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856472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1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28641.8

申请日:

20161227

公开号:

CN106983956A

公开日:

2017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36

主分类号:

A61N1/36

申请人:

烟台万适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国章,施佑宗,王志勇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机场路88号

优先权:

104144109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吕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以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核心肌训练衣的若干特定位置,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多个低频作用区,供电刺激用户身体之腹直肌、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等部位,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包含:一电源供应部,提供两种频率之电源。另外包含一固定着具,其中包括一固定衣及固定带,系供环绕固定用户腹部、背部及骨盆周围区域,以及一电极设置部,以多个电极的特定设置于固定着具的若干特定位置上,当用户穿上本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供以非侵入方式电刺激用户腹直肌、腰背肌及骨盆底肌等部位进而达到更完美的运动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系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核心肌训练衣的若干特定位置,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多个低频作用区,供电刺激用户身体的核心肌部位,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的结构包含:一电源供应部,所述电源供应部系提供两种不同频率之电源,其中包含:第一频率电源,系提供一固定频率之电源;第二频率电源,系提供另一固定频率之电源;一固定着具,系供固定用户腹、腰、背部及骨盆周围区域,其中包含:一固定衣,系供环绕包覆用户之腹、腰、背部,其中包含:一第一电源接口,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一供电端通过对应导线配置电性连接;以及,一第二电源接口,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另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二供电端通过对应导线配置电性连接;一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系连接于所述固定衣,供固定用户臀部下方区域;一电极设置部,系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固定着具的若干特定位置,供多个电极通过对应导线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频率电源以及所述第二频率电源,其中所述电极设置部包含:一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一第一电力线;一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第二电力线;一第四电极,所述第四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一第五电极,所述第五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一第三电力线;一第六电极,所述第六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五电极形成一第四电力线;一第七电极,所述第七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一第八电极,所述第八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七电极形成一第五电力线;一第九电极,所述第九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八电极形成一第六电力线;一第十电极,所述第十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一第十一电极,所述第十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十电极形成一第七电力线;一第十二电极,所述第十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十一电极形成一第八电力线;一第十三电极,所述第十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一第九电力线;一第十四电极,所述第十四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系设置于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六电极形成一第十电力线;所述第一电力线与所述第三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一低频作用区,所述第二电力线与所述第四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二低频作用区,所述第一低频作用区及第二低频作用区涵盖区域对应用户身体的腹直肌;以及,所述第五电力线与所述第七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三低频作用区,所述第六电力线与所述第八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四低频作用区,所述第三低频作用区及第四低频作用区涵盖区域对应用户身体的腰背肌;以及所述第九电力线与所述第十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五低频作用区,对应用户身体的骨盆底肌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电源系提供一固定1000Hz-10000Hz频率之基准中频电源;所述第二频率电源系提供第一频率增加或减少300Hz以下生理有效频率之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电极数量根据干扰作用区的需要按照以下计算公式而设定:电极数=作用区数X4电极-(作用区数-1)X2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衣包含相互匹配结合的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一结合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一侧;所述第二结合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衣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件及所述第二结合件匹配结合方式为魔术扣、钩扣、扣环、拉链子母扣中之一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衣包含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衣的另一侧;所述固定带左右两端以半固定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半固定连接方式为束带圈、磁扣、带夹、弹簧扣、回转扣、挂扣(parrotclasp)、触发式弹压夹、速脱钩中之一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部可形成一小型化电源主机,其中第一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一供电端,并与所述固定衣之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以供由第一频率电源供电;以及第二频率电源,第二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二供电端,并与所述固定衣之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以供由第二频率电源供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部可由一结合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使用的运动健康器材提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健康器材为跑步机、楕圆机、自行车、健身车及按摩椅中一项或其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属于运动器材及医疗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人对于身体的保健意识逐年升起,除了饮食的控制及营养均衡外,也逐渐有了保健运动的观念,对于各类的有氧运动或是无氧运动皆是国人近年来所热衷讨论的,无论如何,这些运动都帮助我们训练肌力及肌耐力,增加新陈代谢效率以消秏身体热量,以获得一个更健康的身体及更健美的体态,就一般而言,我们多半可通过所熟知的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或各类球类运动以及有氧健身操来达到运动的效果,若仔细分析上述运动所训练人体上的肌肉的分布,将会发现上肢、两臂、胸大肌、下肢大腿、小腿等部位于训练过程中是经常锻练到的,就人体之其它部位而言,特别是腹直肌、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相较之下却难以达到锻练效果,然而上述的腹直肌、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却是人体中较为重要的核心肌,因此,在各项运动的训练中,多半强调身体中核心肌群的锻练,这是因为核心肌群是支持身体躯干的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腰背肌、骨盆底肌,核心肌群锻练的重要性,在于核心肌群发挥保护身体躯干的功用,不论做任何运动时,核心肌群必收缩稳定,并吸收运动时造成的冲击力,减少身体所受的运动伤害,另外也有保护脊椎的作用,若身体中的核心肌群衰弱,因为身体主干支撑力不足的关系,生活中行卧坐站等动作都有可能造成一定机率的脊椎及腰部受伤。核心肌群的锻练也是欲达成身材健美最首要的步骤,也是最有效率维持身材的区域性肌肉锻练,近年来渐被大家注意,特别是演艺者,甚至一般民众大多会用锻炼核心肌来保持身材,若是运动员,核心肌群的锻练更是不可少的,因为核心肌锻练可说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核心肌群有强健才能发挥运动最佳效果。此外,核心肌群中的骨盆底肌更是影响我们的排泄、生育、子宫前列腺等功能的关键,可说核心肌的强健与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常锻练核心肌群之腹直肌,腰背肌及骨盆肌需要专业知识以及花费相当的时间,先前有利用低频脉冲用部位式扫瞄电刺激来作血液循环及淋巴流通消水肿之美容为目的电极衣(1)、但腹直肌、腰背肌及骨盆肌等核心肌群器官面积比较大,而且深厚,一般用1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式神经肌肉电刺激法会因频率低,皮肤电阻有数K到数10KΩ,大部份电流消耗在表皮浅层不但无法深入体内进行电刺激,而且还会使皮肤有刺痛感甚至于烧伤,如图1所示,若使用中频常用频率1000~10000Hz则皮肤电阻只有100Ω左右、阻力小故电流可深入体内,但中频在数KHz的电流比生理有效频率1~300Hz高很多,无法对身体产生电刺激效果。通常如图1B在第一频率电源11两端各接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2,在第二频率电源12两端各接第四电极304和第五电极305时,假如第一频率电源11为4000Hz,第二频率电源12为4100Hz时,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2的电场与第四电极304和第五电极305之间的电场会产生交叉干扰成100Hz的低频作用区41、依电极的配置干扰作用区41可深入体内进行有效的电刺激作用。这种利用中频干扰产生低频作用区的电刺激法叫中频干扰电刺激(Interferential Current Therapy简称IFC或IFT)这种干扰法可深入体内器官进行肌肉训练、淋巴循环及新陈代谢(2)而且也可对骨盆底肌做训练对于排泄的保健效果都有临床的证实(3)但中频干扰法电极片多,电极位置及配线复杂,目前大都在诊所由専业人员进行。

