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84790.X (22)申请日 2018.01.18 (73)专利权人 舒宏博 地址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大 道北段96号 (72)发明人 舒宏博 (51)Int.Cl. A61N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 置, 包括支撑组件和床体控制组件, 所述支撑组 件包括导轨、 治疗床、 扶手、 支撑杆、 支座和蜗轮 条, 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治疗床, 所述导轨 。
2、位于所述治疗床的下方, 所述扶手与所述治疗床 固定连接; 在对病人进行放射治疗时, 病人向治 疗舱方向进行递进, 此时所述治疗床向治疗舱方 向滑动, 床体靠近治疗舱的方向较重, 所述支撑 杆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治疗舱的一侧, 当将要发生 侧翻时, 所述支撑杆支撑地面, 使得所述治疗床 达到平衡, 防止在放射治疗时发生侧翻, 新型的 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在放射治疗 时因为治疗床一侧过重而导致的侧翻, 提高了使 用时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049204 U 2018.11.06 CN 208049204 U 1.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
3、括支撑组件(1)和床体控制组件(2), 所述 支撑组件(1)包括导轨(11)、 治疗床(12)、 扶手(13)、 支撑杆(14)、 支座(15)和蜗轮条(16), 所述导轨(11)滑动连接于所述治疗床(12), 所述导轨(11)位于所述治疗床(12)的下方, 所 述扶手(13)与所述治疗床(12)固定连接, 所述扶手(13)位于所述治疗床(12)的上方, 所述 导轨(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4), 所述支撑杆(14)位于所述导轨(11)的下方, 所述支 座(15)固定连接于所述治疗床(12), 所述支座(15)位于所述治疗床(12)的下方, 所述支座 (15)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蜗轮条(16。
4、), 所述床体控制组件(2)包括床体控制箱(21)、 蜗杆(22)、 电机(23)和底座(24), 所述床 体控制箱(21)与所述导轨(11)固定连接, 所述导轨(11)位于所述床体控制箱(21)的上方, 所述床体控制箱(21)与所述底座(24)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24)位于所述床体控制箱(21)的 下方, 所述底座(24)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23), 所述电机(23)位于所述床体控制箱(21)的 上方, 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于所述蜗杆(22), 所述电机(2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轮条(16)与所 述蜗杆。
5、(22)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13)位于所 述治疗床(12)的右端, 所述支撑杆(14)位于所述导轨(11)的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床(12)的上 表面设置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床(12)的下 表面开设有卡槽, 所述导轨(11)的上表面设置有凸缘, 所述卡槽与所述凸缘相适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049204 U 2 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
6、涉及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放射治疗的治疗床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 在病人进行疾病治疗时, 要保证治疗 效果以及病人在治疗时的安全。 0003 目前现有的防止治疗床在对病人进行放射治疗时, 需要将病人向治疗舱方向进行 递进, 此时床体向治疗舱方向滑动, 床体靠近治疗舱的方向较重, 容易失去平衡而引起放射 治疗床侧翻, 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存在严重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目前现有的防止治疗床在对病人进行放射治疗时, 需要将病人向治疗舱方向进行递 进, 此时床体向治疗舱方向滑动, 床。
7、体靠近治疗舱的方向较重, 容易失去平衡而引起放射治 疗床侧翻, 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存在严重不安全因素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包括 支撑组件和床体控制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导轨、 治疗床、 扶手、 支撑杆、 支座和蜗轮条, 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治疗床, 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治疗床的下方, 所述扶手与所述治疗 床固定连接, 所述扶手位于所述治疗床的上方, 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 所述支撑 杆位于所述导轨的下方, 所述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治疗床, 所述支座位于所述治疗床的下 方, 所述支座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蜗轮条, 所述床。
8、体控制组件包括床体控制箱、 蜗杆、 电机和 底座, 所述床体控制箱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所述导轨位于所述床体控制箱的上方, 所述床 体控制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床体控制箱的下方, 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于所述电机,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床体控制箱的上方,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于所述蜗 杆, 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蜗轮条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扶手位于所述治疗床的右端, 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导轨的右端。 0008 优选的, 所述治疗床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 0009 优选的, 所述治疗床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 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置有凸。
