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248984.4 (22)申请日 2016.04.2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7274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7.06 (73)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72)发明人 张俊张海英杨浩张以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8 代理人 张瑾 (51)Int.Cl. A61N 5/06(2006.01) A61B 5/01(2006.0。
2、1) A61H 39/06(2006.01) 审查员 赵承娟 (54)发明名称 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所述装 置包括显示控制层和加热层, 所述显示控制层包 括显示模块、 温控模块、 供电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 和电压调制模块, 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第一温度 传感器, 所述加热层外侧与皮肤接触的侧面上设 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能够快速、 精确地 控制穴位加热温度, 具有良好的温控性, 而且便 于携带、 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5727455 B 2018.11.09 CN 105727455 B 1.一种红外加。
3、热理疗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层和红外加热层, 所述 显示控制层包括显示模块、 温控模块、 供电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和电压调制模块, 所述红外 加热层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红外加热层外侧与皮肤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温 度传感器, 其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检测所述红外加热层的温度, 并 将所述红外加热层的温度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检测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 并将 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4、发送的 所述红外加热层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 所述温控模块,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的所述红外加 热层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生成温度调节控制指令, 并发送所述温度调节控制 指令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控制指令生成加热模式指令, 并发送所述 加热模式指令至所述电压调制模块; 所述电压调制模块, 与所述红外加热层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模式指令生成相应的 电压, 以使得所述红外加热层达到相应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层与所述红外加热层之间设 置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加热层外侧与皮肤接触的侧面上 设置有药物分子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加热层包括加热板、 散热板和排 列在所述散热板上的生物陶瓷珠, 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加热层为碳纳米纤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模块为锂电池或者干电池, 或者 为交流220V转5V直流的适配接口, 所述适配接口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存储模块, 其中, 所述 存储模块, 与所述中央控制。
6、模块连接, 用于存储所述红外加热层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 表皮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USB接口, 其中, 所述 USB接口,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提供所述红外加热层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 皮温度的数据下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模块为交流220V转5V直流的适配 接口, 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USB接口连接, 所述USB接口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JTAG接口, 其中, 所 述JTAG接口,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对所述中央控制。
7、模块进行调试。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727455 B 2 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艾灸历史悠久, 有调和阴阳; 温通经络, 驱散寒邪; 行气活血, 消瘀散结; 温阳 补虚, 补中益气; 回阳救逆; 防病保健, 强身益寿的功效。 传统中医艾灸是通过将燃烧的艾叶 柱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作用于人体穴位来进行的, 随着信息电子的发展, 中医艾灸也取得了 一系列的重大变革。 目前, 市场上常见的三种现代式艾灸产品有艾灸贴、 装置式艾柱燃烧 仪、 红外艾灸仪。 0003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
8、程中,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 艾灸贴和装置式艾柱燃烧仪的温控性差; 而红外艾灸仪一般为220V供电, 其存在 能耗高、 体积大和不便于携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其能够快速、 精确地 控制穴位加热温度, 具有良好的温控性, 而且便于携带、 操作方便。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层和加热层, 所述显 示控制层包括显示模块、 温控模块、 供电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和电压调制模块, 所述加热层 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加热层外侧与皮肤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9、, 其中, 0007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层的温度, 并 将所述加热层的温度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0008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检测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 并将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0009 所述显示模块,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发 送的所述加热层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 0010 所述温控模块,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的所述加 热层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生成温度调节控制指令, 并发送所述温度调节控制 指令至所述中。
10、央控制模块; 0011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控制指令生成加热模式指令, 并发送 所述加热模式指令至所述电压调制模块; 0012 所述电压调制模块, 与所述加热层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模式指令生成相应的 电压, 以使得所述加热层达到相应的温度。 0013 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能够监测人体穴位的表皮 温度和加热层的温度, 并根据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和加热层的温度快速、 精确地控制 穴位加热温度, 具有良好的温控性; 而且便于携带、 操作方便。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5727455 B 3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红外加热理。
