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光棒.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6301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84539.6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号:

CN205729992U

公开日:

2016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5/06

主分类号:

A61N5/06

申请人:

深圳市景瑞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地址: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重庆路富海工业区4栋4楼

优先权:

CN20162038453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光棒(10),其包括手柄(100)和光棒主体(200)。所述光棒主体(200)包括控制部件(201)和接触传递部件(202)。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光波控制部件(203)和振动控制部件(204),其中,所述光波控制部件包括光波产生组件(205)。所述控制部件(201)被设置成使得:第一次按动按钮(102),有光波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高频光棒10关机。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光棒轻便、安全、可充电、适合个人使用。

权利要求书

1.高频光棒(10),其包括手柄(100)和光棒主体(200),其中,所述手柄(100)和所述光棒主体(200)被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便操作者手持所述手柄(100)并带动所述光棒主体(200)接近要进行保健护理的人体部位;所述光棒主体(200)包括控制部件(201)和接触传递部件(202),其中,所述控制部件(201)被安置在手柄空腔(10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201)包括光波控制部件(203)和振动控制部件(204),其中,所述光波控制部件(203)包括光波产生组件(205),所述光波控制部件(203)能够产生高频交流电压,所述高频交流电压经由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产生并放射出光波;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能够产生机械振动,并经由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将所述机械振动传播出去;所述控制部件(201)被设置成使得:在所述高频光棒(10)关机的状态下,第一次按动按钮(102),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处于工作状态,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处于待机状态,并且,只有光波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也处于工作状态,因而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都处于待机状态,因而没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201)还包括PCB印刷电路板(206);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包括高频升压电路(208)和电磁波发射器(207),其中,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通过第一电连接端口(220)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电连接;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包括振动马达(209)和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所述PCB印刷电路板(206)包括CPU主控电路(212)、主电源开关电路(216)、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和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其中,所述CPU主控电路(212)包括CPU中央处理器(211),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包括所述按钮(102);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在所述按钮(102)处于断开状态的正常使用情况下,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处于高电平;在所述高频光棒(10)关机的状态下,第一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第一次处于低电平,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从而,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工作状态;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第二次处于低电平,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被提供信号,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从而,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工作状态;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第三次处于低电平,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不被提供信号,从而,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包括二极管D14、三极管Q3、电阻R13、电阻R38,其中,所述二极管D14与所述振动马达(209)并联,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振动马达(209)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线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电连接,所述电阻R38与所述振动马达(209)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包括变压器U2、晶体三极管P2(265)、电容C1、电容C11、电容C14、电容C21、电容CE2、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22,其中,所述变压器U2的第1脚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265)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2脚与所述电容C21的第1端和所述电容CE2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1的第2端和所述电容CE2的第2端与地线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3脚与所述电容C14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4的第2端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265)的基极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4脚与地线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4脚与所述电容C11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P2(26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第2端与地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包括等离子灯(231),其中,所述等离子灯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的所述电容C11的第2端电连接,来自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的电压能够将所述等离子灯中的等离子体电离,成为等离子态,从而放射出光波;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包括透明灯罩(221),其中,所述等离子灯被安置在所述透明灯罩(221)中,并且所述透明灯罩(221)能够让可见光波透射出来;所述光波是可见光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还包括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用于将所述等离子灯(231)与所述手柄(100)密封固定地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包括灯座(223)、弹性间隔件(222)、内环件(225);所述灯座(223)具有第一空腔(223a)和第一外表面(223b),其中,所述等离子灯(231)的尾部(231a)被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232)中;所述弹性间隔件(222)具有第一内表面(222a)、第二内表面(222b)和第二外表面(222c),其中,所述第一内表面(222a)与所述等离子灯(231)的颈部(231b)形成紧配合,所述第二内表面(222b)与所述灯座(223)的第一外表面(223b)形成紧配合;所述内环件(225)具有第三内表面(225a),其中,所述第三内表面(225a)与所述弹性间隔件(222)的第二外表面(222c)形成紧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0)包括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其中,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被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手柄空腔(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0)具有卡合装置,用于可拆卸地将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卡合装置包括第一卡扣突起(103a)、第一反止骨体(103b)、第一边缘(103c)、第一卡扣孔(104a)、第一止挡表面(104b)、第二边缘(104c);所述第一卡扣突起(103a)、所述第一反止骨体(103b)、所述第一边缘(103c)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壳体(103)上,所述第一卡扣孔(104a)、所述第一止挡表面(104b)、所述第二边缘(104c)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体(104)上;在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的组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扣突起(103a)嵌合在所述第一卡扣孔(104a)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光棒(10)还包括锁合装置,用于将所述手柄(100)和所述光棒主体(200)锁合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频光棒(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装置包括外环件(226)、第一肋体(103d)、第一卡槽(103e)、第二肋体(104d)、第二卡槽(104e)、第三肋体(225d)、第三卡槽(225e);所述外环件(226)具有卡突体(226a)、翼状体(226b)、第四卡槽(226c)、环状体(226d);所述第一肋体(103d)、所述第一卡槽(103e)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体(103)上;所述第二卡槽(104e)、所述第三肋体(225d)位于所述第二半壳体(104)上;所述第三肋体(225d)、所述第三卡槽(225e)位于所述内环件(225)上;所述第一肋体(103d)、所述第二肋体(104d)与所述第三卡槽(225e)相互嵌合,保证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稳固地与所述手柄(100)连接在一起;所述外环件(226)的卡突体(226a)、翼状体(226b)、第四卡槽(226c)和环状体(226d)将所述手柄(100)的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紧密地锁合在一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光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01301511A公开一种美容器材,具体是调变光波美容棒,包括棒体和棒体内的调变光波装置,调变光波装置是由电源电路、稳压电路、蜂鸣器BZ、中央处理器U2和光源电路组成,其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供电于稳压电路和光源电路,由稳压电路直接电连接于中央处理器U2,中央处理器U2输出调节器变脉冲信号控制光源电路发光,中央处理器U2电还连接有控制开关电路,是利用400-1300nm波长的光波照射,将各种光能转为热能,其中红色光可以激化纤维母细胞色素,让皮肤自主产生胶原蛋白;红外光可以杀菌;蓝色光可以消灭痤疮杆菌,改善青春痘现象。

专利文献CN202909071U公开一种等离子手持美容器,包括机身(1)和机头(2),机头(2)位于机身(1)的顶端,机身(1)从机头(2)处弯曲向下,所述机头(2)的前端设置有海绵体(3),与海绵体(3)连接有振荡器(4),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主控器(7)、电机(8)和电源(10),在机身(1)的外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关(12),所述机身(1)内安装有一离子发生器(13),所述离子发生器(13)由玻璃管和阴、阳二极板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等离子手持美容器通过设置离子发生器,可以雾化出水蒸气,使得水蒸气更具有活性和通透性,提高了美容时的水分或者营养物质的吸收率。

专利文献CN102614073A公开一种美容棒,包括棒身、下盖、上盖、按摩头、电机、震动片及电源,电机转轴上固定有震动片;棒身开有卡槽,下盖上与该卡槽相对应处有凸起,通过该凸起与卡槽相配合使得下盖与棒身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按摩头套装在上盖上,该按摩头为硅胶材料。采用这种结构以及硅胶材料的按摩头,可以方便按摩头的更换,提高按摩的舒适性。

