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暖宝.pdf

上传人:奶盖 文档编号:854423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452859.5

申请日:

20170427

公开号:

CN207545573U

公开日:

2018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44,A61M5/14

主分类号:

A61M5/44,A61M5/14

申请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程书华,高冠民,龚丽,闫晔岚,苗晶晶,张凤,许小兵,董春丽,胡圆园,王艳红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设东路1号

优先权:

CN201720452859U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乔玉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管暖宝,包括底座,底座的内部设有电池槽,电池槽内设有电池,底座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部设有管座,管座内部设有第一加热体,第一加热体与电池相连接;管座的上表面活动设有管夹,管夹内部设有第二加热体,第二加热体与电池相连接;底座的外壁上设有夹槽,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性好,方便实用,可充电式设计,可多次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设有电池槽(2),电池槽(2)内设有电池(3),底座(1)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上部设有管座(5),管座(5)内部设有第一加热体(6),第一加热体(6)与电池(3)相连接;管座(5)的上表面活动设有管夹(7),管夹(7)内部设有第二加热体(8),第二加热体(8)与电池(3)相连接;底座(1)的外壁上设有夹槽(9),夹槽(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夹(10);所述电池(3)与第一加热体(6)之间设有第一开关(14),电池(3)与第二加热体(8)之间设有第二开关(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5)包括上管座(51)和下管座(52),下管座(52)与转轴(4)固定连接,上管座(51)与下管座(52)铰接;上管座(51)的下部设有上管槽(53),下管座(52)的上部设有下管槽(54),上管槽(53)与下管槽(54)相配合形成圆柱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体(6)包括第一上加热体(61)和第一下加热体(62),第一上加热体(61)安装在上管座(51)内部,第一下加热体(62)安装在下管座(5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槽(53)与下管槽(54)内壁中均设有导热绝缘弹性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7)包括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左管夹(71)的底部与右管夹(72)的底部相铰接,左管夹(71)与右管夹(71)通过连接座(73)与管座(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7)包括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相配合;左管夹(71)底部与右管夹(72)的底部均设有滑台(74),滑台(74)与管座(5)上表面的滑槽(1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有套管(12),套管(12)的内部上设有环形槽,转轴(4)套设在套管(12)内部且与套管(12)相配合;转轴(4)的下部设有转珠,转珠与环形槽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2)外壁上设有USB接口(13),USB接口(13)与电池(3)相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管暖宝,用于加热输入人体的液体。

背景技术

由于药液一般都比人体的温度要低,所以在进行输液时,低温的药液会对患者的血管和神经都造成刺激,让患者很不舒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提高药液的温度,为了提高药液的温度,一般有与输液器一体的加热器和作用于输液管的加热器,从使用情况来看,前者使用成本高,会影响换药。而现有的输液管加热有一下两种方法:一种是一次性的输液加热器, 该一次性输液加热器主要是由放置在加热器内部的铁粉、活性炭等发热材料和聚乙烯塑料外壳组成,其原理是由发热材料通过外壳的通气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接触发生反应而释放热量,此种一次性输液加热器主要用于气温较低(小于23度)的环境下,通过输液管进行输液时,对药液进行加热。另一种输液加热器则是以交流220V为电源,经变压、整流、检测控制、执行电路,输出到可以提高被输出液体温度的加热头,从而对药液进行加热。由此可知,现有的输液加热器或对应用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温度不可调,或结构复杂,室外使用时不方便,不能满足各种环境下的输液加热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管暖宝,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投入成本高,对环境要求高、适用性低,一次使用浪费严重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管暖宝,包括底座,底座的内部设有电池槽,电池槽内设有电池,底座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部设有管座,管座内部设有第一加热体,第一加热体与电池相连接;管座的上表面活动设有管夹,管夹内部设有第二加热体,第二加热体与电池相连接;底座的外壁上设有夹槽,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夹。

所述管座包括上管座和下管座,下管座与转轴固定连接,上管座与下管座铰接;上管座的下部设有上管槽,下管座的上部设有下管槽,上管槽与下管槽相配合形成圆柱形通孔。

第一加热体包括第一上加热体和第一下加热体,第一上加热体安装在上管座内部,第一下加热体安装在下管座内部。

所述上管槽与下管槽内壁中均设有导热绝缘弹性橡胶层。

所述管夹包括左管夹和右管夹,左管夹的底部与右管夹的底部相铰接,左管夹与右管夹通过连接座与管座相连接。

所述管夹包括左管夹和右管夹,左管夹和右管夹相配合;左管夹底部与右管夹的底部均设有滑台,滑台与管座上表面的滑槽相配合。

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套管,套管的内部上设有环形槽,转轴套设在套管内部且与套管相配合;转轴的下部设有转珠,转珠与环形槽相配合。