11、疗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红外加热理疗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 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
12、0019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如图1所示, 所述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层1和加 热层2, 所述显示控制层1包括显示模块11、 温控模块12、 供电模块13、 中央控制模块14和电 压调制模块15, 所述加热层2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 所述加热层2外侧与皮肤接触的 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2, 其中, 0020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1,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连接, 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层2的温 度, 并将所述加热层2的温度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 0021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2,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连接, 用于检测皮肤穴位表皮温 度, 并将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发送至所。
13、述中央控制模块14; 0022 所述显示模块11,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连接, 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中央控制模 块14发送的所述加热层2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 0023 所述温控模块12,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模块11显示的 所述加热层2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生成温度调节控制指令, 并发送所述温度 调节控制指令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 0024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 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控制指令生成加热模式指令, 并发 送所述加热模式指令至所述电压调制模块15; 0025 所述电压调制模块15, 与所述加热层2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模式指令生成相。
14、应 的电压, 以使得所述加热2层达到相应的温度。 0026 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能够监测人体穴位的表皮 温度和加热层的温度, 并根据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和加热层的温度快速、 精确地控制 穴位加热温度, 具有良好的温控性; 而且便于携带、 操作方便。 0027 进一步地, 如图2所示, 所述显示控制层1与所述加热层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 隔热 层3是一种特殊隔热材料, 它不会导热, 用来隔离所述加热层2与所述显示控制层1, 以防止 所述加热层升温后烧坏所述显示控制层1, 进而影响所述显示控制层1的电路性能。 0028 进一步地, 如图2所示, 所述加热层2外侧与。
15、皮肤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药物分子层 4。 所述药物分子层由调制的药物组成, 其在所述加热层产生的红外光线作用下进行分子运 动, 然后作用于人体穴位, 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0029 其中, 所述药物分子层可以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更换, 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或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5727455 B 4 者, 所述药物分子层可以为艾绒片。 0030 可选地, 所述供电模块13为交流220V转5V直流的适配接口, 所述适配接口与220V 交流电源连接。 0031 可选地, 所述供电模块13为锂电池或者干电池。 0032 进一步地, 如图2所示, 所述显示控制层1包括存储模块16, 其中。
16、, 所述存储模块16, 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连接, 用于存储所述加热层2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 0033 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16可以是外接内存卡, 可以是EEPROM。 0034 进一步地, 如图2所示, 所述显示控制层1包括USB接口17, 其中, 所述USB接口17, 与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连接, 用于提供所述加热层2的温度和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的数 据下载。 0035 可选地, 如图2所示, 所述供电模块13为交流220V转5V直流的适配接口, 所述供电 模块13与所述USB接口17连接, 所述USB接口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 0036 可选地, 如图2所示, 所述显。
17、示控制层1包括JTAG接口18, 其中, 所述JTAG接口18, 与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连接, 用于对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4进行调试。 0037 另外, 所述显示模块11和所述温控模块12可以由触摸显示屏来实现, 也可以分别 以显示屏和硬件按键方式来使实现。 003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 一方面, 其能够监测人 体穴位的表皮温度和加热层的温度, 并根据所述人体穴位的表皮温度和加热层的温度快 速、 精确地控制穴位加热温度, 具有良好的温控性; 而且便于携带、 操作方便。 另一方面, 由 于在加热层表面设置有药物分子层, 从而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0039 另外,。
18、 所述加热层2可以通过不同的加热原理来实现, 例如, 如图3所示, 所述显示 控制层1、 所述隔热层3、 所述加热层2和所述药物分子层4自上而下分布, 所述加热层2包括 加热板31、 散热板32和排列在所述散热板32上的生物陶瓷珠33, 所述加热板32内设置有所 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1。 其中, 所述生物陶瓷珠33能够产生814um的红外光波, 所述加热板 31为阻性电加热材料, 用于产生热量, 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板32上排列的生物陶瓷 珠33, 通过所述药物分子层4作用于人体穴位或者直接作用于人体穴位, 达到治疗效果。 0040 或者, 如图4所示, 所述显示控制层1、 所述隔热层3、 。
19、所述加热层2和所述药物分子 层4自上而下分布, 所述加热层2为碳纳米纤维管。 通电后, 所述碳纳米纤维管34发热并产生 814um的红外光波, 通过所述药物分子层4作用于人体穴位或者直接作用于人体穴位, 达 到治疗效果。 004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5727455 B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105727455 B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105727455 B 7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105727455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