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0853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25 CN 203208537 U *CN203208537U* (21)申请号 201220728113.X (22)申请日 2012.12.09 A61N 1/36(2006.01) (73)专利权人 董希婢 地址 443000 湖北省宜昌体育场路英伦皇都 4-2-302 (72)发明人 董希婢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 其特征是, 驱动器 (1) 与步进电机组 (2), 步进电 机组 (2) 与插座 (6) 对接, 插座 (6) 。
2、与外壳 (7) 连接 ; 所述驱动器 (1), 其包括单片机 (3)、 单片 机控制电路 (4)、 电脑主机 (46)、 键盘 (47) 和显 示器 (48), 单片机 (3) 与单片机控制电路 (4) 连 接, 单片机控制电路(4)与电脑主机(46)连接, 电 脑主机 (46) 与国际互联网及键盘 (47) 连接, 键 盘 (47) 与显示器 (48) 连接 ; 所述的步进电机组 (2), 它由三个步进电机 (19)(20)(21) 组成, 三个 步进电机 (19)(20)(21) 呈三角形结构分布, 步进 电机 (19)(20)(21) 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 ; 所述的插座 (6) 是。
3、由两个有底的圆柱体组成, 两 个圆柱体底部各有三个孔, 三个孔呈三角形结构 分布, 三个步进电机 (19)(20)(21) 分别穿过圆柱 体的底部三个孔 (25)(26)(27), 与治疗电极 (8) 对接, 插座 (6) 与智能调节器外壳 (7) 连接, 治疗 电极 (8) 嵌入两个插座的圆柱体之中与步进电机 组 (2) 对接。当按下调节器电源开关 power, 从键 盘 (47) 或网络终端输入病人所需治疗的病名、 第 二指掌骨的长度和性别等信息, 按下调节器开关 on, 单片机 (3) 启动穴位配方的应用程序驱动步 进电极组 (2) 运转, 就可加工出对不同的病人不 同的疾病进行穴位配方。
4、治疗的治疗电极。结构稳 定, 使用方便且寿命长, 治疗电极定位精确度高, 治疗效果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08537 U CN 203208537 U *CN203208537U* 1/1 页 2 1. 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 其特征是它包括驱动器 (1)、 步进电机组 (2) 外壳 (7) 和 插座 (6) ; 所述驱动器 (1), 其特征是包括单片机 (3)、 单片机控制电路 (4)、 电脑主机 (46。
5、)、 键盘(47)和显示器(48), 单片机(3)与单片机控制电路(4)连接, 单片机控制电路(4)与电 脑主机(46)连接, 电脑主机(46)与国际互联网及键盘(47)连接, 键盘(47)与显示器(48) 连接 ; 所述的步进电机组 (2), 其特征是它由三个步进电机 (19)(20)(21) 组成, 三个步进电 机(19)(20)(21)呈三角形结构分布, 步进电机(19)(20)(21)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 ; 所述的插座 (6), 其特征是由两个有底的圆柱体组成, 两个圆柱体底部各有三个孔, 三个孔 呈三角形结构分布, 三个步进电机 (19)(20)(21) 分别穿过圆柱体的底部三。
6、个孔 (25)(26) (27), 与治疗电极 (8) 对接, 插座 (6) 与智能调节器外壳 (7) 连接, 治疗电极 (8) 嵌入两个 插座的圆柱体之中与步进电机组 (2) 对接。智能驱动器 (1) 的单片机按照穴位配方程序控 制步进电机组(2)转动, 步进电机组驱动治疗电极(8)的螺纹杆转动, 螺纹杆的转动把电极 按照穴位配方程序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08537 U 2 1/3 页 3 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 更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针灸智能治疗疼痛性、 功能性和 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调节器, 以下简称调节器。 背景技术。