另外,运动也可通过训练辅助器材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而言,欲达到运动效果,常见的有氧运动器材皆可以使用,如跑步机、健身车、楕圆机等,使用时不受时间、场地与与天气影响,任何时间都可在家或健身房使用,都算是相当便利的健身器材,虽可能达到节省运动时间且提高方便性及部分运动训练的目的,然而无论以上哪一项运动辅助器材在用户,腹直肌及腰背肌和骨盆腔底肌却是难以达到同时锻练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通过将多个电极配置于所述核心肌训练衣的若干特定位置的方法,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多个低频作用区,供电刺激用户身体之腹直肌、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等部位。

本发明是利用中频干扰电刺激法产生多个低频干扰作用区来涵盖腹直肌、腰背肌等大面积而且深厚的器官,并用电极片的定位来使低频干扰作用区深入骨盆内对肌肉神经产生电刺激效果,又利用特别的配线来使电极重迭减少电极数,以及共享电源使电极电源系统简化,以便固定于马甲或涵盖腹、背及臀部之织物上。

两个低频干扰作用区的电极及电源简化方法如图1B及图1C所示。图1B为两个独立中频干扰系統图,图1B上部为图1C之4电极片2电源,产生第一低频作用区41的电路,图1B下部为第一频率电源11’之第一电源接口负极201b’端接第二电极302’,第一频率电源11’之第一电源接口正极201a’端接第三电极303,第二频率电源12’之第二电源接口负极202b’端接第五电极305’,第二频率电源12’之第二电源接口正极202a’端接第六电极306,这时产生第二低频作用区42。共享8片电极,两对电源。图1C是把电极305与305’合并,电极302与302’合并、以及电源11与11’、电源12与12’结合。这种电极合并方法、电极数可依干扰作用区计算如下式:

电极数=作用区数×4电极-(作用区数-1)×2电极………(1)

以上3个低频干扰作用区可以此类推、变成如图3D所示。

本发明是①多作用区有效涵盖多器官。②多器官同时进行电刺激训练可省时间。③电极合并法减少电极数及简化配线。④电源减少成中频干扰最少需要之2电源、故本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也可适用于现有的中频干扰。⑤用电极固定于马甲或衣服上来正确定位,解决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的限制。

当用户穿上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供以非侵入方式电刺激用户腹直肌、腰背肌及骨盆底肌等部位进而达到更完美的运动效果。又,把电刺激器与各项运动训练辅助器材之电控部合并时,穿戴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与各项运动器材结合,即可同时达到锻炼核心肌以及其它肌群之训练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特殊之处在于,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核心肌训练衣的若干特定位置,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若干低频作用区,供电刺激用户身体之腹直肌、腰背肌及骨盆底肌等部位,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的结构包括:

一电源供应部,所述电源供应部提供两种不同频率之电源,其中包含一第一频率电源,系提供一固定1000Hz-10000Hz频率之中频电源,所述第一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一供电端;以及一第二频率电源,系提供第一频率增加或减少300Hz以下生理有效频率之电源,所述第二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二供电端。

一固定着具,用于固定用户腹、腰、背部以及骨盆周围区域,其包含:

一固定衣,用于环绕包覆用户之腹、腰、背部,其中包含一第一电源接口,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一供电端通过对应导线配置电性连接;以及一第二电源接口,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另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二供电端通过对应导线配置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固定衣更包含一第一结合件,所述第一结合件系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衣之一侧;以及包含一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二结合件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另一侧,供与所述第一结合件匹配结合,所述第一结合件及所述第二结合件之结合方式为魔术扣、扣环、子母扣等其中之一者或其组合。

一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固定衣,用于固定用户臀部下方区域,所述固定衣更包含一第一连接件,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一侧之特定位置,以及一第二连接件,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另一侧之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位置;其中,所述固定带之左右两端以半固定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半固定连接方式可为魔术扣、束带圈、磁扣、带夹、弹簧扣、回转扣、挂扣(parrot clasp)、触发式弹压夹、速脱钩等固定方式其中之一者或其组合。

一电极设置部,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固定着具的若干特定位置,供多个电极通过对应导线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频率电源以及第二频率电源,所述电极设置部包含:

一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一第一电力线;

一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第二电力线;

一第四电极,所述第四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五电极,所述第五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一第三电力线;

一第六电极,所述第六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第六电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五电极形成一第四电力线;

一第七电极,所述第七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八电极,所述第八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七电极形成一第五电力线;

一第九电极,所述第九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八电极形成一第六电力线;

一第十电极,所述第十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十一电极,所述第十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十电极形成一第七电力线;

一第十二电极,所述第十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十一电极形成一第八电力线;

