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磁拔罐针灸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磁拔罐针灸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84235.7 (22)申请日 2018.08.28 (71)申请人 李东泽 地址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明湖路 21号 (72)发明人 李东泽 (74)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代理人 臧传进 (51)Int.Cl. A61N 2/08(2006.01) A61H 39/06(2006.01) A61H 9/00(2006.01) A61M 1/08(2006.01) (54)发明名称 热磁拔罐针灸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
2、磁拔罐针灸器, 包括主 磁针拔罐体和与所述主磁针拔罐体配合使用的 引磁贴片, 所述主磁针拔罐体包括圆管状外壳, 所述外壳顶端开口, 且外壳顶端外周设有外螺 纹, 所述外壳顶端螺接有磁针锁紧螺帽, 所述外 壳顶端内部安装有加热控制组件, 所述外壳底端 大致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圆 柱状N极磁体, 所述N极磁体底端大致中心位置延 伸出一细长的磁针, 所述磁针穿出通孔高于所述 外壳底面, 所述N极磁体内部沿N极磁体的长度方 向开设有中空内腔。 本发明集加热、 针灸、 拔罐于 一体, 结构简单, 消毒方便, 有效防止感染, 提高 针灸效率, 使用方便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具有重 要的临床。
3、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8853735 A 2018.11.23 CN 108853735 A 1.一种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是包括主磁针拔罐体和与所述主磁针拔罐体配合使用 的引磁贴片, 所述主磁针拔罐体包括圆管状外壳 (1) , 所述外壳 (1) 顶端开口, 且外壳 (1) 顶 端外周设有外螺纹, 所述外壳 (1) 顶端螺接有磁针锁紧螺帽 (2) , 所述外壳 (1) 顶端内部安装 有加热控制组件, 所述外壳 (1) 底端大致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所述外壳 (1) 内安装有圆柱 状N极磁体 (3) , 所述N极磁体 (3) 底端大致中心位置延伸出一细长的。
4、磁针 (4) , 所述磁针 (4) 穿出通孔高于所述外壳 (1) 底面, 所述N极磁体 (3) 内部沿N极磁体 (3) 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中 空内腔 (5) , 所述中空内腔 (5) 内安装有与加热控制组件电连接的加热丝 (6) , 所述外壳 (1) 底面沿底面的圆周方向固定设有环状连接座 (7) , 所述环状连接座 (7) 上密封安装有由弹性 材料制成的拔罐吸盘 (8) , 所述拔罐吸盘 (8) 和所述环状连接座 (7) 连接处设有放气密封组 件, 所述引磁贴片包括硅胶贴片 (9) , 所述硅胶贴片 (9) 的一侧面上安装有与所述N极磁体 (3) 磁针 (4) 配合的S极磁片 (10) 。 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是所述N极磁体 (3) 和所述加热控制组 件之间安装有防磁隔离板 (11) , 所述N极磁体 (3) 和所述外壳 (1) 之间设有隔热层 (12)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 (13) 、 为电路板 (13) 供电的电源 (14) 、 与电路板 (13) 电连接的电源开关 (15) 和调温滚轮 (16) , 所 述电路板 (13) 上依次串联安装有所述加热丝 (6) 、 电位器 (17) 、 电阻 (18) 和电容 (19) , 所述 电位器 (17) 、 电阻 (18) 和电容 (19) 串联后其。
6、两端并联一双向晶闸管 (20) , 电容 (19) 和双向 晶闸管共连的一端连接至电源 (14) 的一端, 电容 (19) 与电阻 (18) 共连的一端与双向晶闸管 (20) 的控制极之间设置一个双向触发二极管 (21) , 由双向触发二极管 (21) 控制双向晶闸管 (20) 的触发, 电路板 (13) 上还包括并联在本电路中保护双向晶闸管 (20) 过电压的压敏电阻 (22)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是所述电源 (14) 通过电位器 (17) 、 电阻 (18) 对电容 (19) 充电; 当电容 (19) 两端的充电电压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 (21) 的转折电压 时。
7、, 双向触发二极管 (21) 导通, 电容 (19) 上的电荷经双向触发二极管 (21) 和双向晶闸管 (20) 的控制极放电, 双向晶闸管 (20) 触发导通, 加热丝 (6) 得电加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是所述调温滚轮 (16) 与所述电位器 (17) 电连接, 调节电位器 (17) , 改变电容 (19) 的充电快慢, 从而改变加在加热丝 (6) 两端的 电压, 进而控制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是所述放气密封组件包括所述拔罐吸 盘 (8) 和所述环状连接座 (7) 连接处开设的出气孔 (22) , 所述出气孔 (22) 大致呈 。