7、 0002 目前使用的电子针灸治疗电极有如下四种 : 第一种是手持治疗笔, 通过医生手持 治疗笔对准人体穴位进行治疗, 每次只能治疗一个穴位, 缺点是不能同时对两个以上的穴 位进行治疗, 也就难以达到穴位标本同治良好的治疗效果, 且医生长时间握持手很累。 0003 第二种是电脉冲治疗电极点压捆绑法, 即把电极固定在捆绑带上, 医生或病人把 电极对准病人穴位压好然后再捆绑在病人手上或腿上或躯干等肢体上, 接通电脉冲发生器 ( 治疗仪主机 ) 对病人进行电脉冲治疗, 这是电脉冲治疗仪最早实施的电极固定方式, 缺点 是穴位找准难, 压准穴位的准确性差, 固定麻烦不方便, 病人很难办到, 给电脉冲治疗。
8、的普 及性带来了瓶颈。 0004 第三种是电子治疗仪的导电硅胶贴片, 它是用于贴在人体阿是穴或人体穴位上来 达到治疗的目的, 优点是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 相对于手持治疗笔点穴治疗和电极点压捆绑 法来说是一大进步, 缺点是电脉冲治疗深度浅难以达到穴位的深处, 同时也不能进行两个 以上的穴位配方进行治疗, 再者是使用者难以或不能准确寻找到治疗穴位进行治疗而影响 治疗效果 ; 第四种专利证书号为 ZL01 2 76285.7, 发明名称为全息针灸治疗仪, 是一种智 能型的全 息针灸治疗仪, 其治疗探头是通过手工调节的无极调节电极, 进行寻找病人第二 指掌骨上的 1 个至 12 个全息穴位 ( 全息。
9、头穴、 颈穴、 肩手穴、 心肺穴、 肝穴、 胃穴、 十二指肠、 肾穴、 腰穴、 下腹穴、 腿穴、 足穴 ), 并通过电极对病人的第二指掌骨上的 1 个至 12 个全息穴 位进行治疗, 优点是电极对准穴位准确度高且可以进行穴位配方、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疗 效好。不足之处在于手工调节很麻烦, 内部的拉伸框架结构易损坏、 稳定性能差、 使用寿命 较短。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照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治疗的穴位配方调 节治疗电极位置的调节器, 通过驱动器和步进电机组对治疗电极进行调节, 使治疗电极中 的三个以内的电极按照穴位配方 ( 比如治疗胃病的穴位配方肝穴 + 胃穴。
10、 + 肾穴 ) 移动到相 应的位置, 从而加工出对病人进行穴位配方电脉冲治疗的治疗电极, 结构稳定, 使用方便且 寿命长, 电极定位移动精确度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它包含驱动器、 步 进电机组和插座三部分。 驱动器与步进电极组连接, 步进电机组穿过插座与治疗电极对接, 治疗电极嵌入左右两个插座与步进电机连接。 当通过驱动器的键盘或网络终端输入病人的 病名和第二指掌骨的长度及病人的性别、 年龄、 职业等信息, 按下调节器开关 on, 就可以对 治疗电极进行柔行加工成治疗某种疾病的专门化治疗电极。 取下通过调节器加工好的治疗 说 明 书 CN 2。
11、03208537 U 3 2/3 页 4 电极, 然后安装到底座与人体第二指掌骨皮肤紧密接触, 接通底座与治疗仪主机, 按 下治 疗仪主机开关 on, 治疗仪主机产生的电脉冲通过治疗电极对第二指掌骨上的全息穴位进行 治疗 ; 所述的驱动器包含单片机 cpu、 单片机控制电路、 电脑主机、 键盘和显示器等。驱动器 与步进电机组用导线连接 ; 所述的步进电机组由三个步进电机组成, 三个步进电机按三角 形结构布置, 步进电机组与治疗电极对接 ; 所述的插座由两个有底的圆柱体组成, 圆柱体底 部有三个孔, 三个孔呈三角形结构分布, 三个步进电机穿过圆柱体的底部三个孔, 与治疗电 极对接, 插座的圆柱体。
