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856551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97767.6

申请日:

20140226

公开号:

CN203736723U

公开日:

201407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5/067

主分类号:

A61N5/067

申请人:

周利民

发明人:

周利民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市农科所试验农场12号

优先权:

CN20142009776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所述单体的激光治疗头包括固定部及可拆卸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手柄,固接于手柄内部的激光管、激光管驱动模组和管状散热器,所述管状散热器套接在激光管上;所述可拆卸部包括罩壳,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与罩壳紧密配合,所述罩壳套在管状散热器上。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与激光治疗仪配合使用,用于鼻科疾病的物理治疗,具有较好的消炎、消肿、镇痛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所述单体的激光治疗头包括固定部及可拆卸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手柄,固接于手柄内部的激光管、激光管驱动模组和管状散热器,所述管状散热器套接在激光管上;所述可拆卸部包括罩壳,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与罩壳紧密配合,所述罩壳套在管状散热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的手柄处采用弹簧铰链连接,所述手柄顶端的内侧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互成锐角,所述锐角为10°~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底部设有卡扣,所述管状散热器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为独立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为一体式,在所述罩壳底部设有薄膜连接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底部还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覆盖部分或全部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上半部的侧壁上设有呼吸槽,所述呼吸槽为圆形、椭圆形或多棱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 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背景技术

激光是20世纪人类伟大发明之一,并且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 其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列入中华医学会编著《激光医学分册》。低强度 激光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已经肯定。文献检测发现主要应用在 治疗脑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精神科 疾病、银屑病等症。根据健康医学发现,低强度激光在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前期预防及发病后的恢复期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亚健康及抑 制人体的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国内外众多学者及科研机构就低强度激光的作用机理分别从光 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色度学、影像学、核 医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等发面不同角度进行了纵深的研究。目前低强度 激光照射疗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多学科临床。

2005年起,我国利用弱激光消炎这一特性研制成功了第一代激 光治疗鼻炎的理疗仪器,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上 市,而其中治疗鼻炎的治疗头只有单独独立的治疗头,此后其治疗头 发展为双头,成为双头激光鼻腔治疗头,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传统方法不符合人体生 理特征、患者使用不方便,而且易产交叉感染,插入鼻腔不稳定等问 题,提出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其特征在于:

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所述单体的激光 治疗头包括固定部及可拆卸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手柄、固定于手柄内部的激光管、激光管驱动模 组和管状散热器,所述管状散热器套接在激光管上;

所述可拆卸部包括罩壳,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导纤维,所述光 导纤维与罩壳紧密配合;所述罩壳套在管状散热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的手柄之间采 用弹簧铰链连接,所述手柄顶端的内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互成锐角,所 述锐角为10°~70°;优选为25°~45°。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底部还设有卡扣,所述管状散热器上设有卡 槽;所述卡扣与卡槽相互配合使罩壳固定于管状散热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为一次性使用,避免罩壳二次污染和患者之 间的交叉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为独立式设计,可单独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为一体式设计,在所述罩壳底部设有薄膜连 接臂。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底部还设有加长加大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 可覆盖部分或全部手柄,更好的防止手柄微生物与使用者的接触,防 止二次污染或交叉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上半部的侧壁上设有呼吸槽,所述呼吸槽可 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多棱形等任意形状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与激光治疗仪配合使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通过激光治疗头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实现电能转化光能,它将其产生的 治疗激光通过治疗头输出,用于鼻科疾病物理辅助治疗,具有较好的 消炎、消肿、镇痛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加长加大的管状散热器,从而解决了普通激 光治疗头因为散热不良问题而导致的经常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由两个单激光治疗头组成,并有手柄的铰链连接, 通过弹簧铰链和定位凸起形成带有锥度的斜坡,在使用时利用两个鼻 头罩壳互成锐角,使鼻头罩壳夹住鼻腔防止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与鼻 腔滑落,同时在使用时使罩壳和散热器之间间隙发生变化。互相接触 产生摩擦力,使鼻头罩壳固定在两个散热器上。防止鼻头罩壳在使用 时与手柄和散热器滑落。

3)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部与可拆卸部的结构设计,其可拆卸部 的罩壳隔离患者与电子元器件等零部件接触,使用安全。

4)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部为一次性使用,罩壳底部加长加大罩 住部分手柄,更有效地防止手柄上的微生物与患者的接触而产生的交 叉感染。

5)本实用新型治疗头的手柄根据人体生理特征设计,设有符合 人手指把握的生理曲度。并设置防滑纹,使用舒适感更佳。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体式罩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中:1.第一激光治疗头2.第二激光治疗头3.手柄4.激 光管5.激光管驱动模组6.管状散热器7.罩壳8.光导纤 维9.弹簧铰链10.定位凸起11.呼吸槽12.薄膜连接臂 13.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包括 活动连接的第一激光治疗头1和第二激光治疗头2,所述单体的激光治 疗头包括固定部及可拆卸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手柄3,固接于手柄内 部的激光管4、激光管驱动模组5和管状散热器6,所述管状散热器6 套接在激光管4上;所述可拆卸部包括罩壳7,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 导纤维8,所述光导纤维8与罩壳7紧密配合;所述罩壳7套在管状散热 器6上。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1和第二激光治疗头2的手柄之间采用弹 簧铰链9连接,所述手柄3顶端的内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10。所 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成锐角,所述锐角为10°~60 °。

