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2784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2.02 CN 201727846 U *CN201727846U* (21)申请号 201020268300.5 (22)申请日 2010.07.23 A61N 2/04(2006.01) A61N 2/08(2006.01) A61N 5/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德中利德(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 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榕 苑路 6 号 (72)发明人 张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2207 代理人 赵敬 (54) 实用新型名称 颈肩骨关节。
2、疾病治疗仪 (57) 摘要 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属于医疗器械, 它包括头、 颈、 背和两前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通 过治疗体盒间的活动连接, 各治疗体盒能贴敷在 身体对应部位, 两后肩部与背部治疗体盒间的滑 轨机构和两前后肩部治疗体盒间的扭簧调节锁定 机构, 能够对不同体型的人尽量贴敷到有效部位, 在各仿形治疗体盒贴敷人体一侧设置的以压力弹 簧固定的磁脉冲组件和片状永磁铁, 能够贴敷到 有效部位 ; 前后肩部仿形体盒内设有加热片及控 温传感器及其外表面涂覆远红外线陶瓷粉涂层, 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治疗, 使治疗穴位精确, 提高有 效利用率, 实现标准、 规范的保健治疗。 (51)Int.C。
3、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CN 201727850 U1/1 页 2 1. 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七个仿形治疗盒 ; 七个仿形治疗 盒是头部仿形治疗体盒、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 头部仿形治疗体盒与颈部仿形治疗体盒之间,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与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之间均通过带轴扭簧活动铰接 ;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与两侧的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之间以横向的滑轨机构滑动连 接 。
4、; 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与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之间以扭簧调节锁定机构连接 ; 在各仿形治疗体盒贴敷人体一侧均设置多个磁脉冲组件、 多个盒表面孔和多个片状永 磁铁 ; 磁脉冲组件固定在压力弹簧上, 压力弹簧固定在仿形治疗体盒另一侧的内表面 ; 磁 脉冲组件透过对应的盒表面孔 ; 片状永磁铁固定在仿形治疗体盒贴敷人体一侧的内表面 ; 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设置加热片及控温传感器 ; 其外表面涂覆远红外线陶瓷粉涂层 ;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下端设有输入插口 A 和输入插口 B ; 输入插口 A 与头部仿形治疗体 盒、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磁脉冲组件的线圈连接 。
5、; 输入插口 B 与两前 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与两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磁脉冲组件的线圈、 加热片及控温传感器 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 所说的磁脉冲组件 包括线圈盖和压力弹簧 ; 线圈盖内设有环形永磁铁, 线圈和铁芯 ; 环形永磁铁设置在线圈 上面, 铁芯设置在线圈内 ; 线圈底部与压力弹簧固定连接 ; 线圈与输入插口 A 或输入插口 B 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 所说的滑轨机构包 括设在背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承载滑动轴的直线轴承, 设在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侧的可 旋角滑轨支架 ; 滑动轴一。
6、端与可旋角滑轨支架固定连接 ; 滑动轴的另一端设有复位弹簧 ; 可旋角滑轨支架与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以转动轴连接。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 所说的扭簧调节锁 定机构包括调节扭簧, 锁闩, 丝杆和设在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丝母以及设在后肩部仿 形治疗体盒上的与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的连接处的中部的引出端头孔, 引出端头孔的上端 两侧设有锁定舌, 锁定舌下方设有档杆, 其中, 调节扭簧为双扭簧, 双扭簧一端的引出端与 锁闩转动连接, 锁闩穿过挡板的引出端头孔 ; 双扭簧另一端的引出端分别与顶推滑块两端 连接, 丝杠穿入设在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丝母并与顶推。