12、固定在调节器外壳上 ( 上方或前面 ), 治疗电极嵌入插座之中与步进 电机对接。驱动器的单片机按照键盘输入的病名和第二指掌骨的长度等信息, 显示在显示 器上, 令穴位配方程序控制步进电机组转动, 步进电机按照穴位配方程序驱动治疗电极的 螺纹杆转动, 从而把螺纹杆上的电极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结构原理图 0008 图 2 驱动器结构原理图 0009 图 3 步进电机分布截面图 0010 图 4 插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0012 根据图1、 图2、 图3、 图4可知 : 一种电子针灸治疗调节器, 。
13、它包括驱动器(1)、 步进 电机组 (2) 外壳 (7) 和插座 (6) ; 0013 所述驱动器 (1) 包括单片机 (3)、 单片机控制电路 (4)、 电脑主机 (46)、 键盘 (47) 和显示器 (48), 单片机 (3) 与单片机控制电路 (4) 连接, 单片机 控制电路 (4) 与电脑主 机 (46) 连接, 电脑主机 (46) 与国际互联网及键盘 (47) 连接, 键盘 (47) 与显示器 (48) 连 接 ; 所述的步进电机组(2), 它由三个步进电机(19)(20)(21)组成, 三个步进电机(19)(20) (21)呈三角形结构分布, 如图3所示, 步进电机(19)(20)。
14、(21)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 ; 所述的插座 (6) 是由两个有底的圆柱体组成, 如图 4 所示, 两个圆柱体底部各有三个孔, 三 个孔呈三角形结构分布, 三个步进电机 (19)(20)(21) 分别穿过圆柱体的底部三个孔 (25) (26)(27), 与治疗电极 (8) 对接, 插座 (6) 与智能调节器外壳 (7) 连接, 治疗电极 (8) 嵌入 两个插座的圆柱体之中与步进电机组 (2) 对接。智能驱动器 (1) 的单片机按照穴位配方程 序控制步进电机组(2)转动, 步进电机组驱动治疗电极(8)的螺纹杆转动, 螺纹杆的转动把 电极按照穴位配方程序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上。 0014 本实用。
15、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0015 1、 本实用新型步进电机组呈三角形分布的设计解决了治疗电极中的一至三个电 极可以同时移动到相应的治疗位置的问题, 也就解决了可以加工适宜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 疾病采用不同的穴位配方进行治疗的问题。 0016 2、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器采用单片机控制, 当我们把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穴位配 方数据库编程, 这样不同的穴位配方在单片机智能控制下, 步进电机组在驱动器的驱动下, 就可以把治疗电极中的一至三个电极同时移动到不同的治疗位置, 即电极可根据不同的治 说 明 书 CN 203208537 U 4 3/3 页 5 疗穴位配方准确地移动到与患者第二指掌骨上。
16、的全息穴位 ( 头穴 (19)、 颈穴 (20)、 肩手 穴 (21)、 心肺穴 (22)、 肝穴 (23)、 胃穴 (24)、 十二指肠 (25)、 肾穴 (26)、 腰穴 (27)、 下腹穴 (28)、 腿穴 (29)、 足穴 (30) 穴位相对应的位置上, 使得加工出能治疗不同疾病的 专门化的 治疗电极成为可能。当不同的治疗电极与治疗主机连接时, 就可以治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 疾病。 0017 本实用新型可加工出治疗不同病人、 不同疾病的治疗电极, 在驱动器的智能控制 下的电极定位精确度高, 治疗电极中的电极与第二指掌骨相对应的穴位吻合性好, 从而可 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进行标本同治的穴位配方定位治疗, 使用方便, 结构稳定且寿命 长, 治疗效果好, 为实现全息针灸师仿真治疗, 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 说 明 书 CN 203208537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0853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