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7751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0 CN 203777518 U (21)申请号 201420199918.9 (22)申请日 2014.04.23 A61N 5/06(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守英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 滨海医院 (72)发明人 王守英 (54) 实用新型名称 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科专用治疗烤 灯, 包括底座、 灯杆、 灯头和控制器, 灯杆的上端安 装灯头, 下端固定在底座上, 底座上部、 灯杆一侧 设有控制器, 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电源插头, 。
2、控制器 的输出端连接灯头, 灯头由安装在反射板上的紫 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激光二极管串组成。 本实用新 型具有紫外线和激光两重治疗功能、 使用寿命长、 照射强度可调节、 不易破碎及使用电压低, 有利于 病者安全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77518 U CN 203777518 U 1/1 页 2 1. 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包括底座、 灯杆、 灯头和控制器, 灯杆的上端安装灯头, 下端固 定在底座上, 底座。
3、上部、 灯杆一侧设有控制器, 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电源插头, 控制器的输出 端连接灯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灯头由安装在反射板上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激光二极管 串组成 ; 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 稳压电源、 集成电路、 二极管、 电阻、 电容、 电位器和三极管, 稳压电源的一输入端通过开关与电源插头的一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的另一输入端与电源插 头的另一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的一正输出端与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的正极端及激光二极管 串正极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的另一正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 第二电阻的一端及集成电 路的 4 脚、 14 脚、 10 脚相连接,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 第四。
4、二极管的负极 及集成电路的 13 脚相连接, 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及 集成电路的 1 脚相连接, 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 第二二极管的 正极与第一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相连接, 第一电位器的动端与集成电路的 2 脚、 6 脚及第一电 容的一端相连接, 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 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 第二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相连接, 第二电位器的动端与集成电路的 8 脚、 12 脚及第二电容的 一端相连接, 集成电路的3脚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 集成电路的11脚连接第四电容的一端, 集成电路的 5 脚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
5、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紫外线 发光二极管串的负极端相连接, 集成电路的 9 脚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 接,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激光二极管串的负极端相连接, 所述稳压电源的负输出端与第 一电容的另一端, 第二电容的另一端、 第三电容的另一端、 第四电容的另一端、 集成电路的 7 脚、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集成电路为双时基 集成电路, 其型号为 NE556。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串由 816 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顺。
6、向串联连接制成, 所述激光二极管串由 816 个激光二 极管顺向串联连接制成,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和激光二极管串在反射板上交错排列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稳压电源为具有两 路输出的 AC/DC 转换稳压电路, 其中一正输出端的电压为直流 1824V, 另一正输出端的电 压为直流 12V, 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为交流 220V。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灯杆能调整角度的 蛇形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77518 U 2 1/3 页 3 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
7、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病治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背景技术 0002 光疗是皮肤病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其适应症包括银屑病 ( 牛皮癣 )、 白癜 风、 脱发、 带状疤疹、 玫瑰康疹、 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 扁平苔癣、 慢性溃疡、 特异性皮疹、 毛 囊炎、 疖肿痛、 细菌性湿疹、 异位性皮炎、 斑秃、 痤疮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种顽固性皮肤病。目 前, 用于治疗以上皮肤病的治疗仪为氩气水银石英紫外线灯管, 但是氩气水银石英紫外线 灯管存在有寿命短、 照射强度不可调节、 容易破碎及使用电压较高不利于病者安全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8、 提供一种皮肤科专用治疗烤 灯。 0004 其技术方案是 : 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包括底座、 灯杆、 灯头和控制器, 灯杆的上端 安装灯头, 下端固定在底座上, 底座上部、 灯杆一侧设有控制器, 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电源插 头, 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灯头, 所述灯头由安装在反射板上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激光二 极管串组成 ; 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 稳压电源、 集成电路、 二极管、 电阻、 电容、 电位器和三极 管, 稳压电源的一输入端通过开关与电源插头的一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的另一输入端与电 源插头的另一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的一正输出端与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的正极端及激光二 极管串正极端相连接, 。
9、稳压电源的另一正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 第二电阻的一端及集 成电路的 4 脚、 14 脚、 10 脚相连接,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 第四二极管的 负极及集成电路的 13 脚相连接, 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 第二二极管的负 极及集成电路的 1 脚相连接, 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 第二二极 管的正极与第一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相连接, 第一电位器的动端与集成电路的 2 脚、 6 脚及第 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 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 第四二极管的正 极与第二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相连接, 第二电位器的动端与集成电路的 8 脚、 12 脚。