一第十三电极,所述第十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一第九电力线;

一第十四电极,所述第十四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设置于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供与所述第六电极形成一第十电力线。

所述第一电力线与所述第三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一低频作用区,所述第二电力线与所述第四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二低频作用区,所述第一低频作用区及第二低频作用区所涵盖区域对应用户之腹直肌;以及,所述第五电力线与所述第七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三低频作用区,所述第六电力线与所述第八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四低频作用区,所述第三低频作用区及第四低频作用区所涵盖区域对应用户之腰背肌;以及所述第九电力线与所述第十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五低频作用区,对应用户之骨盆底肌区域。

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的电源供应部可为一小型化主机,供用户穿着本电极衣时配戴使用,达到轻量化之运动目的,也可为一运动健康器材,结合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使用,其中所述运动健康器材可为跑步机、楕圆机、自行车、健身车等运动器材及按摩椅等装置等任一项或及其组合,同时达到锻炼核心肌以及其它肌群之训练效果外,尚可做训练管控之信息共享。

附图说明

图1为身体阻抗与频率关系图;

图1A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

图1B为两中频干扰系统电极图;

图1C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2A为腰背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

图2B为腰背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3A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正面示意图;

图3B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背面示意图;

图3C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3D为腹直肌与骨盆底肌综合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4A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展开示意图;

图4B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正面穿戴示意图;

图4C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背面穿戴示意图

图5A为小型化电源主机之正面图;

图5B为小型化电源主机之背面图;

图6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与运动健康器材结合搭配使用示意图;

在图中,1、电源供应部;10、供电端;101、第一供电端;101a、第一供电端正极;101b、第一供电端负极;102、第二供电端;102a、第二供电端正极;102b、第二供电端负极;11、第一频率电源;11’第一频率电源;12、第二频率电源;12’第二频率电源;2、固定着具;20、电源接口;201、第一电源接口;201a、第一电源接口正极;201a’、第一电源接口正极;201b、第一电源接口负极;201b’、第一电源接口负极;202、第二电源接口;202a、第二电源接口正极;202a’、第二电源接口正极;202b、第二电源接口负极;202b’、第二电源接口负极;21、固定衣;21a、第一结合件;21b、第二结合件;21c、第一连接件;21d、第二连接件;22、固定带;3、电极设置部;3a、第一电力线;3b、第二电力线;3c、第三电力线;3d、第四电力线;3e、第五电力线;3f、第六电力线;3g、第七电力线;3h、第八电力线;3i、第九电力线;3j、第十电力线;301、第一电极;302、第二电极;302’、第二电极;303、第三电极;304、第四电极;305、第五电极;305’、第五电极;306、第六电极;307、第七电极;308、第八电极;309、第九电极;310、第十电极;311、第十一电极;312、第十二电极;313、第十三电极;314、第十四电极;4、低频作用区;41、第一低频作用区;42、第二低频作用区;43、第三低频作用区;44、第四低频作用区;45、第五低频作用区;6、伸缩导线;7、用户;71、腹直肌;72、腰背肌;73、骨盆底肌;73a、骨盆底肌前侧;73b、骨盆底肌后侧;8、核心肌训练电极衣;9、跑步机;9a、跑步机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多个电极及其导线配置,通过一电源供应部所提供的两频率电源,以产生低频作用区的电极电刺激法为基础,将其结合于一固定着具2并穿戴于用户7身上,其中当用户7穿上固定衣21时,便分别于用户7之腹直肌71区块以及腰背肌72区块各设置六片电极,以各产生两个低频作用区,涵盖腹直肌71区块以及腰背肌72区块并电刺激达到锻练核心肌群之效果,另外固定着具2的固定带固定于用户7臀下部位,并设置两电极于臀下部位两侧,与腹直肌71中两电极产生相互干扰作用,进而产生一个低频作用区,可深入骨盆直达骨盆底肌73达到电刺激锻练效果,兹说明如下:

如图1A、1C所示,图1A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图1C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由于本发明是以电极配置产生电刺激治疗方法为基础技术,由图1A可得知,于用户7前方腹直肌71位置分别配置第一电极301、第二电极302、第三电极303、第四电极304、第五电极305以及第六电极306,并对照图1C可得知,第一频率电源11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接口正极201a与第一电源接口负极201b,第二频率电源12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源接口正极202a与第二电源接口负极202b,且通过第一频率电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与各电极间电性连接,形成第一电力线3a、第二电力线3b、第三电力线3c以及第四电力线3d,其中第一电力线3a与第三电力线3c相互干扰以产生第一低频作用区41,而第二电力线3b与第四电力线3d相互干扰以产生第二低频作用区42,两低频作用区接合所涵盖范围为腹直肌71区块,可供电刺激腹直肌71达到锻练核心肌群之效果。

如图2A、2B所示,图2A为腰背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图2B为腰背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由图2A可得知,于用户7之背后腰背肌72位置分别配置第七电极307、第八电极308、第九电极309、第十电极310、第十一电极311以及第十二电极312,并对照图2B可得知通过第一频率电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与各电极间电性连接,形成第五电力线3e、第六电力线3f、第七电力线3g以及第八电力线3h,其中第五电力线3e与第七电力线3g相互干扰以产生第三低频作用区43,而第六电力线3f与第八电力线3h相互干扰以产生第四低频作用区44,两低频作用区接合所涵盖范围为腰背肌72区块,可供电刺激腰背肌72达到锻练核心肌群之效果,且由图2B得知,电极配置方式与上述腹直肌71电刺激电极配置雷同。

