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照射治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照射治疗仪.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50442.X (22)申请日 2016.12.09 (73)专利权人 上海顶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0331 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928弄 128号3楼 (72)发明人 程武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巅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309 代理人 王再朝张明 (51)Int.Cl. A61N 5/06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包 括: 治疗主机, 包括主电。
2、源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器驱动电源、 以及激光器控制系统; 激光治 疗头, 通过传输光纤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通过激 光器控制系统和激光器驱动电源控制半导体激 光器产生特定波长的激光, 该激光光源能直射真 皮层, 穿透力高, 治愈率高、 零副作用, 从而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206549001 U 2017.10.13 CN 206549001 U 1.一种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治疗主机, 包括: 主电源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器驱动电源、 以及激光器控制系统; 以及 激光治疗。
3、头, 通过传输光纤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 源、 电源控制电路、 变压器, 所述变压器输出的电源传输至所述激光器驱动电源和所述激光 器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中配置有 断路器、 滤波器、 以及交流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主机还包括激光器 温度控制单元, 与所述激光器控制系统和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连接, 用于对所述半导体激光 器调节制冷/制热温度点并予以制冷/制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
4、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主机还包括触控屏 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激 光的波长范围为400纳米至410纳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治疗头包括: 透镜模组, 包括透镜筒和内置于所述透镜筒的透镜; 控制套筒, 套接于所述透镜筒; 通过转动所述控制套筒来带动所述透镜前后移动于所 述透镜筒以调节激光光斑大小; 以及 电位装置, 具有与所述控制套筒联动的电位器; 所述电位器的阻值通过所述控制套筒 的转动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筒的筒壁上开设有。
5、 曲线导向槽, 所述透镜通过透镜定位件而定位于所述曲线导向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套筒的后端设有齿 纹, 所述齿纹与所述电位器的齿轮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激光光斑调档结构, 所述激光光斑调档结构包括: 调档销或调档凸起, 设于所述控制套筒的后端; 以及 固定环, 设有供所述的调档销或调档凸起对应的多个档位孔或档位缺口, 每一个所述 的档位孔或档位缺口对应着某一档位的激光光斑大小。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549001 U 2 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
6、激光应用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激光治疗一经问世, 即受到医学界的极大重视, 由于其良好的止血效果以及 凝聚、 校准、 单色三大特性, 能够精确地将病变组织切除、 汽化或凝固而对周围正常组织伤 害很小。 随着激光医疗在医用领域应用的扩大, 激光医疗器械也在不断升级。 0003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 炎症性皮肤疾病, 好发于年轻人和成年人 中, 据统计85以上的人一生中曾发生过痤疮, 且痤疮之后留下的疤痕是许多爱美人士的 心头之痛。 痤疮的治疗虽然已经有多重口服及局部用药可以应用, 但多数未能达到预期的 疗效且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近年来,。