8、“T” 型, 所述 出气孔 (22) 内安装有与出气孔 (22) 形状相适应的封堵塞 (23) , 所述封堵塞 (23) 伸出所述环 状连接座 (7) 的部分套装有复位弹簧 (24) , 所述封堵塞 (23) 上伸出所述环状连接座 (7) 的外 端安装有按压片 (25) , 所述环状连接座 (7) 外侧对应出气孔 (22) 位置的外周设有限位台 (26) , 所述按压片 (25) 位于限位台 (26) 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拔罐吸盘 (8) 呈 “喇叭” 型, 并且拔罐吸盘 (8) 的敞开口向外翘起并延伸, 从而增大与皮肤的接触面积。 8.如权利要。
9、求7所述的一种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拔罐吸盘 (8) 为橡胶材 料或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作的透明状拔罐吸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磁拔罐针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丝 (6) 在中空内腔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8853735 A 2 (5) 内呈螺旋状排布, 且由N极磁体 (3) 的底端到顶端排布逐渐稀疏。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8853735 A 3 热磁拔罐针灸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磁拔罐针灸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已知的针灸技术是通过针灸师使用金属制针按黄帝内经记载的人体经络穴 位刺。
10、入患者体内, 并通过捻转, 提插等手法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结构主要由针 及拍管组成, 拍管的上方冲压一棘齿, 该棘齿仅顶边或底边仍与管壁相连, 其余各边则与管 壁分离, 并向管倾斜, 使拍管的内径局部缩小, 借此得以夹住针柄, 使针固定在拍管中, 由于 这种金属针要插入人体骨骼夹缝及肌肉中, 造成的技术及结构缺陷如下: (1) 由于针灸使用的针为金属所制, 在久而久之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折断, 一旦发生不 但给病人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还会带来严重的医疗事故。 0003 (2) 针灸过程前要对针疗器具进行严格的无菌消毒处理, 这个处理过程至使用过 程的感染很难控制全过程无菌状态, 所以。
11、一旦针灸器具被感染针灸过程使用被插入人体造 成病人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0004 (3)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 人体是一个整体阴阳要平衡, 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生病失 衡调整平衡可解百病。 针与灸就是调整平衡治疗防病的手段。 针与灸是两个不同的施治术。 0005 针就是针刺, 是医者将针插入人体穴位刺激人体肌理及神经, 实现调整人体肌 理及经络, 实现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灸是对人体穴位施以外部加热, 刺激局部 肌理调整, 实现局部血管扩张,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顺畅来治疗的施治术。 所以, 针与灸两个 施治术难以同时进行施治。 0006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 利用燃火、 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 。
12、使之吸附于体表, 造成局 部瘀血, 以达到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 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 五十二病方 中就有关于 “角法” 的记载, 角法 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 0007 (4) 因该项技术属于医疗学科, 对针灸师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极高, 所以该项技术难 以推广, 更无法普及。 0008 (5) 现有技术在施治过程中, 不但要将插入人体而且还要施以手法 “捻” 、“转” 、 “提” 、“插” 来达到治疗目的, 过程繁琐, 不易操作。 0009 (6) 传统拔罐需要用火对罐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会产生不安全隐患且可能会烫伤 。
13、皮肤, 操作难度较大, 不能普遍用于个人和家庭的自我医疗保健。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以克 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加热、 针灸、 拔罐于一体, 结构简单, 消毒方便, 有效防 说明书 1/4 页 4 CN 108853735 A 4 止感染, 提高针灸效率, 使用方便的热磁拔罐针灸器,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0012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主磁针拔罐体和与所述主磁针拔罐体配合使用的引 磁贴片, 所述主磁针拔罐体包括圆管状外壳, 所述外壳顶端开口, 且外壳顶端外周设有外螺 纹, 所。
