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856546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0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16651.0

申请日:

20170301

公开号:

CN106730397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5/06,A61B5/0205,A61B5/01

主分类号:

A61N5/06,A61B5/0205,A61B5/01

申请人:

深圳金田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皓正,陈定寿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新生社区中勤路26号201

优先权:

CN201710116651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谈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使得室内空间内密布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流,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的脉冲光波;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生器,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为0.1万到30万个之间;其系统包括MCU控制器、智能开关、智能温控仪、脉冲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本发明将光灸技术集成在室内空间,在包括住宅、办公室等人体主要活动场所构建有益人体健康的环境,同时具有光灸保健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使得室内空间内密布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流,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的脉冲光波;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生器,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为0.1万到30万个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室内空间设置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应所述远红外发热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智能温控仪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温度为40-6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将所述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到上位机或智能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进入室内空间的每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并将所述生命特征参数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生命特征参数设置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 6.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器、智能开关、智能温控仪、脉冲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所述远红外发热体形成的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中,所述远红外发热体与所述智能温控仪连接,所述智能温控仪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驱动所述智能温控仪;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室内空间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所述空气加湿器和所述空气除湿器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对应每一个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湿度检测仪、负离子检测仪和电子温度计,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设置在同一室内空间;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所述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红外温度检测仪、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所述红外温度检测仪和所述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获取人体的体温、心率以及呼吸参数并传输到所述MCU控制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感应并识别用户身份,对应每一用户存储体温、心率以及呼吸参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养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长寿成为了人们首要的追求,但是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环境,大部分人群均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的患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的活力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如果及时进行疏导,会走出健康阴影,如果任其发展,则会转成疾病。亚健康高危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又是高危中的高危,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威胁人的生命,导致40岁就早亡的局面。为了调节人体健康状态,增加生活质量,人们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从公共角度出发的城市绿色、节能减排、垃圾处理以及水污染防治等等,从个人或者局部环境优化出发的空气净化设备、净水设备也开始得到广泛地运用。

人们对于环境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影响进行了不断地探索,试图破解人体健康长寿的奥秘,通过采集一些长寿区域的自然环境数据,如著名的广西巴马长寿村;研究表明,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自然环境好,水和空气质量上乘,无污染,长寿老人大多长期食用无任何激素的天然生态食品,素多荤少。其一,巴马地区的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竟高达0.1万到5万个;空气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微粒,它就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对人的生命活动的着很重要的影响,有人称其为“空气维生素”,甚至有人称其为“长寿素”,在自然界中,大气离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却可以感受到负氧离子的存在。在自然界中,负氧离子既可以生长,也可以消失,保持某一动态平衡状态,一般情况下,地表面的负氧离子浓度为400-700个/cm3左右。同样,负氧离子浓度的高底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人们时刻需要它,尤其在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据环境专家研究表明,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在每立方厘米在20个以下时,人就会感到倦怠,头昏脑胀,令人感到不适,甚至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情绪不安,呼吸困难、工作效率下降以致引起一些症状不明的病变。当每立方厘米达到1000-10000个时,人就会感到心平气和,平静安定,当每立方厘米数达到1万个以上时,人就会感到神清气爽,舒适惬意;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达到10万个以上时,就能起到镇静,止喘,消除疲劳调节神经等防病,治病的效果。其二,巴马地区位于特殊的高地磁断裂带,在高磁场的作用下,不仅日照时间平均5小时,而且80%以上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在烈日下,也不会感觉毒辣;远红外线不仅能激活水,更能不断地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

基于巴马地区的自然环境健康长寿奥秘,人们试图将通过现代科技模拟出巴马自然环境,通过远红外发生器以及负离子发生器、氧气发生器等设备建立了密闭地养生舱、养生屋等,但是这种养生保健设备使用时需要进入其中,显然不能够长期使用,从而对于改善人体健康的效果非常有限。除了室外场所之外,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一般包括住宅、办公室,能够在这些活动区域构建有益人体健康的环境,将大大地改善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将光灸技术集成在室内空间,在包括住宅、办公室等人体主要活动场所构建有益人体健康的环境,同时具有光灸保健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使得室内空间内密布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

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流,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的脉冲光波;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生器,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为0.1万到30万个之间。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是远红外碳纤维线,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在室内空间的四周墙壁、天花板以及地面上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优选的,所述脉冲光波的频率范围为1-1000Hz。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内空间设置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