所述罩壳为一次性使用,避免罩壳二次污染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 染。所述罩壳为独立式设计,可单独拆卸。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所述罩 壳上半部的侧壁上设有呼吸槽11,所述呼吸槽11可以是圆形、椭圆 形或多棱形等任意形状的凹槽。

其它结构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所述罩壳为一体式设计,在所述罩壳底部设有薄膜连接臂12。

其它结构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所述罩壳7底部设有加长加大的保护罩13,所述保护罩13可覆 盖部分或全部手柄,更好的防止手柄微生物与使用者的接触,防止二 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其它结构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与激光治疗仪配合使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通过激光治疗头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实现电能转化光能,使治疗输出激 光光波。用于鼻科疾病物理治疗,具有较好的消炎、消肿、镇痛功效。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如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本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 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 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应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 内。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367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30 CN 203736723 U (21)申请号 201420097767.6 (22)申请日 2014.02.26 A61N 5/067(2006.01) (73)专利权人 周利民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市农科所 试验农场 12 号 (72)发明人 周利民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 体激光照射鼻头, 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激光治疗 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 所述单体的激光治疗头包 括固定部及可拆卸部 ; 所。

2、述固定部包括手柄, 固 接于手柄内部的激光管、 激光管驱动模组和管状 散热器, 所述管状散热器套接在激光管上 ; 所述 可拆卸部包括罩壳, 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导纤 维, 所述光导纤维与罩壳紧密配合, 所述罩壳套在 管状散热器上。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与激光治疗仪 配合使用, 用于鼻科疾病的物理治疗, 具有较好的 消炎、 消肿、 镇痛功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36723 U CN 203736723 U 1/1 页。

3、 2 1.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 所述单体的激光治疗头包括固定 部及可拆卸部 ; 所述固定部包括手柄, 固接于手柄内部的激光管、 激光管驱动模组和管状散热器, 所述 管状散热器套接在激光管上 ; 所述可拆卸部包括罩壳, 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导纤维, 所述光导纤维与罩壳紧密配 合, 所述罩壳套在管状散热器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的手柄处采用弹簧铰链连接, 所述手柄顶端的内侧还设有 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 3. 根据权利。

4、要求 2 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互成锐角, 所述锐角为 10 70。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罩 壳底部设有卡扣, 所述管状散热器上设有卡槽 ; 所述卡扣与卡槽相互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罩 壳为独立式。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罩 壳为一体式, 在所述罩壳底部设有薄膜连接臂。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

5、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罩壳底部还设有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覆盖部分或全部手柄。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罩壳上半部的侧壁上设有呼吸槽, 所述呼吸槽为圆形、 椭圆形或多棱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36723 U 2 1/3 页 3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 头。 背景技术 0002 激光是 20 世纪人类伟大发明之一, 并且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其临床技术操作规 范列入中华医学会编著 激光医。

6、学分册 。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已经肯 定。文献检测发现主要应用在治疗脑部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白血病、 精 神科疾病、 银屑病等症。 根据健康医学发现, 低强度激光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期预防及发 病后的恢复期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亚健康及抑制人体的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0003 国内外众多学者及科研机构就低强度激光的作用机理分别从光学、 生物学、 解剖 学、 生物生理学、 生物化学、 色度学、 影像学、 核医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等发面不同角度进行了 纵深的研究。目前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多学科临床。 0004 2005 年起, 我国利用弱激光消炎。

7、这一特性研制成功了第一代激光治疗鼻炎的理疗 仪器, 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批准上市, 而其中治疗鼻炎的治疗头只有单独独 立的治疗头, 此后其治疗头发展为双头, 成为双头激光鼻腔治疗头, 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传统方法不符合人体生理特征、 患者使 用不方便, 而且易产交叉感染, 插入鼻腔不稳定等问题, 提出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 光照射鼻头。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 0007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其特征在于 : 0008 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

8、治疗头, 所述单体的激光治疗头包括 固定部及可拆卸部 ; 0009 所述固定部包括手柄、 固定于手柄内部的激光管、 激光管驱动模组和管状散热器, 所述管状散热器套接在激光管上 ; 0010 所述可拆卸部包括罩壳, 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导纤维, 所述光导纤维与罩壳紧 密配合 ; 所述罩壳套在管状散热器上。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的手柄之间采用弹簧铰链连 接, 所述手柄顶端的内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互成锐角, 所述锐角为 10 70 ; 优选为 25 45。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罩壳底部还设有卡扣。

