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段电极的引导件以及制作该引导件的方法.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8562775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31202.0

申请日:

20140523

公开号:

CN105263568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1/05,A61N1/36

主分类号:

A61N1/05,A61N1/36

申请人:

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

发明人:

丹尼尔·詹姆斯·罗梅罗,约书亚·戴尔·豪沃德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优先权:

61/829,91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生平;钟锦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刺激引导件包括引导件本体。端子与电极沿着引导件本体的相对端部部分布置并且经由导体电联接到彼此。此电极包括分段电极。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包括近端端部、远端端部、外表面、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从远端端部径向地延伸到近端端部的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并且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从远端端部径向地延伸到近端端部的第二侧壁。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沿着分段电极中的第一侧壁形成的并且从远端端部延伸到近端端部的开口腔体,并且其方便分段电极粘接到引导件本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刺激引导件,其包括:引导件本体,其包括纵向表面、远端端部部分、近端端部部分、以及纵向长度;多个端子,其沿着所述引导件本体的所述近端端部部分布置;多个电极,其沿着所述引导件本体的所述远端端部部分布置,所述多个电极包括多个分段电极,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包括近端端部、远端端部、外表面、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从所述远端端部到所述近端端部在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之间径向地延伸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并且从所述远端端部到所述近端端部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径向地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了沿着所述分段电极的所述第一侧壁形成并周向向内地延伸并且从所述远端端部延伸到所述近端端部的至少一个开口腔体,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腔体构造并且布置为便于所述分段电极粘接到所述引导件本体;以及多个导体,其将所述多个端子电联接到所述多个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腔体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分段电极的所述远端端部延伸到所述近端端部的内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腔体接收所述多个导体的至少一个导体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腔体接收所述多个导体的至少一个导体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所述多个导体中的至少两个导体的一部分并且电联接到所述至少两个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外表面形成大于90°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还限定至少一个通道,所述至少一个通道沿着所述分段电极的所述内表面形成并且从所述分段电极的所述近端端部延伸到所述远端端部,所述至少一个通道构造并且布置为便于所述分段电极粘接到所述引导件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道具有弧形横截面轮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道具有U状横截面轮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刺激引导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道沿着所述分段电极的所述内表面的周向长度的至少30%延伸。 11.一种制备刺激引导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沿着引导件本体的远端端部部分布置至少一个制备电极,所述至少一个制备电极包括基本上圆柱形本体,所述基本上圆柱形本体包括外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近端端部和远端端部,所述本体包括沿着所述本体以隔开构造布置的多个分段电极,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在所述本体的所述近端端部与所述远端端部之间延伸,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还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延伸,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每个都从所述远端端部到所述近端端部在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之间径向地延伸,所述多个分段电极包括第一分段电极与第二分段电极,所述第一分段电极限定了从所述远端端部到所述近端端部周向向内地延伸到所述第一侧壁中的第一开口腔体;连接材料,其将所述第一分段电极联接到所述第二分段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分段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沿着所述本体限定的切口;并且将非传导性材料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以便于所述分段电极与所述引导件本体的保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非传导性材料布置在沿着所述第一分段电极的所述内表面形成的至少一个通道内,所述至少一个通道从所述远端端部延伸到所述近端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移除所述连接材料以使所述第一分段电极与所述第二分段电极物理地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制备电极包括第一制备电极与第二制备电极,并且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制备电极中的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与所述第二制备电极中的所述多个分段电极沿着所述引导件本体的纵向长度周向地对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沿着所述引导件本体的纵向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导体的一部分接收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腔体内。 16.一种用于刺激引导件的制备电极,所述制备电极包括:基本上圆柱形本体,其包括外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近端端部、以及远端端部;多个分段电极,其沿着所述本体以隔开构造布置,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具有在所述本体的近端端部与所述远端端部之间延伸的相对侧壁;沿着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的至少一个开口腔体,所述至少一个腔体在所述本体的所述近端端部与所述远端端部之间延伸;沿着所述本体的所述外表面布置的连接材料,所述连接材料将所述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联接到彼此;限定在所述多个分段电极的相邻分段电极之间的多个切口;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外表面上或中的至少一个对准特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特征形成了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多个切口中的一个之间延伸的开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特征包括在所述本体的所述近端端部到所述本体的所述远端端部之间延伸的对准狭缝。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特征包括延伸小于所述本体的所述近端端部到所述本体的所述远端端部之间的总尺寸的至少一个对准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特征包括从所述本体的所述外表面径向向外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对准凸片。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5月31日星期三提交的在35U.S.C.§119(e)下的美国临 时专利申请序列No.61/829,918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刺激系统与引导件的领域以及制造与利用此系统和引导件的 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内部引导件保持特征的带有分段电极的电刺激引导件, 以及制造与使用分段电极、引导件、以及电刺激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刺激对于处理多种情形来说可以是有用的。深层脑刺激对于治疗例如帕 金森症、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慢性疼痛、亨廷顿病、左旋多巴引发的动 作障碍和僵硬、动作迟缓、癫痫和癫痫、进食障碍和情绪障碍来说可以是有用 的。通常地,在引导件的尖端或附近具有刺激电极的引导件提供了对脑中目标 神经元的刺激。磁共振成象(“MRI”)或者计算机化断层(“CT”)扫描可以提供 起始点以便确定刺激电极应该定位在何处以将期望的刺激提供到目标神经元。

