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484315.8 (22)申请日 2014.09.1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2087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73)专利权人 黑子清 地址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 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 专利权人 温志浩 (72)发明人 黑子清温志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 (51)Int.Cl. A61M 11/00(2006.01) A61。
2、M 31/00(2006.01) A61M 16/00(2006.01) 审查员 王玮 (54)发明名称 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 系统, 其包括呼吸给药装置和药物雾化装置; 所 述呼吸给药装置包括储药雾化囊体、 第一进气 管、 第二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设 于所述药物雾化装置上, 该储药雾化囊体上设有 进气口、 出气口和注药口; 在所述储药雾化囊体 内, 并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处分别设有单向阀 门;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 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出气口与所 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
3、 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接。 本 发明呼吸回路简单, 可避免雾化药物对设备的不 良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4208778 B 2017.06.16 CN 104208778 B 1.一种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呼吸给药装置和药物雾化装 置; 所述呼吸给药装置包括储药雾化囊体、 第一进气管、 第二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储药雾 化囊体设于所述药物雾化装置上, 该储药雾化囊体上设有进气口、 出气口和注药口; 在所述 储药雾化囊体内, 并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处分别设有单向阀门;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进气 口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连接, 。
4、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 接, 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药物雾化装置为超声雾化器, 所述超声雾化器包括固定架、 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 信号发生器、 设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上且装有液体的雾化缸和设于所述雾化缸上的缸盖, 所 述雾化缸侧面靠近其底部处还设有排液口;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设于所述超声雾化器的雾化 缸内;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注药口上设有密封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给药系统 还包括设有供气端口和回气端口的供气装置, 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气管 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供气。
5、装置的回气端口与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气装置为麻 醉机的呼吸装置或呼吸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 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该储药雾化囊体的底部为半椭圆体或者半球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管和 出气管均为可伸缩的管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管和 出气管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波纹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6、二进气管由 聚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内表面光滑。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208778 B 2 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给药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使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的颗粒, 雾化后的 药物小颗粒通过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及肺内并附着和弥散, 在肺内局部发生治疗作用, 再经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进一步发挥作用, 达到迅速有效和无创的治疗作用。 0003 目前呼吸机上固定的雾化器主要利用水的雾化, 主要目的是保持呼吸气体一段程 度湿润, 避免干燥气体对气道。
7、的影响; 但是应用呼吸机机体上的雾化器进行药物雾化时, 由 于药物存在不同的介质、 酸碱度, 雾化的药物会对设备造成极大影响, 损害呼吸机。 现有技 术中, 还存在通过高压氧气气流使药液雾化的雾化给药系统, 但是, 这种雾化给药系统仅适 合清醒的病人, 对处于重症监护室上呼吸机等状态的病人不适用, 且目前尚无麻醉机专用 药物雾化装置。 0004 此外, 现有技术的雾化给药系统, 呼吸回路管道较长, 容易造成药物附着于管壁, 造成浪费; 同时, 雾化气体可在呼吸过程中在呼吸回路及呼吸机内部沉积, 造成相应污染, 还会损伤设备。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8、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 药系统, 该雾化给药系统不仅呼吸回路简单, 还可避免雾化药物对供气设备的不良影响。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包括呼吸给药装置和药物雾化装置; 所述呼吸给药装置包括储药雾化囊体、 第一进气管、 第二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设于所述药物雾化装置上, 该储药雾化囊体上设 有进气口、 出气口和注药口; 在所述储药雾化囊体内, 并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处分别设有单 向阀门;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 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三。
9、通接头与所述出气 管的一端连接。 0007 本发明的储药雾化囊体相当于药袋, 用来装临床上可用于雾化治疗的药物(药物 用生理盐水溶解后装于储药囊体中), 药物在储药雾化囊体中雾化成微小颗粒。 储药雾化囊 体内位于进气口以及出气口处设置的单向阀门, 可保证气体及雾化的药物颗粒仅沿着储药 囊体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通过, 能防止药物进入设备, 减少了雾化给药过程中药物对设备 的影响。 000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雾化给药系统还包括设有供气端口和回气端口的 供气装置, 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供气装置的回 气端口与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供。