所述电池槽外壁上设有USB接口,USB接口与电池相连接。

所述电池与第一加热体之间设有第一开关,电池与第二加热体之间设有第二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式管座,可在加热输液管的同时实现灵活转动,避免患者在活动时扯动针头,灵活性好,操作简单;管夹和管座内均设有加热体,可实现对多根输液管同时加热和双重加热,适用性高,不受环境影响;固定夹的使用可将该暖宝固定在输液架或是床沿上,起到减震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可充电式设计,可多次使用,也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实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输液管暖宝,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设有电池槽2,电池槽2内设有电池3,底座1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管座5,管座5内部设有第一加热体6,用于加热设在管座中的输液管,第一加热体6与电池3相连接;管座5的上表面活动设有至少一个管夹7,管夹7内部设有第二加热体8,用于加热置于管夹中的输液管,第二加热体8与电池3相连接;底座1的外壁上设有夹槽9,夹槽9的内部铰接有固定夹10,用于将该装置固定在外物上,减震,便于携带。

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输液管暖宝,所述管座5包括上管座51和下管座52,下管座52与转轴4固定连接,上管座51与下管座52铰接,可开合;上管座51的下部设有多个上管槽53,下管座52的上部设有多个下管槽54,上管槽53与下管槽54相配合形成圆柱形通孔,打开上管座与下管座,将输液管放入上管槽与下管槽组成的圆柱形通孔中,然后闭合上下管座即可,便于加热。第一加热体6包括第一上加热体61和第一下加热体62,第一上加热体61安装在上管座51内部,用于对上管槽中的部分输液管进行加热,第一下加热体62安装在下管座52内部,对下管槽中的部分输液管进行加热,第一上加热体与第一下加热体配合使用,使对输液管的加热更迅速更均匀。所述上管槽53与下管槽54内壁中均设有导热绝缘弹性橡胶层,导热效果好。所述管夹7包括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左管夹71的底部与右管夹72的底部相铰接且相互配合,可实现开合,对输液管起到夹持作用,左管夹71与右管夹71通过连接座73与管座5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有套管12,套管12的内部上设有环形槽,转轴4套设在套管12内部且与套管12相配合,转轴可在套管中转动;转轴4的下部设有转珠,转珠与环形槽相配合,使转轴的转动更加灵活。所述电池槽2外壁上设有USB接口13,USB接口13与电池3相连接,通过USB接口可实现对电池充电。所述电池3与第一加热体6之间设有第一开关14,通过第一开关控制第一加热体的开关和加热强度,电池3与第二加热体8之间设有第二开关15,通过第二开关控制第二加热体的开关和加热强度。

其他结构与实施1相同。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输液管暖宝,所述管夹7包括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相配合;左管夹71底部与右管夹72的底部均设有滑台74,滑台74与管座5上表面的滑槽11相配合,通过滑台在滑槽中的滑动,实现左管夹与右管夹对输液管的夹持作用。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输液管暖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输液管暖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输液管暖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输液管暖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液管暖宝.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52859.5 (22)申请日 2017.04.27 (73)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设东 路1号 (72)发明人 程书华高冠民龚丽闫晔岚 苗晶晶张凤许小兵董春丽 胡圆园王艳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25 代理人 乔玉萍 (51)Int.Cl. A61M 5/44(2006.01) A61M 5/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输液管暖宝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

2、公开了一种输液管暖宝, 包括底 座, 底座的内部设有电池槽, 电池槽内设有电池, 底座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 转轴的上部设有管 座, 管座内部设有第一加热体, 第一加热体与电 池相连接; 管座的上表面活动设有管夹, 管夹内 部设有第二加热体, 第二加热体与电池相连接; 底座的外壁上设有夹槽, 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 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成本低, 灵活性 好, 方便实用, 可充电式设计, 可多次使用, 具有 较高的市场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545573 U 2018.06.29 CN 207545573 U 1.一种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