专利文献CN202044488U公开一种便携式具有远红外、负离子发射和磁疗功能的按摩棒,采用了具有远红外、负离子发射以及磁疗效应的新型纳米颗粒作为保健作用的功能源,按摩棒由两端带有不同形状按摩头和按摩柄组成,按摩头与按摩柄直接相连,按摩头与按摩柄直接相连;按摩柄与通过螺纹连接;在按摩头和按摩柄上布满半球形小按摩球,并在按摩头和按摩柄上涂布一层含远红外、负离子发射和磁疗功能的新型纳米功能颗粒涂层,使按摩棒兼具远红外、负离子发射和磁疗综合效能,能满足不同的按摩方式,可捶打、可摩擦、可滚动等;具有使用、携带方便,健身效果好的优点。

当然,设计出便携式的、个人使用的高频光棒依然是本领域工程技术的人员的研发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便携式高频光棒,其适合于家庭、个人进行人体护理和保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便携式高频光棒,其使用等离子灯来放射光波。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高频光棒,其包括手柄和光棒主体,其中,所述手柄和所述光棒主体被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便操作者手持所述手柄并带动所述光棒主体接近要进行保健护理的人体部位;

所述光棒主体包括控制部件和接触传递部件,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安置在手柄空腔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光波控制部件和振动控制部件,其中,所述光波控制部件包括光波产生组件,所述光波控制部件能够产生高频交流电压,所述高频交流电压经由所述光波产生组件产生并放射出光波;所述振动控制部件能够产生机械振动,并经由所述接触传递部件将所述机械振动传播出去;

所述控制部件被设置成使得:在所述高频光棒关机的状态下,第一次按动按钮,所述光波产生组件处于工作状态,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处于待机状态,并且,只有光波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中传播出来;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所述光波产生组件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振动控制部件也处于工作状态,因而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中传播出来;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所述光波产生组件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都处于待机状态,因而没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中传播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光棒轻便、安全、可充电、适合个人使用。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更好的理解,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光棒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磁波发射器207的剖切示意图;

图3: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磁波发射器207的立体示意图;

图4: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磁波发射器207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6: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7: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第一半壳体103的立体示意图;

图8: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第二半壳体104的立体示意图;

图9: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按钮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外环件226的立体示意图;

图11: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内环件225的立体示意图;

图12: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灯座223的立体示意图;

图13: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弹性间隔件222的立体示意图;

图14: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按钮102的立体示意图;

图15: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PCB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示意图;

图16: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PCB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示意图;

图17: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在图中,同一的或类似的元件使用同一数字标记,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字标记,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的高频光棒10——也称为保健光棒、光波护理棒或护理光棒——包括手柄100和光棒主体200,其中,所述手柄100和所述光棒主体200被固定连接在一起,以便操作者手持所述手柄100并带动所述光棒主体200接近要进行保健护理的人体部位。所述手柄一般具有圆柱形或卵蛋形,可由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

如图5所示,所述光棒主体200包括控制部件201和接触传递部件202,其中,所述控制部件201被安置在手柄空腔101中。

所述控制部件201包括光波控制部件203和振动控制部件204,其中,所述光波控制部件203包括光波产生组件205,所述光波控制部件203能够产生高频交流电压,所述高频交流电压经由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产生并放射出光波;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能够产生机械振动,并经由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将所述机械振动传播出去。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多种高频交流电压产生射频电磁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形式的电磁波的方法和装置,例如,点阵电极、红外炉,日光灯、紫外灯、等离子灯等,它们都能够将电能转化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的装置通常有振动马达、音箱、超声波发生器等。电磁波的传播物质有很多,例如,透明物质能够让可见光通过。因此,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和振动控制部件204的物理结构可以有很多变型,这里不再一一列明,可参考专利文献CN101301511A,CN101259036A,CN101848595A,CN202052213U,CN202044488U。

为了让使用在需要时同时使用光波据理和机械振动按摩护理,所述控制部件201被设置成使得:在所述高频光棒10关机的状态下,第一次按动按钮102,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处于工作状态,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处于待机状态,并且,只有光波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也处于工作状态,因而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都处于待机状态,因而没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

通过按钮来选择工作模式既简便、又快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部件201还包括PCB印刷电路板206。现代电子技术的控制原理的核心就是以弱电控制强电,要在便携式设备上产生点亮等离子灯所需的高电压,优选的控制方式是以大量的弱电电子电路来控制产生强电的电气设备,所述强电电气设备例如是高频电压发生装置,所述高频电压发生装置可以产生高达3000伏特的高压电,用于点亮等离子灯。

参照图17所示的电路图,并参照图2、图3和图5,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包括高频升压电路208和电磁波发射器207,其中,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通过第一电连接端口220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电连接。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能够产生高电压例如3000伏特,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通过所述高电压产生电磁波,例如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优选地,产生的蓝光,有利于增强细胞核活性,产生的红光,有利于增强血红细胞的活性。高频升压电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421251A,CN103683939A,CN204028741U,CN202649862U,CN202127539U,CN2468830Y,CN204030966U,CN201076621Y,CN204030961U,CN203788147U,CN201014317Y,CN203245482U。电磁波发射器例如等离子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768412A,CN102915906A,CN102239750A,CN102087952A,CN103340018A,CN104380431A,CN1298198A,CN102192442A,CN101699610A,CN101840840A,CN102915905A,CN201739999U,CN202917446U,CN201681794U,CN201556604U,CN202917447U。

参照图17所示的电路图,并参照图15,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包括振动马达209和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借助于CPU中央处理器211给出的时钟信号,能够在一给定的时间段例如1秒内工作振动,并在接下来的另一给定时间段例如两秒钟内停止工作,从而产生脉冲式振动。振动马达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3248755A,CN102291038A,CN102244494A,CN1661891A,CN1477759A,CN101494400A,CN101247698A,CN1992474A,CN1627606A,CN1610217A,CN1599201A,CN102244495A,CN102197571A,CN1887484A,CN103973069A,CN102572018A,CN1691491A,CN1537353A,CN102137698A,CN102111033A。振动马达控制电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2244494A,CN102244495A,CN102340279A。

所述PCB印刷电路板206包括CPU主控电路212、主电源开关电路216、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和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其中,所述CPU主控电路212包括CPU中央处理器211,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包括所述按钮102。所述CPU主控电路212能够协调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与各功能电路例如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和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的运行,完成各项控制功能。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能够与所述CPU主控电路212、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一起完成波动能量工作模式的切换,例如,所述波动能量工作模式是光波护理模式、振动按摩模式、光波护理和机械振动混合模式。CPU主控电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1241388A,CN204229171U,CN203689430U,CN202503432U。主电源开关电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2739222A,CN101814842A,CN101142543A,CN103840658A,CN103310853A,CN103312146A,CN101262214A,CN101178583A,CN102183898A,CN101807848A,CN1717856A,CN204244081U。

参见图17,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通过逻辑运算,判断各功能电路的运行状态,并生成相应的电信号,传送到相应的功能电路,从而,控制各功能电路的运行。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例如是8针脚处理器芯片,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针脚产生时钟信号,通过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控制所述振动马达209的启动与停止。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针脚能够检测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的电位高低,从而判断出所述按钮102是否被按下,以及是第几次按下,进而对波动能量工作模式进行切换。

