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93980.6 (22)申请日 2017.09.28 (71)申请人 毛瑞平 地址 262400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利民街 278号 (72)发明人 毛瑞平马延婷岳秀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670 代理人 潘卫锋 (51)Int.Cl. A61N 5/06(2006.01) A61M 37/00(2006.01) A61H 23/02(2006.01) A61K 36/896(2006.01) A61K 36/886(。
2、2006.01) A61P 1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 疗装置, 所述的装置包括升降装置、 滚轮、 红外发 生器、 按摩控制器; 所述的滚轮设置在升降装置 的底部,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和按摩控制器分布设 置在升降装置的上部, 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通过 将天然中草药制备的按摩药膏内嵌式输送, 在按 摩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将药膏涂抹至伤口表面, 在 红外线的作用下, 促进药物更好的吸收, 同时, 及 多种功能一体化, 操作简单, 可以多角度的自由 升降和旋转, 药效显著, 效果显著, 对于剖宫产术。
3、 后伤口的恢复及疤痕的消除具有很好的治疗作 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7551408 A 2018.01.09 CN 107551408 A 1.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装置主要包括升降装置 (6)、 位于升降装置(6)下方的滚轮(2)、 位于升降装置(6)上方的红外发生器(17)和按摩控 制器(27); 所述的升降装置(6)包括位于升降装置(6)中心位置的中心轴(7)、 位于所述的中 心轴(7)两侧的高度支撑架(4)、 位于所述的高度支撑架(4)上端的固定螺栓(3)和固定螺栓 (3)、 位于所述的固定螺栓(3)上部的功能平台(9)、 。
4、位于所述的功能平台(9)外侧的高度调 节器(8)、 位于所述的固定螺栓(3)下部的底座(5); 所述的滚轮(2)包括位于滚轮(2)两侧的 滚轮固定器(1);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17)包括位于红外发生器(17)左侧的红外控制器(16)、 位于所述的红外发生器(17)右侧的红外角度调节器(18)、 位于所述的红外发生器(17)下端 的保护遮板(20)、 位于所述的保护遮板(20)左侧的遮板收缩器(21)、 位于所述的红外发生 器(17)外侧包裹的红外壳体(19)、 位于所述的红外壳体(19)左端的辅助伸缩杆(15)、 位于 所述的辅助伸缩杆(15)内部的导线(22)、 位于所述的辅助伸缩杆(15)。
5、下端的角度调节器 (14)、 位于所述的角度调节器(14)外侧的角度调节扳手(13)、 位于所述的角度调节器(14) 下端的主伸缩杆(12)、 位于所述的主伸缩杆(12)下端的固定端口(11)、 位于所述的固定端 口(11)下端的旋转控制器(10); 所述的按摩控制器(27)包括位于按摩控制器(27)下端的喷 药端(28)、 位于所述的喷药端(28)下端的按摩头(29)、 位于所述的按摩控制器(27)左侧的 横向伸缩杆(26)、 位于所述的横向伸缩杆(26)左侧的出药管口(25)、 位于所述的出药管口 (25)左侧的混药器(24)、 位于所述的混药器(24)上方的加药漏斗(23); 所述的加药。
6、漏斗 (23)中加入红外伤口辅助治疗的按摩药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 (5)为长方形状, 所述的底座(5)通过可调节高度的螺丝与所述的滚轮(2)连接, 所述的滚轮 (2)设有四个, 分别设置的所述的底座(5)的四个角落, 所述的滚轮(2)可以360度自由旋转, 所述的滚轮固定器(1)设置在所述的滚轮(2)两侧对称分布, 所述的滚轮固定器(1)摩擦制 动的方式对所述的滚轮(2)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 (5)通过可调节高度的螺丝与所述的滚轮(2)连接, 所述的滚轮(2。