如图3A、3B、3C及3D所示,图3A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正面示意图,图3B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背面示意图,图3C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图3D为腹直肌与骨盆底肌综合电极配线示意图,其电极配置方式包括图3A中腹直肌71所设置的第三电极303与第六电极306,以及图3B中设置于用户7臀下部位两侧的第十三电极313与第十四电极314,图3C中的第一频率电源11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接口正极201a和第一电源接口负极201b,第二频率电源12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源接口正极202a和第二电源接口负极202b,并通过第一频率电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与各电极间配线电性连接,而形成第九电力线3i及第十电力线3j,且第九电力线3i与第十电力线3j相互干扰以产生第五低频作用区45,其涵盖范围可深入骨盆腔内之骨盆底肌73,可供电刺激骨盆底肌73达到锻练核心肌群之效果。

如图4A、4B及4C所示,图4A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展开示意图,图4B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正面穿戴示意图,图4C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背面穿戴示意图,由图4A得知,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由一固定衣21及一固定带22所组成,固定衣21两侧各附有结合件,分别为第一结合件21a及第二结合件21b,两结合件可匹配结合为魔术扣、扣环、子母扣等其中之一者或其组合,固定衣21上特定位置(特定位置是指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的位置)附有第一连接件21c及第二连接件21d,用于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中的固定带22两端相互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21c及第二连接件21d可为魔术扣、束带圈、磁扣、带夹、弹簧扣、回转扣、挂扣(parrotclasp)、触发式弹压夹、速脱钩等固定方式其中之一者或其组合,而后将本发明的电极特定配置及配线装置于固定衣21以及固定带上若干特定位置,此外,于固定衣21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频率电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电性连接之第一电源接口201及第二电源接口202,使各电极经由对应导线连接对应的电源接口,由图4B及4C得知,当用户7穿戴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时,所配置的电极皆包覆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里,故以虚线方块标示包覆于其内的多个电极位置。

如图5A、5B所示,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的电源供应部11可为一小型化电源主机,图5A为小型化电源主机的正面图,图5B为小型化电源主机的背面图,由图5A及5B可知,小型化电源主机主要功能为提供两种不同频率之电源,其中包含有第一频率电源11,并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一供电端101,其中包含第一供电端正极101a以及第一供电端负极101b,并可通过配线或其它方式电性连接于固定衣21上的第一电源接口201,以供由第一频率电源11供电;以及第二频率电源12,并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二供电端102,其中包含第二供电端正极102a以及第二供电端负极102b,可通过配线或其它方式电性连接于固定衣21上的第二电源接口202,以供由第二频率电源12供电。

如图6所示,图6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与运动健康器材结合搭配使用示意图,一般而言,运动健康器材泛指跑步机9、楕圆机、健身车等运动器材及按摩椅等装置。由图6中得知,用户7可穿戴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并同时结合健康运动器材,在此以跑步机9为例,藉由用户7穿戴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透过对应伸缩导线6连接跑步机9,可由跑步机9的电源连接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的第一电源接口201及第二电源接口202,提供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所需用电,更可通过跑步机控制部9a与跑步机9交换运动信息。如此达到藉重各项运动健康器材之使用的同时,穿戴本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更可加强核心肌群,如腹直肌71、腰背肌72及骨盆底肌73等之锻练,以期节省运动时间及成本且裨益身体肌肉全面性锻练的功效。

文献

(1)CN97121306-脉冲式美容器的电极紧身衣

(2)Interferential current therapy Goats,BrJsportMed1990.

(3)Pelvic-floor rehabilitation,Part2:Pelvic-floorreeducationwithinterferentialcurrentsandexerciseinthetreatmentofgenuinestressincontinenceinpostpartumwomen--acohortstudy.

DumoulinCPhysTher.1995Dec;75(12):1075-81.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228641.8 (22)申请日 2016.12.27 (30)优先权数据 104144109 2015.12.28 TW (71)申请人 烟台万适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机场路 88号 (72)发明人 谢国章施佑宗王志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7225 代理人 吕静 (51)Int.Cl. A61N 1/3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

2、心肌训练电极衣, 以设置 多个电极于所述核心肌训练衣的若干特定位置, 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多个低频作用区, 供 电刺激用户身体之腹直肌、 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 等部位, 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包含: 一电源供 应部, 提供两种频率之电源。 另外包含一固定着 具, 其中包括一固定衣及固定带, 系供环绕固定 用户腹部、 背部及骨盆周围区域, 以及一电极设 置部, 以多个电极的特定设置于固定着具的若干 特定位置上, 当用户穿上本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供以非侵入方式电刺激用户腹直肌、 腰背肌及骨 盆底肌等部位进而达到更完美的运动效果。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0页 CN 106983956 A。

3、 2017.07.28 CN 106983956 A 1.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系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核心肌训练衣的若干特 定位置, 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多个低频作用区, 供电刺激用户身体的核心肌部位, 所 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的结构包含: 一电源供应部, 所述电源供应部系提供两种不同频率之电源, 其中包含: 第一频率电源, 系提供一固定频率之电源; 第二频率电源, 系提供另一固定频率之电源; 一固定着具, 系供固定用户腹、 腰、 背部及骨盆周围区域, 其中包含: 一固定衣, 系供环绕包覆用户之腹、 腰、 背部, 其中包含: 一第一电源接口, 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

4、与所述第一供电端通过对应 导线配置电性连接; 以及, 一第二电源接口, 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另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二供电端通过对 应导线配置电性连接; 一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系连接于所述固定衣, 供固定用户臀部下方区域; 一电极设置部, 系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固定着具的若干特定位置, 供多个电极通过对 应导线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频率电源以及所述第二频率电源, 其中所述电极设置部包 含: 一第一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

5、供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一第一电力线; 一第三电极, 所述第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第二电力线; 一第四电极, 所述第四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五电极, 所述第五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一第三电力线; 一第六电极, 所述第六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五电极形成一第四电力线; 一第七电极, 所述第七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

6、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八电极, 所述第八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七电极形成一第五电力线; 一第九电极, 所述第九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八电极形成一第六电力线; 一第十电极, 所述第十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十一电极, 所述第十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 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十电极形成一第七电力线; 一第十二。