14、述外壳顶端螺接有磁针锁紧螺帽, 所述外壳顶端内部安装有加热控制组件, 所述外壳 底端大致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圆柱状N极磁体, 所述N极磁体底端大致 中心位置延伸出一细长的磁针, 所述磁针穿出通孔高于所述外壳底面, 所述N极磁体内部沿 N极磁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中空内腔, 所述中空内腔内安装有与加热控制组件电连接的加 热丝, 所述外壳底面沿底面的圆周方向固定设有环状连接座, 所述环状连接座上密封安装 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 所述拔罐吸盘和所述环状连接座连接处设有放气密封组件, 所述引 磁贴片包括硅胶贴片, 所述硅胶贴片的一侧面上安装有与所述N极磁体磁针配合的S极磁 片。 0013 。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N极磁体和所述加热控制组件之间安装有防磁隔离板, 所述N极磁体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隔热层, 防磁隔离板可对加热控制组件和加热丝进行隔 离, 有效延长了加热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 并且隔热层可防止使用过程中外壳受到N极磁体 的影响受热, 防止烫伤使用者。 00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加热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 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 与电 路板电连接的电源开关和调温滚轮, 所述电路板上依次串联安装有所述加热丝、 电位器、 电 阻和电容, 电位器、 电阻和电容串联后其两端并联一双向晶闸管, 电容和双向晶闸管共连的 一端连接至电源的一端, 电容与电阻共连的一端与双向晶闸管的。
16、控制极之间设置一个双向 触发二极管, 由双向触发二极管控制双向晶闸管的触发, 电路板上还包括并联在本电路中 保护双向晶闸管过电压的压敏电阻, 并联在电路中的压敏电阻保护双向晶闸管免受电源过 电压而损坏, 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 0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电源通过电位器、 电阻对电容充电; 当电容两端的充电电压 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转折电压时, 双向触发二极管导通, 电容上的电荷经双向触发二极 管和双向晶闸管的控制极放电, 双向晶闸管触发导通, 加热丝得电加热。 001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调温滚轮与所述电位器电连接, 调节电位器, 改变电容 的充电快慢, 从而改变加在加热丝两端的电。
17、压, 进而控制温度, 可选用简单的元器件搭建而 成, 成本低, 易搭建。 通过调节电位器, 改变电容的充电快慢, 从而改变加在加热丝两端的电 压, 达到调温的目的, 调温速度快, 操作简便。 001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放气密封组件包括所述拔罐吸盘和所述环状连接座连 接处开设的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大致呈 “T” 型, 所述出气孔内安装有与出气孔形状相适应的 封堵塞, 所述封堵塞伸出所述环状连接座的部分套装有复位弹簧, 所述封堵塞上伸出所述 环状连接座的外端安装有按压片, 所述环状连接座外侧对应出气孔位置的外周设有限位 台, 所述按压片位于限位台内, 放气密封组件放置拔罐吸盘和环状连接座。
18、连接处, 实用方 便, 并且在进行磁疗时既方便固定又能进行拔罐。 001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拔罐吸盘呈 “喇叭” 型, 并且拔罐吸盘的敞开口向外翘 起并延伸, 从而增大与皮肤的接触面积, 增大接触面积可有效的使主磁针拔罐体牢固吸附 在皮肤上, 不易掉落。 001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拔罐吸盘为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作的透 说明书 2/4 页 5 CN 108853735 A 5 明状拔罐吸盘, 方便使用者观察N极磁体的磁针与皮肤之间的距离。 002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加热丝在中空内腔内呈螺旋状排布, 且由N极磁体的底 端到顶端排布逐渐稀疏, 加热丝主要用于磁。
19、针的加热, 所以不均匀排布可以提高磁针的加 热效率。 00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热磁拔罐针灸器利用磁作用力原理, 使磁场产生的磁力线 穿透人体刺激人体肌理及经络神经, 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避免了现有技术治疗中针刺入人 体的痛苦, 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金属针灸过程中易断入人体的医疗事故, 改善了现有技术 针具细菌感染给病人造成的感染风险, 解决针灸学专业技术要求高, 难以推广的不足, 易于 操作, 便于推广, 更文明更安全。 0022 同时该热磁拔罐针灸器能够集加热、 针灸、 拔罐于一体, 且结合设计巧妙, 简单、 实 用、 功能多,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3 以下附图仅。
