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电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电极.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96851.X (22)申请日 2017.01.23 (73)专利权人 董希婢 地址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体育场路英伦 皇都4-2-302 (72)发明人 董希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何龙 (51)Int.Cl. A61N 1/36(2006.01) A61N 1/04(2006.01) A61H 3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治疗电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治疗电极, 涉及医疗 保健设备领域, 治疗电极应用于针灸机器人, 包 括基板、 外壳以及多个电极, 基板设置有多个安 装部, 每个安装部在基板的位置根据预设的治疗 穴位配方图设置, 每个电极对应安装于一个安装 部, 外壳盖合于所述基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 疗电极, 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 做, 针对其病症及第二指掌骨的多个全息穴位, 使用方便简单, 患者无须对第二指掌骨穴位的位 置完全了解也可方便使用; 针灸机器人, 包括针 灸治疗主机、 手掌固定架及治疗电极。 手掌固定 架可辅助治疗电极对准穴位, 针灸治疗主机控制 治疗电极对患者的穴位进行针灸按摩治疗。 使用 方便简单, 有不错。
3、的商业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7804789 U 2018.09.04 CN 207804789 U 1.一种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针灸机器人, 所述针灸机器人包括针灸治疗主 机, 所述治疗电极包括: 外壳、 基板以及多个电极, 所述基板设置有多个安装部, 每个所述安 装部在所述基板的位置根据预设的治疗穴位配方图设置, 每个所述电极对应安装于一个所 述安装部, 用于针对患者的第二指掌骨进行针灸按摩, 所述外壳盖合于所述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电极还包括标签, 所述标签安 装于所述基板, 用于存储所述患者的病症信息。
4、以及所述患者的生理特征信息, 所述生理特 征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所述第二指掌骨的长度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为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包括输 入端与多个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与所述针灸治疗主机电连接以获取电脉冲信号, 每个所述 输出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安装部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电极均包括金属件以及底座, 所述金属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底座, 并与一个所述输 出端电连接, 所述底座安装于与所述输出端对应的所述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件镀有金属层。 6。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电极还包括导电弹簧, 所述导 电弹簧与所述第一端连接, 还与所述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件的所述第二端截面为S形, 用 以贴合所述患者的所述第二指掌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形状大小与所述基板相匹配, 使得所述外壳可盖合与所述基板, 所述外壳设置有多个通孔, 每个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 安装部的位置对应, 所述电极可通过所述通孔显露。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804789 U 2 治疗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设备领域, 具。
6、体而言, 涉及一种治疗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针灸按摩治疗是现阶段常使用的保健、 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电子针灸 按摩治疗方式主要有: 0003 手持治疗笔, 通过医生手持治疗笔对准人体穴位进行治疗, 每次只能治疗一个穴 位。 缺点是不能对病人的手掌进行固定, 且医生长时间握持手很累; 0004 手掌捆绑法, 即用捆绑带把电极捆绑在手掌上, 医生把电极对准病人穴位压好然 后再捆绑在病人手掌上, 接通电脉冲发生器(治疗仪主机)对病人进行电脉冲治疗, 这是电 脉冲治疗仪最早实施的电极固定在手掌方式, 缺点是穴位找准难, 压准穴位的准确性差, 固 定不方便, 病人很难办到既捆绑好手掌又对。
7、准穴位, 给电脉冲治疗的普及性带来了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电极, 以改善现有的治疗电极穴位找准难, 压准穴位的准确性差, 固定不方便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治疗电极, 应用于针灸机器人, 所述针灸机器人包括针灸治疗主机, 所述治疗 电极包括: 外壳、 基板以及多个电极, 所述基板设置有多个安装部, 每个所述安装部在所述 基板的位置根据预设的治疗穴位配方图设置, 每个所述电极对应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部, 用于针对所述患者的第二指掌骨进行针灸按摩, 所述外壳盖合于所述基板。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治疗电极还包括标签, 。
8、所述标签安装于所述基板, 用于存储所述患 者的病症信息以及所述患者的生理特征信息, 所述生理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第二指掌 骨的长度信息。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基板为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包括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 与所述针灸治疗主机电连接以获取电脉冲信号, 每个所述输出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安装部对 应设置。 0010 进一步地, 每个所述电极均包括金属件以及底座, 所述金属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 一端及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底座, 并与一个所述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底座安装于与 所述输出端对应的所述安装部。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金属件镀有金属层。 0012 进一步地, 每个所。