在引导件植入到患者脑部中以后,可以通过在引导件上的选择的电极传送 电刺激电流以刺激脑中的目标神经元。通常地,电极形成在被布置在引导件的 远端部分上的环状物中。刺激电流从环形电极沿着每个方向相等地投射。由于 这些电极的环形形状,因此刺激电流不能被引导到环形电极周围的一个或多个 特定位置(例如,在围绕引导件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或点上)。因此,未受引导的 刺激可能导致相邻神经组织的不期望的刺激,潜在地导致了不期望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刺激引导件包括引导件本体,此引导件本体具有纵向 表面、远端端部部分、近端端部部分、以及纵向长度。端子沿着引导件本体的 近端端部部分布置。电极沿着引导件本体的远端端部部分布置。导体将端子电 联接到电极。此电极包括分段电极。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包括近端端部、远端 端部、外表面、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从远端端部径 向延伸到近端端部的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并且在内表面与外表面 之间从远端端部径向地延伸到近端端部的第二侧壁。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限 定沿着分段电极的第一侧壁形成的并且周向向内地延伸的并且从远端端部延伸 到近端端部的至少一个开口腔体。至少一个开口腔体构造并且布置为方便分段 电极附着到引导件本体。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制造刺激引导件的方法包括沿着引导件本体的远端 端部部分布置至少一个制备电极(pre-electrode)。至少一个制备电极包括基本上 圆柱形本体,此本体包括外表面、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近端端部、以及远 端端部。此本体包括以隔开构造沿着本体布置的多个分段电极。多个分段电极 中的每个都在本体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延伸。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还 在本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延伸。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包括第一侧壁以 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中的每个都在内表面与外 表面之间从远端端部径向地延伸到近端端部。多个分段电极包括第一分段电极 与第二分段电极。第一分段电极限定从远端端部到近端端部周向向内地延伸到 第一侧壁中的第一开口腔体。连接材料将第一分段电极联接到第二分段电极。 在第一分段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沿着本体限定切口。非传导性材料布置在第一 开口腔体内以方便分段电极与引导件本体的保持。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刺激引导件的制备电极包括基本上圆柱形本体, 此基本上圆柱形本体具有外表面、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近端端部、与远端 端部。沿着本体以隔开构造布置多个分段电极。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具有 在本体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径向地延伸的相对侧壁。沿着多个分段电极 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侧壁限定至少一个开口腔体。至少一个腔体在本体的 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延伸。连接材料沿着本体的外表面布置。连接材料将 多个分段电极中的每个联接到彼此。在多个分段电极的相邻分段电极之间限定 多个切口。至少一个对准特征形成在本体的外表面与多个切口中的一个之间延 伸的开口。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非限定与非详尽实施方式。在附图中,除 非另外指明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将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其与附图相关联阅读,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脑刺激的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分段电极的引导件的一部分的一个实施方式 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分段电极的引导件的一部分的第二实施方 式的立体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分段电极的引导件的一部分的第三实施方式 的立体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分段电极的引导件的一部分的第四实施方式 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沿着引导件的长度沿着各个电极水平的径向电流导引的 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以交错定向布置的多个分段电极的引导件的一部 分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具有椭圆状通道与带有侧面开口腔体的切口的 制备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图6A的制备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C是根据本发明的沿着制备电极的切口限定的对准狭缝的图6A的制备 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6D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过移除图6A或图6C的制备电极的连接材料形成 的分段电极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6E是根据本发明的沿着引导件本体布置的图6D的分段电极组的一个实 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具有构造并且布置为容纳一个或多个导体的侧 面开口腔体的切口的制备电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沿着制备电极的切口限定的对准狭缝的图7A的制备 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7C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过移除图7A或图6C的制备电极的连接材料形成 的分段电极组(该分段电极组沿着引导件本体布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 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具有尖状侧面开口腔体的切口的制备电极的第 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沿着制备电极的切口限定的对准狭缝的图8A的制备 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8C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过移除图8A或图8B的制备电极的连接材料形成 的分段电极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在相邻切口之间延伸的宽的通道的制备电极的 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沿着制备电极的切口限定的对准狭缝的图9A的制备 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9C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过移除图9A或图9B的制备电极的连接材料形成 的分段电极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9D是根据本发明的沿着制备电极的外表面布置的对准凸片的图9A的制 备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沿着制备电极的外表面形成的多个通道与对准 凹槽的制备电极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沿着制备电极的切口限定的对准狭缝和与沿着 制备电极的外表面形成的对准凹槽的图10A的制备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 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10C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过移除图10A或图10B的制备电极的连接材料形 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电刺激系统与引导件的领域以及制造与利用此系统与引导件的 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内部引导件保持特征的带有分段电极的电刺激引导件, 以及制造与使用分段电极、引导件、以及电刺激系统的方法。

用于深层脑刺激的引导件可以包括刺激电极、记录电极、或者二者组合。 刺激电极、记录电极、或二者中的至少一部分以仅部分地围绕引导件的外周延 伸的分段电极的形式设置。这些分段电极可以以电极组设置,每组都具有围绕 引导件在特定纵向位置处径向分布的电极。出于描述性目的,这里相对于深层 脑刺激的使用描述了引导件,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引导件中的任一个都可以用于 除了深层脑刺激的应用,包括脊髓刺激、外周神经刺激、或者其它神经与组织 刺激。

适当的可植入电刺激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引导件,在引导件的远 端端部上布置一个或多个电极并且在引导件的一个或多个近端端部上布置一个 或多个端子。引导件例如包括经皮引导件。例如在美国专利No.6,181,969; 6,516,227;6,609,029;6,609,032;6,741,892;7,244,150;7,450,997; 7,672,734;7,761,165;7,783,359;7,792,590;7,809,446;7,949,395;7,974,706; 8,175,710;8,224,450;8,271,094;8,295,944;8,364,278;8,391,985;和8,688,235;美 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7/0150036;2009/0187222;2009/0276021;2010/0076535; 2010/0268298;2011/0005069;2011/0004267;2011/0078900;2011/0130817; 2011/0130818;2011/0238129;2011/0313500;2012/0016378;2012/0046710; 2012/0071949;2012/0165911;2012/0197375;2012/0203316;2012/0203320; 2012/0203321;2012/0316615;2013/0105071和2013/0197602中发现了具有引导 件的电刺激系统的实例,其全部都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从业者可以利用记录电极确定目标神经元的位置 并且然后相应地定位刺激电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相同的电极用于记 录与刺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单独的引导件;一个具有识别目标神 经元的记录电极,以及具有刺激电极的第二引导件,其在目标神经元识别以后 替换第一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引导件可以包括记录电极与刺激电极 或者可以用于记录与刺激的电极。

图1示出了用于脑刺激的设备100的一个实施方式。设备包括引导件110、 至少部分地围绕引导件110的外周布置的多个电极125、多个端子135、用于将 电极连接到控制单元的连接器130、以及用于协助引导件插入并定位在患者脑部 中的探针140。探针140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用于探针的适当材料的实例包括, 但不限于钨、不锈钢和塑料。探针140可以具有把手150以协助插入到引导件 110中,以及探针140与引导件110的旋转。优选地在移除探针140以后,连接 器130适配在引导件110的近端端部上。

控制单元(未示出)通常地是可植入到患者身体中的例如在患者锁骨区域 下方的可植入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可以具有八个刺激通道,此八个刺激通 道可以独立地可编程以控制来自各通道的电流刺激的量级。在一些情形中脉冲 发生器可以具有多于或少于八个刺激通道(例如,4个、6个、16个、32个、 或更多刺激通道)。控制单元可以具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连接件 端口,以便在引导件110的近端端部处接收多个端子135。

在操作的一个实例中,可以通过利用颅骨钻(通常称作为骨钻)在患者的 颅骨或头盖中钻孔,以及凝固与切刻硬脑膜、脑覆盖物,来实现进入到脑中的 期望位置中。引导件110可以在探针140的协助下插入到颅骨与脑组织中。例 如可以利用立体定位框架与微驱动电机系统将引导件110引导到脑内的目标位 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驱动电机系统可以是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微驱动电 机系统可以构造为执行下面动作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单独或组合):插入引导 件110、取回引导件110、或者旋转引导件1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联接到通过目标神经元刺激的肌肉或其它组织的测量 设备或者响应于患者或临床医生的单元可以联接到控制单元或微驱动电机系 统。测量设备、使用者、或者临床医生可以指示通过目标机构或者其它组织对 刺激或记录电极的响应,以进一步识别目标神经元并且方便刺激电极的定位。 例如,如果目标神经元引导到经历震颤的肌肉,则可以利用测量设备观察肌肉 并且响应于神经元的刺激指示震颤频率或幅度的改变。另选地,患者或临床医 生可以观察肌肉并且提供反馈。