在所述按钮102处于断开状态的正常使用情况下,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处于高电平。也就是说,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在大多数时间内使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处于高电平状态,只有在所述按钮102处于按下状态下,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才处于低电平状态,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从而根据其第4脚的电位的变化来判断按钮是否被按下,以及是第几次按下。

在所述高频光棒10关机的状态下,第一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第一次处于低电平,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从而,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工作状态;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第二次处于低电平,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被提供信号,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从而,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工作状态,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工作状态;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第三次处于低电平,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不被提供信号,从而,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这就是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响应所述按钮102的按下动作,对所述高频光棒10的工作模式进行控制的逻辑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按钮也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控制工作模式的切换,例如第一次按动所述按钮102,切换到光波工作模式;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切换到机械振动工作模式;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切换到光波和机械振动混合工作模式;第四次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高频光棒10处于关机或待机状态。

上述高频光棒10的技术方案仅用一个按钮102就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使得操作简便、结构紧凑、成本合理。

可以理解的是,各功能电路的电子器件的构成、电连接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功能要求进行适当的设计,图17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功能电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这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而是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多种改进或改型。

优选地,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包括二极管D14、三极管Q3、电阻R13、电阻R38,其中,所述二极管D14与所述振动马达209并联,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振动马达209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线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电连接,所述电阻R38与所述振动马达209串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升压电路208可以包括图17所示的结构元件和电连接关系。优选地,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包括变压器U2、晶体三极管P2或MOS管265、电容C1、电容C11、电容C14、电容C21、电容CE2、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22,其中,所述变压器U2的第1脚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2脚与所述电容C21的第1端和所述电容CE2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1的第2端和所述电容CE2的第2端与地线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3脚与所述电容C14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4的第2端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4脚与地线电连接,所述变压器U2的第4脚与所述电容C11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P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第1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2的第2端与地线电连接。

其它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与各功能电路的连接关系参见图17,不再在本文中重述。

优选地,所述变压器U2是高频高压变压器,其输入为7.4伏特的直流电,其输出为3500伏特、50KHz的交流电。为了保证在高频光棒10的装配、检测、维修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避免高压电流对人体伤害,优选地,用环氧树脂透明绝缘胶密封所述高频高压变压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具有图17、图2、图3、图4所示的结构元件、连接关系组合。优选地,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包括等离子灯231,其中,所述等离子灯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的所述电容C11的第2端电连接,来自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的电压能够将所述等离子灯中的等离子体电离,成为等离子态,从而放射出光波。在该实施方式中,光波是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所述可见光由等离子体发出。根据中医理论,人体肝脏对应青色,因此,绿色可见光电磁波将被存贮在肝脏的空相中,使得肝脏保持青翠的本脏色,生机焕然;同样地,心脏的空相需要红色的可见光电磁波能量来保证正常生理功能,脾脏的空相需要黄色可见光电磁波能量来充满和维持,肺脏的空相可以存贮白色可见光电磁波能量,肾脏的空相可能需要不可见的电磁波能量,例如紧外线。根据生理学,血液中的血红细胞的空相充满红色的电磁波能量就会使得它红润饱满,运输氧的能力增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空相存贮蓝色可见光电磁波能量就会有活性,这也间接表明生命起源于蓝色的海洋。

所述等离子灯的灯管是密封的,高电压的交流电将灯管内的气体电离成等离子体,并发射出可见光。

等离子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768412A,CN102915906A,CN102239750A,CN102087952A,CN103340018A,CN104380431A,CN1298198A,CN102192442A,CN101699610A,CN101840840A,CN102915905A,CN201739999U,CN202917446U,CN201681794U,CN201556604U,CN202917447U。这里不再详述。

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包括透明灯罩221,其中,所述等离子灯被安置在所述透明灯罩221中,并且所述透明灯罩221能够让可见光波透射出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光波是可见光波。因此,选用透明材料制作接触传递部件是必然的选择。优选地,所述透明灯罩221可以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所述透明灯罩221同样也能传递机械振动能量。所述透明灯罩221还能保护等离子灯不易破碎或损坏。所述透明灯罩221与其它零部件的连接和组合关系可参见图2。

优选地,高频光棒10还包括充电电池272,其中,所述充电电池272通过充电电池端口271与PCB印刷电路板206电连接,从而,所述高频光棒10断开交流电后,也能借助于所述充电电池272的电能完成护理保健工作。优选地,所述充电电池272是内置式锂电池,可使用9伏特的直流电进行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所述PCB印刷电路板206还包括低电压检测电路213、按键灯电路214、CPU稳压电路215、CPU电源开关电路217、离子灯开关电路218、充电保护电路219,其中,所述低电压检测电路213检测出充电电池272的电压——例如工作电压为7.4伏特——低于第一设定值例如6.4伏特时,充电指示灯262闪烁,提示尽快充电,在检测出充电电池272的电压低于第二设定值例如充电电池272的工作电压下限值时,高频光棒10自动冲压机;所述按键灯电路214能够控制电源开关指示灯263的关闭或点亮;所述CPU稳压电路215保证供给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电压稳定,例如稳压在5伏特;所述CPU电源开关电路217保证在高频光棒10处于关机状态下不会空耗电能;所述离子灯开关电路218保证在高频光棒10处于关机状态下不产生静态电流,因而不会空耗充电电池272的电能;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19检测充电电压,在充电电压高的情况下,自动停止充电,且能够保证恒流充电,并且向充电指示灯262发出信号,例如,充电指示灯262点亮为绿色,表示已充满,红色为正在充电。

如图17所示,所述低电压检测电路213包括电容C3、电阻R6、电阻R7,其中,各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以清楚的显示,在这里就不再详述。

所述按键灯电路214包括LED发光二极管D10、晶体三极管Q7、电阻R5、电阻R31、电阻R50,其中,各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以清楚的显示,在这里就不再详述。

所述CPU稳压电路215包括三端稳压器U4、电容CE1、电容CE2、电容C8,其中,各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以清楚的显示,在这里就不再详述。

所述CPU电源开关电路217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7、电阻R18、电阻R17、电阻R16、电阻R15、电阻R14。

所述离子灯开关电路218包括MOS管P3、三极管Q8、电阻R35、电阻R32、电阻R28。

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19包括充电保护集成芯片U1、MOS管P1、充电电池272、电容C4、二极管D7、LED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

上述各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以清楚的显示,在这里就不再详述。

图15示出高频光棒的PCB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示意图,其中清楚地示出振动马达209、电容CE2、充电指示灯262、电源开关指示灯263、电源开关264、MOS管P2、三端稳压器U4、充电保护集成芯片U1、CPU中央处理器211。

图16示出高频光棒的PCB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示意图,其中清楚地示出高频变压器268、电容C14、充电接口270、充电电池端口271。

如图17所示,CPU中央处理器211的8个针脚对应的电信号如下:

第1针脚:5伏特电压;

第2针脚:振动马达脉冲信号;

第3针脚:电源开关信号,用于让瞬间通电变成持续通电;

第4针脚:电源按键信号;

第5针脚:等离子灯信号,例如为50KHz;

第6针脚:电源灯信号,低电压闪烁;

第7针脚:低电压检测信号,例如每秒判断电压高低超过40次;