进一步的,对应所述远红外发热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智能温控仪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温度为40-60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采集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将所述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到上位机或智能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进入室内空间的每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并将所述生命特征参数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生命特征参数设置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想,为了实现上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包括MCU控制器、智能开关、智能温控仪、脉冲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所述远红外发热体形成的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中,所述远红外发热体与所述智能温控仪连接,所述智能温控仪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驱动所述智能温控仪;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室内空间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所述空气加湿器和所述空气除湿器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对应每一个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环境湿度检测仪、负离子检测仪和电子温度计,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设置在同一室内空间;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所述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红外温度检测仪、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所述红外温度检测仪和所述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获取人体的体温、心率以及呼吸参数并传输到所述MCU控制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感应并识别用户身份,对应每一用户存储体温、心率以及呼吸参数。

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是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壳体、设置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壳体内的电源变压单元和高频高压发生单元,所述电源变压单元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单元连接,驱动至少一组电极,对应所述电极设置有对流风机。将负离子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采用阵列的方式等距扩展至原来放电电极数量的2-3倍,并按对称方位安装;每只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对流换气风机,将转换的负离子充分扩散至需要的空间,且含量均匀;所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和换气风机的供电方式由MCU控制器程序控制,解决了小粒径负离子单位体积内负离子浓度的含量能达到巴马负离子浓度的含量。

使用时,在住宅、办公室等室内空间的墙壁、地面或者天花板上安装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远红外碳纤维线,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构成),最优方式是六个面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体阵列,通过智能温控仪同一或者分别控制每一个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主要通过控制电源功率,从而控制远红外的强度,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参数;通过脉冲发生器向智能温控仪加载脉动电流,从而获得脉冲光波,通过控制脉冲光波的频率实现远红外线的光灸;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除湿器(或者与具有加湿、除湿功能的空调器连接),以及设置湿度、温度、负离子浓度实时监测的仪器,所有仪器设备均与MCU控制器连接,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从而对室内环境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远程调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健康需要。

另外,住宅、办公室的入口处设置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能够自动记录每一个进入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通过非接触的生命特征检测设备快速获取每一个用户的健康指数,将健康指数实时推送到智能移动终端,智能移动终端上可以存储健康专家知识库,向用户推荐最佳的室内环境参数,当室内空间内具有多个用户时,能够综合计算最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室内环境参数,实现自动调节或者用户手动调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远红外光灸保健技术、负离子、空气湿度、温度等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促进和改善作用的环境参数进行综合调控,结合了智能家居技术,在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上实现对人体健康最大化的切合和促进,上述技术手段避免了对人体进行强烈地刺激,相比于现有的太空氧仓、养生舱等风险小,与用户活动场所融为一起,获得切实的健康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远红外发热体阵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墙体,20-远红外发热体阵列,30-支撑框架,40-能量石阵列层,51-负离子发生器壳体,52-电源变压单元,53-高频高压发生单元,54-电极,55-散热翅片,56-对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

光灸技术将“传统养生医学、医学经络理论”与“现代红外医学,负离子医学”相结合,是中国针灸和艾灸的创新和发展。光灸技术是利用远红外生命光波的“内生热效应”的能量进行治疗,也是热敷疗法的应用;另一方面更难能可贵的是利用它的"非热效应"进行信息治疗,自动探穴,起到针灸和艾灸的作用!

“非热效应”是指并非由热量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如:伤口愈合,红血球变形,内分泌调节,免疫功能的提高,神经安定,镇痛的作用。所以远红外光波线照射穴位——自动探穴(不用像针灸一样要准确穴位扎针那么麻烦),是一种利用传统医学经络理论,使远红外线的能量信息由表及里的传递,充分发挥远红外线的“非热效应”自动探穴,起到针灸、艾灸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好方法。

基于上述发明原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使得室内空间内密布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

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流,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的脉冲光波;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生器,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为0.1万到30万个之间。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是远红外碳纤维线,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在室内空间的四周墙壁、天花板以及地面上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优选的,所述脉冲光波的频率范围为1-1000Hz。

其中,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内空间设置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

其中,对应所述远红外发热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智能温控仪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温度为40-60度之间。

其中,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采集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将所述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到上位机或智能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进入室内空间的每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并将所述生命特征参数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生命特征参数设置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