20、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 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磁针拔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引磁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控制组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 只通过说明的 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 毋庸置疑,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 在 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 正。 因此, 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 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5 。
21、参照附图, 该发明包括主磁针拔罐体和与主磁针拔罐体配合使用的引磁贴片, 主 磁针拔罐体包括圆管状外壳1, 外壳1顶端开口, 且外壳1顶端外周设有外螺纹, 外壳1顶端螺 接有磁针锁紧螺帽2, 外壳1顶端内部安装有加热控制组件, 外壳1底端大致中心位置开设有 通孔, 外壳1内安装有圆柱状N极磁体3, N极磁体3和加热控制组件之间安装有防磁隔离板 11, 防磁隔离板11可采用防磁的铝箔材料对软磁的铁皮进行表面覆盖达到防磁效果, N极磁 体3和外壳1之间设有隔热层12, 防磁隔离板11可对加热控制组件和加热丝6进行隔离, 有效 延长了加热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 并且隔热层12可防止使用过程中外壳受到N极。
22、磁体的影 响受热, 防止烫伤使用者, N极磁体3底端大致中心位置延伸出一细长的磁针4, 磁针4穿出通 孔高于外壳1底面, N极磁体3内部沿N极磁体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中空内腔5, 中空内腔5内安 装有与加热控制组件电连接的加热丝6, 加热丝6在中空内腔5内呈螺旋状排布, 且由N极磁 体3的底端到顶端排布逐渐稀疏, 加热丝6主要用于磁针4的加热, 所以不均匀排布可以提高 磁针4的加热效率, 外壳1底面沿底面的圆周方向固定设有环状连接座7, 环状连接座7内侧 安装有弹性材料制作的拔罐吸盘8, 拔罐吸盘为橡胶材料或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作的透 明状拔罐吸盘, 选用透明的方便使用者观察N极磁体的磁针与皮肤。
23、之间的距离, 拔罐吸盘8 说明书 3/4 页 6 CN 108853735 A 6 呈 “喇叭” 型, 并且拔罐吸盘8的敞开口向外翘起并延伸, 从而增大与皮肤的接触面积, 拔罐 吸盘8和环状连接座7连接处设有放气密封组件, 放气密封组件包括拔罐吸盘8和环状连接 座7连接处开设的出气孔22, 出气孔22大致呈 “T” 型, 出气孔22内安装有与出气孔22形状相 适应的封堵塞23, 封堵塞23伸出环状连接座7的部分套装有复位弹簧24, 封堵塞23上伸出环 状连接座7的外端安装有按压片25, 环状连接座7外侧对应出气孔22位置的外周设有限位台 26, 按压片25位于限位台26内, 引磁贴片包括可以贴。
24、在皮肤上的硅胶贴片9, 硅胶贴片9的一 侧面上安装有与N极磁体3的磁针4配合的S极磁片10。 0026 加热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13、 为电路板13供电的电源14、 与电路板13电连接的电 源开关15和调温滚轮16, 电路板13的依次串联安装有加热丝6、 电位器17、 电阻18和电容19, 电位器17、 电阻18和电容19串联后其两端并联一双向晶闸管, 电容19和双向晶闸管共连的 一端连接至电源14的一端, 电容19与电阻18共连的一端与双向晶闸管20的控制极之间设置 一个双向触发二极管21, 由双向触发二极管21控制双向晶闸管20的触发, 电路板13上还包 括并联在本电路中保护双向晶闸管20过。
25、电压的压敏电阻22, 并联在电路中的压敏电阻22保 护双向晶闸管20免受电源14过电压而损坏, 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电源14通过电位器17、 电 阻18对电容19充电; 当电容19两端的充电电压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21的转折电压时, 双向 触发二极管21导通, 电容19上的电荷经双向触发二极管21和双向晶闸管20的控制极放电, 双向晶闸管20触发导通, 加热丝6得电加热, 调温滚轮16与电位器17电连接, 调节电位器17, 改变电容19的充电快慢, 从而改变加在加热丝6两端的电压, 进而控制温度, 本电路选用简 单的元器件装配而成, 成本低, 易搭建。 通过调节电位器, 改变电容的充电快慢, 从而。
26、改变加 在加热丝两端的电压, 达到调温的目的, 调温速度快, 操作简便。 0027 热磁拔罐针灸器利用磁作用力原理, 使磁场产生的磁力线穿透人体刺激人体肌理 及经络神经, 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避免了现有技术治疗中针刺入人体的痛苦, 彻底解决了现 有技术金属针灸过程中易断入人体的医疗事故, 改善了现有技术针具细菌感染给病人造成 的感染风险, 解决针灸学专业技术要求高, 难以推广的不足, 在使用时将引磁贴片贴在需要 治疗的部位的一侧, 用手指按压按压片25, 将主磁针拔罐体的拔罐吸盘8吸在引磁贴片对应 另一侧面的皮肤上, 松开按压片25, 拔罐吸盘8与皮肤之间形成负压空间, 从而主磁针拔罐 体牢牢。
27、吸附在皮肤上, 打开电源开关15, 调节调温滚轮16至适宜温度, 对治疗部位进行电热 磁疗拔罐, 易于操作, 便于推广, 更文明更安全。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明书 4/4 页 7 CN 108853735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08853735 A 8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08853735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08853735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