用于深层脑刺激的引导件110可以包括刺激电极、记录电极或者刺激电极 与记录电极。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件110是可旋转的使得在已经利用 记录电极定位神经元以后刺激电极可以与目标神经元对准。

刺激电极可以布置在引导件110的外周上以刺激目标神经元。刺激电极可 以是环状使得沿着引导件110的长度从电极的位置沿着每个方向相等地从各电 极投射。然而,环形电极通常地使刺激电流不能被引导到引导件的仅一侧。然 而,分段电极可以用于将刺激电流引导到引导件的一侧或者甚至一侧的一部分。 当分段电极与传送恒定电流刺激的可植入脉冲发生器结合使用时,可以实现电 流导引以将刺激更精确地传送到引导件的轴周围的位置(即,径向定位在引导 件的轴线周围)。

为了实现电流导引,除了或者作为环形电极的另选可以利用分段电极。尽 管下面的描述说明了刺激电极,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说明的刺激电极中的全部构 造也可以用于布置记录电极。

图2示出了用于脑刺激的引导件200的远端部分的一个实施方式。引导件 200包括引导件本体210、一个或多个可选环形电极220、以及多组分段电极230。 引导件本体210可以由诸如例如聚合物材料的生物可兼容的非传导材料形成。 适当的聚合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酮、聚氨酯、聚乙烯、聚脲、聚氨酯-脲等。 一旦植入在身体中,引导件200便可以在延长的时间段内与身体组织接触。在 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件200具有不大于1.5mm的横截面直径并且可以在 0.5mm到1.5mm的范围内。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件200具有至少10cm 的长度并且引导件200的长度可以在10cm到70cm的范围内。

电极可以利用金属、合金、传导性氧化物、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传导性生 物可兼容材料制成。适当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铂、铂铱合金、铱、钛、钨、 钯等。优选地,电极由生物可兼容的并且在期望的使用过程中在操作环境中的 期望操作情形下基本上不腐蚀的材料制成。

电极中的每个都可以是使用的或未使用的(OFF)。当使用电极时,可以将 电极用作阳极或阴极并且运送阳极或阴极电流。在一些情形中,电极在一段时 间期间可以是阳极并且在一段时间期间是阴极。

以环形电极220的形式的刺激电极可以布置在引导件本体210的任意部分 上,通常地在引导件200的远端端部附近。在图2中,引导件200包括两个环 形电极220。可以沿着引导件本体210的长度布置任意数量的环形电极220,例 如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 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五个、十六个或者更多环形电极220。应该 理解的是可以沿着引导件本体210的长度布置任意数量的环形电极。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环形电极220基本上是圆柱形并且在引导件本体210的全部外周周 围卷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电极220的外径基本上等于引导件本体210 的外径。环形电极220的长度可以根据期望治疗与目标神经元的位置而改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电极22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环形电极220的直径。在 其它实施方式中,环形电极220的长度大于环形电极220的直径。在其它实施 方式中,环形电极220的长度大于环形电极220的直径。最远端环形电极220 可以是覆盖引导件的远端尖端的大部分或全部的尖端电极(例如,参见图3C的 尖端电极320a)。

深层脑部刺激引导件可以包括一个组或多组分段电极。因为在深层脑部刺 激中的目标结构通常地围绕远端电极阵列的轴线是非对称的,因此分段电极可 以提供比环形电极更加卓越的电流导引。替代地,目标可以定位在延伸通过引 导件的轴的平面的一个侧面上。通过使用径向分段电极阵列(“RSEA”)不仅能 够沿着引导件的长度而且还能围绕引导件的外周来执行电流导引。这提供了精 确的三维目标锁定和递送电流刺激到神经目标组织,同时潜在地避免了刺激其 它组织。具有分段电极的引导件的实例包括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0/0268298; 2011/0005069;2011/0130803;2011/0130816;2011/0130817;2011/0130818; 2011/0078900;2011/0238129;2012/0016378;2012/0046710;2012/0071949; 2012/0165911;2012/197375;2012/0203316;2012/0203320;和2012/0203321, 其全部都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在图2中,引导件200示出为具有多个分段电极230。可以在引导件本体 210上布置任意数量的分段电极230,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 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五个、 十六个或者更多分段电极230。应该理解的是可以沿着引导件本体210的长度布 置任意数量的分段电极230。分段电极130通常地仅围绕引导件的外周延伸75%、 67%、60%、50%、40%、33%、25%、20%、17%、15%或者更少。

分段电极230可以分组成几组分段电极,其中每组都在引导件200的特定 纵向部分处围绕引导件200的外周布置。引导件200可以具有以给定组的分段 电极的任意数量的分段电极230。引导件200可以具有以给定组的一个、两个、 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更多分段电极230。在至少一些实施 方式中,引导件200中的每组分段电极230都包括相同数量的分段电极230。布 置在引导件200上的分段电极230可以包括与布置在引导件200上的至少一个 其它组分段电极230不同数量的电极。

分段电极230的尺寸与形状可以改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段电极230 全部具有相同尺寸、形状、直径、宽度或面积或者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方 式中,各周向组的分段电极230(或者甚至布置在引导件200上的全部分段电极) 可以在尺寸与形状上是相同的。

分段电极230中的每组都可以围绕引导件本体210的外周布置以围绕引导 件本体210形成基本上圆柱形形状。给定组的分段电极的各个电极之间的间距 可以是相同的,或者不同于引导件200上的另一组分段电极的各个电极之间的 间距。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围绕引导件本体210的外周的各分段电极230 之间布置相等的间距、间隙、或者切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分段电极230之 间的间距、间隙或切口可以在尺寸或形状上是不同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对 于特定组的分段电极230或者对于全部组的分段电极230来说,分段电极230 之间的间距、间隙、或切口可以是一致的。分段电极230的组可以沿着引导件 本体210的长度以非规则或规则间隔定位。

附接到环形电极220或分段电极230的导体线沿着引导件本体210延伸。 这些导体可以延伸通过引导件200的材料或者沿着由引导件200限定的一个或 多个腔体延伸,或者二者皆有。导体存在于连接器(经由端子)处以使电极220、 230联接到控制单元(未示出)。

当引导件200包括环形电极220与分段电极230时,环形电极220与分段 电极230可以以任何适当构造布置。例如,当引导件200包括两组环形电极220 与两组分段电极230时,环形电极220可以位于两组分段电极230的侧面(例 如,参见图2)。

可以使用其它另选电极构造。图3A-图3C示出了具有分段电极330、可选 环形电极320或尖端电极320a、以及引导件本体310的引导件300。分段电极 330的组包括三个分段电极或者任意其它数量的分段电极,包括例如两个、四个、 五个、六个或多个。在附图3A-图3C的每个中,示出了两组分段电极330与两 组可选环形电极320。可以使用任意适当数量的分段电极330或环形电极320, 或二者皆有。两组环形电极220可以靠近两组分段电极230布置(例如,参见 图3A),或者两组环形电极220可以远离两组分段电极230布置(例如,参见 图3B)。环形电极中的一个可以是尖端电极(参见图3C的尖端电极320a)。应 该理解的是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例如,例如交替环形与分段电极等)。可以利 用分段电极的任何其它适当布置。作为实例,其中分段电极相对于彼此螺旋地 布置的布置。一个实施方式包括双螺旋。

