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54388.9 (22)申请日 2017.05.18 (73)专利权人 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环科中路 16号72号楼 (72)发明人 贾建鸿 (51)Int.Cl. A61N 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 系统, 包括治疗头和手具, 所述手具连接主机,。
2、 所 述治疗头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治疗头的中上部设 置有注水口, 所述治疗头右下角设置有第一进水 口, 所述治疗头的左上角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所 述治疗头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一接线口, 所述治疗 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对接口, 所述第一接线口内 插设有接线小板; 所述手具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 手具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所述手具的上 角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所述手具的中下部设置有 第二接线口, 所述手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 杆; 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相对应, 所述 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对应, 第一接线口与 第二接线口相对应, 所述连接杆插入对接口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
3、CN 207886538 U 2018.09.21 CN 207886538 U 1.一种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包括治疗头和手具, 所述手具连接主机,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治疗头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治疗头的中上部设置有注水口, 所述治疗头右下角设置 有第一进水口, 所述治疗头的左上角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所述治疗头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一 接线口, 所述治疗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对接口, 所述第一接线口内插设有接线小板; 所述手具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手具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所述手具的右上角设 置有第二出水口, 所述手具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二接线口, 所述手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 杆; 所述第一进。
4、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相对应, 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对应, 第一接 线口与第二接线口相对应, 所述连接杆插入对接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水口为 圆形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进水口为圆形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相卡扣; 第 一出水口为圆形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出水口为圆形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 口相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小板内设 置EEPROM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具连接外部 主机, 所述主机能够。
5、读取EEPROM芯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头内部设 置有导流管, 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连接, 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连 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管为铜 管, 所述铜管为多圈并盘设在治疗头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水口连 接外部散热片。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886538 U 2 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减肥系列仪器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热力塑治疗头自动。
6、识别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治疗头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程序控制, 当检测到数值小于一定的时候做出 相应的处理, 没有达到实时自动检测当前治疗头的次数, 只是做简单的运算, 数据掉电不能 储存, 当次数用完了只能重新更换治疗头, 不能做到治疗头快速频繁使用, 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 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 治疗头快 速识别的系统。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包 括治疗头和手具, 所述手具连接主机, 所述治疗头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治疗头的中上部设置 有注水口, 所述治疗头右下。
7、角设置有第一进水口, 所述治疗头的左上角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所述治疗头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一接线口, 所述治疗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对接口, 所述第一 接线口内插设有接线小板; 0005 所述手具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手具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所述手具的右上 角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所述手具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二接线口, 所述手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 连接杆; 0006 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相对应, 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对应, 第 一接线口与第二接线口相对应, 所述连接杆插入对接口内。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进水口为圆形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进水口为圆形凹陷结构, 所 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二。