7、滑块抵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1/4 页 3 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人们长时间伏案和在电脑前工作, 一天下来, 颈、 肩会感觉疲惫、 酸痛, 长期 已久, 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治疗, 就会出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错位、 骨骼变形增生, 损伤型 炎症, 颈椎间盘突出, 水肿等。 这样就必然压迫颈椎附近丰富的血管、 神经丛及其他组织, 引 起一系列症状, 发生各种病变。因此,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症。 0003 传统的颈椎病的治疗方。
8、法包括牵引、 电疗、 理疗、 磁疗和手术治疗。采用上述方法 的医疗设备大都为医院使用, 不仅治疗费用高, 而且治疗受到环境限制, 对人们平时的保健 治疗带来不便 ; 而现有采用上述治疗方法的家用医疗设备结构、 尺寸不能调节, 不能适合不 同形状肩、 颈和头部人群使用, 因此, 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 提供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它通 过治疗体盒间的活动连接, 使治疗体盒贴敷在身体对应部位, 通过滑轨机构和调节机构, 能 够对不同体型的人尽量贴敷到有效部位, 使治疗穴位精确, 提高有效利用率, 实现标准、 规 范的保健治疗。 0005。
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6 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七个仿形治疗盒 ; 七个仿形治 疗盒是头部仿形治疗体盒、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 盒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 0007 头部仿形治疗体盒与颈部仿形治疗体盒之间,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与背部仿形治疗 体盒之间均通过带轴扭簧活动铰接 ; 0008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与两侧的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之间以横向的滑轨机构滑 动连接 ; 0009 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与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之间以扭簧调节锁定机构连接 ; 0010 在各仿形治疗体盒贴敷人体一侧均设置多个。
10、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 盒表 面孔和多个片状永磁铁 ; 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以压力弹簧固定在仿形治疗体盒另 一侧的内表面 ; 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透过对应的盒表面孔 ; 片状永磁铁固定在仿 形治疗体盒贴敷人体一侧的内表面 ; 0011 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设置加热片及控温传 感器 ; 其外表面涂覆远红外线陶瓷粉涂层 ; 0012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下端设有输入插口 A 和输入插口 B ; 输入插口 A 与头部仿形治 疗体盒、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磁脉冲组件的线圈连接 ; 输入插口 B 与 两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与两后肩部仿形治疗体。
11、盒内的磁脉冲组件的线圈、 加热片及控温传 说 明 书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2/4 页 4 感器连接, 如图 1 所示。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包括固定在压力弹簧上的磁脉冲组 件, 磁脉冲组件包括线圈盖和压力弹簧 ; 线圈盖内设有环形永磁铁, 线圈和铁芯 ; 环形永磁 铁设置在线圈上面, 铁芯设置在线圈内 ; 线圈底部与压力弹簧固定连接 ; 线圈与输入插口 A 或输入插口 B 连接 ; 如图 2 所示。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滑轨机构包括设在背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承载滑动轴的直线轴承, 设在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侧的可旋角滑轨支架 ; 。
12、滑动轴一端与可旋角滑轨支架固定连 接 ; 滑动轴的另一端设有复位弹簧 ; 可旋角滑轨支架与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以转动轴连 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扭簧调节锁定机构包括调节扭簧, 锁闩, 丝杆和设在前肩部仿形治 疗体盒内的丝母以及设在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上的与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的连接处的中 部的引出端头孔, 引出端头孔的上端两侧设有锁定舌, 锁定舌下方设有档杆, 其中, 调节扭 簧为双扭簧, 双扭簧一端的引出端与锁闩转动连接, 锁闩穿过挡板的引出端头孔 ; 双扭簧另 一端的引出端分别与顶推滑块两端连接, 丝杠穿入设在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丝母并与 顶推滑块抵接, 如图 3 所示。 0016 本实。
