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式氧合器.pdf

上传人:七月 文档编号:8538078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3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49207.5

申请日:

20140414

公开号:

CN103877633A

公开日:

201406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16

主分类号:

A61M1/16

申请人: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鹏,吴忠武,习云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同沙科技园

优先权:

CN201410149207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谭一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式氧合器,其包括贮血器及氧合器,贮血器下方凸设有连接管,连接管末端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卡接有转盘,转盘上卡接有进血管,进血管与连接轴连通,进血管末端与氧合器导通连接;氧合器包括氧合室及出血室,氧合室与出血室为一体式连通设置,氧合室与出血室呈倒“V”型构造,出血室下端部一侧凸设有出血管。本发明通过在贮血器下方设置连接轴,通过连接轴上的转盘转动带动进血管转动,进而使得氧合器可来回进行转动,在使用时通过氧合室对血液进行氧合以便进行手术,而在术后通过转盘转动使得氧合室内的剩余血液自由流入出血室内,通过出血管的导流进行回收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保证血液稳定回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血器(10)及氧合器(20),所述贮血器(10)下方凸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末端连接有连接轴(30),所述连接轴(30)上卡接有转盘(31),所述转盘(31)上卡接有进血管(50),所述进血管(50)与所述连接轴(30)连通,所述进血管(50)末端与氧合器(20)导通连接;所述氧合器(20)包括氧合室(21)及出血室(22),所述氧合室(21)与出血室(22)为一体式连通设置,所述氧合室(21)与出血室(22)呈倒“V”型构造,所述出血室(22)下端部一侧凸设有出血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3)横向连接有连接架(40),所述连接架(40)与连接管(13)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架(40)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0)包括旋转杆(41)及固接杆(42),所述旋转杆(41)与固接杆(42)枢接,所述旋转杆(41)一端与连接管(13)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固接杆(42)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血器(10)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静脉血引流嘴(11)和若干吸引嘴(12),静脉血液通过引流嘴(11)流入贮血罐内,并通过出血口(14)流出,所述吸引嘴(12)用于氧合器(20)内血液、气体的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血器(10)下方设置有出血口(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血室(22)下端部不同于出血管(23)处设置有进气嘴(24)及出气嘴(25),所述进气嘴(24)通过中空纤维膜管与出气嘴(2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血管(50)为L型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血管(50)通过转盘(31)的转动进行-90°~90°的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血器(10)具有一用于存储血液的容置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0)为中空构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式氧合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膜式氧合器是心脏停跳代替肺的医疗器械,具有调节血液内O2和CO2含量的功能,是心血管手术的必须的医疗设备,也是治疗急性呼吸疾病 和等待肺移植阶段必须的医疗设备。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 膜式氧合器变温系统后进行内O2和CO2交换变成动脉血,再回输病人动脉系统, 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的供应,在手术过程中暂时替代肺作用,同时为医生 提供安静、无血、清晰的手术环境,以便于实施手术。

现有膜式氧合器主要由贮血罐、膜式氧合腔、管式变温器组成,贮血罐为 一个用于储存血液的腔体;变温室用于对血液的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当手术时, 可将温度降低,当手术完成后,再将血液温度调高。其采用的是水冷方式,及 通过循环的水对流经的血液温度进行调节;氧合室的功能就是非氧合血氧合成 氧合血。

传统的氧合室的血液经手术处理后还留有小量剩余血,而氧合室与贮血罐 采用固定方式进行连接,此时如果需要对此血液进行再次利用时,要将整个膜 式氧合器装置从支架上拆离后倒入其他容器以便再次利用,操作不仅繁琐,也 增加了血液在转移过程中对血液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后续血液供应的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 保证血液稳定回收的膜式氧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式氧合器,其 包括贮血器及氧合器,所述贮血器下方凸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末端连接有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卡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卡接有进血管,所述进血管与 所述连接轴连通,所述进血管末端与氧合器导通连接;所述氧合器包括氧合室 及出血室,所述氧合室与出血室为一体式连通设置,所述氧合室与出血室呈倒 “V”型构造,所述出血室下端部一侧凸设有出血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横向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连接 管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架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包括旋转杆及固接杆,所述旋转杆与固 接杆枢接,所述旋转杆一端与连接管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固接杆用于与外接 支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贮血器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静脉血引流嘴 和若干吸引嘴,静脉血液通过引流嘴流入贮血罐内,并通过出血口流出,所述 吸引嘴用于氧合器内血液、气体的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贮血器下方设置有出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血室下端部不同于出血管处设置有进气嘴及 出气嘴,所述进气嘴通过中空纤维膜管与出气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血管为L型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血管通过转盘的转动进行-90°~90°的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贮血器具有一用于存储血液的容置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为中空构造。