3、座 (1) , 底座 (1) 的内部设有电池槽 (2) , 电池槽 (2) 内设有电池 (3) , 底座 (1) 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 (4) , 转轴 (4) 的上部设有管座 (5) , 管座 (5) 内部设有第一加热体 (6) , 第一加热体 (6) 与电池 (3) 相连接; 管座 (5) 的上表面活动设有 管夹 (7) , 管夹 (7) 内部设有第二加热体 (8) , 第二加热体 (8) 与电池 (3) 相连接; 底座 (1) 的外 壁上设有夹槽 (9) , 夹槽 (9) 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夹 (10) ; 所述电池 (3) 与第一加热体 (6) 之间设有第一开关 (14) , 电池 。

4、(3) 与第二加热体 (8) 之间设有第二开关 (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座 (5) 包括上管座 (51) 和下 管座 (52) , 下管座 (52) 与转轴 (4) 固定连接, 上管座 (51) 与下管座 (52) 铰接; 上管座 (51) 的 下部设有上管槽 (53) , 下管座 (52) 的上部设有下管槽 (54) , 上管槽 (53) 与下管槽 (54) 相配 合形成圆柱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第一加热体 (6) 包括第一上加热体 (61) 和第一下加热体 (62) , 第一上加热体 (61) 安装在上。

5、管座 (51) 内部, 第一下加热体 (62) 安装在下管座 (52) 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管槽 (53) 与下管槽 (54) 内壁 中均设有导热绝缘弹性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夹 (7) 包括左管夹 (71) 和右 管夹 (72) , 左管夹 (71) 的底部与右管夹 (72) 的底部相铰接, 左管夹 (71) 与右管夹 (71) 通过 连接座 (73) 与管座 (5) 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夹 (7) 包括左管夹 (71) 和右 管夹 (72) , 左管夹。

6、 (71) 和右管夹 (72) 相配合; 左管夹 (71) 底部与右管夹 (72) 的底部均设有 滑台 (74) , 滑台 (74) 与管座 (5) 上表面的滑槽 (11) 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 的上部设有套管 (12) , 套管 (12) 的内部上设有环形槽, 转轴 (4) 套设在套管 (12) 内部且与套管 (12) 相配合; 转轴 (4) 的下部设有转珠, 转珠与环形槽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暖宝,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槽 (2) 外壁上设有USB接口 (13) , USB接口 (13) 与电池 (3) 相连接。。

7、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545573 U 2 一种输液管暖宝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管暖宝, 用于加热输入人 体的液体。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药液一般都比人体的温度要低, 所以在进行输液时, 低温的药液会对患者的 血管和神经都造成刺激, 让患者很不舒服;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提高药液的温度, 为了 提高药液的温度, 一般有与输液器一体的加热器和作用于输液管的加热器, 从使用情况来 看, 前者使用成本高, 会影响换药。 而现有的输液管加热有一下两种方法: 一种是一次性的 输液加热器, 该一次性输液加热器主要是由放置在加热器内。

8、部的铁粉、 活性炭等发热材料 和聚乙烯塑料外壳组成, 其原理是由发热材料通过外壳的通气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接 触发生反应而释放热量, 此种一次性输液加热器主要用于气温较低 (小于23度) 的环境下, 通过输液管进行输液时, 对药液进行加热。 另一种输液加热器则是以交流220V为电源, 经变 压、 整流、 检测控制、 执行电路, 输出到可以提高被输出液体温度的加热头, 从而对药液进行 加热。 由此可知, 现有的输液加热器或对应用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 温度不可调, 或结构复 杂, 室外使用时不方便, 不能满足各种环境下的输液加热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

9、提供了一种输液管暖宝,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 中操作复杂、 投入成本高, 对环境要求高、 适用性低, 一次使用浪费严重等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管暖宝, 包括底座, 底座的内部设有电池槽, 电池槽内设有电池, 底座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 转轴的上部设有管座, 管座内部设有第一 加热体, 第一加热体与电池相连接; 管座的上表面活动设有管夹, 管夹内部设有第二加热 体, 第二加热体与电池相连接; 底座的外壁上设有夹槽, 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夹。 0005 所述管座包括上管座和下管座, 下管座与转轴固定连接, 上管座与下管座铰接; 上 管座的下部设有上管槽, 下管座的。