通过改变分段电极230的位置,可以选择目标神经元的不同覆盖范围。例 如,如果医师预期到神经目标将更靠近引导件本体210的远端尖端那么图3A的 电极布置可以是有用的,而,如果医师预期到神经目标将更靠近引导件本体210 的近端端部那么图3B的电极布置可以是有用的。

环形电极220与分段电极230的任意组合可以布置在引导件200上。例如, 引导件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电极120、其中每组都由三个分段电极230形成的两组 分段电极、以及在远端端部部分的最终环形电极120(或者在尖端电极的情形中 位于引导件的远端尖端)。此构造可以简单地称作为1-3-3-1构造。通过此简化 符号表示电极可以是有用的。由此,图3A的实施方式可以称作为1-1-3-3构造, 同时图3B的实施方式可以称作为3-3-1-1构造。其它八个电极构造包括例如, 2-2-2-2构造,其中在引导件上布置四组分段电极;以及4-4构造,其中在引导 件本体上布置两组分段电极,每组分段电极都具有四个分段电极230。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引导件包括16个电极。用于16电极引导件的可能构造包括,但不 限于,4-4-4-4;8-8;3-3-3-3-3-1(以及此构造的全部重新布置);以及 2-2-2-2-2-2-2-2。

图4是示出沿着引导件200的纵向长度沿着多个电极水平导引的径向电流 的示意图。尽管具有环形电极的传统引导件构造仅能够沿着引导件的纵向长度 (z轴)导引电流,但是分段电极构造能够沿着x轴、y轴以及z轴导引电流。 由此,可以在围绕引导件200的三维空间中沿着任意方向导引刺激的几何中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径向距离r,以及围绕引导件200外周的角度θ可以通过引 入到各电极的阳极电流的百分比来规定(识别了主要发生在阴极附近的刺激, 尽管强阳极也可以形成刺激)。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阳极与阴极沿着分段电 极的构造允许刺激的几何中心沿着引导件200移位到多个不同位置。

如通过图4可以理解的,可以沿着引导件200的纵向长度在各高度处移位 刺激的几何中心。在沿着引导件的纵向长度的不同水平处使用多组分段电极允 许三维电流导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段电极的组共同地移位(即,刺激的 几何中心在沿着引导件的长度的各水平处类似)。在至少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 独立地控制分段电极中的各组。每组分段电极可以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 个、六个、七个、八个或更多分段电极。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改变在各水 平处的分段电极的数量而形成不同的刺激轮廓。例如,当每组分段电极都仅包 括两个分段电极时,可以在刺激轮廓中形成非均匀分布的间隙(不能选择性地 刺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利用至少三个分段电极230成组以允许真实360° 选择性。

如先前指出的,当利用记录电极时还可以使用前述构造。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联接到通过目标神经刺激的肌肉或其它组织的测量设备或者响应于患者或 临床医生的单元可以联接到控制单元或微驱动电机系统。测量设备、使用者、 或者临床医生可以指示由目标肌肉或其它组织对刺激或者记录电极的响应以进 一步识别目标神经并且方便刺激电极的定位。例如,如果目标神经元引导到经 历震颤的肌肉,可以利用测量设备观察肌肉并且响应于神经元的刺激指示震颤 频率或振幅的改变。另选地,患者或临床医生可以观察肌肉并且提供反馈。

引导件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将极重地取决于设计与制造方法。下面说明的制 造技术提供了能够制造可生产与可靠引导件的方法。

当引导件200包括多组分段电极230时,可能期望的是形成引导件200使 得具有不同组分段电极230的相应电极沿着引导件200的长度彼此径向地对准 (例如,参见图2中示出的分段电极230)。沿着引导件200的长度的不同组分 段电极230的相应电极之间的径向对准,可以减小关于不同组分段电极的相应 分段电极之间的定位或定向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有益的是形成电极阵列使 得在引导件200的制造过程中,沿着引导件200的长度的不同组的分段电极的 相应电极彼此径向地对准并且相对于彼此不径向地移位。

图5是具有多组分段电极的引导件20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如图5 中所示,在两组分段电极230中的各个电极沿着引导件本体210的长度彼此交 错。在一些情形中,不同组的分段电极的相应电极沿着引导件200的长度的交 错定位可以设计为用于特定应用。

在包括分段电极的引导件的制造中多个组织可以出现。例如,在制造过程 中或者以后,尤其在其中引导件本体的一部分被加热以便再流动的操作过程中, 可能难以保持分段电极之间的位置与间距。分段电极可以在加热聚合物内移位, 以改变分段电极之间的间距。此外,在制造以后的电极保持可能是关系的。分 段电极与制造方法可以设计为解决这些与其它问题。例如,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1/356,529,提供了分段电极的一些示例与制造的 方法。

如这里描述的,分段电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件保持特征,其方便在 制造过程中或者以后(或者在过程中与以后)的定位与间距的保持与维持。在 制造过程中,引导件保持特征可以至少部分地填充(优选地,完全地填充)有 来自引导件本体或者引导件的其它部分的材料以方便分段电极的定位与间距的 维持以及保持。

可以由制备电极形成径向布置的分段电极组。图6A-图10C示出了制备电 极与由制备电极形成的分段电极的组的实施方式(例如,通过打磨制备电极以 形成电绝缘分段电极)。分段电极以及从那形成的制备电极可以由诸如金属、合 金、传导性氧化物或者任何其它适当传导性材料的导电体形成。在一些实施方 式中,制备电极由铂、铂铱、铱、616L不锈钢(或者任何其它适当不锈钢)、钽、 镍钛诺、铱铑、或传导性聚合物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电极是基本上圆柱形并且直径大于引导件的期望 最终直径。通过研磨(例如,无心研磨)、机加工、蚀刻、或消融制备电极的外 表面而可以获得具有圆柱形横截面轮廓的引导件。此研磨还可以释放个别分段 电极。在图6A-图10C中示出由各制备电极形成的三个分段电极。应该认识到 制备电极的其它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两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 多个分段电极。

图6A-图6C示出了制备电极600的实施方式。图6A和图6C示出了制备电 机的横向横截面视图,并且图6B示出了制备电极的立体图。制备电极600包括 具有内表面604与外表面(即横向外周)606的本体602。如在图6B中所示, 制备电极600还包括近端端部608与远端端部6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电 极600的本体604基本上是圆柱形并且直径大于制备电极600布置在其上的引 导件的期望最终直径。

当布置在引导件上时,制备电极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与制备电极的定向 对应。例如,当制备电极布置在引导件上时,制备电极的近端端部最靠近引导 件的近端端部部分。在此情形中,当制备电极布置在引导件上时,制备电极的 横向横截面视图还可以横向于引导件的纵向长度。应该理解的是制备电极的此 定向,以及当布置在引导件上时制备电极的定向,适用于这里说明的制备电极 中的每个。