9、述电极还包括导电弹簧, 所述导电弹簧与所述第一端连接, 还与 所述输出端连接。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金属件的所述第二端截面为S形, 用以贴合所述患者的所述第二指 掌骨。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外壳形状大小与所述基板相匹配, 使得所述外壳可盖合与所述基 说明书 1/5 页 3 CN 207804789 U 3 板, 所述外壳设置有多个通孔, 每个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安装部的位置对应, 所述电极可 通过所述通孔显露。 0015 相对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电极, 包括外壳、 基板以及多个电极, 所述基板根据预 设的治疗穴位配方图设置有多。
10、个安装部, 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外壳盖合于所 基板。 治疗电极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第二指掌骨长度信息量身定做, 电极的位置根据患者 需要针灸按摩治疗的穴位设置, 使用时方便电极的位置对准患者需要治疗的穴位, 患者无 须对穴位的位置十分了解也能够方便地使用。 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 配合所附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
11、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 以下对在附 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 围。 0019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治疗电极的示意图。 0020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的第一视角视图。 0021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的第二视角视图。 0022 图4示出了本实用。
12、新型提供的外壳的示意图。 0023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灸机器人的示意图。 0024 图标: 100-治疗电极; 110-基板; 112-输入端; 120-电极; 121- 金属件; 1211-第一 端; 1212-第二端; 1213-导电弹簧; 122-底座; 1221- 焊脚; 123-第一电极; 124-第二电极; 130-标签; 140-外壳; 141-面板; 142-通孔; 143-侧壁; 300-手掌固定架; 320-握杆; 311-握持 部; 3111-弧形凸起; 322-活动部; 3222-第二连接部; 3225-第二孔; 330- 转轴; 340-治疗底 板; 341。
13、-控制板; 342-治疗板; 400-针灸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 布置和设计。 因此,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 说明书 2/5 页 4 CN 207804789 U 4 0026 应注意到: 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 因此, 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 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上” 、“下” 、“左” 、“右” 、“内” 、“外” 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 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实用新型的限。
15、制。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 置”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 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 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术语 “水平” 、“竖直” 、“悬垂” 。
16、等 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 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如 “水平” 仅仅是指其方向相 对 “竖直” 而言更加水平, 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 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术语 “包 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 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 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 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
17、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 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下 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 请参阅图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电极100, 治疗电极100 应用于针灸机器人 400, 针灸机器人400还包括针灸治疗主机(图未示)以及手掌固定架300, 用于针对患者的手 掌上的特定穴位, 例如第二指掌骨的1至12个全息穴位(全息头穴、 颈穴、 肩手穴、 心肺穴、 肝 穴、 胃穴、 十二指肠、 肾穴、 腰穴、 下腹穴、 腿穴、 足穴)进行针灸按摩治疗。 0032 治疗电极100包括外壳140、。
18、 基板110、 标签130以及多个电极 120, 标签130以及每 个电极120均安装于基板110。 0033 标签130设置于基板110, 标签130储存着该治疗电极100的特征信息, 所述治疗电 极100的特征信息包括: 患者的姓名、 年龄、 性别、 第二指掌骨长度等生理特征信息, 以及所 述患者的病症信息。 标签130所储存的特征信息即是治疗电极100的身份信息, 由于每个患 者的生理特征信息及所患病症的不同, 每个治疗电极100对应的标签 130也不尽相同, 根据 标签130内的信息区分各个治疗电极100。 在本实施例中, 优选地选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
19、ification, RFID)标签130, RFID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 相关数据, 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余实 施例中, 还可以选用其余的可进行信息读写的其它元件作为标签130。 0034 基板110, 基板110根据预设的治疗穴位配方图设置有多个安装部(图未示), 所述 说明书 3/5 页 5 CN 207804789 U 5 安装部可以是安装孔, 也可以是焊接点, 所述预设的治疗穴位配方图是指针对所述患者的 病症, 用于针灸按摩治疗的穴位配方以及位置图。 例如, 治疗患者所患病症需要对头穴、 肩 手穴、 心肺穴等穴位进行针灸, 。