7、)设有四个, 分别设置的所 述的底座(5)的四个拐角, 所述的滚轮(2)可以360度自由旋转, 所述的滚轮固定器(1)设置 在所述的滚轮(2)两侧对称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升降装 置(6)为内外筒的圆柱形升降机构, 所述的圆柱形升降机构围绕在中心轴(7)的周围, 内筒 外侧设置有螺纹与外筒连接, 在所述的升降机构四周设置有四个长方体形状的高度支撑架 (4), 所述的高度支撑架(4)下端被固定螺栓(3)固定在底座(5)上, 所述的高度支撑架(4)上 端通过固定螺栓(3)与功能平台(9)滑动连接, 所述的功能平台(9)中间插入带有齿轮的。
8、轴 承, 将所述的轴承延伸至所述的功能平台(9)外侧, 与高度调节器(8)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红外发 生器(17)为3-5个红外线发射器串联而成的, 所述的红外控制器(16)控制红外线发射器的 串联方式及功率大小, 所述的红外控制器(16)通过改变串联电路电阻大小来调节红外线发 射器的功率, 所述的红外角度调节器(18)是通过转动红外线发射器的方向来控制红外线发 射器的照射角度, 所述的红外角度调节器(18)设置有角度刻度, 可旋转的范围为0-120度, 所述的保护遮板(20)为黑色的遮光材料制成, 通过遮板收缩器(21)包裹收缩。
9、在内部的包裹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7551408 A 2 轴, 所述的保护遮板(20)一端设置有挂钩, 与设置在红外壳体(19)上的挂钩连接, 所述的红 外壳体(19)内侧经过反聚光处理, 所述的辅助伸缩杆(15)为多个相邻的金属伸缩部件, 每 个伸缩部件中包含相邻的伸缩部件上的伸展止动机构, 所述的伸缩部件之间依靠摩擦力固 定, 所述的角度调节器(14)通过角度调节扳手(13)使辅助伸缩杆(15)可以沿顺时针或者逆 时针方向转动, 所述的角度调节器(14)与角度调节扳手(13)螺纹连接, 所述的主伸缩杆 (12)与固定端口(11)螺纹连接, 所述的旋转控制器(10)内置轴承。
10、, 轴承与所述的固定端口 (11)焊接连接, 所述的主伸缩杆(12)旋转控制器(10)水平方向360度任意旋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摩控 制器(27)与按摩头(29)电连接, 所述的按摩头(29)产生震动, 所述的按摩头(29)内置多个 输药管与所述的喷药端(28)连接, 所述的横向伸缩杆(26)内置输药管路和电路, 所述的加 药漏斗(23)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注药装置, 所述的混药器(24)内置机械搅拌叶片, 所述的机 械搅拌叶片与电机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摩头 (29)。
11、包括接触头、 导轨、 驱动单元, 所述的接触头安装在卡座上, 所述的卡座通过驱动单元 沿所述的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的驱动单元为三维方向分布的微型电机, 分别分布在X轴方 向、 Y轴方向、 Z轴方向, 所述的接触头设置为一对, 所述的接触头在互为相反的方向上往复 驱动, 在垂直相交的面内被驱动; 所述的微型电机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控制电路分别独 立驱动微型电机, 可以同时控制一个、 两个或三个电机同时作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摩药 膏由天然植物及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7551408 A 3 一种。
12、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妇科治疗器械设计技术领域, 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 外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 由于麻醉学、 输血、 输液、 水电平衡知识以及 手术方式、 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 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 产科合并症, 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 途径, 产妇分娩后能迅速康复, 新生儿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 胎儿的手术。 0003 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 术后血栓形成率、 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的几 率远高。