综上所述,本发明膜式氧合器通过在贮血器下方设置连接轴,通过连接轴 上的转盘转动带动进血管转动,进而使得氧合器可来回进行转动,在使用时通 过氧合室对血液进行氧合以便进行手术,而在术后通过转盘转动使得氧合室内 的剩余血液自由流入出血室内,通过出血管的导流进行回收利用,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能保证血液稳定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膜式氧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膜式氧合器包括贮血器10及氧合器20,所述贮血器 10具有一用于存储血液的容置腔,并且在贮血器10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静 脉血引流嘴11和若干吸引嘴12,所述贮血器10下方设置有出血口14,静脉血 液通过引流嘴11流入贮血罐内,并通过出血口14流出,而吸引嘴12可用于氧 合器20内血液、气体的循环。

所述贮血器10下方凸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末端连接有连接轴30, 所述连接轴30为中空构造,所述连接管13横向连接有连接架40,所述连接架 40与连接管13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架40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以 使贮血器10能稳定悬空;所述连接架40包括旋转杆41及固接杆42,所述旋转 杆41与固接杆42枢接,所述旋转杆41一端与连接管13为一体成型构造,所 述固接杆42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所述贮血器10通过旋转杆41转动设置可旋转到一个适当角度 与软管连接,不仅使用方便、灵活,便于与软管连接,并且由于用于连接软管 的接口通过旋转杆41的转动,可以减少软管的使用长度,血液预充量较小。

所述连接轴30与连接管13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轴30两端分别枢接有转盘 31,所述转盘31上卡接有进血管50,所述进血管50与所述连接轴30连通,所 述进血管50为L型构造,所述进血管50末端与氧合器20导通连接,所述进血 管50通过转盘31的转动可同时进行-90°~90°的翻转,进而带动氧合器20作 翻转运作。

所述氧合器20包括氧合室21及出血室22,所述氧合室21与出血室22为 一体式连通设置,所述氧合室21与出血室22呈倒“V”型构造,所述氧合室 21内设置有中空纤维膜管图未示,所述出血室22下端部一侧凸设有出血管23, 用于将术后氧合室21内的残血进行回收利用;所述出血室22下端部不同于出 血管23处设置有进气嘴24及出气嘴25,所述进气嘴24通过中空纤维膜管与出 气嘴25连通。

使用时,通过转盘31转动将氧合器20旋转至一个角度,此时,贮血器10 内的血液通过连接管13、连接轴30及进血管50的导流作用进入氧合室21内, 血液穿经中空纤维膜管间的间隙与纤维膜管内的氧气氧合,并由出血管23流出, 氧合后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由出气嘴25排出;术后,氧合室21内还存有少量 血液,通过转盘31转动将氧合器20旋转至另一角度,此时,氧合室21内的血 液通过自由流动朝向出血室22流进,并通过出血室22下端部设置的出血管23 流出,以完成对血液的回收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保证血液稳定回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膜式氧合器通过在贮血器10下方设置连接轴30,通过连 接轴30上的转盘31转动带动进血管50转动,进而使得氧合器20可来回进行 转动,在使用时通过氧合室21对血液进行氧合以便进行手术,而在术后通过转 盘31转动使得氧合室21内的剩余血液自由流入出血室22内,通过出血管23 的导流进行回收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保证血液稳定回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 准。

膜式氧合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膜式氧合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膜式氧合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膜式氧合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膜式氧合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763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25 CN 103877633 A (21)申请号 201410149207.5 (22)申请日 2014.04.14 A61M 1/16(2006.01) (71)申请人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同沙科技 园 (72)发明人 刘鹏 吴忠武 习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谭一兵 (54) 发明名称 膜式氧合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式氧合器, 其包括贮血 器及氧合器, 贮血器下方凸设有连接管, 连接管末 。

2、端连接有连接轴, 连接轴上卡接有转盘, 转盘上卡 接有进血管, 进血管与连接轴连通, 进血管末端与 氧合器导通连接 ; 氧合器包括氧合室及出血室, 氧合室与出血室为一体式连通设置, 氧合室与出 血室呈倒 “V” 型构造, 出血室下端部一侧凸设有 出血管。 本发明通过在贮血器下方设置连接轴, 通 过连接轴上的转盘转动带动进血管转动, 进而使 得氧合器可来回进行转动, 在使用时通过氧合室 对血液进行氧合以便进行手术, 而在术后通过转 盘转动使得氧合室内的剩余血液自由流入出血室 内, 通过出血管的导流进行回收利用,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保证血液稳定回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3、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7633 A CN 103877633 A 1/1 页 2 1. 一种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贮血器 (10) 及氧合器 (20) , 所述贮血器 (10) 下 方凸设有连接管 (13) , 所述连接管 (13) 末端连接有连接轴 (30) , 所述连接轴 (30) 上卡接有 转盘 (31) , 所述转盘 (31) 上卡接有进血管 (50) , 所述进血管 (50) 与所述连接轴 (30) 连通, 所述进血管 (50。