10、及第二电 容的一端相连接, 集成电路的 3 脚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 集成电路的 11 脚连接第四电容的 一端, 集成电路的 5 脚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的负极端相连接, 集成电路的 9 脚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相连接,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激光二极管串的负极端相连接, 所述稳压电源的负输出端 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 第二电容的另一端、 第三电容的另一端、 第四电容的另一端、 集成电 路的 7 脚、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 0005 其中, 所述集成电路为双时基集成电路, 其型号为 NE556。所述紫外线发。
11、光二极管 串由 816 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顺向串联连接制成, 所述激光二极管串由 816 个激光二 极管顺向串联连接制成,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和激光二极管串在反射板上交错排列设置。 所述稳压电源为具有两路输出的 AC/DC 转换稳压电路, 其中一正输出端的电压为直流 18 说 明 书 CN 203777518 U 3 2/3 页 4 24V, 另一正输出端的电压为直流 12V, 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为交流 220V。所述灯杆能调整 角度的蛇形管。 00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具有紫外线和激光两重治疗功能、 使用寿命长、 照 射强度可调节、 不易破碎及使用电压低, 有利于病者安全等优点。
12、。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08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参照图1图2, 一种皮肤科专用治疗烤灯, 包括底座1、 灯杆2、 灯头3和控制器4, 灯杆 2 的上端安装灯头 3, 下端固定在底座 1 上, 底座 1 上部、 灯杆 2 一侧设有控制器 4, 控 制器 4 输入端连接电源插头 5, 控制器 4 的输出端连接灯头 3, 灯头 3 由安装在反射板上的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激光二极管 33 串组成 ; 控制器 4 包括开关 K、 稳压电源 ZL、 集成电 路IC、 二极管D14、 电阻R1R。
13、4、 电容C1C4、 电位器W1W2和三极管T1T2, 稳压电源 ZL 的一输入端通过开关 K 与电源插头 5 的一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 ZL 的另一输入端与电源 插头 5 的另一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 ZL 的一正输出端与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的正极端及 激光二极管串 33 正极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 ZL 的另一正输出端与第一电阻 R1 的一端、 第二 电阻 R2 的一端及集成电路 IC 的 4 脚、 14 脚、 10 脚相连接, 第一电阻 R2 的另一端与第三二 极管 D3 的正极、 第四二极管 D4 的负极及集成电路 IC 的 13 脚相连接, 第二电阻 R2 的另一 端与第一二极管 。
14、D1 的正极、 第二二极管 D2 的负极及集成电路 IC 的 1 脚相连接, 第一二极 管 D1 的负极与第一电位器 W1 的一静端相连接, 第二二极管 D2 的正极与第一电位器 W1 的 另一静端相连接, 第一电位器W1的动端与集成电路IC的2脚、 6脚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 连接, 第三二极管 D3 的负极与第二电位器 W2 的一静端相连接, 第四二极管 D4 的正极与第 二电位器 W2 的另一静端相连接, 第二电位器 W2 的动端与集成电路 IC 的 8 脚、 12 脚及第二 电容 C2 的一端相连接, 集成电路 IC 的 3 脚连接第三电容 C3 的一端, 集成电路 IC 的 11 脚。
15、 连接第四电容 C4 的一端, 集成电路 IC 的 5 脚通过第三电阻 R3 与第一三极管 T1 的基极相 连接, 第一三极管 T1 的集电极与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的负极端相连接, 集成电路 IC 的 9 脚通过第四电阻 R4 与第二三极管 T2 的基极相连接, 第二三极管 T2 的集电极与激光二极 管串 33 的负极端相连接, 稳压电源 ZL 的负输出端与第一电容 C1 的另一端、 第二电容 C2 的 另一端、 第三电容 C3 的另一端、 第四电容 C4 的另一端、 集成电路 IC 的 7 脚、 第一三极管 T1 的发射极及第二三极管 T2 的发射极相连接。其中, 集成电路 IC 为双。
16、时基集成电路, 其型号 为 NE556。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由 816 个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顺向串联连接制成, 所述 激光二极管串 33 由 816 个激光二极管顺向串联连接制成,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和激 光二极管串 33 在反射板 1 上交错排列设置。稳压电源 ZL 为具有两路输出的 AC/DC 转换稳 压电路, 其中一正输出端V1的电压为直流1824V, 另一正输出端V2的电压为直流12V, 稳 压电源输入端 A、 N 的输入电压为交流 220V。灯杆 2 能调整角度的蛇形管。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 稳压电源 ZL 的直流 1824V 正输出端 V1 为紫外线发光。
17、 二极管串 32 和激光二极管串 33 提供电源, 稳压电源 ZL 的直流 12V 正输出端 V2 为集成电 说 明 书 CN 203777518 U 4 3/3 页 5 路 IC 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控制电路提供电源。集成电路 IC 的 16 脚、 第一电容 C1、 第三 电容 C3、 第一二极管 D1、 第二二极管 D2、 第一电位器 W1、 第二电阻 R2、 第三电阻 R3、 第一三 极管 T1 组成一个占空比可调的控制电路, 这个控制电路的驱动器第一三极管 T1 的集 电极及发射极串联连接在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负极端与稳压电源 ZL 的负极端 V0 之间, 用于控制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18、串 32 发光强度 ; 集成电路 IC 的 813 脚、 第二电容 C2、 第四电 容 C4、 第三二极管 D3、 第四二极管 D4、 第二电位器 W2、 第一电阻 R1、 第四电阻 R4、 第二三极 管 T2 组成另一个占空比可调的控制电路, 这个控制电路的驱动器第二三极管 T2 的集 电极及发射极串联连接在激光二极管串 33 负极端与稳压电源 ZL 的负极端 V0 之间, 用于控 制激光二极管串 33 发光强度。 0011 使用时, 将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固定在患者床头或固定在地面上, 调整灯杆2使灯 头 3 设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及激光二极管串 33 的一面对准患部, 开启控制器 。
19、4 上的 开关 K, 然后根据医嘱选择使用紫外线治疗还是激光治疗。如需要紫外线治疗时, 调节第一 电位器 W1 使 W1 的动触点向右滑动,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的发光强度逐步加强至合适位 置, 并调节第二电位器 W2, 使 W2 的动触点向左滑动到最左端, 此时激光二极管串 33 的发光 强度最低即可。如需要激光治疗时, 调节第二电位器 W2 使 W2 的动触点向右滑动, 激光二极 管串33的发光强度逐步加强至合适位置, 并调节第一电位器W1, 使W1的动触点向左滑动到 最左端, 此时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串 32 的发光强度最低即可。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紫外线和激光两重治疗功能、 使用寿命长、 照射强度可调节、 不易 破碎及使用电压低, 有利于病者安全等优点。 说 明 书 CN 203777518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7751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