13、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 同时剖宫产新生儿并发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及发生弱视的几率 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 其抵抗力远低于阴道生产新生儿。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 围生儿的死亡率, 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后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因此不主张无医学指征行 剖宫产术。 0004 剖腹产疤痕是手术后伤口上留下的痕迹, 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 光滑、 质地坚硬。 大约在手术刀口结疤二至三周后, 疤痕开始增生, 此时局部发红、 发紫、 变硬, 并突出皮肤表 面。 疤痕处有新生的神经末梢, 但其是杂乱无章的。 疤痕的形成和肤色及体质有关, 肤色越 深就越容易有疤痕体质。 不管是外伤或手术, 只要伤口深入真皮层, 人体。
14、就会产生疤痕组 织, 将伤口连结起来。 因为人体对于伤口愈合的机制不同, 如果伤口在表皮层, 属于再生机 制, 表皮会长出和原来一样的组织细胞, 所以不会留下疤痕。 然而当皮层伤及真皮层, 则愈 合机制就属于修复系统, 人体会产生疤痕组织来连结伤口, 而产生愈合后留下的疤痕。 因 此, 剖腹产后的伤口恢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反复感染、 长期创面外露, 肉芽组织过度增生, 容易发生增生性疤痕, 对于术后治疗, 不仅仅局限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更需要利用物理 疗法来促进伤口的恢复及疤痕的控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对于剖宫产术后伤口进行药物吸收按摩与 红外物理恢复。
15、治疗的装置。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主要包括升降装置、 位 于升降装置下方的滚轮、 位于升降装置上方的红外发生器和按摩控制器; 所述的升降装置 包括位于升降装置中心位置的中心轴、 位于所述的中心轴两侧的高度支撑架、 位于所述的 高度支撑架上端的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栓、 位于所述的固定螺栓上部的功能平台、 位于所述 的功能平台外侧的高度调节器、 位于所述的固定螺栓下部的底座; 所述的滚轮包括位于滚 轮两侧的滚轮固定器;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包括位于红外发生器左侧的红外控制器、 位于所 述的红外发生器右侧的红外角度调节器、 位于所述的红外发生器下端的保护遮板、 。
16、位于所 说明书 1/5 页 4 CN 107551408 A 4 述的保护遮板左侧的遮板收缩器、 位于所述的红外发生器外侧包裹的红外壳体、 位于所述 的红外壳体左端的辅助伸缩杆、 位于所述的辅助伸缩杆内部的导线、 位于所述的辅助伸缩 杆下端的角度调节器、 位于所述的角度调节器外侧的角度调节扳手、 位于所述的角度调节 器下端的主伸缩杆、 位于所述的主伸缩杆下端的固定端口、 位于所述的固定端口下端的旋 转控制器; 所述的按摩控制器包括位于按摩控制器下端的喷药端、 位于所述的喷药端下端 的按摩头、 位于所述的按摩控制器左侧的横向伸缩杆、 位于所述的横向伸缩杆左侧的出药 管口、 位于所述的出药管口左侧。
17、的混药器、 位于所述的混药器上方的加药漏斗; 所述的加药 漏斗中加入红外伤口辅助治疗的按摩药膏。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状, 所述的底座通过可调节高度的螺丝与所述的 滚轮连接, 所述的滚轮设有四个, 分别设置的所述的底座的四个角落, 所述的滚轮可以360 度自由旋转, 所述的滚轮固定器设置在所述的滚轮两侧对称分布, 所述的滚轮固定器摩擦 制动的方式对所述的滚轮进行控制。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的升降装置为内外筒的圆柱形升降机构, 所述的圆柱形升降机构 围绕在中心轴的周围, 内筒外侧设置有螺纹与外筒连接, 在所述的升降机构四周设置有四 个长方体形状的高度支撑架, 所述的高度。