9、缘, 所述卡 槽与所述凸缘相适配。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 装置, 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杆来防止在放射治疗时治疗床12失去平衡而发生侧翻的, 在对病 人进行放射治疗时, 病人向治疗舱方向进行递进, 此时所述治疗床向治疗舱方向滑动, 床体 靠近治疗舱的方向较重, 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治疗舱的一侧, 当将要发生侧翻时, 所述支撑杆支撑地面, 使得所述治疗床达到平衡, 防止在放射治疗时发生侧翻, 新型的放射 治疗的平衡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在放射治疗时因为治疗床一侧过重而导致的侧翻, 提高了使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8049204。
10、 U 3 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床体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蜗杆和蜗轮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支撑组件、 2-床体控制组件、 11-导轨、 12-治疗床、 13-扶手、 14-支撑杆、 15-支座、 16-蜗轮条、 21-床体控制箱、 22-蜗杆、 23-电机、 2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
11、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包括支 撑组件1和床体控制组件2, 支撑组件1包括导轨11、 治疗床12、 扶手13、 支撑杆14、 支座15和 蜗轮条16, 导轨11滑动连接于治疗床12, 导轨11位于治疗床12的下方, 扶手13与治疗床12固 定连接, 扶手13位于治疗床12的上方, 导轨11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4, 支撑杆14位于导轨11的 下方, 支座15固定连接于治疗床。
12、12, 支座15位于治疗床12的下方, 支座15的下方设置有蜗轮 条16, 床体控制组件2包括床体控制箱21、 蜗杆22、 电机23和底座24, 床体控制箱21与导轨11 固定连接, 导轨11位于床体控制箱21的上方, 床体控制箱21与底座24固定连接, 底座24位于 床体控制箱21的下方, 底座24固定连接于电机23, 电机23位于床体控制箱21的上方, 电机23 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于蜗杆22, 电机2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8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设置扶手13来矫正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的姿势的, 放射 治疗时, 需要将手放在头上进而达到理想的放射治疗效果, 当患者要平躺于治疗床12上。
13、时, 患者将双手握持住扶手13, 此时患者能够保持标准的放射治疗姿势, 通过设置扶手13能够 矫正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的姿势, 使得放射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0019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设置支撑杆14来防止在进行递进过程中因为治疗床12靠近 的一侧治疗舱过重而失去平衡而导致侧翻, 当患者平躺于治疗床12上后, 电机23的输出轴 带动蜗杆22开始转动, 蜗杆22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蜗轮条16开始向着治疗舱所在方向进行 水平移动, 蜗轮条16通过支座15带动治疗床12进行水平移动, 此时治疗床12通过导轨11的 方向限定而向治疗舱所在方向进行水平移动, 当将要发生侧翻时, 支撑杆14支撑地面, 。
14、支撑 杆14对导轨11进行支撑, 使得治疗床12的两端能够保持平衡, 新型的放射治疗的平衡装置 能够有效防止在放射治疗时因为治疗床一侧过重而导致的侧翻, 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0 进一步的, 蜗轮条16与蜗杆22啮合连接。 0021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设置蜗轮条16与蜗杆22使得治疗床12能够进行水平移动, 当患者平躺于治疗床12上后, 需要将患者连同治疗床12一起向治疗舱方向递进, 对患者进 行放射治疗, 当要将患者连同治疗床12一起向治疗舱方向递进时, 电机23的输出轴带动蜗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8049204 U 4 杆22开始转动, 蜗杆22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
15、蜗轮条16开始向着治疗舱所在方向进行水平移 动, 蜗轮条16通过支座15带动治疗床12进行水平移动, 从而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 0022 进一步的, 扶手13位于治疗床12的右端, 支撑杆14位于导轨11的右端。 0023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设置扶手13来矫正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的姿势的, 放射 治疗时, 需要将手放在头上进而达到理想的放射治疗效果, 当患者要平躺于治疗床12上时, 患者将双手握持住扶手13, 此时患者能够保持标准的放射治疗姿势, 通过设置扶手13能够 矫正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的姿势, 使得放射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通过设置支撑杆14来 防止在进行递进过程中因为治疗床12靠。
16、近的一侧治疗舱过重, 失去平衡而导致侧翻, 提高 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4 进一步的, 治疗床12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 0025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设置弧形的治疗床12防止患者在治疗床12上滚落的, 当患 者平躺于治疗床12上时, 弧形的治疗床12对患者身体的左右两侧进行限制, 防止患者在治 疗床12上滚落的, 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弧形的治疗床12还能够分散患者自身重量对治疗 床22的压力,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形治疗床12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0026 进一步的, 治疗床12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 导轨11的上表面设置有凸缘, 卡槽与凸 缘相适配。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
17、过设置卡槽与凸缘使得治疗床12能够进行水平移动, 在对病 人进行放射治疗时, 需要将患者连同治疗床12向治疗舱方向递进, 电机23的输出轴带动蜗 杆22开始转动, 蜗杆22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蜗轮条16开始向着治疗舱所在方向进行水平移 动, 蜗轮条16通过支座15带动治疗床12进行水平移动, 此时治疗床12通过导轨11的方向限 定而向治疗舱所在方向进行水平移动。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804920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8049204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804920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