10、气装置为麻醉机的呼吸装置或呼吸 机。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4208778 B 3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药物雾化装置为超声雾化器。 进一步地, 所述超声 雾化器包括固定架、 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信号发生器、 设于所述信号发生器上且装有液体 的雾化缸和设于所述雾化缸上的缸盖, 所述雾化缸侧面靠近其底部处还设有排液口; 所述 储药雾化囊体设于所述超声雾化器的雾化缸内。 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网电源、 电源控制电 路、 变压电路、 通气液位控制电路、 振荡电路和换能器; 其中, 交流220V的网电源, 通过由电 源开关和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电源控制电路后进入变压电路, 转化成。
11、低压直流电源, 驱动 振荡电路和换能器(压电陶瓷片)能够正常工作, 产生一定频率和强度可调节的超声波信 号, 同时超声波信号的产生受通气与液位控制电路控制, 即只有在呼吸机有氧气输出且雾 化缸内液体液位正常的情况下才具有雾化功能。 信号发生器可根据本发明雾化给药系统所 设置的参数, 产生相应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能量通过雾化缸中液体作用于储药雾化囊体 中的液态药物, 将液态药物雾化成能够被人体肺泡直接吸收的微小颗粒。 雾化缸中的液体 可优选为水。 雾化缸侧面靠近其底部处设置排液口, 可方便更换雾化缸中的液体。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该储药雾化囊。
12、 体的底部为半椭圆体或者半球体。 底部为半椭圆体或者球体的雾化囊体方便置于雾化缸 中; 储药雾化囊体可为整体透明的囊体, 这样便于观察囊体中的药物。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储药雾化囊体的注药口上设有密封帽。 设置有密 封帽的储药囊体为密闭容器。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第一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可伸缩的管道。 进一步 地, 所述第一进气管和出气管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波纹管。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第二进气管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进气管 的内表面光滑。 第二进气管内表面光滑可减少药物在管内附着。 0014 本发明的雾化给药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开。
13、启供气装置后, 氧气通过第一进气管进 入储药雾化囊体, 与储药雾化囊体中的药物雾化颗粒一起依次通过第二进气管、 三通接头, 进入人体呼吸通路, 从而进入呼吸系统, 实现雾化吸入治疗; 人体呼气时, 呼出的气体经过 出气管进入供气装置回气端口。 本发明具体的使用方法为: 使用上述结构的雾化给药系统 时, 先连接三通接头与人体呼吸通路(即与人的呼吸喉罩接口或气管插管端口等连接); 开 启供气装置后, 在供气装置输出气体压力的作用下, 氧气推开储药雾化囊体进气口处的单 向阀门, 进入储药雾化囊体内; 此时, 启动药物雾化装置, 药物雾化成颗粒与气体混合, 推开 储药雾化囊体出气口处的单向阀门, 进入。
14、第二进气管。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雾化给药系统呼吸回路简单, 通过雾化装置, 将药 物雾化成能被肺泡直接吸收的微小颗粒; 药物颗粒进入肺泡后, 在肺内局部发生治疗作用, 再经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在全身发挥效应, 加快药物疗效, 达到及时控制、 干预和治疗呼吸系 统疾病的目的; 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单向阀门, 可防止雾化给药过程中药物对设备的影响。 此 外, 本发明既适用于上呼吸机的病人肺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也适用于麻醉病人预防肺部 并发症治疗。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呼吸给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15、说明书 2/4 页 4 CN 104208778 B 4 0018 图3为图1中超声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为呼吸给药装置, 2为超声雾化器; 11为第二进气管、 12为储药雾化囊体、 13 为注药口、 14为第一进气管、 15为出气管、 16为密封帽、 17为三通接头; 21为固定架、 22为信 号发生器、 23为雾化缸、 24为缸盖, 25为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如图1、 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其包括呼吸给 药装置1。
16、和药物雾化装置, 药物雾化装置优选为超声雾化器2; 呼吸给药装置1包括储药雾化 囊体12、 第一进气管14、 第二进气管11和出气管15; 储药雾化囊体12设于超声雾化器2上, 该 储药雾化囊体12上设有进气口、 出气口和注药口13; 在储药雾化囊体12内, 并位于进气口与 出气口处分别设有单向阀门; 储药雾化囊体12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管14的一端连接, 储药 雾化囊体12的出气口与第二进气管11的一端连接, 第二进气管11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17 与出气管15的一端连接。 在储药雾化囊体12内, 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处分别设置单向阀门, 可使得气体及雾化的药物颗粒的流向仅沿着储药雾化囊体12进。
17、气口到其出气口的方向, 这 样可以防止药物进入设备对设备造成影响。 0022 优选地, 本发明的雾化给药系统还包括设有供气端口和回气端口的供气装置, 该 供气装置的供气端口与第一进气管14的另一端连接, 其回气端口与出气管15的另一端连接 (供气装置选择现有的装置, 其具体结构及其具体连接方式未在附图中画出); 进一步地, 供 气装置为麻醉机中的呼吸装置或呼吸机(呼吸机和麻醉机的呼吸装置为现有结构, 其结构 及其具体连接方式未在附图中画出)。 0023 上述雾化给药系统中, 超声雾化器2的结构可有多种, 优选的结构如图3所示: 超声 雾化器2包括固定架21、 设于固定架21上的信号发生器22、。
18、 设于信号发生器22上的雾化缸23 和设于雾化缸23上的缸盖24, 雾化缸23内装有液体(该液体可选择水), 雾化缸23侧面靠近 其底部处还设有排液口25; 选择该结构的超声雾化器2时, 储药雾化囊体12设于超声雾化器 2的雾化缸23内, 如图1所示。 信号发生器22可按照本发明雾化给药系统设置的参数产生相 应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通过雾化缸23中的液体将能量传递给储药雾化囊体12中的液体药 物, 使药物雾化成能被肺泡直接吸收的微小颗粒; 设置排液口25可方便更换雾化缸23中的 液体。 0024 为方便将储药雾化囊体12置于雾化缸23中, 我们使用底部为半椭圆体的储药雾化 囊体12。 当然, 。
19、储药雾化囊体12也可是底部为半球体的囊体。 优选地, 储药雾化囊体12由聚 乙烯材料制成。 0025 为了保证储药雾化囊体12为密闭容器, 其注药口13上还设有密封帽16。 0026 优选地, 本发明的雾化给药系统中, 第一进气管14和出气管15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的波纹管, 均可伸缩; 第二进气管11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不可伸缩的管道, 并且为减少药物 在管道内附着, 第二进气管11的内表面光滑。 0027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 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4208778 B 5 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 和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4208778 B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04208778 B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04208778 B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04208778 B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