制备电极600包括通过连接材料614接合的个别分段电极612。当制备电极 在引导件上的适当位置中时可以移除连接材料614(例如,通过研磨、机加工、 蚀刻、消融或者另外地移除连接材料614)以留下分离的分段电极612。

制备电极600在个别分段电极之间限定切口616,其通常地在特定组的分段 电极的分段电极之间限定空间。连接材料614可以仅与分段电极612之间的材 料相应或者可以包括制备电极600的其它部分(例如,可以被磨掉以释放下面 的分段电极的材料的外环、或边缘)。

通过允许材料诸如来自引导件本体的材料(包括例如定位在分段电极组之 间或者一组分段电极与环形电极之间的间隔件)或者其它材料布置或流动到切 口中,切口可以用作引导件保持特征。切口内的材料还可以方便分段电极的定 位与间距的保持。

切口616具有在制备电极600的内表面604的相邻部分之间延伸的周界617。 周界617可以是连续或非连续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口中的至少一个的周 界617形成在制备电极的内表面604(例如,参见图6A)的两个部分之间延伸 的连续表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切口的至少一个的周界617形成非连续表面, 其中由于沿着切口的侧向(例如,朝向外边缘)部分的对准狭缝640(例如参见 图6C)而造成周界是非连续的。类似地,制备电极700、800、900、与1000每 个都示出与描述为具有可以是连续或非连续的周界。

每个切口都使两个分段电极与形成这些分段电极的侧壁的周界617的一部 分邻接。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口中至少一个的周界成形为使得沿着沿着 与此切口邻接的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个或多个开 口腔体(例如,凹处、槽口、间隙、压痕、开口空间等或者其组合)。

一个或多个腔体可以通过促进引导件本体的材料粘接到制备电极(在移除 连接材料以前)、以及到分段电极(在移除连接材料以后)来增强引导件保持。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腔体构造为接收并且部分地保持一个或多个导体 的一部分(例如,参见图7A-图7C)。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腔体中的一 个或多个提供一个或多个电联接接口以使一个或多个导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联 接到特定分段电极(例如,参见图7C)。

图6A-图6C示出了横向横截面中是三叶草形状的切口,具有限定外侧凸角 618与一个或多个侧凸角620的多个凸角周界617。侧凸角620构造为形成沿着 邻接分段电极612的侧壁(在图6D-图6E中622a和622b)限定的相对腔体(在 图6D-图6E中620)。侧向凸角618沿着切口616的侧向周界被定位使得当移除 连接材料时,侧向凸角618打开到制备电极的外表面606。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 中,侧凸角618至少部分地延伸到连接材料614中使得,当移除连接材料614 时侧凸角618随着连接材料614至少部分地移除。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当 移除连接材料614时,一个或多个侧凸角620保持完整。

制备电极600还包括形成在分段电极612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628。可以具 有形成在分段电极的每个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多个通道。在各分 段电极中的通道的数量可以与在其它分段电极中的通道的数量相同或者不同。

通过允许材料诸如来自引导件本体的材料(包括例如定位在分段电极组之 间或者一组分段电极与环形电极之间的间隔件)或者其它材料布置或者流入到 通道中,一个或多个通道可以用作引导件保持特征。通道内的材料还可以方便 保持分段电极的定位与间距。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本体602的内表面604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 在图6A中,一个或多个通道628具有打开到本体602的内表面604的弧形横向 横截面形状,通道的周界的一部分被分段电极围住。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 一个或多个通道628具有打开到本体602的内表面604的横截面形状,通道的 周边的至少一半被分段电极围住。

应该认识到与图6A-图10C中示出的这些类似的其它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具有其它规则或非规则横截面形状的通道,包括但不限于,椭圆形、三角形、 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T”状、“L”状、以及其它横截 面形状。应该认识到沿着通道的长度的通道的横向横截面形状无需是均匀的。 应该进一步认识到,通道无需是相同的并且此区别分段的电极可以具有区别成 形的通道或者此通道尤其是分段电极可以区别地成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 道未沿着径向方向完全地延伸通过分段电极,而是仅部分地(例如,径向距离 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延伸通过分段电极。

在一些情形中,制备电极的外表面可以是均匀的。在此情形中,当从侧面 (即,从制备电极外部的位置通过外表面)观察制备电极时分段电极在下面的 定位可能是不明显的。可能有利的是能够确定分段电极沿着制备电极的对准以 便以期望的构造沿着引导件定位分段电极。

当沿着引导件的纵向长度使多个制备电极彼此对准时分段电极的对准可以 是尤其相关的。在此情形中,可能期望的是形成引导件使得具有不同组分段电 极的相应电极可旋转地对准(例如,参见图2中示出的分段电极230),或者沿 着引导件的纵向长度相对于彼此旋转地交错(例如,参见图3A-图3B中示出的 分段电极230)。沿着引导件的纵向长度的不同分段电极组的相应电极之间的旋 转对准(或者旋转交错)可以减小关于不同分段电极组的相应分段电极之间的 定位或定向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有利的是形成电极阵列使得在引导件的制 造过程中沿着引导件的纵向长度的不同分段电极组的相应电极彼此旋转地对准 (或者旋转地交错)。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电极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使得当从侧面 观察制备电极时制备电极的分段电极的旋转定位能够显而易见。在至少一些实 施方式中,对准特征形成在制备电极的外表面与切口中的一个之间延伸的开口。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特征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孔。在图6B中,制 备电极600示出为限定在本体602的外表面606与切口616中的一个之间延伸 的一个或多个对准孔630。一个或多个对准孔未延伸在制备电极的近端端部与远 端端部之间的全部距离。在图6B中,对准孔630示出为延伸到切口616的主凸 角618中。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对准孔被定位为使得连接材料 的移除致使在不影响形成的分段电极的任一个的形状的情况下的一个或多个对 准穿孔的对应移除。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特征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狭缝。图6C示出了 限定对准狭缝640的制备电极600的一个实施方式。对准狭缝640沿着切口616 中的一个布置,并且在本体602的近端端部608与远端端部610之间沿着切口 616的全部长度延伸,有效地使得制备电极600的本体602是开口环或C状(即, 制备电极的横向横截面外周或外表面606是非连续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640完全地沿着切口616中的一个布置。 在此情形中,当移除制备电极600的连接材料614时对准狭缝640完全地布置 在沿着制备电极6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空间内。此外, 当对准狭缝640完全地沿着切口中的一个布置时,连接材料614的移除致使在 不影响形成的分段电极中任一个的形状的情况下的对准狭缝640的对应移除。