如图1-4所示,基于同一发明构想,为了实现上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包括MCU控制器、智能开关、智能温控仪、脉冲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所述远红外发热体形成的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中,所述远红外发热体与所述智能温控仪连接,所述智能温控仪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驱动所述智能温控仪;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室内空间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其中,智能开关是集成了有线或者无线通信单元的通断开关,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单元与MCU控制器实现控制信号通信。

其中,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所述空气加湿器和所述空气除湿器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其中,对应每一个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环境湿度检测仪、负离子检测仪和电子温度计,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设置在同一室内空间;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所述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以及负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红外温度检测仪、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所述红外温度检测仪和所述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获取人体的体温、心率以及呼吸参数并传输到所述MCU控制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感应并识别用户身份,对应每一用户存储体温、心率以及呼吸参数。

其中,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是采用低功率毫米波(λ=8mm)为探测信号,运用多普勒雷达原理和生理信号检测技术非接触的检测人体的呼吸、心率参数。如图5所示,在室内空间的墙体上设置支撑框架30,将至少一层远红外发热体阵列20设置在支撑框架30内,围绕远红外发热体阵列20可以设置保温层、防火层、反射层等多层结构,最外层是一般装饰层,也可以是能量石阵列层40,能量石因含有多种矿物质而被广泛应用到保健行业,能够永久的产生微电流,这种电流和人体神经的电流类似,这样就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另外能量石还能释放负离子,这些负离子能够调节人体平衡,让身心放松,活化细胞,提高自愈率等作用,并能抑制身体的氧化和除异味的功效。能量石一般包括托玛琳电气石,砭石,玉石,锗石等;这些能量石同时具有装饰和保健效果。能量石是现今人类所了解的任何矿物质中含氧量最高的,是一般矿物质的5-10倍,能量石释放出的气具有卓越的天然治愈力,可排万病之根,补阳刚之气,长期使用可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预防病患,永保年轻健康的体魄。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是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壳体51、设置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壳体51内的电源变压单元52和高频高压发生单元53,所述电源变压单元52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单元53连接,驱动至少一组电极54,对应所述电极54设置有对流风机56;对应高频高压发生单元53还设置有散热翅片55。将负离子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采用阵列的方式等距扩展至原来放电电极数量的2-3倍,并按对称方位安装;每只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对流换气风机,将转换的负离子充分扩散至需要的空间,且含量均匀;所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和换气风机的供电方式由MCU控制器程序控制,解决了小粒径负离子单位体积内负离子浓度的含量能达到巴马负离子浓度的含量。

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是现有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如厦门方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MA220-001),能够达到100-120万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浓度,通过对放电电极阵列式设置,通过试验表明能够达到400万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浓度,从而达到本发明的使用要求。

使用时,在住宅、办公室等室内空间的墙壁、地面或者天花板上安装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远红外碳纤维线,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构成),最优方式是六个面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体阵列,通过智能温控仪同一或者分别控制每一个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主要通过控制电源功率,从而控制远红外的强度,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参数;通过脉冲发生器向智能温控仪加载脉动电流,从而获得脉冲光波,通过控制脉冲光波的频率实现远红外线的光灸;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除湿器(或者与具有加湿、除湿功能的空调器连接),以及设置湿度、温度、负离子浓度实时监测的仪器,所有仪器设备均与MCU控制器连接,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从而对室内环境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远程调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健康需要。

另外,住宅、办公室的入口处设置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能够自动记录每一个进入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通过非接触的生命特征检测设备快速获取每一个用户的健康指数,将健康指数实时推送到智能移动终端,智能移动终端上可以存储健康专家知识库,向用户推荐最佳的室内环境参数,当室内空间内具有多个用户时,能够综合计算最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室内环境参数,实现自动调节或者用户手动调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16651.0 (22)申请日 2017.03.01 (71)申请人 深圳金田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 道新生社区中勤路26号201 (72)发明人 王皓正陈定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 (51)Int.Cl. A61N 5/06(2006.01) A61B 5/0205(2006.01) A61B 5/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

2、调控方法及 其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 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内空 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使 得室内空间内密布8-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 通 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 流, 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微米波长的远红 外线的脉冲光波;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 生器, 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 量为0.1万到30万个之间; 其系统包括MCU控制 器、 智能开关、 智能温控仪、 脉冲发生器、 负离子 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 本发明将光灸技术集 成在室内空间, 在包括住宅、 办公室等人体主要 。

