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引流管.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54150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139468.X

申请日:

20161019

公开号:

CN206492093U

公开日:

2017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00

主分类号:

A61M25/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

发明人:

罗展鹏,陈兴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甲17号

优先权:

CN201621139468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宇杨;武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在外管(1)中间段沿外管(1)设置凹槽(3),所述内管(2)可内嵌于凹槽(3)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管组合的方式,在人体上穿刺一个孔即可同时放置不同作用两个管子,可分别用于引流、灌注冲洗和注射药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在外管(1)中间段沿外管(1)设置凹槽(3),所述内管(2)可内嵌于凹槽(3)中;所述内管(2)内嵌于凹槽(3)中,内外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圆柱形管;所述外管(1)和/或所述内管(2)在体内的一端管壁上设置若干小孔(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脊柱感染手术过程中,为了更有效的清除局部病菌和进行局部的化疗,经常需要放置对冲引流管,但常规的引流管放置时,需要在人体上穿刺两个孔,一个孔放置引流管,一个孔放置冲洗管或输药管,这样就会增加人体损伤,增加患者的痛苦。此外,现有的引流管没有专用的引流管,经常采用导尿管或输液器管作为引流管使用,而且现有的引流管使用时,在患者平躺及翻身过程中容易造成脱落或漏液,增加了切口护理的难度和感染的风险,尤其当所患疾病是传染性疾病时。

因此,亟需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专用引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引流管。该引流管采用内外管组合的方式,在人体上穿刺一个孔即可同时放置不同作用两个管子,可分别用于引流和注射药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在外管1中间段沿外管1设置凹槽3,所述内管2可内嵌于凹槽3中。

优选地,所述内管2内嵌于凹槽3中,内外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圆柱形管。

优选地,所述外管1和/或所述内管2在体内的一端管壁上设置若干小孔4。这些小孔的设置便于冲洗药液的冲洗均匀,此外在引流时可以使所有创口部位产生的液体均通过小孔进入管中,不容易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外管可在中间段设置凹槽,凹槽的长度可以长一些也可短一些,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也可以是在外管的所有管体上设置凹槽,然后内管内嵌在该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管组合的方式,在人体上穿刺一个孔即可同时放置不同作用两个管子,可分别用于引流和注射药物,也可以采用对流冲洗即一个管子注射药物,一个管子将所注射的药物引流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便于拆卸,使用方便,组合快速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截面图;

图3为图2中去掉内管的截面图;

图4为图1中外管和/或内管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管;2、内管;3、凹槽;4、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组合式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在外管1中间段沿外管1设置凹槽3,所述内管2内嵌于凹槽3中,内外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圆柱形管;所述外管1和/或所述内管2在体内的一端管壁上设置若干小孔4。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式引流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39468.X (22)申请日 2016.10.19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甲17号 (72)发明人 罗展鹏陈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72 代理人 王宇杨武玥 (51)Int.Cl. A61M 2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所述 引流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 在外管(。

2、1)中间 段沿外管(1)设置凹槽(3), 所述内管(2)可内嵌 于凹槽(3)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管组合的方 式, 在人体上穿刺一个孔即可同时放置不同作用 两个管子, 可分别用于引流、 灌注冲洗和注射药 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492093 U 2017.09.15 CN 206492093 U 1.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包括外管 (1) 和内管 (2) , 在外管 (1) 中 间段沿外管 (1) 设置凹槽 (3) , 所述内管 (2) 可内嵌于凹槽 (3) 中; 所述内管 (2) 内嵌于凹槽 (3) 中, 内外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圆柱形管。

3、; 所述外管 (1) 和/或所述内管 (2) 在体内的一端管壁上设置若干小孔 (4)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492093 U 2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 在脊柱感染手术过程中, 为了更有效的清除局部病菌和进行局部的化疗, 经常需 要放置对冲引流管, 但常规的引流管放置时, 需要在人体上穿刺两个孔, 一个孔放置引流 管, 一个孔放置冲洗管或输药管, 这样就会增加人体损伤, 增加患者的痛苦。 此外, 现有的引 流管没有专用的引流管, 经常采用导尿管或输液器管作为引流。

4、管使用, 而且现有的引流管 使用时, 在患者平躺及翻身过程中容易造成脱落或漏液, 增加了切口护理的难度和感染的 风险, 尤其当所患疾病是传染性疾病时。 0003 因此, 亟需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专用引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该引流管采用内外管组合的方 式, 在人体上穿刺一个孔即可同时放置不同作用两个管子, 可分别用于引流和注射药物。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 在外管1中间段沿外管1设置 凹槽3, 所述内管2可内嵌于凹槽3中。 0007 优选地。

5、, 所述内管2内嵌于凹槽3中, 内外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圆柱形管。 0008 优选地, 所述外管1和/或所述内管2在体内的一端管壁上设置若干小孔4。 这些小 孔的设置便于冲洗药液的冲洗均匀, 此外在引流时可以使所有创口部位产生的液体均通过 小孔进入管中, 不容易造成堵塞。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外管可在中间段设置凹槽, 凹槽的长度可以长一些也可短一些, 可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也可以是在外管的所有管体上设置凹槽, 然后内管内嵌在该凹槽 内。 0010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管组合的方式, 在人体上穿刺一个孔即可同时放置不同作用 两个管子, 可分别用于引流和注射药物, 也可以采用对流冲洗即一个管子。

6、注射药物, 一个管 子将所注射的药物引流出来。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便于拆卸, 使用方便, 组合快速简单。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中A-A向截面图; 0014 图3为图2中去掉内管的截面图; 0015 图4为图1中外管和/或内管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 1、 外管; 2、 内管; 3、 凹槽; 4、 小孔。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6492093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一种组合式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包。

7、括外管1和内管2, 在 外管1中间段沿外管1设置凹槽3, 所述内管2内嵌于凹槽3中, 内外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圆柱 形管; 所述外管1和/或所述内管2在体内的一端管壁上设置若干小孔4。 0019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 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对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 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6492093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06492093 U 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06492093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