7、电极, 所述第十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06983956 A 2 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十一电极形成一第八电力线; 一第十三电极, 所述第十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 于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一第九电力线; 一第十四电极, 所述第十四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系设置 于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六电极形成一第十电力线; 所述第一电力线与所述第三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一低频作用区, 所述第二电力线 与所述第四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二。

8、低频作用区, 所述第一低频作用区及第二低频作用 区涵盖区域对应用户身体的腹直肌; 以及, 所述第五电力线与所述第七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三低频作用区, 所述第六电力线 与所述第八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四低频作用区, 所述第三低频作用区及第四低频作用 区涵盖区域对应用户身体的腰背肌; 以及所述第九电力线与所述第十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 一第五低频作用区, 对应用户身体的骨盆底肌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率电源系提供一固定1000Hz-10000Hz频率之基准中频电源; 所述第二频率 电源系提供第一频率增加或减少300Hz以下生理有效频率之电源。 3.如权。

9、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电极数量根据干扰作用区的需要按照以下计算公式而设定: 电极数作用区数X 电极 (作用区数1) X 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衣包含相互匹配结合的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 所述第一结合件设置于所 述固定衣一侧; 所述第二结合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衣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结合件及所述第二结合件匹配结合方式为魔术扣、 钩扣、 扣环、 拉链子母扣中 之一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衣包含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

10、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衣的另一侧; 所述固定带左右两端以半固定方式分别与所 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半固定连接方式为束带圈、 磁扣、 带夹、 弹簧扣、 回转扣、 挂扣(parrot clasp)、 触发式弹压夹、 速脱钩中之一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供应部可形成一小型化电源主机, 其中第一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 一第一供电端, 并与所述固定衣之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以供由第一频率电源供电; 以及第二。

11、频率电源, 第二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二供电端, 并与所述固定衣 之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以供由第二频率电源供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供应部可由一结合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使用的运动健康器材提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06983956 A 3 所述运动健康器材为跑步机、 楕圆机、 自行车、 健身车及按摩椅中一项或其组合。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06983956 A 4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12、 属于运动器材及医疗器材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 近年来, 国人对于身体的保健意识逐年升起, 除了饮食的控制及营养均衡外, 也逐 渐有了保健运动的观念, 对于各类的有氧运动或是无氧运动皆是国人近年来所热衷讨论 的, 无论如何, 这些运动都帮助我们训练肌力及肌耐力, 增加新陈代谢效率以消秏身体热 量, 以获得一个更健康的身体及更健美的体态, 就一般而言, 我们多半可通过所熟知的跑 步、 游泳、 骑自行车或各类球类运动以及有氧健身操来达到运动的效果, 若仔细分析上述运 动所训练人体上的肌肉的分布, 将会发现上肢、 两臂、 胸大肌、 下肢大腿、 小腿等部位于训练 过程中是经常锻练到的, 。

13、就人体之其它部位而言, 特别是腹直肌、 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 相 较之下却难以达到锻练效果, 然而上述的腹直肌、 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却是人体中较为重 要的核心肌, 因此, 在各项运动的训练中, 多半强调身体中核心肌群的锻练, 这是因为核心 肌群是支持身体躯干的肌肉群, 包括腹直肌、 腰背肌、 骨盆底肌, 核心肌群锻练的重要性, 在 于核心肌群发挥保护身体躯干的功用, 不论做任何运动时, 核心肌群必收缩稳定, 并吸收运 动时造成的冲击力, 减少身体所受的运动伤害, 另外也有保护脊椎的作用, 若身体中的核心 肌群衰弱, 因为身体主干支撑力不足的关系, 生活中行卧坐站等动作都有可能造成一定机 率的脊。

14、椎及腰部受伤。 核心肌群的锻练也是欲达成身材健美最首要的步骤, 也是最有效率 维持身材的区域性肌肉锻练, 近年来渐被大家注意, 特别是演艺者, 甚至一般民众大多会用 锻炼核心肌来保持身材, 若是运动员, 核心肌群的锻练更是不可少的, 因为核心肌锻练可说 是一切运动的基础, 核心肌群有强健才能发挥运动最佳效果。 此外, 核心肌群中的骨盆底肌 更是影响我们的排泄、 生育、 子宫前列腺等功能的关键, 可说核心肌的强健与否, 与我们日 常生活息息相关。 0005 通常锻练核心肌群之腹直肌, 腰背肌及骨盆肌需要专业知识以及花费相当的时 间, 先前有利用低频脉冲用部位式扫瞄电刺激来作血液循环及淋巴流通消水。

15、肿之美容为目 的电极衣(1)、 但腹直肌、 腰背肌及骨盆肌等核心肌群器官面积比较大, 而且深厚, 一般用 1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式神经肌肉电刺激法会因频率低, 皮肤电阻有数K到数10K, 大部份 电流消耗在表皮浅层不但无法深入体内进行电刺激, 而且还会使皮肤有刺痛感甚至于烧 伤, 如图1所示, 若使用中频常用频率100010000Hz则皮肤电阻只有100左右、 阻力小故电 流可深入体内, 但中频在数KHz的电流比生理有效频率1300Hz高很多, 无法对身体产生电 刺激效果。 通常如图1B在第一频率电源11两端各接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2, 在第二频 率电源12两端各接第四电极304和第。

16、五电极305时, 假如第一频率电源11为4000Hz, 第二频 率电源12为4100Hz时, 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2的电场与第四电极304和第五电极305之 说明书 1/7 页 5 CN 106983956 A 5 间的电场会产生交叉干扰成100Hz的低频作用区41、 依电极的配置干扰作用区41可深入体 内进行有效的电刺激作用。 这种利用中频干扰产生低频作用区的电刺激法叫中频干扰电刺 激(Interferential Current Therapy简称IFC或IFT)这种干扰法可深入体内器官进行肌 肉训练、 淋巴循环及新陈代谢(2)而且也可对骨盆底肌做训练对于排泄的保健效果都有临床 的。