3、活动场所构建有益人体健康的环境, 同时具有光 灸保健功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06730397 A 2017.05.31 CN 106730397 A 1.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使得室内空间内密布8-14微米 波长的远红外线; 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流, 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微米 波长的远红外线的脉冲光波;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生器, 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为 0.1万到30万个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

4、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 步骤: 在室内空间设置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 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 步骤: 对应所述远红外发热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智能温控仪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温 度为40-6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 步骤: 实时采集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 将所述温度、 湿度以及负氧离 子浓度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到上位机或智能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灸。

5、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 步骤: 采集进入室内空间的每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 并将所述生命特征参数传送到上位 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并根据所述生命特征参数设置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氧离子 浓度参数。 6.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MCU控制器、 智能开关、 智 能温控仪、 脉冲发生器、 负离子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形成的远红外 发热体阵列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中,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与所述智能温控仪连 接, 所述智能温控仪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MCU 控制器连接, 驱。

6、动所述智能温控仪; 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室内空间内, 所述负离子 发生器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空气 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 所述空气加湿器和所述空气除湿器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 连接; 对应每一个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MCU控 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环境 湿度检测仪、 负离子检测仪和电子温度计, 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 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 电子温度计设置在同一室内空间; 所述环境。

7、湿度检测仪、 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 度计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无线 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 所述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730397 A 2 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传送到上位机或者 智能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 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红外温度检测仪、 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 所述红外温 度检测仪和所述毫米波。

8、非接触检测仪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 获取人体的体温、 心率 以及呼吸参数并传输到所述MCU控制器, 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人脸 识别装置, 感应并识别用户身份, 对应每一用户存储体温、 心率以及呼吸参数。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730397 A 3 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保健养生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健康长寿成为了人们首要的追求, 但是城市化以及工业化 发展, 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环境, 大部分人群均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

9、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 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处于亚健康的患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表现为一定时间的活力下 降、 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如果及时进行疏导, 会走出健康阴 影, 如果任其发展, 则会转成疾病。 亚健康高危人群中, 糖尿病、 高血压、 肿瘤又是高危中的 高危, 如果不及时干预, 会威胁人的生命, 导致40岁就早亡的局面。 为了调节人体健康状态, 增加生活质量, 人们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改善生活环境, 从公共角度出发的城市绿色、 节能减 排、 垃圾处理以及水污染防治等等, 从个人或者局部环境优化出发的空气净化设备、 净水设 备也开始得到广泛地运用。 0003 人。

10、们对于环境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影响进行了不断地探索, 试图破解人体健康长寿 的奥秘, 通过采集一些长寿区域的自然环境数据, 如著名的广西巴马长寿村; 研究表明, 巴 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自然环境好, 水和空气质量上乘, 无污染, 长寿老人大多长期食 用无任何激素的天然生态食品, 素多荤少。 其一, 巴马地区的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 竟高达0.1万到5万个; 空气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微粒, 它就像食物中的维生素 一样, 对人的生命活动的着很重要的影响, 有人称其为 “空气维生素” , 甚至有人称其为 “长 寿素” , 在自然界中, 大气离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人们却可以感受到负氧离。

11、子的存在。 在 自然界中, 负氧离子既可以生长, 也可以消失, 保持某一动态平衡状态, 一般情况下, 地表面 的负氧离子浓度为400-700个/cm3左右。 同样, 负氧离子浓度的高底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 关, 人们时刻需要它, 尤其在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 据环境专家研究表明, 空气中的负氧离 子浓度在每立方厘米在20个以下时, 人就会感到倦怠, 头昏脑胀, 令人感到不适, 甚至头昏、 头痛、 恶心、 呕吐、 情绪不安, 呼吸困难、 工作效率下降以致引起一些症状不明的病变。 当每 立方厘米达到1000-10000个时, 人就会感到心平气和, 平静安定, 当每立方厘米数达到1万 个以上时, 人就会。