第8针脚:电源地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还包括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用于将所述等离子灯231与所述手柄100密封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对于卡口式等离子灯,可使用卡口式灯座;对于螺旋式等离子灯,可使用螺旋式灯座。优选的是,使用密封圈将所述等离子灯231的电气部分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包括灯座223、弹性间隔件222、内环件225。

如图2和图12所示,所述灯座223具有第一空腔223a和第一外表面223b,其中,所述等离子灯231的尾部231a被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232中。这样的配置使得所述高频光棒10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等离子灯,例如卡口式的、螺旋式的或订制的低成本的无连接部件的等离子灯。

如图2和图13所示,所述弹性间隔件222具有第一内表面222a、第二内表面222b和第二外表面222c,其中,所述第一内表面222a与所述等离子灯231的颈部231b形成紧配合,所述第二内表面222b与所述灯座223的第一外表面223b形成紧配合。所述弹性间隔件222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并且能够降低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的装配精度要求。因此,在组装产品时,所述等离子灯231的中心线与所述灯座223的、所述内环件225的、和所述手柄100的中心线的重合度要求不高,所述弹性间隔件222的弹性容许所述中心线的重合度有一定的误差。

如图2和图11所示,所述内环件225具有第三内表面225a,其中,所述第三内表面225a与所述弹性间隔件222的第二外表面222c形成紧配合。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间隔件222通过弹性紧固作用将所述灯座223、所述内环件225、所述等离子灯23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优选地,在所述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组装完成后,在所述灯座223的第一空腔223a的空隙中注满密封绝缘胶,从而将所述等离子灯的尾部231a稳定密封地固定在所述灯座223的第一空腔223a。所述密封绝缘胶不仅起到紧固密封作用,而且也起到防止高电压击穿空气产生电火花的危险。

如图12所示的灯座223,优选地,密封胶可以通过第一切口223c注入第一空腔223a中。第一孔口223d用于让导电线通过,其中,所述导电线连接等离子灯231和PCB印刷电路板206上的等离子灯连接端口。所述固定翼片223e有助于所述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稳固地与所述手柄100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223b能够与所述弹性间隔件222的第一内表面222a紧密配合。

如图13所示,优选地,弹性间隔件222还具有凸耳222d和第一切平面222e,其中,所述凸耳222d能够与内环件225的第一凹口225f配合,保证所述弹性间隔件222和所述内环件225之间的相对的轴向与周向定位。在所述弹性间隔件222和所述内环件225安装就位后,所述第一切平面222e与所述内环件225的第三卡槽225e相面对,避免阻碍第一半壳体103的第一肋体103d和第二半壳体104的第二肋体104d深度卡进所述内环件225的第三卡槽225e中。

如图11所示,优选地,所述内环件225还具有第三外表面225b和第一环槽225c,其中,所述第三外表面225b能够进入所述手柄空腔101中,所述第一环槽225c用于安置一密封圈。可选地,所述内环件225具有两组第三卡槽225e,它们对称地分布在所述第三外表面225b中,并且每组第三卡槽225e具有三条所述第三卡槽225e。所述内环件225具有两组第一凹口225f,它们对称地分布在所述第三外表面225b中。

所述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旋式的硬连接方式。现有技术的螺旋式的硬连接方式对灯座的中心线、等离子灯的中心线、内环件225的中心线、透明灯罩221的中心线的重合度要求较高,在加工精度不高的情况,在装配过程中就有可能装配应力过大而压碎等离子灯灯管。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使用了弹性间隔件222,等离子灯相对于由灯座223、内环件225、透明灯罩221、手柄100形成的组合件是弹性连接,对装配应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在装配过程中不容易损坏等离子灯灯管。

弹性间隔件222的有益技术效果:减震、固定等离子灯231、调节同心度。

如图6所示,可选地,高频光棒10还包括保护罩229,用于保护透明灯罩221不被污损或破坏、防尘、运输保护。优选地,所述保护罩229由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在正常使用时,取下保护罩229。

参照图2、3、4所示,电磁波发射器207的组装步骤如下:

●将灯座223与弹性间隔件222按图2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形成第一组合件;

●将所述等离子灯231按图2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组合件中,形成第二组合件;

●将透明灯罩221按图2的方式套合到所述第二组合件的灯管上,形成第三组合件;

●将第一密封圈224按图2和图4所示的方式套合到所述第三组合件的透明灯罩221上,形成第四组合件;

●将内环件225按图2和图4所示的方式套合到所述第四组合件上,形成第五组合件;

●在灯座223的第一空腔223a注入密封胶,形成电磁波发射器2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6、7、8所示,所述手柄100包括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其中,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被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手柄空腔101。二分式手柄的设计适合注塑成型加工,并且也利于将PCB印刷电路板206安装在手柄空腔101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融合粘接,免工具拆卸的卡合连接。

优选地,如图6和7所示,所述手柄100具有卡合装置,用于可拆卸地将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卡合装置包括第一卡扣突起103a、第一反止骨体103b、第一边缘103c、第一卡扣孔104a、第一止挡表面104b、第二边缘104c。

所述第一卡扣突起103a、所述第一反止骨体103b、所述第一边缘103c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壳体103上,所述第一卡扣孔104a、所述第一止挡表面104b、所述第二边缘104c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体104上。

在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的组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扣突起103a嵌合在所述第一卡扣孔104a中。

上述卡合装置可以在注塑成型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时一体成型。所述卡合装置不需要额外的螺钉或其它零件,分合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也只仅由人手来完成,不需要其它维修工具,因此节省了制造成本、组装成本。

优选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高频光棒10还包括锁合装置,用于将所述手柄100和所述光棒主体200锁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锁合装置可是螺钉锁合、螺旋锁合或卡扣锁合等形式。

优选地,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10所示,所述锁合装置包括外环件226、第一肋体103d、第一卡槽103e、第二肋体104d、第二卡槽104e、第三肋体225d、第三卡槽225e;

所述外环件226具有卡突体226a、翼状体226b、第四卡槽226c、环状体226d;

所述第一肋体103d、所述第一卡槽103e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体103上;

所述第二卡槽104e、所述第三肋体225d位于所述第二半壳体104上;

所述第三肋体225d、所述第三卡槽225e位于所述内环件225上;

所述第一肋体103d、所述第二肋体104d与所述第三卡槽225e相互嵌合,保证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稳固地与所述手柄100连接在一起;

所述外环件226的卡突体226a、翼状体226b、第四卡槽226c和环状体226d将所述手柄100的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紧密地锁合在一起。

上述锁合装置可以在各零部件注塑成型时一体成型。所述锁合装置不需要额外的螺钉或其它零件,其组装与拆分也可仅由人手来完成,不需要其它维修工具,因此节省了制造成本、组装成本。

优选地,如图7、8、10所示,所述外环件226的卡突体226a与第一半壳体103的第一凹腔103f、第二半壳体104的第二凹腔104f相配合;所述外环件226的翼状体226b与第一半壳体103的第一卡口103g、第二半壳体104的第二卡口104g相配合;所述外环件226的环状体226d与第一半壳体103的第一突状体103h、第二半壳体104的第二突状体104h相配合;所述外环件226的第四卡槽226c与第一半壳体103、第二半壳体104上的卡突体相配合,防止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外翘;从而将所述手柄100的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紧密地锁合在一起。

优选地,如图13所示,所述凸耳222d具有U型凹腔222f,所述U型凹腔222f用于避开外环件226的卡突体226a,使得所述卡突体226a可以向内压向所述U型凹腔222f。