18、支撑架下端被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高 度支撑架上端通过固定螺栓与功能平台滑动连接, 所述的功能平台中间插入带有齿轮的轴 承, 将所述的轴承延伸至所述的功能平台外侧, 与高度调节器连接。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的红外发生器为3-5个红外线发射器串联而成的, 所述的红外控制 器控制红外线发射器的串联方式及功率大小, 所述的红外控制器通过改变串联电路电阻大 小来调节红外线发射器的功率, 所述的红外角度调节器是通过转动红外线发射器的方向来 控制红外线发射器的照射角度, 所述的红外角度调节器设置有角度刻度, 可旋转的范围为 0-120度, 所述的保护遮板为黑色的遮光材料制成, 通过遮板收缩器。
19、包裹收缩在内部的包裹 轴, 所述的保护遮板一端设置有挂钩, 与设置在红外壳体上的挂钩连接, 所述的红外壳体内 侧经过反聚光处理, 所述的辅助伸缩杆为多个相邻的金属伸缩部件, 每个伸缩部件中包含 相邻的伸缩部件上的伸展止动机构, 所述的伸缩部件之间依靠摩擦力固定, 所述的角度调 节器通过角度调节扳手使辅助伸缩杆可以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 所述的角度调节 器与角度调节扳手螺纹连接, 所述的主伸缩杆与固定端口螺纹连接, 所述的旋转控制器内 置轴承, 轴承与所述的固定端口焊接连接, 所述的主伸缩杆旋转控制器水平方向360度任意 旋转。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的按摩控制器与按摩头电连接, 所述。
20、的按摩头产生震动, 所述的按 摩头内置多个输药管与所述的喷药端连接, 所述的横向伸缩杆内置输药管路和电路, 所述 的加药漏斗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注药装置, 所述的混药器内置机械搅拌叶片, 所述的机械搅 拌叶片与电机电连接。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的按摩头包括接触头、 导轨、 驱动单元, 所述的接触头安装在卡座 上, 所述的卡座通过驱动单元沿所述的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的驱动单元为三维方向分布的 微型电机, 分别分布在X轴方向、 Y轴方向、 Z轴方向, 所述的接触头设置为一对, 所述的接触 头在互为相反的方向上往复驱动, 在垂直相交的面内被驱动; 所述的微型电机与控制电路 连接, 所述的控制电路分。
21、别独立驱动微型电机, 可以同时控制一个、 两个或三个电机同时作 业。 说明书 2/5 页 5 CN 107551408 A 5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的按摩药膏由天然植物及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 所述的按摩药膏 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大火草根20-30份、 竹叶椒根15-25份、 垂花香薷8-12份、 白石花5-8份、 苦生叶3-5份, 分别将表面杂质去除, 置于烘箱中烘干, 烘干温度为50-60, 然后将所述的 药物混合, 机械粉碎至40目, 得到混合药物颗粒, 再给混合药物颗粒中加入其5-8倍质量的 乙醇溶液, 浸泡2-3h后, 置于中药多功能提取罐中, 进行提取, 将得到的提取液浓缩, 。
22、浓缩前 后的体积比为5:1-2, 最后将浓缩的药液与菜籽油120-200份、 芦荟提取物5-10份混合均匀, 在60的温度下加热15-25min, 得到粘稠状的膏体, 即得所述的按摩药膏。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装置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通过将 天然中草药制备的按摩药膏内嵌式输送, 在按摩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将药膏涂抹至伤口表 面, 在红外线的作用下, 促进药物更好的吸收, 同时, 及多种功能一体化, 操作简单, 可以多 角度的自由升降和旋转, 药效显著, 效果显著, 对于剖宫产术后伤口的恢复及疤痕的消除具 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所。