12、感到神清气爽, 舒适惬意; 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达到10万个以上时, 就能 起到镇静, 止喘, 消除疲劳调节神经等防病, 治病的效果。 其二, 巴马地区位于特殊的高地磁 断裂带, 在高磁场的作用下, 不仅日照时间平均5小时, 而且80以上是被誉为生命之光 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 在烈日下, 也不会感觉毒辣; 远红外线不仅能激活水, 更能不 断地激活人体组织细胞, 增强人体新陈代谢, 改善微循环, 提高人体免疫力。 0004 基于巴马地区的自然环境健康长寿奥秘, 人们试图将通过现代科技模拟出巴马自 然环境, 通过远红外发生器以及负离子发生器、 氧气发生器等设备建立了密闭地养生舱、 养 生屋。

13、等, 但是这种养生保健设备使用时需要进入其中, 显然不能够长期使用, 从而对于改善 人体健康的效果非常有限。 除了室外场所之外, 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一般包括住宅、 办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6730397 A 4 公室, 能够在这些活动区域构建有益人体健康的环境, 将大大地改善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及其系 统, 将光灸技术集成在室内空间, 在包括住宅、 办公室等人体主要活动场所构建有益人体健 康的环境, 同时具有光灸保健功能。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

14、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使得室内空间内密布8-14 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 0009 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流, 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 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的脉冲光波; 0010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生器, 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 为0.1万到30万个之间。 0011 优选的,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是远红外碳纤维线, 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 在室 内空间的四周墙壁、 天花板以及地面上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0012 优选的, 所述脉冲光波的频率范围为1-10。

15、00Hz。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4 在室内空间设置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 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在40-60 之间。 0015 进一步的, 对应所述远红外发热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智能温控仪控制所述 远红外发热体温度为40-60度之间。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7 实时采集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 将所述温度、 湿度以及负 氧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到上位机或智能移动终端;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

16、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9 采集进入室内空间的每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 并将所述生命特征参数传送到 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并根据所述生命特征参数设置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氧 离子浓度参数。 0020 基于同一发明构想, 为了实现上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本发明还 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包括MCU控制器、 智能开关、 智能温控仪、 脉 冲发生器、 负离子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形成的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中,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与所述智能温控仪连接, 所述智能 温控仪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所。

17、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驱动所述智能温控仪; 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室内空间内,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过 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 湿器, 所述空气加湿器和所述空气除湿器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0022 进一步的, 对应每一个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6730397 A 5 器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环境湿度检测仪、 负离 子检测仪和电子温。

18、度计, 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 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设置 在同一室内空间; 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 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与所述MCU控 制器连接。 0024 进一步的,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 线通信模块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 所述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红外温度检测仪、 毫米 波非接触检测仪, 所述红外温度检测仪和所述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进入 位置。

19、, 获取人体的体温、 心率以及呼吸参数并传输到所述MCU控制器, 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 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 感应并识别用户身份, 对应每一用户存储体温、 心率 以及呼吸参数。 0026 优选的,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是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所述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包 括负离子发生器壳体、 设置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壳体内的电源变压单元和高频高压发生单 元, 所述电源变压单元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单元连接, 驱动至少一组电极, 对应所述电极设 置有对流风机。 将负离子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采用阵列的方式等距扩展至原来放电电极数量 的2-3倍, 并按对称方位安装; 每只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对流换气风机, 将。

20、转换的负离子充分 扩散至需要的空间, 且含量均匀; 所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和换气风机的供电方式由MCU控制器 程序控制, 解决了小粒径负离子单位体积内负离子浓度的含量能达到巴马负离子浓度的含 量。 0027 使用时, 在住宅、 办公室等室内空间的墙壁、 地面或者天花板上安装远红外发热体 阵列(远红外碳纤维线, 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构成), 最优方式是六个面均设置有远 红外发热体阵列, 通过智能温控仪同一或者分别控制每一个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 主 要通过控制电源功率, 从而控制远红外的强度, 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 温度参数; 通过脉冲发生器向智能温控仪加载脉动电流, 从而获得。

21、脉冲光波, 通过控制脉冲 光波的频率实现远红外线的光灸;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加湿器、 除湿 器(或者与具有加湿、 除湿功能的空调器连接), 以及设置湿度、 温度、 负离子浓度实时监测 的仪器, 所有仪器设备均与MCU控制器连接, 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 从而对室内环境能够实现实时监测, 远程调控,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健康需要。 0028 另外, 住宅、 办公室的入口处设置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 能够自动记录每一 个进入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 通过非接触的生命特征检测设备快速获取每一个用户的健康 指数, 将健康指数实时推送到智能移动终端, 智能移动终端上。