7、 各种类型的光学仪器在痤疮治疗上的应用得到了较 为满意的效果, 目前常见的有光动力疗法、 激光疗法。 0004 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 痤疮丙酸杆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痤疮丙酸杆菌在它的生 命周期过程中会产生内源性卟啉, 如粪卟啉III、 原卟啉IX等。 卟啉在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 子后可被活化, 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 使痤疮丙酸杆菌失活。 卟啉对光的吸收峰主要在 400nm附近, 处于蓝光和紫外区域, 这一最强的光吸收峰又称Soret Band, 通常光动力治疗 仪即选择这一波段的光源对痤疮进行治疗。 0005 虽然卟啉对光的吸收峰值处于蓝光的波长范围内, 但蓝光的穿透深度小于 0.25mm, 。
8、而人面部毛囊的深度是3mm, 因此使用蓝光不能有效穿透组织, 而波长为660nm的红 光具有较好的皮肤穿透性, 且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因此红蓝光混合光是光动力治疗仪中 最常采用的方式, 如专利CN203220691U公布的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激光光动力治疗仪” , 可 以产生600nm 900nm的红光和400nm490nm的蓝光, 通过红光、 蓝光交替循环治疗, 但是 该激光光动力治疗仪通过光纤传输穿透力较弱的蓝光, 虽然缩短了距离治疗区域的距离, 但是治疗面积小, 大大增加了治疗时间, 增加了治疗成本。 另外, 专利CN201304186Y公布了 实用新型 “红光光动力治疗仪” 可产生6。
9、35nm5nm波长的红光, 但仅通过红光进行照射治 疗, 效果一般。 0006 同时, 在现有激光治疗仪中, 作为关键部件的激光治疗头, 还存在尺寸太大、 光斑 大小以及能量密度不易控制等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发产生的激光的 治疗效果欠佳、 激光光斑大小及能量密度不易控制等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包括: 治疗 主机, 包括主电源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器驱动电源、 以及激光器控制系统; 激光治疗 头, 通过传输光纤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连接。 0009 在某些实施例中。
10、, 所述主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 电源控制电路、 变压器, 所述变 说明书 1/9 页 3 CN 206549001 U 3 压器输出的电源传输至所述激光器驱动电源和所述激光器控制系统。 0010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中配置有断路器、 滤波器、 以及交流继电器。 0011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治疗主机还包括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 与所述激光器控制 系统和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连接, 用于对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调节制冷/制热温度点并予以制 冷/制热。 0012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治疗主机还包括触控屏幕。 0013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的波长范围为400纳米至410。
11、纳 米。 0014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激光治疗头包括: 透镜模组, 包括透镜筒和内置于所述透镜 筒的透镜; 控制套筒, 套接于所述透镜筒; 通过转动所述控制套筒来带动所述透镜前后移动 于所述透镜筒以调节激光光斑大小; 电位装置, 具有与所述控制套筒联动的电位器; 所述电 位器的阻值通过所述控制套筒的转动而调节。 0015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透镜筒的筒壁上开设有曲线导向槽, 所述透镜通过透镜定 位件而定位于所述曲线导向槽。 0016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控制套筒的后端设有齿纹, 所述齿纹与所述电位器的齿轮 相啮合。 0017 在某些实施例中, 所述半导体照射治疗仪还包括激光光斑调档结构。
