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针刀.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8568467 上传时间:2020-08-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3349.4

申请日:

20140828

公开号:

CN104162229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6,A61H39/08

主分类号:

A61N1/36,A61H39/08

申请人:

无锡市电盾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殷汉明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亭柏庄中路89号

优先权:

CN20141043334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针刀,包括金属材质的针体和与针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材质的针柄,所述的针柄为空心状,针体为实心状,所述的针柄呈扁葫芦形,针柄包括连接体和与连接体两端固定连接的葫芦头,连接体的直径小于葫芦头的直径,连接体和葫芦头间形成一个圆槽;所述的针体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所述针柄的中心线与针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疗效高、疗程短,治疗范畴大,损伤小,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电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针体和与针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材质的针柄,所述的针柄为空心状,针体为实心状,所述的针柄呈扁葫芦形,针柄包括连接体和与连接体两端固定连接的葫芦头,连接体的直径小于葫芦头的直径,连接体和葫芦头间形成一个圆槽;所述的针体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所述针柄的中心线与针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葫芦头的直径为8mm~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的直径为2~4mm,连接体的长度为2mm~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直径为0.4mm~0.6mm,针体的长度为20mm~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刀刃长度为4mm~6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新型电针刀。

背景技术

传统针刀治疗是根据针刀医学四大理论,利用针刀进行闭合性手术操作, 主要治疗以慢性软组织损伤为主的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对内科、妇科等其他科 疾病虽有部分治疗方法,但临床疗效不确切。电针治疗是依据中医经络理论, 采用针灸针刺入相应穴位,连接电针治疗仪,利用微量电流持续刺激穴位而治 疗临床病症的治疗方法。

电针治疗的客观缺点:1、电针治疗一般情况下,需每日进行治疗,疗程较 长,常常数日甚至数月,起效慢,痛苦大。2、针灸针顶端为尖锐针尖,只可提 插,不能切割。3、针灸针针体纤细易打弯,无法行纵行疏通手法调节电生理线 路。4、针灸针针体较电针刀纤细,连接电针治疗仪针感较后者弱。

传统针刀的客观缺点:

1、传统针刀主要以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为主,对于内科等其他科相关疾病 虽有治疗,但只是在相关部位提插切割、纵行疏通数下,旋即拔针,不留针, 操作时间短,不能长时有效保持针感,疗效不确切。

2、传统针刀的针体较粗(直径1mm),施术时疼痛感较重,患者往往1次针 刀治疗,病情未愈,因为疼痛恐惧逃避再次针刀治疗而影响疗效。如术前采用 局麻,则易麻醉神经,针刀损伤神经不易发觉;针刀刺激穴位时,局麻又会影 响针感的诱发。

3、传统针刀治疗,一般情况下,1年内相同部位不易重复操作2次以上, 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术后遗留针孔较大,针刀操作后,为避免感染,需无菌敷 料外敷,3天不得湿水。

4、传统针刀针刀柄宽大,无法连接电针治疗仪进行电针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高、疗程短,治疗范畴大,损伤小,给病 人带来痛苦低的新型电针刀。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针刀,包括金属材质的针体和与针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材质的针 柄,所述的针柄为空心状,针体为实心状,所述的针柄呈扁葫芦形,针柄包括 连接体和与连接体两端固定连接的葫芦头,连接体的直径小于葫芦头的直径,连 接体和葫芦头间形成一个圆槽;所述的针体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所述针柄 的中心线与针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葫芦头的直径为8mm~1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体的直径为2~4mm,连接体的长度为2mm~6mm。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的直径为0.4mm~0.6mm,针体的长度为20mm~6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平刀刃长度为4mm~6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疗效提高、疗程缩短:电针刀针柄中间可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 微电流可持续刺激相应部位,而且电针刀临床治疗前,不仅可以提插刺激,还 可纵行疏通,调节电生理线路,再连接电源,针感更强烈,且只需3-5天治疗 一次,治疗次数更少,疗效更好。

2.治疗范畴扩大:电针刀不仅可代替传统针刀治疗大部分慢性软组织损伤 疾病,而且结合针刀医学电生理线路理论及中医学经络理论,位对于内科、妇 科等其他科诸多疾病亦有较好效果。