9、, 所述管状散热器上设有卡槽 ; 所述卡扣与卡 槽相互配合使罩壳固定于管状散热器上。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罩壳为一次性使用, 避免罩壳二次污染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说 明 书 CN 203736723 U 3 2/3 页 4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罩壳为独立式设计, 可单独拆卸。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罩壳为一体式设计, 在所述罩壳底部设有薄膜连接臂。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罩壳底部还设有加长加大的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可覆盖部分或全 部手柄, 更好的防止手柄微生物与使用者的接触, 防止二次污染或交叉感染。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罩壳上半部的侧壁上设有呼吸槽, 所述呼吸槽。

10、可以是圆形、 椭圆形 或多棱形等任意形状的凹槽。 0019 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与激光治疗仪配合使用,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通过激光治疗头 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实现电能转化光能, 它将其产生的治疗激光通过治疗头输出, 用于鼻科 疾病物理辅助治疗, 具有较好的消炎、 消肿、 镇痛功效。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0021 1) 本实用新型采用加长加大的管状散热器, 从而解决了普通激光治疗头因为散热 不良问题而导致的经常损坏的问题。 0022 2) 本实用新型由两个单激光治疗头组成, 并有手柄的铰链连接, 通过弹簧铰链和 定位凸起形成带有锥度的斜坡, 在使用时利用两个鼻头罩壳互。

11、成锐角, 使鼻头罩壳夹住鼻 腔防止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与鼻腔滑落, 同时在使用时使罩壳和散热器之间间隙发生变 化。互相接触产生摩擦力, 使鼻头罩壳固定在两个散热器上。防止鼻头罩壳在使用时与手 柄和散热器滑落。 0023 3) 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部与可拆卸部的结构设计, 其可拆卸部的罩壳隔离患者与 电子元器件等零部件接触, 使用安全。 0024 4)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部为一次性使用, 罩壳底部加长加大罩住部分手柄, 更有 效地防止手柄上的微生物与患者的接触而产生的交叉感染。 0025 5) 本实用新型治疗头的手柄根据人体生理特征设计, 设有符合人手指把握的生理 曲度。并设置防滑纹, 使用舒适感更。

12、佳。 0026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2 为图 1 的 B-B 剖视图 ; 0029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的一体式罩壳结构示意图 ; 0031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4 的结构示意图 ; 0032 图 6 为图 5 的 B-B 剖视图 ; 0033 图中 : 1. 第一激光治疗头 2. 第二激光治疗头 3. 手柄 4. 激光管 5. 激光管驱动模 组 6. 管状散热器 7. 罩壳 8. 光导纤维 9. 弹簧铰链 10. 。

13、定位凸起 11. 呼吸槽 12. 薄膜连接 臂 13. 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 1 0035 如图 1、 2 所示的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 说 明 书 CN 203736723 U 4 3/3 页 5 激光治疗头 1 和第二激光治疗头 2, 所述单体的激光治疗头包括固定部及可拆卸部 ; 所述固 定部包括手柄 3, 固接于手柄内部的激光管 4、 激光管驱动模组 5 和管状散热器 6, 所述管状 散热器 6 套接在激光管 4 上 ; 所述可拆卸部包括罩壳 7, 及镶嵌在罩壳内部的光导纤维 8, 所述光导纤维 8 与罩壳 7 紧密配合 ; 所述罩壳。

14、 7 套在管状散热器 6 上。所述第一激光治疗 头 1 和第二激光治疗头 2 的手柄之间采用弹簧铰链 9 连接, 所述手柄 3 顶端的内侧设有相 互配合的定位凸起 10。所述第一激光治疗头和第二激光治疗头成锐角, 所述锐角为 10 60。 0036 所述罩壳为一次性使用, 避免罩壳二次污染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所述罩壳为 独立式设计, 可单独拆卸。 0037 实施例 2 0038 如图 3 所示的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头, 所述罩壳上半部的侧壁 上设有呼吸槽 11, 所述呼吸槽 11 可以是圆形、 椭圆形或多棱形等任意形状的凹槽。 0039 其它结构特征与实施例 1 相同。 004。

15、0 实施例 3 0041 所述罩壳为一体式设计, 在所述罩壳底部设有薄膜连接臂 12。 0042 其它结构特征与实施例 1 相同。 0043 实施例 4 0044 所述罩壳 7 底部设有加长加大的保护罩 13, 所述保护罩 13 可覆盖部分或全部手 柄, 更好的防止手柄微生物与使用者的接触, 防止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0045 其它结构特征与实施例 1 相同。 0046 本实用新型治疗头与激光治疗仪配合使用,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通过激光治疗头 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实现电能转化光能, 使治疗输出激光光波。 用于鼻科疾病物理治疗, 具有 较好的消炎、 消肿、 镇痛功效。 0047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如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 但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认识到, 以上实施例仅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只要在本 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 变型都应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请求 保护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736723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36723 U 6 2/3 页 7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36723 U 7 3/3 页 8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36723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