22、可以存储健康专家知识库, 向 用户推荐最佳的室内环境参数, 当室内空间内具有多个用户时, 能够综合计算最有利于整 个群体的室内环境参数, 实现自动调节或者用户手动调节。 002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远红外光灸保健技术、 负离子、 空气湿度、 温度等对于人体 健康具有重要促进和改善作用的环境参数进行综合调控, 结合了智能家居技术, 在智能化 的技术基础上实现对人体健康最大化的切合和促进, 上述技术手段避免了对人体进行强烈 地刺激, 相比于现有的太空氧仓、 养生舱等风险小, 与用户活动场所融为一起, 获得切实的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6730397 A 6 健康收益。 附图说明 0。

23、030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0032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0033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结构框图; 0034 图5为本发明的远红外发热体阵列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5 图6为本发明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 10-墙体, 20-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30-支撑框架, 40-能量石阵列层, 51-负离 子发生器壳体, 52-电源变压单元, 53-高频高压发生单元, 54-电极, 55-散热翅。

24、片, 56-对流 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 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 下面所描述 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8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 0039 光灸技术将 “传统养生医学、 医学经络理论” 与 “现代红外医学,负离子医学” 相结 合, 是中国针灸和艾灸的创新和发展。 光灸技术是利用远红外生命光波的 “内生热效应” 的 能量进行治疗, 也是热敷疗法的应用; 另一方面更难能可贵的是利用它的非热效应进行 信息治疗,。

25、 自动探穴, 起到针灸和艾灸的作用! 0040 “非热效应” 是指并非由热量所产生的生理效应, 如: 伤口愈合, 红血球变形, 内分 泌调节, 免疫功能的提高, 神经安定, 镇痛的作用。 所以远红外光波线照射穴位自动探 穴(不用像针灸一样要准确穴位扎针那么麻烦), 是一种利用传统医学经络理论, 使远红外 线的能量信息由表及里的传递, 充分发挥远红外线的 “非热效应” 自动探穴, 起到针灸、 艾灸 的作用,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好方法。 0041 基于上述发明原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包括 以下步骤: 0042 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上设置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使得。

26、室内空间内密布8-14 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 0043 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驱动电流, 使得远红外发热体发出8-14 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的脉冲光波; 0044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负离子发生器, 使得室内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 为0.1万到30万个之间。 0045 优选的,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是远红外碳纤维线, 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 在室 内空间的四周墙壁、 天花板以及地面上均设置有远红外发热体阵列。 0046 优选的, 所述脉冲光波的频率范围为1-1000Hz。 0047 其中,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还包括以下步骤: 说明书 4/6 页 7 CN 。

27、106730397 A 7 0048 在室内空间设置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 使得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在40-60 之间。 0049 其中, 对应所述远红外发热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智能温控仪控制所述远红 外发热体温度为40-60度之间。 0050 其中,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51 实时采集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参数, 将所述温度、 湿度以及负 氧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传输到上位机或智能移动终端; 0052 其中,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法,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53 采集进入室内空间的每一个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 。

28、并将所述生命特征参数传送到 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并根据所述生命特征参数设置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以及负氧 离子浓度参数。 0054 如图1-4所示, 基于同一发明构想, 为了实现上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方 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包括MCU控制器、 智能开关、 智 能温控仪、 脉冲发生器、 负离子发生器以及远红外发热体,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形成的远红外 发热体阵列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至少一个内壁中,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与所述智能温控仪连 接, 所述智能温控仪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MCU 控制器连接, 驱动所述智能温控。

29、仪; 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室内空间内, 所述负离子 发生器通过所述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0055 其中, 智能开关是集成了有线或者无线通信单元的通断开关, 通过有线或者无线 通信单元与MCU控制器实现控制信号通信。 0056 其中,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空气加湿器和空气除湿器, 所述空气加湿器和所述空气除湿器通过智能开关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0057 其中, 对应每一个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 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0058 其中,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环境湿度检测仪、 负离子检 测仪和电子。

30、温度计, 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 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设置在同 一室内空间; 所述环境湿度检测仪、 所述负离子检测仪和所述电子温度计与所述MCU控制器 连接。 0059 其中,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 信模块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 所述室内空间的温度、 湿度 以及负离子浓度参数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传送到上位机或者智能移动终端。 0060 其中, 所述基于光灸保健的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还包括红外温度检测仪、 毫米波非 接触检测仪, 所述红外温度检测仪和所述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进入位 置, 。

