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8567000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58813.4

申请日:

20120724

公开号:

CN202724461U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6

主分类号:

A61N1/36

申请人:

杭州共远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应佳伟,沈叶,郑军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E幢11层

优先权:

CN201220358813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应圣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以及主机;上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均与主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步态传感器识别能对人体肢体机能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从而帮助肢体实现机能恢复,该装置同样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于持续性运动神经元或脊髓损害而产生足下垂的症状。

权利要求书

1.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以及主机;上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均与主机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三部件与主机之间设有接插件。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两个部件与主机之间设有接插件。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传感单元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传感单元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主机相连。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方式为蓝牙或者Wi-Fi。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相连,数据处理装置与电刺激产生单元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瘫痪下肢的辅助康复、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的恢复的一款体戴式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这些年来由于急性脑血管病及外伤性精髓损伤所致的偏瘫患者越来越普遍,这些病症给患者造成了痛苦。近年来,医学界对医治这类病进行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医学领域,提出“康复工程学”的说法,现有技术的治疗仪器国内外有多种形式,此外还有如针灸、微波经络穴位治疗仪、电子按摩器、助行装具等,但由于这些仪器、设备体积和重量较大,消耗能源量多,而且只是不同程度地起着针灸、局部刺激、按摩作用,对病人已瘫痪的神经、肌肉并不能使其恢复机能,因此均不能付诸实施。

FES功能性电刺激用于步态训练在国外已比较成熟,国内目前应用较少。FES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基于步态检测的触发机制设计,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方式是采用惯性传感器触发及脚踏开关触发,或者生物传感触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通过步态传感器识别能对人体肢体机能并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从而帮助肢体实现机能恢复,该装置同样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于持续性运动神经元或脊髓损害而产生足下垂的症状。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以及主机;上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均与主机连接。

所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三部件与主机之间设有接插件。

所述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两个部件与主机之间设有接插件。

所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所述惯性传感单元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所述惯性传感单元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主机相连。

所述无线连接方式为蓝牙或者Wi-Fi。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相连,数据处理装置与电刺激产生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探测病人的信号,然后经过主机的处理使电刺激产生单元产生电刺激帮助肢体实现机能恢复同时预防和治疗由于持续性运动神经元或脊髓损害而产生足下垂的症状。另外,惯性传感单元可以内置在主机内或者外置在主机外,根据需要选择,当需要将惯性传感单元移动到主机外使用时,可采用插拔方式或者直接连接方式连接,这样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产品的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中的产品中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惯性传感单元、电刺激产生单元采用插拔方式连接主机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产品中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采用直接连接方式连接主机的示意图;

图中 1. 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2. 惯性传感单元、3. 电刺激产生单元、4. 主机、5.接插件、6.排线、7. 数据处理装置、8. 数据分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一种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1、惯性传感单元2、电刺激产生单元3以及主机4;上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1、惯性传感单元2、电刺激产生单元3均与主机4连接。主机4内安装有数据处理装置7和数据分析装置8。

请参考图2及图3,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1形状类似于人体脚垫的形状,当然为了适应人体的需求还可以设计成其它形状,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1可为多个。该模组在使用中置于足底感应点,用于感应步态时相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步态时相信号首先经过接插件5然后通过排线6传递给主机4内的数据处理装置7。

请参考图2及图3,惯性传感单元2与主机4内的数据处理装置7相连,包括三轴正交的陀螺仪,倾角仪,陀螺仪实时监测人体在敏感轴方向的角速度信号,倾角仪则实时测量沿敏感轴方向的角位置信号,并输出与角速度信号和角位置信号相对应的原始电压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可安装多个惯性传感单元2。惯性传感单元2将采集到的角速度信号、角位置信号、原始电压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8。惯性传感单元2可以直接安装于主机4内,也可以与主机4分开,安装于单独的安装盒内。为了能让惯性传感单元2更精确的测量人体运动的信号,需要将惯性传感单元2置于测量目标的膝盖处。当使用者夏天使用的话,由于穿着比较少,可以直将内部安装有惯性传感单元2的主机4直接通过绑带等辅助器件固定于膝盖处,进行人体运动信号的测量。当使用者冬天使用的时候,由于穿着比较多,而且由于主机内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数据分析装置等电路板的内置使得主机的尺寸比较大,如果将内部安装有惯性传感单元的主机直接通过绑带等辅助器件固定于膝盖处的话,由于主机的体积比较大,会导致使用者在穿衣服的时候很不方便,或者穿好后,由于主机4置于衣物内过度臃肿而导致行动不便。当然,也可以将内部安装有惯性传感单元2的主机4置于衣物的外面,这会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或者存在误差。为了解决冬天使用者穿戴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惯性传感单元2安装成可移动的,即可以在主机内,也可以在主机4外使用。当冬天在主机4外使用的时候,主机4可以通过穿戴的方式如挂扣等方式置于腰间,而用于测量步态实时数据的惯性传感单元2仍设置于膝盖处的安装盒内。此安装盒的尺寸相对于主机尺寸而言大大减小,固定于人体膝盖处,对人体穿衣服的影响很小,而且很方便。当惯性传感单元2安装于主机4外时,可以通过有线及无线两种方式连接,如通过插拔、导线接口等直接连接方式及蓝牙、Wi-Fi等其它无线连接方式与主机相连。