如上所述,导体通常地沿着其上布置制备电极的引导件的纵向长度延伸。 导体将沿着引导件的远端端部部分布置的电极(例如分段电极、环形电极、尖 端电极等)电联接到沿着引导件的近端端部部分布置的端子。取决于给定制备 电极沿着引导件的相关定位,一个或多个导体可以延伸通过制备电极并且联接 到其它电极(其它制备电极的电极、环形电极、尖端电极等或其组合)。在此情 形中,可能有利的是形成具有对准狭缝的制备电极,使得在制造过程中,在无 需将一个或多个导体的端部串入通过制备电极以达到其它电极的情况下,导体 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穿过对准狭缝。

图6D以横向横截面示出在移除制备电极600的连接材料614以后形成的分 段电极612组。分段电极612包括内表面604、相对的外表面656、以及每个都 在内表面604与外表面656之间径向地延伸的相对的侧壁622a和622b。应该理 解的是,尽管在图6D中未示出,但分段电极612还包括近端端部与相对的远端 端部。这些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与制备电极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通常地是相 同的。例如,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段电极612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与图 6B中示出的制备电极600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相同。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 内表面604、外表面656、以及侧壁622a和622b中的每个都从制备电极的近端 端部延伸到远端端部。

分段电极612的内表面604通常地由制备电极600的内表面604限定。相 对的侧壁622a和622b通常地由切口616的周界617的部分限定。在至少一些 实施方式中,当移除连接材料614时,可以随着连接材料614移除切口616的 周边的部分(尤其是周边617的最侧向部分)。分段电极612的外表面656由在 移除连接材料614以前与连接材料614先前地邻接的制备电极600的本体602 的内部部分形成。

沿着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至少一个开口腔体。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 两个、三个、四个、或多个开口腔体。在图6D中,通过多凸角切口的侧凸角 620限定开口腔体。在图6D中,沿着分段电极612中每个的两个侧壁622a和 622b限定开口腔体。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腔体沿着分段电极的从近端端部到远端端部 的总尺寸延伸。开口腔体未在相对侧壁之间延伸分段电极的全部周向长度。此 外,当开口腔体沿着相对侧壁周向向内地延伸时,相对侧壁的打开腔体不打开 到彼此。应该理解的是开口腔体的上面描述适用于这里描述的全部开口腔体。

对于开口腔体未在相对侧壁之间延伸分段电极的全部周向长度可能是有利 的。使开口腔体在相对侧壁之间延伸分段电极的全部周向长度可能使分段电极 的整体性降低到潜在地不安全高度。此外,在其中开口腔体沿着分段电极的全 部尺寸从近端端部延伸到远端端部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开口腔体还在两个相对 侧壁之间延伸分段电极的全部周向长度,则分段电极将会不期望地分裂成两个 离散块。此外,在相对侧壁之间沿着开口腔体的全部周向长度延伸可能使得当 在分段电极周围流动或成型引导件材料或空间时难以移除气泡。

图6E以横向横截面示出了图6D中所示的沿着引导件本体672布置的分段 电极612组的横向横截面。在图6E中,引导件本体672包括纵向表面676。,可 选地,引导件本体672限定沿着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长度延伸的一个或多个 腔体680并且构造为接收探针(例如,参见图1中的140)。在至少一些实施方 式中,分段电极612围绕引导件本体672的横向外周彼此相等地隔开。分段电 极612中一个或多个的外表面656可从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表面676嵌入或 者从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表面676向外地延伸。在图6E中,分段电极612中 的每个的外表面656示出为与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表面676平齐。对于分段 电极612中的每个的外表面656来说可能有利的是与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表 面676平齐以便沿着引导件本体的远端端部部分保持等直径轮廓,由此降低了 在引导件插入过程中患者组织沿着引导件本体束缚的风险。

返回到图7A-图7C,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段电极的开口腔体构造为接 收与部分地保持沿着引导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导体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将电极 电联接到端子的导体)。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腔体还设有用于将一个或 多个导体电联接到分段电极的电联接接口。

图7A-图7B示出了制备电极700的另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 制备电极700包括具有内表面704、外表面706的本体702,并且其限定切口716。 制备电极700包括通过可以移除的连接材料714接合在一起的个别分段电极712 (例如,通过研磨、机加工、蚀刻、消融、激光切割、或者另外地移除连接材 料714)以便当制备电极位于引导件上的适当位置中时保留分离的分段电极712。

在图7A中,制备电极700的本体702具有闭合环路横向外周。在图7B中, 本体702限定对准狭缝740。对准狭缝740沿着切口716中的一个布置,并且在 本体702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沿着切口716的全部长度延伸,有效地使 得制备电极700的本体702是开口环或C状(即,制备电极的横截面外周或外 表面706是非连续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740完全地沿着切口716中的一个布置。 在此情形中,当移除制备电极700的连接材料714时对准狭缝740可以至少部 分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7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空间内。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移除制备电极700的连接材料714时对准狭缝740 完全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7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空间 内。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740定位为使得连接材料714的移除致 使在不影响形成的分段电极的任一个的形状的情况下的对准狭缝740的对应移 除。

切口716具有在制备电极700的内表面704的相邻部分之间延伸的周界717。 每个切口都使两个分段电极与形成这些分段电极的侧壁的周界717的一部分邻 接。切口的至少一个的周界717成形为使得沿着与此切口邻接的分段电极中的 至少一个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腔体。

图7A-图7C示出了横向横截面中是三叶草形状的切口,具有限定外侧凸角 与一个或多个侧凸角的多个凸角周界717。侧凸角构造为形成沿着邻接的分段电 极712的侧壁(图7C中的722a和722b)限定的相对腔体(图7C中的720)。

图7C以横向横截面示出在移除制备电极900的连接材料914以后形成的分 段电极712组。分段电极712的组沿着引导件本体672布置。分段电极712包 括内表面704、外表面756、以及在内表面704与外表面756之间径向地延伸的 相对的侧壁722a和722b。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图7C中未示出,分段电极712 还包括近端端部与相对的远端端部。这些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通常地是与分段 电极沿其布置的制备电极相同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例如,参见图6B)。

分段电极712的内表面704通常地由制备电极700的内表面704限定。相 对的侧壁722a和722b通常地由切口716的周界717的部分限定。在至少一些 实施方式中,当移除连接材料714时,可以随着连接材料714移除切口716的 周界的部分(尤其是周界717的最侧向部分)。分段电极712的外表面756由在 移除连接材料714以前与连接材料714先前地邻接的制备电极700的本体702 的内部部分形成。

在图7C中,引导件本体672包括纵向表面676。可选地,引导件本体672 限定沿着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长度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腔体680并且构造为接 收探针(例如,参见图1中的140)。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段电极712围 绕引导件本体672的横向外周彼此相等地隔开。分段电极612中一个或多个的 外表面756从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表面676嵌入或者从引导件本体672的纵 向表面向外地延伸。在图7C中,分段电极712中的每个的外表面756示出为与 引导件本体672的纵向表面676平齐。对于分段电极712中的每个的外表面756 来说可能有利的是与引导件本体772的纵向表面776平齐以便沿着引导件本体 的远端端部部分保持等直径轮廓,由此降低了在引导件插入过程中患者组织沿 着引导件本体束缚的风险。