3.损伤小,痛苦低:较传统针刀,电针刀针刀体较细,施术时近乎无 痛,不用局麻,不易损伤神经和影响针感的诱发。损伤小,可反复操作,术后 遗留针孔较小,针刀操作后,无需无菌敷料外敷,当天可以洗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针柄,1a-葫芦头,1b-连接体,2-针体,3-平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的新型电针刀,包括金属材质的针体2和与针体2固定连 接的金属材质的针柄1,所述的针柄1为空心状,针体2为实心状,所述的针柄 1呈扁葫芦形,针柄1包括连接体1b和与连接体1a两端固定连接的葫芦头1a, 连接体1b的直径小于葫芦头1a的直径,葫芦头的直径为8mm~15mm,连接体 1b和葫芦头1a间形成一个圆槽,连接体1b的直径为2~4mm,连接体1b的长度 为2mm~6mm,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将电针刀与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连接;所述的 针体2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刃3,针体2的直径为0.4mm~0.6mm,针体2的长 度为20mm~60mm,平刀刃3长度为4mm~6mm,便于切割、松解病变软组织,在 临床治疗的时候,依据不同的病体,可以选择不同型号的电针刀来针对治疗; 所述针柄1的中心线与针体2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

本发明电针刀操作方法:

1.软组织疾病病变的治疗:

1.1对于颈项、腰背、臀部、四肢等软组织肥厚的病变部位,定点后,常 规皮肤消毒,无需局麻,按照针刀四步进针法,刺入皮肤,直达骨面,行针刀 手法操作后,稍退针刀,针柄中间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电流强度以病人 能耐受为度,留针5-10分钟,依次拔出电针刀,针眼无需包扎,当天可洗澡, 一般不会感染。1次未愈,3-5天后可重复操作。

1.2对于头面部,四肢末端、膝关节前侧、肘关节后侧等软组织菲薄的病 变部位,定点后,常规皮肤消毒,无需局麻,按照针刀四步进针法,刺入皮 肤,直达骨面,行针刀手法操作后出针,不留针,针眼无需外敷敷料。

2内科、妇科疾病的治疗:

根据针刀医学电生理线路理论及中医学经络理论选择治疗部位,定点后, 常规皮肤消毒,无需局麻,按照针刀四步进针法,刺入皮肤,提插刺激2-3 下,再沿经络走行行纵行疏通手法2-3下,以调节电生理线路,操作后,稍退 针刀,针柄中间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 5-10分钟,依次拔出电针刀,针眼无需包扎,当天可洗澡,一般不会感染。1 次未愈,3-5天后可重复操作。

本发明的新型电针刀针柄的巧妙设计,中间可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 利用微电流可持续刺激相应部位,而且电针刀临床治疗前,可以先提插刺激, 纵行疏通,再连接电源,针感更强烈,只需3-5天治疗一次,治疗次数更少, 疗效更好。较传统针刀,本发明的新型电针刀针刀体较细,施术时近乎无痛, 不用局麻,不易损伤神经和影响针感的诱发。损伤小,可反复操作,术后遗留 针孔较小,针刀操作后,无需无菌敷料外敷,当天可以洗澡。本发明的新型电 针刀根据针刀体长度和刀针宽度有多种类型,可以根据施术部位灵活选择,应 用更方便、更安全。

以上仅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和外观 例证,更不应构成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只要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进或者变型 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主张的保护范围之内。

新型电针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型电针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型电针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电针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电针刀.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22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26 CN 104162229 A (21)申请号 201410433349.4 (22)申请日 2014.08.28 A61N 1/36(2006.01) A61H 39/08(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市电盾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亭柏庄 中路 89 号 (72)发明人 殷汉明 (54) 发明名称 新型电针刀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针刀, 包括金属材 质的针体和与针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材质的针柄, 所述的针柄为空心状, 针体为实心状, 所述的针柄 。

2、呈扁葫芦形, 针柄包括连接体和与连接体两端固 定连接的葫芦头, 连接体的直径小于葫芦头的直 径, 连接体和葫芦头间形成一个圆槽 ; 所述的针 体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 ; 所述针柄的中心线与 针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 发明疗效高、 疗程短, 治疗范畴大, 损伤小, 给病人 带来的痛苦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2229 A CN 104162229 A 1/1 页 2 1. 一种新型电针刀。