优选地,如图1、7、9、14所示,按钮组件包括按钮102和透光指示件227,其中,按钮组件被设置在第一半壳体103中。按钮组件在第一半壳体103中的位置被设置成:在单手握持高频光棒10时,人手拇指刚好能够按动所述按钮102。所述透光指示件227能够让电源开头指示灯发出的可见光通过,从而使按钮102周围被光环围绕。可选地,不同的波动能量工作模式对就于不同颜色的光。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PCB印刷电路板206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半壳体103中。

优选地,如图7和9所示,透光指示件227由透明塑料制成。

高频光棒10的组装过程如下:

1、如图7所示,将透光指示件227安装定位到第一半壳体103中;

2、如图7所示,将按钮102安装定位到第一半壳体103中;

3、如图5所示,将PCB印刷电路板206安装定位到第一半壳体103中;

4、如图5所示,将电磁波发射器207安装定位到第一半壳体103中;

5、将等离子灯231导电线焊接到PCB印刷电路板206上;

6、如图6所示,将第二半壳体104卡合到第一半壳体103上;

7、如图6所示,将外环件226套合到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上;

8、如图6所示,套上保护罩229。

高频光棒10的拆解过程按上述装配过程逆顺序进行即可。

高频光棒10的工作模式切换方式如下:

一、第一次按动按钮——光波护理工作模式

●CPU电源开关电路217、离子灯开关电路218通电工作,CPU中央处理器211第3脚作出信号响应;

●高频升压电路208接收CPU中央处理器211第5脚的50KHz信号,高频升压电路208工作,等离子灯231被点亮;

●按钮灯——也就是电源开关指示灯263——被点亮;

●低电压检测电路213开始工作;

●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无输出,也就是CPU中央处理器211第2脚无信号输出,振动马达209不工作。

二、第二次按动按钮——光波护理和机械振动按摩混合工作模式

●CPU中央处理器211第2脚输出脉冲信号,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控制振动马达209工作。

●CPU中央处理器211的其它信号状态同上。

三、第二次按动按钮——关机

●各功能电路断电,不会产生空耗。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光棒10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可充电、节能环保;

●多种工作模式;

●光波输出、机械振动输出;

●外壳无螺钉连接、免工具装;

●结构紧凑;

●单按钮操作简便;

●成本合理。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优选的或具体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创造的设计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创造的范围之内和/或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高频光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频光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频光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光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光棒.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84539.6 (22)申请日 2016.04.29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景瑞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 重庆路富海工业区4栋4楼 (72)发明人 龚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1)Int.Cl. A61N 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高频光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光棒(10), 其包括手柄 (100)和光棒主体(200)。 所述光棒主体(200)包 括控制部件(201)和接触传递部件(202。

2、)。 所述控 制部件包括光波控制部件(203)和振动控制部件 (204), 其中, 所述光波控制部件包括光波产生组 件(205)。 所述控制部件(201)被设置成使得: 第 一次按动按钮(102), 有光波从所述接触传递部 件( 202 )中传播出来; 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 (102), 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 (202)中传播出来; 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高频光棒10关机。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光棒轻便、 安全、 可充电、 适合个人使用。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1页 CN 205729992 U 2016.11.30 CN 205729992 U 1.高频光棒(。

3、10), 其包括手柄(100)和光棒主体(200), 其中, 所述手柄(100)和所述光 棒主体(200)被固定连接在一起, 以便操作者手持所述手柄(100)并带动所述光棒主体 (200)接近要进行保健护理的人体部位; 所述光棒主体(200)包括控制部件(201)和接触传递部件(202), 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 (201)被安置在手柄空腔(101)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201)包括光波控制部件(203)和振动控制部件(204), 其 中, 所述光波控制部件(203)包括光波产生组件(205), 所述光波控制部件(203)能够产生高 频交流电压, 所述高频交流电压经由所述光波产生组件。

4、(205)产生并放射出光波; 所述振动 控制部件(204)能够产生机械振动, 并经由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将所述机械振动传播出 去; 所述控制部件(201)被设置成使得: 在所述高频光棒(10)关机的状态下, 第一次按动按 钮(102),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处于工作状态, 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处于待机状 态, 并且, 只有光波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 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所 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处于工作状态, 且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也处于工作状态, 因而有 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 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

5、2), 所述 光波产生组件(205)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都处于待机状态, 因而没有光波和机械振动 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201)还包括PCB印 刷电路板(206);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包括高频升压电路(208)和电磁波发射器(207), 其中, 所述电 磁波发射器(207)通过第一电连接端口(220)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电连接; 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包括振动马达(209)和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 所述PCB印刷电路板(206)包括CPU主控电路(212)、 主电源开关。

6、电路(216)、 所述高频升 压电路(208)和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 其中, 所述CPU主控电路(212)包括CPU中央处 理器(211), 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包括所述按钮(102); 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 所述振动马达控制 电路(210)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 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连接到所 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 在所述按钮(102)处于断开状态的正常使用情况下,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 处于高电平; 在所述高频光棒(10)关机的状态下, 第一次按动所述按。

7、钮(102),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 (211)的第4脚第一次处于低电平,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 且所述 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 从而, 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 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工作状态; 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 (211)的第4脚第二次处于低电平,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被提供信号, 且所述 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 从而, 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工作状态, 且所述 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工作状态; 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8、),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 的第4脚第三次处于低电平,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 且所述CPU中 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不被提供信号, 从而, 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 且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205729992 U 2 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包 括二极管D14、 三极管Q3、 电阻R13、 电阻R38, 其中, 所述二极管D14与所述振动马达(209)并 联,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振动马达(209)。

9、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线电 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电连接, 所述电阻R38与所述振动马达(209)串 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包括变 压器U2、 晶体三极管P2(265)、 电容C1、 电容C11、 电容C14、 电容C21、 电容CE2、 电阻R9、 电阻 R10、 电阻R11、 电阻R22, 其中, 所述变压器U2的第1脚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265)的集电极电 连接, 所述变压器U2的第2脚与所述电容C21的第1端和所述电容CE2的第1端电连接, 所述电 容C21的第2端和所述电容CE2。

10、的第2端与地线电连接, 所述变压器U2的第3脚与所述电容C14 的第1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14的第2端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265)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变压 器U2的第4脚与地线电连接, 所述变压器U2的第4脚与所述电容C11的第1端电连接, 所述晶 体三极管P2(26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第1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22的第2端与地线电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包括等 离子灯(231), 其中, 所述等离子灯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的所述电容C11的第2端电连 接, 来自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的电压能够将所述。

11、等离子灯中的等离子体电离, 成为等离 子态, 从而放射出光波; 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包括透明灯罩(221), 其中, 所述等离子灯被安置在所述透明 灯罩(221)中, 并且所述透明灯罩(221)能够让可见光波透射出来; 所述光波是可见光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还包括 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 用于将所述等离子灯(231)与所述手柄(100)密封固定地连接在 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灯固定装置(230)包 括灯座(223)、 弹性间隔件(222)、 内环件(225); 。

