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刺 激器。
背景技术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人工耳蜗、人工 视觉恢复、脑深部电刺激系统等。微电极作为揭示神经系统工作机理、 治疗神经疾病等方面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已成 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们对微电极的应用,通常是将微电极植入动物或者患者体内, 通过加载电信号来刺激或抑制神经活动,或者利用微电极将神经活动 转换为电信号记录下来加以研究。由于作用目标的不同,各种基于微 加工技术制作的微电极阵列得到了发展。其中,高密度、有序排列的 三维微电极阵列可植入神经组织内,实现高密度的选择性刺激与记 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神经刺激器的微电极与刺激芯片通过导线连接,而当制作 高密度微电极阵列时,随着刺激点数量的增加,连接微电极阵列内刺 激点导线的数量不断上升,会导致布线宽度变大,手术植入开口需要 增大,创伤面大。
目前三维微电极阵列的制作多采用MEMS工艺、在基底材料上生 成微电极阵列的方法。加工过程比较复杂,成本很高,限制了该类型 微电极的推广和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一种神经刺激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神经刺 激器,神经刺激器的微电极与刺激芯片通过导线连接,导致布线宽 度大,手术植入开口大,创伤面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神经刺激 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刺激器,包括 基底,开设若干通孔;
微电极,若干个,用于刺激神经元;所述微电极通过填充通孔设置 在基底上,漏出在基底一侧的为微电极的刺激部,另一侧为微电极 的连接部;
刺激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微电极向神经元发出刺激信号并接收反馈 信号;所述微电极的连接部直接倒装焊接在刺激芯片上;
外壳,密封连接在基底上,与基底形成空腔,用于封装微电极的连 接部和刺激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刺激芯片上设有若干个接点,所述接点与所述微 电极的连接部一一对应,且通过倒装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基底上,以使若干个微 电极在基底上排列成微电极阵列。尤其是对于高密度的微电极阵列, 该产品更能有效体现出其节省空间,减小手术植入开口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极通过在基底上电镀通孔加工而成,所述 基底通过刻蚀一定厚度,露出微电极的刺激部和连接部。简化了目 前常规的三维微电极阵列,过程简单,制作周期短。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与外壳通过激光焊工艺进行封装。避免了 引入封装试剂,从而对组织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基底或基底与外壳的材质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 性的玻璃。目前,通常用硅、聚酰亚胺和聚对二甲苯作为微电极基 底材料,其中,聚酰亚胺和聚对二甲苯等材料具备柔性、生物相容 性好等特点,但机械强度不够。硅材料等硬度过高,可能造成生理 组织的损伤。而玻璃基底,尤其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玻璃基底,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具体地,所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玻璃为硼硅玻璃或钠钙玻 璃。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是通过激光打孔得到。
作为优选,所述微电极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
具体地,所述微电极材质为钨、钛、金、银、铂、铱、钽、铌、 锆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刺激器采用倒装焊接直接连接微电极与 刺激芯片,避免了微电极与刺激芯片之间所需的连接导线,可将二者 作为整体植入神经组织中,极大减少了神经刺激器植入过程中造成的 组织损伤;尤其对于微电极阵列具有显著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打孔、电镀通孔等加工技术,简化了 目前常规的三维微电极阵列,无需经过反复涂胶、光刻等步骤,过程 简单,制作周期短。
(3)本实用新型的基底或基底与外壳采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玻璃,该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良好的机械强度,且可使刺激器 植入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4)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硼硅玻璃、钠钙玻 璃作为基底或基底与外壳封装材质,可使刺激器植入后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焊的封装方式,无需胶黏剂或者玻璃 粉将玻璃基底与外壳封装结合,避免了有机溶剂对组织细胞产生不良 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神经刺激器示意图;
图2为微电极阵列区域示意图。
其中,1,基底;2,微电极;3,刺激芯片;4,外壳;5,固定孔;6, 连接部;7,刺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神经刺激器,如图1所示,包括基底1,开设若干通孔;
微电极2,若干个,用于刺激神经元;所述微电极2通过填充通孔设 置在基底上,漏出在基底一侧的为微电极2的刺激部7,另一侧为微 电极2的连接部6;
刺激芯片3,用于控制所述微电极2向神经元发出刺激信号并接收反 馈信号;所述微电极2的连接部6直接倒装焊接在刺激芯片3上;
外壳4,密封连接在基底1上,与基底1形成空腔,用于封装微电极 2的连接部6和刺激芯片3。
上述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方案,神经刺激器的微电极1 与刺激芯片3通过倒装焊工艺连接,避免了使用连接微电极2与刺 激芯片3的导线,减少了布线宽度大,避免了手术植入开口增大而 造成的创伤面积大的问题。
具体而言,所述刺激芯片上设有若干个接点,所述接点与所述 微电极的连接部6倒装焊接连接。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基底1 上,以使若干个微电极2在基底1上排列成微电极阵列。尤其是对于 高密度的微电极阵列,该产品更能有效体现出其节省空间,减小手术 植入开口的优势,本实施例中的微电极阵列为20*20,微电极2与芯 片的接点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极2通过在基底1上电镀通孔加工而成, 所述基底1通过刻蚀一定厚度,露出微电极2的刺激部7和连接部6。 作为优选,刻蚀一定厚度为40~70μm。简化了目前常规的三维微电 极阵列,过程简单,制作周期短。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1与外壳4通过激光焊工艺进行封装。避 免了引入封装试剂,从而对组织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为了改善基底1材料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本实施 例中的基底1材质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玻璃,作为优选本实施 例的基底1材质为硼硅玻璃。