17、证实(3)但中频干扰法电极片多, 电极位置及配线复杂, 目前大都在诊所由専业人员进行。 0006 另外, 运动也可通过训练辅助器材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般而言, 欲达到运动效 果, 常见的有氧运动器材皆可以使用, 如跑步机、 健身车、 楕圆机等, 使用时不受时间、 场地 与与天气影响, 任何时间都可在家或健身房使用, 都算是相当便利的健身器材, 虽可能达到 节省运动时间且提高方便性及部分运动训练的目的, 然而无论以上哪一项运动辅助器材在 用户, 腹直肌及腰背肌和骨盆腔底肌却是难以达到同时锻练的效果。 0007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通过将多个电极配置于所述核心肌。

18、训练衣的 若干特定位置的方法, 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多个低频作用区, 供电刺激用户身体之 腹直肌、 腰背肌以及骨盆底肌等部位。 0009 本发明是利用中频干扰电刺激法产生多个低频干扰作用区来涵盖腹直肌、 腰背肌 等大面积而且深厚的器官, 并用电极片的定位来使低频干扰作用区深入骨盆内对肌肉神经 产生电刺激效果, 又利用特别的配线来使电极重迭减少电极数, 以及共享电源使电极电源 系统简化, 以便固定于马甲或涵盖腹、 背及臀部之织物上。 0010 两个低频干扰作用区的电极及电源简化方法如图1B及图1C所示。 图1B为两个独立 中频干扰系統图, 图1B上部为图1C之4电极片2电源, 产生第一低频作。

19、用区41的电路, 图1B下 部为第一频率电源11 之第一电源接口负极201b 端接第二电极302 , 第一频率电源11 之 第一电源接口正极201a 端接第三电极303, 第二频率电源12 之第二电源接口负极202b 端 接第五电极305 , 第二频率电源12 之第二电源接口正极202a 端接第六电极306, 这时产生 第二低频作用区42。 共享8片电极, 两对电源。 图1C是把电极305与305 合并, 电极302与302 合并、 以及电源11与11 、 电源12与12 结合。 这种电极合并方法、 电极数可依干扰作用区计 算如下式: 电极数作用区数 电极 (作用区数1) 电极 ( ) 以上3。

20、个低频干扰作用区可以此类推、 变成如图 D所示。 0011 本发明是多作用区有效涵盖多器官。 多器官同时进行电刺激训练可省时间。 电极合并法减少电极数及简化配线。 电源减少成中频干扰最少需要之 电源、 故本核心 肌训练电极衣也可适用于现有的中频干扰。 用电极固定于马甲或衣服上来正确定位, 解 决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的限制。 0012 当用户穿上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供以非侵入方式电刺激用户腹直肌、 腰背 肌及骨盆底肌等部位进而达到更完美的运动效果。 又, 把电刺激器与各项运动训练辅助器 材之电控部合并时, 穿戴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与各项运动器材结合, 即可同时达到锻 炼核心肌以及其它肌群之。

21、训练效果。 001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说明书 2/7 页 6 CN 106983956 A 6 一种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特殊之处在于, 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核心肌训练衣的若干特 定位置, 以产生中频交互干扰而形成若干低频作用区, 供电刺激用户身体之腹直肌、 腰背肌 及骨盆底肌等部位, 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的结构包括: 一电源供应部, 所述电源供应部提供两种不同频率之电源, 其中包含一第一频率电源, 系提供一固定1000Hz-10000Hz频率之中频电源, 所述第一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 一第一供电端; 以及一第二频率电源, 系提供第一频率增加或减少300Hz以下生理有效频率 之电源。

22、, 所述第二频率电源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二供电端。 0014 一固定着具, 用于固定用户腹、 腰、 背部以及骨盆周围区域, 其包含: 一固定衣, 用于环绕包覆用户之腹、 腰、 背部, 其中包含一第一电源接口, 系设置于所述 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一供电端通过对应导线配置电性连接; 以及一第二电源 接口, 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另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二供电端通过对应导线配置电性 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衣更包含一第一结合件, 所述第一结合件系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衣之 一侧; 以及包含一第二结合件, 所述第二结合件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另一侧, 供与所述第 一结合件匹配结合, 所述第一结合。

23、件及所述第二结合件之结合方式为魔术扣、 扣环、 子母扣 等其中之一者或其组合。 0015 一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固定衣, 用于固定用户臀部下方区域, 所述固定 衣更包含一第一连接件, 系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一侧之特定位置, 以及一第二连接件, 系设置 于所述固定衣另一侧之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位置; 其中, 所述固定带之左右两端以半 固定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 连接件之半固定连接方式可为魔术扣、 束带圈、 磁扣、 带夹、 弹簧扣、 回转扣、 挂扣(parrot clasp)、 触发式弹压夹、 速脱钩等固定方式其中之一者或其组合。 00。

24、16 一电极设置部, 设置多个电极于所述固定着具的若干特定位置, 供多个电极通过 对应导线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频率电源以及第二频率电源, 所述电极设置部包含: 一第一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电 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电 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一第一电力线; 一第三电极, 所述第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第三电 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一第二电力线; 一第四电极, 所述第四电极。

25、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第四电 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五电极, 所述第五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第五电 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四电极形成一第三电力线; 一第六电极, 所述第六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第六电 极设置于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五电极形成一第四电力线; 一第七电极, 所述第七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 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八电极, 所述第八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 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

26、第七电极形成一第五电力线; 说明书 3/7 页 7 CN 106983956 A 7 一第九电极, 所述第九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 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八电极形成一第六电力线; 一第十电极, 所述第十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 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一第十一电极, 所述第十一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 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十电极形成一第七电力线; 一第十二电极, 所述第十二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 所述固定衣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十一电极形成一第。