请参考图2及图3,电刺激产生单元3,用于向人体产生电刺激,可以采用与人体相容性很好的电极片。电极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治疗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电极片,每个电极片内安装有电信号输出端口由于与患者的刺激部位相接触,这样可向患者输出用于产生电刺激的电信号,进而刺激患者神经系统。电刺激产生单元3通过插接件5及排线6与主机4相连这样传递信号。

数据分析装置8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后并经数据处理装置7处理后就发出指令给电刺激产生单元3给人体提供电刺激从而治疗疾病。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2446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2.13 CN 202724461 U *CN202724461U* (21)申请号 201220358813.4 (22)申请日 2012.07.24 A61N 1/36(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共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 3 号天堂软件园 E 幢 11 层 (72)发明人 应佳伟 沈叶 郑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21 代理人 应圣义 (54) 实用新型名称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57) 摘要 本。

2、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 的康复治疗装置, 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 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元以及主机 ; 上述功 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 单元均与主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步态传感器 识别能对人体肢体机能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从而帮 助肢体实现机能恢复, 该装置同样可用于预防和 治疗由于持续性运动神经元或脊髓损害而产生足 下垂的症状。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

3、1 页 1/1 页 2 1.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元以及主机 ; 上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 电 刺激产生单元均与主机连接。 2.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功 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三部件与主机之间设有接插件。 3.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惯 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两个部件与主机之间设有接插件。 4.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

4、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功 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5.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惯 性传感单元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6.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惯 性传感单元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主机相连。 7. 依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无 线连接方式为蓝牙或者 Wi-Fi。 8.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 机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

5、分析装置 ; 数据分析装置分别与功能性电刺激 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相连, 数据处理装置与电刺激产生单元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24461 U 2 1/3 页 3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瘫痪下肢的辅助康复、 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的恢复的一款体戴式的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这些年来由于急性脑血管病及外伤性精髓损伤所致的偏瘫患者越来越普遍, 这些 病症给患者造成了痛苦。近年来, 医学界对医治这类病进行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 医学领域, 提出 “康复工程学” 的说。

6、法, 现有技术的治疗仪器国内外有多种形式, 此外还有如 针灸、 微波经络穴位治疗仪、 电子按摩器、 助行装具等, 但由于这些仪器、 设备体积和重量较 大, 消耗能源量多, 而且只是不同程度地起着针灸、 局部刺激、 按摩作用, 对病人已瘫痪的神 经、 肌肉并不能使其恢复机能, 因此均不能付诸实施。 0003 FES 功能性电刺激用于步态训练在国外已比较成熟, 国内目前应用较少。FES 的主 要构成部分是基于步态检测的触发机制设计,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方式是采用惯性传感 器触发及脚踏开关触发, 或者生物传感触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7、, 通过步态传 感器识别能对人体肢体机能并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从而帮助肢体实现机能恢复, 该装置同样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于持续性运动神经元或脊髓损害而产生足下垂的症状。 0005 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 元、 电刺激产生单元以及主机 ; 上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 元均与主机连接。 0006 所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三部件与主机之 间设有接插件。 0007 所述惯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元这两个部件与主机之间设有接插件。 0008 所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8、 0009 所述惯性传感单元直接通过排线与主机相连。 0010 所述惯性传感单元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主机相连。 0011 所述无线连接方式为蓝牙或者 Wi-Fi。 0012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 ; 数据分析装置分别 与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相连, 数据处理装置与电刺激产生单元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探测病人 的信号, 然后经过主机的处理使电刺激产生单元产生电刺激帮助肢体实现机能恢复同时预 防和治疗由于持续性运动神经元或脊髓损害而产生足下垂的症状。另外, 惯性传感单元可 以内置在主机内或者。