31、获取人体的体温、 心率以及呼吸参数并传输到所述MCU控制器, 室内空间的进入位置还 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 感应并识别用户身份, 对应每一用户存储体温、 心率以 及呼吸参数。 0061 其中, 毫米波非接触检测仪是采用低功率毫米波( 8mm)为探测信号, 运用多普 勒雷达原理和生理信号检测技术非接触的检测人体的呼吸、 心率参数。 如图5所示, 在室内 空间的墙体上设置支撑框架30, 将至少一层远红外发热体阵列20设置在支撑框架30内, 围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6730397 A 8 绕远红外发热体阵列20可以设置保温层、 防火层、 反射层等多层结构, 最外层是一般装饰 。

32、层, 也可以是能量石阵列层40, 能量石因含有多种矿物质而被广泛应用到保健行业, 能够永 久的产生微电流, 这种电流和人体神经的电流类似, 这样就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的 作用, 另外能量石还能释放负离子, 这些负离子能够调节人体平衡, 让身心放松, 活化细胞, 提高自愈率等作用, 并能抑制身体的氧化和除异味的功效。 能量石一般包括托玛琳电气石, 砭石, 玉石, 锗石等; 这些能量石同时具有装饰和保健效果。 能量石是现今人类所了解的任 何矿物质中含氧量最高的, 是一般矿物质的5-10倍, 能量石释放出的气具有卓越的天然治 愈力, 可排万病之根, 补阳刚之气, 长期使用可促进新陈代谢, 血液循。

33、环, 预防病患, 永保年 轻健康的体魄。 0062 优选的, 如图6所示,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是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所述小粒径负离 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壳体51、 设置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壳体51内的电源变压单元52 和高频高压发生单元53, 所述电源变压单元52与所述高频高压发生单元53连接, 驱动至少 一组电极54, 对应所述电极54设置有对流风机56; 对应高频高压发生单元53还设置有散热 翅片55。 将负离子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采用阵列的方式等距扩展至原来放电电极数量的2-3 倍, 并按对称方位安装; 每只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对流换气风机, 将转换的负离子充分扩散至 需要的空间, 且含量均匀。

34、; 所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和换气风机的供电方式由MCU控制器程序控 制, 解决了小粒径负离子单位体积内负离子浓度的含量能达到巴马负离子浓度的含量。 0063 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是现有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 如厦门 方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MA220-001), 能够达到100-120万每立 方厘米的负离子浓度, 通过对放电电极阵列式设置, 通过试验表明能够达到400万每立方厘 米的负离子浓度, 从而达到本发明的使用要求。 0064 使用时, 在住宅、 办公室等室内空间的墙壁、 地面或者天花板上安装远红外发热体 阵列(远红外碳纤维线, 或者碳纤维远红外线电热管。

35、构成), 最优方式是六个面均设置有远 红外发热体阵列, 通过智能温控仪同一或者分别控制每一个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温度, 主 要通过控制电源功率, 从而控制远红外的强度, 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远红外发热体阵列的 温度参数; 通过脉冲发生器向智能温控仪加载脉动电流, 从而获得脉冲光波, 通过控制脉冲 光波的频率实现远红外线的光灸; 在室内空间设置多个小粒径负离子发生器、 加湿器、 除湿 器(或者与具有加湿、 除湿功能的空调器连接), 以及设置湿度、 温度、 负离子浓度实时监测 的仪器, 所有仪器设备均与MCU控制器连接, 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 从而对室内环境能够实现实时监测, 远程。

36、调控,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健康需要。 0065 另外, 住宅、 办公室的入口处设置红外传感器和人脸识别装置, 能够自动记录每一 个进入室内空间的用户信息, 通过非接触的生命特征检测设备快速获取每一个用户的健康 指数, 将健康指数实时推送到智能移动终端, 智能移动终端上可以存储健康专家知识库, 向 用户推荐最佳的室内环境参数, 当室内空间内具有多个用户时, 能够综合计算最有利于整 个群体的室内环境参数, 实现自动调节或者用户手动调节。 0066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 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这些实施方式 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6730397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106730397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106730397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106730397 A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106730397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