27、八电力线; 一第十三电极, 所述第十三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 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三电极形成一第九电力线; 一第十四电极, 所述第十四电极通过对应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设置于 所述固定带之一特定位置, 供与所述第六电极形成一第十电力线。 0017 所述第一电力线与所述第三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一低频作用区, 所述第二电 力线与所述第四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二低频作用区, 所述第一低频作用区及第二低频 作用区所涵盖区域对应用户之腹直肌; 以及, 所述第五电力线与所述第七电力线交错干扰 产生一第三低频作用区, 所述第六电力线与所述第八电力线。

28、交错干扰产生一第四低频作用 区, 所述第三低频作用区及第四低频作用区所涵盖区域对应用户之腰背肌; 以及所述第九 电力线与所述第十电力线交错干扰产生一第五低频作用区, 对应用户之骨盆底肌区域。 0018 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的电源供应部可为一小型化主机, 供用户穿着本电极衣 时配戴使用, 达到轻量化之运动目的, 也可为一运动健康器材, 结合所述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使用, 其中所述运动健康器材可为跑步机、 楕圆机、 自行车、 健身车等运动器材及按摩椅等 装置等任一项或及其组合, 同时达到锻炼核心肌以及其它肌群之训练效果外,尚可做训练 管控之信息共享。 0019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身体阻抗与。

29、频率关系图; 图1A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 图1B为两中频干扰系统电极图; 图1C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2A为腰背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 图2B为腰背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3A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正面示意图; 图3B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背面示意图; 图3C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3D为腹直肌与骨盆底肌综合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4A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展开示意图; 图4B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正面穿戴示意图; 图4C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背面穿戴示意图 说明书 4/7 页 8 CN 106983956 A 8 图5A为小型化电源主机之正面图。

30、; 图5B为小型化电源主机之背面图; 图6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与运动健康器材结合搭配使用示意图; 在图中, 1、 电源供应部; 10、 供电端; 101、 第一供电端; 101a、 第一供电端正极; 101b、 第 一供电端负极; 102、 第二供电端; 102a、 第二供电端正极; 102b、 第二供电端负极; 11、 第一频 率电源; 11 第一频率电源; 12、 第二频率电源; 12 第二频率电源; 2、 固定着具; 20、 电源接 口; 201、 第一电源接口; 201a、 第一电源接口正极; 201a 、 第一电源接口正极; 201b、 第一电 源接口负极; 201b 、 第一电源接口。

31、负极; 202、 第二电源接口; 202a、 第二电源接口正极; 202a 、 第二电源接口正极; 202b、 第二电源接口负极; 202b 、 第二电源接口负极; 21、 固定 衣; 21a、 第一结合件; 21b、 第二结合件; 21c、 第一连接件; 21d、 第二连接件; 22、 固定带; 3、 电 极设置部; 3a、 第一电力线; 3b、 第二电力线; 3c、 第三电力线; 3d、 第四电力线; 3e、 第五电力 线; 3f、 第六电力线; 3g、 第七电力线; 3h、 第八电力线; 3i、 第九电力线; 3j、 第十电力线; 301、 第一电极; 302、 第二电极; 302 、 。

32、第二电极; 303、 第三电极; 304、 第四电极; 305、 第五电极; 305 、 第五电极; 306、 第六电极; 307、 第七电极; 308、 第八电极; 309、 第九电极; 310、 第十电 极; 311、 第十一电极; 312、 第十二电极; 313、 第十三电极; 314、 第十四电极; 4、 低频作用区; 41、 第一低频作用区; 42、 第二低频作用区; 43、 第三低频作用区; 44、 第四低频作用区; 45、 第 五低频作用区; 6、 伸缩导线; 7、 用户; 71、 腹直肌; 72、 腰背肌; 73、 骨盆底肌; 73a、 骨盆底肌前 侧; 73b、 骨盆底肌后侧。

33、; 8、 核心肌训练电极衣; 9、 跑步机; 9a、 跑步机控制部。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发明以多个电极及其导线配置, 通过一电源供应部所提供的两频率电源, 以产 生低频作用区的电极电刺激法为基础, 将其结合于一固定着具2并穿戴于用户7身上, 其中 当用户7穿上固定衣21时, 便分别于用户7之腹直肌71区块以及腰背肌72区块各设置六片电 极, 以各产生两个低频作用区, 涵盖腹直肌71区块以及腰背肌72区块并电刺激达到锻练核 心肌群之效果, 另外固定着具2的固定带固定于用户7臀下部位, 并设置两电极于臀下部位 两侧, 与腹直肌71中两电极产生相互干扰作用, 进而产生一个低频作用区。

34、, 可深入骨盆直达 骨盆底肌73达到电刺激锻练效果, 兹说明如下: 如图1A、 1C所示, 图1A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 图1C为腹直肌电刺激之电极 配线示意图, 由于本发明是以电极配置产生电刺激治疗方法为基础技术, 由图1A可得知, 于 用户7前方腹直肌71位置分别配置第一电极301、 第二电极302、 第三电极303、 第四电极304、 第五电极305以及第六电极306, 并对照图1C可得知, 第一频率电源11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 电源接口正极201a与第一电源接口负极201b, 第二频率电源12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源接 口正极202a与第二电源接口负极202b, 且通过第一频率电。

35、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与各电极 间电性连接, 形成第一电力线3a、 第二电力线3b、 第三电力线3c以及第四电力线3d, 其中第 一电力线3a与第三电力线3c相互干扰以产生第一低频作用区41, 而第二电力线3b与第四电 力线3d相互干扰以产生第二低频作用区42, 两低频作用区接合所涵盖范围为腹直肌71区 块, 可供电刺激腹直肌71达到锻练核心肌群之效果。 0023 如图2A、 2B所示, 图2A为腰背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示意图, 图2B为腰背肌电刺激之 说明书 5/7 页 9 CN 106983956 A 9 电极配线示意图, 由图2A可得知, 于用户7之背后腰背肌72位置分别配置第七电极30。

