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791637.6 (22)申请日 2016.08.3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2674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01.04 (73)专利权人 吴兴龙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健康街4 号 (72)发明人 吴兴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李娜 (51)Int.Cl. A61M 16/00(2006.01) A61M 16/10(2006.01) A61M 16/20(200。
2、6.01) (56)对比文件 CN 1204266 A,1999.01.06, US 2007/0181128 A1,2007.08.09, CN 203724588 U,2014.07.23, CN 205494599 U,2016.08.24, US 2417759 ,1947.03.18, CN 203763622 U,2014.08.13, CN 204468936 U,2015.07.15, 审查员 李晶晶 (54)发明名称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 置, 包括氧气罐, 氧气罐的顶部出口通过连接管 和输氧管的一端连接, 输氧管的内。
3、壁设有加热丝 网, 输氧管的另一端和面罩内的分离头连接, 在 分离头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输氧管连通的通孔, 通孔对应面罩的内部设有分离板, 在分离板内倾 斜设置有分离片, 面罩的内腔上下端分别设有二 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输氧管和分离 头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 且在面罩的内部设有控 制器、 处理器和蓄电池, 控制器电连接电磁阀、 处 理器、 蓄电池和加热丝网, 处理器电连接二氧化 碳浓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和蓄电池。 该心脑血 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能够调节输入氧气的温度、 气压和氧气的多少, 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6267495 B 2018.06.。
4、08 CN 106267495 B 1.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包括氧气罐(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气罐(1)的顶部 出口通过连接管(2)和输氧管(3)的一端连接, 输氧管(3)内设有加热丝网(19), 所述输氧管 (3)的另一端和面罩(4)内的分离头(5)连接, 在分离头(5)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输氧管(3) 连通的通孔(51), 通孔(51)对应面罩(4)的内部设有分离板(6), 在分离板(6)内倾斜设置有 分离片(7), 所述面罩(4)的内腔上下端分别设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 (10), 所述输氧管(3)和分离头(5)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11), 且在面罩(4)的。
5、内部设有控制 器(12)、 处理器(13)和蓄电池(14), 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电磁阀(11)、 处理器(13)、 蓄电 池(14)和加热丝网(19), 所述处理器(13)电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 温度传感器(10) 和蓄电池(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片(7) 的右侧设有弧形棉垫(8), 在弧形棉垫(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2) 为L形管, 在L形管的侧面设有开关阀(15), 且在L形管的顶端设有气压表(16), 所述面罩(4) 的侧。
6、面设有泄压阀(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4)的 端部设有橡胶垫(18), 且橡胶垫(18)的截面设置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丝网 (19)由加热丝交错编织组成, 在加热丝网(19)和输氧管(3)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板(21), 在 加热丝网(19)和输氧管(3)的外壁之间设有绝缘层(2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267495 B 2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7、 0002 氧气治疗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 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 减轻因代偿补血 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 不同的疾病造成的缺氧状况不同, 因此需要输氧的方式也不同, 吸氧装置是一种医院常用的医疗器械, 现今的吸氧装置大都结构简单, 既不能够根据病人 的呼吸强度来改变输氧的强度, 也不能够根据病人的需要对氧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并且氧 气气流较大不易分散容易造成呼吸障碍, 在呼吸的时候容易造成呛人现象的发生, 使用不 便,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 置, 可以调节输氧强度, 还可。
8、以避免输氧气压过大造成患者吸氧不适, 并且能够调节吸入气 体的温度, 使患者使用方便,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包括 氧气罐, 所述氧气罐的顶部出口通过连接管和输氧管的一端连接, 输氧管的内壁设有加热 丝网, 所述输氧管的另一端和面罩内的分离头连接, 在分离头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输氧管 连通的通孔, 通孔对应面罩的内部设有分离板, 在分离板内倾斜设置有分离片, 所述面罩的 内腔上下端分别设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输氧管和分离头的连接处设 有电磁阀, 且在面罩的内部设有控制器、 处理器和蓄电。