12、所述灯座(223)具有第一空腔(223a)和第一外表面(223b), 其中, 所述等离子灯(231) 的尾部(231a)被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232)中; 所述弹性间隔件(222)具有第一内表面(222a)、 第二内表面(222b)和第二外表面 (222c), 其中, 所述第一内表面(222a)与所述等离子灯(231)的颈部(231b)形成紧配合, 所 述第二内表面(222b)与所述灯座(223)的第一外表面(223b)形成紧配合; 所述内环件(225)具有第三内表面(225a), 其中, 所述第三内表面(225a)与所述弹性间 隔件(222)的第二外表面(222c)形成紧配合。 8.根据权利。

13、要求7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100)包括第一半壳体 (103)和第二半壳体(104), 其中, 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被组合在 一起, 形成所述手柄空腔(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100)具有卡合装置, 用 于可拆卸地将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组合在一起, 其中, 所述卡合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205729992 U 3 装置包括第一卡扣突起(103a)、 第一反止骨体(103b)、 第一边缘(103c)、 第一卡扣孔 (104a)、 第一止挡表。

14、面(104b)、 第二边缘(104c); 所述第一卡扣突起(103a)、 所述第一反止骨体(103b)、 所述第一边缘(103c)被设置在 所述第一半壳体(103)上, 所述第一卡扣孔(104a)、 所述第一止挡表面(104b)、 所述第二边 缘(104c)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壳体(104)上; 在所述第一半壳体(103)和所述第二半壳体(104)的组合状态下, 所述第一卡扣突起 (103a)嵌合在所述第一卡扣孔(104a)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光棒(10)还包括锁合 装置, 用于将所述手柄(100)和所述光棒主体(200)锁合在一起。 11.。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频光棒(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合装置包括外环件 (226)、 第一肋体(103d)、 第一卡槽(103e)、 第二肋体(104d)、 第二卡槽(104e)、 第三肋体 (225d)、 第三卡槽(225e); 所述外环件(226)具有卡突体(226a)、 翼状体(226b)、 第四卡槽(226c)、 环状体(226d); 所述第一肋体(103d)、 所述第一卡槽(103e)位于所述第一半壳体(103)上; 所述第二卡槽(104e)、 所述第三肋体(225d)位于所述第二半壳体(104)上; 所述第三肋体(225d)、 所述第三卡槽(225e)位于所述内环件(225。

16、)上; 所述第一肋体(103d)、 所述第二肋体(104d)与所述第三卡槽(225e)相互嵌合, 保证所 述电磁波发射器(207)稳固地与所述手柄(100)连接在一起; 所述外环件(226)的卡突体(226a)、 翼状体(226b)、 第四卡槽(226c)和环状体(226d)将 所述手柄(100)的第一半壳体(103)和第二半壳体(104)紧密地锁合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205729992 U 4 高频光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光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CN101301511A公开一种美容器材, 具体是调变光波美容棒, 包括棒体和 棒体。

17、内的调变光波装置, 调变光波装置是由电源电路、 稳压电路、 蜂鸣器BZ、 中央处理器U2 和光源电路组成, 其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供电于稳压电路和光源电路, 由稳压电路直接电连 接于中央处理器U2, 中央处理器U2输出调节器变脉冲信号控制光源电路发光, 中央处理器 U2电还连接有控制开关电路, 是利用4001300nm波长的光波照射, 将各种光能转为热能, 其中红色光可以激化纤维母细胞色素, 让皮肤自主产生胶原蛋白; 红外光可以杀菌; 蓝色光 可以消灭痤疮杆菌, 改善青春痘现象。 0003 专利文献CN202909071U公开一种等离子手持美容器, 包括机身(1)和机头(2), 机 头(2)位于机。

18、身(1)的顶端, 机身(1)从机头(2)处弯曲向下, 所述机头(2)的前端设置有海绵 体(3), 与海绵体(3)连接有振荡器(4), 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主控器(7)、 电机(8)和电源 (10), 在机身(1)的外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关(12), 所述机身(1)内安装有一离子发生器 (13), 所述离子发生器(13)由玻璃管和阴、 阳二极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等离子手持美 容器通过设置离子发生器, 可以雾化出水蒸气, 使得水蒸气更具有活性和通透性, 提高了美 容时的水分或者营养物质的吸收率。 0004 专利文献CN102614073A公开一种美容棒, 包括棒身、 下盖、 上盖、 按摩头、。

19、 电机、 震 动片及电源, 电机转轴上固定有震动片; 棒身开有卡槽, 下盖上与该卡槽相对应处有凸起, 通过该凸起与卡槽相配合使得下盖与棒身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按摩头套装在上盖上, 该按 摩头为硅胶材料。 采用这种结构以及硅胶材料的按摩头, 可以方便按摩头的更换, 提高按摩 的舒适性。 0005 专利文献CN202044488U公开一种便携式具有远红外、 负离子发射和磁疗功能的按 摩棒, 采用了具有远红外、 负离子发射以及磁疗效应的新型纳米颗粒作为保健作用的功能 源, 按摩棒由两端带有不同形状按摩头和按摩柄组成, 按摩头与按摩柄直接相连, 按摩头与 按摩柄直接相连; 按摩柄与通过螺纹连接; 在按。

20、摩头和按摩柄上布满半球形小按摩球, 并在 按摩头和按摩柄上涂布一层含远红外、 负离子发射和磁疗功能的新型纳米功能颗粒涂层, 使按摩棒兼具远红外、 负离子发射和磁疗综合效能, 能满足不同的按摩方式, 可捶打、 可摩 擦、 可滚动等; 具有使用、 携带方便, 健身效果好的优点。 0006 当然, 设计出便携式的、 个人使用的高频光棒依然是本领域工程技术的人员的研 发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为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便携式高频光棒, 其适合于家庭、 个人进行人体 护理和保健。 说明书 1/12 页 5 CN 205729992 U 5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便携式高频光棒,。

21、 其使用等离子灯来放射光波。 0009 为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高频光棒, 其包括手柄和光棒主体, 其中, 所述手柄和所述 光棒主体被固定连接在一起, 以便操作者手持所述手柄并带动所述光棒主体接近要进行保 健护理的人体部位; 0010 所述光棒主体包括控制部件和接触传递部件, 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被安置在手柄 空腔中; 00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光波控制部件和振动控制部件, 其中, 所述光波控 制部件包括光波产生组件, 所述光波控制部件能够产生高频交流电压, 所述高频交流电压 经由所述光波产生组件产生并放射出光波; 所述振动控制部件能够产生机械振动, 并经由 所述接触传递部件将所述。

22、机械振动传播出去; 0012 所述控制部件被设置成使得: 在所述高频光棒关机的状态下, 第一次按动按钮, 所 述光波产生组件处于工作状态, 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处于待机状态, 并且, 只有光波从所述 接触传递部件中传播出来; 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处于工作状态, 且所述 振动控制部件也处于工作状态, 因而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中传播出来; 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都处于待机状态, 因而没有 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中传播出来。 0013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光棒轻便、 安全、 可充电、 适合个人使用。 附图说明 0014 参照附图,。

23、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 更好的理解, 附图中: 0015 图1: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光棒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6 图2: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磁波发射器207的剖切示意图; 0017 图3: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磁波发射器207的立体示意图; 0018 图4: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磁波发射器207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19 图5: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0020 图6: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1 图7: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第一半壳体103的立体示意图; 0022 图8: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第二半壳体104的。

