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3670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2.19 CN 203436706 U (21)申请号 201320456769.5 (22)申请日 2013.07.17 A61N 5/10(2006.01) (73)专利权人 官爱平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鹿丹村 5 栋 302 房 专利权人 郑晓天 (72)发明人 官爱平 郑晓天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包括放射源及准直装置, 所述放射源用于产生放 射线, 所述放射线聚焦于一点, 形成放射焦点 ; 准 直装置, 。
2、用于与放射源相连, 所述放射源发出的放 射线通过准直装置到达放射焦点。所述准直装置 的底部为平面, 且准直装置底部到放射焦点的距 离不等。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非等距聚焦 放射装置, 用以解决杂散辐射及屏蔽效果不佳的 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36706 U CN 203436706 U 1/1 页 2 1. 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包括 : 放射源, 所述放射源用于产生放射线, 所述放射线聚焦于一点, 。
3、形成放射焦点 ; 准直装置, 用于与放射源相连, 所述放射源发出的放射线通过准直装置到达放射焦 点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准直装置的底部为平面, 且准直装置底部到放射焦点的距离不等。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放射源个数为 15-30 个。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放射源分布的范围为 纬度 16-30 度, 经度 0-360 度。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准直装置产生的射野 尺寸范围为 4-30 毫米。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其特。
4、征在于 : 所述准直装置产生的射野 尺寸为 3-5 组。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放射装置包括预准直 器及准直器, 所述预准直器与放射源相连, 所述准直器与预准直器相连。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射源 为钴 -6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36706 U 2 1/2 页 3 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伽玛刀设备中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 ( 也称伽玛刀 ) 是一种精确放射治疗设备, 其 辐。
5、射单元均是采用几何聚焦原理, 其目的是利用多束安全剂量的伽玛射线聚焦后对病灶靶 点产生大剂量辐照, 而对靶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减到最少, 即提高放射治疗时的治疗增 益比。为达到这一目的, 现有的伽玛刀均采用一个回转几何体 ( 也叫载源体 ) 如球面上分 布着多个钴 60 放射源, 每个放射源通过准直器通道将射线对准一个公共焦点, 从而在焦点 处形成一个高剂量区。 0003 然而, 需要说明的是, 目前采用球面结构的准直器均为等距准直器, 即每个准直器 出口到焦点的距离均是相等的, 其准直器属于半球凹面结构, 受结构的限制, 其准直器长 度、 屏蔽厚度有限, 对影响焦点品质的杂散辐射及屏蔽效果并。
6、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用以加强对放射线准直过程中散射的屏 蔽, 提高焦点品质, 同时增强对非治疗射线的屏蔽效果。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包括 : 放射源, 所述放射源用于产生放射 线, 所述放射射线聚焦于一点, 形成放射焦点 ; 准直装置, 用于与放射源相连, 所述放射源发 出的放射线通过准直装置到达放射焦点 ; 所述准直装置的底部为平面, 且准直装置底部到 放射焦点的距离不等。 0006 较优的, 所述放射源个数为 15-30 个。 0007 较优的, 所述放射源分布的范围为纬度 16-30 度, 经度 0-360 度。 。
7、0008 较优的, 所述准直装置产生的射野尺寸范围为 4-30 毫米。 0009 较优的, 所述准直装置产生的射野尺寸为 3-5 组。 0010 较优的, 所述放射装置包括预准直器及准直器, 所述预准直器与放射源相连, 所述 准直器与预准直器相连。 0011 较优的, 所述放射源为钴 -60。 0012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准直器长度更长, 射线经过准直器后, 其杂散辐射更小, 多束射线聚焦形成的焦点半影小, 焦点品质更优 ; 另外, 由于准直器底部 是平面结构, 和半球凹面比, 平面增加了厚度, 其对射线的屏蔽效果更好, 对病人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本。
8、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纵切面剖视图 ; 0014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局部放大图 ; 0015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射源分布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3436706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 为了更好得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申请人通过图 1 及图 2 的具体实施方式来说 明该发明实施例的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如图 1 所示,。
9、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非等距聚焦放 射装置纵切面剖视图,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局部放大图。在本发明 实施例中, 从图中可知, 伽玛刀设备包括射源体 ( 图中未标号 ), 所述射源体大致呈梯形结 构, 上部为圆弧型, 而底部为平面。所述射源体内设置了多个非等距聚焦放射装置, 每个放 射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三个部分, 放射源 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钴 60, 预准直器 2, 准直器 3。所述放射源 1 发出的射线经过预准直器 2 及准直器 3 的射线通道而径向到达放 射焦点。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放射源 1 到放射焦点的距离相等, 而由于准直器底部为平面, 则准直器到放。
10、射焦点的距离则不等。 0018 从图1及图2可知,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半球凹面且等距的放射装置而言, 在本 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准直器到放射焦点的距离均不相等, 且所述准直器底部为平面。 这样一 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准直器相较现有技术中的半球凹面的准直器而言, 准直器长度更长, 射线经过准直器后, 其杂散辐射更小, 多束射线聚焦形成的焦点半影小 ; 另外, 由于准直器 底部是平面, 和半球凹面比, 平面增加了厚度, 其对射线的屏蔽效果更好, 对病人更为安全。 0019 另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准直器可以为 3-5 组, 且准直器产生的射野尺寸范 围为 4-30mm, 具体的可以是 。
11、: 4mm, 8mm, 14mm, 18mm, 25mm 以及 30mm 等不同规格。 0020 此外, 还需要说明的是, 考虑到伽玛刀既可能是头部伽玛刀亦有可能是体部伽 玛刀, 放射源的剂量、 回转半径、 运行轨迹等等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放射源的个数为 15-30个, 图3是放射源的分布示意图, 以24个放射源为例, 所述放射源分为4组, 分布范围 为纬度 16-30 度, 经度 0-360 度。且每组放射源中相邻两放射源纬度和经度分布呈等差数 列排布。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436706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36706 U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36706 U 6 3/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3670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