作为变形,所述基底材质还可以为钠钙玻璃。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引入封装试剂,从而对组织细胞产生不良 影响,所述基底1与外壳4通过激光焊接进行封装。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是通过激光打孔得到。
作为优选,所述微电极2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
具体地,所述微电极2材质为铂。作为变形,微电极2材质还 可以为钨、钛、金、银、铱、钽、铌、锆等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
进一步地,在基底1两侧制有固定孔5,在神经刺激器植入过程 中起到定位点的作用,植入后以固定钉将神经刺激器固定在神经组织 表面。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基底1和外壳4的材质 均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玻璃,具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基底1和外 壳4的材料为硼硅玻璃。作为变形,所述基底1和外壳4的材料还 可以为钠钙玻璃。本实施例中微电极阵列为30*30。其他与实施例1 相同。
详细如下,一种神经刺激器包括基底1,开设若干通孔;
微电极2,若干个,用于刺激神经元;所述微电极2通过填充通孔设 置在基底上,漏出在基底一侧的为微电极2的刺激部7,另一侧为微 电极2的连接部6;
刺激芯片3,用于控制所述微电极2向神经元发出刺激信号并接收反 馈信号;所述微电极2的连接部6直接倒装焊接在刺激芯片3上;
外壳4,密封连接在基底1上,与基底1形成空腔,用于封装微电极 2的连接部6和刺激芯片3。
具体而言,所述刺激芯片上设有若干个接点,所述接点与所述 微电极2的连接部6倒装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基底1上,以使若干 个微电极2在基底1上排列成微电极阵列。尤其是对于高密度的微电 极阵列,该产品更能有效体现出其节省空间,减小手术植入开口的优 势,本实施例中的微电极阵列为30*30,微电极2与芯片的接点一一 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极通过在基底1上电镀通孔加工而成,所 述基底1通过刻蚀一定厚度,露出微电极2的刺激部7和连接部6。 作为优选,刻蚀一定厚度为40~70μm。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1与外壳4通过激光焊工艺进行封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基底1材质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 玻璃,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基底1和外壳4的材料为硼硅玻璃。
作为变形,所述基底1和外壳4的材质还可以为钠钙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1与外壳4通过激光焊接进行封装。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是通过激光打孔得到。
作为优选,所述微电极2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
具体地,所述微电极2材质为铂。作为变形,微电极2材质还 可以为钨、钛、金、银、铱、钽、铌、锆等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
进一步地,在基底1两侧制有固定孔5,在神经刺激器植入过程 中起到定位点的作用,植入后以固定钉将神经刺激器固定在神经组织 表面。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基底1材质为聚酰亚胺, 其中本实施例的基底材质还可以为硅、聚对二甲苯。作为变形,本 实施例的基底材质还可以为硅。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 述。
实施例4
一种神经刺激器,包括基底1,开设若干通孔;微电极2,若干 个,用于刺激神经元;所述微电极2通过填充通孔设置在基底上, 漏出在基底一侧的为微电极2的刺激部7,另一侧为微电极2的连接 部6;刺激芯片3,用于控制所述微电极2向神经元发出刺激信号并 接收反馈信号;所述微电极2的连接部6直接倒装焊接在刺激芯片3 上;外壳4,密封连接在基底1上,与基底1形成空腔,用于封装微 电极2的连接部6和刺激芯片3。
具体地,微电极2为若干根金属丝,插入到通孔,两端漏出部 分金属丝,其中若干根金属丝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作为微电极2 的连接部6;另一端作为微电极2的刺激部7;金属丝采用环氧树脂 胶固定在基底1上。
具体而言,所述刺激芯片3上设有若干个接点,所述接点与所 述微电极的连接部6倒装焊接连接。
实施例5
一种神经刺激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a)在基底上开设通孔;
(b)在基底的一侧溅射金属,形成金属膜,作为导电极;
(c)电镀通孔得到填充金属的微电极,然后对基底两侧进行刻蚀掉一 定厚度,基底一侧漏出微电极的刺激部,另一侧漏出微电极的连接 部;
(d)将微电极的连接部直接倒装焊接在刺激芯片上;
(e)外壳封装在基底上,将刺激芯片、微电极的连接部密封在外壳与 基底形成的空腔内。
具体地,所述步骤(d)刺激芯片上设有若干个接点,所述微电 极的连接部与刺激芯片的接点倒装焊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步骤(a)开设通孔是通过激光打孔得到;所述步骤 (e)将外壳通过激光焊工艺封装在基底上。
具体地,所述步骤(a)基底的厚度为0.2~0.3mm,所述步骤 (b)一侧溅射金属的厚度为150~250nm,步骤(c)刻蚀掉一定厚 度为40~70μm。
作为优选,所述基底或基底与外壳的材质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 性的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玻璃为硼硅玻璃,作为 变形,也可以为钠钙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溅射金属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 所述步骤(c)填充金属的微电极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溅射金属材质铂作为导电极,所述微 电极材质为铂。作为变形,钨、钛、金、银、铱、钽、铌、锆等为 具有生物相容性金属,可以作为导电极及微电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 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 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