10、上部设有下管槽, 上管槽与下管槽相配合形成圆柱形通 孔。 0006 第一加热体包括第一上加热体和第一下加热体, 第一上加热体安装在上管座内 部, 第一下加热体安装在下管座内部。 0007 所述上管槽与下管槽内壁中均设有导热绝缘弹性橡胶层。 0008 所述管夹包括左管夹和右管夹, 左管夹的底部与右管夹的底部相铰接, 左管夹与 右管夹通过连接座与管座相连接。 0009 所述管夹包括左管夹和右管夹, 左管夹和右管夹相配合; 左管夹底部与右管夹的 底部均设有滑台, 滑台与管座上表面的滑槽相配合。 0010 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套管, 套管的内部上设有环形槽, 转轴套设在套管内部且与 套管相配合; 转轴的。

11、下部设有转珠, 转珠与环形槽相配合。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7545573 U 3 0011 所述电池槽外壁上设有USB接口, USB接口与电池相连接。 0012 所述电池与第一加热体之间设有第一开关, 电池与第二加热体之间设有第二开 关。 0013 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式管座, 可在加热输液管的同时实现灵活转动, 避免患者在 活动时扯动针头, 灵活性好, 操作简单; 管夹和管座内均设有加热体, 可实现对多根输液管 同时加热和双重加热, 适用性高, 不受环境影响; 固定夹的使用可将该暖宝固定在输液架或 是床沿上, 起到减震作用, 提高患者舒适度; 可充电式设计, 可多次使用, 也便于。

12、携带, 使用 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成本低, 方便实用, 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6 图3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 一种输液管暖宝, 包括底座1, 底座1的内部设有电池槽2, 电池槽2内设有电池3, 底座1的上部活动连接有转轴4, 转轴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管座5, 管座 5内部设有第一加热体6, 用于加热设在管座中的输液管, 第一加热体6与电池3相连接; 管座 5的上表面活动设有至少一个管夹7, 管夹7内部设有第二加热体8, 用于加热置于管夹中。

13、的 输液管, 第二加热体8与电池3相连接; 底座1的外壁上设有夹槽9, 夹槽9的内部铰接有固定 夹10, 用于将该装置固定在外物上, 减震, 便于携带。 0018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 一种输液管暖宝, 所述管座5包括上管座51和下管座52, 下 管座52与转轴4固定连接, 上管座51与下管座52铰接, 可开合; 上管座51的下部设有多个上 管槽53, 下管座52的上部设有多个下管槽54, 上管槽53与下管槽54相配合形成圆柱形通孔, 打开上管座与下管座, 将输液管放入上管槽与下管槽组成的圆柱形通孔中, 然后闭合上下 管座即可, 便于加热。 第一加热体6包括第一上加热体61和第一下加热。

14、体62, 第一上加热体 61安装在上管座51内部, 用于对上管槽中的部分输液管进行加热, 第一下加热体62安装在 下管座52内部, 对下管槽中的部分输液管进行加热, 第一上加热体与第一下加热体配合使 用, 使对输液管的加热更迅速更均匀。 所述上管槽53与下管槽54内壁中均设有导热绝缘弹 性橡胶层, 导热效果好。 所述管夹7包括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 左管夹71的底部与右管夹72 的底部相铰接且相互配合, 可实现开合, 对输液管起到夹持作用, 左管夹71与右管夹71通过 连接座73与管座5相连接。 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有套管12, 套管12的内部上设有环形槽, 转轴 4套设在套管12内部且与套管。

15、12相配合, 转轴可在套管中转动; 转轴4的下部设有转珠, 转珠 与环形槽相配合, 使转轴的转动更加灵活。 所述电池槽2外壁上设有USB接口13, USB接口13 与电池3相连接, 通过USB接口可实现对电池充电。 所述电池3与第一加热体6之间设有第一 开关14, 通过第一开关控制第一加热体的开关和加热强度, 电池3与第二加热体8之间设有 第二开关15, 通过第二开关控制第二加热体的开关和加热强度。 0019 其他结构与实施1相同。 0020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 一种输液管暖宝, 所述管夹7包括左管夹71和右管夹72, 左管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7545573 U 4 夹7。

16、1和右管夹72相配合; 左管夹71底部与右管夹72的底部均设有滑台74, 滑台74与管座5上 表面的滑槽11相配合, 通过滑台在滑槽中的滑动, 实现左管夹与右管夹对输液管的夹持作 用。 0021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002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7545573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7545573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754557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