4、) 末端与氧合器 (20) 导通连接 ; 所述氧合器 (20) 包括氧合室 (21) 及出血室 (22) , 所述氧合室 (21) 与出血室 (22) 为一体式连通设置, 所述氧合室 (21) 与出血室 (22) 呈倒 “V” 型构造, 所述出血室 (22) 下端部一侧凸设有出血管 (23)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管 (13) 横向连接有连接 架 (40) , 所述连接架 (40) 与连接管 (13) 为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连接架 (40) 用于与外接支架 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架 (4。

5、0) 包括旋转杆 (41) 及固接杆 (42) , 所述旋转杆 (41) 与固接杆 (42) 枢接, 所述旋转杆 (41) 一端与连接管 (13) 为一体成型构造, 所述固接杆 (42) 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贮血器 (10) 上设置有与容置 腔连通的静脉血引流嘴 (11) 和若干吸引嘴 (12) , 静脉血液通过引流嘴 (11) 流入贮血罐内, 并通过出血口 (14) 流出, 所述吸引嘴 (12) 用于氧合器 (20) 内血液、 气体的循环。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贮血器 (10) 。

6、下方设置有出血 口 (14) 。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血室 (22) 下端部不同于出 血管 (23) 处设置有进气嘴 (24) 及出气嘴 (25) , 所述进气嘴 (24) 通过中空纤维膜管与出气 嘴 (25) 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血管 (50) 为 L 型构造。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血管 (50) 通过转盘 (31) 的 转动进行 -90 90的翻转。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贮血器 (10) 具有一用于存储。

7、 血液的容置腔。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氧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轴 (30) 为中空构造。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77633 A 2 1/3 页 3 膜式氧合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膜式氧合器。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膜式氧合器是心脏停跳代替肺的医疗器械, 具有调节血液内O2和CO2含 量的功能, 是心血管手术的必须的医疗设备, 也是治疗急性呼吸疾病和等待肺移植阶段必 须的医疗设备。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 经过膜式氧合器变温系统后进行内 O2 和 CO2交换变成动脉血, 再回输病人动脉系统, 维。

8、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的供应, 在手术过 程中暂时替代肺作用, 同时为医生提供安静、 无血、 清晰的手术环境, 以便于实施手术。 0003 现有膜式氧合器主要由贮血罐、 膜式氧合腔、 管式变温器组成, 贮血罐为一个用于 储存血液的腔体 ; 变温室用于对血液的温度进行调节, 例如当手术时, 可将温度降低, 当手 术完成后, 再将血液温度调高。 其采用的是水冷方式, 及通过循环的水对流经的血液温度进 行调节 ; 氧合室的功能就是非氧合血氧合成氧合血。 0004 传统的氧合室的血液经手术处理后还留有小量剩余血, 而氧合室与贮血罐采用固 定方式进行连接, 此时如果需要对此血液进行再次利用时, 要将整个膜。

9、式氧合器装置从支 架上拆离后倒入其他容器以便再次利用, 操作不仅繁琐, 也增加了血液在转移过程中对血 液造成损伤, 进而影响后续血液供应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 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保证血液 稳定回收的膜式氧合器。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膜式氧合器, 其包括贮血 器及氧合器, 所述贮血器下方凸设有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末端连接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上 卡接有转盘, 所述转盘上卡接有进血管, 所述进血管与所述连接轴连通, 所述进血管末端与 氧合器导通连接 ; 所述氧合器包括氧合室及出血室, 所述氧合。

10、室与出血室为一体式连通设 置, 所述氧合室与出血室呈倒 “V” 型构造, 所述出血室下端部一侧凸设有出血管。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连接管横向连接有连接架, 所述连接架与连接管为一 体成型设置, 所述连接架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连接架包括旋转杆及固接杆, 所述旋转杆与固接杆枢 接, 所述旋转杆一端与连接管为一体成型构造, 所述固接杆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贮血器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静脉血引流嘴和若干 吸引嘴, 静脉血液通过引流嘴流入贮血罐内, 并通过出血口流出, 所述吸引嘴用于氧合器内 血液、 气体的。