12、, 所述激光光 斑调档结构包括: 调档销或调档凸起, 设于所述控制套筒的后端; 固定环, 设有供所述的调 档销或调档凸起对应的多个档位孔或档位缺口, 每一个所述的档位孔或档位缺口对应着某 一档位的激光光斑大小。 0018 如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通过激光器控制系统和激光 器驱动电源控制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特定波长的激光, 该激光光源能直射真皮层, 穿透力高, 治愈率高、 零副作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采用的是激光光斑大小可调的激光治疗 头, 对激光光斑进行扩束, 提高了激光照射的均匀性, 并且针对不同治疗部位, 选择。
13、合适的 光斑直径进行治疗, 可提高手术治疗效率, 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的原理框图。 0021 图2为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的原理框图。 0022 图3为图2中半导体激光器的原理框图。 0023 图4为图2中激光器的原理框图。 0024 图5为图2中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的原理框图。 0025 图6图2中激光治疗头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爆炸图。 0026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0027 实施方式 0028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14、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 不同的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 在 说明书 2/9 页 4 CN 206549001 U 4 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9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以配合说 明书所揭示的内容, 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 的限定条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 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
15、0 同时,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 “上” 、“下” 、“中” 及 “一” 等的用语, 亦仅为便于叙述 的明了, 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的原理框图。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半导体 照射治疗仪包括: 治疗主机和激光治疗头, 该治疗主机更包括: 半导体激光器10、 主电源系 统11、 激光器控制系统12、 激光器驱动电源13、 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 以及触摸屏15。 0032 主电源系统11与激光器控制系统12、 激光器驱动电源13、 以及激光器温度。
16、控制单 元14 连接, 用于向这些用电部件提供电源。 激光器控制系统12与激光器驱动电源13和激光 器温度控制单元14连接, 用于控制激光器驱动电源13和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激光器驱 动电源13和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与半导体激光器10连接), 其中, 激光器驱动电源13受控 于激光器控制系统12而输出调制信号以激发半导体激光器10发出相应波长的激光, 激光器 温度控制单元14受控于激光器控制系统12而用于对半导体激光器10调节制冷温度点并予 以制冷。 另外, 激光器控制系统12还与作为输入输出界面的触控屏15相连接, 用于向触控屏 15 输出显示信息及从触控屏15接收输入信息(例如: 查。
17、询指令、 激光器控制指令等)。 0033 激光治疗头2则通过传输光纤20与半导体激光器10连接, 用于将通过传输光纤20 自半导体激光器10产生的激光以一定的光斑大小及能量密度照射至病患的治疗区域。 激光 治疗头 2能根据治疗需要而将激光光斑大小进行调节, 以实现最优治疗。 为此, 激光治疗头 2还可包括: 光斑大小检测单元28和测温测距单元29。 光斑大小检测单元28实现激光的光斑 大小的实时检测, 即, 可检测从激光治疗头2发出的激光的光斑大小, 以作为激光光斑大小 调节的依据及结果评判。 测温测距单元29用于实现激光的治疗温度和治疗距离的实时监 控, 确保治疗过程中不会给患者造成额外的伤。