23、述的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其中, 1-滚轮固定器, 2-滚轮, 3-固定螺栓, 4-高度支撑架, 5-底座, 6-升降装置, 7- 中心轴, 8-高度调节器, 9-功能平台, 10-旋转控制器, 11-固定端口, 12-主伸缩杆, 13-角度 调节扳手, 14-角度调节器, 15-辅助伸缩杆, 16-红外控制器, 17-红外发生器, 18-红外角度 调节器, 19-红外壳体, 20-保护遮板, 21-遮板收缩器, 22-导线, 23-加药漏斗, 24-混药器, 25-出药管口, 26-横向伸缩杆, 27-按摩控制器, 28-喷药端, 29-按摩头。 具体实施方。
24、式 0016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 释说明, 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0017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一种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 主要包括升降装置6、 位 于升降装置6下方的滚轮2、 位于升降装置6上方的红外发生器17和按摩控制器27; 0018 如图1所示, 升降装置6包括位于升降装置6中心位置的中心轴7、 位于中心轴7两侧 的高度支撑架4、 位于高度支撑架4上端的固定螺栓3和固定螺栓3、 位于固定螺栓3上部的功 能平台9、 位于功能平台9外侧的高度调节器8、 位于固定螺栓3下部的底座5; 升降装置6为内 外筒的圆柱形。
25、升降机构, 圆柱形升降机构围绕在中心轴7的周围, 内筒外侧设置有螺纹与外 筒连接, 在升降机构四周设置有四个长方体形状的高度支撑架4, 高度支撑架4下端被固定 螺栓3固定在底座5上, 高度支撑架4上端通过固定螺栓3与功能平台9滑动连接, 功能平台9 中间插入带有齿轮的轴承, 将轴承延伸至功能平台9外侧, 与高度调节器8连接。 0019 如图1所示, 滚轮2包括位于滚轮2两侧的滚轮固定器1; 底座5为长方形状, 底座5通 过可调节高度的螺丝与滚轮2连接, 滚轮2设有四个, 分别设置的底座5的四个角落, 滚轮2可 以360度自由旋转, 滚轮固定器1设置在滚轮2两侧对称分布, 滚轮固定器1摩擦制动的。
26、方式 对滚轮2进行控制。 0020 如图1所示, 红外发生器17包括位于红外发生器17左侧的红外控制器16、 位于红外 发生器17右侧的红外角度调节器18、 位于红外发生器17下端的保护遮板20、 位于保护遮板 说明书 3/5 页 6 CN 107551408 A 6 20左侧的遮板收缩器21、 位于红外发生器17外侧包裹的红外壳体19、 位于红外壳体19左端 的辅助伸缩杆15、 位于辅助伸缩杆15内部的导线22、 位于辅助伸缩杆15下端的角度调节器 14、 位于角度调节器14外侧的角度调节扳手13、 位于角度调节器14下端的主伸缩杆12、 位于 主伸缩杆12下端的固定端口11、 位于固定端口。
27、11下端的旋转控制器10; 红外发生器17为3-5 个红外线发射器串联而成的, 红外控制器16控制红外线发射器的串联方式及功率大小, 红 外控制器16通过改变串联电路电阻大小来调节红外线发射器的功率, 红外角度调节器18是 通过转动红外线发射器的方向来控制红外线发射器的照射角度, 红外角度调节器18设置有 角度刻度, 可旋转的范围为0-120度, 保护遮板20为黑色的遮光材料制成, 通过遮板收缩器 21包裹收缩在内部的包裹轴, 保护遮板20一端设置有挂钩, 与设置在红外壳体19上的挂钩 连接, 红外壳体19内侧经过反聚光处理, 辅助伸缩杆15为多个相邻的金属伸缩部件, 每个伸 缩部件中包含相邻。
28、的伸缩部件上的伸展止动机构, 伸缩部件之间依靠摩擦力固定, 角度调 节器14通过角度调节扳手13使辅助伸缩杆15可以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 角度调节 器14与角度调节扳手13螺纹连接, 主伸缩杆12与固定端口11螺纹连接, 旋转控制器10内置 轴承, 轴承与固定端口11焊接连接, 主伸缩杆12旋转控制器10水平方向360度任意旋转。 0021 如图1所示, 按摩控制器27包括位于按摩控制器27下端的喷药端28、 位于喷药端28 下端的按摩头29、 位于按摩控制器27左侧的横向伸缩杆26、 位于横向伸缩杆26左侧的出药 管口25、 位于出药管口25左侧的混药器24、 位于混药器24上方的加。
29、药漏斗23; 加药漏斗23中 加入红外伤口辅助治疗的按摩药膏; 按摩控制器27与按摩头29电连接, 按摩头29产生震动, 按摩头29内置多个输药管与喷药端28连接, 横向伸缩杆26内置输药管路和电路, 加药漏斗 23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注药装置, 混药器24内置机械搅拌叶片, 机械搅拌叶片与电机电连接。 0022 如图1所示, 按摩头29包括接触头、 导轨、 驱动单元, 接触头安装在卡座上, 卡座通 过驱动单元沿导轨上下移动, 驱动单元为三维方向分布的微型电机, 分别分布在X轴方向、 Y 轴方向、 Z轴方向, 接触头设置为一对, 接触头在互为相反的方向上往复驱动, 在垂直相交的 面内被驱动; 微型。