8、进水口相卡扣; 第一出水口为圆形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出水口为圆形 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卡扣。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接线小板内设置EEPROM芯片。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手具连接外部主机, 所述主机能够读取EEPROM芯片信息。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治疗头内部设置有导流管, 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连接, 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连接。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导流管为铜管, 所述铜管为多圈并盘设在治疗头内部。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外部散热片。 0013 本实用新型用到Modbus协议使主机和手具相互通信, 通过此协议可以实现。
9、主机、 手具数据的快速无丢失传送, 对整个系统起到控制监管的作用; 在治疗头里使用EEPROM芯 片储存不同的治疗深度和剩余治疗次数, 次芯片可以掉电不丢失数据, 起到永久保存数据 的作用, 当治疗后剩余次数变化时, EEPROM 里的数据也可以实时更新。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7886538 U 3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治疗头俯视面; 0015 图2是手具俯视面。 0016 图中, 1.注水口, 2.第一接线口, 3.第一进水口, 4.第一出水口, 5.对接口, 6.第二 出水口, 7.连接杆, 8.第二进水口, 9.第二接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
10、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 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 为一种热力塑治疗头自动识别系统, 包括治疗头和手具, 所述手 具连接主机, 所述治疗头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治疗头的中上部设置有注水口1, 仪器在工作 输出能量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我们采用水来传播能量, 所以在工作前先要通过注水口往治 疗头中注入适量的水。 0019 所述治疗头右下角设置有第一进水口3, 所述治疗头的左上角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4, 所述治疗头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一接线口2, 所述治疗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对接口5。 0020 。
11、所述手具为四方形结构, 所述手具的左下角设置有第二进水口8, 所述手具的右上 角设置有第二出水口6, 所述手具的中下部设置有第二接线口9, 所述手具的中心位置设置 有连接杆7; 0021 所述第一接线口2内插设有接线小板; 所述接线小板内设置EEPROM芯片。 此第一接 线口2和手具端的第二接线口9连接, 进行数据的相互传输, 治疗头的数据都是保存在接线 小板里面的EEPROM里。 0022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 电子抹除式 可复写只读存储器) 0023 所述手具连接外部主机, 所述主机能够读取。
12、EEPROM芯片信息。 主机通过接线口和 治疗头通信, 读取治疗头的数据。 0024 所述第一进水口3与第二进水口8相对应, 所述第一出水口4与第二出水口6相对 应, 第一接线口2与第二接线口9相对应, 所述连接杆7插入对接口 5内。 对接口5是手具端的 连接杆7插入的地方, 手具通过电机的运动带动连接杆7的运动从而使对接口5下面的陶瓷 片运动, 这样就可以打了一个点后移动到下一个位置继续打点。 0025 所述第一进水口3为圆形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进水口8为圆形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 进水口3与第二进水口8相卡扣; 第一出水口4为圆形凸出结构, 所述第二出水口6为圆形凹 陷结构, 所述第一出水口。
13、4与第二出水口6相卡扣。 0026 所述治疗头内部设置有导流管, 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3连接, 所述导流 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4连接。 由于仪器工作会产生热量, 热量过高时, 手具和治疗头会 损坏, 所以需要散热降温, 我们采用水流降温, 水通过进水口进去, 治疗头里面有铜管进行 水流传导, 通过出水口流出, 然后通过导管流向散热片进行扇热降温; 本实用新型再具体实 施时, 所述导流管为铜管, 所述铜管多圈盘设在治疗头内部, 所述第一出水口4连接外部散 热片。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7886538 U 4 0027 将治疗头安装到手具上时, 首先接线口对齐插上、 对齐按压。
14、进水口、 出水口就可以 轻松安装治疗头。 0028 通过向治疗头EEPROM里面写固定的治疗次数和治疗深度, 然后插上治疗头后, 主 机会自动读取治疗头里的数据并显示在界面上, 当仪器工作后, 治疗深度不变, 治疗次数会 实时变化, 变化的数据会实时写到治疗头里的EEPROM 里保存。 0029 超声减肥系列仪器, 主要包括主机部分、 手具部分, 主机部分控制手具完成相应的 动作, 两者相互通信, 首先插上治疗头后, 主机通过Modbus协议读取手具治疗头里面的参 数, 包括剩余治疗次数和治疗深度, 读取的治疗头参数返回显示在主机上, 不同的治疗头深 度和剩余次数不一样, 从而达到自动识别治疗。
15、头的功能。 0030 再此创新性应用中, 我们用到Modbus协议使主机和手具相互通信, 通过此协议可 以实现主机、 手具数据的快速无丢失传送, 对整个系统起到控制监管的作用; 在治疗头里使 用EEPROM芯片储存不同的治疗深度和剩余治疗次数, 次芯片可以掉电不丢失数据, 起到永 久保存数据的作用, 当治疗后剩余次数变化时, EEPROM里的数据也可以实时更新。 0031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测治疗头的数据, 实时更新, 当拔下治疗头时, 主机和治疗 头失去联系, 主机不能读取到治疗头中的数据, 此时通过程序控制主机停止工作, 转换到待 机状态并显示没有连接治疗头界面; 0032 当接上治疗头。
16、后主机和治疗头连接上, 主机通过发送读取治疗头数据的命令, 治 疗头返回深度、 次数等数据到主机上, 程序控制仪器又返回正常工作界面并且显示治疗头 的深度和剩余次数。 003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 换,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788653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7886538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788653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