18、害。 0034 请参阅图2, 为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的原理框图。 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 本实 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包括: 治疗主机和激光治疗头, 该治疗主机更包括: 半导体激光器 10、 主电源系统11、 激光器控制系统12、 激光器驱动电源13、 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 触摸屏 15、 以及冷却系统16。 0035 主电源系统11与激光器控制系统12、 激光器驱动电源13、 以及激光器温度控制单 元14 连接, 用于向这些用电部件提供电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主电源系统11可包括交流电 源、 电源控制电路、 以及变压器。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有断路器112、 滤波器114、。
19、 以 及交流继电器116。 断路器112可用来分配电能, 对电源线路等实行保护, 当它们发生严重的 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交流继电器116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 安 全保护、 转换电路等作用。 如此, 外接入的交流电源(例如220V, 50/60HZ)通过断路器112、 滤 波器114、 以及交流继电器116给变压器118(变压器118可例如为隔离变压器)提供干净、 安 全的电源, 特别地, 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中, 通过微动开关SM1、 急停开关SB1、 钥匙开关SA1 说明书 3/9 页 5 CN 206549001 U 5 来控制交流电源的通断, 用以控制整个半导体照。
20、射治疗仪的工作和停止, 保证仪器安全运 行。 进一步地, 交流电源由隔离变压器118经过电压变换(由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之后提供 给激光器驱动电源13和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供电, 并通过开关电源17给激光器控制系统 12输出所需的直流电。 隔离变压器118是指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在电气上彼此隔离的变压 器, 用以避免偶然同时触及带电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和大地所带来的 危险, 具有防干扰及安全的优点, 利用隔离变压器118, 可为用电器件提供纯净的电源电压。 0036 激光器控制系统12与激光器驱动电源13和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连接(激光器驱 动电源13和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
21、4与半导体激光器10连接), 用于控制激光器驱动电源13 和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 在本实施方式中, 激光器控制系统12通过控制电流模拟调制信 号和 TTL电平调制信号来控制激光器驱动电源13和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来精确地控制 半导体激光器10输出特定能量密度的激光进行照射治疗。 另外, 激光器控制系统12控制激 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实现对半导体激光器10制冷/制热温度点调节和制冷/制热控制, 确保 半导体半导体激光器10正常运行。 0037 半导体激光器10根据激光器驱动电源13的控制信号而输出特定能量密度及特定 波长的激光。 请参阅图3, 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中半导体激光。
22、器的原理框 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 激光器控制系统12通过CON5端子给激光器驱动电源13输入TTL电平 调制信号控制半导体激光器10输出激光, 另外, 通过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激光器驱动电源13 输出LD-1、 LD-2、 LD-3、 LD-4、 LD-5共五路可调制的恒流电源来调节半导体激光器10输出功 率的大小。 同时, 激光器控制系统12通过CON6端子控制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对激光器进 行制冷/制热, 以及根据具体的要求调节温度制冷/制热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 激光器温度控 制单元14和半导体激光器10的TEC+和TEC-连接来实现制冷/制热, 特别地, 半导体激光器10 可例如采用。
23、半导体制冷方式。 而半导体激光器10通过传输光纤(例如铠甲光纤)将激光输出 到激光治疗头2。 在本实施方式中, 半导体激光器10输出的是紫光, 其波长范围为400 纳米 至410纳米, 优选为4073纳米。 0038 针对激光器驱动电源13, 可参阅图4, 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中激 光器驱动电源的原理框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 激光器驱动电源13内部具有低压控制板131, 该低压控制板131通过接收激光器控制系统12中CON5端子传过来的控制信号来激发半导体 激光器10发出相应波长的激光。 具体地。 该低压控制板131内部有五路线性恒流电路, 所述 五路线性恒流电路可同时控制半导。