13、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17 1、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布于身体颈肩对应部位的七块仿形治疗体盒组成, 符合 人体工程学原理, 各治疗体盒之间通过带轴扭簧或滑轨铰接, 可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贴敷 到有效部位, 这提高了治疗仪能量的有效利用率。 0018 2、 由于各仿形治疗体盒之间通过带轴扭簧活动铰接, 每两块相邻治疗体盒连接的 铰链结构具有一定张角, 且具有能复位的自由度, 使用时会减少人体受约束的疲劳感。 0019 3、 由于背部仿形治疗体盒内设置滑轨机构, 与两侧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滑动连 接, 滑动轴端部装有复位拉力弹簧, 使得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 体盒通过滑轨机构。
14、内滑动轴端的复位拉力弹簧, 可轻易拉宽或收窄间距, 以适应不同肩宽 的人使用。 0020 4、 由于在可旋角滑轨支架与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侧设计了以转动轴连接, 两个 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相对于背部仿形治疗体盒可在垂直方向向前后转动少许角度, 应对不 同倾斜度的背肩, 避免扛劲或紧绷形成劳累感。 0021 5、 人体的两肩是整个治疗体的承载部位, 为保持整个治疗体位置稳定, 在两个前 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的连接处设有扭簧调节锁定机构, 使用时, 首先将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的锁闩穿过引出端头孔, 并将与其转动连接的双扭簧的引出端 向外拉, 使得调节扭簧转动, 旋紧调节扭簧的一端,。
15、 再将锁闩以引出端头孔中的档杆为支 点, 用锁定舌卡住锁闩, 进行预夹紧 ; 再以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的丝杆穿过丝母抵住顶推 滑块, 旋转丝杆使顶推滑块抬起, 带动引出端反向旋紧调节扭簧的另一端, 进行再夹紧的细 调, 经两次对调节扭簧的旋紧, 调节双扭簧的预应力, 通过肩部感觉的夹紧舒适程度稳固整 个治疗体。 0022 6、 设计了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 磁脉冲组件的线圈底部与压力弹簧固定 连接, 保证磁脉冲能量面紧贴人体, 并且使磁脉冲线圈端面随不规则的人体曲面倾斜, 从而 使磁场能量能有效到达人体需要部位。 说 明 书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3/。
16、4 页 5 0023 7、 在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内设有加热片及控温 传感器, 其外表面涂覆远红外线陶瓷粉涂层, 由加热片激发产生充足的远红外辐射波作用 于人体。 0024 9、 利用脉冲磁能和远红外热能为人体补充生物能量, 分散设置的片状永磁铁辅助 人体经络和穴位进行自我调适, 达到治病或缓解病痛的效果以至实现康复目的。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2 图 1 的 A-A 剖面放大示意图。 0027 图 3 是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 0028 图 4 是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剖开。
17、贴敷人体一侧 的内表面的扭簧调节锁定机构示意图。 0029 图 5 是调节扭簧的引出端、 锁闩、 挡杆与锁定舌示意图。 0030 图 6 是锁闩旋紧调节扭簧的原理示意图。 0031 其中 0032 1- 头部仿形治疗体盒, 2-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3-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0033 4- 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5- 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6- 带轴扭簧, 0034 7- 滑轨机构, 8- 复位弹簧, 9- 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 0035 10- 盒表面孔, 11- 片状永磁铁, 12- 远红外线陶瓷粉涂层, 0036 13- 加热片和控温传感器, 14- 扭簧调节锁定机构, 15- 。
18、输入端插口 A, 0037 16- 输入端插口 B, 17- 线圈盖, 18- 环形永磁铁, 19- 线圈, 0038 20- 铁芯, 21- 压力弹簧, 22- 档杆, 23- 调节扭簧, 24- 引出端, 0039 25- 锁闩, 26- 丝杆, 27- 丝母, 28- 顶推滑块, 29- 引出端头孔, 0040 30- 锁定舌, 31- 可旋角滑轨支架, 32- 滑动轴, 33- 直线轴承, 34- 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实施例 : 一种颈肩骨关节疾病治疗仪, 它包括七个仿形治疗盒 ; 七个仿形治疗盒 是头部仿形治疗体盒 1、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2、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3、 。
19、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 盒 4 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5 ; 0042 头部仿形治疗体盒 1 与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2 之间,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2 与背部仿 形治疗体盒 3 之间均通过带轴扭簧 6 活动铰接 ; 0043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3与两侧的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5之间以横向的滑轨机构 7 滑动连接 ; 滑轨机构 7 包括设在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3 内的承载滑动轴 32 的直线轴承 33, 设在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5 内侧的可旋角滑轨支架 31 ; 滑动轴 32 一端与可旋角滑轨支架 31固定连接 ; 滑动轴32的另一端设有复位弹簧8 ; 可旋角滑轨支架31与后肩部仿形治疗体 盒 5 以。
