 体积小、 寿命长、 装联方便, 面板可洗涤而字符不受损伤, 色彩丰富美观大方等优点。 使用薄 膜开关令您的产品更具时代特色。 薄膜开关主要类型薄膜开关面板是。

16、一种由刚性或柔性印 制电路板为基体, 安装上有手感或无手感按键, 再覆以印刷有彩色装饰性图案的塑料薄膜 面板构成、 集开关功能和装饰性功能为一体的电子部件, 是一种新型的人机对话界面。 其开 关电路与整机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插接的方式来完成。 0030 可选的, 在控制通道中设有接收主控单元输出信号的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 路, 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恒流源电路, 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有隔离输出电路和阻抗检测电路。 在图2中, 示例性的举出了1至n共n条控制通道。 0031 在每条控制通道中设有由模拟开关S1、 S2构成的正反向的脉冲控制电路, 设有由 放大器A1构成的。

17、电流设置电路, 以及有由放大器A2构成的阻抗检测电路, 还设有由NMOS管 Q1、 Q2、 放大器A1和电流取样电阻RS构成的恒流源电路, 以及由变压器T构成的隔离输出电 路。 0032 具体的, 在控制通道中, 模拟开关S1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 模 拟开关S2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T , 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用于接收主控 单元输出的电流设置电压Iset, 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电流监测电压Itest。 在放大器 A2的正向输入端连经电流采样电阻接地。 在变压器T的输入端连接有VCC输入端, VCC输入端 经电容接地, 在变压器T的输出端并联有电阻RL。 。

18、0033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主控单元向控制通道中的模拟开关S1输出脉冲控制信号T+, 向控制通道中的模拟开关S2输出脉冲控制信号T , 模拟开关S1、 S2会执行根据脉冲控制信 号对应的动作, 进而分别使得NMOS管Q1、 Q2选择性的将通断, 从而使得由VCC输入端生成的 电信号经过Q1、 Q2的处理传输至放大器A2。 同时由于主控单元还向放大器A1传输电流设置 电压Iset, 使得放大器A1也会对模拟开关S1、 S2的动作进行控制。 0034 基于上述治疗设备的结构, 该治疗设备的具体使用步骤为: 0035 步骤一, 脉冲控制电路和电流设置电路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 并均将控 制信。

19、号输出至恒流源电路;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7640808 U 5 0036 步骤二, 恒流源电路输出电流, 阻抗检测电路根据恒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确定负 载阻抗; 0037 步骤三, 如果负载阻抗高于预设值, 判定治疗设备的电极片发生脱落, 则停止电流 输出, 当电极片重新贴合后, 继续电流输出。 0038 该使用步骤的流程如图3所示。 每次开始输出时, 电流总是先逐步增大到设定电 流, 然后才是按照设定电流固定输出。 阻抗检测电路实时监测负载阻抗。 根据负载阻抗的变 化, 使用智能算法分析出正常、 接触不良和电极脱落三种状态。 当检测到接触不良或电极脱 落时, 关闭电流输出。 等。

20、电极再次接通后, 再重新开始输出。 0039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避免刺痛灼伤皮肤的电刺激治疗设备, 所述治疗设备, 包括主 控单元, 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操控单元, 在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单元和显示 单元; 在治疗设备中还设有至少一个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与主控单元进 行双向通讯。 通过检测输出电流的方式对负载大小进行实时监测, 从而对输出电流的大小 进行控制, 这样在使用该治疗设备进行治疗是, 能够对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实时监控, 从而 防止出现灼伤皮肤的情况。 0040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 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 后顺序。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7640808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07640808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07640808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