3、,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金属材质的针体和与针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材质 的针柄, 所述的针柄为空心状, 针体为实心状, 所述的针柄呈扁葫芦形, 针柄包括连接体和 与连接体两端固定连接的葫芦头, 连接体的直径小于葫芦头的直径, 连接体和葫芦头间形 成一个圆槽 ; 所述的针体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 ; 所述针柄的中心线与针体的中心线处于 同一直线。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电针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葫芦头的直径为 8mm 15m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电针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连接体的直径为 2 4mm, 连接体的长度为 2mm 6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

4、电针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针体的直径为 0.4mm 0.6mm, 针体的长度为 20mm 60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电针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平刀刃长度为 4mm 6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62229 A 2 1/3 页 3 新型电针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为新型电针刀。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针刀治疗是根据针刀医学四大理论, 利用针刀进行闭合性手术操作, 主要治 疗以慢性软组织损伤为主的颈肩腰腿痛等疾病, 对内科、 妇科等其他科疾病虽有部分治疗 方法, 但临床疗效不确切。电针治疗是依据中医经络理论, 采用针灸针刺。

5、入相应穴位, 连接 电针治疗仪, 利用微量电流持续刺激穴位而治疗临床病症的治疗方法。 0003 电针治疗的客观缺点 : 1、 电针治疗一般情况下, 需每日进行治疗, 疗程较长, 常常 数日甚至数月, 起效慢, 痛苦大。2、 针灸针顶端为尖锐针尖, 只可提插, 不能切割。3、 针灸针 针体纤细易打弯, 无法行纵行疏通手法调节电生理线路。 4、 针灸针针体较电针刀纤细, 连接 电针治疗仪针感较后者弱。 0004 传统针刀的客观缺点 : 0005 1、 传统针刀主要以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为主, 对于内科等其他科相关疾病虽有治 疗, 但只是在相关部位提插切割、 纵行疏通数下, 旋即拔针, 不留针, 操作。

6、时间短, 不能长时 有效保持针感, 疗效不确切。 0006 2、 传统针刀的针体较粗 ( 直径 1mm), 施术时疼痛感较重, 患者往往 1 次针刀治疗, 病情未愈, 因为疼痛恐惧逃避再次针刀治疗而影响疗效。如术前采用局麻, 则易麻醉神经, 针刀损伤神经不易发觉 ; 针刀刺激穴位时, 局麻又会影响针感的诱发。 0007 3、 传统针刀治疗, 一般情况下, 1 年内相同部位不易重复操作 2 次以上, 以免造成 新的损伤, 术后遗留针孔较大, 针刀操作后, 为避免感染, 需无菌敷料外敷, 3 天不得湿水。 0008 4、 传统针刀针刀柄宽大, 无法连接电针治疗仪进行电针治疗。 发明内容 0009 。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高、 疗程短, 治疗范畴大, 损伤小, 给病人带来痛 苦低的新型电针刀。 0010 为达此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11 一种新型电针刀, 包括金属材质的针体和与针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材质的针柄, 所 述的针柄为空心状, 针体为实心状, 所述的针柄呈扁葫芦形, 针柄包括连接体和与连接体两 端固定连接的葫芦头, 连接体的直径小于葫芦头的直径, 连接体和葫芦头间形成一个圆槽 ; 所述的针体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 ; 所述针柄的中心线与针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的葫芦头的直径为 8mm 15mm。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的连接体的直。

8、径为 2 4mm, 连接体的长度为 2mm 6mm。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针体的直径为 0.4mm 0.6mm, 针体的长度为 20mm 60mm。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的平刀刃长度为 4mm 6mm。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说 明 书 CN 104162229 A 3 2/3 页 4 0017 1. 疗效提高、 疗程缩短 : 电针刀针柄中间可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 微电流可 持续刺激相应部位, 而且电针刀临床治疗前, 不仅可以提插刺激, 还可纵行疏通, 调节电生 理线路, 再连接电源, 针感更强烈, 且只需 3-5 天治疗一次, 治疗次数更少, 疗效更好。 0018。