20、转动轴 34 连接 ; 0044 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4 与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5 之间以扭簧调节锁定机构 14 连 接 ; 扭簧调节锁定机构 14 包括调节扭簧 23, 锁闩 25, 丝杆 26 和设在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4 内的丝母 27 以及设在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5 上的与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4 的连接处的中 说 明 书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4/4 页 6 部的引出端头孔 29, 引出端头孔 29 的上端两侧设有锁定舌 30, 锁定舌 30 下方设有档杆, 其 中, 调节扭簧 23 为双扭簧, 双扭簧一端的引出端与锁闩 25 转动连接, 锁闩 25。
21、 穿过挡板的引 出端头孔 29 ; 双扭簧另一端的引出端分别与顶推滑块 28 两端连接, 丝杠 26 穿入设在前肩 部仿形治疗体盒 4 内的丝母 27 并与顶推滑块 28 抵接, 如图 3 所示 ; 0045 在各仿形治疗体盒贴敷人体一侧均设置多个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 9、 盒 表面孔 10 和多个片状永磁铁 11 ; 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 9 包括固定在压力弹簧 21 上的磁脉冲组件, 磁脉冲组件包括线圈盖 17 和压力弹簧 21 ; 线圈盖 17 内设有环形永磁铁 18, 线圈 19 和铁芯 20 ; 环形永磁铁 18 设置在线圈 19 上面, 铁芯 20 设置在线圈 19 内。
22、 ; 线圈 19 底部与压力弹簧 21 固定连接 ; 线圈 19 与输入插口 A15 或输入插口 B16 连接 ; 如图 2 所 示 ; 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 9 以压力弹簧 21 固定在仿形治疗体盒另一侧的内表面 ; 磁脉冲组件垂直弹性固装结构 9 透过对应的盒表面孔 10 ; 片状永磁铁 11 固定在仿形治疗 体盒贴敷人体一侧的内表面 ; 0046 两个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4内和两个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5内设置加热片及控温 传感器 13 ; 其外表面涂覆远红外线陶瓷粉涂层 12 ; 0047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3 下端设有输入插口 A15 和输入插口 B16 ; 输入插口 A15 与头 。
23、部仿形治疗体盒 1、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2、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3 内的磁脉冲组件的线圈 19 连 接 ; 输入插口 B16 与两前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4 与两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 5 内的磁脉冲组件 的线圈 19、 加热片及控温传感器 13 连接, 如图 1 所示。 0048 头部仿形治疗体盒 1 内设置的磁脉冲组件对应人体的风池穴和天柱穴, 片状永磁 铁 11 对应完骨穴、 哑门穴和风府穴及阿是穴 ; 颈部仿形治疗体盒 2 内设置的磁脉冲组件对 应人体的大椎穴, 片状永磁铁 11 对应颈百劳穴和肩中俞穴及阿是穴 ; 背部仿形治疗体盒 3 内设置的磁脉冲组件对应人体的身柱穴和神道穴, 片状永磁铁。
24、 11 对应大杼穴、 风门穴、 肺 俞穴、 厥阴俞穴、 心俞穴及阿是穴 ; 后肩部仿形治疗体盒5内设置的磁脉冲组9对应臑俞穴、 天宗穴和肩贞穴, 片状永磁铁 11 对应肩井穴、 天髎穴、 秉风穴、 肩髎穴及阿是穴 ; 前肩部仿 形治疗体盒 4 内设置的磁脉冲组 9 对应人体的中府穴和云门穴, 片状永磁铁 11 对应人体的 缺盆穴、 气户穴、 库房穴、 周荣穴和肩髃 (yu) 穴及阿是穴。 0049 各仿形治疗体盒的形状与人体部位相似, 贴附于人体对应部位, 之后, 利用前后两 肩部的扭簧调节锁定机构中的调节弹簧, 通过锁闩旋紧双扭簧, 以锁定舌锁定锁闩, 将前后 两肩部仿形体盒进行第一次预夹紧。
25、, 再以丝杆抵住顶推滑块反向旋紧扭簧, 进行第二次再 夹紧的细调, 经两次调节双扭簧的预应力, 通过肩部感觉的夹紧舒适程度将整个治疗体盒 稳固在人体上。 0050 在各个穴位上的磁场作用于人体经络和穴位范围进行自我调适。 0051 当输入端插口 A 16 和输入端插口 B 17 连接脉冲电流电源时, 磁脉冲组件产生与 永磁场形成叠加的脉冲磁场, 当加热片13通以电流时, 热量促使远红外线陶瓷粉涂层12辐 射更充分的远红外射线, 通过皮肤浸入肌体, 脉冲磁能和远红外热能为人体补充生物能量, 达到治病或缓解病痛的效果以至实现康复目的。 说 明 书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2/4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3/4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27846 U CN 201727850 U4/4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27846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