30、电机与控制电路连接, 控制电路分别独立驱动微型电机, 可以同时控制一 个、 两个或三个电机同时作业。 0023 按摩药膏由天然植物及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 按摩药膏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大火 草根25份、 竹叶椒根20份、 垂花香薷10份、 白石花6.5份、 苦生叶4份, 分别将表面杂质去除, 置于烘箱中烘干, 烘干温度为55, 然后将药物混合, 机械粉碎至40目, 得到混合药物颗粒, 再给混合药物颗粒中加入其6.5倍质量的乙醇溶液, 浸泡2.5h后, 置于中药多功能提取罐 中, 进行提取, 将得到的提取液浓缩, 浓缩前后的体积比为5:1.5, 最后将浓缩的药液与菜籽 油160份、 芦荟提取物7.。
31、5份混合均匀, 在60的温度下加热20min, 得到粘稠状的膏体, 即得 按摩药膏。 0024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剖宫产术后伤口红外治疗装置使用时, 首先握住主伸缩杆12 将其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上, 即患者的身旁, 然后用脚踩下滚轮固定器1, 将滚轮2固定住, 然 后用手旋转高度调节器8, 使功能平台9的高度达到患者体位的合适位置, 移动横向伸缩杆 26至患者伤口处, 将按摩药膏通过加药漏斗23加入, 打开混药器24, 然后移动辅助伸缩杆 15, 使红外发生器17移动为患者伤口以上的合适高度, 打开保护遮板20, 红外角度调节器18 调节角度, 然后通过红外控制器16打开红外发生器17, 再。
32、打开按摩头29开关进行治疗, 治疗 完成后, 关闭所有电源开关, 至此, 本发明的治疗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说明书 4/5 页 7 CN 107551408 A 7 0025 一、 临床试验 0026 1.1临床资料: 0027 (1)某医院妇科进行剖腹产手术的病人100例中, 年龄22-36岁。 0028 (2)病期与部位: 所有病人均为剖腹产术, 病例无异常。 0029 (3)对照分组: 100例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 每组病例之间年 龄症状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30 1.2治疗方法: 对治疗组的患者使用本发明的治疗装置进行术后伤口治疗, 每天治 疗一次。
33、, 连续治疗5天; 对对照组的病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消毒治疗。 0031 二、 治疗效果 0032 2.1疗效标准: 根据症状、 体症改善的程度分为完全康复、 有所好转和无效三类: 显效: 伤口愈合, 瘢痕消失, 连续观察, 1个月后无变化; 有效: 瘢痕变暗, 颜色变淡, 质地较 软, 连续观察1个月后症状稳定; 无效: 伤口未完全愈合, 痒痛症状加重, 但停止治疗后, 症 状复原。 0033 2.2病例数据 0034 分组病例数完全康复有所好转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5029210100 对照组5012182060 0035 三、 结果 0036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使用本发明的剖腹产术后伤口红外。
34、治疗装置的患者较普通 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升, 可以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 在疤痕形成初期使用, 疗效显 著, 可以起到软化、 抑制疤痕, 使用安全, 无任何毒副作用, 可以有效地保护疤痕皮肤, 改善 局部的微循环, 缓解疤痕后的紧束感, 提高疤痕患者的生活质量。 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 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说明书 5/5 页 8 CN 107551408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9 CN 107551408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