20、且已知该患者的第二指掌骨的长度, 则可根据所述头穴、 肩 手穴、 心肺穴等穴位的相对位置, 在基板110上设置安装部, 再将所述电极120安装于所述安 装部, 例如, 将电极120焊接于安装部。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板110可以是电路板, 但不限于 此, 所述电路板包括输入端112以及多个输出端(图未示), 所述输出端与输入端112电连接, 每个安装部对应一个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 112与针灸治疗主机的电脉冲电路(图未示)连 接, 用以接收电脉冲电路输出的电脉冲信号, 当电极120安装于基板110时, 所述输出端还与 电极120连接, 用于将脉冲电信号传导至电极120, 通过电极120 对患。
21、者进行针灸按摩治疗。 0035 请参阅图2、 图3, 电极120包括金属件121以及底座122, 所述金属件121包括第一端 1211以及第二端1212, 所述第一端1211 贯穿所述底座122, 并与底座122固定连接, 具体地, 所述底座122 设置有多个焊脚1221, 所述焊脚1221可焊接于安装部设置的焊接点; 第一端 1211还设置有导电弹簧1213, 所述导电弹簧1213与所述基板110的输出端连接, 比如, 导电 弹簧1213可焊接于基板110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 电极120分为第一电极123以及第二电 极124; 所述第一电极123用于对所述患者的第二指掌骨的头穴进行针灸。
22、, 所述第一电极123 的金属件121为圆柱形, 第一电极123通过基板110 的输出端与输入端112的负极电连接, 第 二电极124的金属件121的第二端1212截面形状为S形, 用以更好地贴合手掌的第二指掌骨 内侧面, 并与穴位更好的接触, 第二电极124通过基板110的输出端与输入端112的正极电连 接, 第二电极124的数量根据安装部的数量设置, 也即是根据预设的治疗穴位配方图设置。 当第一电极123对准患者的第二指掌骨的头穴, 其余的第二电极124也能够对准其相应的穴 位。 金属件121镀有金属层,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镀金, 镀金属层既可以防止氧化, 并且 实现了真针治疗; 导。
23、电弹簧1213的设计还在于, 当电极120的金属件121与患者的手掌接触 贴合时, 导电弹簧 1213可以给金属件121施加一定的压力, 使金属件121与患者手掌的第二 指掌骨内侧面贴合更紧密, 与穴位有更良好的接触, 患者的使用体验更好。 0036 请参阅图4, 外壳140包括面板141与侧壁143, 外壳140的形状与所述基板110配合, 使得外壳140可盖合于所述基板110, 外壳 140由绝缘的材料制成, 如塑料。 外壳140的面板 141设置有多个通孔142, 每一个通孔142与一个安装部相对应, 且通孔142的形状大小与相 对应的电极120的形状大小相配合, 大于电极120的金属件。
24、 121的截面形状, 且小于电极120 的底座122的大小, 使得各个电极 120的金属件121可由相应的通孔142显露, 并且辅助使电 极120更好的固定于基板110。 面板141可以由边长1mm的格子排列组合而成, 以方便切割使 电极120露出, 易于加工且更加美观。 0037 第二实施例 003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灸机器人400, 请参阅图5, 针灸机器人 400包括手掌固定 架300、 针灸治疗主机以及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电极100。 0039 所述手掌固定架300包括治疗底板340和握杆320, 其中握杆320又包括握持部311 和活动部322。 握持部311为硬质塑料杆, 在。
25、握持部3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弧形凸起3111, 弧 形凸起3111模拟手握鸡蛋的造型制成, 当手握弧形凸起3111时, 手心贴合弧形凸起3111, 并 使得在手握握持部311时, 手背和大拇指具有手握鸡蛋时的形态。 活动部322为软质橡胶柱,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图未示)及第二连接部3222,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治疗底板 说明书 4/5 页 6 CN 207804789 U 6 34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3222 与所述握持部311转动连接。 具体地, 第二连接部3222 设置有凹槽(图未示), 凹槽内设置有同轴且大小相同的第一孔(图未示)及第二孔3225, 所 述握持部311的一。
26、端设置有第三孔(图未示), 一转轴330依次穿过第一孔、 第三孔、 第二孔 3225, 使得所述握持部311可相对所述活动部322转动。 0040 治疗底板340包括控制板341和治疗板342, 控制板341 和治疗板342呈弧形连接, 控制板341和治疗板342之间的弧度与人手握鸡蛋时手背与大拇指背间的弧度相当。 所述治 疗板 342设置有与所述治疗电极100配合的矩形凹槽(图未示), 所述治疗电极100设置于所 述矩形凹槽内, 并通过导线与所述针灸治疗主机的电脉冲电路电性连接。 当患者的手握住 所述握持部311时, 调节握持部311与所述活动部322的角度, 使所述治疗电极100的第一电 。
27、极123对准患者第二指掌骨的头穴, 同时其余第二电极124则对准了其余需要针灸按摩治疗 的穴位; 即可进行针灸按摩治疗。 0041 所述针灸治疗主机安装于所述控制板341, 用于控制治疗电极100对患者进行针灸 按摩治疗, 所述针灸治疗主机包括电脉冲电路, 所述治疗电极100与电脉冲电路之间通过导 线电性连接, 以接受电脉冲信号, 经电极120模拟针灸按摩治疗。 004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疗电极, 应用于针灸机器人, 包括基板、 外壳以及 电极, 治疗电极针对不同的患者的不同病症量身定制, 设置有特定位置的安装部, 并安装了 电极, 所述电极与第二指掌骨接触的一侧为S形, 能够更。
28、好的贴合第二指掌骨的各个穴位; 治疗电极还包括唯一的标签, 标签储存了患者的病症信息及生理特征信息, 易于对整理以 及治疗; 当第一电极对准了患者第二指掌骨的头穴, 其余的第二电极同时也对准了其相应 的穴位, 使用起来简单快捷, 有不错的商业前景。 004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针灸机器人, 包括针灸治疗主机, 手掌固定架以及治疗电极, 所述手掌固定架包括治疗板、 控制板以及握杆, 所述治疗电极嵌设于所述治疗板, 并与安装 于控制板的针灸治疗主机电性连接; 当患者手握握杆时, 调节握杆的角度, 治疗电极即可对 患者第二指掌骨上的穴位进行针灸按摩治疗, 方便使用并且美观。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07804789 U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207804789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207804789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207804789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