11、循环。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贮血器下方设置有出血口。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出血室下端部不同于出血管处设置有进气嘴及出气 嘴, 所述进气嘴通过中空纤维膜管与出气嘴连通。 说 明 书 CN 103877633 A 3 2/3 页 4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进血管为 L 型构造。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进血管通过转盘的转动进行 -90 90的翻转。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贮血器具有一用于存储血液的容置腔。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连接轴为中空构造。 0016 综上所述, 本发明膜式氧合器通过在贮血器下方设置连接轴,。

12、 通过连接轴上的转 盘转动带动进血管转动, 进而使得氧合器可来回进行转动, 在使用时通过氧合室对血液进 行氧合以便进行手术, 而在术后通过转盘转动使得氧合室内的剩余血液自由流入出血室 内, 通过出血管的导流进行回收利用,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保证血液稳定回收。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膜式氧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 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 功能, 下面结合 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 如图1所示, 本发明膜式氧合器包括贮血器10及氧合器20, 所述贮血器10具有一 用于存储血液的容置腔, 并且。

13、在贮血器 10 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静脉血引流嘴 11 和若 干吸引嘴 12, 所述贮血器 10 下方设置有出血口 14, 静脉血液通过引流嘴 11 流入贮血罐内, 并通过出血口 14 流出, 而吸引嘴 12 可用于氧合器 20 内血液、 气体的循环。 0020 所述贮血器 10 下方凸设有连接管 13, 所述连接管 13 末端连接有连接轴 30, 所述 连接轴30为中空构造, 所述连接管13横向连接有连接架40, 所述连接架40与连接管13为 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连接架 40 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以使贮血器 10 能稳定悬空 ; 所述 连接架 40 包括旋转杆 41 及固接杆 42,。

14、 所述旋转杆 41 与固接杆 42 枢接, 所述旋转杆 41 一 端与连接管 13 为一体成型构造, 所述固接杆 42 用于与外接支架固定连接。 0021 在使用时, 所述贮血器 10 通过旋转杆 41 转动设置可旋转到一个适当角度与软管 连接, 不仅使用方便、 灵活, 便于与软管连接, 并且由于用于连接软管的接口通过旋转杆 41 的转动, 可以减少软管的使用长度, 血液预充量较小。 0022 所述连接轴 30 与连接管 13 连通设置, 所述连接轴 30 两端分别枢接有转盘 31, 所 述转盘 31 上卡接有进血管 50, 所述进血管 50 与所述连接轴 30 连通, 所述进血管 50 为 。

15、L 型 构造, 所述进血管 50 末端与氧合器 20 导通连接, 所述进血管 50 通过转盘 31 的转动可同时 进行 -90 90的翻转, 进而带动氧合器 20 作翻转运作。 0023 所述氧合器 20 包括氧合室 21 及出血室 22, 所述氧合室 21 与出血室 22 为一体式 连通设置, 所述氧合室 21 与出血室 22 呈倒 “V” 型构造, 所述氧合室 21 内设置有中空纤维 膜管图未示, 所述出血室22下端部一侧凸设有出血管23, 用于将术后氧合室21内的残血进 行回收利用 ; 所述出血室 22 下端部不同于出血管 23 处设置有进气嘴 24 及出气嘴 25, 所述 进气嘴 24。

16、 通过中空纤维膜管与出气嘴 25 连通。 0024 使用时, 通过转盘 31 转动将氧合器 20 旋转至一个角度, 此时, 贮血器 10 内的血液 通过连接管 13、 连接轴 30 及进血管 50 的导流作用进入氧合室 21 内, 血液穿经中空纤维膜 管间的间隙与纤维膜管内的氧气氧合, 并由出血管 23 流出, 氧合后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由 说 明 书 CN 103877633 A 4 3/3 页 5 出气嘴 25 排出 ; 术后, 氧合室 21 内还存有少量血液, 通过转盘 31 转动将氧合器 20 旋转至 另一角度, 此时, 氧合室 21 内的血液通过自由流动朝向出血室 22 流进, 并通过。

17、出血室 22 下 端部设置的出血管 23 流出, 以完成对血液的回收利用,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保证血液稳 定回收。 0025 综上所述, 本发明膜式氧合器通过在贮血器10下方设置连接轴30, 通过连接轴30 上的转盘 31 转动带动进血管 50 转动, 进而使得氧合器 20 可来回进行转动, 在使用时通过 氧合室 21 对血液进行氧合以便进行手术, 而在术后通过转盘 31 转动使得氧合室 21 内的剩 余血液自由流入出血室22内, 通过出血管23的导流进行回收利用,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 保证血液稳定回收。 002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CN 103877633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7763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