24、体激光器10输出功率的大小, 具体地, 所述五路线性恒 流电路通过LD-1、 LD-2、 LD-3、 LD-4、 LD-5传输给半导体激光器10内部的五路激光器, 分别驱 动这五路激光器发出特定功率的激光。 另外, 激光器驱动电源13可控制半导体激光器10 输 出激光并显示发射状态, 同时激光器驱动电源13具有待机状态显示、 准备状态显示、 过压状 态指示、 过温状态指示以及过流状态指示。 通过对半导体激光器10的各类状态的监测, 确保 对半导体激光器10安全、 稳定的运行, 特别的, 该低压控制板是通过专门的开关电源133 进 行供电。 激光器驱动电源13具有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和过温保护功。
25、能。 0039 针对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 可参阅图5, 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中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的原理框图。 同样, 从图5中可以看出, 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内部 也有一个低压控制板141, 该低压控制板141通过接收激光器控制系统12中CON6端子传过来 的控制信号对半导体激光器10进行制冷/制热, 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调节制冷/制热温 说明书 4/9 页 6 CN 206549001 U 6 度控制点。 另外, 该低压控制板26通过制冷指示灯显示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14的制冷状态 (例如: 灯亮表示正在制冷), 并通过过温指示灯显示半导体激光器10是否过温运行。 特别。
26、 地, 该低压控制板也是通过专门的开关电源143进行供电。 0040 还需补充的是, 激光器控制系统12还与作为输入输出界面的触控屏15相连接, 用 于向触控屏15输出显示信息及从触控屏15接收输入信息(例如: 查询指令、 激光器控制指令 等)。 激光器控制系统12还可通过软硬件实现例如光纤插拔报警、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过温报 警、 遥控开关报警等来对半导体激光器10运行时的风险进行控制, 而通过内置的功率计18 可实时测量半导体激光器10的输出功率并据此能定期对半导体激光器10的输出功率进行 校准, 保证半导体激光器10输出预期功率的激光。 0041 激光治疗头2则通过传输光纤20与半导体激光。
27、器10连接, 用于将通过传输光纤20 自半导体激光器10产生的激光以一定的光斑大小及能量密度照射至病患的治疗区域。 激光 治疗头 2能根据治疗需要而将激光光斑大小进行调节, 以实现最优治疗。 为此, 激光治疗头 2可进一步包括: 光斑大小检测单元28和测温测距单元29。 光斑大小检测单元28实现激光的 光斑大小的实时检测, 即, 可检测从激光治疗头2发出的激光的光斑大小, 以作为激光光斑 大小调节的依据及结果评判。 测温测距单元29用于实现激光的治疗温度和治疗距离的实时 监控, 确保治疗过程中不会给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 004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中激光治疗头在一实施方式中的爆炸。
28、图。 本 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所提供的激光治疗头可以通过出射至患者神经节、 神经干、 神 经从、 痛点和穴位的激光光斑, 利用激光作用于受体而产生的光电、 光磁、 光化学、 光免疫、 及光酶等作用, 对受体炎症性、 神经性和创伤性疼痛能够进行有效治疗。 本实用新型半导体 照射治疗仪所提供的激光治疗头可以对出射的激光光斑的直径大小进行方便快捷地调整, 即可根据部位的大小而进行调节, 以达到更加精准的治疗。 0043 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激光治疗头至少包括: 透镜模组、 控制套筒、 以及电位装 置, 其中, 控制套筒与透镜模组于电位装置联动, 通过控制套筒的转动来带动所述透镜前后 移动于所。
29、述透镜筒以调节激光光斑大小以及带动电位装置中的电位器阻值的调节。 0044 透镜模组包括透镜筒21和内置于透镜筒21的透镜23。 透镜筒21是作为激光治疗头 的主体部分, 用于与其他组部件进行关联。 透镜23置于透镜筒21内后可相对透镜筒21作前 后移动, 从而对激光光斑的大小进行调节。 优选地, 透镜23是通过透镜套231而内置于透镜 筒 21的。 具体地, 提供透镜套231, 透镜套231的套内尺寸与透镜23的直径相适配; 将透镜23 置入透镜套231内, 提供透镜环232并利用透镜环232箍套于透镜套131外围, 从而将透镜23 紧固于透镜套231内; 将紧固有透镜23的透镜套231再置。