9、外置在主机外, 根据需要选择, 当需要将惯性传感单元移动到主机外 使用时, 可采用插拔方式或者直接连接方式连接, 这样使用较为方便。 说 明 书 CN 202724461 U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实施例产品的的结构原理框图 ; 0015 图2是图1中的产品中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惯性传感单元、 电刺激产生单 元采用插拔方式连接主机的示意图 ; 0016 图3是图1中的产品中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采用直接连接方式连接主机的 示意图 ; 0017 图中 1. 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2. 惯性传感单元、 3. 电刺激产生单元、 4. 主 机、 5. 接插件、 6. 排。

10、线、 7. 数据处理装置、 8. 数据分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请参考图 1, 一种利用功能性神经刺激的康复治疗装置, 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 组1、 惯性传感单元2、 电刺激产生单元3以及主机4 ; 上述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1、 惯性传 感单元 2、 电刺激产生单元 3 均与主机 4 连接。主机 4 内安装有数据处理装置 7 和数据分析 装置 8。 0019 请参考图 2 及图 3, 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1 形状类似于人体脚垫的形状, 当然为 了适应人体的需求还可以设计成其它形状, 功能性电刺激感应模组 1 可为多个。该模组在 使用中置于足底感应点, 用于感应步态时相信号并将采集。

11、到的步态时相信号首先经过接插 件 5 然后通过排线 6 传递给主机 4 内的数据处理装置 7。 0020 请参考图 2 及图 3, 惯性传感单元 2 与主机 4 内的数据处理装置 7 相连, 包括三 轴正交的陀螺仪, 倾角仪, 陀螺仪实时监测人体在敏感轴方向的角速度信号, 倾角仪则实时 测量沿敏感轴方向的角位置信号, 并输出与角速度信号和角位置信号相对应的原始电压信 号。在实际应用中可安装多个惯性传感单元 2。惯性传感单元 2 将采集到的角速度信号、 角位置信号、 原始电压信号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 8。惯性传感单元 2 可以直接安装于主机 4 内, 也可以与主机 4 分开, 安装于单独的安装盒内。

12、。为了能让惯性传感单元 2 更精确的测量 人体运动的信号, 需要将惯性传感单元 2 置于测量目标的膝盖处。当使用者夏天使用的话, 由于穿着比较少, 可以直将内部安装有惯性传感单元 2 的主机 4 直接通过绑带等辅助器件 固定于膝盖处, 进行人体运动信号的测量。当使用者冬天使用的时候, 由于穿着比较多, 而 且由于主机内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数据分析装置等电路板的内置使得主机的尺寸比较大, 如果将内部安装有惯性传感单元的主机直接通过绑带等辅助器件固定于膝盖处的话, 由于 主机的体积比较大, 会导致使用者在穿衣服的时候很不方便, 或者穿好后, 由于主机 4 置于 衣物内过度臃肿而导致行动不便。当然, 。

13、也可以将内部安装有惯性传感单元 2 的主机 4 置 于衣物的外面, 这会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或者存在误差。为了解决冬天使用者穿戴的问 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惯性传感单元 2 安装成可移动的, 即可以在主机内, 也可以在主机 4 外使用。当冬天在主机 4 外使用的时候, 主机 4 可以通过穿戴的方式如挂扣等方式置于腰 间, 而用于测量步态实时数据的惯性传感单元 2 仍设置于膝盖处的安装盒内。此安装盒的 尺寸相对于主机尺寸而言大大减小, 固定于人体膝盖处, 对人体穿衣服的影响很小, 而且很 方便。当惯性传感单元 2 安装于主机 4 外时, 可以通过有线及无线两种方式连接, 如通过插 拔、 导线接口。

14、等直接连接方式及蓝牙、 Wi-Fi 等其它无线连接方式与主机相连。 说 明 书 CN 202724461 U 4 3/3 页 5 0021 请参考图2及图3, 电刺激产生单元3, 用于向人体产生电刺激, 可以采用与人体相 容性很好的电极片。 电极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治疗需要而定, 本实施例中, 采用两个电极 片, 每个电极片内安装有电信号输出端口由于与患者的刺激部位相接触, 这样可向患者输 出用于产生电刺激的电信号, 进而刺激患者神经系统。电刺激产生单元 3 通过插接件 5 及 排线 6 与主机 4 相连这样传递信号。 0022 数据分析装置 8 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 经过分析后并经数据处理装置 7 处理后就发出指令给电刺激产生单元 3 给人体提供电刺激从而治疗疾病。 说 明 书 CN 202724461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24461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