36、7、 第八 电极308、 第九电极309、 第十电极310、 第十一电极311以及第十二电极312, 并对照图2B可得 知通过第一频率电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与各电极间电性连接, 形成第五电力线3e、 第六 电力线3f、 第七电力线3g以及第八电力线3h, 其中第五电力线3e与第七电力线3g相互干扰 以产生第三低频作用区43, 而第六电力线3f与第八电力线3h相互干扰以产生第四低频作用 区44, 两低频作用区接合所涵盖范围为腰背肌72区块, 可供电刺激腰背肌72达到锻练核心 肌群之效果, 且由图2B得知, 电极配置方式与上述腹直肌71电刺激电极配置雷同。 0024 如图3A、 3B、 3C及。

37、3D所示, 图3A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正面示意图, 图3B为 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位置背面示意图, 图3C为骨盆底肌电刺激之电极配线示意图, 图3D 为腹直肌与骨盆底肌综合电极配线示意图, 其电极配置方式包括图3A中腹直肌71所设置的 第三电极303与第六电极306, 以及图3B中设置于用户7臀下部位两侧的第十三电极313与第 十四电极314, 图3C中的第一频率电源11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源接口正极201a和第一电 源接口负极201b, 第二频率电源12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源接口正极202a和第二电源接口 负极202b, 并通过第一频率电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与各电极间配线电性连接,。

38、 而形成第 九电力线3i及第十电力线3j, 且第九电力线3i与第十电力线3j相互干扰以产生第五低频作 用区45, 其涵盖范围可深入骨盆腔内之骨盆底肌73, 可供电刺激骨盆底肌73达到锻练核心 肌群之效果。 0025 如图4A、 4B及4C所示, 图4A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展开示意图, 图4B为核心肌训练 电极衣之正面穿戴示意图, 图4C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之背面穿戴示意图, 由图4A得知, 核心 肌训练电极衣8由一固定衣21及一固定带22所组成, 固定衣21两侧各附有结合件, 分别为第 一结合件21a及第二结合件21b, 两结合件可匹配结合为魔术扣、 扣环、 子母扣等其中之一者 或其组合, 固定。

39、衣21上特定位置 (特定位置是指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的位置) 附有第一连接 件21c及第二连接件21d, 用于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中的固定带22两端相互连接, 其中第一 连接件21c及第二连接件21d可为魔术扣、 束带圈、 磁扣、 带夹、 弹簧扣、 回转扣、 挂扣 (parrotclasp)、 触发式弹压夹、 速脱钩等固定方式其中之一者或其组合, 而后将本发明的 电极特定配置及配线装置于固定衣21以及固定带上若干特定位置, 此外, 于固定衣21上设 有分别与第一频率电源11及第二频率电源12电性连接之第一电源接口201及第二电源接口 202, 使各电极经由对应导线连接对应的电源接口, 由图4B及。

40、4C得知, 当用户7穿戴核心肌训 练电极衣8时, 所配置的电极皆包覆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里, 故以虚线方块标示包覆于其 内的多个电极位置。 0026 如图5A、 5B所示, 本发明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的电源供应部11可为一小型化电源主 机, 图5A为小型化电源主机的正面图, 图5B为小型化电源主机的背面图, 由图5A及5B可知, 小型化电源主机主要功能为提供两种不同频率之电源, 其中包含有第一频率电源11, 并通 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一供电端101, 其中包含第一供电端正极101a以及第一供电端负 极101b, 并可通过配线或其它方式电性连接于固定衣21上的第一电源接口201, 以供由第一 频。

41、率电源11供电; 以及第二频率电源12, 并通过对应导线配置形成一第二供电端102, 其中 包含第二供电端正极102a以及第二供电端负极102b, 可通过配线或其它方式电性连接于固 定衣21上的第二电源接口202, 以供由第二频率电源12供电。 0027 如图6所示, 图6为核心肌训练电极衣与运动健康器材结合搭配使用示意图, 一般 说明书 6/7 页 10 CN 106983956 A 10 而言, 运动健康器材泛指跑步机9、 楕圆机、 健身车等运动器材及按摩椅等装置。 由图6中得 知, 用户7可穿戴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 并同时结合健康运动器材, 在此以跑步机9为例, 藉由 用户7穿戴本发明核。

42、心肌训练电极衣8透过对应伸缩导线6连接跑步机9, 可由跑步机9的电 源连接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的第一电源接口201及第二电源接口202, 提供核心肌训练电极 衣8所需用电, 更可通过跑步机控制部9a与跑步机9交换运动信息。 如此达到藉重各项运动 健康器材之使用的同时, 穿戴本核心肌训练电极衣8, 更可加强核心肌群, 如腹直肌71、 腰背 肌72及骨盆底肌73等之锻练, 以期节省运动时间及成本且裨益身体肌肉全面性锻练的功 效。 0028 文献 (1) CN97121306-脉冲式美容器的电极紧身衣 (2) Interferential current therapy Goats, BrJsport。

43、Med1990. (3) Pelvic-floor rehabilitation, Part2: Pelvic-floorreeducationwithinterfer entialcurrentsandexerciseinthetreatmentofgenuinestressincontinenceinpostpartu mwomen-acohortstudy. DumoulinCPhysTher.1995Dec; 75(12): 1075-81. 说明书 7/7 页 11 CN 106983956 A 11 图1 说明书附图 1/10 页 12 CN 106983956 A 12 图 1A。

44、 图 1B 说明书附图 2/10 页 13 CN 106983956 A 13 图 1C 图 2A 说明书附图 3/10 页 14 CN 106983956 A 14 图 2B 图 3A 说明书附图 4/10 页 15 CN 106983956 A 15 图 3B 图 3C 说明书附图 5/10 页 16 CN 106983956 A 16 图 3D 说明书附图 6/10 页 17 CN 106983956 A 17 图 4A 说明书附图 7/10 页 18 CN 106983956 A 18 图 4B 说明书附图 8/10 页 19 CN 106983956 A 19 图 4C 图 5A 说明书附图 9/10 页 20 CN 106983956 A 20 图 5B 图 6 说明书附图 10/10 页 21 CN 106983956 A 2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