9、池, 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电磁阀、 处理 器、 蓄电池和加热丝网, 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和蓄电池。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分离片的右侧设有弧形棉垫, 在弧形棉垫 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气孔。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连接管为L形管, 在L形管的侧面设有开关 阀, 且在L形管的顶端设有气压表, 所述面罩的侧面设有泄压阀。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面罩的端部设有橡胶垫, 且橡胶垫的侧面 设置为弧形。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加热丝网由加热丝交错编织组成, 在加热 丝网和输氧管的内壁之间设有。
10、导热板, 在加热丝网和输氧管的外壁之间设有绝缘层。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利用二氧化 碳浓度传感器来检测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从而确定患者所需要的氧气量, 二氧化碳浓 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 处理器使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或者关闭来调节氧气输送 量, 根据患者需要改变输氧量, 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面罩内的氧气温度, 并且将温度信号传 递给处理器, 处理器使控制器控制加热丝网工作或者停止来调节输入氧气的温度, 使患者 感觉舒适, 通过气压表显示输入氧气的气压, 在气压过高的时候泄压阀泄压, 该心脑血管护 说明书 1/3 页 3 CN 1。
11、06267495 B 3 理用吸氧装置, 能够调节输入氧气的温度、 气压和氧气的多少,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分离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输氧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4 图中: 1氧气罐、 2连接管、 3输氧管、 4面罩、 5分离头、 51通孔、 6分离板、 7分离片、 8弧 形棉垫、 9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10温度传感器、 11电磁阀、 12控制器、 13处理器、 14蓄电池、 15开关阀、 16气压表、 17泄压阀、 18橡胶垫、 19加热丝网、 20绝缘层、 21导热板。。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4,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吸氧装置, 包括氧 气罐1, 氧气罐1的顶部出口通过连接管2和输氧管3的一端连接, 连接管2为L形管, 在L形管 的侧面设有开关阀15, 打开开关阀15进行输氧, 且在L形管的顶端设有气压表16, 气压表16 显示输氧。
13、的压力, 面罩4的侧面设有泄压阀17, 泄压阀17在面罩4内部气压过大的时候进行 泄压, 使患者吸氧比较舒服, 输氧管3的内壁设有加热丝网19, 利用温度传感器10检测面罩4 内的氧气温度, 并且将温度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3, 处理器13使控制器12控制加热丝网19工 作或者停止来调节输入氧气的温度, 使患者感觉舒适, 加热丝网19由加热丝交错编织组成, 在加热丝网19和输氧管3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板21, 导热板21使加热丝网19产生的热量均 匀释放到输氧管3内, 在加热丝网19和输氧管3的外壁之间设有绝缘层20, 绝缘层20起到绝 缘保护作用, 输氧管3的另一端和面罩4内的分离头5连接, 分离。
14、头5使输入的氧气均匀的释 放, 面罩4的端部设有橡胶垫18, 且橡胶垫18的侧面设置为弧形, 橡胶垫18的设置不仅保证 了面罩4的气密性也使患者佩戴方便舒适, 在分离头5的表面均匀开设有与输氧管3连通的 通孔51, 通孔51对应面罩4的内部设有分离板6, 在分离板6内倾斜设置有分离片7, 分离片7 对输的氧气进行再次的疏散, 使得氧气分布均匀, 分离片7的右侧设有弧形棉垫8, 在弧形棉 垫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气孔, 弧形棉垫8既起到保护患者鼻腔的作用又能够分化氧气, 面 罩4的内腔上下端分别设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 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 器9来检测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从而。
15、确定患者所需要的氧气量,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 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3, 处理器13使控制器12控制电磁阀11打开或者关闭来调节氧气输送 量, 根据患者需要改变输氧量, 输氧管3和分离头5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11, 且在面罩4的内 部设有控制器12、 处理器13和蓄电池14, 控制器12电连接电磁阀11、 处理器13、 蓄电池14和 加热丝网19, 处理器13电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 温度传感器10和蓄电池14。 0017 在使用时: 打开开关阀15, 氧气经过输氧管3进入分离头5, 从分离头5的通孔中排 出, 经过分离板6的分离片7进行氧气的疏散, 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来检测病人呼出的。
16、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6267495 B 4 二氧化碳量, 从而确定患者所需要的氧气量,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 13, 处理器13使控制器12控制电磁阀11打开或者关闭来调节氧气输送量, 利用温度传感器 10检测面罩4内的氧气温度, 并且将温度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3, 处理器13使控制器12控制加 热丝网19工作或者停止来调节输入氧气的温度, 并且气压表16显示输氧的气压, 利用泄压 阀17进行面罩内部的气压调节。 0018 本发明可以调节输氧强度, 可以使氧气均匀分散, 还可以避免输氧气压过大造成 患者吸氧不适, 并且能够调节吸入气体的温度, 使患者使用方便。 001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6267495 B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06267495 B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06267495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