24、立体示意图; 0023 图9: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按钮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4 图10: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外环件226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11: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内环件225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12: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灯座223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13: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弹性间隔件222的立体示意图; 0028 图14: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按钮102的立体示意图; 0029 图15: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PCB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示意图; 0030 图16: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PCB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示意图; 0031 图17: 图1所示高频光棒的电路原理示。

25、意图。 0032 在图中, 同一的或类似的元件使用同一数字标记, 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字标 说明书 2/12 页 6 CN 205729992 U 6 记, 其中: 0033 说明书 3/12 页 7 CN 205729992 U 7 0034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参照图1, 现有技术中的高频光棒10也称为保健光棒、 光波护理棒或护理光 棒包括手柄100和光棒主体200, 其中, 所述手柄100和所述光棒主体200被固定连接在 一起, 以便操作者手持所述手柄100并带动所述光棒主体200接近要进行保健护理的人体部 位。 所述手柄一般具有圆柱形或卵蛋形, 可由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 003。

26、6 如图5所示, 所述光棒主体200包括控制部件201和接触传递部件202, 其中, 所述控 制部件201被安置在手柄空腔101中。 0037 所述控制部件201包括光波控制部件203和振动控制部件204, 其中, 所述光波控制 部件203包括光波产生组件205, 所述光波控制部件203能够产生高频交流电压, 所述高频交 流电压经由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产生并放射出光波; 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能够产生机械 振动, 并经由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将所述机械振动传播出去。 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多种高频 交流电压产生射频电磁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等形式的电磁波的方法和装置, 例如, 点 阵电极。

27、、 红外炉, 日光灯、 紫外灯、 等离子灯等, 它们都能够将电能转化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 磁波。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的装置通常有振动马达、 音箱、 超声波发生器等。 电磁波的传 播物质有很多, 例如, 透明物质能够让可见光通过。 因此,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和振动控制 部件204的物理结构可以有很多变型, 这里不再一一列明, 可参考专利文献CN101301511A, CN101259036A, CN101848595A, CN202052213U, CN202044488U。 0038 为了让使用在需要时同时使用光波据理和机械振动按摩护理, 所述控制部件201 被设置成使得: 在所述高频光棒。

28、10关机的状态下, 第一次按动按钮102,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 205处于工作状态, 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处于待机状态, 并且, 只有光波从所述接触传递 部件202中传播出来; 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处于工作状态, 且所 述振动控制部件204也处于工作状态, 因而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 播出来; 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和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都处于待 机状态, 因而没有光波和机械振动从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中传播出来。 0039 通过按钮来选择工作模式既简便、 又快速。 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 。

29、所述控制部件201还包括PCB印刷电路板206。 现代电子技术的控制原理的核心就是以弱电控制强电, 要在便携式设备上产生点亮等离子 说明书 4/12 页 8 CN 205729992 U 8 灯所需的高电压, 优选的控制方式是以大量的弱电电子电路来控制产生强电的电气设备, 所述强电电气设备例如是高频电压发生装置, 所述高频电压发生装置可以产生高达3000伏 特的高压电, 用于点亮等离子灯。 0041 参照图17所示的电路图, 并参照图2、 图3和图5, 所述光波产生组件205包括高频升 压电路208和电磁波发射器207, 其中, 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通过第一电连接端口220与所 述高频升压电。

30、路208电连接。 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 能够产生高电压例如3000伏特, 所述电 磁波发射器207通过所述高电压产生电磁波, 例如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 优选地, 产生的蓝 光, 有利于增强细胞核活性, 产生的红光, 有利于增强血红细胞的活性。 高频升压电路的现 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421251A, CN103683939A, CN204028741U, CN202649862U, CN202127539U, CN2468830Y, CN204030966U, CN201076621Y, CN204030961U, CN203788147U, CN201014317Y, CN203245。

31、482U。 电磁波发射器例如等离子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 CN1768412A, CN102915906A, CN102239750A, CN102087952A, CN103340018A, CN104380431A, CN1298198A, CN102192442A, CN101699610A, CN101840840A, CN102915905A, CN201739999U, CN202917446U, CN201681794U, CN201556604U, CN202917447U。 0042 参照图17所示的电路图, 并参照图15, 所述振动控制部件204包括振动马达209和 振动。

32、马达控制电路210。 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借助于CPU中央处理器211给出的时钟信 号, 能够在一给定的时间段例如1秒内工作振动, 并在接下来的另一给定时间段例如两秒钟 内停止工作, 从而产生脉冲式振动。 振动马达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3248755A, CN102291038A, CN102244494A, CN1661891A, CN1477759A, CN101494400A, CN101247698A, CN1992474A, CN1627606A, CN1610217A, CN1599201A, CN102244495A, CN102197571A, CN1887484。

33、A, CN103973069A, CN102572018A, CN1691491A, CN1537353A, CN102137698A, CN102111033A。 振动马达控制电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2244494A, CN102244495A, CN102340279A。 0043 所述PCB印刷电路板206包括CPU主控电路212、 主电源开关电路216、 所述高频升压 电路208和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 其中, 所述CPU主控电路212包括CPU中央处理器211, 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包括所述按钮102。 所述CPU主控电路212能够协调所述CPU中央处 理器211。

34、与各功能电路例如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 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和所述振动马 达控制电路210的运行, 完成各项控制功能。 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能够与所述CPU主控电 路212、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一起完成波动能量工作模式的切换, 例如, 所述波动能量工 作模式是光波护理模式、 振动按摩模式、 光波护理和机械振动混合模式。 CPU主控电路的现 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1241388A, CN204229171U, CN203689430U, CN202503432U。 主电源 开关电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02739222A, CN101814842A, CN101142。

35、543A, CN103840658A, CN103310853A, CN103312146A, CN101262214A, CN101178583A, CN102183898A, CN101807848A, CN1717856A, CN204244081U。 0044 参见图17, 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 所述振 动马达控制电路210连接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 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连接 到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通过逻辑运算, 判断各功能电路 的运行状态, 并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传送到相应的功。

36、能电路, 从而, 控制各功能电路的运行。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例如是8针脚处理器芯片,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针脚产生时 说明书 5/12 页 9 CN 205729992 U 9 钟信号, 通过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控制所述振动马达209的启动与停止。 所述CPU中央 处理器211的第4针脚能够检测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的电位高低, 从而判断出所述按钮 102是否被按下, 以及是第几次按下, 进而对波动能量工作模式进行切换。 0045 在所述按钮102处于断开状态的正常使用情况下,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 处于高电平。 也就是说, 所述主电源开关电路216在。

37、大多数时间内使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 的第4脚处于高电平状态, 只有在所述按钮102处于按下状态下,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 第4脚才处于低电平状态,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从而根据其第4脚的电位的变化来判断按 钮是否被按下, 以及是第几次按下。 0046 在所述高频光棒10关机的状态下, 第一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 211的第4脚第一次处于低电平,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 且所述CPU 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 从而, 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 且所述 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工作状态; 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

38、102,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 第二次处于低电平,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被提供信号, 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 的第5脚被提供信号, 从而, 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工作状态, 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 工作状态; 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4脚第三次处于低电平, 所 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2脚不被提供信号, 且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第5脚不被提供信 号, 从而, 所述振动马达209处于待机不工作状态, 且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处于待机不工作 状态。 这就是所述CPU中央处理器211响应所述按钮102的按下动作, 对。