30、入透镜筒21内, 其中, 透镜 23的光 轴与透镜筒21的轴心相重合。 0045 为使得内置的透镜23能相对于透镜筒21作前后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透镜筒21 的筒壁上开设有曲线导向槽211, 透镜23通过透镜定位件233而定位于曲线导向槽211。 在本 实施方式中, 透镜定位件233可例如为一透镜定位凸块或一透镜导向柱或其他类似结构的 部件, 在实际应用中, 透镜定位件233固定于透镜套231上, 并在透镜套231内置于透镜筒21 后卡制定位于透镜套231的曲线导向槽211内并凸出于曲线导向槽211, 如此, 可使得透镜筒 21 及透镜23定位于透镜筒21的某一位置处。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
31、中, 透镜定位件233可例如 是一带有螺纹的导向柱(为取材便利, 该带有螺纹的导向柱可直接取用螺栓), 该导向柱的 说明书 5/9 页 7 CN 206549001 U 7 长度要略大于透镜筒21的厚度, 为使得透镜定位件233可固定于透镜套231, 可在透镜套231 上开设有螺孔, 如此, 所述带有螺纹的导向柱即可旋入所述螺孔内并螺合固定于透镜套 231。 上述仅为一示例, 并未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透镜定位件233的结构及使用方式。 另外, 曲线导向槽211为沿着透镜筒21的筒壁开设的呈螺旋形的开槽, 优选地, 曲线导向槽211的 槽壁还可进一步作倒角或圆弧等圆化处理, 以使得透镜定位件233。
32、能更顺畅地滑动于曲线 导向槽 211。 0046 再有, 透镜筒21的前端面固设有窗口镜25, 用以保护透镜23, 防止硬物的撞击、 刮 伤给透镜23造成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 窗口镜25是通过窗口镜套251而固设于透镜筒21上 的。 具体地, 提供窗口镜套251, 窗口镜套251的套内尺寸与窗口镜25的直径相适配; 将窗口 镜25置入窗口镜套251内, 提供窗口镜环252并利用窗口镜环252箍套于窗口镜套251外围, 从而将窗口镜25紧固于窗口镜套251内; 将紧固有窗口镜25的窗口镜套251固定于透镜筒21 的前端面。 在这里, 透镜筒21的前端面设计有一套接区段, 窗口镜套251套接于。
33、透镜筒21的 这一套接区段来实现固定。 一种情形下, 窗口镜套251的内径是适配于(等于或略小于)套接 区段的外径, 实现两者的紧配合。 另一种情形下, 所述套接区段的外表面设置螺纹, 窗口镜 套251的内表面设置螺纹, 这样, 窗口镜套251可螺合于透镜筒21。 在本实施方式中, 窗口镜 25为平面镜, 与之对应地, 透镜23为平凸镜, 一面平一面凸, 特别地, 透镜 23中平的一面是 背向窗口镜25, 透镜23中凸的一面是面向窗口镜25。 0047 控制套筒31分别与透镜模组及电位装置联动。 一方面, 控制套筒31套接于所述透 镜模组, 用于通过转动来带动透镜23前后移动于透镜筒21以调节。
34、激光光斑大小。 当控制套 筒31 套接于所述透镜模组时, 固定于透镜套231上的透镜定位件233是凸出于曲线导向槽 211并与控制套筒31的内壁抵触。 优选地, 控制套筒31的内壁设有与透镜定位件233对应的 卡槽 (未在图式中显示), 使得旋控制套筒31时借助卡槽与透镜定位件233的卡制配合来带 动透镜23沿着透镜筒21的曲线导向槽211移动。 例如: 当顺时针转动控制套筒31时, 带动透 镜 23朝向窗口镜25移动(即, 远离于激光光源); 当逆时针转动控制套筒31时, 带动透镜23 背离窗口镜25移动(即, 靠近于激光光源), 如此, 实现了通过控制透镜23的移动方向及移动 距离, 来调。
35、节激光光斑的大小。 当然, 控制套筒31的转动方向与透镜23于透镜筒21内的移动 方向的相互关系并不以此为限, 而是可根据曲线导向槽的开口设计及螺旋方式有关。 该控 制套筒31可为流线型设计, 以增强握持手感, 同时, 控制套筒31的外周壁可增设防滑结构 (例如凸起的防滑竖条或者凹陷的防滑竖槽等), 增强转动控制套筒31的摩擦力。 另一方面, 控制套筒31与电位装置中的电位器41联动, 用于通过转动来调节电位器41的阻值。 在本实 施方式中, 控制套筒31的后端设有齿纹312, 较佳地, 控制套筒31的后端的外表面设计有一 圈齿纹312, 这些齿纹312均匀分布且与电位器41中的齿轮相啮合。 。
36、这样, 在控制套筒31转动 以带动透镜23相对于透镜筒21前后移动的同时, 也同步带动电位器41齿轮的转动, 从而改 变电位器41的阻值。 进一步地, 齿纹312的特定位置处可清晰地标有多个档位数字, 每一个 档位数字其实对应着一个激光光斑大小, 这样, 通过齿纹312的标识, 能获悉当前激光光斑 的大小(即, 获悉当前的激光光斑的档位)。 在一具体示例中, 可以设定有10档激光光斑大 小, 分别标识为档位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所对应的光斑大小范围为35mm95mm, 可 见, 调节档位多, 光斑大小调节范围大。 为完善各个档位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激。