沿着分段电极712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722a或722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至少 一个开口腔体720。在图7C中,通过多凸角切口的侧凸角限定开口腔体。在图 7C中,沿着分段电极712中每个的两个侧壁722a和722b限定开口腔体。开口 腔体720沿着分段电极的总尺寸从近端端部延伸到远端端部。开口腔体未在相 对侧壁之间延伸分段电极的全部周向长度。此外,当开口腔体沿着相对侧壁周 向向内地延伸时,相对侧壁的打开腔体不打开到彼此。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腔体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接收并且至少部分 地保持至少一个导体(例如在电极的一个或多个与沿着引导件的相对端部部分 布置的端子的一个或多个之间延伸的导体)。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腔体 720中的每个都构造为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保持至少一个导体。在至少一些实施 方式中,开口腔体720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保持至少两个、 三个、四个、或多个导体。

在图7C中,导体,诸如导体790,示出为沿着引导件本体672延伸并且由 开口腔体720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并且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图7C中,每个开口腔 体720都示出为接收不同的导体790。此外,图7C示出了在两个不同分段电极 712的开口腔体720之间布置在切口716的中心部分中的一些导体。通常地,导 体790涂覆以电绝缘材料。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体790中的至少一个经 由沿着侧壁722a和722b布置在开口腔体720内或者紧邻开口腔体720布置的 电联接接口794而电联接到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

返回到图8A-图8C,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由制备电极形成的分段电极 限定具有尖状的横向横截面轮廓的开口腔体。形成具有一个或多个点的开口腔 体可以改进分段电极与引导件本体之间的附着。图8A-图8B示出了制备电极800 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制备电极800包括具有内表面804、外表 面806的本体802,并且其限定切口816。制备电极800包括通过可以移除的连 接材料814接合的个别分段电极812(例如,通过研磨、机加工、蚀刻、消融、 激光切割、或者另外地移除连接材料814)以便当制备电极位于引导件上的适当 位置中时保留分离的分段电极812。制备电极8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通道828, 其沿着分段电极812的内表面804形成并且从制备电极的近端端部延伸到制备 电极的远端端部。在图8A-图8C中,通道828示出为具有“U”状横向横截面 轮廓。

在图8A中,制备电极800的本体802具有闭合环路横向外周。在图8B中, 本体802限定对准狭缝840。对准狭缝840沿着切口816中的一个布置,并且在 本体802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沿着切口816的全部长度延伸,有效地使 得制备电极800的本体802是开口环或C状(即,制备电极的横截面外周或外 表面806是非连续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840沿着切口816中的一个完全地布置。 在此情形中,当移除制备电极800的连接材料814时对准狭缝840可以至少部 分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8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空间内。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移除制备电极800的连接材料814时对准狭缝840 完全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8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空间 内。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840定位为使得连接材料814的移除致 使在不影响形成的分段电极的任一个的形状的情况下的对准狭缝840的对应移 除。

切口816具有在制备电极800的内表面804的相邻部分之间延伸的周界817。 每个切口都使两个分段电极与形成这些分段电极的侧壁的周界817的部分邻接。 切口的至少一个的周界817成形为使得沿着与此切口邻接的分段电极中的至少 一个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腔体。

图8A-图8C示出了切口,其周界817包括中间部分818(与制备电极的内 表面804连续)与侧向部分(随着连接材料814部分地移除并且),其沿着开口 腔体820中的至少一个交叉以形成在制备电极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延伸 的内脊部。应该指出当以横向横截面示出时内脊部形成“点”。还可能有利的是 与内脊部(或者横截面中的点)形成开口腔体820以改进引导件本体到制备电 极的分段电极的附着。

图8C以横向横截面示出了在移除制备电极800的连接材料814以后形成的 分段电极812组。分段电极812包括内表面804、外表面856、以及在内表面804 与外表面856之间径向延伸的相对的侧壁822a和822b。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 图8C中未示出,分段电极812还包括近端端部与相对的远端端部。这些近端端 部与远端端部通常地是与分段电极沿其布置的制备电极相同的近端端部与远端 端部(例如,参见图6B)。

分段电极812的内表面804通常地是与制备电极800的内表面804相同的 表面。相对的侧壁822a和822b通常地由切口816的周界817的部分限定。在 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移除连接材料814时,可以随着连接材料814移除切 口816的周界的部分(尤其是周界817的最侧向部分)。分段电极812的外表面 856由在移除连接材料814以前与连接材料814先前地邻接的制备电极800的本 体802的内部部分形成。

沿着分段电极812中的至少一个的侧壁822a或822b中的至少一个限定至少 一个开口腔体820。在图8C中,沿着分段电极812中每个的两个侧壁822a和 822b限定开口腔体。开口腔体820沿着分段电极的总尺寸从近端端部延伸到远 端端部。开口腔体未在相对侧壁之间延伸分段电极的全部周向长度。此外,当 开口腔体沿着相对侧壁周向向内地延伸时,相对侧壁的开口腔体不打开到彼此。

返回到图9A-图9D,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通道在相邻切口之 间沿着外周距离的大部分延伸。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由制备电极形成的分 段电极具有形成在侧壁与外表面之间形成的角度,这方便了分段电极与引导件 本体的材料之间的附着。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电极包括形成为至少一 个对准凸片的对准特征。

图9A-图9B示出了制备电极900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制 备电极900包括具有内表面904、外表面906的本体902,并且其限定切口916。 制备电极900包括通过可以移除的连接材料914接合的个别分段电极912(例如, 通过研磨、机加工、蚀刻、消融、或者另外地移除连接材料914)以便当制备电 极位于引导件上的适当位置中时保留分离的分段电极912。切口916具有在制备 电极900的内表面904的不同部分之间延伸的周界917。每个切口都使两个分段 电极与形成这些分段电极的侧壁的周界917的部分邻接。

在图9A中,制备电极900的本体902具有闭合环路横向外周。在图9B中, 本体902限定对准狭缝940。对准狭缝940沿着切口916中的一个布置,并且在 本体902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沿着切口916的全部长度延伸,有效地使 得制备电极900的本体902是开口环或C状(即,制备电极的横截面外周或外 表面906是非连续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940完全地沿着切口916中的一个布置。 在此情形中,当移除制备电极900的连接材料914时对准狭缝940可以至少部 分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9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空间内。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移除制备电极900的连接材料914时对准狭缝940 完全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9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空间 内。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940定位为使得连接材料914的移除致 使在不影响形成的分段电极的任一个的形状的情况下的对准狭缝940的对应移 除。

制备电极900还包括形成在分段电极912中的一个或多个通道928。在图 9A-图9C中,通道928沿着在侧接切口916之间的预定电极900的内表面904 延伸使得通道928沿着侧接切口916之间的外周距离的至少30%、40%、50%、 60%、70%、80%、90%、或更多延伸。

图9C以横向横截面示出在移除制备电极900的连接材料914以后形成的分 段电极912组。分段电极912包括内表面904、外表面956、以及在内表面904 与外表面956之间径向地延伸的相对的侧壁922a和922b。应该理解的是,尽管 在图9C中未示出,分段电极912还包括近端端部与相对的远端端部。这些近端 端部与远端端部通常地是与分段电极沿其布置的制备电极相同的近端端部与远 端端部(例如,参见图6B)。