39、所述高频光棒10的工 作模式进行控制的逻辑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 按钮也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控制工作模式的切 换, 例如第一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切换到光波工作模式; 第二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切换到 机械振动工作模式; 第三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切换到光波和机械振动混合工作模式; 第四 次按动所述按钮102, 所述高频光棒10处于关机或待机状态。 0047 上述高频光棒10的技术方案仅用一个按钮102就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 使得操作 简便、 结构紧凑、 成本合理。 0048 可以理解的是, 各功能电路的电子器件的构成、 电连接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 员根据功能要求进行适当的设计, 图17给。

40、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功能电路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这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而是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功能要求进 行多种改进或改型。 0049 优选地, 所述振动马达控制电路210包括二极管D14、 三极管Q3、 电阻R13、 电阻R38, 其中, 所述二极管D14与所述振动马达209并联,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振动马达209 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线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电连 接, 所述电阻R38与所述振动马达209串联。 00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 参照图17,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升压电路208 可以包括图17所示的。

41、结构元件和电连接关系。 优选地, 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包括变压器 U2、 晶体三极管P2或MOS管265、 电容C1、 电容C11、 电容C14、 电容C21、 电容CE2、 电阻R9、 电阻 R10、 电阻R11、 电阻R22, 其中, 所述变压器U2的第1脚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变压器U2的第2脚与所述电容C21的第1端和所述电容CE2的第1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21 的第2端和所述电容CE2的第2端与地线电连接, 所述变压器U2的第3脚与所述电容C14的第1 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C14的第2端与所述晶体三极管P2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变压器U2的第4脚 说明书 6/1。

42、2 页 10 CN 205729992 U 10 与地线电连接, 所述变压器U2的第4脚与所述电容C11的第1端电连接, 所述晶体三极管P2的 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第1端电连接, 所述电阻R22的第2端与地线电连接。 0051 其它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 与各功能电路的连接关系参见图17, 不再在本文中重 述。 0052 优选地, 所述变压器U2是高频高压变压器, 其输入为7.4伏特的直流电, 其输出为 3500伏特、 50KHz的交流电。 为了保证在高频光棒10的装配、 检测、 维修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避免高压电流对人体伤害, 优选地, 用环氧树脂透明绝缘胶密封所述高频高压变压器。 005。

43、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具有图17、 图2、 图3、 图4所示的结构元件、 连接关系组合。 优选地, 所述电磁波发射器207包括等离子灯231, 其 中, 所述等离子灯与所述高频升压电路208的所述电容C11的第2端电连接, 来自所述高频升 压电路208的电压能够将所述等离子灯中的等离子体电离, 成为等离子态, 从而放射出光 波。 在该实施方式中, 光波是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 所述可见光由等离子体发出。 根据中医 理论, 人体肝脏对应青色, 因此, 绿色可见光电磁波将被存贮在肝脏的空相中, 使得肝脏保 持青翠的本脏色, 生机焕然; 同样地, 心脏的空相需要。

44、红色的可见光电磁波能量来保证正常 生理功能, 脾脏的空相需要黄色可见光电磁波能量来充满和维持, 肺脏的空相可以存贮白 色可见光电磁波能量, 肾脏的空相可能需要不可见的电磁波能量, 例如紧外线。 根据生理 学, 血液中的血红细胞的空相充满红色的电磁波能量就会使得它红润饱满, 运输氧的能力 增强,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空相存贮蓝色可见光电磁波能量就会有活性, 这也间接表明生 命起源于蓝色的海洋。 0054 所述等离子灯的灯管是密封的, 高电压的交流电将灯管内的气体电离成等离子 体, 并发射出可见光。 0055 等离子灯的现有技术参见专利文献CN1768412A, CN102915906A, CN10。

45、2239750A, CN102087952A, CN103340018A, CN104380431A, CN1298198A, CN102192442A, CN101699610A, CN101840840A, CN102915905A, CN201739999U, CN202917446U, CN201681794U, CN201556604U, CN202917447U。 这里不再详述。 0056 所述接触传递部件202包括透明灯罩221, 其中, 所述等离子灯被安置在所述透明 灯罩221中, 并且所述透明灯罩221能够让可见光波透射出来。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光波是可 见光波。 因此, 。

46、选用透明材料制作接触传递部件是必然的选择。 优选地, 所述透明灯罩221可 以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所述透明灯罩221同样也能传递机械振动能量。 所述 透明灯罩221还能保护等离子灯不易破碎或损坏。 所述透明灯罩221与其它零部件的连接和 组合关系可参见图2。 0057 优选地, 高频光棒10还包括充电电池272, 其中, 所述充电电池272通过充电电池端 口271与PCB印刷电路板206电连接, 从而, 所述高频光棒10断开交流电后, 也能借助于所述 充电电池272的电能完成护理保健工作。 优选地, 所述充电电池272是内置式锂电池, 可使用 9伏特的直流电进行充电。 0058。

4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 所述PCB印刷电路板206还包 括低电压检测电路213、 按键灯电路214、 CPU稳压电路215、 CPU电源开关电路217、 离子灯开 关电路218、 充电保护电路219, 其中, 所述低电压检测电路213检测出充电电池272的电 压例如工作电压为7.4伏特低于第一设定值例如6.4伏特时, 充电指示灯262闪烁, 说明书 7/12 页 11 CN 205729992 U 11 提示尽快充电, 在检测出充电电池272的电压低于第二设定值例如充电电池272的工作电压 下限值时, 高频光棒10自动冲压机; 所述按键灯电路214能够控制电源开关。

48、指示灯263的关 闭或点亮; 所述CPU稳压电路215保证供给CPU中央处理器211的电压稳定, 例如稳压在5伏 特; 所述CPU电源开关电路217保证在高频光棒10处于关机状态下不会空耗电能; 所述离子 灯开关电路218保证在高频光棒10处于关机状态下不产生静态电流, 因而不会空耗充电电 池272的电能; 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19检测充电电压, 在充电电压高的情况下, 自动停止充 电, 且能够保证恒流充电, 并且向充电指示灯262发出信号, 例如, 充电指示灯262点亮为绿 色, 表示已充满, 红色为正在充电。 0059 如图17所示, 所述低电压检测电路213包括电容C3、 电阻R6、 电阻。

49、R7, 其中, 各电子 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以清楚的显示, 在这里 就不再详述。 0060 所述按键灯电路214包括LED发光二极管D10、 晶体三极管Q7、 电阻R5、 电阻R31、 电 阻R50, 其中, 各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以 清楚的显示, 在这里就不再详述。 0061 所述CPU稳压电路215包括三端稳压器U4、 电容CE1、 电容CE2、 电容C8, 其中, 各电子 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以清楚的显示, 在这里 就不再详述。 0062 所述CPU电源开关电路217包括三极管Q1、 三极管Q2、 电容C7、 电阻R18、 电阻R17、 电 阻R16、 电阻R15、 电阻R14。 0063 所述离子灯开关电路218包括MOS管P3、 三极管Q8、 电阻R35、 电阻R32、 电阻R28。 0064 所述充电保护电路219包括充电保护集成芯片U1、 MOS管P1、 充电电池272、 电容C4、 二极管D7、 LED发光二极管D1、 电阻R1、 电阻R2、 电阻R3、 电阻R4。 0065 上述各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以及与其它功能电路的电连接关系在图17中得 以清楚的显示, 在这里就不再详述。 0066 图15示出高频光棒的P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