37、光治疗头还 包括激光光斑调档结构, 所述激光光斑调档结构包括: 调档销或调档凸起313、 以及带有档 说明书 6/9 页 8 CN 206549001 U 8 位孔或档位缺口321的固定环32。 调档销或调档凸起313设于控制套筒31的后端。 固定环32 对接于控制套筒31的后端, 且设有供调档销或调档凸起313对应的多个档位孔或档位缺口 321, 每一个档位孔或档位缺口321对应着某一档位的激光光斑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 控制套 筒31转动, 调档销或调档凸起313跟着转动, 待转动至预定的某一个档位孔或档位缺口321, 即将调档销或调档凸起313卡入或嵌入该档位孔或档位缺口321, 即可将。
38、透镜23定位在相对 应的位置处, 如此, 通过调档销或调档凸起313与档位孔或档位缺口321的配合, 实现透镜23 可以停留在任一档位上而不会随意前后移动。 特别地, 在控制套筒31套接透镜筒21之前, 需 先在透镜筒21上套上弹簧。 0048 电位装置具有与控制套筒31联动的电位器41, 其中, 电位器41的阻值通过控制套 筒31 的转动而调节, 由上可知, 电位器41的齿轮是需要与控制套筒31后端的齿纹312相啮 合。 因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所述电位装置还包括: 电位器支架42、 电位器安装套43、 以及 电位器固定套44。 0049 电位器41就通过电位器支架42、 电位器安装套4。
39、3和电位器固定套44固定在透镜筒 21 的后端。 具体地, 电位器41通过电位器固定板(未在图式中显示)固定在电位器支架32 上, 电位器支架42安装在电位器安装套43上, 电位器安装套43再通过电位器固定套44实现 固定。 更进一步地: 电位器41的端部设有齿轮, 通过转动齿轮可调节电位器41的阻值。 电位 器支架42用于收纳电位器, 且电位器支架42的底部为敞开式结构, 用于显露出电位器41的 齿轮。 0050 电位器安装套43为套筒结构, 用于套接于透镜筒21并邻接于控制套筒31。 电位器 支架 42安装于电位器安装套43上, 如此, 电位器41就安装于电位器安装套43内且电位器41 的。
40、齿轮是显露出电位器安装套43的内壁。 在安装电位器支架42时, 将带有电位器41的电位 器支架42装入电位器安装套43内(电位器41带有齿轮的一端朝向电位器安装套43的前端), 并通过固定螺孔将电位器41及电位器支架42予以固定。 另外, 电位器安装套43中邻近于控 制套筒31的前端设有一缺口或开孔, 可用于对准控制套筒31上档位数字以予以显示。 0051 在安装固定电位器安装套43时, 首先将透镜23旋转到底(例如, 将透镜23移动至透 镜筒21的可移动行程的最前端), 然后将控制套筒31的后端的调档销或调档凸起313对准固 定环32的第一个档位孔或档位缺口321, 在控制套筒31被套设于透。
41、镜筒21上的弹簧弹起一 定距离(例如: 弹起2mm至3mm)处用固定螺丝固定住固定环32; 将装配有电位器41的电位器 安装套43套接于透镜筒21和控制套筒31, 并通过螺纹孔固定, 特别地, 电位器安装套43 的 前端的缺口或开孔的中间需对准控制套筒31上的档位数字10; 再有, 电位器固定套44套在 电位器安装套23的后端, 特别地, 电位器固定套44的安装缺口41需对准电位器支架42 的凸 出块, 并通过螺纹孔固定在电位器安装套43上。 0052 本实用新型激光治疗头的后端另包括光纤定位结构, 用于固定激光光纤, 以确保 激光光纤出射的激光的对准性。 所述光纤定位结构进一步包括: 光纤定。
42、位座511和光纤定位 块512。 光纤定位座511, 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 其中, 第一开口端用于引入传输光 纤, 第二开口端兼作插入端及光纤定位块的安装端, 第二开口端的外径要等于或略小于透 镜筒21的内口径以实现两者的紧配合。 光纤定位块512, 设于光纤定位座511内。 在本实施方 式中, 光纤定位块512为筒状结构, 包括: 安装段, 设于安装段端部的止挡部, 以及设于安装 段端面中央处的光纤定位孔, 其中, 安装段的外径要等于或略小于光纤定位座511的第二开 说明书 7/9 页 9 CN 206549001 U 9 口端的内口径以实现两者的紧配合, 止挡部的尺寸要大于光纤定位。
43、座511的第二开口端的 内口径以实现止挡效果。 在安装光纤定位结构时, 首先, 将传输光纤从光纤定位座511的第 一开口端进入并从第二开口端穿出, 穿出的传输光纤插入到光纤定位块512的光纤定位孔 内; 然后, 将光纤定位块512的安装段朝向光纤定位座511并插入到光纤定位座511的第二开 口端内直至光纤定位块512的安装段全部插入且所述止挡部抵触于第二开口端才停止; 最 后, 将安装有光纤定位块512的光纤定位座511通过第二开口端插入透镜筒内, 完成安装。 如 此, 利用光纤定位结构, 可将传输光纤予以定位, 传输光纤的出射口与透镜筒21的轴心相重 合。 0053 本实用新型激光治疗头的前。
44、端另包括前套管611, 该前套管611可套接于透镜筒21 (具体实现上, 前套管611可通过螺纹螺接或公差扣合于透镜筒21)。 且, 在前套管611的前端 还可设置线卡612, 以用于接置附加的其他配件。 0054 本实用新型激光治疗头还包括固定支架711, 利用固定支架711, 可将激光治疗头 固定于专用的激光治疗头支架(未在图式中显示)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 固定支架711的数量 为三个, 均匀分布于所述电位装置上。 具体地, 电位器固定套44的外周上均匀设有三个螺纹 孔, 用于供固定支架711固定安装。 0055 当应用本实用新型激光治疗头时, 将各个组部件安装完毕, 由传输光纤出射激光。