分段电极912的内表面904通常地是与制备电极900的内表面904相同的 表面。当分段电极彼此分离时,通道928沿着分段电极912中至少一个的内表 面904延伸,使得通道928沿着分段电极的内表面904的周向长度的至少30%、 40%、50%、60%、70%、80%、90%或更多延伸。

相对的侧壁922a和922b通常地由切口916的周边917的部分限定。在至少 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移除连接材料914时,可以随着连接材料914移除切口916 的周界917的一部分(尤其是周界917的最侧向部分)。分段电极912的外表面 956由在移除连接材料914以前与连接材料914先前地邻接的制备电极900的本 体902的内部部分形成。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段电极的侧壁成角度使得,当移除连接材料914 时,侧壁的对准方便在分段电极与引导件本体的材料之间的附着。在至少一些 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切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外表面956形成大于90°的角度 958。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切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外表面956形成 至少90°、100°、110°、120°、130°、140°、150°或更大的角度。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电极包括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对准凸片的对准特 征。图9D以横向横截面示出了从本体902的外表面906径向向外地延伸的对准 凸片99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对准凸片沿着制备电极的全部长度从 近端端部延伸到远端端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对准凸片沿着小于 制备电极的全部长度从近端端部延伸到远端端部。

如通过对准狭缝与对准孔,可以利用对准凸片(替换地或除了对准狭缝或 一个或多个对准孔以外)以标记制备电极的外表面以指示下面的分段电极的位 置以在制造过程中方便制造以及将制备电极定向在期望位置中。此对准凸片可 以方便对准几个制备电极使得在完成引导件的制造以后下面的分段电极将具有 适当的相对位置。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凸片998未延伸到分段电极912 中,从而当例如通过研磨移除制备电极900的连接材料914以释放个别分段电 极时,还移除对准凸片998。

返回到图10A-图10C,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电极包括形成为至少 一个对准凹槽的对准特征。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电极被构造并且布置 为使得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限定多个通道。图10A-图10B示出了制备电极1000 的示意性横向横截面视图。制备电极1000包括具有内表面1004、外表面1006 的本体1002,并且其限定切口1016。

切口1016具有在制备电极1000的内表面1004的相邻部分之间延伸的周界 1017。每个切口都使两个分段电极与形成这些分段电极的侧壁的周界1017的部 分邻接。切口106限定在个别分段电极之间并且通常地限定分段电极之间的空 间。制备电极1000包括通过可以移除的连接材料1014接合的各别分段电极1012 (例如,通过研磨、机加工、蚀刻、消融、或者另外地移除连接材料1014)以 便当制备电极位于引导件上的适当位置中时保留分离的分段电极1012。

在图10A中,制备电极1000的本体1002具有闭合环路横向外周。在图10B 中,本体1002限定对准狭缝1040。对准狭缝1040沿着切口1016中的一个布置, 并且在本体1002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之间沿着切口1016的全部长度延伸, 有效地使得制备电极1000的本体1002是开口环或C状(即,制备电极的横截 面外周或外表面1006是非连续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1040沿着切口1016中的一个完全地布 置。在此情形中,当移除制备电极1000的连接材料1014时对准狭缝1040可以 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10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极之间的 空间内。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移除制备电极1000的连接材料1014时对 准狭缝1040完全地布置在沿着制备电极1000形成的分段电极组的两个分段电 极之间的空间内。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狭缝1040定位为使得连接材料 1014的移除致使在不影响形成的分段电极的任一个的形状的情况下的对准狭缝 1040的对应移除。

制备电极1000限定形成在制备电极的外表面1006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准凹 槽1096。如通过对准狭缝、对准孔、以及对准凸片,可以利用对准凹槽1020(替 换地或除了对准狭缝、一个或多个对准孔、或者一个或多个对准凸片)以标记 制备电极的外表面以指示下面的分段电极的位置以在制造过程中方便制造以及 将制备电极定向在期望位置中。此对准凹槽1096可以方便对准几个制备电极使 得在完成引导件的制造以后下面的分段电极将具有适当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凹槽1096未延伸到分段电极1012中,从而当例 如通过研磨移除制备电极1000的连接材料1014以释放各别分段电极时,对准 凹槽1096不再可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对准凹槽1096延伸到分段电极1012 中并且可以用于标记分段电极。

图10C以横向横截面示出在移除制备电极1000的连接材料1014以后形成 的分段电极1012组。分段电极1012包括内表面1004、与外表面1056、以及在 内表面1004与外表面1056之间径向地延伸的相对的侧壁1022a和922b。应该 理解的是,尽管在图10C中未示出,分段电极1012还包括近端端部与相对的远 端端部。这些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通常地是与分段电极沿其布置的制备电极相 同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例如,参见图6B)。

分段电极1012的内表面1004通常地是与制备电极1000的内表面1004相 同的表面。相对的侧壁1022a和1022b通常地由切口1016的周界1017的部分 限定。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移除连接材料1014时,可以随着连接材料1014 移除切口1016的周界1017的部分(尤其是周界1017的最侧向部分)。分段电 极1012的外表面1056由在移除连接材料1014以前与连接材料1014先前地邻 接的制备电极1000的本体1002的内部部分形成。

制备电极1000还包括沿着制备电极1000的内表面1004布置的多个通道。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通道布置为使得沿着分段电极1012中至少一个的内表 面1004形成诸如通道1028a和1028b的至少两个通道。在图10C中,示出沿着 分段电极1012中每个的内表面1004限定的两个通道。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沿 着各分段电极1012的内表面1004限定多于两个通道。在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 两个或多个通道具有相同的尺寸、或者形状或者二者皆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 两个或多个通道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或者形状或者二者皆有。

应该理解的是来自制备电极600、700、800、900与1000中任一个的特征 是可结合的并且可以彼此可互换地使用。例如,制备电极600、700、800、900 和1000中任一个的切口可以用于制备电极600、800、900、与1000中任一个的 通道。另外地,对准特征,诸如对准孔、对准狭缝、对准凸片、以及对准凹槽 可以彼此任意结合使用以及与制备电极600、700、800、900、和1000中任一个 结合使用。

上面的详述、实例与数据提供了本发明的组成的制造与使用的描述。由于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多种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还 存在于下文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具有分段电极的引导件以及制作该引导件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具有分段电极的引导件以及制作该引导件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具有分段电极的引导件以及制作该引导件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分段电极的引导件以及制作该引导件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分段电极的引导件以及制作该引导件的方法.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刺激引导件包括引导件本体。端子与电极沿着引导件本体的相对端部部分布置并且经由导体电联接到彼此。此电极包括分段电极。分段电极中的每个都包括近端端部、远端端部、外表面、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从远端端部径向地延伸到近端端部的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并且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从远端端部径向地延伸到近端端部的第二侧壁。分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限定沿着分段电极中的第一侧壁形成的并且从远端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