9、 2. 治疗范畴扩大 : 电针刀不仅可代替传统针刀治疗大部分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 而且结合针刀医学电生理线路理论及中医学经络理论, 位对于内科、 妇科等其他科诸多疾 病亦有较好效果。 0019 3. 损伤小, 痛苦低 : 较传统针刀, 电针刀针刀体较细, 施术时近乎无痛, 不用局麻, 不易损伤神经和影响针感的诱发。 损伤小, 可反复操作, 术后遗留针孔较小, 针刀操作后, 无 需无菌敷料外敷, 当天可以洗澡。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1 图 2 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22 图中 : 1- 针柄, 1a- 葫芦头, 1b- 连接体, 2- 针体, 3- 平刀刃。 。

10、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4 如图 1、 图 2 所示的新型电针刀, 包括金属材质的针体 2 和与针体 2 固定连接的金 属材质的针柄 1, 所述的针柄 1 为空心状, 针体 2 为实心状, 所述的针柄 1 呈扁葫芦形, 针柄 1包括连接体1b和与连接体1a两端固定连接的葫芦头1a, 连接体1b的直径小于葫芦头1a 的直径, 葫芦头的直径为8mm15mm, 连接体1b和葫芦头1a间形成一个圆槽, 连接体1b的 直径为 2 4mm, 连接体 1b 的长度为 2mm 6mm, 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将电针刀与电针治疗仪 的连接线连接 ; 。

11、所述的针体 2 顶端延伸为扁凿型平刀刃 3, 针体 2 的直径为 0.4mm 0.6mm, 针体 2 的长度为 20mm 60mm, 平刀刃 3 长度为 4mm 6mm, 便于切割、 松解病变软组织, 在 临床治疗的时候, 依据不同的病体, 可以选择不同型号的电针刀来针对治疗 ; 所述针柄 1 的 中心线与针体 2 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 0025 本发明电针刀操作方法 : 0026 1. 软组织疾病病变的治疗 : 0027 1.1 对于颈项、 腰背、 臀部、 四肢等软组织肥厚的病变部位, 定点后, 常规皮肤消毒, 无需局麻, 按照针刀四步进针法, 刺入皮肤, 直达骨面, 行针刀手法操作后, 。

12、稍退针刀, 针柄 中间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 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留针 5-10 分钟, 依次拔出电 针刀, 针眼无需包扎, 当天可洗澡, 一般不会感染。1 次未愈, 3-5 天后可重复操作。 0028 1.2 对于头面部, 四肢末端、 膝关节前侧、 肘关节后侧等软组织菲薄的病变部位, 定 点后, 常规皮肤消毒, 无需局麻, 按照针刀四步进针法, 刺入皮肤, 直达骨面, 行针刀手法操 作后出针, 不留针, 针眼无需外敷敷料。 0029 2 内科、 妇科疾病的治疗 : 0030 根据针刀医学电生理线路理论及中医学经络理论选择治疗部位, 定点后, 常规皮 肤消毒, 无需局麻, 按照针刀四。

13、步进针法, 刺入皮肤, 提插刺激 2-3 下, 再沿经络走行行纵行 疏通手法 2-3 下, 以调节电生理线路, 操作后, 稍退针刀, 针柄中间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 说 明 书 CN 104162229 A 4 3/3 页 5 线, 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留针 5-10 分钟, 依次拔出电针刀, 针眼无需包扎, 当天可 洗澡, 一般不会感染。1 次未愈, 3-5 天后可重复操作。 0031 本发明的新型电针刀针柄的巧妙设计, 中间可连接电针治疗仪的连接线, 利用微 电流可持续刺激相应部位, 而且电针刀临床治疗前, 可以先提插刺激, 纵行疏通, 再连接电 源, 针感更强烈, 只需 3-5 天。

14、治疗一次, 治疗次数更少, 疗效更好。较传统针刀, 本发明的新 型电针刀针刀体较细, 施术时近乎无痛, 不用局麻, 不易损伤神经和影响针感的诱发。损伤 小, 可反复操作, 术后遗留针孔较小, 针刀操作后, 无需无菌敷料外敷, 当天可以洗澡。本发 明的新型电针刀根据针刀体长度和刀针宽度有多种类型, 可以根据施术部位灵活选择, 应 用更方便、 更安全。 0032 以上仅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和外观例证, 更不应构成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只要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进或者变型均属于本发明权利 要求主张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162229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62229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