45、, 且经过透镜23聚焦后自激光治疗头的前端出射至受体, 以对受体的治疗区域进行相应治 疗, 根据需要, 转动控制套筒31可使透镜23循着曲线导向槽211而在透镜筒21内前后移动, 以此改变透镜23到传输光纤的距离, 从而改变出射的激光光斑的大小。 同时, 在通过转动控 制套筒 31以改变激光光斑的大小的同时, 也会联动带动电位器41上的齿轮转动, 从而改变 电位器 41的阻值, 这就使得每一个尺寸的激光光斑对应着一个特定的电位器阻值。 0056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半导体照射治疗仪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 当给半导体 激光仪上电后, 开机启动, 然后自动进入开机自检, 自检内容可包括例如遥。
46、控开关是否插 入、 激光器温度是否过温、 传输光纤是否接入等自检项目, 如果上述任一自检项目有异常都 会跳出相应报警界面, 此时操作者根据报警界面获悉了具体的异常状况后关机以解决相应 问题, 待相应问题解决之后才可重新开机(特别的, 在出现任一故障时, 如果不断电直接解 决相应故障, 仪器依然会停留在报警界面, 只有关机重启才可进行正常操作)。 当自检通过 后, 即可进入主操作界面, 在主操作界面可进行能量密度调节、 激光输出时间调节、 光斑直 径的调节, 并且操作界面右上角实时显示当前激光治疗头距离照射区域的距离和照射区域 的温度。 特别地, 光斑直径调节范围在35mm95mm的10个档位,。
47、 同时照射区域的温度阈值可 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当照射区域实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阈值会跳出照射区域温度过 温的报警界面。 参数设置完成后, 可测激光试治疗头实际输出的激光功率和设定值是否一 致, 可将激光治疗头插入功率检测口, 此时在界面上会显示 “开始测试” 按键; 然后点击 “开 始测试” 检测完成后系统将自动显示当前输出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和设定功率误差在20 以内属于正常, 为保证时间过长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准确性, 可通过长按仪器左上角进入工 程师界面, 对激光功率进行校准。 当所有参数设置完后, 可点击主界面 “准备” 按钮, 再点击 “发射” 键, 发射激光进行照射治疗, 同时倒。
48、计时功能启动, 当倒计时到零会自动停止输出激 光, 另外, 如果需要立即停止输出激光可点击主界面上的 “暂停” 按钮即可停机激光的输出。 当需要重新设置参数时, 需要点击 “待机” 按钮, 才可进行参数的设置。 说明书 8/9 页 10 CN 206549001 U 10 0057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激光治疗头及其应用的激光治疗仪, 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58 如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通过激光器控制系统和激光 器驱动电源控制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特定波长的激光, 该激光光源能直射真皮层, 穿透力高, 治愈率高、 零副作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059 本实用新。
49、型所提供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由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为紫光, 其 波长范围为400纳米至410纳米,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红光或蓝光, 紫光光源能直射真皮层, 具有高效率、 高治愈率、 零副作用、 治疗无死角、 安全可靠的特点, 更加突出治疗的精准性和 靶向性。 0060 另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配置了测温测距单元, 不仅能实时 测量激光治疗头到治疗部位的距离, 提高了治疗位置的精确性, 也能实时检测被治疗部位 的温度, 且温度报警阈值可根据具体手术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实时测温功能, 可避免激光温 度过高给治疗部位造成烫伤, 加重患者疼痛。 0061 再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导体照射治疗仪, 采用的是激光光斑大小可调的激 光治疗头, 对激光光斑进行扩束, 提高了激光照射的均匀性, 并且针对不同治疗部位, 选择 合适的光斑直径进行治疗, 可提高手术治疗效率, 提高治疗效果。 0062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 因此, 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 仍应由本实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